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联网诞生至今,许多职业都有了新的名头,比如从前“要债的”,到了互联网金融、P2P公司雨后春笋般大量冒出的2015年前后,成为了“电话催收员”,还一度行业内人才急缺。
然而,高速的发展,必然带来快速地膨胀以及不匹配的人员入内。
我,就是其中一员。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什么是P2P互联网金融公司,即点对点,个人对个人,通过互联网金融公司,在网络借贷。他们换了一个名目,最开始说,你将钱存在我这里,年利率高达10%以上,然后将这些资金以至少年利率24%借给需要贷款的个人。左手倒右手,中间赚取差价,就是P2P的模式。
听起来似乎还不错,对吗?
其实根本不然,其中最关键的信息差就在于利息高低。明面上,他们的利息刚好触及国家规定的24%,其实这是扣除所谓的手续费(就是砍头息)情况下。如果算上手续费,大多数贷款的利息都是超过36%的。而更可怕的在于逾期费用,在逾期利息上,它们好像找到了法律之外的自由之地,堪比高利贷式的利滚利,这也是让借贷人后知后觉的根本原因。
当然,也是让我感受到人性扭曲的原因。
2
先介绍两个记忆犹深的案例。
一个是上海女性,她贷款逾期超过三个月,本金还剩一万八未处理,剩余利息加本金大概有三万,分期是24期。
我刚接手这个案件的时候,还保持着礼貌,以发信息开始。
“A女士,您好,您在我们公司的贷款已经严重逾期98天,现在可以适当给予一定减免,减免利息之后,以两万五的金额与你结清该笔贷款。”
没有回复。
我等待了一天之后,以我们公司签约律师所的名义,向她发送了催收律师函件。
这回我等来了回复。有条短信回复称他是A女士的爱人,A女士借贷原因是为了自己的生意,现在生意垮掉,暂时资金困难,请求延后还款。
在我看来,这样的借口,以我每天电话催收上百个人的经验来讲,会有九十个人采用这样的借口。而且深挖之后就会发现,一般来借这种贷款的,大多数都是因为染上了赌博或者其他不良习惯,其次就是文化水平不高,受了广告的蛊惑,小额贷从来不会直接说利率多少,他只会告诉你每天应该还多少,给人造成一种很便宜的假象。还有一点很重要,为什么说做生意的不会轻易借小额贷,因为前文说了,这种高利率的贷款,一般人是不会借的,信用好的,银行会下款,信用不好的,也做不了生意。并且,这种小额贷款,一般金额都只在四五万金额以下,对于做生意的资金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自然是不相信这样的说法,于是我回短信,告知他该案件已经在律师所备案,如果多次催收无果,可能会进入打官司的程序,希望谨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