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子小贾这次欠的15万外债,父亲贾先生表示,他想管也管不了了,他已经没有钱去替儿子还债了,他也一直埋怨妻子李女士太惯着儿子了,因为小贾每次找父母要钱,都是找母亲要的。
小贾说,他也曾经反思过自己的这些行为,为何会欠了这么多钱,他是这么说的,“我虽然欠了很多钱,但我一直认为不管我欠了多少钱,父母都会管我。”
然而,贾先生的退休工资是1900元,李女士的退休工资是1800元,两人加起来都不到4000元钱,小贾为何觉得父母每次都能帮他偿还债务呢,显然小贾的认知里面,他根本想不到这一层面,如果他能想到这里,他就不会借这么多钱了。
现在咱们来核算一下,如今小贾每个月要还2万块钱,而这2万仅仅是利息,因为他不一次性把那十几万还给对方,那么他就每个月支付对方2万的利息,相当于他每个月还的并不是本金加利息,他还的全是利息,如果是利滚利,那就更厉害了,所以这个外债是很可怕的。
这笔外债是分9个月归还,小贾还不上,就会去别的地方借钱,来偿还上一个欠款,结果这个债务就越滚越高。
其实这就是一个无底洞,债主不会让你一次性偿还所有本金的,他都是提前说好的,他就让你9个月后还清所有本金,平时他就让你还利息,黑就黑在这儿,而小贾又没有任何办法。
母亲李女士说,“我现在就想让你告诉我,你在外面到底欠了多少钱,你说实话,7月份的时候我给了你4万,你还给我保证你的外债就剩4万了,再也没有了,可到了年底,你又多出来15万的外债。”

小贾说,那4万他是还利息了,他之所以说只剩下这4万外债了,是因为他不敢说他还欠别的外债。
这时,李女士说了这么一段话,但在小编看来,这段话不仅不会有任何作用,还会使得小贾在日后变得变本加厉,李女士是这么说的,“如果他这一次能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借外债,以后会好好上班,那我可以帮他在偿还一次债务,我选择再相信他一次。”
大家对李女士的这段话怎么看呢?小编是这么理解的,小贾向母亲李女士表示,以后不会再借外债了,会找个工作好好上班,那么李女士帮小贾把这15万还上了,小贾会认为,他虽然屡次借了外债,但每一次父母都会帮他还清,他的脑子里会有这么一个概念,“我在外面欠了钱,我母亲会管我,会帮我还,所以我不怕。”
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小编的理解,因为这一次小贾如果能改过自新,那么在之前的数次,他早就改过自新,怎么可能等到这一次,他做事没有底线,消费没有界限,从来不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而且每一次都有父母给他解决,他没有受过任何一次惩罚,他就不会改过。
然而,李女士将小贾的债务算出一个总账来,发现数额彻底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虽然小贾一再强调,他每个月都有偿还利息,但是这种账是说不清的,因为小贾在每个月还利息时,并没有让对方打一个收条,也就是说,小贾还了多少钱,对方说多少就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