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与抠门,有什么区别吗?
有人说,不该花的钱不花,叫节省。该花的钱不花,叫抠门。
又有人说,对自己舍不得花钱,那叫节省。对别人舍不得花钱,那是抠门。
有道理!
但偏偏有人喜欢将两者混淆,把别人的“节省”当成“抠门”来嘲笑。
殊不知,她自己才是在经济上,“严于待人、宽于待己”的小气鬼。

01
年三十那天午后,美芬提着一大早买好的牛肉、鲳鱼、带鱼等,去了婆婆家。
因为昨晚婆婆又打来电话,提醒她明天一定要早点过来帮忙。
婆婆还说:“你就买些肉和海鲜回来,其他的东西,小可都准备好了。”
小可,是婆婆的小儿媳妇,是美芬的妯娌。小可跟婆婆同住,她一向嘴甜,深得婆婆欢心。
听婆婆说的话就能猜到一二,年夜饭,美芬只是帮衬一下,家里家外都是小可操持的。
可事实如何,美芬心里明镜似的,只是她懒得计较而已。
02
果然,美芬到婆家时,老二两口子还在睡午觉。
墙角摊满了刚从菜地里拔上来的蔬菜,还来不及清理。婆婆一人在院子里又是洗菜又是生炉子,忙得团团转,
美芬一来,婆婆就像见到了救星。
美芬问:“妈,你咋不叫小可一起帮忙呢?”
婆婆说:“小可单位忙,昨晚加班到十二点,让她多睡一会儿。”
三点多,小可终于扭着柳腰下楼了。
见到婆婆和美芬,她就直喊抱歉,说她昨晚加班太累睡过头了,辛苦她们了,她马上过来帮忙。
可人却待在屋子里,老半天都没出来。
美芬端着切好的菜进来时,小可正在打电话:“昨晚让你赢了那么多,今晚我要扳回来。”
看吧!美芬早就猜到了。
哪个单位的老板这么没人性,大过年的还让员工加班?糊弄谁?
03
年夜饭,婆婆掌厨,她叫美芬做助手,却把小可推出厨房:“免得把你的衣服弄脏了。”
美芬心中不是滋味。
她勤俭持家,舍不得买好衣服,倒成了她做苦力的由头了?
难道她也要像小可两口子一样,5000块工资,开销过万,差额部分不是问婆婆拿就是找哥嫂“借”?
名牌衣服穿在身上不硌得慌吗?
高质量的生活,难道就是把自己的负担,压到亲人身上吗?然后一转身,再来嘲笑亲人不懂生活品质吗?
不过,美芬知道小可一直乐此不疲。
这不,小可又开始“好心”地絮叨了:
“嫂子,你怎么能让健健(美芬小儿子)老是穿他哥哥的旧衣服呢?”
“嫂子,大过年的,你咋不去烫个头?你看,这是我刚在二号公馆弄的,怎么样?”
美芬只觉像是吃了只死苍蝇似的,恶心得不行。
04
美芬买的食材鲜,配上婆婆的好手艺,牛肉和鱼,一眨眼的功夫就见底了。
孩子们抢最后一块牛肉,年龄相仿,谁都不肯让着谁。
老二笑着说:“嫂子,你咋不多买些?能花得了几块钱?”
花得了多少钱?680块!
今天是年三十,什么东西不翻倍涨?
按价格来说,美芬买的这几道菜,已经占据了整桌年夜饭的半壁江山。
完爆八宝饭、酱鸭、烧鸡。
这是老二提供的,他们单位每年都发。
老二两口子真是一毛不拔的“嘴炮子”。

05
晚饭后,老二夫妻俩率先把礼物给婆婆,一件品牌羽绒服,价格不菲。
再看看美芬两口子给婆婆准备的,一套普通的保暖内衣,一双艾草护膝套。好寒呀!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婆婆的笑容僵住了。
小可似笑非笑,像是等着看美芬如何收场。
老二则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哥,你也太抠门了。大过年的,就给妈买这个?打发乞丐啊?”
婆婆接腔:“有什么好笑的?你是第一天认识你哥哥吗?”
美芬的心颤了一下。
原来,在婆婆眼中,大儿子两夫妻就是抠门的人。而成天搜刮他们的小儿子给点小恩小惠,就是孝顺。
原来,婆婆永远看不到,大儿子为这个家,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
06
古语:“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这话,在美芬婆家,被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
婆婆有两个儿子,美芬的老公是老大,与其弟只差五岁,在家里待遇却像差了一辈人。
小时候,父母忙着赚钱养家,老大不仅要洗衣做饭,还要照顾老二。
家务没做好,老大挨骂;老二学习成绩不好,老大挨骂;老二偷玩水感冒了,老大挨骂。
总之,只要有错,挨骂的都是老大。
至于老二,当然不一样了,他小嘛。
小,就要被多宠一点,纵使有错,也是大的没有带好头,不是小的错。

07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老二被宠得自私自利,无法无天。他觉得他理应得到更多,任何人帮他都是应该的。
老大大学毕业后,父母就放手了。
而老二,找工作、结婚,父母全权承包。
可纵使占了这么多的资源,老二婚后仍啃老,甚至还啃老大的,而且相当理所当然。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相较老二,他的媳妇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可脑袋里似乎装着一百种吸钱的方法,她随便整出一种,公婆就乖乖地把钱掏出来。
这些年,老二两口子在公婆、在老大两口子身上,明的暗的,榨了多少,连美芬自己都记不清了。
美芬俩夫妻只是普通工薪阶层,靠一己之力撑起这个家,还要养育两个儿子,压力很大。因此,他们一分一厘都花在刀刃上。
不成想,这竟然成了老二两口子嘲笑他们小气、抠门的把柄。
果真是,自私,没良心!
08
听到婆婆对老公的不满,美芬在大儿子耳边嘀咕了几句。
大儿子跑进公婆的房间,没一会儿就出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包。
美芬将红包递到婆婆手里:“妈,这8000元是我们孝敬您的,您不要嫌少,拿去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婆婆愣住了:“这么多!你怎么不当着大家的面给我?”
美芬笑笑:“我们孝敬父母,不需要跟开新闻发布会一样。我之所以塞到您枕头下,是怕我当面给您,您不会收。更怕您这钱留不到明天,就被别人给借走了。”
婆婆看看钱,又看看众人,突然忍不住用手抹了抹眼角。
也许,她是被感动了。
那个她漠视了几十年的大儿子,竟然比她宝贝了一辈子的幺子,更疼她更孝顺她。
09
老二两夫妻假装有事要离开,美芬叫住了他们。
美芬笑着说:“民间有过年要债的说法。咱们亲兄弟,远的不说了,少的也不说了,就说你们半年前向我们借的那两万块钱,你们是不是也该还了?”
小可说:“嫂子,我现在手头紧,等有了肯定就还你。”
老二附和着:“是啊,我哥嫂又不是抠门的人。“
一向闷葫芦的老公突然开口了:“不,你哥嫂都是抠门的人。这次我们不仅要本金,还要利息。回头, 我们好好算算。”
老二两口子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估计那会子,他们后悔得都要抽自己两耳光子了。
而这回,公婆竟然也站在了美芬两口子这边。

10
有人说,亲情就像存钱,存得越多越厚重,取得越多越淡漠。
是的,亲情不能一味索取,要懂得回报。否则,再浓的情, 也会变淡。
所以,对于那种不懂感恩,一边趴在亲人身上吸血,一边还嘲笑亲人“抠门小气”的人,咱们必须将他们扯掉,扔开,绝不手软。
这是对自己的解脱,也是对亲情的拯救。
另外,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也尽量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老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过分的偏袒,会寒了子女的心,也会养出白眼狼。
到最后,下场凄凉的,还是父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