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业绩披露 :东方财富业绩全年业绩超预期,但是四季度业绩增速低于三季度,不过2021年一季度业绩不会差。
中信建投业绩靓丽,但中金上市之后它的次新头部券商的地位也被中金取代了,中信因为商誉减值计提业绩低于预期。
我们必要承认一点券商是周期行业,上市券商越来越多,券商未来的也只是部分头部公司享受溢价,小券商在每次炒券商股的时候动一个标的,现在券商的大部分个股和银行的大部分个股一样,已经没有什么参与价值了。
只有短期情绪龙头和业绩龙头值得博弈下,你看看银行涨来涨去就是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和几个次新小银行比如杭州银行,其他的基本没什么看头。
你看浦发,民生,华夏这些银行是不是感觉和券商中的国泰君安,海通,华泰一样都被边缘化了,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市场只有业绩增速最靓丽的享受高溢价,其他的机构没兴趣,也就是寡头受益。
而且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从去年7月之后开始取消一月一公布的券商业绩了,券商活跃度就下降了,这是村里刻意的行为,如果还按照之前老的思路牛市就炒券商是不完全对的,至少买哪些二三线券商指望赚超额收益是落伍了的。
再者你也应该发现了19年以来就是结构性的牛市,并不是像之前几波牛市那样疯涨所以券商的弹性也大不如前,有人会说你是不是看空券商,我要说的是我不看空大券商,尤其是前面那几个,他们的重心还会抬高。
但是非一线券商我是不看好的,不排除某个时候冒出一个短期龙头,如果长期在券商里面折腾性价比不高,注意我用的词是性价比,不是说券商要跌,注册制出来之前也还会冲一下的机会。
如果我从去年十月之后不换中金和大飞机,还抱着中信我会很郁闷,虽然也多次参与过东方财富但始终没有超过五成仓,在股市呆的时间越长认知也在不断变化,按照老黄历炒股永远是落伍的。
有人会问我,那以后如果参与券商参与什么?围绕业绩做文章,为了政策做文章,这一块需要更专业的技能,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说炒股还不如买基金。
但这样认为的人越来越多又是一个重要的风险信号,这个市场永远是先知先觉吃肉赚后知后觉的,后知后觉喝汤的赚不知不觉的,等你身边这些不知不觉的都把买基金和赚钱画上等号了就是这些人只有买单的时候。
如果你听说你身边的人都说买基金很赚钱,那你就要考虑逐步卖出了。 二 大基金减持大基金又公布减持兆易创新,晶方科技,安集科技各2%的股份,这已经是大基金一期第三次减持了,现在大多人对科技已经失去了信心,认为科技股就是渣男,中国只有酱香型科技和浓香型科技。
但对科技股的利好政策却不少,就半导体等科技行业短期因为机构在大消费和光伏新能源车板块重仓没有多余的资金腾挪到科技股上来,但政策驱动之后就是业绩的上升这个硬逻辑是不会变的。
对于头部科技股是坚定看好的,我赌的情怀股也会坚定持有不动摇的,注意我说的头部科技股不是所有科技股。当然就短期地减持我认为是影响情绪,拉长周期看砸下来反而是机会,长期股价能不能走高还要看业绩。
我们就说韦尔股份在去年四季度那几个月减持够不够疯狂,而年后因为半导体涨价和年报业绩驱动股价创了历史新高,再看去年7月份之后的东方财富是不是也公布了减持,也是几个月震荡在然后21年1月份因为基金销售火爆以及年报的刺激下大涨。
当然我不是说减持之后的都会创历史新高,利空砸下来至于后面能走多高取决于利空落地后有没有刺激因素,这个刺激因素的落脚点最后看的是业绩能否兑现的,大概率能业绩兑现的那机构一定会大买,韦尔股份和东方财富不就是这样的吗?
再看成熟市场同样是这么玩的,港股的中芯国际是不是在美国拉黑,美国投资者卖出之后开始起来的,当然刺激因素也是有的一是主导先进制程的梁孟松没走,二是晶圆代工涨价所以港股大涨。
说到这里大家如果喜欢参与机构品种的注意了,最好的买点就是注意盘前是否有利好,同时注意利好放出来之后股价只要不是高开低走就找机会低吸就有赚钱的机会。
还记得我上周说的光伏硅料涨价的注意上游的票吧,当时说了两个票都是大涨的,注意逻辑比形态更重要,逻辑才是刺激资金持续入场的重要原因,资金持续进场股价自然水涨船高。
注意大家都知道的逻辑也要看机构是否买账,不是一有利好开盘就冲击去而要看看机构是不是买入,那这个时候参考我之前说的十点半这个转折点,如果继续创分时新高那就是买点,这种情况下成功率比较高。
最后说下大盘,上证我看震荡,创业板被绑架得太厉害,上周五创业板医疗医药和光伏新能源汽车大票大涨指数新高,其实涨来涨去就那几个方向的大票动。
节前适当注意下年报预增明确的板块,除了上述几个方向业绩不会差外,还有风电以及看看科技在减持利空以及长电科技公布年报之后市场对科技股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