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避免与父母的分离所产生焦虑的强迫性重复行为,而逃离部队将会受到惩罚这一现实大大地激发了他对早年阉割焦虑的恐惧。由于患者采用了否认(掩耳盗铃)这一防御方式,使患者对紧张和恐惧的原因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愈演愈烈,最后只好选择自虐、自伤、自杀的方式来回避由超我惩罚所带来的焦虑。
对本例患者治疗的重点在于如何应对其原始的防御机制,怎样把病人的那些缺乏联系的形象和情感状态整合起来,让病人恢复被防御所分裂的感情,因此,需要治疗者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医生应有的关心,同时不要被反移情所左右,坚持用一种中立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让病人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并设法将这种安全和信任扩展到他的生活中去,扩展到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中去[3] 并且人格障碍的精神分析式治疗有其特征, 要将焦点集中在此时此刻(here and now) 病人与治疗师的关系上, 要认识到病人会很快将其现实生活中混乱的人际关系模式带入到治疗中来, 治疗师要及时向病人指出这种强迫性重复行为. 本案例治疗的早期, 由于治疗师对这点认识的不充分, 险致治疗脱落. 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 其干预要比神经症早而多. 且必须遵循如下策略[5]:
1. 选择一个居先的主题, 包括紧急状况或通常状况., 在患者纷乱的临床相中选择切入点, 进行澄清, 面质, 和解释.
2. 保持治疗的支持性框架, 限定设置和限制症状的继发性获益.
3. 保持技术上的中立性和限制见诸行动.
4.在解释歪曲真实的幻想前, 从治疗师与病人在交流中通常共享的真实中进行干预.
5. 分析移情中的正负面以避免仅看到移情中的某 一面(正或负), 以帮病人整合正负性情感.
6.系统地分析进入移情中的原始防御.(这个策略增强了自我, 但在短程治疗中要加以限制, 因病人难以在短时期内收回他或她正在投射的内容.)
7.始终保持对反移情的清醒并将从反移情中学到的东西整合进解释的过程.
总之,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是个艰巨的过程, 此例的治疗中, 我们看到了病人明显的进步, 但病人的成长需要时间。
参考文献:
1、孟宪璋. 一位失眠患者的精神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0,8(2):124-127
2、施琪嘉. 精神分析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上海精神医学, 2000,12(3):17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