炒股如何解决贪的问题
股票买卖说起来很容易,知道代码后按上几个数字键,然后再按一个回车键就可以。也许就是因为太容易,买卖股票的条件往往就会轻易被改变,而其结果却不是让我们能够满意的。
比如某次买进某股时是基于周线级别的上升趋势,然而市场出现了日线级别的下跌。下跌带来的心理冲击促使我们“按上几个数字键,然后再按一个回车的键就可以”,于是很方便地就把股票卖掉了。然而周线上升趋势并未完成,数天后市场重归升势,此时手中已经无股。
现在来看当时制定的买卖策略并没有错。当时的决策是这样的:买进后等待周线上升趋势的完成再卖出。不过中途修改了计划,把原来“周线趋势转换”的卖出条件改成了“日线趋势下跌”,改变策略是经常发生的,因为市场一直在变,问题在于策略的改变是否合理。
投资过程中改变卖出计划是源于市场出现了日线趋势的下跌,但日线趋势与周线趋势的转换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实际上也不可能,因此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原先卖出的条件是周线趋势的转换,因此修改卖出条件无疑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我们并非不知道这一点,这样做也只是希望增加一些收益而已,就是在市场下跌时卖出股票然后在更低的价位回补。显然这是一个复合型的策略,通过这个策略我们既赚到了周线趋势的钱也赚到了日线趋势的钱,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完美目标:把钱赚足,大小行情通吃。可惜,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短线差价没有赚到,周线趋势的大头也没有赚到。
对此早就有人总结过,认为是一个“贪”字在作怪。从道理上说,只要有能力赚到的钱就应该赚,这与贪没有关系,投资股票就是要赚钱的,关键是有没有可能赚到。
由于周线与日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趋势,对于不同类型的个股有完全不同的影响,因此当我们根据周线趋势制定操作策略的时候是无法同时考虑日线操作策略的。也就是说,想通吃周线和日线两大趋势是不可能的,这已经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对象不同的问题。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操作误区,其实类似的误区很多,下面再举一例。
寻找成长股是一种不错的投资方法,于是我们就买进某价值被低估的成长股。然而,在市场逐步走高的情况下该股却不温不火,通过观察盘中交易的一些细节,感觉其中似乎并没有主力资金在运作,于是一抛了之并转投其他似乎有主力资金参与的个股。不日后却发现,该股仍然按时达到原先的目标位。这样的做法显然出现了问题,错在哪里呢?
很明显,又是中途修改了卖出的条件。原先的卖出条件是股价达到一定的价位,后来卖出条件被修改为“盘中没有主力资金在运作”。其实,这是两个各异的因素。被主力资金看中的并不一定是成长股,而没有主力资金运作的成长股也会上涨,我们再一次把两个无明显关联的对象混为一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