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位专家中,张伯礼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2020年初,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奔赴武汉,投身抗疫一线。
沈洪兵、冯子健、董小平是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权威专家;王军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制品与生物药学专家;梁万年是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
杜斌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杨维中为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执行院长。
孙春兰充分肯定专家在防控中的重要贡献,希望专家们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发扬科学精神,围绕关键问题深化研究,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献计出力。
可以看出,这个“专家团”涵盖了多个领域,专业度很高,权威性很强。专家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围绕疫情防控的关键问题深化研究,建言献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政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2022年11月24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务人员在检查入院人员的流调码。图/IC photo
“走小步不停步”的重要意义
座谈会上,孙春兰提出,防控工作稳中求进,防控政策持续优化,走小步不停步,不断完善诊断、检测、收治、隔离等措施。
“走小步不停步”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12日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走小步、不停步”,根据病毒变异的特点和临床治疗的实践认识,以及我国防控能力的改善和提升,因时因势优化完善和调整防控举措。
虽然不是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但“走小步、不停步”的提法仍然值得关注。顾名思义,“走小步不停步”,意味着疫情防控政策将稳步推进,同时,将因时因势进行优化完善和调整。正如此次会上提出的,“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了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实际上,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近期一些地方在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的行动中,已经开始推出了一些积极的举措。例如,多地调整核酸检测实施方案,北京、广州、太原等地宣布长期居家老人、每日上网课学生等无社会面活动人员可以不参加每日核酸检测。
实施“精准免检”,不仅可以减少传播风险,也能有效节约资源。这样能降低疫情防控对人民群众生活影响,符合精准防控的要求。
正如孙春兰副总理所讲,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国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总的趋势是疫情防控更加注重科学性、专业性、精准性。这无疑将有助于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