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这个指标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属于相对估值方法。就是找两家相似的公司,进行比较,然后判断价格是被高估还是被低估。缺点是简单的东西总是容易发生错误,因为没有两家完全相似的企业,每股收益相同的两家同行业企业,也不能说明它们未来的实力和成长空间就一定也将会相似,他们未来的发展状态甚至可能相差巨大,一家能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另一家可能走向衰退。
这个指标之所以有时候非常有效,是因为有非常多的人使用它、依赖它。还是前面曾经说过的道理,市场中应用市盈率来指导投资的投资者越多,投资行为造成的市场行情,就越可能实现自我验证。所以相应的,市盈率这个指标也就变得好用了。
2、现金流折现模型(DCF )
现金流折现(DCF)的原理是把企业未来产生的所有现金流全部折现到今天,看看它的价值是多少,然后和股价进行比较,以判断是高估还是低估。
现金流折现模型(DCF)的构建思路来源于债券,因为债券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是通过契约而锁定的,所以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评估债券的价值时更加有效。但是在用它来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时,却面临企业未来经营稳定性的挑战,未来的现金流不可能是一个确定的数字,一切可能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完全信赖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得出的企业价值结论,可能是一个精确的错误的数值。
但是现金流折现模型是现代金融学理论当中的重要模型之一,很多人都使用它,并且用它来指导投资,尤其有很多专业投资经理,所以它的有效性也在市场当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因此,现金流折现模型之所以有效,更主要的原因不是这个模型多么适合于用来预测一个企业的价值,而是因为使用它的人多,这些人通过投资行为对市场产生了自我验证的效应。
3.其他估值方法简述
?市净率(PB)估值法
市净率是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市净率估值方法比较适用于周期性较强行业,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的企业;银行、保险和其他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以及ST、PT绩差及重组型公司。PB 估值方法不适用于账面价值的重置成本变动较快的公司;固定资产较少的,商誉或知识财产权较多的服务行业。
?EV/EBITDA估值法
EV代表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EV) =市值+(总负债-总现金) =市值+净负债
EBITDA代表未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与摊销前的盈余:
EBITDA=营业利润+折旧费用+摊销费用
其中 营业利润=毛利-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EV/EBITDA估值方法一般适用于资本密集、准垄断或者具有巨额商誉的收购型公司,这样的公司往往因为大量折旧摊销而压低了账面利润;EV/EBITDA还适用于净利润亏损,但毛利、营业利益并不亏损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