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民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制片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历任记者、编辑、主编等职务。著作有:《上市公司的秘密》(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CCTV2006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与许文广合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
舒云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硕士。1995年起从事工业企业管理实务工作。2003年起从事不确定性研究及风险管理实务工作。2006年起关注证券投资欺诈领域。曾参与多个部委的重大课题。著作有:《企业信用管理实用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以信用风险计量工具防范医疗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等。
特色:深度解析《道德经》与巴菲特投资理念的融契贯通之道
成功的理念可以跨越时空,诚如本书所言。——量子基金创始人吉姆?罗杰斯
价值投资者该如何思考中国文化?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本书通过《道德经》的世界观、宇宙观和历史视角,用我们的国学精粹阐释了巴菲特“进化论式”的成长之路。??????????——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但斌
股神和股民的最大不同是股神具有超凡的判断力。投资和作战一样,谁有精准的判断,谁就会成为赢家。读了《股神有道》,我能更深地体会这一点。——麦克劳?希尔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张莎莎
我对股票一点研究都没有。舒云先生要我写序,只好离题远一点。
先说股票市场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能够把群众手里的钱很容易地收集起来,用于企业的投资。这对于利用社会的储蓄、扩大再生产、发展经济具有极大的意义。而且股票市场不仅仅是收集了资金,还给大众提供了一个价格信息,这家公司值多少钱。价格信息对投资者十分重要,好的企业价格上升,值得大家来投资;坏的企业则相反。没有了价格信息投资会失去方向。
可是世界上的事有利必有弊。有了一个实际上可以买卖的价格就有了投机的人,而投机有可能生产出一个错误的价格,误导投资者。这就是当前我国股市的主要问题。它的危害性可能是很大的。
投机好不好?一般而言,投机是好的,是必要的。没有投机,未来的价格信息就产生不出来,对未来看到的就是一片糊涂。投机者如果对未来的价格估计正确,他能够赚到钱。但是如果他的估计错误,他将会赔钱。这是很公平的。生产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产品,应该能够赚到钱;生产出一个废品,对社会有害无利,就应该受到惩罚。所以说,市场是很公平的。它奖励一切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惩罚生产废品的人。
投机靠的是对市场供需形势的判断,不是乱猜。但是当投机者太多时,投机的需求和供给占了市场很大的份额,正常的供需市场被干扰,对将来价格的预测变成了乱猜。于是投机就变成了赌博。这是许多投机市场,因为投机者过多的最终结局。我感觉中国的股市可能已经变成了赌场。任何估计都被过度的投机所搅混,正常的投机已经失去了方向。
想靠投机致富的人应该懂得,人间一切财富都是勤奋和革新创造出来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没有财富的创造而想赚钱,只能是赚别人所创造的钱。也就是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财富转移到自己的口袋里;也可能会是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被别人转移到他的口袋里。这种转移来,转移去,忙了半天,并没有财富的创造。这是一场零和博弈。赌博就是财富转移的一种方式。在正常的股票投机市场中,投机者对价格的估计多半是正确的,所以有财富的创造,不是一场零和博弈。
参与股票市场除了投机,还有投资。投机和投资完全不同。投机者只参与股票的买卖,而不期望分红。他们从买卖的差价中赚钱。投资则长期保有股票,每到年终等着分红。前面说了,股票市场的根本职能是收集民间游资,集中起来投资,发展生产。好的投资者要研究各家企业的好坏,做出判断,然后买进前景好的企业的股票,长期保有股票,等待分红。但是这种投资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研究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散的普通百姓没有做这种研究的可能。因此出现了基金等专业的股票投资公司。普通百姓往往把钱委托给他们去寻找好的企业。这也是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必然趋势。但是基金和专业的投资公司必须信用可靠,否则他们会欺骗顾客,明明赚了钱,却欺骗顾客说是赔了。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基金公司拿过去为客户所赚的钱的成绩来说明自己的盈利能力。这就做不了假。
本书内所介绍的成功的投资专家,都不是靠碰运气,而是认真地研究企业、研究市场的结果。如果我们也希望在股票市场上赚钱,就不要去碰运气,而要懂得股票市场的道理,并专心去发现有利的机会。这是我所希望于读者的。
几乎每一个中国的经济理论精英都读过市场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那部历万世而不朽的《国富论》,也把“个人出于自私的目的追求自身财富最大化是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根源”奉为至理名言。而他的另一部不那么出名的《道德情操论》进一步指出:争强好胜之心是人们追求财富的终极动力。由此可见,所谓财富,就其本质而言,无非是一个“争”字。
那么,怎样才能“争”来巨大的财富呢?
1956年,一个年仅26岁的青年,开始了他的股海沉浮。他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光阴向世人展示了“价值投资理念”的巨大威力。
当年他不慎失手收购的一家破败的小纺织企业伯克希尔?哈撒维(BerkshireHathaway)公司,经过40多年的不断改造和注入新的资产,如今已成为横跨保险、银行、传媒、信用评级、日用消费品、零售行业的大型控股财团。这家财团旗下的各个子公司所从事的都是进入门槛非常高的生意,这些子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百年老店。在偿付能力方面,通用再保险集团是标准普尔公司认定拥有3A偿债能力信用级别的五家非政府金融机构之一;在净保费收入方面,国家保险公司已经成为全美十大保险商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资本最为雄厚的保险商之一。而在伯克希尔?哈撒维内部,他们仅仅是一笔不大的生意。
2003年4月,当某些别有用心的西方人把陷入SARS困境的中国视为“自成吉思汗西征以来的第二次黄祸”而拒之门外时,他斥资38亿港元收购中国最大能源公司中石油H股13 39%,成为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第二大股东。而这对他来说,同样是一笔小生意:他仅动用了伯克希尔?哈撒维总资产的0 2%。
2007年3月1日,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公布的2006年度财务报表显示:全年利润增长29 2%,盈利达110 2亿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他当初收购时,每股的价格才4美元。
如果按照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汪康懋教授对2007年5月11日中国资本市场沪深两市A股1426只股票115倍的市盈率计算,伯克希尔?哈撒维股票的价格可以卖到82 15万美元,也就是616万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39盎司黄金或者是3 5辆奔驰S600。
当然,华尔街不大可能认同这么高的市盈率,即便如此,2007年3月30日,伯克希尔?哈撒维每股收盘价也突破了15万美元。然而,伯克希尔?哈撒维股票的交易极其不活跃,因为几乎没有人愿意卖掉它。过去的40多年中,所有曾经卖出过伯克希尔?哈撒维股票的投资者,无一不感到后悔。鉴于过去40年中,伯克希尔?哈撒维的股票价格上涨了2 5万倍,人们已经普遍相信,这是一个能够炼石为金的炼金炉,而巴菲特就是那个掌握了传说中的炼金术的神仙。世人由此尊他为股神。
所谓神仙,纯属子虚乌有。他本人也多次以最尖酸刻薄的语言讽刺自己所犯的无数错误。但走下神坛的巴菲特让我们有了一个更大的发现:尽管巴菲特沉浮股海的财富人生并不圆满,但他与世无争的道德修为却是几无瑕疵。与其说是“进化论”式的市场规则成就了他的富可敌国,不如说是《道德经》中的微言大义让这位老者一生自臻完善。
当此中国经济腾飞、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际,这一发现让我们既欣幸异常也惶恐无比。欣幸的是,东方智慧是如此博大精深,如果能够善用传统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足以与精通市场丛林规则的西方金融精英、尤其是华尔街的贩子们同台献艺,会猎于股市江湖;惶恐的是,作为秉承东方智慧精神气质的华夏子孙,不精通全球化视野下的各种市场技术也就罢了,对《道德经》精妙论述一知半解也情有可原,更为可怕的是,我们居然不知道原来许多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词语其实就是《道德经》原文。而最让我们惶恐的是,尽管我们天性中已经被打上了很深的道家思想烙印,但大多数人都不以“不争”、“无为”、“致虚”、“守静”、“抱朴”、“守拙”这样的精神气质为荣,反以为是消极的,是劣根性。
面对巴菲特,我们似乎应该深刻反省,重新思考。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白话文:“道”是独一无二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产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成为一种适匀、和谐的状态,这种适匀状态便产生出万物。
人人都渴望拥有财富,但并非人人都懂得如何创造财富。
在那些真正拥有财富的人看来,创造财富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1962年,巴菲特曾讲过这样一个与财富有关的故事: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曾三次资助哥伦布的航海事业。通过不确切的估计,伊莎贝尔提供了约3万美元的资助。从最后一次资助(1502年)算起,到今年共计460年时间里,如果以4%的复利进行投资,那么将有2万多亿美元;这笔钱如果累积到现在的话,将是12万亿美元。
根据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假定一个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他在开销之余每年都能够有1 4万元的余钱进行投资,而投资每年可以获得20%的收益,假定他40年后退休,那么他退休后将有多少财富?——1 028亿!
这个故事和假设说明了一条最朴素的生财之“道”:
财富=f(初始财富,时间,复利)
对于这样一个函数关系,我们可以做如下的解读:
时间,是一个衡量。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所能改变的只是对时间的利用效率;
收益率,既可以是复利,也可以是投资收益率等,是撬动财富的一根杠杆,反映的是财富的增长速度,取决于每个人运用财富的能力;
初始财富,即第一桶金。
一般理解第一桶金为原始资本,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一种片面的理解。通常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最多相当于是老子所说的“一”。因为,面对这样一个命题,我们有理由追问:第一桶金来源于什么?就像老子通过追问宇宙的起源得出“道”这样一个概念一样。在我们追寻巴菲特的创富轨迹的过程中,也有必要对巴菲特的财富之“道”进行寻根溯源。
一、苦难——财富始发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白话文:苍天和大地是没有任何仁慈可言的,把万物都当作是刍草所扎成的狗一样,微贱无用,并一视同仁待之,任凭其自生自灭。
股神巴菲特和其他的刍狗一样,的确也未能从苍天和大地那里多得到一丝眷顾。一代股神非但没有含着金钥匙来到人间,反而是在一个困顿的时代,赤条条降临在一个贫困地区的清贫家庭。
1930年8月30日,奥马哈联合街道银行一名普通的证券经纪人霍华德?巴菲特在一场暴雨中迎来了他那五斤半的早产儿。在娘肚子里待不住的沃伦?巴菲特提前五周来到了这个世界。沃伦的母亲没有固定的工作,有时做临时秘书或打字工作赚点小钱。
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引发了全世界长达10余年的经济衰退。当时的金融寡头摩根银行试图托市,政界、工业界、银行界的头面人物也纷纷出面表示出对经济的信心,但均未能稳定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从1929年第四季到1933年第一季,连续出现了14个季度的经济负增长,累计负增长率为68 56%。
在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富裕阶层损失了财产——那些给他们带来光环、用来炫耀自己身份的符号和数字。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他们失去的是工作,是妻儿老小的饭碗和依靠。股市崩溃前的1929年,失业率为2 5%,之后失业率迅速上升,到1933年达到创记录的25%,这意味着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失业。整个30年代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39年,失业率仍然处于17%的高位。
失去工作不仅对个人造成了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而且失业者的家庭也因此变得不稳定。大萧条中结婚率比正常年份下降了15%,离婚率降低了25%。历史学家发现,离婚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夫妻双方不愿意承担分居后的住房费用。大萧条期间,无数新生儿长期缺乏营养和医疗护理;约有200万~400万名中学生辍学;大量的无家可归者栖身于铁道边简易的纸棚下;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社会治安恶化。1932年的“向华盛顿进军”事件,两万多老兵由于没有拿到抚恤金,在华盛顿搭建起他们的“临时城市”,发誓除非政府拿出钱来,否则他们不会离开。胡佛总统下令麦克阿瑟和艾森豪维尔率领军队驱散老兵。这是美国历史上一次非常不光彩的用武力对付和平请愿的事件。
为了方便起见,在沃伦?巴菲特小时候,权且称他为小巴菲特,简称“小巴”,父亲霍华德和爷爷欧内斯特自然就是“中巴”和“老巴”。1931年8月13日,离“小巴”周岁生日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父亲霍华德提前带回了生日“礼物”——联合街道银行破产倒闭的噩耗。“中巴”的工作泡汤了,全家的储蓄存折成了一堆废纸。如果说家里还剩下点什么东西,那就是欠下“小巴”的爷爷欧内斯特杂货店的债款。不过,“老巴”还算比较仁慈,宽限了一些时间来让他们偿还债务。
1932年,小麦价格暴跌,奥马哈的农民只有靠救济度日。在这种情况下,“小巴”家的生计更为艰难了。“小巴”的母亲尽管还能费尽千辛万苦在餐桌上凑出一顿饭菜来,但却无法让全家吃饱。
屋漏偏逢连夜雨。如果股灾是华尔街的赌徒们乐极生悲闯下的人祸,那么高度依赖农业经济的奥马哈受到恶劣气候的侵扰便属于天灾了。尘暴从俄克拉荷马滚滚涌来,奥马哈人紧闭房门躲避蝗虫的侵袭。在“小巴”4周岁生日那天,一阵“灼热的风”把纸碟和餐巾纸吹落在地,整个前廊都被埋在了红色的尘土之下。“小巴”和姐姐多丽丝顶着屋外令人窒息的热气,苦苦等待卖冰人从马拉的货车上跳下来,递给他们一些冰片含在嘴里。到了严寒的冬季,情况甚至比炎热的夏季还要糟糕。“小巴”和姐姐总是裹得严严实实的,商人们打电话付款时都不敢让摩托车熄火,以免引擎发动不起来。
童年经历的这些苦难对“小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对财富充满了渴望。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往往是在当事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注定了的,但苦难并不会天然地产生财富。丘吉尔在他的自传中曾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对于这样一段苦难史,巴菲特却有着一种亲切感:“我非常喜欢1929年,因为那是我生命开始的时候。我的父亲当时是一位股票经纪人,1929年秋天股票市场崩溃之后,他不敢给所有那些遭受损失的人打电话。所以,每天下午他不得不待在家里,当时家里还没有电视机……情况非常不妙。我是在1929年11月30日左右受孕的,所以,在我的内心深处对于1929年的股票市场崩溃始终都有一种亲切感。”
这种对于苦难的亲切感,在“小巴”5岁的时候转化为了一个执著的愿望:成为一个非常非常富有的人。而这也成为了巴菲特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那年,“小巴”在自家门口的过道上支起了摊位,当起了小老板,这时他的商品是祖父卖给他的口香糖。因为年代久远,没有人记得小老板从第一笔生意中到底赚了多少钱。不过,所有的人都看到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因为不久之后,他就在繁华的市区开张了第二个摊位,这次是卖柠檬水。现存所有史料对“小巴”幼年修习炼金术最早的记录是关于他倒买倒卖可口可乐的故事。那年他6岁,利用自己的25美分零花钱买到了半打可口可乐,之后以每瓶5美分的价格卖出。他赚了5美分,这里面未扣除他自己的劳务费和他的老板代为扣缴的税金。尽管他的老板兼爷爷从他那可观的5美分中扣除了一部分税金,剩下的利润仍然给他带来了足够多的成就感。
7岁那年,他患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被送进了医院,并被切除了盲肠。住院期间,他用铅笔在纸上写满了数字,告诉护士说,这些数字代表着他未来的财产。这是他的原话:“现在我虽然没有太多钱,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很富有。我的照片也会出现在报纸上的。”
9岁的时候,“小巴”和他的伙伴拉塞尔在加油站的门口数着苏打水机器里出来的瓶盖数,并把它们运走,储存在“小巴”家的地下室里。这可不是9岁少年的无聊举动,他们是在做市场调查。他们想知道,哪一种饮料的销售量最大。
当时,9岁的“小巴”正和朋友在倒卖饮料。由于本钱很少,就无法多品种、大规模进货,他们只知道自己手中的饮料哪一种卖得最好,而不知道市面上所有的饮料中人们最喜欢哪一种,他们必须为此做一次市场调查。
要调查的地方应该满足两个最基本的条件:饮料的品种要多;喝饮料的人要多。首选场所应该是零售店或者百货店,但是这些地方却不愿意让两个小孩来捣乱,而且要了解人们买什么饮料就需要一个人盯着,并记录下来人们喝的饮料。这个选择被否定掉了。那么还有什么好的地方呢?看到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年幼的“小巴”嘴角露出了微笑。他们来到了加油站。这里摆放着自动售货机,过往的人在加油时经常顺便购买饮料。自动售货机里摆放的饮料品种也十分丰富,消费者的数量也有保证。
“小巴”他们并不观察人们喝了什么,而是观察人们留下了什么,只要统计大家留下来的瓶盖,就可以推断销量最好、大家最喜欢喝的饮料是什么。收集瓶盖还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小巴”只要在傍晚的时候来一趟加油站,将散落的瓶盖收集起来,再统计一下就可以了,不用花很多时间;另一方面,收集起来的瓶盖也可以换点小瓶,这对“小巴”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二、小学时的财富誓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白话文: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土开始堆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当沃伦还是“小巴”的时候,他的父亲霍华德也就是当时的“中巴”,就充当着他的坚强后盾。就像江湖上一个父亲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习武感兴趣之后,鼓励孩子研读武学典籍一样,“中巴”得知“小巴”对股票感兴趣后,不断引导他阅读与股票相关的书籍。在“小巴”10岁那年,“中巴”还带着他参观纽约股票交易所,让“小巴”在自己就职的交易所里登记股价。在“小巴”5岁那年,正是“老巴”——欧内斯特“教唆”他开始倒买倒卖生涯的。当“小巴”还在“老巴”店里打工,拿着以美分为单位的个位数薪水时,“老巴”就给他代扣税金,此举就是要让“小巴”有税收的概念。“老巴”此举,目的是为了让“小巴”知道,税收总是要降低你的收入。
正是这种有浓厚炼金氛围的家庭传统,“小巴”不像他的同龄人一样在街上来回打闹。8岁那年,“小巴”便开始在“中巴”的书房里阅读各种书籍。由于“中巴”也是在股市江湖中混的人,所以书柜里很大一部分典籍都是与商业、股票有关。在这里,“小巴”打下了经商炼金的最初基础,也开始对买卖股票这种神奇的炼金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巴”没有让学来的那些招数只停留在书本上,好奇的他对于各种东西都喜欢尝试。当“小巴”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发表了一篇名为《马童选集》的“投资指南”,告诉人们在赛马中如何设置障碍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这本小册子的印刷工作,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销路颇好。很可惜的是,因为没有出版许可,这本著作很快就被叫停。他还曾在赛马场的地上搜寻中了奖但被误丢的奖券,亦有所斩获。这些小成就渐渐膨胀了“小巴”的野心,他曾在小学同学中立下誓言:35岁时,我——沃伦?巴菲特会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在各种尝试中,“小巴”没有被丰富而好玩的小事业所牵绊,他仍旧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着常人觉得枯燥的书籍。“小巴”最喜欢的书中赫然有《赚到1000美元的1000招》、《证券分析》等。
11岁那一年,“小巴”直接和华尔街上的贩子们真刀真枪地过了一次招。他说服了自己的姐姐共同投资,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各买了3股的城市设施股。不过可惜的是,股价迅速地跌到了27美元,“小巴”刚出手就被套住了。11岁的小孩子是输不起的,姐姐也一个劲儿地抱怨他。当股价艰难回升到40美元时,他便飞快地出手解套。整个交易扣除佣金后挣了5美元,对“小巴”而言,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顺便说一下,这一只股票在不久后升到了200多美元。
有了这番初涉股海的经历后,“小巴”更认真地摸索、学习股市的规律。他也朦胧地意识到自己对于股市的预测优于他人。此时,“小巴”结识了日后的商业伙伴查理?芒格,更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致富目标:30岁前成为百万富翁,否则从奥马哈最高的楼上跳下。
当他发出这一誓言时,其他人都付之一笑,并未当真。但“小巴”却不受其他人的影响,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打工、送报、经营弹子球机、出租二手车、卖高尔夫球、投资股票、当合伙人……一步一步,他终于走上了人生的顶峰。
13岁那年,“小巴”谋到了一份《华盛顿邮报》兼职投递员的差事,赚了1000多美元,并向美国政府交纳了生平第一笔税。不过,此时的“小巴”已经学会通过合理的安排来避免不必要的税金了。这一年,他用自己购买的自行车作为工作开支,抵掉了35美元的税金。
14岁时,“小巴”的投递员事业更是日渐成熟,他巧妙地设计和安排,同时承担了5家报纸的派送。这样,他一方面可以通过送更多的报纸来获得更多的收入(月收入175美元,相当于当时众多全职工作员工的薪水),也可以在顾客对其中一种报纸不满意后迅速向他推荐另一种报纸,从而不减少自己的送报量。但是随着送报量的增加,巴菲特开始发现记住每一户的订阅期限十分困难。而且由于当时美国正置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频繁地搬家,这样就有很多客户在搬家时忘了给他们的报童付钱。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小巴”首先通过撕下“客户地址标签”的方式来告诉自己“客户已经到期了,不用送了”,同时也提醒对方“该续订了”。这样一来,“小巴”就对每个人的订阅期限都一清二楚了。之后,小巴又与公寓里的电梯工达成协议——巴菲特为她们免费提供报纸,而她们则在知晓公寓中有人即将搬走时通知“小巴”去收取自己的钱。幼年培养出来的这种重视市场调查、以客观事实为决策依据的习惯,让“小巴”获得了非常敏锐的洞察力,这种能力也为后来他投资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在14岁这一年,“小巴”将储蓄的1200美元收购了一个地产项目,买下了40英亩的农场!
除了独立运作的项目,他还和同学合伙,花25美元买了一台二手弹子球机,并将其安置在理发店中。等待理发的顾客在第一天就让他们赚了14美元。一个月后,他们发展连锁经营,将3台机子放在不同的理发店,不久又扩大到7家,每周有50多美元的收入。在“小巴”高中毕业前,他已经分发了近60万份报纸,从中挣了5000多美元。由于要到外地上大学,他以1200美元把弹子机生意转让了。这一年,“小巴”刚满17岁。
高中毕业时,“小巴”的成绩非常不错,在全校374名学生中,排名第16位。享有盛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非常看好巴菲特的理论修养和从商阅历,将他录取为该院的一名新生——他成了名门正派的入门弟子。“小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费城的交易所,而不是沃顿商学院的课堂上,因为他觉得课程太枯燥。在那里,他除了对股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外,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在大一的暑假里,他和唐纳德?丹利用350美元购入一辆劳斯莱斯旧车,经简单改装后,以每天35美元的价格出租,顺便也为自己找了个免费的代步工具。
1949年,“小巴”离开了沃顿商学院,转学到美国中部的内布拉斯加大学。在这里,他重操旧业,担任《林肯》杂志发行部的营业部主任,成为50个报童的小头目,负责6个乡村的送报工作;他利用暑假和圣诞节在彭尼连锁店卖男式衬衫,一个小时的薪水是75美分;他还兼职销售高尔夫球,并在不足4个月内卖了220打,赚取了1200多美元。加上卖报的收入和之前的积蓄,“小巴”的个人资产达到了9800美元,离万元户仅半步之遥。学业上,他以全A的成绩获得了理学士学位。巴菲特在自己的投资航道上就要扬帆起航了。
每个人都有伟大的志向,可惜只有不到1%的志向能够顺利达到。多数人在流言中动摇了自己的想法;坚持想法的人中又有一大部分只把志向停留在头脑里面;坚持想法又能够采取行动的人又在时间的长河里流失了一大部分。幸运的是,固执的巴菲特在有了志向的第一刻便开始行动,在旁人的喧嚣声中他依然保持着自我,并且60多年来坚定不移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三、百万富翁是怎样炼成的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白话文:把修炼之道贯彻到自己身上,他的德性就会变得真实纯正;贯彻到自己家里,他的德性就会丰盈有余;贯彻到自己的家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贯彻到所在的国家,他的德性就会丰盛硕大;贯彻到整个天下,他的德性就会无限普及。
一般人总以为要有大成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起点或是原始积累,巴菲特用他自己的经历颠覆了陈腐庸俗之见。
常言道: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此话用在巴菲特身上也不适用,这匹超级大肥马从来就不曾吃过夜草,而是用《道德经》里“为之于未有”的心法一点一滴地炼出真金。19岁,“小巴”兼职销售高尔夫球,加上卖报的收入和之前的积蓄,“小巴”的个人资产达到了9800美元;1962年,巴菲特32岁,这一年,他的个人资产达到了100万美元。从万元户到百万富翁,巴菲特究竟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他又有哪些神奇的招数呢?
1950年夏天,19岁的“小巴”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然后向哈佛商学院提出申请。他乘火车前往芝加哥,在那儿,一个男士接见了他。“小巴”说,当时哈佛代表对他的印象是“19岁,由于身材消瘦,看起来像只有16岁的样子,相当于一个12岁少年的体重”。当两个人的会面结束后,他进入哈佛大学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被哈佛拒绝后,“小巴”转投哥伦比亚商学院,并在这里迎来了一生修炼财富之道的转折点。要不是因为考学过程中碰到一个小小的挫折,“小巴”可能会成为一名成功的金融业职业经理人,而不是传承价值投资派衣钵的掌门;华尔街会多一名八面威风的操盘手,奥马哈则永远不会拥有一代股神。
在这里,命运安排他巧遇了一个叫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老人。本书前面已经提到,从幼年到少年,“小巴”对于财富之道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份,在遇到格雷厄姆之前已经快是个万元户了。可能大家对那时候的万元户不一定有概念,这么说吧,一盎司黄金40美元左右,240多盎司黄金,按中国一斤等于16两的传统,相当于219两黄金,这些钱能买将近4辆亨利?福特二世所造的“雷鸟”小轿车,一辆车的价格是2695美元。但比起格雷厄姆——当时股市江湖的泰斗、一代宗师,“小巴”的这点道行就如同萤火之遇皓月。
这位大师习惯于让门下弟子们向自己发问刁难,并在拆招解答的过程中向他们传授自己的修道心得。在格雷厄姆热烈的课堂讨论上,总有不计其数的提问,他就是在这些讨论中与大家进行思维碰撞,并不着痕迹地让学生们接受他的观点。尽管“小巴”的修道天份要远远高于郭靖的习武资质,但“小巴”修道时和郭靖习武时一样勤奋。每一次过招,“小巴”总是最卖力气的一个。作为对“小巴”勤奋的报酬,格雷厄姆给出了他平生传道的最高评价,他在“小巴”的成绩单上写上了A+字样,这是格雷厄姆门下所有弟子所拿到的唯一一个A+。即便如此,勤奋好学的“小巴”还不过瘾,为了和格雷厄姆有更进一步的接触,尽得这位道行高深的大师所有真传,“小巴”决定到老师格雷厄姆的炼金场去当一名烧火的道童。
在崇尚炼金之道的美国,“小巴”这样自幼熟读商业书本,有丰富经商经验,后来又毕业于顶级商学院,被泰斗级大师给出最高评价的优秀学生,自然是猎头公司追逐的人才。
“小巴”想去格雷厄姆 纽曼公司继续学徒,不领工钱。但遭到了拒绝。“小巴”没有放弃,他没有在华尔街找其他的公司就职,虽然这对他而言并不难。他开始充实自己并自己摸索着股票投资的路子。24岁那年,格雷厄姆终于被“小巴”这种“程门立雪”式的诚意打动,将其接收为一名每年底薪12000美元的员工。“小巴”以实际行动回报了恩师的知遇之恩。1954年,一家经营巧克力的上市公司想趁可可豆原料价格处于高位时抛售库存,又担心征50%的高额利得税,就巧用了一条税法条款:把存货直接分配给股东回购股票可以免税。当时每股可换80磅豆子,每磅市价64美分,而每股股票的市价在15美元左右。“小巴”一眼看到其中36美元的利差,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不厌其烦地干同一件事:从股票市场以15美元的价格买进股票,拿着股权证书到上市公司去换回价值51 2美元的可可豆的提单,再把这些可可豆提单按市场价卖掉。
可可豆和上市公司都没有挪窝,只不过小巴不停地往返于股市、可可豆市场,用现金换股票、股票换提单、提单换更多现金、现金再换更多股票、股票再换更多提单、提单换大量巨额现金……
可是,这样的光景仅仅保持了两年。1956年,61岁的格雷厄姆感觉到常年操持炼金场太累,决定退出股市江湖。于是他关闭了自己的炼金场。就像那些常年行走江湖的老剑客会觉得厌倦,渴望一种闲云野鹤的自在生活一样,退出股市江湖的格雷厄姆来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继续布道授艺,他要把他多年的炼金心得写下来,为后人留下一部金融著作。
这一年,沃伦?巴菲特26岁。当他得知老师将关闭炼金场,解散合伙公司的计划后,提前离开了公司。但此时的巴菲特在炼金道行上早已远非昔日“小巴”可比了。追随恩师在炼金炉边烧火的两年内,“小巴”已经深得格雷厄姆的炼金心法。不仅如此,他自己的钱袋子也迅速鼓起来了。自1950年带着9800美元从沃顿商学院出来后,他的个人储蓄在短短的六年间迅速超过了14万美元。格雷厄姆对于巴菲特的工作业绩以及投资理念也十分认同,他曾暗示自己的衣钵将由这位得意弟子来继承。
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解散是沃伦修道炼金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想当年,“小巴”对自己的差事十分满意,如果老师的炼金场不关门,他是不会离开格雷厄姆而独走江湖的。那样的话,他终究也只是一个炼金炉边的小道童,而不是后来得道成仙的“股神”。当然,随着对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念理解得越来越深刻,小道童也隐隐约约觉得恩师的炼金手法似乎有点刻板,投资时显得过于保守了点。
离开师门后,巴菲特回到了家乡,并于1956年的5月1日在奥马哈架起了自己的炼金炉,他成了一名自立门户的小道士。新开张的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总投资105000美元。此刻巴菲特身价14万美元,已经可以买2787两黄金或者是52台雷鸟小轿车。那么,他投了多少钱来支起这个炼金炉呢?总共是100美元,相当于自己净资产的0 07%。用别人的钱炒股票一向是股市江湖中人人都想学、都想练,但又都学不来、都练不好的一门绝技,“小巴”是怎么炼成的呢?
答案就是《道德经》里的这几句话:“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1 修之于身
“修之于身”,用在投资上,就是进行自我投资。孩提时代的“小巴”十分胆小而又内向。他走路时都时刻弯着膝盖,深怕跌倒受伤。他一直生活在母亲和姐妹的保护之下,身材高大的他在打架时居然还要小他三岁的妹妹帮忙。这种经历让“小巴”十分难受,他暗自发誓不再做被人取笑的男孩,他也要成为一个“孩子王”。但不好打架的他只能在别的方面胜过街头的小霸王,比如头脑。正是想到了这一点,他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其他小家伙在跑闹嬉戏的时候,他正用成堆的书本在自己脑子里构筑知识的城堡。
“小巴”渐渐发现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开始增加,当他说到自己的“理财业绩”时,小伙伴总是会竖起耳朵,生怕漏掉一言半语。“小巴”开始了他的另类“孩子王”生涯。与其他“孩子王”不同的是,“小巴”的童子军团并不参与游戏或者打闹。他将自己的伙伴集中起来,并开始让他们卖高尔夫球,而他自己在中间提成。
“小巴”在用“知识创造财富”的同时领悟到:最好的投资应该是对自己的投资。对自己投资不仅能够得到金钱回报,更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将时间、财富投资到其他东西上,或许可以达到“一本万利”的成就。可是,对于自己的投资却可以实现“无本万利”,这是一个质的提升。
在“小巴”挖掘第一桶金的过程中,“自我投资”的痕迹已经若隐若现。11岁的时候,他被“中巴”送到一个农场去“体验生活”——美国家庭教育的一种。可是在这里,“小巴”却对玉米地和奶牛全然没有兴趣,他经常一整天捧着自己喜欢的书。
“小巴”进行自我投资并不是盲目地将所有的知识都塞进自己的头脑里。他很有自知之明,他只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投资。中学时他成绩并不好,因为他觉得这些课程十分无聊,对于自己完全没有帮助。在选择大学时,巴菲特也是遵循着这个思路。商学院的一般课程对于他而言“投资回报率”并不高,他也没有必要为此付出一到两年的时间。而格雷厄姆是投资学界的“证券分析之父”,他的知识在整个商学院的课程中是独一无二的,与他共事将能够学到更多。这份工作的“投资回报率”远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而且,“小巴”已经对“价值投资”有了一定的认识,却没有实践的机会。在老师的公司里,他才能真正学到如何让“价值投资”这个枯燥的理论为自己带来惊人的财富。
“小巴”通过自我投资拥有了异于常人的技能。在投资的时候,他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通过报表分析和提问对企业有更准确的把握。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在自己的年度报告中发表声明:“对于符合标准的公司,将针对开价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是否收购的决定。”这个时间往往只有五分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五分钟正是数十年“自我投资”的结果。
2 修之于家
小道童巴菲特把自己的炼金道术往外进行扩展,首先是从自己的家人开始的。启动自己的投资事业时,巴菲特最初采用的是那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古老合伙方式,而不是被号称为自然人赚钱装置的现代公司形式。巴菲特与其他合伙人约定:如果炼金炉投入本钱回报率低于6%,那么巴菲特一分钱也拿不到;如果回报率高于6%,那么巴菲特也只能得到高于6%的那一部分收益中的25%。举个例子说明,合伙企业第一年投资10万美元,第二年回报率是10%,即赚了1万美元。这种情况下,6%以下的收益,即6000美元归其他合伙人;超过6%的4000美元中,巴菲特只能得到1000美元的收入。
最早出钱入伙搭建炼金炉子的查尔斯?彼得森日后非常骄傲地把签有自己名字的巴菲特合伙公司最初经营协议张贴在办公室的墙上,那张贴在墙上的文件显示他投入了5000美元,这是当时巴菲特所能接受的最低投资金额,而对他来说,5000美元是很大一笔钱。他是巴菲特在沃顿商学院的同学,首批投资者中的伊丽莎白则是彼得森的母亲。其余的4个人分别是“小巴”的姐姐、姐夫、岳父和姑姑。伊丽莎白母子出于彼得森对巴菲特投资才干的信任,毫不犹豫地把钱交给了他。1970年,已然气候小成的沃伦?巴菲特深怕股市江湖过于风高浪急而出岔子,解散了巴菲特合伙公司,彼得森把自己的股份以17 75万美元全部卖给了巴菲特。读者切莫误以为这单生意合算,这批股票日后在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价值2 95亿美元。当巴菲特在潮水退却重出江湖时,彼得森继续不断把钱交给巴菲特的新公司,这使得彼得森和他的妻子马乔里养成了开飞机的爱好,并一起周游全世界。
3 修之于乡
在把自己的炼金术“修之于家”之后,巴菲特再接再厉,尝试着“修之于乡”,建立了更多的炼金炉。1957年,27岁的巴菲特掌管着三个合伙企业共计30多万美元的资金,年末数字变成了50万美元;28岁的时候他合伙企业数目达到了5个;4年后,巴菲特旗下的合伙企业数目达到了10个;7年之后的1963年,第一个合伙公司里投放进去的10万美元在经过了巴菲特炼金炉7年修炼之后,出炉了720万美元,32岁的巴菲特个人身价变成了102 5万美元。
已然成为年轻百万富翁的沃伦?巴菲特将自己身边的10个小炉合并成一个大炉子,巴菲特旗下的10个合伙企业合并为“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每个合伙人最少得给大炉子放进10万美元才能入伙。1962年,他以7 56美元每股的价格购买了一小部分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股票,这是一家位于马萨诸塞州新贝德福德的一个成衣生产线制造厂。这个眼看着日益破败的烂企业被巴菲特接手后进行了大力改造,变成了一座神奇的炼金炉。借助它,巴菲特“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日后不仅让世界各地一批认同、信赖巴菲特的陌生人成为亿万富豪,也让巴菲特这个炼金道士成就了一代股神的美名。
巴菲特的投资生涯是极其成功的,却绝非一帆风顺。在1973年前后,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股价从90美元下降至40美元,降幅高达56%;在1987年,公司的股价又从4000美元的高位俯冲了1000多美元,降幅25%;1990年,公司的股价从9000美元附近跳水至5500美元;而在1999年,声称每年要高过道—琼斯指数10个百分点的股神在股市里被道—琼斯指数远远抛在了20多个百分点之后。
一般投资者碰到这种情况,他的股东(合伙人)大多会选择另起炉灶,但是巴菲特的股东却十分坚定地站在巴菲特的背后。之前在巴菲特的领导下他们是赚得钵满盆盈的搭便车者,而这时候他们则是巴菲特最坚定的支持者。
这些股东为何会将巴菲特当成自己最忠实的合伙人呢?如果我们翻看巴菲特的股东名录,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的股东都是巴菲特的亲朋好友。根据2004年左右的数据显示,巴菲特为自己的老家——奥马哈制造了208位亿万富翁。
就像巴菲特喜欢在自己熟悉的公司上持有股票一样,他总是倾向于和自己认识的人合作。儿时在巴菲特祖父家打杂的查理?芒格后来成为他的商业伙伴,他高中的弹子球合伙人后来成为他的股东之一,他的牌友比尔?盖茨最后也成为他的股东之一……
在我们抱怨找不到生命中的贵人时,巴菲特已经在身边的人中开始寻找自己的合伙人了。
巴菲特尽心尽力为合伙人做好投资,甚至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他多次在自己的年度报告里说有人的业绩做得比自己更好,并悲观地认为自己无法保持骄人的成绩。然而,幸运的是巴菲特最后还是战胜了大盘。他的自我揭短在人们的调侃声中也抬升了他诚实的信誉。
当然,忠实也不是事无巨细都要向自己的合伙人说明,巴菲特站在朋友的立场,只把最有利于自己股东的消息透露给自己的股东,不掺杂任何不必要的信息。巴菲特第一次投资股票是和自己的姐姐一起买的,这支股票从38美元跌到了27美元,姐姐也开始埋怨巴菲特。在股票回升至40美元的时候,姐姐便急着出手,结果每个人只赚了5美元。不久后这支股票涨到了200多美元。巴菲特从这次的经历中知道:在合作中,不要让不擅长的人做决定。
坚持“合伙人是熟人”和“专家投资”的巴菲特在长期的运营中终于赢得了股东的认同。这份认同也支持着他越过一个又一个事业的低谷。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白话文:大“道”象泛滥的河水一样广泛流溢、无所不到,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对万物却从不干涉,大功告成却不自以为有功。它养育了万物却不自以为主宰,总是没有自己的私欲,可以说是很渺小了;万物归附于它而它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算得上是伟大。正由于它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造就了自己的伟大。
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许多股东依靠巴菲特成为亿万富豪,以滑雪、驾驶私人飞机为乐,但这种清福却没有降临到巴菲特身上,他始终在奥马哈的小镇上努力工作。他创造了一个财富帝国,但始终没有把这些财富用来享受。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随着收入、财产、身份、地位的不同,巴菲特对于财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
纵观巴菲特的一生,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巴菲特财富观中的几个重要特点:
(1)不要耻于谈钱,对于钱要有野心,特别是当你没有钱的时候;
(2)金钱只是财富的一部分,不要把金钱当成财富的全部;
(3)能花钱并不能证明你多有钱,能挣钱才能证明你的富有;
(4)必要的时候需要“杞人忧天”,不要打无准备之战,也不要做无准备之富翁;
(5)不要占有太多的金钱,将钱带入坟墓是一种浪费;
(6)给子女留下越多的钱说明你越不爱你的孩子。
一、不要为钱工作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白话文:圣人遇事谦让后退,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纷争之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正是因为他的无私,才成就了他的私。
美国布隆伯格公司2002年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当年个人资产已经达到305亿美元的巴菲特仍在拿着低廉的工资——33万美元/年,相当于一名硅谷的软件工程师。在提薪之前,他的工资长时间保持在10万美元/年的水平上。
在大家惊呼巴菲特如此“廉价”的时候,巴菲特只说了一句话:不要为钱工作!
巴菲特从小就有致富的梦想。可是当被问及为什么那么想要变为富人时,年仅12岁的小巴菲特回答到:“我并不是想要很多钱,我只是觉得让钱慢慢增多会是十分有趣的事情。”刚从哥伦比亚商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甚至要求过无薪到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任职。老师最后给他提供了工作机会时,巴菲特连工资都没有问便坐上了下一班飞机。
巴菲特这种“不问薪酬”的工作态度体现了一种经营的理念。在我们的工作中,大多数人将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交易:我为老板打工,老板给我工资。但是在巴菲特眼中,工作是一份事业,是应该用来经营的。这种理念一方面可以让其工作时更为用心,也更开心。巴菲特自己就经常在家里熬夜分析财务报表,但他并不觉得辛苦。另一方面,他也不会为工作所累,在他觉得事业不如意的时候,他可以轻易退出或者转行。1969年,当华尔街和美国股民陷入对股票狂热的渴求,争抢得不可开交时,巴菲特并没参加抢购,他卖出股票、解散公司,置身于股票市场之外。这让他避免了接下来的市场崩溃。
而我们过于专注于工资条,结果把自己吊死在工资条上,我们工作不开心,不如意。我们更不敢退出或者更换工作,因为这样,我们的收支会在瞬间失去平衡。
我们不仅自己给自己判了有期徒刑,更自己延长了我们的“刑期”。我们的欲望很多,可是实现的很少。要给我们自己“减刑”,或者降低我们的欲望,或者改变我们的心境。还有更聪明的做法就是“经营”,经营我们自己的收支情况,降低我们对工作收入的依赖,或者热爱我们的工作,将其当成一份事业来经营。
二、不羁小钱求大富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垣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白话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上,有了毂中间的洞孔,才有了车的作用。揉捏粘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虚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地方,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以便利,“无”使它发挥作用。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舍得”一词可见。先有“舍”,后才有“得”。传说,古时候有一个鸟痴,天天到林子里去捕鸟。这一天,他幸运地捉住了一只鸟。回家的路上,恰好遇见一卖网的贩子,鸟痴欣喜万分,万般恳求,请贩子收下自己仅有的那只小鸟,换得一网而归。因为他知道,林子里还有无数鸟儿在等他。巴菲特就是这样一个鸟痴。
“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巴菲特曾多次引用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这句谚语,阐述了他的投资概念。
巴菲特刚走出校门的时候,父亲和他的老师格雷厄姆都劝说他离开股市,找一份安定并且高薪的工作把自己安顿下来。可是巴菲特却不愿意当一个安安分分的中产阶级。他心里一直渴望追随老师的步伐,渴望能够在股市叱咤风云。
以巴菲特的学识和能力,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高薪并且稳定的工作,这对于巴菲特而言是一只可以随时握在掌心的小鸟。股市则是一个充满成千上万只鸟儿的森林,巴菲特很可能需要在黑暗中来捕捉这些鸟儿。巴菲特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而且,他甚至愿意自己出钱租那张捕鸟之网,他提出无薪为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
对于巴菲特而言,赚取钱财是自我实现,证明自己实力的好办法。鸟痴选择“捕鸟之网”,放弃唾手可得的鸟儿,那是因为他想要更多的鸟儿。巴菲特放弃大公司的高薪,正是因为他知道从格雷厄姆处学到纵横股市的能力,他就能得到更多的财富。而且,在格雷厄姆手下工作,他是在为自己敬重的人工作。这种心态下会更好地领会格雷厄姆的精神,更容易成功。
这种“不羁小钱求大富”的想法也可以在巴菲特后来的名言中看出些许痕迹。他对自己有一句很精辟的解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当大多数人都在害怕失去手中的那只鸟(现在的工作)时,巴菲特却十分贪婪,不愿意被小小的财富牵绊住,他觊觎的是林中的一百只鸟(百万富翁的愿望)。
我们都有野心,也想得到林中的一群鸟儿。但是真正让我们选择“放弃手中的鸟,拿起网捕捉林中的鸟群”时,我们却开始迟疑:为什么要放弃到嘴的肥肉?林中的鸟能不能捕到?即使可以捕捉到林中的鸟,是不是会很辛苦?有时候我们也不愿意降格,好不容易在好的公司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我为什么要去当销售员呢?所以,很多人选择“宁为牛后(屁股)”,也“不为鸡头”。
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有野心,又都不愿意放弃手中的鸟,所以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如果我们愿意放弃手中的鸟去捕捉林中的鸟群,并得到了一百只鸟,这是最成功的。而如果我们能够安心地拥有手中的鸟并细心照料它,即使我们不能捕到一百只鸟,但我得到了一只大鸟,这是第二成功的。最差的就是那种既不愿意放弃手中的鸟,又没勇气去捕鸟的人。这些人在二者之间摇摆,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手中的鸟儿也日见消瘦:工作没心情,加薪机会忽略不计,升职遥遥无期……
巴菲特的成功有三个要点:不要为了芝麻而忘了西瓜;不管拿到芝麻还是西瓜,都比拿着芝麻想西瓜要好;为自己尊重的人工作,即使他不能给你芝麻,但他会给你西瓜籽的。
三、绝不奢望暴富
少则得,多则惑。
白话文: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
在20世纪80年代,投资方面的另一个天才彼得?林奇拜访了巴菲特的工作室。他发现巴菲特的办公室十分简单,没有交易员队伍,也没有显示股价信息的电子屏幕,没有股票价格图表,甚至没有计算机,有的只是一只古钟和一堆1929年以来的主要财经报纸。
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巴菲特不按常理出牌在资本市场是众所周知的。这更体现在他的投资风格中。在其他人疯狂投机,一致看好的情况下,巴菲特显得十分冷静。在牛市的氛围中,巴菲特一点都不贪心,赚到足够的钱之后他立刻就退出来。在他退出之后不久,股市总是会急转而下。
巴菲特的这种另类,并不是因为巴菲特不懂投资常理。恰好相反,他对股票市场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从来不曾奢望通过投机一夜暴富。他只是利用老师教给他的价值投资工具,去寻找股价低于基本价值的股票,然后在基本价值相当的价位上出售,而并没有想去赚取基本价值以上的利益。这样他就总能买到物有所值的股票,也总能避开华尔街疯狂的氛围。
77岁的巴菲特这样告诉我们:“赚钱不是明天或者下个星期的问题,你是买一种五年或十年能够升值的东西……很多人希望很快发财致富,我不懂怎样才能尽快赚钱,我只知道随着时日增长赚到钱。”
四、最寒酸的大富翁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白话文: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远离忧患。
2006年,北京所销售的宾利车比全球任何其他城市都要多。各类奢侈品厂商蜂拥而至,抢占市场。这让北京人觉得自己特有面子,拥有了渴望已久的富裕形象。如果这不是一个天大的误会,那便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比起纽约、东京这样的城市,北京的GDP总量、财政税收总额、人均GDP都不占优势。一句话,北京所创造的财富和他现在消费的财富不相称。中国有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习惯了奢侈,将来要是财源被切断,那种日子会非常艰难。奢侈通常是衰败的前兆,八旗子弟的经历已经说明了一切。正因为如此,真正的富有和奢华才会变成一对水火不相容的冤家。巴菲特以他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1951年,21岁的时候,巴菲特与苏珊结婚,两人住在一套每月65美元租来的三居室公寓里,房间很破败,经常有老鼠出没。1954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女儿,巴菲特不愿意花钱去为女儿买一张小床,只好把一个抽屉铺上褥子,把女儿放在里面。后来,他的经济情况改善了一些,但仍是不舍得花这笔钱,而是向邻居借了一张婴儿床。
巴菲特极其不注重自己的着装,他的衣服总是穿到破得不能再破的时候才换新的。苏珊为他买的衣服他经常不穿,或者干脆退掉。记者经常问巴菲特,为什么一直不肯穿名贵一点的衣服,巴菲特用他特有的幽默回答:“我并不是不穿,只是名贵的服装穿到我身上也就显得便宜了。”他的妻子在这一年给自家的屋子装修了一下,共花去15000美元。“这像要了他的命一样”,他的一个球伴这么评价巴菲特的反应。
1962年,巴菲特32岁。这一年,他的个人资产达到了100万美元,实现了少时的梦想。有一个朋友问他:“当百万富翁的滋味如何啊?”巴菲特笑了笑,回答道:“我可以用钱买到任何想买的东西。”他想了想,又追加了一句:“假如我愿意的话。”
然而他并不愿意,这一年他只换掉了陈旧的老房车,因为开着它去接客户显得太过寒碜。巴菲特最愿意的是坐在自己寒碜的办公室里积攒更多的财富。
已经成为富翁的巴菲特生活依旧十分简朴。他不仅不关注奢侈品的消费,甚至排斥其他人谈论奢侈品。他去度假的时候,曾经向导游抗议“请不要再说他们(窗帘、地毯等)值多少钱了,说说这些钱怎么赚的吧”。
巴菲特的节省甚至到了“给钱都不要”的程度。合伙企业是一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企业每年都会提取总资金的一定比例作为企业的开支,而这笔钱的支配权在出力方——基金经理。当时美国一般共同基金的管理费用占1 25%,而巴菲特的合伙企业中只有0 05%。可以说,巴菲特每年放弃了相当于数十万美元的支票。巴菲特对于华尔街新贵们不断使用股东的钱或者自己的钱(这种情况很少)来扩建自己财富王国的行为十分鄙夷。他曾多次撰文并在公开场合批评这种行为。
巴菲特不仅在生活上与华尔街新贵挥金如土的习性不同,在对财富的认识上,巴菲特也与同时代的人很不相同。
在他成为百万富翁之前,巴菲特对于财富的认识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转变。那是他26岁的时候,尚没有富起来的他写信给自己的好友。在信中,他对臆想中的财富十分担忧。他提到自己“不愿意将财富挥霍掉”,也不可能“留给孩子们大堆的金钱”,他不知道“剩下的财富怎么办”。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巴菲特这是在痴人说梦,就像还没有中福利彩票便已经开始规划要怎么花500万了。可是如果追问一下我们自己,即使是痴人说梦,我们说过这样的梦吗?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当富翁的准备,我们又怎么可能富起来呢?巴菲特曾经说过:“准备是最重要的,诺亚不是下雨之后才开始造方舟的。”
设想一下: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被幸运之神捉住,一夜间陡然暴富,若不做妥善安排,“靠山吃山”,能够维持几年的富裕生活?
荣升百万富翁之列的巴菲特早已经意识到财富是来自社会的,他个人创造再多的财富也只能消耗其中的一小部分,剩下的财富应该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巴菲特尚未找到,虽然他已经开始向一些慈善机构进行捐款,但他尚不认为这是最好的方式。
而立之年的巴菲特走到了人生的小高峰,他的认识也成熟了很多。他对财富的“杞人忧天”让我们知道:不管处于什么环境中,做好致富的准备并不一定会成为富翁,但如果不做就一定不能成为富翁。
巴菲特是个理财高手,在他的眼中每一分钱都是财富的来源,而浪费每一分钱则都可能是浪费数百万美元。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时间这一魔鬼在捣鬼。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这个魔鬼驯化,为己所用。那就是“省今天的钱,办明天的事”。巴菲特最后的成功正是因为他把几乎所有的钱都用来投资,他的财富雪球是从最初的一粒小雪花滚出来的。正是由于这种吝啬,才有了大财神巴菲特。
五、钱必须回到社会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白话文:金玉堆满屋子,是守不住的。那些过度积敛财富的人,必定会遭致惨重的损失。
在对待财富的观点上,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对他的影响十分之大。格雷厄姆认为“任何在自己名下有多于100万美元财产的人都是十足的傻瓜”,他自己也把大部分的财富花在慈善事业上。在巴菲特走向巨富的路上,巴菲特渐渐看淡了金钱对自己的作用。他甚至把金钱当成负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财产。巴菲特认为:财富来自于社会,早晚它还应当回报社会。他告诫子女不要期望在他身后获得巨额遗赠,因为他不想让他们坐享其成,更不想让他们毁于财富。人世间毁于上一代留下的财富者,不计其数。巴菲特深有感触,不忍重蹈覆辙,贻害子女。
2006年,巴菲特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都捐赠给慈善事业。一年之内他总计捐款435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是给好友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他捐赠了高达370亿美元的股份。大家惊呼巴菲特从“铁公鸡”到“大善人”的转变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次巨额捐款中巴菲特的过人之处。
巴菲特年轻时便宣扬富人不能为富不仁,而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反对取消遗产税,他认为这是对富人的纵容。但是当时的他却并没有将自己的财富拿出来做慈善事业。因为在他的观点里,如果一个人钱生钱的能力十分强的话,与其要求他第一年拿100万做善事,还不如过几年让他交出200万,甚至2000万。他自己是一个投资高手,所以他也有理由将这笔善款捂这么久了。
而且,在他捐出财富做善事的时候,他并没有交出现金,而是用自己在公司的股票来捐赠。这样的话,既不影响公司的运作,也可以为这笔善款再生些钱。而且在处理股票转移的时候,他巧妙地避免了“出让大部分股票而减少对公司的控制”这种情况的发生。
很多人都怀有善良的心愿,却往往不能如意。或者是好心无法得到好报,或者是为了好心而背上了经济包袱。同样的出发点,巴菲特却走到了另一个终点:他获得了大慈善家的美誉;他要求基金会允许自己的子女在里面供职,间接地安排好了子女后半生的生活;他的善款分期地注入到基金会中,他还可以继续当他的大富翁……
虽然巴菲特有心于慈善事业,但他对于已有的慈善机构却颇不认同。他认为很多慈善机构只是将钱发到需要者的手中,并没有将手中富余的善款好好利用。而在巴菲特眼中,这些钱可都是赚钱的工具。他知道“这些钱必须回到社会中去”,因此他总觉得自己投给慈善机构的钱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感到十分不值。
为了更好地把钱还给社会,巴菲特设计了多种巧妙的手段。最开始的时候,他采用了“小钱变大钱”的手段。巴菲特通过一个企业慈善计划,将股东们的善心汇集起来。他鼓励股东每个人捐出一小部分钱财给他们自己指定的慈善机构。这项活动长期地进行了下来,在1990年就捐赠了300万美元。后来,巴菲特开始参加慈善拍卖活动,开始用自己的名声来卖钱。他在1999年拍卖自己用了20多年的钱包,得到25万美元并捐给了奥马哈孤儿院;他甚至在eBay上拍卖与自己共进午餐的机会,然后将得到的钱捐给慈善机构。而且,他也要求他们就餐的餐馆在免费的基础上向该慈善机构捐款1万美元……
在巴菲特认为自己还有很强的造钱能力时,他几乎不花自己的钱做慈善。但这并不代表他吝啬。在他看来,把100万直接交给理财收益只有4%的慈善机构还不如自己通过30%的投资回报来运作,然后再将钱交给慈善机构。这样对于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巴菲特既不减少自己赚钱的工具,慈善机构也能够得到更多的钱。
2007年11月,两名参议员在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放话说将废除对房屋课以遗产税的税则后,巴菲特表示反对,他认为,废除这种赋税之后,受益人很明显是他这样的超级富豪。在他看来,在一个家族中世代相传的财富,是构建精英社会的大敌,因为这有损机会平等。超级富豪和中产阶级之间的鸿沟日渐拉大,机会平等的原则也在日益受到侵害,如果没有一个渐进而又有效的遗产税进行约束的话,这种差距将更加明显。
也许巴菲特不是最慷慨的慈善家,因为盖茨有条件捐献比他更大数目的财富,其他不那么富裕的人可能会把自己全部的财富捐献出来,但巴菲特无疑是最聪明的慈善家。
六、男人真正的财富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白话文:名誉与生命,那一个更亲切?生命与财产,哪一个更贵重?获得名利与失去生命,哪一个更有害?因此,过分吝惜必定招致更多的破费,丰厚的贮藏就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险情,这样才可以保长久。
在生活的天平上,一端放着事业,另一端放着家庭。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却常常不能如意。江湖上流行的一条短信反映出现代人的“十多十少”:食物多了食欲少了;娱乐多了快乐少了;休闲多了休息少了;关系多了关怀少了;财产多了财富少了;交流多了交心少了;文章多了文化少了;理论多了理想少了;公务多了公德少了;爱人多了爱情少了。
那些以事业为借口而疏于照顾家庭的男人真应该感到羞愧——一个男人如果没有家庭,就算赚了再多的钱,他又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说到底,那种人就算再成功,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花天酒地的物质享受或者是胜人一筹的逞强欲望。我们在抱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却也可以看到极少数的神仙眷侣不仅可以共患难,更能同富贵。他们不仅能够胜任领导的身份,更可以成为好伴侣、好父母。巴菲特的实践证明,家庭不仅和事业不冲突,更是事业的基石。
巴菲特一直把家庭和健康当成自己重要的财富。虽然因为工作他和妻儿聚少离多,但是巴菲特家一直是最温暖的。他曾经为了保持体型而与小女儿打赌:如果巴菲特体重下降,她将支付他1万美元。虽然小女儿一直引诱巴菲特吃冰激凌,去肯德基,但巴菲特不为所动。当然,巴菲特最终得到了小女儿的1万美元。
步入老年,对于死亡的恐惧使得巴菲特更加看重身体健康与家庭和谐。这时候,金钱对于巴菲特而言只不过是一些数字,他并不在乎多几个零或者少几个零。一次,他的股东问他“成为巨富后还有什么打算”,他想都没想就说:“做最长寿的人。”在他妻子死后,他便决定淡出投资界,完成妻子的慈善遗愿。同时他也为自己的几个子女分别成立了慈善基金,并努力将孩子吸引到自己的身边,让一家人在一起和和气气地陪巴菲特度过晚年。
在巴菲特觉得自己在股市中应该隐退的时候,他也终于把迟迟未能完成的心愿达成了。2006年,巴菲特将自己85%的财产,约为370亿美元分批向五个慈善机构进行了捐献。其中大部分捐给“盖茨夫妇基金会”而不是自己的基金会,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好友比尔?盖茨做慈善比自己更聪明。同年,在他的影响下,比尔?盖茨也宣布自己将逐步退出微软的运营,而将心力放在慈善基金会的运作上。
1 比尔?盖茨的“家庭教师”
巴菲特生于1930年,比尔?盖茨生于1955年。两个人的年龄虽然相差四分之一个世纪,但两个人相似的奋斗经历、同样卓越的见识和富有开拓精神的胆识却令他们结成了忘年交。巴菲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比尔?盖茨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在与巴菲特交往的过程中,比尔?盖茨一直被几个家庭问题困扰着。因为公司事务繁忙,跟妻子梅林达一直处于一种聚少离多的状态。他不知道如何与自己亲爱的妻子维持融洽的关系,而又不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同时,已经有两个孩子的比尔?盖茨也为子女教育的事情而烦恼不已。他曾经在打牌的时候向巴菲特坦诚相告:“真是没想到管小孩比赚钱痛苦多了!”除了这两个问题,比尔?盖茨还面临另外一个难题:他已经是世界首富了,可是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财产比较妥当。
在与巴菲特多年的交往中,比尔?盖茨发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向自己的好友沃伦?巴菲特学习。幸运的是,比尔?盖茨面临的三个问题在巴菲特身上都找到了答案。
比尔?盖茨和她的妻子梅林达?盖茨都是工作狂,两个人正是在加班的时候相识并相爱的。在结婚之后,因为微软的腾飞和比尔?盖茨财富的累积,梅林达渐渐从事业上隐退。比尔与梅林达之间的接触也开始减少,而比尔?盖茨十分爱妻子,不想因为分开而影响夫妻间融洽的关系。从巴菲特的家庭观中,比尔?盖茨意识到自己应该支持并鼓励妻子进行她喜欢的事业。1993年,盖茨夫妇去非洲游玩,梅林达看到世界上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她决定不再担任全职太太,开始尝试自己的慈善事业。比尔?盖茨十分赞成妻子的决定。很快,“盖茨夫妇基金会”便成立了,并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会。作为比尔?盖茨的“家庭教师”,巴菲特最后花了370亿美元为自己的“学生”捧场,向该基金会捐出了自己85%的股票。
2 人依附于家庭,而非相反
巴菲特的妻子苏珊是奥马哈一个心理学教授的女儿,她与巴菲特的姐姐曾经是大学的室友。巴菲特第一眼见到她便爱上了她,当时苏珊正跟其他的男生交往。聪明的巴菲特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首先与未来的泰山大人搞好关系,又怂恿苏珊的姐姐在旁边帮忙说好话。再加上巴菲特特有的幽默感和责任心,苏珊终于在不久后跟这个并不帅气的犹太人走到了一起。1952年初,巴菲特“阴谋得逞”,终于抱得美人归。
苏珊自幼体弱多病。或许是久病成医的缘故,苏珊十分擅长照顾别人。她在父亲的影响下,总能够为他人排解种种难题。而一心沉浸在事业上的巴菲特最需要的就是温柔妻子的照料。苏珊帮巴菲特打理家里的一切琐碎的事务:支付各种账单,照顾子女,操持家务……甚至她还要带着巴菲特参加美食俱乐部来给这个大孩子改善伙食。
巴菲特十分爱自己的娇妻。每一次她从他的书房前走过,巴菲特总是会“心里一亮”。年轻的巴菲特也像其他热恋的男孩一样山盟海誓。巴菲特曾经不止一次地向苏珊允诺自己会当一个富有的人,会给苏珊幸福的生活。那时,巴菲特的事业刚刚起步,他们的生活并不宽裕。
因为巴菲特特殊的工作,巴菲特在家里享有特殊待遇:他可以一整天呆在自己的书房里而不过问其他的事情。巴菲特曾经问苏珊书房里的壁纸去哪里了。而这个壁纸在几年前已经摘掉了。
然而,巴菲特享有的这些特权并不代表巴菲特就是家中的国王。在巴菲特的家庭观中,巴菲特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家里的重要人物。巴菲特并不觉得自己的事业比家里其他人的活动来得更伟大。
巴菲特对于妻子的兴趣和钟爱的事业只有两个字:支持。巴菲特喜欢在低级的快餐厅吃饭,而苏珊则喜欢去一些艺术家咖啡屋。巴菲特在这方面倒从未吝啬,他还经常陪同妻子一起去艺术家咖啡屋。
苏珊还十分热衷于公益事业,她在1969年左右积极参加堕胎合法化的活动,这时候刚从股市中隐退的巴菲特更是热心地支持苏珊的活动。巴菲特甚至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在外人看来反而像是苏珊在帮助巴菲特进行这个活动。后来苏珊想把慈善事业的范围扩大,于是她决定建立一个慈善基金。精通理财的巴菲特当然不放过支持妻子事业的机会。他们建立起了自己的私人信托基金,每年向数十名黑人学生提供奖学金。在妻子死后,巴菲特为了纪念亡妻,又把基金会的名称改为“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
出身书香门弟的苏珊对于资本市场的赢利并不看重,她自己渴望成为一名歌手。在子女长大之前,顾家的她并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等到孩子们成人之后,少时的梦想又在苏珊的脑中浮起。巴菲特支持她的想法,并不断鼓励她重新拾起自己的梦想。他告诉她如果退缩她自己会后悔一辈子的。在巴菲特的鼓励下,已经结婚23年的苏珊终于开始登上舞台。巴菲特也经常去参加她的演出,并盛赞自己妻子的歌喉“让我(巴菲特)停止了呼吸”。1997年的时候,她甚至自己录制了一张CD并发行。
晚年的苏珊为了追求自己的事业而与巴菲特分居了很长时间。但是他们保持了奇怪的亲密关系,他们像其他的夫妇一样外出旅游、安享晚年。每年8月5日,是微软公司CEO聚会的日子,比尔?盖茨的密友巴菲特常年都是受邀嘉宾。在1993年埃及聚会的时候,苏珊的高血压病发作,巴菲特决定在爱人危难的时候,守候在苏珊身边。而“最懂自己的人”的邀请又不便推辞,所以他在电话中十分犹豫。细心的比尔?盖茨知道后,决定用专机将苏珊也邀请到埃及,才为巴菲特除去了心中的石头。
在分居的时候,苏珊介绍一个餐厅的女招待阿斯特丽德?曼克斯照顾自己的大男孩——巴菲特。在苏珊晚年的时候,她还当了红娘的角色,为二者穿针引线。三个人的关系十分亲密,在巴菲特家送出的圣诞卡上,总是签他们三个人的名字。“无论贫穷富贵,只有死亡能让我们分开”,苏珊死后2年内,巴菲特一直沉浸在对前妻的追忆中。直到他76岁,才在生日宴上举行了秘密的婚礼,与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阿斯特丽德?曼克斯结为连理。
在巴菲特的家庭观念中,是人依附于家庭而不是家庭依附于某一个人。不管一个人在事业上多么成功,在家里的时候也只是家庭的普通成员。即使巴菲特在外面有再多的财富,他也要回家陪自己的子女复习功课,为自己爱人的事业摇旗呐喊。
3 散财之后赢得子女回归
巴菲特总共有三个孩子:大女儿苏珊与母亲同名,两个儿子霍华德和彼得。三个孩子都是在巴菲特事业刚起步的时候出生的。疲于生计的巴菲特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很多时间跟孩子们在一起。他的生活被各种年度报告包围着,以至于他忽略了家庭的其他人。他甚至有一次下班回家便自顾自地向自己的书房走去,还吹着口哨从摔倒在地的彼得身边走了过去。诸如此类的事情使得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渐渐变得不亲近。有一次,彼得与母亲出去的时候,看到一本《父亲手记》。彼得认为自己的父亲正缺乏做父亲的能力,于是鼓动母亲买下了书。他不客气的将它放在了巴菲特的书桌上。
这样的情况让巴菲特感到十分忧虑。他深深地感受到子女对自己的失望。他认真地反省了自己,把家庭和子女都装进了自己的心里。巴菲特开始纪录子女的成长,他每年都会将孩子成长的点滴和自己的感受纪录下来。累积起来共有30多本。这些书后来成为比尔?盖茨最喜欢阅读的书籍之一。
刚开始的时候,巴菲特做的很是笨拙。他开始在周末的时候把女儿带到自己的办公室玩,开始和儿子一起打球,也开始给他们辅导数学。但是他还是会做出一些子女不解的行为来。有一次他问小女儿喜欢吃什么糖果。小女儿回答完了之后却发现父亲并没有像自己预料的那样出去买糖果。长大后,苏珊才知道原来父亲当时的问题只是在间接地调查糖果市场。当然,年少的子女也不能理解,巴菲特的这些改变,已经是做了很大的努力。
巴菲特对子女的教诲最重要的是他对子女金钱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巴菲特认为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帮助是“家有千金,不如授子一技”。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理财,远离赌博的行为,他在家里安了一个角子机,每次给孩子零花钱之后,又用角子机把钱赢回来。通过这样来教育子女不要参加赌博活动。在孩子们上大学的时候,他拒绝资助他们学费。但他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向父亲申请没有利息的贷款,但要完成父亲要求的一些事情”,或者“去银行申请有一定利息的贷款”。孩子们多数选了后者,他们后来发现“相比于从父亲(巴菲特)手中直接申请无息贷款,从银行贷款,还贷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这种选择也是巴菲特希望的结果,他一直避免在纯洁的家庭关系中掺入金钱的因素。
困扰孩子们的另一个问题是:不管他们走到哪里,他们总是戴着巴菲特儿子或者女儿的帽子。世人在看待他们的成绩时,更多的是看到巴菲特子女的成绩,而不是苏珊、霍华德或者彼得的成绩。伴随着这种想法会产生很强烈的挫败感,甚至可以引起子女对父母的憎恨。与其他富豪不同的是,巴菲特十分理解孩子们这样的心情。
孩子们小的时候,巴菲特并没有过多要求,而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玩泥巴,侍弄花草,听音乐,唱歌,看摄影作品,在田野里疯跑,都是孩子们生活的内容。他所做的就是尽量使孩子们快乐,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巴菲特也从来没有要求过他们必须成为企业家,而是让他们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后来,儿子霍华德成了摄影师,小儿子彼得成了音乐家,女儿苏珊虽然是家庭主妇,但也绝非什么事情都不做的阔太太。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快乐。
儿子霍华德做生意失败后,开始巴菲特并不想帮他,因为自己栽倒了就要自己站起来,可是经不住妻子的再三劝导,巴菲特还是给儿子霍华德买了家农场,但霍华德必须按期缴纳很高的租金,否则农场立即收回。巴菲特问霍华德敢接受吗?霍华德接受了。几年后,霍华德的农场蒸蒸日上,并不断涉足不同行业。后来,霍华德发现经商并不能使他快乐,在生意的高峰时期放弃了经商,一心做起了摄影,现在干得也不错。
在巴菲特自己看来,他之所以取得一些成就,很大程度上因为他勤于思考,总结了一些规律。所以,他经常告诫孩子们要有思考的习惯,并在勤于思考中学会善于思考。几年前,霍华德在农场站住脚后,不断捕捉市场信息,思考总结,生意做得越来越好。在他的摄影事业中,勤于思考也让他受益匪浅。小儿子彼得也经常在寂静的时候思索创新,寻找灵感,创作了许多动人心弦的音乐作品。苏珊也喜欢思索自己感兴趣的事。
当巴菲特宣布捐出85%的财富后,《纽约时报》问巴菲特,这是否意味着他的孩子们失去了一切。对此,巴菲特是这样看待的:“活着,快乐最重要,亿万财富不会给人能力和成长,反而会消磨你的激情和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钱只是一串数字,只有乐观、自信、勇敢、勤于思考的性格才能收获快乐而丰富的人生,因此,可以说,我已经把我最珍贵的财富都赠送给了我的孩子们了。”
不仅仅巴菲特支持自己的孩子在各行各业经历,他还时常骄傲地夸赞自己的孩子做得比老爸要好。这在霍华德的心里是“最喜欢听到的话”。幸运的是,巴菲特对于子女事业的支持并没有让自己的孩子离开自己。最后他的三个孩子和父亲走到了一起,他们在父亲的帮助下成立了以自己为名的慈善基金,开始巴菲特家族的集体慈善事业。苏珊的慈善基金会关注女性生育健康和家庭规划;霍华德的基金会已经向数十个国家进行捐款以保护当地的贫困者;彼得的基金会则将帮助的重点放在了人权上面。
在为股票贡献了青春,为慈善贡献了财富,为历史贡献了奇迹之后,巴菲特逐渐把家庭摆在了生活的首位。76岁的巴菲特,通过种种努力,在他散财之后赢得子女的回归。三个已为人父、人母的子女在最后又回到了父亲的身边。子女们在经营自己的慈善基金,在做慈善的同时,他们也喜欢听年迈的父亲说说自己的处世哲学。巴菲特在股市沉浮了大半生,终于在晚年的时候得以享受天伦之乐。或许有一天,在圣诞节的聚餐上,巴菲特愿意将他关于家庭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子女。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白话文: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
最初的财富轨迹,决定了巴菲特的财富起点。
对待财富的态度,决定了巴菲特的财富高度。
而真正能够决定财富的增值速度,使巴菲特最终成为一代“股神”的,是他用于撬动财富这艘巨轮的杠杆——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之于巴菲特,恰如“独孤九剑”之于令狐冲。与“独孤九剑”的精髓“以无招胜有招”相类似,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也是一种容易理解、容易实施,而又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没有太多人能够实施的理念。
一、价值投资派的“智力核心”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白话文:知道的人一定不肯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说出来,说的人一般都并不真正知道他自己所说的东西。
要了解价值投资门派的炼金术,首先要从该门派的一个基本认识出发。如同修炼正宗上乘武学内功从呼吸运气开始一样,炼金的过程其实就是从买入和卖出股票开始。那么,巴菲特是怎样吸入和吐出股票的呢?这又要从他对市场走势的基本判断说起。在他看来,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根本就是不可测的。
在当今的中国,扭开收音机、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网络,铺天盖地都是有关专家在做股票涨跌的预测。有的人在就大盘明天的走势侃侃而谈,胆子大者甚至就具体的某只股票最近几天的走势进行预测。指导别人去买、或者去卖。本书的读者们日后再见到此类嘴脸,务必想起《道德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他如果那么确切地了解上证指数、深成指数明天的走势,他干么自己不去买卖指数基金,而要把这么宝贵的信息告诉你?他如果知道某一只股票未来几天的涨跌情况,为何自己不去买卖,非要把钱塞进你的口袋呢?对于那些自认为智力超群、经验丰富的股评家们,本书作者对他们佩服之至,但斗胆认为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智力不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他们大部分人的预测能力不如美国的股评家温切尔。如果股民朋友们以为经济学家能预测股票的涨跌,那就看看当今世界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所景仰的一位大师,费雪当年的辉煌战绩吧。关于费雪和上面两个“尔”的名人轶事,本书会有专门的介绍,暂且不表。
尽管股票是不可能预测的,但预测股票又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一点,连巴菲特也不得不承认。他说:预测股票价格涨跌唯一的意义就在于,让那些恰好准确预测到股票涨跌的人看上去非常聪明。套用一句中国古话,让碰到死耗子的瞎猫显得目光炯炯有神。
巴菲特的风格截然不同于那些向最广大电视观众、报纸读者、网民以及不幸在堵车过程中被迫听电台的行路人热心推荐股票的股评家,那些宣称自己是最懂得股票、最知道市场行情的一群人。巴菲特从来不告诉别人,哪只股票要涨。他甚至特别害怕自己的看法会坑害了别人,以至于尽量把这些看法仅仅留给自己。有一阵子,他一直怀疑有人在他那又旧又破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还雇了侦探去对面的楼里搜查过一次。
正因为股票市场是非理性的,所以就必须利用股票市场的非理性,寻找价值低估的公司买进,在价值相对高估的时候卖出,然后等待着另一个价值低估目标的出现。这就是价值投资的精髓所在。用巴菲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价值投资人的投资业绩都来自于利用企业股票市场价格与其内在价值之间的差异。
198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纪念格雷厄姆与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出版5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巴菲特——这位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投资课上唯一给了“A+”的最优秀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演讲,他在演讲中回顾了50年来格雷厄姆的追随者们采用价值投资策略持续战胜市场的无可争议的事实,总结归纳出价值投资策略的精髓,在投资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在演讲中,巴菲特说到:“来自‘格雷厄姆与多德部落’的投资者共同拥有的智力核心是:寻找企业整体的价值与代表该企业一小部分权益的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实质上,他们利用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却毫不在意有效市场理论家们所关心的那些问题——股票应该在星期一还是星期二买进,在1月份还是7月份买进等等。简而言之,企业家收购企业的投资方式,正是追随格雷厄姆与多德的投资者在购买流通股票时所采用的投资方式——我十分怀疑有多少企业家会在收购决策中特别强调交易必须在一年中的某个特定月份或一周中的某个特定日子进行。如果企业整体收购在星期一或星期五进行没有任何差别,那么,我无法理解那些学究们为什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代表该企业一小部分股权的股票交易时间的不同将会对投资业绩有什么影响。追随格雷厄姆与多德的投资者根本不会浪费精力去讨论什么Beta、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同证券投资报酬率之间的协方差,他们对这些东西丝毫也不感兴趣。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连这些名词的定义都搞不清楚,追随格雷厄姆与多德的投资人只关心两个变量——价值与价格。”
为说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我们可以举一个发生在股神和中国股市之间的例子——巴菲特在中石油H股上的投资策略。这是他所购买的第一只中国股票,也是现有公开资料所能查到的巴菲特购买的唯一一只中国股票。
2003年4月,正值中国股市低迷徘徊的时期,巴菲特以约每股1 6~1 7港元的价格大举买入中石油H股23 4亿股。
2007年7月12日,巴菲特首度减持中石油H股;到10月份巴菲特共9次实施对中石油H股的减持,直至全部清仓。
4年中,巴菲特当初投入的5亿美元,变成了40亿美元。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次中石油的股价并没有因为股神巴菲特的减持而下跌,从巴菲特第一次开始减持中石油计算,中石油的累积升幅达35%,他因此少赚了至少128亿港元,这一次股神似乎失算了。
巴菲特是人不是神,巴菲特在投资过程中也出过错,但如果因此认为巴菲特对中石油的减持是一次错误的话,这种看法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巴菲特在中石油这一仗中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当2003年前中石油股价跌破发行价和每股净资产时,巴菲特敢于大笔买入,而且在股价从1 1港元涨到1 7港元左右时还敢继续买入,这体现了巴菲特的慧眼和胆识;二是当巴菲特在中石油上的获利超过9倍时,他这种逢高减磅、越涨越卖、见好就收的做法,真正体现了“股神”的高明之处。至于减持后中石油H股的上涨,那已超出了巴菲特价值投资标准的范畴,又何需计较?把自己该赚的钱赚到荷包里来,这就足够了。
在接受《经济半小时》记者采访时,巴菲特对其把中石油清仓的行为做了如下的解释:“你知道的,有很多像这样很好的企业,其实我希望我买了更多,而且本应该持有更久,石油利润主要是依赖于油价,如果石油在30美元一桶的时候,我们很乐观,如果到了75美元,我不是说它就下跌,但是我就不像以前那么自信,30美元的时候是很有吸引力的价格,根据石油的价格,重仓中石油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未来十年石油的价格,我对此并不消极,不过30美元一桶的时候我非常肯定,到75美元一桶的时候我就持比较中性的态度,现在石油的价格已经超过了75美元一桶。”
发现那些低估的“真金”,并敢于在别人完全不看好时买入,在股价达到自己预期时坚决卖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二、价值投资派的“智力族长”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白话文:上等资质的人听了道的理论,会努力去实行它;中等资质的人听了道的理论,会当作耳边风,认为它可有可无;下等资质的人听了道的理论,一定要哈哈哈大声地嘲笑说:这是啥玩意?
有一件事情可能您知道:全世界的金融大腕都把巴菲特视为自己的偶像;还有一件事情,可能您不知道:在赫赫有名的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念书时,沃伦?巴菲特对于它的金融学课程并不感兴趣。这个离经叛道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时,就转学到了内布拉斯加大学。在这里,他申请到哈佛商学院读研究生,但被拒绝了。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哥伦比亚大学向他敞开了大门。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哥伦比亚大学的名气远逊于哈佛。实际上,谁的名气大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遇见谁。在哥伦比亚大学,巴菲特遇到了他的老师、他的领路人,同时也是巴菲特所称的价值投资派共同的“智力族长”——本杰明?格雷厄姆。
价值投资是巴菲特得以技压华尔街群雄,名震天下的内功心法,但这一秘笈却是传自当年投资行当的一代宗师——格雷厄姆。如果说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秘笈是股市中的“道”的话,那么巴菲特绝对算得上是“勤而行之”的上士。在巴菲特看来,没有授业恩师格雷厄姆当年的擎灯引路,就没有他日后的“财”华横溢。巴菲特遇到格雷厄姆,就好比是令狐冲遇到风清扬。当其时也,初入江湖的巴菲特尽管已经展现出过人的天赋,比起内功精湛的格雷厄姆来说,如同是荧光之于皓月。要知道,彼时的格雷厄姆已享誉江湖数十年,被尊奉为“基本分析的开山鼻祖”、“华尔街教头”、“华尔街教父”、“华尔街院长”。
要深入透彻地了解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我们必须从他的恩师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开始。通过下文的介绍,投资者也许会说,格雷厄姆的招式也很平常啊。是的,格雷厄姆的招式看上去平淡无奇,却处处透露出返璞归真的质朴。
中国有句古话:一将功成万骨枯。格雷厄姆头顶的光环并不是从天而降,套在他头顶上的。而是百战残生之际,从腥风血雨中搏杀出来的。一个格雷厄姆之所以站起来了,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格雷厄姆倒下了。
1929年,也就是本书主人公出生前的那一年,格雷厄姆在股市大崩溃中遭遇了平生最惨痛的失败。从破产边缘走出来的格雷厄姆对自己的投资生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1934年股市再次大萧条时,他痛定思痛,将毕生的感悟写成一部心法宝典,这就是日后举世闻名的《证券分析》。在这部书里,格雷厄姆奠定了自成体系、可操作性强的投资理念。在1949年,为了帮助在风云变幻的股市中备感困惑、茫然不知所措的非专业投资者,格雷厄姆撰写了《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使千千万万普通人从中受益。
价值投资理念不仅帮助格雷厄姆在华尔街上一路攻城略地,开创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繁荣盛况,更为格雷厄姆奠定了一代宗师的地位。但凡从格雷厄姆秘笈里学得一招半式,坚持身体力行,操练一段时日之后,必然能够成为百万富翁。格雷厄姆的嫡传弟子沃伦?巴菲特将价值投资理念发扬光大,最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财富帝国。
由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所创立的武功秘笈到底有哪些惊世骇俗的招式呢?以下是巴菲特等众多弟子所作的总结:
1 气定神闲——价值投资的独门心法
在价值投资理念中,巴菲特的老师把心态的调整列为修行入门的根基。他专门研究过投资者的感情怎样引起股市的波动。在他看来,投资和投机的基本差别就在于人们对股价变化的看法,投机者总是希望从市场波动中谋利,而投资者主要是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股票。投资者不但需要理智、敏锐而且需要情感稳定,即使他知道市场即将下跌也能够镇定自若、从容应对。他有一句名言被广为传颂:“一个真正的投资家极少被迫出售其股票,而且在其他任何时候他都有对目前市场报价置之不理的自由。”
为了帮助大家认识与理解证券世界,格雷厄姆虚构了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市场先生”。在格雷厄姆的世界中,市场先生是每个投资者生意中从不失信的合作伙伴。他每天都会提出一个购买你的股票的价格或者将他的股票卖给你的价格。市场先生的情绪很不稳定,甚至像一位患有典型的颠狂症的病人。他的行事方式令人捉摸不透,有时极端亢奋,有时又充满恐惧。当他快乐高兴时,他只看到眼前美好的日子,因而会报出很高的价格;当他沮丧颓废时,他只看到眼前无尽的困难,对他们共有的股份报出很低的价格。当然,市场先生还有一个可爱的地方,他不会在乎是否被别人冷落。如果今天他的话被人忽略了,明天他还会回来给你新的报价,是否交易完全由你决定。
对于市场先生的愚蠢和投资者的感情用事,学者们作了大量的研究。这些成果被纳入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金融行为学。过度自信使得人们容易发生判断失误,从而出现交易量和波动过大的问题,这在20世纪90年代最后十年股市疯长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反应过度的倾向很容易导致投资者产生短期行为。这种短期行为经常又为信心过度所加剧。
格雷厄姆投资宝典里虽然没有详细地解释人们的心理,但六七十年来,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们一直记录市场上的不理智行为,并提出有用的建议帮助投资者保护自己、免于犯错。格雷厄姆曾经警告他的学生,市场先生只为你服务却不能指导你,如果被他的愚蠢所左右,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人的天性中,具有躲避损失的倾向,因为人们遭受损失产生的痛苦远远大于获得的欢愉。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判断落荒而逃,是格雷厄姆的基本立场。他说:“如果投资者面对毫无理由的市场下跌总是惊惶失措、弃股而逃,或者总是无端地担心,那么他就违反常规地将自己的优势变为劣势。”巴菲特不仅将这种本领学到了家,而且反过来督促其他人效法。巴菲特经常提醒成功的投资家不仅需要良好的对企业的判断力,同时也需要保护他们自己不受市场先生情绪漩涡影响的能力。巴菲特在1987和1997年给股东的信中就这样写到:“在我看来,晦涩难懂的公式、计算机程序或者股票和市场的价格行为闪现的信号,不会导致投资成功。相反,通过良好的企业判断,与将他的思想和行为同旋绕在市场中的极易传染的情绪隔绝开来的能力相结合,一个投资者却可以成功。”
2 安全边际——严守门户立于不败之地
格雷厄姆在选择股票时,也是挑选那些底子好的企业。他用了一个词,叫“安全边际”来筛选企业。
这个词看上去很玄乎,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当中石油这只股票的价格处于1 65美元时,格雷厄姆就会告诉他的学生,这只股票的内在价值有6 65美元,这中间的5美元就是安全边际。概括地说,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部分。这是格雷厄姆炼成绝世功力的灵丹妙药。
巴菲特不是神仙,格雷厄姆也不是神仙。他们和普普通通的你我一样,都没有能力精确地测算企业的内在价值。因为,未来是非确定性的,套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天有不测风云”。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了,它变得远远要比70年前的格雷厄姆时代更为复杂,因此不测的风云只会比以往多,不会比以往少。天气预报在现代人看来可谓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资讯,但天气预报也常有失误的地方,前一阵子,北京市民还因为天气预报频频不准确而向市政府投诉呢。安全边际的用处,就是有备无患,为那些个不测的风云留出余地。举个例子来说,你可能想不到辽宁的哪个煤矿会发生矿难,但要留出余地;你想不到两架飞机会撞向世界贸易中心,但你要留出余地。“9?11”事件改变了美国整个社会经济和世界格局,如果投资者给自己留出了安全边际,他就不至于因为这次事件而愁云密布。
按照安全边际的规则,作为一个投资者,你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限制点,以确保建仓的成本要比你对这只股票内在价值价格区间的下限还要低一些。巴菲特和格雷厄姆等大师们都观察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绝大多数的投资错误并不是花高价格买进高质量的股票;而在于经济繁荣时期买入了低质量的股票。在历次的大牛市中,你都能看到大量的垃圾股鸡犬升天。即使是成长性股票,也由于“羊群效应”使得投资者把它们捧上了天,投资者的偏爱导致了高价格的出现,显然这将会降低你的利润水平,甚至将你严重套牢。
要想找到安全线的边界,就先要有个参照系。70多年前,格雷厄姆和他的弟子们就是以债券和优先股等“固定价值投资品”为参照系来分析安全边际的。若企业总资产为1000万美元,而企业总价值为3000万美元,那么从理论上说债券持有者遭受损失之前还有2/3的价值收缩空间,由此计算的多余的价值量就是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的思想,巴菲特领会极深。他按照格雷厄姆的教导,只买入那些内在价值远远高于其市场价格的股票。安全边际以两种方式使得巴菲特受益:一是使他避免价格上的风险,即使公司的内在价值因为错估现金流而略有下降,股价最终出现下跌,甚至跌到低于购买价水平,但若购买价和内在价值的差距足够大,内在价值下跌的风险就比较低。比如以公司内在价值的75%购买,即使内在价值下跌15%,初始购买价仍能为他带来可观的报酬率。二是使得他在购买股东权益报酬率极佳的公司之后,其股价上涨将会超过股东权益报酬率平平的公司,从而使他大赚一笔。用巴菲特自己的话来说:“市场交易就像上帝一样,帮助那些自助者。但和上帝不同的是,市场交易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那么如何对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估算呢?格雷厄姆给出了三种方法:一是净资产分析法;二是盈利能力分析法;三是成长性分析法。
净资产分析法:假设企业在自由进出、没有竞争优势的条件下,资产价值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因而可以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着手,分析企业的资产状况,而后挖掘出公司的内在价值。净资产法有时又被称为清算法,是指变卖企业所有资产后,扣掉负债之后的净值。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假设企业不再存活,不考虑企业未来的盈利状况,而且通常将流动资产的净值作为清算价值的粗略估计。有时候,人们称其为第一清算价值定律。后来第一定律又发展成为“净‘净资产’法”,它是在流动资产的基础上再减去流动负债及长期负债,这大概是格雷厄姆最保险的估算法了。他指出,投资人如果能做到分散风险,买一篮子“流动资产比流动负债及长期负债的总和多1/3”的公司,应该不会出大差错。大萧条后,格雷厄姆在华尔街跳楼大拍卖中仔细挑选这些有零头的股票,狠狠地赚了一笔。而巴菲特也采用这种“烟屁股”法买便宜货,收购了当时处于困境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并发展成为他的旗舰控股公司。
盈利能力分析法是衡量内在价值的第二个可靠标准。它是从公司的损益表出发,认为内在价值就是现有收益经过适当调整后得到的价值,它等于公司资产的重置成本。这种盈利能力价值也就是公司资产加上公司特许经营权带来的竞争优势。特许经营权包括先进的管理或政府的特别许可等等,也许它不如纯粹的竞争优势持久,因而对这一条价值的估计不如对资产价值的估计可靠。这里最为关键的是对现有收益如何调整,主要应当包括纠正对会计概念的错误理解,解决折旧、摊销与恢复年初资产水平再投资的差异,经济周期及其他暂时因素等等。通常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价值远远低于资产的重置价值;二是两者基本相等;三是计算正确的盈利能力价值明显高于资产的重置成本。显然,我们选择的是第三种,但是公司的竞争优势究竟有多大、能够维持多久是需要判断的关键。比如,福特公司的竞争优势就只维持了二三十年,而可口可乐则享受了100多年的超额利润。
成长性分析法是最难估计、最不可靠的一种方法,特别是预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增长率就更难。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公司销售率和利润率的增长并不影响公司的内在价值,因为成长性更多地体现在应收账款、存货和设施设备的增加上面,这些将会增加负债或者减少留存收益,减少可用于分配的现金数量,从而降低公司价值。
格雷厄姆曾经应用安全边际原理为指导,对六个案例进行过分析:
(1)北太平洋铁路普通股在1948年最后一天买入的股价为16 75美元,格雷厄姆分析的内在价值约为50美元,而在1952年卖出时为94美元,几乎增长6倍;
(2)标准动力与照明(SP&L)优先股在1947年为7美元,1953年在支付欠款、溢付和红利后达到214 65美元;
(3)美国夏威夷轮船公司(AHS)1939年底每股为22 5美元,但在1947~1953年间却保持了每股3美元的红利,并使股价从40美元涨到了60美元,1957年的股价更达142 5美元;
(4)荷兰王牌石油公司(RDP)1953年6月的股价为27美元,1957年在不考虑一股分成三股的情况下股价达到了206美元,在按照20%的股利率分红后又达到了120美元;
(5)胡弗电动吸尘器公司1957年12月股价为14美元,而到1963年底不考虑一股拆分成两股的因素后股价达到了67美元;
(6)芝加哥特勒?郝特和东南铁路公司(TH)第一批债券1964年的发行价仅为2 75~4 25美元,1994年到期时的交易价为70美元,其收入债券1964年的发行价为2 75~4 5美元,而1994年到期时的交易价却达到67 5美元。
纵观上述典型案例,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因为公司经营过程中遇到突发负面事件,比如财务危机或者管理层问题等等,从而引起公司股价大跳水;二是由于公司的实际经营和实际内在价值比市场给出的价格高,市场给出的价格比公司的实际价值低,市场错估了公司的价值;三是由于市场整体进入熊市引起的某些股票被市场整体变化和气氛影响也随大流下跌,使公司的市场价格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安全边际更是典型的假象。
《孙子兵法》中有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格雷厄姆在给自己的投资设置了安全边际之后,是不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呢?任凭市场如何风云变幻,他所购买的股票已经没有太多赔钱的可能了。
3 盯紧企业——从盈利中索取投资收益
巴菲特认为格雷厄姆所说的关于投资理财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话就是,“最聪明的投资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格雷厄姆还说:“在投资时,我们把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更不是证券分析师。”
巴菲特从他的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个简单但却是最重要的原则:你一定要将股票视为公司的一部分,而不要将其视为什么变化莫测的东西,也不要听信于你的经纪人或者邻居的判断。如果你能够仔细检视公司,能够深入理解企业的价值取向,你就能从中获利。此外,巴菲特还谈到了自己对这种信条的亲身实践,“每当理查和我为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购买普通股时,我们对待交易的态度就好像在购买一家私营企业。我们研究企业的经济预期,研究执掌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我们可能支付的价格。”
不仅如此,巴菲特认为购买股票时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去关心这家企业:一是企业销售、费用、利润等业务线索简单并且可以了解,能明智地研究调查,企业经营历史稳定,长期前景看好;二是理性的经营者将多余现金投资于成本报酬率较高的计划,对股东诚实坦白,不盲从他人;三是现金能力和毛利率较高,市场价值差额超过企业当期保留盈余的总和。
作为股东,尽管巴菲特对经理人最大限度地放权,但他还是非常关注企业本身的经营。放权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他一直把自己的企业所拥有的成本优势当作抵御竞争对手的城墙。成本越比竞争对手的低,他会越加注意加固和保护自己的城墙。因为巴菲特深知,投资者拥有一个好的企业就如同拥有一个漂亮的城堡,肯定会有其他竞争者对它发起攻击,妄图从自己的手中把它抢走,所以他必须要在城堡周围建起城墙来。
不止一次,巴菲特给旗下公司的经理人提出要求:让城墙更厚些,保护好它,拒竞争者于墙外。通过服务、产品质量、价格、成本、专利和地理位置来达到目的。
三、股神的追风三式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白话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一个很高明的人。自己不懂却误以为自己懂,这就是很糟糕的人。
当巴菲特等人离开“格雷厄姆与多德部落”这个“智力家族”后,却是根据非常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投资的。他们居住在不同的地区,买卖不同的股票和企业,但他们总体的投资业绩绝非是因为他们根据族长的指示所做出完全相同的投资决策。“智力族长”只为他们提供了投资决策的思想理论,每位学生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决定如何运用这种理论。
巴菲特天生就是一个执著追求的人、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一个不墨守成规的人。他在大学毕业时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进入投资业,深得价值投资精髓之后,又能扬弃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他对经典的现代金融理论嗤之以鼻。巴菲特精辟地指出:传统的智慧,在传统上是源远流长的,在智慧上却是短视肤浅的。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大浪淘沙的岁月里,在身经百战的生涯中,巴菲特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不熟不做、集中投资、长期持有。
历史总是在和我们开玩笑,在格雷厄姆-纽曼时代终结之后,生性叛逆的巴菲特最后不但成为该公司的实际继承人,而且开创了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至今数十年的辉煌,还成为公认的格雷厄姆投资哲学最大的实践者。从一文不名到一度的世界首富,持续而卓越的投资业绩使得巴菲特成为过去三个世纪里最伟大的投资大师和当之无愧的“股神”。
作为一名职业投资家,巴菲特为人处事既讲原则又不乏灵活性。他有耐心、信心、勇气,并且非常了解概率,能够迅速准确地决定一家公司或一个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因而很善于把握机会,常常能够寻找到风险已被消除或最小化的投资,并果断地做出决策。他能够在两分钟内决定放弃投资,也可以在几天后大举买进。
实际上,巴菲特这种一直被证明成功的投资理念并未超出普通人的理解力,但是他的投资业绩又不是普通人能比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投资方法并不高深,我所做的一般人也能做到。”但巴菲特还说:“投资比你想象的要简单,但也比它看上去要难。”
那么,巴菲特成功的投资理念与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巴菲特又是如何地反传统看待金融投资理论呢?巴菲特投资理念所蕴含的“三大法宝”究竟有多简单呢?巴菲特本人又是怎样应用自如的呢?请看下面的精彩分析和典型案例。
1 不熟不做
从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到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从可口可乐公司到中国石油,巴菲特的投资融会着对企业的深层次理解。这些超乎寻常的投资成就,往往只是通过普通的事情来获得的,但关键是如何把这些普通的事情处理得异乎寻常的出色。巴菲特一方面采取见怪不怪和务实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却在做同样的事情:“我们简单地希望一些明智的事情发生,而且当它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行动。”巴菲特曾经非常精辟地指出,他的任务就是集中于他们所能够知道的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某件事情不很重要,或者如果他们不可能了解它的话,就将这件事情一笔勾销。
巴菲特说过:“我们的注意力在公司的赚钱能力上,从现在开始的未来五年、十年的收益,如果我们认为它的价格跟赚钱能力比很值,我们就买,能够这样赚钱的公司是我们关注的,如果我们不了解,我们就不投资。我们不是说对每一种股票都持一种观点,我们要确定我们选的是对的,但是对于不懂的我就不投资。如果有1000只股票,对999只我都不知道,我只选那只我了解的。”
能力范围是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核心概念之一。顾名思义,能力范围就是指我们在投资中必须做那些重要的、可知的并且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依据我们自己的能力(如知识水平、敏锐程度、可靠渠道等)和意愿理解企业及它的经营气候,并选择适当的企业股票。实际上,无论是投资还是生活都有边界,当我们碰巧处在这个边界的某个位置时,并感觉到在这个舒适区域“音色圆润流畅”时,就可以为露天剧场的观众引吭高歌。
人人皆有能力范围。实际上,能力范围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更不是难以攀越的喜马拉雅山,它常常是从我们每个人的常识开始的: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使用的东西,比如我们自己及家人所从事的行业。每个中国男人大概都听说过“国酒”茅台,凡是出席过高档宴席的人都会把50年窖藏茅台直接和黄金联想在一起;大中城市的每个家庭主妇一定会经常逛逛苏宁电器,常常在不经意中发现它又新开了一家连锁店;北京后海街边的时髦女郎戴着金光灿灿的项链与手镯,抱怨金银首饰价格的不断攀升时,她们如果足够聪明的话,就应该买点山东黄金和中金黄金的股票;深南大道上聪明过人的白领们,一定能猜到深港边界铁丝网的拆除和房价暴涨是迟早的事情,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惦记着王石与他的万科。
当我们已经确认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公司和行业并对它们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为了缩小竞争圈边界和确定我们的能力范围,就需要从该企业如下一些关键问题着手: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怎样,它与可能的替代品之间有什么区别;该企业提高价格而不会降低销量的可能性有多大;它的目标客户是谁,企业绝大部分收入是否依赖于一个或几个客户;主要客户关系的稳定性有多强;企业以什么方式销售其产品,它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域;企业是否能够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经济商业状况的变化;企业的供应情况怎样,管理层及其员工关系如何,其经营状况对于政治经济波动的风险是否过大,等等。
当然,我们的能力范围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我们的能力范围就会缩小,原来的判断就不可避免地会失误。比如,若原来的行业在受到其他行业侵犯攻击或胁迫时,就需要对造成侵扰的行业有所了解。再比如,某些优秀企业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商业机会,而适时调整组织结构和企业经营方案,并从实际中不断学习以增强其生命力,也应该被加入到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比如,可口可乐、迪斯尼、海尔等。从这些企业的年报、其首席执行官或者致股东的公开信中,我们可以对于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活动甚至业务发展前景等都会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巴菲特是简单与明智的标杆,他将理性和常识视为自己能力的最高指导原则。巴菲特还强调,一定要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投资。能力有多强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正确了解和评价自己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生活中找到优势,然后朝着这个方向投资,并全力出击,才能成为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一直只做他了解的、能做的范围内的事情,决不尝试办不到的事,他知道自己了解媒体、金融业和消费品生产企业,因而他的资产一直集中在这个范围之内。而对于超出他能力范围的股票,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卖掉,比如卖掉联合出版社就是因为他不了解这家企业持有大部分麦考无线电话公司的价值何在。巴菲特不但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还有着精神上的纪律,他谨守本分不分心,也不冒险去做不懂的事,即使是10美元的赌注,如果他觉得自己胜算不大也不会参加。巴菲特说,如果你让自己在小事上没有纪律,很可能在大事上也没有纪律。
在几十年来诸多首富、新贵中,巴菲特从来不靠内幕消息、不靠权钱交易。这在官商文化甚浓的当今中国、东亚和俄罗斯,众多的投资者可能大惑不解。难道巴菲特的确没有深厚的政界背景和密切的商界朋友吗?难道一本简单的投资指南和几张年报真的就能造就巴菲特的“火眼金睛”吗?
人们首先会想到他那作为国会议员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1951年巴菲特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并被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婉拒后,并没有留恋华盛顿的生活,而是回到了奥马哈他父亲的经纪公司作投资推销员,1954年他终于被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作为合伙人接纳,1956年开创自己的合伙人公司,在其父亲1958年连续四届国会议员退休卸任时,巴菲特在两年前自己开创的合伙人公司仅有50万美元左右,但到1961年累计收益达251%,同期道—琼斯指数仅涨74 3%。巴菲特的成功在奥马哈不胫而走,人们纷纷询问他有什么内部消息,但实际上他什么也没有。甚至连基金经理常用的股票分析机都没有,更没有庞大的证券研究部门和现代的金融工程技术。在奥马哈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巴菲特除了一名秘书和一名研究助理,就是穆迪评级公司的工业手册、银行和金融手册、公用事业手册,以及《标准普尔股票指南》和有关公司的年报。他不为喧闹的华尔街所侵扰,更不理会道—琼斯指数的起伏变化,几十年如一日仔细翻阅这些资料,耐心地思索并寻找着各种投资机会。1965年巴菲特买下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仅4年后其父亲就去世了,老巴菲特坦言“我没有为我的儿子沃伦做任何更多的准备”。目前,这家全球最大的投资公司的总部非常精干,仅有他和蒙格两名管理人员,公司董事9名,工作人员14名,但他旗下企业员工超过13万人。
不过,巴菲特在政界、商界和报业也有自己的圈子,奥马哈乡村俱乐部一直是富人娱乐圈,后来也成为巴菲特筹集慈善款项和结识朋友的地方。有很多明星、领袖和要人来到这里参加高尔夫球赛,包括著名作曲家、美林等大公司高管、SEC主席、前财长、议员甚至副总统等。此外,随着巴菲特的声名鹊起,他还应邀与其他一些商界和政界名流一起出席白宫正式晚宴,同布什总统谈低收入问题,与克林顿共进午餐,建议增税减赤的问题。但是,巴菲特并没有从那里探听什么内部消息、市场走势,也没有搞什么贿选等权钱交易,而是本着市场原则进行投资,并潜心经营他的慈善事业。尽管他在2004年被卷入AIG假账丑闻,但最终证明巴菲特是无辜的。
穷人们常常抱怨时运不济,没有遇到合适的机遇。平庸的投资者则羡慕发了财的富人眼光过人。无论是小富、中富都将大富豪视若天人,一致公认他们有着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力。在某一波行情中发了大财的投机商则认为自己在市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能力范围仅次于上帝。巴菲特的观点令所有人大跌眼镜:这位有史以来从股市上赚钱最多投资者认为每个人的能力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每个人最多只熟悉几个行业。即便与比尔?盖茨是好朋友,巴菲特也没有投一分钱给微软公司,因为高科技行业超出了他的认识能力。在他看来,每个人只要找到那么两三个行业就足够积累一生的财富。比如:巴菲特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消费品、媒体和能源等行业。在他1996年的投资组合中,8大重仓股占了其227亿总市值的87%,包括可口可乐、吉列(现为宝洁)、美国运通、富国银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迪斯尼、麦当劳和华盛顿邮报,这些股票都是在他大量买进后长期持有的。
巴菲特还引用著名经济学家、投资大师、英国财长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凯恩斯在1934年8月15日写给他生意上的合伙人斯科特的信中说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确信,正确的投资方法是将大笔的钱投入到有所了解的企业以及完全信任的管理人员中。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将资金分散在他一无所知或毫无信心的企业中就可以限制风险,完全是错误的……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绝对是有限的,因此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里,很少有超过2家或3家的企业,我认为值得完全信任。”
巴菲特最具专业知识的领域包括保险、媒体、消费品、供电、纺织等公司,其中《华盛顿邮报》就是巴菲特最重要的投资之一。巴菲特不但从小就有经商赚钱的精明头脑,而且熟悉报业经营各个环节流程,还有收购并长期经营《水牛城新闻报》的经验基础,这无疑对拓展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大有裨益。
1977年巴菲特开始收购《水牛城新闻晚报》,出任董事会主席并力挽狂澜。10年后《信使快报》倒闭,《新闻晚报》成功走进了水牛城3/4的家庭,一度成为全美最赚钱的报纸。
1877年末创立的《华盛顿邮报》在1933后得到大发展,1971年公开上市并且因为报道水门事件最显辉煌,并在整个70年代和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但水门事件的报道也使得它受到白宫的刁难和打击,公司股价也因此缩水一半。此时,巴菲特凭借他多年的报业经验慧眼识金,购买了《华盛顿邮报》1000万美元的股票,虽然头几年里它跌到了800万美元,但后来却成长了100倍。此外,巴菲特还坚持帮助凯瑟琳?格雷厄姆苦撑过工人罢工的艰难局面,教会了唐纳德?格雷厄姆一些商业技巧、企业管理和对股东的责任。在1981年《星报》停业后,《华盛顿邮报》垄断了华盛顿特区市场,1998又因为第一家报道莱温斯基事件更是名声大噪。由于巴菲特的介入,《华盛顿邮报》的市场总值增加到1993年的27 1亿美元。此外,《华盛顿邮报》还购买了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大笔股票,而且允许其员工持有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股票。无论经历什么波折(熊市、困境、调仓等),巴菲特本人不但一直没有放弃该股票,而且在随后的30多年中适时增持它,这也使得它成为巴菲特最得意的前十大重仓股之一。巴菲特1973年投资的1000万美元,到2003年已经盈利12亿美元,增值更是达到128倍。
“市场交易就像上帝一样,帮助那些自助者。但和上帝不同的是,市场交易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巴菲特的这句话就是对他投资能力范围的最好总结。
2 集中投资
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一条重要理念是,一有机会就全力投注。巴菲特从未把金融学的教条当圣经。他一直觉得违背常规是个十分有趣的词,哥伦布就是违背常规的典范。在行为金融学还未形成并冠名之前,集中投资的思想就早已被巴菲特和蒙格等离经叛道者所理解和接受。它既非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也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格格不入,而是由凯恩斯在60年前首先提出的。然而,集中投资的思想却长期被华尔街忽视,巴菲特的做法也没有被广泛效法。但在集中投资和多元组合的拉锯战中,巴菲特已经悄然变得富可敌国。
巴菲特对现代金融投资理论公认的陈腐教条不以为然,却对风险、组合与市场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学术界将风险界定为股价的波动性实在有失水准,以至于近乎无稽之谈。巴菲特对风险另有定义,他认为风险是受到损害或伤害的可能性,是企业“内在价值风险”的一项要素,而非股票的价格行为。真正的风险是投资的税后收益是否能超过原有投资与利息收益之和。比如,今天买入可口可乐股票,明天又将其卖出,这将是一桩很有风险的交易;但是,如果今天购买可口可乐股票,并且能够持股10年,这将是一桩零风险的生意。
巴菲特对风险的认识,使得他在投资组合上又与现代金融理论唱反调。马科维茨认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主要好处在于降低个股的价格波动,个股涨跌参差不齐因而可以盈亏互补。但巴菲特认为,多元化组合只能起到保护无知的作用,对于那些不知道分析企业情况的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战略。这种理论只会告诉你如何计算平均值,但任何一个小学5年级的学生都知道如何计算。如果普通消费者对消费行为以及产生长期竞争优劣势的因素有合理的理解,聪明伶俐、见多识广和认真刻苦的人就可以相当精确地判断投资风险。
对多元化组合的不同看法,也导致了巴菲特对于有效市场理论的分歧。巴菲特认为市场经常是有效的这一观察是正确的,但由此得出市场永远是有效的结论就错了,这两个假设的差别犹如白天与黑夜。然而,有效市场理论在商学院里仍然被视奉为神旨,巴菲特讽刺道,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使得学生和投资专业人士轻信市场是不可控的,他们甚至都不用去试试,这对于我们和其他追随格雷厄姆的人来说是最大的帮助。实际上,我们或许应该捐助些椅子确保有效市场永远教授下去。而在投资实践中,巴菲特以及步其后尘的聪明券商,在过去几十年就以骄人的业绩打败了市场。
所谓集中投资,就是指我们在投资时,应该在对企业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少数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我们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都要坚持持股,稳中取胜。中国有句古话“养儿不在多,一个当十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分散了精力反而会事倍功半。少就是多!只要我们有长期投资的眼光,我们能胜券在握,集中投资的风险仅仅在于是否能够保持对企业真实状况的信念,而不必去关心股市每天涨跌的情况。
在投资的时候,分散了资金实际上也就分散了利润获取的渠道。但是,它的前提是必须对企业有充分了解,把股票看成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不必为股价波动惊慌,耐心持有。当然,多长时间为理想的持股期间并无定律,但有一条经验准则可供参考,就是将资金周转率定在10%~20%之间。10%的周转率意味着需要持股10年,20%的周转率意味着持股5年。此外,永远不要举债进行集中投资,更不要使用违规资金,因为银行提前偿还部分欠款的通知,或者有关金融当局的清查,将可能对一个良好的证券投资组合造成毁灭性打击。
真正的集中投资者也不要盲目崇拜明星般时髦的基金经理,中国的基金经理在一个位置上很少有超过五年的,如果他们采用非传统的途径取得成功便可获得大笔的奖金,但如果不幸失败就得走人。所以,他们要么只是一些短线的投机客,在大牛市中捞足一把就够吃一辈子,君不见,在2006年中收入过亿的基金经理也不再成为新闻人物了。要么,他们会设法从事传统的分散化投资,按照机构投资者的原则将市场平均收益视为投资安全线,因而他们绝大部分都缺乏动机做出聪明的决定。如果我们把基金经理也当成真正的投资人,那无异于把追求一夜情当成浪漫。
有道是“艺高人胆大”,巴菲特喜欢并且敢于下大赌注,集中投资那些业务结构简单、增长稳定的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那些价值被市场低估的公司。在巴菲特的整个投资生涯中,购买过上百种股票,而最终使其获得巨大成功的实际上不到十家。证券分析师富勒评论说:“集中持股完全符合巴菲特过去宣称的理念,即不要换来换去,即便要换,也要换优质股。”当然,采取这一策略需要足够的勇气。投资者必须坚信自己的投资组合能战胜大市。在优秀的投资者手中,该策略会很有效。巴菲特曾说:“对你所做的每笔投资,你都应该有勇气和信心将你的净资产的10%以上投入此股。”巴菲特的同事蒙格也说过类似的话:“从玩扑克牌中你就知道,当握有一手对你非常有利的牌时,你必须下大赌注。”巴菲特认为,如果投资者能够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并能够发现5到10家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价格合理的公司,那么分散投资就毫无意义,只会降低投资的收益率并增加风险。
巴菲特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消费品、媒体和能源等行业。在他1996年的投资组合中,8大重仓股占了其227亿总市值的87%,包括可口可乐、吉列(现为宝洁)、美国运通、富国银行、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迪斯尼、麦当劳和华盛顿邮报,这些股票都是在他大量买进后长期持有的。截至2006年12月31日,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总投资额为229 95亿美元,其总市值约615 33亿美元。巴菲特对富国银行投资额最大,达36 97亿美元;此外巴菲特重仓持有美国运通公司(12 6%)、穆迪公司(17 2%)、华盛顿邮报公司(18%)、可口可乐(8 6%)和白山保险公司(16%)的股票。虽然公开信息显示他仅仅投资了45只股票,但从投资比重看,他的投资策略更加激进。在2007年2季度,巴菲特继续增持美国银行、合众银行和富国银行的股票,以及消费品和医药行业的股票。其中,在美国合众银行的持股提高了59%,在富国银行的持股提高了11%。目前,巴菲特投资中比重最大的10只股票占了其全部仓位的90%,其中前6大股票的份额又占了71 6%,前4大股票的占比合计60 5%(可口可乐17 9%、美国运通17 1%、富国银行13 5%、宝洁12 0%)。假如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是一个长期的封闭基金的话,它已经相当于10个规模为165亿的基金,一般来说一个规模165亿美元的基金其组合也至少有50~60只(平均的会有上百只股),那巴菲特的组合数目也至少有500只以上。相对区区的39只股票(一些太小的投资没有列出,应该有60多只),巴菲特的投资集中度是十分高的,平均每只股票的价值约有40亿美元。
消费品行业是巴菲特投资最为集中的领域,这包括可口可乐和宝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可口可乐新总裁罗伯特?乔伊斯塔走马上任,他非常注重可口可乐的价值创造、品牌强化和长远发展,一直很强调销售量的增长。巴菲特对此很欣赏,他于1988年投资13亿美元买进可口可乐6 3%的股份。由于可口可乐的营业额从10多年前的40亿美元增加到1500亿美元,其价值总额也在1996年末增加到1310亿美元,其总价值和价值创造能力在《财富》杂志排名第一。到2003年,巴菲特在可口可乐股票上已经盈利88亿美元,增值达到6 8倍,其股价比购入价最多上涨30倍,目前占巴菲特投资组合的份额最大,约18%。2006年4月,巴菲特辞去担任17年之久的可口可乐董事职务,但仍然保留2亿股可口可乐股票,占该公司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23 8亿股的8 4%。
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也是巴菲特投资非常集中的领域,包括富国银行和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富国银行成立于1852年,在20世纪经过一系列收购后已经颇具规模,巴菲特欣赏它的管理体系和良好的信誉,从1989年开始少量买进该股票。在经济萧条和银行危机时,巴菲特顶住了卖空的压力,在1990年和1992年两次以约3 7倍的市盈率大举买进。在随后10年中,富国银行不断并购加州的一些大中银行和企业,并成为美国西部最强的银行之一。在此期间,巴菲特也继续增持,到2002年他已经拥有该银行5500万股,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后来购买态势稳步上升到7300万股。截至2007年6月底,富国银行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房屋贷款银行,而巴菲特对此投资已达36 97亿美元。尽管受到次级债券引发的金融动荡的影响,巴菲特还是计划再增持富国银行11%的股权。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是1970年由美国国会特许、政府赞助成立的,1988年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控股企业购买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4%的流通股。1991年巴菲特增加该股的持有数量。到1992年,巴菲特的持股已占该企业9%,在此期间该股股价也上升了182%。目前,它已是美国两大住宅贷款抵押公司之一。
3 长期持有
巴菲特持有股票的时候,从不是为了满足自己低进高出,迅速捞一把就走的致富欲望,而是希望能够陪伴这些公司走过漫长的岁月,一起成长。
“低位买进,长期持有”一直是巴菲特的重要投资策略,他就像一位马拉松运动员,耐心地分析着各种报表资料,当投资机会真正来临时,他便睿智而机敏地实时出击,攻下一城又一城。通过大约10次的重大投资决策和投资行动,他为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成功地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净资产。巴菲特几乎总能在经济困难时期慧眼识金,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企业并长期持有。一般而言,在财务报表中,长期是指大于等于一年。然而,巴菲特现在持有的许多投资品种时间长达数年、数十年,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无论企业低落还是景气。当然,作为长期持有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价值增长了几十倍到一万倍不等。
巴菲特之所以要长期持有,因为他坚信长时间内,市场会对企业价值做出真实反应,这至少应该有4年之久,而如果某位投资者还能比其他市场参与者更好地评估企业业绩,及时地识别出暂时处于困境的优秀企业,他将能在长期内获得巨额的收益。企业稳定增长带来的收益,就如以复利计算的资金回报一样诱人。要知道复利的巨大力量,我们不妨看看如下例子。
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与其说是一个控股集团,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成长起来的私募基金。现年76岁的巴菲特执掌它已经40余年,使得它由从前的落魄纺织品制造企业发展成为目前市值高达17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且旗下业务涉及保险、珠宝、餐饮和公用事业等多个领域。在2002年,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成为获得穆迪信用评级AAA级的美国八家公司之一。而巴菲特则不愧是100年来最优秀的基金经理,其投资业绩达到年均24%的复利增长率,假如1956年我们把1万美元交给巴菲特管理,到目前这笔钱已经价值5亿多美元。
巴菲特无疑为中国的私募基金指出了发展方向,私募基金经理也逐渐开始崇尚巴菲特,而且价值投资也逐渐成为私募基金经理的座右铭,而且很多私募基金也逐渐成为行情的主力。但是,仍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一,现在处在大牛市,很多股票好做,很多人都自以为能成为巴菲特,而一旦步入熊市,考验就会接踵而至;二,当前的制度性套利的机会较多,也成就了一批暴发户,而一旦市场成熟,平均利润就会大大摊薄;三,上市公司的成熟规范和经理人市场的培育还路途漫漫,而私募基金经理的心态也远未成熟;四,当巴菲特的范式逐渐为大众接受之后,再依靠价值投资还能赚钱吗?是否意味着新的投资范式也会产生呢?
当然,这纯属杞人忧天。只要人类一天不改浮躁、贪婪的恶习,巴菲特的范式就一天不会普及。这就是为什么《道德经》一再强调:“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长期持有一直是巴菲特投资的重要策略,典型的案例包括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可口可乐和中国石油等。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巴菲特长期持有美国广播公司和中国石油的情况。美国广播公司的前身是首都广播公司,它创建于1954年,经过一系列兼并收购,特别是它后来收购了美国广播公司的ABC电视网和广播网,并垄断了美国电视广播市场。巴菲特是在1977年第一次购买首都广播公司的股票,次年小赚一笔后就毫无理由地卖掉了。他真正投资于首都广播公司的股票是在1985年,该公司精干的董事长汤姆?墨菲邀请巴菲特作为投资银行顾问,以帮助他收购ABC公司。巴菲特非常欣赏墨菲过人的经营才干,在公司并购资金最缺乏的时候投资5亿美元,以每股172 5美元的价格购买300万股,成为最大的单笔投资。在以后20多年中,美国广播公司多次回购自家的股票,将在外的流通股降低了17%。但巴菲特并不为高额的价格心动,他一直持有占比为13%的流通股,仍然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1990和1991年周期性衰退期间,巴菲特也丝毫没有灰心。从1985年到1992年,美国广播公司的市场价值从29亿美元增长到83亿美元,为巴菲特带来了大约200%的账面利润。这期间,巴菲特的投资也从5 17亿美元增加到15亿美元,平均年收益增长率为14 5%,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巴菲特没有卖掉美国广播公司股票的重要理由在于:一是因为他和墨菲的私交,他知道墨菲作为管理者不会虚耗股东价值,他尊重墨菲;二是因为它仍然拥有高于美国同一行业平均报酬的能力。现在,美国广播公司已经被迪斯尼收购,但他依然是巴菲特的前十大重仓股之一。
四、股神如何选择股票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白话文:不敢在天下人面前起带头作用,所以才能成大气候,成为民众真正敬重的长者。
巴菲特选择股票时,不仅不敢为天下先,甚至连高科技行业都排除在外。而这仅仅是他分析、选择股票的原则之一。
就如同天下武林分为邪和正两大派,股票投资的分析方法主要可以分为技术分析法和基本分析法两个大类。技术分析法是通过市场行为本身的分析来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化方向,即主要根据价格变动、交易量与持仓量的变化等资料,按照时间顺序绘制成图形或图表,或形成一定的指标系统,然后针对这些图形、图表或指标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预测股票价格走势的方法。这一流派是以价格判断为基础,以过去的正确投资决策实践为依据。技术分析法假设所有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都已经反应到了股票价格的变化过程之中,而且股票价格的变化具有记忆性,一定时间之后会重复。一句话,技术分析门派遵“历史将会重演”为他们的出发点。从最早的凭感觉决策,到图形化决策方式,再到指标化决策方式,直到最近,很多人正在开发计算机模型,用计算机来自动决策。他们似乎认为,钱是计算机的,计算机能够对决策正确与否所造成的结果负责任。
而基本分析法认为股票同其他商品一样,其市场价格根本是由内在价值决定的,并且围绕价值波动的,因而价值成为测量价格合理与否的标准。它是以影响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的因素为基本出发点,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特征分析以及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数据等等,作为投资分析对象与决策基础。基本分析法不但是西方投资界最早的分析方法,也是目前的主要分析流派。它的主要特点在于,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统计方法和现值计算方法为主要手段,而不考虑股票(或债券等)过去价格变化运行所形成的图状曲线特点,仅仅从因影响股票(或债券等)内在价值的基本因素出发来分析股票投资的行为。
从总体来说,巴菲特的股票分析方法大致是从宏观、行业和公司几个层面逐步筛选的,但每一个层面的具体影响因素又很多,因而需要仔细逐级筛选。这正如我们在山里挖金矿,在河里淘沙金,必须先挖泥矿,然后逐步筛选,最后剩下的才是闪亮的金子。
1 俯首可拾遍地炼金柴——宏观分析
连续复利对财富增值的意义
巴菲特曾经臆想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奥马哈小镇的奇威大厦电梯里,巴菲特像沙丁鱼罐头一样,和大厦里许多员工拥挤在一起。其他人都注视着自己需要到达的电梯楼层,只有巴菲特一直扫视着地板。当他走出电梯时,弯腰拾到了一美分的硬币,其他乘客非常震惊,甚至有点鄙夷之色。巴菲特自言自语地玩笑道:“这就是下一个十亿美元的开始。”
可以想象,如果给巴菲特更多时间,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市值还会继续膨胀。就这一点而言,市场对每个投资者都是公平的。只要拥有健康、拥有生命,待在同一市场的时间足够长,获利的概率和规模就会更大。
富翁和穷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对一分钱的认识。在穷人看来,一分钱微不足道;在富翁看来,那是一座金山的开始。巴菲特常说,时间是个好东西,就是这个道理。这到底是何缘故呢?说到底,是连续复利在其中作祟。
可能投资者还很关心,我们怎样测度复利增长的情况呢?比如说,给定数量的资金,在变化的收益率(或利率)的情况下,究竟要多长时间才能翻一翻呢?这里有一个“72法则”。这个法则声称,用收益率去除72,就可以得到资金翻一番所需要的年数。例如,连续收益率为9%的一项投资,大约需要8年时间(72/9=8)总金额就能翻一番;如果收益率为6%的话,则需要12年时间(72/6=12)。
这个规则还可以用来往回推算,以测定在既定的收益率下,我们在未来需要达到的目标财富量,当前应该储蓄的初始财富。如果从现在开始40年内的可行平均收益为9%的话,那么一个20岁的人为了在60退休时拥有100万元,他需要8年资金才能翻一番,因而他在52岁时必须拥有50万元,在44岁时拥有25万元,36岁时拥有12 5万元,在28岁时拥有6 25万元,在20岁时拥有3 125万元,并以此按照9%的收益率进行投资储蓄。
还有另一种情况,如果收益率不能达到9%而只有6%,那么他就需要12年时间资金才能翻一番。如果他在20岁时投资3 125万元,那么他只有在32岁时才能拥有6 25万元,在44岁时才能拥有12 5万元,在56岁时拥有25万元,在68岁时拥有50万元,而到80岁时才能拥有100万元。显然,这个时候他只能把这笔财富留给它的子孙了,而如果在60~80岁之间他的投资不能提前收回的话,他的退休生活费用就没有保证。
利率因素对股价的影响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明白了利率对于财富增值的重要作用。在美国,利率标杆通常称为无风险利率,一般采用美国政府国库券的收益率水平来衡量,这是评估其他任何资产价值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这些资产价值包括企业资产价值和企业股票价值。无风险利率设定了对于股票资产价值的标准。无风险利率越高,股票风险资产的价值就越低;无风险利率越低,股票风险资产的价值就越高。
汇率变化蕴含的致富机会
在当今金融国际化的时代,各国资本市场紧密地连结到一起,资金很容易地从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流到另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而股票价格又是按照各个国家自己的货币进行计价的,但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比值(汇率)经常变化。汇率不但影响各国货币的价值,又反过来影响各国的股票价格。所以,我们在考虑股票选择时,也应该考虑到各国之间汇率的变化。
有时候,汇率变化如此之大,甚至超过了特定时期内的股票收益。比如,日本在1985年广场协议后快速推进日元升值,在10来年的时间内,日元升值达到原来的3倍,这种仅仅由于持有日元和美元的差别就带来的巨大收益差额,使得国际资金尤其是美国资金大量流入到日本,集中体现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暴涨,极大地吹大了日本的股票泡沫。如果投资者把握好了时机,可能赚得盆满钵满;但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就很可能在高位套牢,成为股市泡沫破裂的牺牲品。目前,中国的人民币升值,同样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显然,汇率已经成为选股的重要因素,A股、B股、H股还是N股,将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
应纳税款是只会生金蛋的鸡
我们计算股票收益时,常常忽略了税收支付上的损失。这种损失既包括即时损失,也包括时间价值损失。税率的高低影响股票收益率的高低,一定金额的资金,如果不考虑收益的因素,在连续进行几十次交易之后,就完全转变为政府的税收和证券公司的手续费了。
比如,假设我们进行一项为期20年、收益率为20%的股票投资,并且一直拥有直到这项投资取得连续复利,该项投资规定不必支付税款。而另一项股票投资也是20年,年复利收益率为20%,但需要支付30%的税款,因而它的实际收益率就只有16 6%而非20%。再假设这项股票投资仍然是20年,名义收益率仍然为20%,但税款不是一次性支付,而是每年支付,那么我们的年收益率就只有14%。这对于一次性的税款支付而言降低了2 66%的收益率,累计20年下来,其结果的差距将会非常惊人!即使名义收益率很低,比如只有10%,这种差别累计起来,最后的差距也不可小视。
巴菲特非常注重各国税率的高低和税款支付方式的差别所带来的差异,因为同普通投资者相比,他就更是一名长期持有者。有位美国著名的投资家曾经坦言,他的税款相对于办公室里的清洁工来说要低得多,这可能也就是美国鼓励长期资本投资和国家长远发展的特殊政策,更容易造就一批又一批资本市场上的富翁。
通货膨胀终生都在吸血
通货膨胀就是普遍性的物价上涨,目前的中国民众对此深有感触,人们都在惊呼通货膨胀时代的再次来临。
然而,通货膨胀究竟对于股票投资收益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显而易见,它导致了实际收益状况的不同,由于资金价值和时间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这种短期影响在长期内的累计差别又被加倍放大。假如以粮食价格所衡量的年通货膨胀率为10%,这就意味着在年初价格为2000元一吨的粮食到年底的价格将变为2200元。如果我们把2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6%,那么到年底账户总额为2120元,只能买到963 64公斤的粮食,其实际购买力在这一年之内就下降了3 56%。
通货膨胀对于股票投资的影响,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我们最终需要将在股票市场上获得的收益按照通货膨胀率折算成实际收益,这类似于实际利率降低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得长期收益产生极大的实际差别。另外,通货膨胀与股市涨跌又总是连在一起。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国家投放的货币过多,因而通货膨胀与股票市场的上涨常常相生相伴。通货膨胀期间股票市场一般上涨得较快,股票市场上涨得较快的时候其他资产市场的价格上涨也会慢慢地赶上来。因为,股票市场越来越难赚钱,资金当然会转移到其他市场,从而拉动其他市场价格上涨,最后形成一般性物价上涨,甚至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经济周期定期清洗富翁队伍
巴菲特非常注重经济周期在股票选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通常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就像企业面具有生命周期一样,就像我们人类也具有生物钟一样。不管是中国经济还是美国经济,不管是一国经济还是全世界经济,都会顺序经历萧条、复苏、高涨和危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又相互承接,共同构成连续的经济变化过程。股票价格也会在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价格走势,因为它们对应的企业在不同的经济阶段的收益会有明显的差别。有时候,这种差别是如此之大,甚至使得股票价格差之千里。比如,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即使是较好的企业,也可能因为外部环境的恶化而出现经营困难,甚至面临倒闭破产的风险。此时,企业就不得不进行重组或并购,整合业务、产品和管理等以求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该股票也就可能出现一落千丈的情况,而这恰好是股票价值投资者的进入并据此获得高额回报的良机。
纵观巴菲特的几次重大投资,都是在经济处于萧条或危机中适时介入的,比如1976年、1990年和2003年初都是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处于困难之时。正是这些投资,为长期投资的巴菲特带来了巨大的、不同寻常的收益,从而奠定了巴菲特的庞大资本帝国。
2 大巧若拙谨防入错行——行业分析
自从这位道士支起了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这个炼金炉子,购买股票就成了一件永不停息的日常性工作。那么,他购买股票的条件是什么呢?在奥马哈小镇每年的朝圣会上,巴菲特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它的那几个条件:规模巨大、持续稳定获利、高股东报酬率、具备管理阶层、不涉及太多高科技、价格合理。
中国有句古话:男怕入错行。在当代的中国,这句话也依然是行得通的。投资之所以要分成不同的行业来分别筛选,是因为各个行业在一国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各不相同,其各自的发展前景也不尽相同,因而其盈利能力也各不相同。有的属于朝阳行业,其平均的盈利能力较高,发展前景较好;有的属于夕阳行业,其平均盈利能力较低,发展前景有限;有的属于成熟行业,也称为传统行业,其平均盈利能力大体不变,收益比较稳定。因此,各个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处于特定生命周期上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性质各不相同、组织结构各异,经营方式和盈利能力也差别较大,因而股票的内在价值也就各不相同,其平均盈利能力也就需要有不同的基准,也就是说,行业的平均利润是各不相同的。选错了行业,风险可能会大到自己承担不起。巴菲特就是抱着这种想法,也扛着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银子去入行的。
巴菲特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都念是金融投资专业,在纽约时对于导师格雷厄姆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就非常感兴趣,并进行实地考察和详细研究,毕业之后又在他父亲的保险经纪公司当过两年的市场推销员,因而他对保险行业有深刻了解。
当“小巴”还是报童的时候,他就对投递辖区内《华盛顿邮报》的路线细节了如指掌。在内布拉斯加大学时,他还兼任营业部主任为《林肯》杂志社组织推销,跑遍了附近六个村的市场。后来,他的公司又收购并经营《水牛城新闻晚报》,并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实际经历和丰富的经验,对于他后来大比例参股投资《华盛顿邮报》,对于他慧眼识金并巨额挺进美国广播公司,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巴菲特注重选择传统行业。这些行业的特点在于相对来说已经发展进入成熟期,经营业绩比较稳定,盈利能力具有持续性;而且,其市场份额能够随着总体经济规模和人们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
最典型的当数可口可乐和宝洁公司。可口可乐虽然是很普通的日常软饮料之一,但它也很不平常,不仅知名度非常高,而且占据了行业龙头。它的市场份额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不断上升,盈利能力也相对比较稳定,属于经久不衰的那种行业。宝洁公司是世界最著名的洗涤剂和化妆品生产厂家,这个行业的成长同样比较为稳定,利润相当可观。这些传统行业给巴菲特带来了稳定的股利回报和持续的股票价格上升,使得他的价值投资获得空前的成功。
然而,巴菲特并不贪心,他对于高科技、互联网的泡沫却避而远之,即使是戴尔、微软和英特尔这样的优秀公司也没有介入。巴菲特认为科技类企业最大的难点在于现金流的估算。他在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1998年的股东年会上说:“我很崇拜安迪?格鲁夫和比尔?盖茨,我也希望通过投资将这种崇拜转化为行动。但当我涉及微软和英特尔股票,我不知道10年后世界会是怎样。我不想玩这种别人拥有优势的游戏。我可以用所有的时间思考下一年的发展,但我不会成为这个国家这类企业的行家,第100位、1000位、10000位专家也轮不上我。许多人都会分析科技公司,但我不行。”表面上看,这让巴菲特失去了很多机会,但这也使得他能够在新经济泡沫破灭之时幸免于难,不但能逃过灭顶之灾,还能脱颖而出并成为世界首富。
巴菲特在选择投资行业时,特别看中这些行业是否具有特许经营权价值,其特许权是否具有持久性。
金融保险和报纸媒体行业都是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特许才能成立的,因而是由政府创造的竞争优势。政府赋予的特权是最明显的行业壁垒,如许可证、专利权、商标,或者其他将潜在的竞争者拒于安全距离之外的保护措施,因而一般情况下都能使得这些行业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即使这些行业壁垒日益降低,业内竞争日趋加剧,所有的独家特许经营权和政府颁布的特许经营权也不可能全部都消失。
巴菲特认为特许经营权价值是净资产价值超过重置成本的价值,这是他的创见,也是对现代投资理论的杰出贡献。他自己在投资股票的时候,就把目标锁定在那些虽然卖价为账面资产价值好几倍,但本身仍然具有无法比拟的特许经营权优势的企业上。因为,这类行业的企业在经营上具有特权(垄断)优势,拥有超额的权益收益率以及相对少的资金投入,并且具有比较容易获取现金的能力。这些听起来好像跟母亲做水果沙拉一样简单,但要真正发现并买下这些行业的优秀公司并非易事,巴菲特认为这个过程就像要捕捉一群稀有而又敏捷的大象一般。
具体来说,巴菲特利用宏观因素选股成功而经典的案例主要有:1976收购政府雇员保险公司、1990年和1992年收购富国银行和2003年收购中国石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巴菲特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过程及其收益。
巴菲特因为格雷厄姆拥有政府雇员保险公司50%股份而对它产生强烈的兴趣。在巴菲特看来,公司主要特色在于:第一,公司的客户是政府雇员,尽管汽车事故比较频繁,但政府雇员作为一个整体,驾驶汽车出事的概率要比其他人低得多。第二,公司的产品直接通过邮寄直销而不通过保险代理商,这样可节省保险费的10%~25%。早在1951年,巴菲特就开始接触和认识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公司副总裁——罗里莫?大卫给巴菲特留下了深刻印象。巴菲特1951年分四次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总共持有350股,成本为10282美元,这笔钱占了巴菲特当时身家的50%以上。1952年,巴菲特以15259美元出清。但这笔看似赚钱的投资却让巴菲特后来深深后悔,因为20年后他所卖的股票价值1300万美元。
整个70年代,巴菲特一共购买了3家保险公司,并另外组建了5家保险公司,并积累了经营保险业的丰富经验。70年代初期,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董事长大卫退休后不久,继任的管理阶层犯了一连串严重的错误,他们低估了保险理赔的成本,使得公司对外销售保单的订价过低,此举导致公司几乎面临倒闭的命运。所幸后来由于杰克?拜伦在1976年接手公司,并采取紧急的补救措施后,才使得公司幸免于难。但此时,公司股票的价格也从1972年的历史最高点每股61美元跌到1976年的每股2美元。就在这时,巴菲特出手了。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在1976年下半年买进大量的该公司股份,之后又小幅加码,到了1980年底,巴菲特总共投入4570万美元取得该公司33 3%的股权。在往后的15年内,巴菲特并没有再增持股份,不过由于公司不断地回购股份,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到50%左右。到了1995年,巴菲特同意以23亿美元买下该公司另一半的股份。而在1951年,该公司的总市值不过只有700万美元。巴菲特天价收购的原因在于该公司具有相当优秀的核心管理人员,专门负责保险部门营运的托尼和专门负责投资部门营运的辛普森。
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给巴菲特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特别是在1996年被巴菲特全面收购时,该公司获取的保费是29亿美元,2002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9亿美元,该公司的2002年税前承保利润达4 16亿美元,几乎是2001年2 21亿美元的两倍。比较有意思的是,该公司的保险直销因特网业务前景也看好,新业务2002年增长了75%。
3 吹毛求疵选择上等货——公司分析
作为一个资深的中国股民,花20万元买一手茅台股票或者花4万元买一手中石油的股票之前,您需要花多长时间来进行决策呢?5个月?5周?5天?5个小时?甚至是50分钟?
对于巴菲特来说,花800亿元人民币整体收购一家公司,决策所需花费的时间是5分钟。股神固然财大气粗,可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呀?就算真有那么邪的风,要吹过来800亿元总也要吹上几个礼拜吧?这也只有一个说法可以解释,他太心急了,还是太草率了呢?
其实,巴菲特既不心急,更不草率。如果把买股票比作向炼金炉投入原料,巴菲特对原料的品质要求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事实上,巴菲特在选股时的思路,恰恰应了前面讲到的中国古话的后半句:女怕嫁错郎。
巴菲特选股票,就像把投资当作决定自己女儿终生大事一样慎重。如果把一个公司所处的行业状况比作女婿家的门第,那么公司自身的状况就像女婿的素质一样重要。这个女婿不一定要很有钱,但将来一定要有挣钱的能力。巴菲特特别注重公司的管理层的个人品格和能力,声称“我们坚持和那些我们敬重的人做生意”。当然,婆家也不能索要过高的嫁妆。
巴菲特在选择股票时,完全是通过阅读财务报表而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许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钱越多,投资越容易。但巴菲特本人的感受不是这样的。随着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积累的资金越来越多,巴菲特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几乎每年都会在股东大会上叫苦不迭,告诉那些前来朝圣的股东们,明年不可能会有今年这样的业绩了。巴菲特的苦衷是可以理解的。有投资价值的公司是一种稀缺资源,发现这种稀缺资源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要以理想的价格把这种资源买下就更不容易。如今,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每年可供投资的资金高达数百亿美元,2002年度、2003年度持股中石油13 35%也不过花去区区5亿美元,而中石油是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最大的企业。按照巴菲特的逻辑,现金带给他的是恐惧、是负担,他要的是股票。借用股市里面的术语,巴菲特有一个仓库现在空着,需要价值几百亿美元的股票才能填满。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要在茫茫的股海里打捞到足够多的大鱼,搬进仓库里。而随着他赚的钱越多,仓库就越大,需要更多的股票去填充。老股神如今陷入这个有趣的游戏里,不能自拔。
巴菲特到底是怎样从茫茫的股海里捞上能够迅速膨胀的大鱼呢?
许多人以为在巴菲特那种有利的位置上,他应该有渠道获得来自上市公司的内部消息。但恰好相反,不利用任何内幕消息买卖股票是巴菲特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本书后文还有一个故事,说到巴菲特因无意间从上市公司内部得知了一个利好消息,让经纪人中断已经持续了几周的买进行为,因为那和他自己定下的规矩相冲突。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巴菲特一直主要依靠阅读上市公司的年报来判断哪一家上市公司具备投资价值。只有通过仔细阅读年报等资料,才能做到慎思明辨,分清何者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为真。这也使巴菲特善于在一个好公司因为受到怀疑、恐惧或误解干扰时股价暂时受挫之际进行投资。巴菲特依靠这种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美国运通、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以及富国银行等等。在他第一次投资美国运通公司时,这家高品质的公司正被丑闻笼罩。另外,他还在富国银行快要被房地产借贷业务拖垮之时,坚决低成本进入,结果都取得了重大成功。
上文已经讲过,巴菲特对于目标公司的管理层的品格和能力非常重视。这在巴菲特购买的几只股票中体现得相当明显,比如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吉列刀片、富国银行等等。管理原则很重要,它比衡量公司业绩难度更大。人比数字要复杂的多,衡量人的活动常常模糊不清、难以准确。管理的价值不可能用小数点表示出来,因而对它的衡量毫无意义。实际上,巴菲特通常投资于那些对他有着深刻影响、才能出众的董事长或首席执行官。他对公司经理的最高夸赞就是说,此经理无例外地表现出公司主人翁的精神,并能够想公司之所想。因为这些经理能够紧紧抓住增加股东价值的主要目标,因而趋于做出理性的决策,并进一步加强这一目标。具体来说,巴菲特评价公司管理有三项原则:理智原则、坦白原则和抵制机构强迫命令的原则。
什么样的管理者才是理智的呢?答案是,想股东所想。假如一家公司有高额回报,管理者的职责就是将这些收益重新投回公司以使股东受益。然而,如果公司不能将这些收益以高比率进行再投资,理智的管理层将会把钱返还给股东,以使得他们有机会将钱投到高收益的其他地方。而不是继续进行低于平均收益率的再投资,也不是将这些收益用来购买成长股。
什么样的管理者才算是诚实坦白的呢?请看巴菲特的答案:勇于承认错误的经理才能够改正错误。因为,人无完人,时间长了任何经理都会犯错误,有些是大错、有些是微不足道小错。很多经理倾向于报喜不报忧,在中国尤其如此。但日积月累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造成整个公司倒闭,这个问题对于公司规范内部管理非常重要,否则难免会出现尼克?里森搞跨巴林银行的悲剧。因此,那些鼓足勇气与股东讨论失败之处的经理,是尤其值得钦佩的。
什么样的经理才能独立思考,并按照理智和逻辑把握公司的航程,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为公司谋利呢?巴菲特也告诉我们,就是那些不盲目模仿别的管理者行为的经理,不盲目跟随“领头羊”的经理。如果资金的配置是简单而有规律的,为什么资金的配置还会出现不合理?如果经理们站出来承认错误并由此获得理智和信誉,为什么年终报告只报喜不报忧呢?巴菲特说,这里有一种被称之为“机构强迫命令”的力量,一种田鼠似的企业管理趋势。
如果这三个原则都不太奏效,巴菲特还有几步高招。一是审查公司前几年的年报,特别是当时管理层对未来战略的看法;二是将当时的规划与今天的结果比较,看看其实现了几分;三是将前几年的战略与今年的战略比较,看看有哪些观念上的改变?最后就是将我们感兴趣的公司的年报与同行业其他类似公司的年报比较,比较相关的业绩也能产生真知灼见。
管理三原则在中国现阶段的股票市场还远未体现出来,原因在于如下几点。一是因为经理人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经理人诚信问题大打折扣,这家公司搞垮了又换一家公司继续干;二是激励机制还未建立和完善,干好了奖励不大,干砸了就得丢掉乌纱帽,谁也不愿意去冒那个风险;三是法制建设远未完善,即使有内部人行为、损公肥私,只要把上面打通、把下面抹平,没人告没人管,即使告了也白告,你好我好大家好,最后还是百姓遭殃。所以,中国的股票投资者很少去关心公司管理层,但这种对管理层关注的趋势不可逆转,也是根本的方法。
巴菲特评价公司使用的是财务原则,而非经济附加值的原则。他在考查公司业绩进行价值投资时,仅仅选择的是那些收益高于资本成本的公司,并且要求公司总体每年增长率不低于15%。
在具体的指标选择时,不是考查所有的财务指标,而是有重点地选择几个主要的指标进行考核。一是净资产收益率,即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因为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它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二是企业利润占GDP的比例,即全部上市公司的利润占GDP的比例,一般为4%。因为股市的增长不可能长期超过GDP的增长,上市公司只有当利润总和超过GDP适当的比例才有可能让股价获得高增长。三是股票分红派现率,即每股分红数除以买入时股价,因为这个数字是体现投资股票与投资债券之间的收益比较,当派现率接近或者超过国债利率时,才值得进行投资。四是盈利增长率,即企业每年利润增长幅度,因为只有能维持利润高增长的企业,才能在未来获得股价的高增长。
此外,巴菲特选股时,还特别注重公司的现金流量,拥有充足的现金流的公司一般都是那些经营良好、管理有方的公司。而且,好的公司还常常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现金,比如偿还并降低公司的负债,或者回购公司在外的流通股,从而进一步提高股东回报率。
巴菲特在购买股票时,特别注重股票的现行价格。巴菲特的市场原则就是通过无风险利率把股息折现,从而估算出股票的内在价值,并将它与股票的现行价格相比较,从而估算出股票的安全边际。
一旦巴菲特估算出企业的价值,下一个问题就是注意股票价格。巴菲特的原则是,只有在某个企业能以显著的折扣购得时,他才会买下它。巴菲特以两种方式处理这个问题。首先,他只盯住具有简单和稳定性特点的企业,来增加他正确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机会。其次,他坚持自己购买一家公司的购进价格和他计算出的企业价值之间一定要有安全边际。这个安全边际的缓冲效果将会保证投资者不受到公司未来现金流量变动的影响。
尽管巴菲特声称难以准确估算出股票的内在价值,但实际上他常常能够在股票价格相对于其内在价值显著低时进入建仓,并获得高额回报。比如富国银行、华盛顿邮报等等。
美国运通公司的股票是巴菲特早期的得意投资品种之一,至今仍然在巴菲特前十大重仓持有的股票之列。美国运通创建于1850年,从最初的货运公司发展为旅行公司,再后来成为信用卡和全球金融公司。目前,美国运通是世界上最大的旅行公司,在全球拥有1700多个网络办事机构。它的信用卡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在180多个国家的商业和服务机构被授权接受。此外,它在财务计划、证券经纪、资产管理、国际银行、投资银行和信息服务行业都是领导者。
巴菲特最早在1964年运通公司卷入色拉油丑闻时购买了1300万美元股票,占运通公司5%的股份,1966年卖出这些股票并获利颇丰。但是,在1991年,巴菲特又在运通公司出现财务困难时投资3亿美元优先股(即有特别条件的股票),购买的均价为25美元/股。1994年将他的运通公司优先股转换为1400万股的普通股,并且开始越来越多地购买运通公司的股票,到1994年底他已经拥有运通公司2776万股,1995年1月中旬他又增加了2070万股,总计拥有运通公司9 8%的股权。在1995年,巴菲特还继续增持运通公司的股票,并在1995年底达到4945 6万股,累计投资14亿美元,占运通公司11 3%的股份。在1998年运通公司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时,巴菲特又购买了100万股,在3∶1配送前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已经拥有运通公司5053 69万股。到1999年底,巴菲特持有的这些运通公司已经累计投资14 7亿美元,相应的市值达到84 02亿美元。此时,巴菲特在运通公司的投资金额已经超过在可口可乐的投资,并且成为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投资组合中唯一的阳光射线。
尽管有过不成功的努力,巴菲特仍然一直在阅读运通公司过去几年的年报,并跟踪运通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运通公司已经变成一个金融超市,成为杂乱的兼并者和吞并者,缺乏关联性,现金流转不良。如此巨大的波动,使得这个拥有全球最大特许经营权的品牌公司,在最近10年的股价不断下降。巴菲特开始购买和大量增持运通公司的股票主要在90年代中,他看中并大力下注运通公司,主要原因是,运通公司有着最大的特许经营权、杰出的管理层,而且此时它的内在价值远远超出股票价格。
巴菲特采用两阶段的红利估价模型,假设第一阶段为期10年的股东年收益率为10%,以后每年为50%,贴现率为10%,资本化率为5%,运通公司全部流通股为5亿股。由此计算出未来十年运通公司收益贴现到计算期的总和为139 96亿美元。运通公司10年以后的收益贴现到第10年为762 40亿美元,第10年的价值到计算期的贴现因子为0 3855,故10年以后股东收益贴现值为293 91亿美元。因此,运通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为这两部分的贴现价值之和,即139 96亿美元+293 91亿美元=433 87亿美元,其平均每股内在价值为86 77美元。显然,运通公司的内在价值远远大于巴菲特的初始购买价和随后的增持价格,故而必然能够获得较高收益。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回家昏乱,有忠臣。”
白话文:社会的公正被废弃了,才有所谓“仁义”存在;出现了聪明智慧,才产生严重的虚伪;有家庭纠纷,才有所谓的孝慈;国家陷于锗乱,才显出所谓忠臣。
正如经济发展的周期有波峰和波谷一样,股市的运行也总是在熊市和牛市之间游走。
对于熊市,几乎所有投资股市的人都有一种恐惧感;而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巴菲特来说,对“股票市场崩溃始终都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前者眼中所关注的是股票的价格——熊市股票价格必然下跌;而后者眼中所关注的是股票背后的企业的价值——熊市企业价值很可能被低估。
巴菲特曾说:“价格低估最常见的起因是悲观主义,有时是四处弥漫的,有时是一家公司或一个行业所特有的。我们希望在这样的氛围里投资,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悲观主义,而是因为我们喜欢它造成的价格。乐观主义才是理性投资者的大敌。”
可见,悲观主义是巴菲特巨大的财富来源。而熊市、牛市中的回落和金融大恐慌通常是悲观主义泛滥的“时间之窗”。
一、黑熊为什么出没?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白话文:大军过境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
股市里面也是这样,经过大牛市中一番争夺股票持有权的拉锯战,每个交易日都创下天文数字的交易额,买卖双方持续地缴纳交易印花税、给交易商佣金,还没有包括其他的交易成本以及骗子们从繁荣市场中的斩获。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一切成本都要反映到股票的价格中去,而上市公司创造的财富总额是既定的。等投资者们最终明白这一切之后,就会感到恐慌。
在巴菲特看来,价格下跌的共同原因,是投资人抱有悲观的态度,这种态度有时是针对整个市场,有时是针对特定的公司或产业。那么,投资人的悲观态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1 经济萧条陷入金融危机
1929年开始的长达10年的大萧条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全球性。它并非局限在美国及其主要的贸易伙伴国,而是迅速地蔓延到欧洲、拉美和其他地区。大萧条的这种全球性是什么造成的呢?
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看来,货币紧缩是造成1929~1939年大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1929年的美国实行的是金本位制度,货币的价值和黄金挂钩。黄金是极其有限的,因此金本位有紧缩性影响,坚持金本位对实际经济活动有负面影响。通过对24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观点:在坚持金本位制和通货紧缩、萧条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
1929年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恢复了金本位制。当时,美国正试图通过货币紧缩来给其过热的经济降温,法国刚刚结束了一个通货膨胀的时期并恢复了金本位制。两国都遇到了大规模的资本流入。由此带来的国际收支盈余使两国以惊人的速度吸收着作为货币的黄金。其他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只有出售国内资产来争取保存他们正不断减少的黄金储备,这样形成了世界性的货币紧缩,使世界经济陷入大衰退。
1930年从美国开始的银行倒闭风潮仅仅是加速了世界经济的滑坡,而金本位制在这时又扮演了罪魁祸首的角色。许多国家为了保证本国的金本位制而努力保护自己的黄金储备。这使得它们不愿为银行提供有可能使这些银行继续经营下去的流动资金。因为政府向其本国银行提供的任何贷款都会增长私人对该国政府宝贵的黄金储备的潜在要求权。
大熊市发生的核心原因是全球范围内的国内货币供给崩溃,这种崩溃导致了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总需求的急剧收缩和价格下降。对此观点,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那些率先放弃金本位制的国家最早地从大萧条中恢复过来。而每个重新采用金本位制的国家,货币紧缩、价格下降、产出和就业的严重降低等现象几乎都是同时发生的。
理解当前的货币政策对于一些读者有用,尤其是那些热衷于勇敢者游戏的股民。但我们更希望读者对此不感兴趣,因为巴菲特对此不感兴趣。
2 过度投机导致泡沫破裂
在一波大牛市中,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的投机,如果老人们和家庭妇女们纷纷杀入股市去淘金,妇孺皆入市炒作股票,就会到导致股市投机性繁荣的持续。利率会上升,通货膨胀会加速,各类资产的价格都将膨胀。到了某个阶段,一些大的庄家,也就是内部人觉得现有的利润已经能够满足他的胃口了,于是开始出货套现。
当市场达到顶部区间时,一般的股民、投资者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自己该杀进去火中取栗,还是应该迅速撤退。不过,总有那么一些勇士们进进出出,维持着市场供需的脆弱平衡,不过,这时价格会开始下滑。从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聪明一点的投机者们会察觉到,若要继续推高股价,哪怕是维持现有的股价,需要更多的资金进来。这迫使他们出售其他资产、收回现金,可是这将会对股价产生灾难性的后果。那些借给短期炒客们的大量资金将难以得到及时偿还,甚至会让债权人血本无归。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客们将逐渐或突然意识到市场繁荣难以维持,因而争相从股市套现退出。一场大溃逃的好戏就此编排好了,并且无可避免地上演。
在金融史上,股市崩盘往往是突然引发的。当然其中也会有些征兆,例如一家压力过大的证券公司或上市公司倒闭。在1969年,巴菲特就亲眼目睹梅茨基金陷入困境。为了逃避压力行为的暴露,个别操盘手会极力使用各类欺诈手段进行补救,比如挪用客户资金。安然事件中,则是伪造财务报表。由于事先没有思想准备,这类事情的出现对于投机者们来说,如同是万里晴空骤然响起霹雳声。风云突变与信用骤停将导致市场恐慌,人人都拼命要在大门关闭前挤出门去。
不过,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巴菲特。巴菲特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事商业活动,并不是因为他喜欢悲观的态度,而是因为老股神喜欢它所制造出来的价格。巴菲特深信,理性投资人真正的敌人是乐观主义。
3 庄家大户操纵股价波动
有一个农场主,刚买下一家农场后,把不动产经纪人叫过来,请他帮忙寻找买家。因为隔壁的农场主在几分钟之前以更低的价格把自己的农场给卖了。
别以为这是笑话,这是巴菲特在1988年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年报里,对当时的机构投资人所做的一个绝妙讽刺。按照这样的逻辑,当福特公司或通用电气的股票价值越是被低估时,持有这些公司股权的养老基金或是大学基金会就应该赶紧把低价的股票卖掉;同理,一旦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开始反弹,这些养老基金或大学基金会再把他们买回来。在巴菲特看来,市场的动荡,正是由于那些所谓专业的机构投资者造成的。他们掌管着数以亿万计的资金,却不去研究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反而专心研究其他基金经理人下一步的动向,对他们来说,股票只不过是赌博交易的筹码。
4 个股价格下跌的原因
美国有个对巴菲特非常有研究的专家叫詹姆斯?阿尔图切尔。他曾经以巴菲特式的理念对个股价格下跌做过解释。如果这样一些因素出现时,会导致个股的价格下跌:第一,市场风险。比如说,市场变得恐慌,人们担心未来美国会遭到恐怖主义袭击,并因此减缓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影响某些个股的现金流情况。第二,公司丑闻。2001年末安然事件爆出后,很多能源公司的股票价格就受到连累,甚至连那些最稳妥的市政设施股票也被拖下水。第三,诉讼风险。举个例子,烟草公司的市场和收益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因为这是一种烟民们依赖性非常大的产品。可是如果存在戒烟组织对菲利浦?莫里斯这样的公司提起集团诉讼的风险时,价格就会狂跌。跌到你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为止。第四,贸易挫折。当爆出玩具召回事件后,相关股票的价格将一路狂泄。
二、谁真正害怕熊市?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白话文:人出现于世上就是生,入于坟墓就是死。属于长寿这一类的人,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这一类人,占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却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
1929年10月24日,著名的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单日跌幅达22%,这是美国股市有史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到1932年,美国股市的总跌幅为89%。在这样一场股市崩溃中,几乎所有股票的股价都一泻千里,所有的投资者都在劫难逃。一个典型的个股案例就是美国无线电公司,无线电作为当时的朝阳产业,相当于今天的互联网。1929年9月股价超过500美元,1932年7月,股价仅为3美元。在当时盛传的许多描述股市崩盘后的华尔街惨状的笑话中,有这样一则:五星级豪华酒店里兹?卡顿酒店对来客的第一句问候语改为:“请问,您开房间是来住宿还是跳楼?”
1 财务+熊市=赌命
世界上有两种生意人,你千万别和他们打交道。皮条客和放贷人。这是笔者思考过许多年的一个问题。从前,笔者一直认为:“世界上最无情的生意人除了婊子,就是银行家。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认钱不认人。”后来,读过许多历史发现自己的观点需要修正。
关于后者,尽管银行家的确是认钱不认人,但现代银行的业务越来越多样化,银行家多少有点人味了。更重要的是,现代《破产法》等制度的出现,给了债务人极大的保护。从银行借钱之后,万一不幸陷入困境,不仅不会被逼上绝路,而且,还能托法律的庇护,维持起码的体面生活。破产制度撑起了一把如此好的保护伞,有时候,银行家们倒成了受害者。
至于前者,其实婊子们大多数是一些善良之辈,为了生计所迫才不惜出卖自己的身躯。2007年当美国CNN电视台报道一位伊拉克的37岁母亲为了挣钱给孩子看病,不惜以每天区区8美元出卖自己的身体时,谁又能说她不是伟大的女性呢?更何况,中国历史上太多的浪漫故事都是以青楼女子为主角的,她们做生意更多的时候甚至是先认人,再看钱。像杜十娘这样的甚至带着钱去找人。
皮条客和放债人则不然。关于皮条客的嘴脸,庸俗的古装电视剧里比比皆是。如果客人有足够多的钱,他们能够回报露出16颗牙齿的笑脸。
至于放债人的嘴脸,让我们看这个小故事吧:慷慨的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朋友巴萨尼奥结婚,以自己远航在外的商船为抵押,向专放高利贷的犹太商人夏洛克借来三千金币。由于安东尼奥以往借钱给别人时,从来不收利息,也就是说,他给违约风险定下的价格是零。这毫无疑问就冲击了高利贷市场,损害了高利贷商人的利益。因此,夏洛克打算借机除掉这个绊脚石。因此他告诉安东尼奥:“我不要你一分利息。但是,我们要到律师那儿去签一张借约,如果你到期还不出这笔钱,我就要割下你身上的一磅肉来,随便由我从哪儿割!”安东尼奥见惯了夏洛克的鬼把戏,无所谓地说:“好吧,我们去签约吧,我还要告诉大家,犹太商人夏洛克的心肠真好。”当拥抱美人与巨富的巴萨尼奥得意之际,却传来了一个噩耗:安东尼奥的船全部沉入海底,已无法准时偿还借款。按照规定,夏洛克将要割去他身上一磅肉。尽管莎士比亚给这个故事安排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惩罚了放贷人,但读者切不可以为夏洛克仅仅是虚构中的一个人物而已。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就曾规定,债权人可以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如果没有人为他还债,债权人可以把他拉到市场上拍卖为奴。如果债务人欠下多个债权人的钱,债权人可以将拍卖所得的款项按比例分配。如果债务人不够强壮,不具备经济价值,债权人可以当众将其处死。如果债权人是多个,那么每个人可以从债务人尸体上切走一块。这就是古罗马的流血充债传统。
债务人所面临的绝不仅是肉体的惩罚。因为在世俗社会里,一个人在生意上丧失信用、不能及时还清债务,就会被世人所蔑视。在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里,当摩莱尔公司不能兑现自己开出的期票时,父子两人竟然打算自杀,“用血来洗清耻辱”。大文豪狄更斯之所以在其多部作品中能让读者对苦难儿童的生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描写,是因为他对那种生活有亲身的体验。
1812年2月7日,狄更斯出生于朴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区,父亲是海军后勤部门的一名小职员,收入低微,却嗜酒好赌。狄更斯在八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但却是长子。10岁那年,狄更斯的父亲因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被投入债务人监狱。小小年纪的狄更斯,为父亲的不幸而备感惶惑、耻辱,但又必须协助母亲担负起繁重的家务。他照顾弟妹,变卖家具杂物,并到监狱探望父亲。为了糊口,他11岁就去鞋油作坊当童工,粘贴商标,包装一瓶瓶的鞋油。他干得很熟练,作坊主就叫他在橱窗里表演包装技术,作招揽生意的活广告,任人围观。这种侮辱、践踏人格的遭遇,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如果债务还有其一丝可取之处,那就是它所留下的烙印,造就了狄更斯不朽的著作。
中国有句古话,叫“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当欠债者无法还钱的时候,那么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偿命了。于是,就有了另一句古话,“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当债务人碰到熊市的时候,结局很可能就是“要命”。
新一轮的大牛市波涛汹涌地夹着热浪席卷而来,给中国股民的钱包送来了数不清的钞票,但却给老股民许国鸿送来他此刻最想要的死亡判决书。
2006年12月7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许国鸿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不服,旋即上诉,要求法院判处自己死刑。2007年2月8日,江苏省高院依法做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许国鸿为之彻底绝望。
故事的主人公曾经与大名鼎鼎的杨百万在中国股市江湖处于双雄并立的地位。是什么把他推上了绝路呢?
2006年4月18日凌晨3点左右,江苏南京丹凤街附近一套普通的居民楼房。为找工作奔忙了一天的大四女生许祯沉睡于她美好的梦乡。如果不是因为上一轮大熊市,这位受过良好教育的漂亮女生将得到她梦中所见到过的一切美好事物。但此刻,一向视她为掌上明珠的父亲许国鸿正缓缓走近她的床边。这是她在人世间唯一的亲人。透过外间的灯光,许国鸿看着熟睡中的女儿,片刻之后,他缓缓地伸出了自己的左手。“开始一个手掐,掐她的脖子掐了几分钟,她醒后开始挣扎。”许国鸿记得左手被女儿抓了一下,“她挣扎到地上,我又用两只手掐住她的脖子,掐了十几分钟。她抓我,我的手就掐得更紧了,她就慢慢不动了。”因为房间里并没有开灯,女儿的表情许国鸿也看不清楚,也不知道女儿是否认出了他。
清晨5点,许国鸿关好门窗,怀揣着妻子和女儿的身份证,下了楼,他要找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生,如果还有来生,他希望还能与自己的妻子、女儿相逢共度。在楼下,他看到自家的灯还亮着,愣了一愣,但并没有转身,直接走了。也好,虽然女儿已经离开了这个人世,留一盏灯给她吧,要不在自己赶赴黄泉与她重逢之前,孤单单的女儿会被黑漆漆的房间惊吓了……
上世纪90年代,因炒股而一夜暴富的故事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从中脱颖而出的杨百万等人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在这些财富故事的鼓舞下,一向自负的许国鸿也投入其中。直至今日,许国鸿的炒股故事还在一些老股民中流传,尽管很多故事的真实性难以印证,但其个人股资从几千元开始,一度高达200多万元也确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许国鸿成功地规避了1993年中国股市第一次大熊市风险的高超技术更被引为经典。炒股的名气越来越大,本来在单位里默默无闻的许国鸿开始受到领导的青睐。1999年左右,单位决定让他利用部分闲置资金炒股。而周围的人也慢慢由佩服转而更加信任他,纷纷把自己的资金放在他那儿,请他代为操作。据许国鸿说,是推脱不掉,只好接受委托。他从2000年起,开始帮朋友们炒股。多位亲朋好友共打给他数百万元,委托许国鸿炒股票。
从2001年7月开始,中国股市进入又一轮大熊市中。此后的几年,各种政策救市的老办法悉数用尽之后,股市仍一蹶不振,被套股民比比皆是。“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呼声成为交响曲。警方调查,至案发前数日,许国鸿的股票账户内的资金所剩无几,委托炒股金额本息全无,但许国鸿一直非常自信,对股市充满信心,从未在同事或领导面前谈论过他的失利情况,其言行表现、生活方式自始至终也未随股市波动有明显的变化,无精神异常表现。2006年2月,他还带着女儿到香港一游,花了两三万元。直到案发前数日,委托人向他索要钱款并规定期限之后,他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许国鸿在供述中称,他案发前炒股赔了300多万元,已经倾家荡产了。某位委托者向他限定时间索要现金60多万元,他根本没有任何钱款可以偿还,感到自己对不起委托人,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他彻底绝望了!只有一死了之!他唯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妻子去世后,他与女儿一直相依为命。女儿大学还未毕业,他担心自己撒手一走,女儿失去经济来源,日后不仅无人照顾,还要替他背负天文数字的巨债……许国鸿不敢想象,自己的女儿将如何生存下去。
于是,人世间最撕心裂肺的那一幕发生了。
许家的悲剧,直接原因其实就四个字:借钱炒股。那么,借钱炒股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危害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想清楚“钱”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对于有钱人来说,钱是身外之物;对于没有钱的人来说,钱就是命。
有钱人花钱,就是把钱包里的一种纸取出来,交给别人,或者把自己的借记卡交给收银员在电子设备上拉一下,自己在账单上签个字;更高级的是打个电话给自己的会计,让她去结个账。仅此而已。
对于一个在世上彻底没有财产的穷汉来说,他如果花出去了哪怕一块钱,也需要用此后的某一段时间去工作,赚回这一块钱。而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就是生命。一个人即便能够幸运地活到98岁,并且他从18岁开始就勤奋工作,那也只能干20800个工作日。如果一个人不幸欠下200万的话,而他又恰好没有超群的智商和出色的能力,一个工作日只能赚100块钱的话。那么这200万就是他一生的最高估值,因为我们还没有算利息。
如果读者把以上的描述视之为迂腐的书生之见,理论的陈腔滥调,那么就让我们搭乘一架直升机,降落到中国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某个楼盘销售处,和驻扎在那里的中国建设银行住宅按揭贷款推销员做一单交易吧。如果你想买一处北京三环以内160平米的住宅,向他借款200万,他会问你什么问题呢?也就是按揭贷款申请表上有哪些项目呢?除了硬性的收入证明和姓名、性别、籍贯、住址之类的基本识别因素外,还会有教育背景、工作背景、社会关系、健康程度、年龄。为什么问这些呢?这就涉及银行进行偿债风险计量的核心理念问题。银行是在考察你未来现金流的可靠程度。银行之所以把健康程度和年龄也列进去,就是要确保你有工作能力的时间区间和偿还贷款的期限是相重合的。也就是说,银行假定你那一段生命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它。
对于一个不欠别人一分钱的人来说,哪怕他只有一块钱,也是个有钱人。如果他又恰好能够善待这一块钱,那么80年后就会是个天文数字。如果这个家族能够连续几代将这种传统保持400年,那么这一块钱就能变成中国现在的GDP那样庞大。
本书前面有过介绍,巴菲特家族有个传统,就是把“欠债”视为一种耻辱。基于这个传统,巴菲特天生就是个有钱人。沃伦?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一度曾拖欠过祖父欧内斯特?巴菲特杂货店的钱,股神幼年曾蒙受过来自家族内部的耻辱。但公平地说,这笔账不应该记在股神的名下,因为那时他不当家。而他本人自7岁开始,就一直是个富人。其他的事情,只不过是个数字变化的问题。尽管从每天的变化幅度来看,不见得有多少令人吃惊的地方。但若把他在这70年以来的18200个工作日的财富水平连成一条线,还是足以让人瞠目结舌的。
借钱炒股,最大的危害就是把何时卖出股票的决定权给了别人。我们不想去分析用别人的钱炒一把试试看的赌徒们,因为本书并非是写给他们看的。我们希望帮助那些非常理性的投资者分析一下借债炒股到底有哪些危险?
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理性、也非常精明的投资人,并从亲朋好友处借了一笔钱炒股票。你肯定是假定:第一,你对所购买股票的价值具备很强的洞察力,甚至比巴菲特的洞察能力还强,也的确找到并购买价值被严重低估了的股票。第二,你还预测股价会在债务偿还到期日之前上涨到某一个点位,当你在这一价位抛出时,所回笼的现金不仅足够偿还债务,而且还有多余,多余的那一部分就是利润。
第一个假设没有问题。市场上经常会存在一些那种被低估的股票。不幸的是,第二个假设有问题,并且它和巴菲特对市场的认识截然相反。巴菲特年复一年在强调,市场先生的情绪极其不稳定。一个明显的常识是,任何国家的银行在接受股票作为抵押物发放贷款时,通常只会接受那些业绩稳定的蓝筹股,并且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我国监管当局一直严令禁止信贷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就是为了维系商业银行的安全。
即便你能够算准股票上涨的路线图,你也算不准债权人催债的日子。这就叫天算不如人算。很可能偿还日期还远远没有到,但债主已经上门了,怎么办?抛股票吧。所以说,借债炒股的人没有权力决定自己在什么时候抛股票,得由债主说了算。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股票价格越跌,债主逼得越紧,还债的可能性日趋渺茫。于是,很多人会因为无法忍受借债的耻辱而选择结束生命。
2 资本运作者最怕熊市
中央财经大学是中国顶级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2001年秋季的一个周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一个在职金融学研究生班课堂上发生了一起不小的骚动。讲台上那位教授据说是中国少壮派的经济学家,长期从事股份制与金融证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总计主编和合作编写著作二十余部,发表有关金融及证券市场的论文三百篇之多。不仅理论修养了得,也是一个积极的实践者,早在1993年就开始杀入股市,并且一路颇有斩获。教授不仅学术功底了得,也常在财经电视栏目出任嘉宾,在财经类报纸上发表长篇评论。
骚动的起因是有位异端学生和教授的观点不一致。教授讲课中,表达了对当时股市低迷的不满,他尤其厌恶央行的加息,在他看来“中国商业银行包袱巨大,居民储蓄超过11万亿元,每加息一个百分点,银行每年就要多付给老百姓1000亿元以上。”另外,股市持续低迷,如果再连续加息,造成股市长期大幅暴跌,将使得任何人都承受不了。
有个不识趣的学生站起来对教授说,我认为应该加息。因为我没有股票,只有存款。并且,我看不懂那些上市公司在做什么。出头鸟迅速招来了许多愤怒的眼神。教授答曰:“个人的利益应该服从社会利益,不应成为公共决策的出发点。如果股市再迎来一轮暴跌的话,受伤害最大的还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
这时另外一个学生站出来说:“我是中国工商银行的职员,手上有几万块钱的股票。我不在乎股市的涨跌。如果再跌去一半,我最多白辛苦两年。但我相信自己绝不是受伤害最大的,钱是我自己的。并且我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因为那些大量举债的机构庄家将现出原形。我敢打赌,幕后操控德隆系股票价格的庄家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因为他们的资金肯定会有高昂的成本。因为我觉得那些股票不值现在这个价格。我愿意牺牲我的血汗钱换来一个看到真相的机会。”对此,教授很大度地安慰他那激动的学生,说道:“那也是你个人的事情,和公共政策无关。”
尽管书生意气式的宣言在课堂上招来了更多的愤怒和敌对情绪,但此后的几年内,那位年轻的朋友毕竟有幸看到他想看到的许多场景。
中央财经大学,这所为中国培养过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的最高金融学府毕竟是气度不凡,能够将公共政策超然于个人利益之外。但之前有五位经济学家就没有这么超脱了,他们非常反感那些可能导致股市下跌的政策,甚至是言论。他们聚集在一起,语重心长地呼吁对中国的股市要关怀、爱护,要像对待婴儿那样看待和爱护中国的证券市场。更有许多对经济问题一知半解的网民们一看到沪深证券指数变绿就哀叹:“市场要死了!”也就是说,股指涨跌会关系到“市场先生”的生死存亡。
笔者曾就此问题请教过一位见多识广的老者。当他得知许晓年先生因为“那著名的千点论”快要被中国网民的唾沫淹死时,他显得特别吃惊,非常真诚地向我请教:“为什么股票下跌就不好呢?为什么股指下跌了市场就会死呢?难道就没有人买股票吗?”我哑然失声,真是倒霉。一个小糊涂蛋碰到一个老糊涂蛋。随便提一句,那位老者名叫茅于轼。
后来,一位在股票市场征战多年的朋友对此做了两点看起来比较可信的解释:第一,在中国,普通股民一般不指望从上市企业的经营成果中获取回报。许多人买股票只不过是希望自己短暂持有之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别人。中国的股票市场有一个叫“主力”的家伙,也不知道是男是女,更没有人见过“主力”长得怎么样。反正它是最大的买家。之所以他有能力买这么多,是因为它一直从银行、从其他企业拆借资金用来买股票。如果股票价格一直下跌,“主力”就会破产,没有了“主力”,普通股民们就没有了游戏的对手。所以,他们害怕股价下跌。所谓市场死了,也就是“主力”死了。第二,有那么一些机构,控制了某些股票,并让股票价格处于非常昂贵的状态。他们再把这些股票按照市场价格略作折扣抵押给银行,贷出现金来。一面维持高价格,一面拿这些现金做其他赚钱的生意。所以他们害怕股价下跌。比如说德隆集团。前一种是“主力”把股票本身当作和非主力斗志斗勇的道具;后一种就是巴菲特经常说的,亲吻一下癞蛤蟆,把它变成王子,然后派王子去邻国当人质,借来一支兵马,打下一片江山,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最终迎接王子回来当真正的国王。
这些把戏的共同名字叫资本运作。搞资本运作的人最害怕熊市。
三、熊市考验投资信任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白话文:诚实的人,我以诚实对待他;不诚实的人,我也以诚实对待他,于是整个时代的品德就归于诚实了。
大熊市中,那些能干的操盘手、上市公司的命运无论如何不会好到哪里。因为,证券市场的信任关系几乎会降到冰点。正如许国鸿本人在悔过书中所言:“世事难料,事实无情,朋友也有自私贪财一面,股市行情不好,他们谁也不愿意承担风险。”
2006年,就在云南大理警方对自杀未遂的许国鸿进行讯问时,南京警方发现了留在许国鸿家地上的一张信纸。信纸上写着这些内容:“许国鸿:你好!打你手机关机,电话不接听。这种做法妥当吗?将钱借给你已有5年之久(还有家人、好友的积蓄)。是因为我和已故的陈师傅是好姐妹,知心朋友。我过去生活所遭遇的种种磨难你也很清楚,一人带着女儿生活已十三个年头……我们相信你。而你采取躲避的方式,只会伤害对方,最终也伤害自己及家人……”这封信可谓是软硬兼施,与数年前把钱委托给许国鸿炒股时的百般信任可谓天壤之别。
1 大萧条期间,谈钱六亲不认
亲友间如此,委托投资理财市场情况又如何呢?我们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杜辉廉和梁伯韬1988年创办百富勤时,获得多位华人大亨襄助,其中包括李嘉诚、胡应湘等,初期主要业务为商人银行和证券买卖。百富勤是1989年9月从李嘉诚手上购入广生行的,当时百富勤成立只有一年,股本只有3亿港元,而广生行市值逾14亿港元,有70多年历史。由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香港踏入过度期后期开始,中国国内省市部门在港的“窗口”企业的业务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往的贸易和引入外资角色转为在港积极寻找投资机会,上市集资,实行以小控大。而梁伯韬就利用这些新的业务机会,将百富勤和香港股市带向新的历史性阶段。1989年港股大幅波动,百富勤借机扩展,除收购广生行之外,1990年2月收购泰盛国际,改名为百富勤投资。
当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之后,上海发展神速,急需资金,梁伯韬协助安排上海在港窗口单位——上海实业上市,实行透过集资——发股注资大规模往上海引入资金,并带动了香港的红筹热,梁伯韬个人因此得到“红筹之父”的美誉,百富勤安排多家国企A股上市,为国企筹集大批资金。1996年5月,百富勤为北京控股安排上市,获得1200多倍超额认购,更成为百富勤最风光的日子。
1994年公司定息债券部门成立后,定息债券及票据营业额发展速度惊人,1995年约674亿港元,1996年则增至1430多亿港元。尽管这些债券是协助有关公司发行的,没有赎回责任,但按一般惯例,发行债券的投资银行往往要做自己发行债券及票据的“庄家”,以保证债券及票据可随时成交。证券商一般不把这类债券作为长期持有资产,而是通过买卖账户入账,1996年集团的此类资产达73 1亿港元,1997年更是大幅度增加。由于坐庄的资金大多来自银行借款,不可能把全部债券及票据都通过对冲交易保值,只能部分地做对冲保值,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百富勤1996年上半年曾获得11 3亿港元营业盈利,到11月中宣布前10个月业绩时,营业盈利已下降至不足9亿港元,反映出其间由7月至10月4个月内有逾2 3亿港元营业亏损,其中包括为东南亚债券业务所做的6500万港元准备金。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百富勤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称该集团在印尼的借贷和投资将近6亿美元,由于印尼盾的持续下跌,这些投资和贷款发生了重大损失,尤其是定息债券(这些债券以有关国家货币计值,到期由发行公司以美元购回,百富勤负责推销其他机构投资者)损失惊人,账面损失高达10亿美元,约合77 5亿港元,加上其他部门的亏损,总损失达100多亿港元,出现严重的支付困难。但百富勤两位创办人梁伯韬和杜辉廉不气馁,积极寻找新的投资人和新项目,挽救百富勤,并在1997年11月16日宣布与瑞士苏黎世集团达成入股协议。但是,人算不如天算。11月前后,金融风暴蔓延到香港和台湾,进而刮到韩国与日本,亚洲经济面临崩溃,苏黎士及时收手,宣布取消入股百富勤,把百富勤推向绝路。1998年1月,百富勤被强制清盘。
从许国鸿与百富勤的故事中,人们一定能看出信任在资本市场中的核心枢纽地位。如同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的:人就其本质而言,是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企业何尝不是各种信任关系的总和呢?假如许国鸿的亲朋好友在股市跌入谷底之际能够一如既往信任这位南京股神对股票价值的判断能力,咬紧牙关追加资金,从2006年初的1180点到2007年9月底的5500点,股市上涨了366%。不仅许国鸿的女儿许桢不会被深爱自己的父亲掐死,他们自己也能发大财;假如西方的任何一家投行能够信任当年时运不济的“红筹之父”——百富勤投资,他们就不必在这一轮沪港股市大牛市前临渊羡鱼,远远地、慢慢地编织鱼网,等待着中国监管当局施舍一个与国内二流券商寻求合资的机会。
人生不能假设,历史无法倒退!不过,可以大胆地断定,许国鸿的亲友们绝不会是最后一批大义灭亲的股民们,更多的瑞银们也会错过“红筹之父”这样的千里马。
2 企业是信任关系的总和
信任是社会得以存续的纽带,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金融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核心、资本市场又是金融市场的枢纽,而资本市场所交易的,就是信任与信用。
企业就其本质而言,是各种信任关系之和。政府出于对企业的信任,才发放准入资质;司法系统负责对那些伤及他人的失信行为进行惩戒。银行出于对企业的信任,发放贷款;股东相信管理层能够创造利润,才注入资金;客户相信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产生效用,满足需求,才购买;供应商信任企业的付款能力,愿意提供原料;雇员相信企业能够按时发放工资,才愿意提供劳动。
企业作为一个为自然人谋取利益的工具,它所搭建的信任关系范围越大,盈利也就越多。实际上,企业的目的最终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一种信任关系——经过漫长的、庞杂的信任关系链条之后,最终输出的利润,就其本质而言,依然是代表一定购买力的货币——这是国家所发行的信用。西方的评级机构将一国的国家信用作为该国企业的上限,就是这种逻辑的延展。
如果不放到整个社会的宏大背景之中,很难对现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场域。按照金岳霖教授的观点,现代化的社会具有这样三个特征:工业化、城市化及普遍参与意识。传统手工作坊之中,产品留下了生产者很深的私人烙印,可以很直接地追溯到他的源头;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时代中,各道工序被冰冷的机器所运作,彼此之间的纽带被彻底割断,最终汇集到生产线的浩荡洪流之中,消失在未知的命运中。陌生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城市之中,彼此按照某种临时的契约互相关照。有正常理性的人不得不抱有一种普遍的参与意识,以便能主张自身的利益。如此,任何的不确定性都会通过心理因素被无限放大。
简单地说,华尔街贩子们贩卖的就是信用。任何信用都是一种约定,即预约和商定,是双方相互的期待,这种期待的前提是信任,而诚如《货币哲学》的作者西美尔所言,“任何信任都暗藏着一种风险”。这种风险之所以能够产生与存在,正是由于全部的交易过程被分割成若干阶段并被控制了各阶段距离的伸缩后,以可变的信任来支撑各段距离的两极所造成的。所有的企业经营的都是信用,银行是企业最典型的代表。一般形而下的理解认为银行是货币经营者,它跨越时空地连接着债权人和债务人。银行借助的是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这种时空阻隔造成一个错觉,似乎所有债权人的钱都在银行里,而所有债务人的钱都是欠银行的,割断了债权人和债务人关系的直线联结,整个经济交易链条中造就了一座表面看来没有支点的恢宏大厦。在这座大厦里,没有任何一个债权人能找得出与他相对应的债务人。银行是这场信任游戏的中心。
信用既是一种关系准则,又是一种实现过程,更是一种人格主张。经济信用则不过是两个经济主体之间一方向另一方主张物质价值的最终实现而要求得到人格化和伦理性的庄严担保而已。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向无数个其他基本单位兑现它的承诺之时,也要求确认另外的无数个他者兑现承诺。它向全社会承诺信用,而又向全社会要求信用。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承诺在前,兑现在后,承诺容易兑现难。信用是美好的,但却是脆弱的。信用之所以脆弱,是因为任何信用都是关系,而这种关系实质上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方向。恩格斯曾指出:“在社会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然而,“人们所预期的东西很少如愿以偿,许多预期的目的在大多数场合都互相干扰,彼此冲突,或者是这些目的本身一开始就是实现不了的,或者是缺乏实现的手段的”。
3 股神相信谁?
信任是一个集美好与脆弱于一身的关系。如果股民们接受这个事实,就能够理解大熊市里芸芸众生的千姿百态,就能够深刻理解巴菲特为什么喜欢在大熊市中做生意。因为大熊市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原本信任关系两极中脆弱的一面会极度膨胀,陷入危机状态;美好的一面则会极度萎缩,成为一种极度稀缺资源。如果熊掌可以用来比喻大熊市中的真诚信任,那么,他也是北极熊的掌,而不是普通大狗熊的掌。一个丑陋不堪的卑贱男子如果愿意把自己的信任捧出来,就能迎娶时运不佳的娇美女子回家。上文介绍过,梁伯韬用了3亿港币从李嘉诚手里购买了广生行,日后发展成了名震一时的百富勤,成就了“红筹之父”的美誉。巴菲特每每常说,他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做生意,因为大家都比较悲观的时候,容易买到便宜的东西。
那么,如此稀世罕见的北极熊掌,应该给谁呢?我们看看巴菲特是怎么说的吧:我们的投资方式只是与我们的个性及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相适应,为了这个原因,我们宁愿与我们非常喜欢与敬重的人联手获得回报X,也不愿意通过那些令人乏味或讨厌的人改变这些关系而实现110%的X。
看来,巴菲特也是一个感性动物!请读者们务必接受这个可爱的现实,巴菲特他是个人,而不是神;是个有血有肉、有偏好和憎恶的凡夫俗子,不是个点石成金、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梅达斯国王。读者们一定感兴趣哪些人是巴菲特敬重的人?他们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如何打动巴菲特的?本书会给读者们提供一个满意的答案。由于本书是写给中国投资者看的,请让我们先从一个中国的案例开始思考,带着问题,也许更能得到巴菲特秘笈的精髓。
在上一轮大熊市中,德隆集团这个怪物轰然倒下。一些经济学领域内名噪一时的学者在多个公众场合为当时正在发生信任危机的德隆集团呼吁公平,原因是德隆集团的领导人不是以所谓资本运作为生,而是怀有实业报国的远大理想。其实,他们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不在于德隆有多远大的理想,问题是德隆是否有过欺诈行为?有多少次欺诈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短短十年之内,德隆介入国内的数十个产业,投资了数百个企业。德隆系的几只股票一度市盈率达到200倍,这意味着需要200年的红利才能把购买股票的钱收回来。这远远超出了生命可以信赖的极限。德隆的唐万新曾屡屡自诩其企业家的才能卓越,我不愿笑话他是井底之蛙,但相比之下,我的确更愿意信任盖茨的企业家才能以及盖茨的承诺,原因很简单,盖茨经常提醒我们,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可惜我手中的人民币无法直接购买微软的股票。德隆长期以来神秘莫测,唐万新还口出狂言,这样的人居然值得信赖?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德隆的创始团队有着惊人的商业天赋,其所谓的项目真的前景广阔——一如他们的自吹自擂,在国内的职业经理人市场还不健全的今天,他们如何委托一个庞大的团队去经营他们庞大的产业?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的原材料上下游供应链之间、产品分销回款体系乃至各等级的委托代理之间的信任关系不稳固,其内部生态体系必然容易出现紊乱,这样脆弱的信用安全格局的必然结果就是聚集为一个庞大的火药桶。唐万新不值得信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作为庞大德隆体系的灵魂人物,据说他一天只工作4个小时,其余时间都用于花鸟虫鱼,或者是做些哲学思考。休闲时光怎么度过是一个人的隐私,旁人无权过问。但作为一个给予德隆信任的利益关系人,却有权过问,这4个小时的沟通是否足够消除唐万新和他所授权的庞大经理人团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果不能,德隆的信用安全还有保障吗?
对内,如果一个企业内部信用链条控制能力、控制体系是健全的,那么,对外它就是安全的。正是由于盖茨与不确定性展开不懈的赛跑,微软才获得了相对的安全。唐万新也许可以声称自己比盖茨聪明,但绝不能说他比盖茨勤奋。
关于信任到底值多少钱,巴菲特也没有估算过,这不能怪他,因为信任本身是无价的。有这样一段论述,展示了这位甩手掌柜是如何对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旗下子公司进行管理的:本公司有关财务规划一向是属于中央集权,且决策集中于最高当局。由于极端授权予集团子公司或事业体的专业经理人,我们的集团总部占地仅1500平方英尺。总共只有12人,刚好可以组一只篮球队,也因此管理上难免会出点差错,但同时扁平化的组织却能降低成本并加速决策过程。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事可做,所以每个人做的事也很多。更重要的是这使得我们能请到最优秀的人才来为我们工作,这是一般企业无法做到的,因为这些人就像是经营自己的事业般努力着。我们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而他们所给的回报更是远大于此。
四、股神与熊市的三次亲密接触
洼则盈,敝则新。
白话文:低凹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推陈出新。
除去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以外(当时巴菲特刚刚出生),巴菲特共经历过三次熊市。从股神与熊市的三次亲密接触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感性认识:股票价格的下跌往往孕育着诸多的良机。
1 第一次熊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经济泡沫及通货膨胀已积聚到相当程度。用巴菲特的话来说,市场先生情绪高涨地狂暴了几年,到了该停下来喘息的时候了。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滞胀”时期。为此,刚上千点不久的道—琼斯指数面临着巨大的考验。1974年末、1975年初,道—琼斯指数一度暴跌至550点,几乎吃掉1956年以来的战果。
这是一次自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以来最残酷的熊市。迎面扑来的大黑熊令大多数投资者措手不及。市场的暴跌让他们犹如一下子从天堂掉入地狱。但这群被牛市所宠坏的投机客们不愿面对事实,依然抱着市场马上会反弹的幻想,眼看着手里的股票一步一步持续下跌而不愿卖出。这种绝望的心态让投资者筋疲力尽,等终于清醒过来明白市场反弹无望时,大家又开始恐慌性地抛售自己手中的股票,引起市场进一步暴跌,曾经承载了众多投资者财富梦想的市场似乎受到了诅咒一般,在恶性循环中怎么绕也绕不出来。
到1974年底时,大多数投资者手中的股票跌了60%。美国人民谈股而色变。而就在这时,养精蓄锐了将近5年之后的巴菲特,像一个潜伏了很久的猎人终于发现了猎物一样,在最恰当的时刻扣动了扳机。他把5年来积累的大量资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那些被人们所抛弃的股票上。像淘金者发现了一座金矿,他找到了大量有价值而又便宜的股票,以至于他的资本都消化不了。任何一个在1974年进入股市的投资者,很少有人回报率低于75%。
2 第二次熊市
1987年的股灾是巴菲特所经历的第二轮大熊市。10月19日,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道指狂跌508点,日跌幅达22 61%,从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2246 74点跌至1738 74点才收盘。这一个单日跌幅排在道—琼斯指数有史以来的第二位。这轮次下跌直到1987年年底才恢复。
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市值也在一天之间损失了3 42亿美元。巴菲特的同事们声称,巴菲特可能是那天唯一一个不关注股市行情的人。他仍然和平常一样在办公室平静地阅读年报和资料。一整天中,他只从办公室走出来过一次,安慰同事们说:“股价下跌对公司没有任何影响,大家继续往日的工作。”他说的没错。在经历了持续两年的抛售之后,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中只剩了3只股票: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CEICO。而这三只股票是巴菲特打算“相伴到永远”的伙伴。所以,它们价格的涨跌和巴菲特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其他股票的价格崩溃则给他带来了滚滚财富。别人狂抛之际,他精心选择了几只股票,大胆买入。到1987年年底,市场指数恢复到大跌前水平时,巴菲特持股总值首次超过20亿美元。
3 第三次熊市
2000年开始,反映技术股走势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持续下泻,从5000点高位,跌穿2000点主要心理关口,重新回到1998年12月的水平上。思科的股价从82美元跌至26 06美元,总市值从5554亿美元,直线降到2001年11月9日的1876亿美元。由华人明星式企业家杨致远所创建的雅虎公司从2000年的250美元一路连续下跌,到2001年9月26日,跌至历史最低谷,调整后的盘后价仅为4 05美元,跌去了95%。最神奇的神话美国在线辉煌时,股票市值1600亿美元,相当于电脑巨人IBM的两倍,这让它的胃口达到足以在2000年1月10日吞并一家比自己营业额大五倍的传统媒体帝国——时代华纳公司。合并后的第二年,新公司市值下降了54 66%,还比不上合并前时代华纳的市值。不过,那还远不是低谷。
许多华尔街的投资商身价一落千丈,但始终坚持投资在保险、零售等旧经济公司的巴菲特,他控制的上市公司2000年则逆势而上,大赚33亿美元!
当然,这时候那些曾经在1999年说过“巴菲特老了,糊涂了”的投资者们只剩下对巴菲特的感激了。
五、华尔街思维PK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理念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白话文: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提及巴菲特,很多人总是把他和华尔街联系起来,并希图从那儿获得股票投资的真经,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十分成功。但是,如果你仔细倾听这位居住工作在艾奥瓦州奥马哈的老人的话语,会发现他和华尔街可谓道不同不相与谋。
1 投机PK投资
两者之间最直观的一点区别就是:华尔街的所谓“精英们”害怕股价下跌,而巴菲特坦承他喜欢股票下跌。
我们先来看一个华尔街精英倾家荡产变卖飞机还债的故事。
美国次级按揭债问题拖累全球股巿连日下挫,不仅让许多普通股民损失惨重,也把一些投资界风云人物按倒在华尔街上。在美国,有一名过惯奢华生活的对冲基金经理,继变卖游艇后,更要变卖直升机和豪宅套取现金。这个倒霉蛋就是佛罗里达州资产管理公司的创办人和合伙人德瓦尼。在次级按揭债风暴之前,他曾经是奢侈品经营商最尊贵的上帝。除了拥有劳斯莱斯卧车、私人喷射机和一栋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万平方英尺的豪宅之外,他还收藏了法国著名画家勒努瓦的作品。他手中甚至还握有一份1823年美国独立宣言的名贵复制本。全球股巿这两年屡创新高,这让德瓦尼忘了自己是谁。他不时带记者参观他那艘长43米的游艇。最近,次级按揭借债泡沫破裂让他管理的基金暴跌35%,佛罗里达州资产管理公司在7月3日发表声明,暂停4种基金赎回。华尔街股巿暴跌让德瓦尼大吐血,只好先以2350万美元卖出他的游艇,再以1650万美元拍卖他的住房,那所豪宅有16间卧室;即便这样,仍未有止血迹象,《纽约邮报》报道,他将再拍卖他的SikorskyS76C直升机,报价1100万美元。
反观巴菲特,在2003年早春,他在写给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股东的信中,对当时的股市评论到:“连跌三年的股价虽已大大提高了普通股的吸引力,但我们仍几乎难以找到哪怕对我们只有温和吸引力的股票。这种令人沮丧的现实情况,反映了股价在‘大泡沫’时期达到的高度是如何地疯狂。而且不幸的是,酒醉的时间可能会和暴饮的程度成正比。”巴菲特说,除非他发现哪只股票有较大的产生至少10%税前回报的可能性,否则他将会离场观望,而当时的状况仍属于后者。
2007年一段时期内,我国猪肉的价格涨得厉害,以至于总理都为之心忧。发改委、商务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干预,猪肉的价格终于回落。猪肉的价格下跌,不仅没有导致成千上万的城乡居民痛苦流涕,他们反而非常高兴。您一定会觉得这很正常,对吗?
可是,股票价格一下跌,为什么千千万万的股民就开始骂娘呢?这个问题您也想不通吧?不仅您想不通,巴菲特也想不通。巴菲特曾表示,在他有生之年,甚至是在他身后,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都将年复一年买下企业或者企业的一部分,因此,企业的价格下跌对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来说更有利,反之则不利。
解读一下普通投资者的心理,大多数投资者之所以惧怕股票价格下跌,那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股票仅仅是参与投机的一张凭证,是和彩票类似的东西。购买它并不是为了长期持有它,而是期望它在短时间之内,最好是在一周之内涨起来,那样就可以卖出它获利,接着进行下一笔交易了。所以,当股价下跌时,他们的脸色都会变绿。
可是,巴菲特就坦承他喜欢股票下跌,而且越低越好。其实,这就是以交易(卖)为目标的华尔街思维和以企业投资(买)为目标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理念根本不同所在。巴菲特就说过,许多投资者不合逻辑地在股票价格上涨时心情愉快,而在它们下跌时闷闷不乐。令人不解的是,在对食品价格的反应中,他们不会表现出这样的混乱:他们知道自己永远是食品的买家,并且欢迎不停下跌的价格,谴责价格上涨(只有食品的卖家不会喜欢一路下跌的价格)。
巴菲特很早就意识到,从共同基金经理到互联网日交易员的绝大多数人都受困于短期游戏,他们虽然口头上也说长期投资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他们对赚快钱更感兴趣。这意味着目光长远的投资者,有机会从目光短浅者遗弃的股票中拾取具有长期价值的财宝。
听到坏消息就抛售股票的“坏消息现象”在股市十分普遍。坏消息意味着股价下跌,也意味着巴菲特及其信徒的“眼睛发亮”。
巴菲特认为,只有当股市的恐慌和公司的坏消息同时出现时,才是选择性反向购买的最佳时机。他经常利用行业不景气、个别公司的灾难、公司结构变化和战争现象创造的机会购买。
2 股神如何看待熊市
对于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而言,熊市一点儿也不值得害怕。首先,300年的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已然证明,熊市不会持续到永远。其次,一旦选定并购买一只股票,他得到的不是一纸凭证,而是企业的一部分。如果发生了什么大的灾难,比如说世界末日到来了,一切都将毁灭,对于所有的人而言,生命都将毁灭,谁还来得及为失去财富而忧虑呢?
只要世界不会毁灭,人类得以幸存,男人们早上起来总是要刮胡子,千千万万的美国人甚至是许多外国人总会口渴,总会有那么多人依然要喝可口可乐,那么吉列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就会创造利润,股东就可分得红利。那么灾难又何所惧哉?
巴菲特不止一次强调,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目标是使持股合伙人的利润来自于公司,而不是其他共有者的愚蠢行为。所以,他希望股东们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股票仅仅是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凭证。而一旦某种经济事件或政治事件发生,就紧张不安,把他的伙伴无情抛弃。相反,巴菲特希望股东们将自己想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愿意无限期投资。就像如同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合伙拥有的一个农场或一套公寓。股票的价格最终将取决于未来的收益。整个投资过程如同是棒球运动一样,要想让记分牌不断翻滚,运动员必须盯着球场而不是记分牌。如果投资者们有坚定的长期投资期望,那么短期的价格波动对他们来说就毫无意义。除非这些波动能够让投资者们有机会以更便宜的价格增加股份。
在巴菲特看来,公司经营的好坏与股价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一个投资者不愿意拥有一家公司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他声称自己从不试图通过买卖股票赚钱。他购买股票是在假设他们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年之内不再重新开放股市的基础上。
巴菲特所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既是一群其他公司的股东,更有成千上万散布在全球各地的股东。在1983年面向股东发言时,巴菲特说:他本人从未把单一年度的数字表现看得太认真,毕竟没有什么道理要把企业反映盈余的期间与地球绕行太阳公转的周期划上等号。反倒是,他建议至少以五年为一周期来评断企业整体的表现,若五年平均利得要比美国企业平均来得差时,便要开始注意了。就像Goethe所观察到的,到时要注意我们所提出的解释,万一要是失败了,解释的理由可能会有一大堆。投资者应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股票市场的短期前景。
在下一轮股市暴跌时,请本书的读者务必记住巴菲特这位睿智老人的告诫:“当你购买股票的时候,要记住你正在购买公司资产的一部分,并且想去分享它的财富。不要相信投资就是股权证书不断易手的观点。”既然是购买公司的资产,那就和购买猪肉没什么两样了,价格跌得越厉害,对投资者越有利。因为价格越低,同样价值的东西就变得越便宜。因此,只要你对你所持有股票的公司充满信心,你就应该对股价下跌持欢迎的态度,并抓住这个机会增加你的持股。也许,想通了这个道理,你会和巴菲特一样,期待股市的暴跌。
退一步来说,就算你不是像巴菲特一样的长期投资者,而是等着在某个适当的时候把这些股票换成你生活所必需的房子或者田地,手中所持股权下跌也没有任何理由让你悲观绝望。因为市场先生也许会在短时间内忽视企业的基本面因素,但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这些因素一定会在市场上反应出来。只要你所购买公司的营运状况良好,你对这些公司的销售收入、存货、资本负债率指标了如指掌,它迟早会涨上去的。
在中国,还有一种极其荒谬的见解,一些过于愚蠢的评论家认为:由于股票市场掌握在这些投资大户手上,所以小额投资人根本一点机会也没有。
巴菲特对这类谬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他看来:不管资金多寡,这样的市场绝对有利于任何投资者,只要他能够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事实上由手握重金的基金经理人所造成的市场波动,反而使得真正的投资人有更好的机会可以去贯彻其明智的投资行动,只要他在面临股市波动时,不会因为财务或心理因素而被迫在不当的时机出脱手中持股,他就很难会受到伤害。
(1)千万别亏本
无论是1969年的离场还是1987年的减仓,在采取这些行动之前,巴菲特并没有100%的把握股市一定会跌,至少在短期之内不一定会跌。然而正是保本意识促使巴菲特谨慎地选择了离场或减仓。在那些熊市来临前的日子,一定有很多的投资者像巴菲特一样嗅到了危机来临的味道,然而他们却没有果断离场,因为他们没有把保本作为第一原则。在这些投资者心里,赚取更大的收益才是第一原则,他们总是陶醉在股市会不断上涨的幻觉中而无法自拔,这就是他们与巴菲特的区别。即使是经历了1987年的大股灾之后,美国一些共同基金公司的调查仍表明,很大比例的的散户依然不相信共同基金会发生资本损失,不相信市场会有高于10%的跌幅。另外一些投资者把损失看作是暂时的下跌,还有一些人出于一种心理保护机制而通过违背他们自己的原则来尽力避免损失:他们通过抛硬币来决定买进或卖出股票。
(2)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巴菲特并不是仅仅把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作为一家纺织企业来经营,而是以它为自己的投资平台,进行股票投资和企业并购。纺织企业要投资厂房和设施,资金量需求很大。巴菲特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他瞄上了奥马哈的一家保险公司:国家保险公司。国家保险公司是靠在大萧条时期为出租车提供保险起家的。它的主要拥有者林沃尔特生动地阐述了国家保险公司的经营原则:“没有糟糕的风险,只有糟糕的赔付比例。”通过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国家保险公司设计出一系列范围非常广阔的产品,吸引了大批顾客,公司账户上积累着大量保费。1967年,巴菲特深有远见地以860万美元购入了国家保险公司以及另一家保险公司——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的全部流通股。纺织企业是很消耗现金的,而保险公司能产生现金,债务可以在将来偿付。所以,保险公司的保费能够补偿纺织企业的支出,巴菲特还可以拿补偿后的剩余去投资基金,获得投资收益。巴菲特收购保险公司的意义非常重大,国家保险公司是巴菲特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1968年,国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000万美元,税后利润达到220万美元。从此以后,他有了一个源源不断的资金库,为他的投资提供了充沛的资金,而且他还能享受税收优惠。当时人们还未领略到保险业对于投资的益处,等到他们发觉过来,巴菲特已经捷足先登了。
(3)微软就是再便宜也不买
技术发展太快了,今天的领先者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被后来者超越,今年还是盈利的网络公司可能明年就会巨额亏损。巴菲特无法准确预测网络科技公司的发展前景,他不能投资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尽管现时状况是那么美好。他与微软创始人盖茨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问盖茨能不能确定10年后软件会是什么样,网络和电脑又会是什么样?盖茨说,我也不能确定,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快了。巴菲特诚恳地告诉盖茨,既然他作为公司董事长都不能确定微软的未来,他更不能违背自己的投资原则,投资自己看不懂的股票,所以他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不能购买微软的股票。只是因为他们是朋友,巴菲特可以以个人的身份投资微软。连最出色的生意人所经营的最为强大的网络公司都不能够受巴菲特青睐,其他的网络科技公司更是可想而知,不可能获得巴菲特的投资。在整整5年中,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竟然连一股网络股都没有购入。
六、在熊市的悲观氛围中做生意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白话文: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
市场信心过于低迷,所有投资者都不愿意购买和持有股票的时候,往往是购入股票的大好时机。巴菲特本人也多次说,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在熊市的悲观氛围中做生意。
1 熊市中的并购机会
1977~1981年,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股市也徘徊不前,道—琼斯指数一直在1000~800之间波动,股市波澜不惊。在这几年中,趁着市场的低迷,巴菲特花费4750万美元购入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早在1948年,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就收购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50%的股份,并出任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董事。因此,巴菲特对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熟悉已久。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一直以低廉的产品价格著称,它的保险产品价格大大低于其他保险公司。低定价归功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低承保成本,它的承保成本仅为13%,远低于行业30%的水平。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有巨大的竞争优势。然而在1976年,由于错误计算了客户索赔额,以及保险产品定价过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濒临破产,股票价格一落千丈,从每股61美元跌至每股2美元。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创始人利奥?古德温的儿子小利奥在接管公司后忍受不了这次股票的大幅下跌自杀身亡。但是,巴菲特仍然相信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整个竞争优势依然存在,而且他对新任首席执行官寄予厚望。于是他在低点持续买入了大部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票。从1977年起,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就成为巴菲特投资组合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
许多熟悉巴菲特的中国人都以为巴菲特只买保险和大众消费类企业的股票,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菲特就一直在购买银行股。一般而言,银行类企业的确是值得投资的宝藏。让我们看看,巴菲特是怎样购买银行股的呢?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银行业迎来了它有史以来非常艰难的时期。也就是说,银行股进入了大熊市,巴菲特开始大规模吸收银行股。M&TBANK则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为了生存,M&T急需一笔现金去完成两笔收购。财大气粗的巴菲特为它提供了这笔资金。最初巴菲特并没有直接购买他们的股票,而是借给他们4000万美元。以此换得一张票据,票面年收益率为9%。并且可以在5年期的任何时间内转换成股票,转换价锁定在每股78美元,外加按当时交易价20%的额外份额。1996年,在持有几年相当于9%利率的附息券后,巴菲特将它转换成了股份。它最初投资的4000万美元后来变成了6亿多美元。M&T是美国一家小银行,大家知道小银行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巴菲特是如何评估这宗交易中的风险呢?他把银行的借款用途作为衡量风险的信号灯。考察M&T银行具体情况时,巴菲特发现银行CEO本人持有350万股普通股,由此他断定,CEO肯定不倾向于采取任何过度冒险措施而断送了自己的身家。由此,一笔绝好的买卖成交。
2 搏击次级债风波
对宏观经济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也许都会关注美国最近一轮次级债风波。美林银行损失了80亿美元,眼看着CEO的饭碗都保不住。各金融机构收紧住房贷款的发放,住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直至要威胁到美国的经济,美国总统小布什多次站出来说美国政府会采取行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了50个基点的大幅度下调利率。整个金融机构乱成一锅粥,关于次级债的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不仅成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的头条新闻,欧洲大陆各大媒体乃至于中国的财经媒体的神经也被它牵动。人们心事重重,好像自己快要被美国次级按揭债按倒在地。
巴菲特却对此兴奋不已,证券市场价格跌得越厉害,他越高兴。按他老人家的一贯逻辑,一般而言,当市场出现混乱调整时,真实的投资机会就会出现。虽然他也并不清楚市场的调整底部在哪里,调整何时会结束。随着美国次级抵押债务市场风暴正趋严重化,全球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纷纷抛售股票等高风险资产,唯恐避之不及,引发全球股市大跌。在普通投资者六神无主的情况下,巴菲特却气定神闲,因为他在市场动荡时看得更远,趁普通投资者退避三舍时,他考虑的却是如何在市场动荡中渔利。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投资策略明显贯彻了他的这一思路。美国证交会(SEC)公布的文件披露,该公司二季度大量增持美国金融股,这在大多数市场人士看来是逆市场趋势之举。因为2007年以来的次级债动荡使得金融股表现不佳,标普500指数金融板块今年来的累计跌幅已超过了10%。巴菲特二季度增持了8700万股美银(BankofAmerica)股票,季末的市值为4 253亿美元;他增持了2550万股的美国银行集团(U S Bancorp)股票;他还增持富国银行股票,目前的总持有规模为2 577亿股,季末的市值为8 396亿美元。
4 熊市中的套利机会
巴菲特以价值投资闻名于世。提起巴菲特,人们总是联系到巴菲特的长期持有理念。其实,巴菲特也经常进行短期炒作。在1985年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年报中,巴菲特有这样一句原话:“当我们的钱比想法多的时候,我们有时会进入套利领域。”所谓套利就是买入一只股票并不打算长期持有,而仅仅是等着有人出更高的价格接手。
在纽约证交所有一只叫DOV的股票,这是一家重工业企业,产品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从汽油泵管道、自动印刷线路板组装器,再到拖拉机牵引器,无所不包。由于和终端消费品距离很远,不仅普通的中国人不了解它,甚至连美国的专业投资者对它也知之甚少。但它没有逃出巴菲特这个老猎人的眼睛。整个20世纪90年代,这家公司的内部经营非常良好,并通过一系列的收购扩张了其收益和利润。但从2001年起,整个行业进入萧条状态,股价上不去,并于2002年开始股价不断下跌,到2003年初股价才见底。巴菲特从2001年1季度开始悄无声息地建仓,并在此后的两年内一路小跑前进,持续增加买入量。因为巴菲特从DOV多年持续增长和盈利纪录上嗅出,一旦萧条期过去,股价将会回升。果然,到2003年底,巴菲特开始卖出这家公司的股票时,股价涨到了历史最高点。
短线套利操作的确是非常有利可图的生意。如果能将一连串的套利交易连在一起,那么神奇的复利会使最终的年收益率变成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假设每3个月完成一笔套利交易,每次的收益率都为10%,每次完成交易后的钱都全部投入到下一笔交易中去,则一年下来,收益率将达到惊人的46 4%。
这里要特别提醒读者,在您的操作中千万别对号入座,以“股神也炒短期”作为自己做短线操作的依据。看到巴菲特套利成功的同时,千万要记住他的那句话:“当钱比想法多的时候,才进入这个领域。”也就是说,巴菲特进行套利操作是无奈之举,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七、熊市猎手的必杀绝技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白话文:“道”的运动是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道”的作用是感觉不出力量的“柔弱”。
1980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并不会为了一些特定的短期资金需求而去融资,反而我们借钱是因为当我们觉得在一定期间内(约略短于融资年限)将有许多好的投资机会出现,最佳的投资机会大多是出现在市场银根最紧的时候,那时候你一定希望拥有庞大的火力。”巴菲特的反向操作手法,与《道德经》中的辩证思维如出一辙。那么,面对熊市的时候,股神是如何进行反向操作的呢?
1 牛去熊来寻常事
在美国人眼里,中国有个小个子永远被人打不倒,他三起三落的人生世人皆知,他的名字叫邓小平。他不仅曾经血染沙场、百战余生,也主导了整个国家的生活甚至是思维方式。相信所有股民都会感激他,因为是他亲自把“市场先生”召唤到中国来的,而股市里的财富都渊源于他。看过电影《百色起义》的人想必会将那句用浓重四川口音说出的台词铭刻在心:潮起潮落寻常事。那一年,这位三军统帅才25岁。后来的历史显示,他的生命是多么离不开潮水——1992年,88岁高龄的老人还下海八次,每次45分钟。那些迎面撞见大黑熊的股民们在惊恐之际可以想想邓小平的这句口头禅。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成为熊市王者,正是因为他几乎也有这样一种大海般的胸怀。风风雨雨一甲子的磨练,让这位老人看透牛去熊来寻常事,宠辱丝毫不影响他日常的决策。对此,他原话是这样说的:我所做的不是要预测整个股市或商界的波动变化。如果你觉得我能做到这一点,或是认为这对于一个投资项目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你就不该参加到这个合伙企业中来。
谁对股票的价格涨跌最关心?行情的变化当然是那些已经买了股票的人和想买股票的人。这句话相信不会有错。行情的变动时时刻刻牵动着他们的心。
但凡是对股票点有常识,对巴菲特略有所闻的人都知道,他是举世无双的股市利益相关者。就股票拥有量而言,十几年以来,他一直处于世界前三名;最近的这些年中,他排在盖茨后面,是这个星球拥有股票第二多的人;并且,巴菲特的股权都是他60年以来一股一股买来的,而盖茨的绝大部分不是买来的,是自己“闭门造车”的杰作。
多年以来,盖茨最主要的工作是领导一批工程师编写软件程序,也就是为他那家“又小又软”的公司开发并销售产品;而巴菲特的工作一直就是倒买倒卖股票,事实上,他的采购和供应规模是如此之大,他的一举一动不仅会在华尔街引发地震,甚至也常常成为全球的头号财经新闻。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对他所进行的一次专访中,他告诉电视观众:仅仅在看了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和2003年度的财务报表之后,他就买了这家公司23 39亿股普通股,占这家公司总股权的13 35%,并且按他自己的话来说,还是“算不了什么,那是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一个很小的投资。”
就是这样一个超级股民,在本书前文介绍过,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大崩盘,他是唯一不关注行情的人。尽管这一天,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也损失了3亿多美元。
如果股市行情对于巴菲特还有什么意义,那就是有别人来帮他披露信息,省却了他自己的很多麻烦。在1979年年会中,巴菲特说到: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这表示在每天的《华尔街日报》证券版将可以看得到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报价。而在此之前,不管是《华尔街日报》还是道—琼斯工业指数皆不会报导我们的获利情况,即使我们的获利数百倍于它们常常提及的一些公司。而现在当我们按季公布获利状况后,《华尔街日报》会立即报导,这帮我们解决了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发布消息的难题。
那么巴菲特何以能够有此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气度,做到“牛来熊往寻常事”呢?结合本书前文的介绍,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他深知熊和牛的秉性。在股市还没有到达顶部之前,他把股票都已经清仓了。当大多数人骑在大红牛背上,一边享受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一边得意洋洋地炫耀着自己手上拿命换来的金光闪闪的大气球时,他早已预感到危险,把自己手上的皮球换成金子,离开了奔牛节的跑道,爬到旁边的树上,看着疯狂的人们兴高采烈地被疯牛送到大黑熊的洞口。
第二,在牛来熊往的游戏中,巴菲特玩的是身外之物,而不是命。尽管厉以宁、肖灼基等学院派大师不一定认同,但巴菲特本人的确亲口说过:过热的股市就是赌场。前文我们还说过,对于有钱人来说,钱是身外之物;对于没有钱的人来说,钱就是命。巴菲特是拿身外之物来参与这场游戏,而有的人是在赌命。
第三,巴菲特懂得挑球。疯牛一头撞晕在巨石上,冬眠的黑熊被巨大的喧闹声吵醒,异常愤怒,顺着疯牛的来时路,怒吼着拍踩着散落在路上大大小小的气球往前走。那些连气门心都没有扎紧的球在牛撞到巨岩的时候就会自动瘪下去,被吹得过大的球就会被熊拍破,即便质量好的球也会被暂时压得瘪一些,那些足够好的球则丝毫无损。极端情况下,有些特殊的好球甚至可能因为某个特殊装置,被充进了破裂球中所放出的空气,反而变得更大。
第四,最重要的是,巴菲特懂得熊掌的价值。大黑熊虽然看上去让人害怕,但它其实是不会伤人的,只不过那些不结实的球禁不住它踩踏。许国鸿式的悲剧,是因为他到赌场去赌命,而不是大黑熊取走了许家父女的性命。对于股市,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一个秘密,那就是放到一个很长的时间里,牛是永生的,而熊的生命是短暂的。牛的生命来源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现,技术领域的创新、发明以及人类管理科学、组织效率的不断优化。这些因素所创造的财富不断地给牛注入新的生命能量,让它一路勇往直前。只不过过度的亢奋会让他经常撞晕。而股市中的熊既没有大自然中的熊们走运,更比不得股市中的牛,有那么充足的食物。一头再凶猛的熊,拍碎了再多的球,它最多可能有几次冬眠的机会,但最终还是会无可挽回地死去,并给股市留下熊掌。
一个无可辩驳的证据是,道—琼斯指数在1924年是100点,1929年是250点,在1939年是150点,在1949年是220点,在1959年是660点,在1969年是770点,在1979年是830点,在1989年是2280点,在1999年是11300点,在2007年是13000点;上证指数在1992年是100点,在2002年底是1350点,在2005年底是1150点,在2006年底是2680点,在2007年6月底是3820点,在2007年9月底是5550点。
读者可以看到,从长期来说,股指是一路呈波浪形上升的。假如任何大熊市中的任何一个较低点位是大黑熊所留下的脚印,尽管它可能会极大地压低了某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让股民们的财富缩水,但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点位会永久性地成为历史。你能想象道—琼斯股指回到1929年时的250点,1974年的600点,你能想象上证指数再回到2006年初的1300点的情况吗?股指上升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大熊市低迷到一定程度之后,情况不会再糟糕。从长期来看,股市的前景总体上是光明的。只要你能够有足够的耐心,一直陪伴它走过漫长的时间。
不管大黑熊看上去有多凶猛,它总会死的。所以,请务必善待大黑熊,因为经历短暂的生命,它把一身的宝都留给了我们这些股民。而幸运的朋友们可以得到熊掌。看到这些,也许你心中该有些淡淡的忧伤,世间有些事情是不可逆转的。一切的苦难都将成为过去,而一切的过去都将成为亲切的记忆,乃至于怀念。
按照股神的说法,过热的股市就是赌场。芸芸众生,有谁不希望自己的日子过得好点呢?有多少人能够像巴菲特那样出身于一个“血液里流淌着富贵”的家族呢?中国这一轮大牛市狂潮中,已经把上亿人口席卷到浪潮中去了。并且,有相当一部份人是在赌命。本书要提醒每一个股民,无论是拿身外之物玩游戏的人还是赌命的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大红牛亢奋到一定程度之后,迟早会撞晕在前方熊洞门口的巨岩上——只是,我的确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间,股神巴菲特也不知道。
对于那些玩钱的读者,本书建议细细参悟巴菲特的牛市秘笈以及后文巴菲特的熊市绝技,相信有助于大家把一鸟捕到手。对于那些赌命的人,老股神拿他们也没有办法,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上帝也无法帮助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嗜赌成性、永不悔改的赌徒,笔者还是把这句话送给你,同时也真诚地祝福你,这一次能够碰上好运气。
这里本书要试图给那些因一念之贪把性命押在赌场上的人们开个药方,相信能够帮他们延年益寿。
第一,记住股神说的话:“投机看上去最容易,但它实际上也最危险。”
第二,如果从银行借了钱,记得你押上了日后的工作时间,那就是命,尽快收手,自己主动把钱还了,把命赎回来。在股票面值高于银行贷款总额的时候,何时出售还能由你做主;一旦下跌到债务总额之下,银行就会动手替你抛售,自动平仓,那意味着它开始向你索要你未来的一段性命。两个字:索命!
第三,如果从其他地方融的资,比如说亲朋好友,股票总市值已经严重缩水,远低于债务总额,欠下一大屁股债。赶紧主动公开情况,与债权人协商。也许你对股票价值有很准确的判断,以股抵债,劝说他们不要在最低迷的时候抛售,等待价格回升。总之,共担风险。亲朋好友嘛!别那么绝情。
第四,如果借了大额高利贷,严重资不抵债,债权人以种种手段相逼,甚至威胁到家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报警!高利贷在我国不合法;破产!《十二铜表法》已经是久远的历史了,流血充债的传统早已不存在。
总之,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千万别像许国鸿那样走上绝路。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 那一段风花雪月
美国运通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的产品代表着时尚生活的潮流。民营航空事业的发达,使得中产阶级也具备了乘坐飞机旅行的财力。而旅行支票就是运通公司给他们签发的“通行证”,按美国《读者文摘》的说法,叫“永不拒付的支票”,它具备与现金同等的支付功能。1958年,运通公司开始发行运通卡,短短5年之内,运通公司拥有了1000万用户。运通卡给美国公民带来了一次货币观念的革命,以至于《时代周刊》宣告“无现金的社会”已经到来。出门旅游无须携带现金了。
天有不测风云,1963年,运通公司位于新泽西巴约纳的一个经营仓储业务的子公司给挂牌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运通公司股票带来了一场灾难。在一笔平淡无奇的生意中,仓储子公司给它的老客户联合原油精炼公司开具了一张仓储单。联合原油精炼公司是一家庞大的实业公司,东家安东尼?德?安杰利斯被人称为色拉油大王,引发祸端的仓储单自然也就是关于色拉油的。尽管那个老板姓名有个“德”字,实际的情况确是完全相反的一回事,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德”。这一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把装满优质色拉油的罐送进仓库换取仓储单,而是在罐里装上大量的海水再覆盖少量色拉油冒充优质色拉油骗取了仓储单。
就如同中国富豪榜上许多绝顶聪明、风云一时的这王那霸一样,缺“德”的安东尼也有他讳莫如深的从前。他曾控制着新泽西的一家肉类罐头厂,由于和政府搞僵了关系而倒闭。东山再起的他即便再次荣登色拉油国的王位,也因为前世造孽太深,无法得到贷款。而他那赌徒性格决定了他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永远需要把命押上去再赌一把,尽管他的命已经一文不值。于是,他盯上了信用王国的英俊王子——美国运通公司。略知法律常识的股民可能知道,仓储单、货运单都属于物权凭证,一句话,那都是钱。运通公司的子公司所开具的仓储单抵押给银行,就可以从银行借到钱。色拉油大王这次把借来的命押在菜籽油期货上豪赌了一把。结果,他又输了。债权银行拿着仓储单去提货时,发现仓库里的货物是海水而不是色拉油,这意味着运通公司的仓储子公司开具了虚假的仓储单,由于金额高达1 5亿美元,仓储子公司登记破产。就好像古戏里常见的那样,车夫受人欺骗丢了邻居的马车,出事之后,车夫投河自尽了。
尽管按照法律,运通公司不见得需要对债权人的巨额损失承担连带偿付责任,总裁霍华德?克拉克为了顾全名声立即发表声明:运通公司从道义出发,将对破产子公司所面临的各种索赔负责任,哪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索赔。也就是说,不管车夫生前欠谁的债,王子本人愿意倾家荡产,替车夫还债。1963年11月22日,公司的股票从60美元/股跌到了56 5美元/股,当股市在肯尼迪遇刺之后重新开市时,更是跌落到49 5美元/股。市场纷纷传言,运通公司将要破产。
当事态不断恶化的时候,巴菲特专门到奥马哈罗斯的牛排屋做了一次现场调查。他坐在收款机后面,一边和店主闲聊,一边观察着。巴菲特注意到这样的事实:无论传言的可信度有多高,罗斯店的顾客们还是继续使用美国运通卡来付餐费。由此他断定圣路易斯或芝加哥以及其他牛排屋的情况也应当如此。紧接着,他又到奥马哈的银行和旅行社去做实地踏访,发现人们一如既往地用旅行者支票给日常交易结账。此后,他还去出售美国运通汇票的超市和药店做了实地调查。最后,他还不放心,又去和美国运通公司的竞争对手闲聊。一番细致地调查让他得出了两个结论:
第一,美国运通的主营业务丝毫没有受到丑闻的影响;
第二,美国运通的商标是世界上畅行标志之一。
尽管从实体有形资产的价值来看,美国运通公司不符合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论中安全边际的要求,但巴菲特大胆地突破了这一原则。他把运通公司的商誉当作可带来现金流的无形资产。因为在全美,不仅运通公司拥有80%的旅行者支票市场,还是付费卡业务的主要控制人。这一地位从来不曾被动摇过,也不可能被动摇。运通商誉这一无形资产尽管没有向厂房、机器那样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上,但同样有巨大的财务价值。运通过去十年内所赚到的大量利润甚至主要是由这一无形资产带来的。安东尼把海水送进仓储公司换走了色拉油存单尽管给债权人带来了损失,导致仓库的破产,甚至让运通公司损失大量现金,但却没有给旅行支票和运通卡的用户带来任何的不便,也没有给运通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造成损失。
华尔街的贩子们发了疯似的齐心协力抛售运通公司的股票,好像旅行支票和结算卡的用户不再给运通公司带来滚滚财源。到了1964年,“市场先生”疯狂到了如此地步,给巴菲特报出了35美元/股的低价。这简直就是以蟾蜍的价格在卖王子。
巴菲特对此非常领情,把自己的1/4资产用来买运通公司的股票。总裁克拉克向仓储单的持有人提供了6000万美元以求与仓储子公司的债权人和解。但股东们却因此而起诉他,认为车夫生前欠下的债不能由他身后的主人来偿还。巴菲特没有表现出那种鼠目寸光的短视,而是以一位好股东的身份前去拜访克拉克表示支持。在法庭上,巴菲特告诉股东们,不仅不该起诉富有远见的克拉克,还应该感激他。就在诉讼还未了结时,股价已经回升。
克拉克由此把巴菲特视为知己,认为“任何在那种时候买进的人都是我们真正的同伴”。巴菲特既喜欢克拉克,也喜欢运通公司的产品,因此持续不断地增加持股量。
在英俊的王子落难之际,还不富裕的灰姑娘把自己未来的嫁妆都拿出来献给王子,很快赢得了王子的心。王子也给了灰姑娘丰厚的回报。到2006年底,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仍然重仓持有美国运通公司12 6%的股份,总市值77 53亿美元。在巴菲特希望持有到永久的三只股票中,运通排在第2位。
3 拯救堕落天使
人们总以为巴菲特是传承格雷厄姆衣钵的价值投资门派掌门人,以长期投资著称于世,从来不赌。很难讲这种说法不对,但从事实上来看,它是不全面的。当筋疲力尽的大黑熊走到生命的尽头,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之际,有哪个猎人能够置取熊掌的机会于不顾呢?那岂不是深入宝山空手而归吗?时机成熟的时候,巴菲特也会豪赌一把的。
这并不是一单最成功的生意,但的确是一个令人感动的传说,尽管传说中的每个人、每件事、每句话都是活生生的历史。由于英雄的出场,这个故事中只是个别公司、个别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然而倘若我们的主人公不登台,整个全球金融市场的命运将走向另外一条路线。
1991年8月,所罗门一位名叫莫舍的交易员涉嫌非法投标,爆出丑闻。一夜之间,这家老牌的巨型投资银行被埋在新闻舆论、公众唾沫之中。公司上下人心惶惶,流动资金极度匮乏,被多起民事诉讼事件纠缠不休。华尔街甚至传言所罗门即将关闭,而财政部也取消了所罗门参加债券拍卖的资格。监管当局发誓要全面调查所罗门,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主席里查德?布莱顿宣称:“为找一粒砂子而翻遍整个海滩。”包括康涅狄格、马萨诸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雇员退休金体系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客户与公司中断了生意往来。最可怕的是,公司还面临来自司法部的制裁,因为这将导致营业全面停顿。通常来说,一家投资银行碰到这样的危机是必死无疑的。而一家像所罗门这样规模的投资银行倒闭,很可能引起金融市场的大崩溃,因为当时它的资产总金额是1500亿美元。
巴菲特不顾多年搭档芒格的强烈反对,冒着损害数十年声誉的危险临危受命,暂任所罗门公司不拿工资的董事长。巴菲特雷厉风行地处理了事故责任人,重组了公司最高管理层,并严令公司上下停止那些“打擦边球的生意”,甚至是有瑕疵的客户也被拒绝,他命令公司停止与石油交易商、亡命之徒马克?里奇做生意。总之,一切生意以法律为中心。
紧接着,巴菲特向财政部长布拉迪如实汇报正在进行的工作,还真诚地以个人名义担保要全面整顿公司。同时也威胁头号经济大国的财政部长,如果债券承销资格被取消,他将对所罗门公司撒手不管,花几十亿美元买一张华尔街崩溃的好戏看。财政部收回之前的成命,允许所罗门可以用自己的账户参加财政部的拍卖会,但仍不能代表顾客做交易。
接着,巴菲特告诉美国证监会主席布莱顿,所罗门公司将全面接受监管当局的调查,“如果有人不与你合作,就随时给我们打电话,20分钟内我就为你换个新人。”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解雇所罗门擅长各种内幕运作的有偿政府顾问,停止政治援助,以避花钱买好之嫌。拒绝了律师团所建议的利用法律的漏洞为自己辩护,不仅在指控人面前低声下气如实协助司法部取证,还公开表明对此丑闻负个人责任,不但要洗清污点,还要诚挚地忏悔,这和当初垃圾债大王米尔肯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即便如此,由于华尔街贩子向来人缘差,而所罗门又向来以傲慢著称,公众舆论先入为主地以为所罗门从头到脚都是腐败的。政客们也借题发挥,参议院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听证会。巴菲特非常谦卑地化解了议员们咄咄逼人的攻势。他坦率地承认所罗门犯了错误,与执法者站在一边。由于在他的从商生涯中一直相信政府,也从不批评司法机关的错误,所以议员们在听证会上也都就事论事质询所罗门事件,对他个人丝毫未加刁难。众议员吉姆?斯拉特利说:“巴菲特先生,您现在有一个为全国纳税人做事的好机会,我很高兴您迅速解雇了负有有关责任的高级管理人,现在只希望将来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我一直认为,责任者不配得到所罗门公司的任何回报,一毛解雇费也不用,一毛赔偿金也别给。所罗门公司该把他们踢到大街上,踢他们的屁股!”
面对世人的质疑,巴菲特如下一番话深深博得了人们的宽容、信任以及尊重:首先我想为让我们走到这儿来的事件道歉。政府有权要求人们遵守法规,但所罗门不幸违反了其中几条。在8000名所罗门职员中,大多数是勤奋、能干、诚实的。他发誓要采取新措施来保证依法经商。谈到所罗门公司的将来,巴菲特说:我要每个雇员都想一想,是否想让某些可耻的做法刊登在第二天地方报纸的头版头条,让他们的爱人、孩子和朋友们看见……如果他们明白这一点,他们就不会为以下的决定感到担心。我能够理解公司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但如果公司名誉受到丝毫影响,那可别怪我无情了。
尽管巴菲特在所罗门的投资有70亿之巨,但议员们从未把他和“贼窟”华尔街联系在一起,而是把他当作来自大草原上的纯朴村民。巴菲特重新搭建的班子也赢得了议员们的高度肯定:“巴菲特先生,我得祝贺您,您的诚实不容置疑。”“巴菲特先生是一贯走正确、正直路线的人……”
在与政府律师奥伯迈尔所进行的一次决定所罗门命运的会谈中,巴菲特没有为所罗门求情,而是以自己与所罗门公司之间25年的合作关系证明所罗门是家值得自豪的公司。尽管发生过道德和财政危机,但巴菲特向对方保证,整顿后的所罗门已经浴火重生。
整个会谈中,奥伯迈尔只问了一个问题:巴菲特准备为所罗门干多久?
在听取了巴菲特介绍其长期投资理念以及早期的职业生涯之后,政府决定不对所罗门提起诉讼。所罗门得救了。
4 四次孤军深入中石油
2003年4月1日,一条老得掉了牙的陈年往事从有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传出,引发股市的上涨。
内容是什么呢?股神巴菲特买了中石油的股票,持股达到6 31%。为什么说它是旧闻呢?因为巴菲特并非4月1日才买中石油的股份。资料显示,巴菲特2002年首次购买这家中国最大能源公司的股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共斥资十几亿港币,悄无声息地蚕食了11 09亿股中石油股份,成为继实际控制人和战略投资者之外的第三大股东。而前二者分别为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壳牌公司。
倘若不是因为香港证监会主席对香港股市实施的改革,世人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得知那件许久以前发生的陈年往事。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巴菲特露出了他那硕大无比的马脚呢?这要从香港联交所于2003年4月1日实施新的《证券及期货条例》说起,它规定任何持股量超过5%的投资人,如果其持股量变化超过了整数百分点位,就必须在3个工作日之内,向香港监管机构发出自己持股权益情况的申报。
而根据之前的规则,只有持股量超过10%的股东才有披露的义务,并且披露的期限是5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倘若不是因为新的规则出台,巴菲特还会继续悄无声息地潜藏在风平浪静的股价下面,大口吞进中石油。没有人,估计也不会有人指责巴菲特的“阴险”,因为那不是事实。他并没有隐藏任何不该隐藏的秘密,只不过没有披露任何没有义务披露的信息而已。这就是他的本性,他喜欢静,致虚极,守静笃。
此时的舆论正在狐疑,是该买入呢,还是该卖出?这是个问题。华尔街、香港、伦敦的分析师纷纷发表看法,所罗门美邦等投行正建议沽出中石油,他们认为更好的选择是中石化(386 HK),香港专栏作者曹仁操则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巴菲特投资中石油,那是“犯傻了”。由于基金经理们信心不足,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中石油股价大幅下挫。
但无处遁身的巴菲特丝毫没有留意这些知名分析师的提示,而是轻装简形,继续孤军深入。4月9日、11日、15日,分别在1 66港元、1 657港元、1 66港元价位买进8049万股、8537 2万股、3141万股;从17日开始步伐加快,当天买进1 7658亿股。
2003年4月21日是复活节,香港联交所不开市。孤军深入的巴氏军团在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也就是4月22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1 668港元价位买入1 62082亿股,23日在1 67港元价位拿下1 0524亿股,24日,也就是北京两所大学宣布隔离的前一天,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在1 61港元价位拿下2 165亿股,持股比例也由4月9日之前的6 71%一路跃升至13 35%,总持股量为23 47761亿。巴菲特增持中石油所费资金总额大致为14亿多港元,以简单加权平均计算,成本大致每股在1 65港元左右。
4月25日,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发布信息披露,宣称持有23 4亿股中石油H股,达到流通股的13 35%,成为中石油第二大股东,仅次于实际控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
在巴菲特增持中石油股票之前,中石油——中国最大的国有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很少为亚洲之外的人所了解。巴菲特的增持消息传播开之后,世界各地的基金经理如梦方醒,迅速跟进增持。与此同时,大陆的SARS疫情得到控制,分析师们纷纷唱多中国经济,中石油更是受到多方资金的热捧,从4月25日到4月30日,3个交易日之内,中石油H股一路攀升,最高涨幅达到12%,中石油纽约ADR在短短一个星期内也上升近9%。外资机构的大笔扫货使得H股指数大幅攀升,仅从5月2日至6月12日短短一个多月内,H股指数就上涨了19 27%,远超过同期恒生指数10 54%的涨幅。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国企H股的流通量在外资增持下出现锁仓效应,如中国民航信息(HK696)、安徽海螺(HK914)、华能国际(HK902)、北京大唐(HK991)、庆铃汽车(HK1122)、中海发展(HK1138)、兖州煤业(HK1171)等H股流通量仅有八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巴菲特所持的“静”不是了无生机的寂寥与肃杀,而是东方智慧中的“致虚极,守静笃”。不同于华尔街和纳斯达克挥斥方遒的豪客们,他没有调度资金在股票市场横冲直撞,追涨杀跌,而是回头走,走到生命起源之处,时间起始之点,于“万物并作”之际,察看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巴菲特的静,是回到本源的大彻大悟。我们愿意无限期持有一只股票,所以市场绝非是必须的:我们持有的证券没有交易,并不会令我们不安。我们最终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拥有的公司的命运,无论我们的所有权是全部还是部分。在参透世道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之后,才能够修炼成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与沉静。
一、无为而治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白话文: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
1 无为与有为
有一位企业管理奇人为中国企业界精英所尽知,他就是杰克?韦尔奇。2004年6月,已经从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位置上退下4年之久的杰克?韦尔奇来中国做过一次交流,以柳传志、张瑞敏为首的中国教父级企业领袖倾巢而动。炙手可热的韦尔奇以雷霆般的行动,将通用电气公司管理得风生水起。1998年和1999年,韦尔奇曾连续两年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最受尊重的企业家”,还曾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职业经理人”和“全球第一CEO”。在偶像CEO巨大的光环照耀下,《韦尔奇自传》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企业管理圣经,同时也为他赚进了710万美元的稿酬,这本书仅在中国的发行量就有100多万册。作为一个伟大企业的领导,韦尔奇所取得成就的确值得人们赋予他如此崇高的荣誉。
和韦尔奇相比,巴菲特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名望显然是望尘莫及。在操作层面的举措更是乏善可陈。他本人曾说过:“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并没有跟他们(经营团队)签订任何契约……我之所以用‘他们’这个字眼,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事业完全负责,不需要到奥马哈做演示文稿,也不需要编预算送交总部核准,对于任何开支也没有繁复的规定,我们只是简单地要他们就像是经营自己祖传百年的事业一样来对待即可。”
与之相应,韦尔奇的年薪高达1620万美元,而巴菲特的年薪只有区区10万美元。也就是说,韦尔奇干一天的工资,相当于巴菲特干半年。
两位经理所取得的管理成就呢?韦尔奇担任CEO的20年间,通用电气进行了993次并购,市值增长了36倍,在韦尔奇的巅峰时期,通用电气创造过连续9年以10%幅度递增的纪录;而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过去42年中,净资产每年增长21 4%,累计增长3611倍;就企业的品质而言,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给予了通用电气和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同样的AAA。
关于这一类有趣现象,唐太宗李世民早就有个精辟的总结:以五帝有为而同天,三皇无为而同天,以有为无为故知三皇优也。
这句话出自《帝范?君体第一》,《帝范》后来成为一本历代帝王必读的教科书,由李世民亲笔所写。这是那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留给他子孙的用以治国的遗言。
在中国历代为数不多的盛世之中,贞观之治所取得的成就可能是其中最辉煌的。据《资治通鉴》193卷记载,贞观四年,“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将天下治理得如此太平,李世民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就是无为而治。
巴菲特在管理他庞大财富帝国的过程中,恰好运用的就是无为而治这一古老的东方式智慧。“查理和我实际上只有两项工作,一项是配置资产,另一项就是吸引并留住才华横溢的经理来管理我们各种各样的业务,这并不难。
“通常,我们收购来的公司的经理,已经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证明了自己的才干,他们在认识我们之前就是管理明星了,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挡他们的路。其要点是:如果我的工作是管理一支高尔夫球队——而且杰克?尼克劳斯(JackNicklaus,美国职业球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高尔夫球选手)愿意为我打球——那么他不会从我这里得到关于如何挥杆的指导。我们的许多经理原本就很富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创造财富。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热爱自己所做的一切,并品尝成功带来的喜悦。他们永远像所有者那样思考(这是我们能够给予一位经理人的最高评价),而且发现公司的各个方面都引人入胜。”
2 中国历史上的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当然不是指腐儒们一天到晚摇着扇子,游手好闲的不为。李世民本人就不是一个坐而论道、无能去为的空谈者。他的行动能力之强,超乎人们的想象。公元699年,这位年方18岁的少年从晋阳起兵与群雄争夺天下。6年间,他亲冒矢石,身经百战,亲手杀敌无数,最终扫平天下、打下江山,把他的父亲推上皇帝的宝座。27岁那年,在一场宫廷流血政变中,他杀死了蓄意谋杀他的同胞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逼父退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治理国家23年,不仅成就了他有生之年的“贞观之治”,更为身后大唐盛世奠定了思想、政治、经济基础。
中国典籍中,关于无为的论述可谓浩瀚之极。然而,后世所有论著都不及“无为”思想的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微言大义。尽管常被人误认为是遁世消极的思想家,老子在他那本立万世而不衰的典籍中,留下了大量的治国之策: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
李世民是如何承老聃遗风,以无为而治国的呢?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这样一段话也许可以再现当时的情景:“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味之大道哉?”
天下英雄所见何其相似?若有幸生活在盛唐之年,巴菲特恐怕也能出将入相。因为他深谙东方智慧中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巴菲特的用人之道与《道德经》“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阐述有惊人的巧合之处。管理中,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给每一位经理人一项简单的任务,希望他们按照以下3种假设来管理公司:他拥有公司100%的权益;他本人及家人的唯一财产就是这家公司;他100年内不会将公司出售或与人合并。
在东方,无为而治是帝王之道。当然是需要胸怀的,巴菲特在他长年的修炼中,也做到了“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我们取消了通常与CEO相伴的仪式性和与经营无关的活动,经理人能够完全支配自己的时间表。”
巴菲特还告诉他的经理们,他们的任何决定都不应该受会计因素的影响。我们要求经理人考虑什么是有价值的,而不是怎样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这与道德经“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是何等的契合。
李世民无为而治国是因为他在某些方面有所为。求贤若渴,人尽其才。贞观之年朝廷可谓人才济济。房谋杜断、魏征直谏成为千古佳话,这只是李世民善用文臣的一面。殊不知,那位能够“弯弓搭箭逐群雄、跨马横刀打天下”的天子还是武将们的领袖。有意思的是,李世民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重感情、讲义气”的开国之君。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韩信式悲剧并没有发生在唐朝的开国元勋身上。李世民不仅重视人才,而且在《帝范》一书中,还专门写了《用贤》一篇,嘱咐其子孙要世代牢记。
3 无为而治的要义
无为而治的一个重要要素是信任。
我们的这种管理方式也使得我们能够轻易地拓展公司的经营活动。我们读过有关一个人只能管理多少下属的论文,但对我们而言,这毫无意义。当你拥有了能干的经理人,那么即便你直接管理着十几位、甚至是更多的经理,仍然能够有时间在午后小睡。相反,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位虚伪、无能的经理,即便只有一位,你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管理方式使得我们的经理人能够处于最佳的状态。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巴菲特并非不知道管理企业的难处,按他自己的说法,“我购买并管理了大量不同的企业25年之后,还是没有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问题,但学会了如何避开这些公司。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已经非常成功。”
正因为巴菲特自己要采用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所以在买进时,他总是一定要寻找有一流管理人员的一流公司。“只与我喜欢、信任并钦佩的人做生意。……但我们不希望与缺乏值得敬佩品质的经理合作,无论他们的业务前景多么动人。我们从未与一个坏人做成过一笔好买卖。”巴菲特不恰好是在用他的实践对《道德经》“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进行注解吗?
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在最近几年突飞猛进,所取得成就举世瞩目。过去的17年内,房地产大亨王石爬了世界上若干座高峰,而2007年前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1991年全年的32 6倍和55 6倍。若按2007年11月1日39 7元的市场价计算,总市值2728 18亿元是1991年1月29日挂牌首日总市值4 08亿元的668倍。一个叫刘元生的香港人,总共花了400万元认购原始股和在二级市场增持万科股票,并持有18年,经扩股分红之后还持有82473801股,价值32 74亿元,增值818 55倍。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在经营成果上必然会不断攀上新的高峰;随着微观法制环境的日益规范、社会信任关系的逐步回归,无为而治这一古老的东方智慧一定更有用武之地。
二、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干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白话文: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最高的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选择(低下的)地方,心胸要保持深沉宁静,交友要真心相爱,说话要诚信可靠,从政要有条有理,干事要利用特长,行动要抓住时机。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世无争,才没有过失。
东方哲学非常注重对欲望的克制,以此达到洞悉天理的终极目标。明代的洪应明则旗帜鲜明地高呼: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实际上,这一主张至少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老子这样写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很多人都将老子的与世无争视为消极避世的典型,这实在是对老子的天大误会。历史上真实的老子是个热忱、厚道的长者,这可从《史记》中的记载找出一鳞半爪。初次见面,老子就根据孔子的言谈举止具体指出了他的不足之处,告诫他盛气凌人和欲望太强对于推行其理想都是有害无益的。老子的不争,从主观上来说,是一种修身所达致的至善思想境界,从客观结果来看,则有天下无敌的策略价值。在《道德经》里,老子这样精妙地阐述他的不争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 巴菲特的与世无争
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修炼过程中,巴菲特在为人、处世、理财方面日臻完善,渐至若水的境界。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从不进行敌意收购,然而美国的绝大部分企业都希望有机会能够纳入到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大旗之下。巴菲特胸怀宽广,从不与被并购过来企业的管理层争夺对企业的控制权,所以对于被并购企业来说,是一桩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生意。《华尔街日报》曾刊登过一篇讨论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与众不同的并购和管理操作的文章,文中一位已被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并购的公司老板彼得宣称:“向巴菲特出售我的公司比更新我的驾照更容易。”当身在纽约的商线公司掌门人凯西读到这篇文章时,马上向巴菲特发来传真,表明它完全符合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下属子公司的特征。
巴菲特亲口告诉世人,做管理工作,要取得非凡的成果,没有必要非得做非凡的事情不可。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财富帝国根本无需腥风血雨即可打造。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总部设在基威特(Kiewit)大厦第十四层东南角的几间办公室里,展示着东方“无为”智慧的最高境界。这里如同图书馆一般安静。彼得?林奇评价为:“总部整个运作空间还不足半个网球场那么大。”有人把这个总部描绘成“油毡地板和废旧地毯”。也有人把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入口处描绘成“一扇看上去似乎背后藏有一个扫帚柜的木制大门”。总之,无论如何,人们很难把这样一个门面和世界上最值钱公司的总部联系在一起。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总部只有13 8个工作人员。真可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无论之前有多么的不可一世,见过巴菲特的华尔街大亨们都有一种感觉:在财富角斗场上,只有死神能够打败巴菲特。因为巴菲特是水,面向他亮剑的对手会发现自己无处下手。若按老子的标准,巴菲特也属于那种“善摄生者”,他之所以能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那是因为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有一次,向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学生们发表演讲之前,有人问他:“你在这里是否需要安全保护?”他的回答是:“我们不需要任何安全保护,只要求在门口检查出席者是否携带无核小果。”
还有一次,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一位股东得知巴菲特喜欢桥牌,就送给他一盘标题为“表演是我的职业,桥牌是我的爱好”的沙里夫桥牌录像带。巴菲特写了一封短信感谢这位股东说:“如果我长时间看这盘录像带,我会像奥马?沙里夫那样英俊吗?”
作为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巴菲特所消耗的财富,所需要的物质和他所拥有的东西形成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他衣着很随便,领带总是很短,下端通常在腰带上面几英寸的地方。他的鞋子磨损得很厉害。外套和领带很难做到搭配合适。如果他穿西服,西服的样式也是非常的保守。有时在周末,他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海军蓝T恤衫,上面还写有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标识语;他的头发不是用电吹风吹干的,也不会用梳子去认真地梳理,他的头发看上去好像是早晨一觉醒来,刚刚从床上爬起来。
2 不争的妙用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清心寡欲的人,会给谁的利益形成威胁,以至于需要考虑自己的安全问题呢?无论是走在奥马哈的大街,还是纽约的某条大道上,相信没有人会对他的皮鞋或蓝T恤衫感兴趣吧?看到这里,我们不难理解孔子在老子的谆谆诱导下的领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不争,只不过是世人眼中的幻觉而已。当然,这在客观上让巴菲特赢得了崇高的声望,进而,使得这位有史以来罕见的大富豪得到了出神入化的争的技巧。企业间的并购是当今财富舞台永不谢幕的剧目,世界五百强企业几乎没有不是经并购而成就其大的。企业并购不仅成本高、风险大,且耗时长。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从1965年的一个小企业成为今天的财富帝国,它的历史,就是一部企业并购史。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并购“如灵猫捕鼠,目睛不瞬,四足据地,诸根顺向,首尾直立,拟无不中”。
巴菲特不止一次宣称,“对于我们是否对收购感兴趣,我们可以承诺完全保密并且非常迅速地做出回答,通常在5分钟之内。”西方的管理科学显然无法对巴菲特的并购技术做出合理解释,全球任何一所商学院的最顶尖学生大概都知道,5分钟甚至不足以读完一个企业财务报表里的资产负债表,更不要说聘请独立会计师对目标企业进行审计、制作并购整合可行性方案、对并购潜在的高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突破西方科学思维框架,运用东方道家哲学思想去理解巴菲特的并购之道,方能令人豁然开朗:巴菲特在并购时,根本不看财务报表。这可真是“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巴菲特所秉承的这种“上善若水”的东方式智慧,映射出一个人“心灵的富足”。
3 其他人的成功案例
如果说爱因斯坦这样的大师是得到上帝恩赐的奇才,那么巴菲特及其财富帝国则给了我们如是启迪:没有得到上帝眷顾的凡夫俗子可以通过后天的修炼,踏上一条通往至善境界的路。因为心灵的富足世人皆转念可得。稍稍读过点书的中国人都听说过“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句古老箴言,但很少有人能够领悟这个“退”字的含义。退其实是转身,其真谛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退并不消极,而是非常积极的策略,其最终的目的在于进,因为一旦“独处下,独处险,独处秽”,即可化解阻力,突飞猛进。
在成都的一次晚餐上,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谈起他与李嘉诚间的一段对话。李嘉诚问张五常说:“张教授,你知道我为什么生意做得这么大吗?”
张五常答道:“我不知。”
李嘉诚说:“因为每次做生意的时候,我总要让对方赚得比我多。这样,每个人都想和我做生意。”
大陆的企业家,我本人对张宏伟的印象最深。几年前,张宏伟应邀出席我们在京城俱乐部举办的一次论坛,独自前往,不仅没有随从,就连秘书和司机都没有。张宏伟控股的东方集团之所以成为第一个进入资本市场的民营企业,是因为他很早以前就把股份分给员工,企业恰好符合上市的要求。
当代另外一位金融家,乔治?索洛斯,不仅投资风格不同于巴菲特,行事风格也大为不同。由于作风强悍,索洛斯不仅打垮了英镑,也得罪了东方的泰国、马来西亚,不仅香港市民扔臭鸡蛋砸他,马哈蒂尔更是直接骂他是强盗。索洛斯有多本著作中文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位编辑谈起索洛斯来访的情景,饶有兴趣地说道:“……他身边有四个彪形大汉,前呼后拥,像个黑社会的老大。”值得一提的是,索洛斯是科学哲学大师卡尔?波普尔的忠实追随者,思想非常激进。他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缺陷有深刻的洞见,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也一直试图努力去改造资本主义世界。对于这位伟大的金融家、社会活动家,我们一直深怀敬意。不过,他在财富世界的成就可能很难超越沃伦?巴菲特,随着时间推移,二者之间的差距极有可能会越来越大。如果说巴菲特的低调、少私寡欲、长期投资可比作绵长、柔弱的太极拳,索洛斯高调、急功近利、短线套利则堪称刚猛、强势的西方拳击或者散打技能。拳击和散打固然有很强的搏击性,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练,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练得好。聪明如索洛斯者最终都栽倒在拳击台上,岂不让人嗟叹唏嘘?太极拳则不然,它首先不是用来搏击的,每个人都适合练。而且一旦融会贯通,具备借力打力的那种能力,就可以无往而不胜。巴菲特的路线则不同,他谦卑地认为资本市场的动向超出了自己的预测能力,选择与那些自己信赖的企业经理相伴,并期望一直走到永远。如果巴菲特深谙中国文化的话,他一定会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挂一幅“一团和气”的书法吧?!
三、虚极静笃
至虚极,守静笃。
白话文:尽量使心灵达到一种虚寂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
1 巴菲特性格中的静
1998年5月,巴菲特和盖茨应邀在华盛顿大学发表演讲。有学生问道:“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脾气。”盖茨说:“我认为沃伦?巴菲特关于性格的话完全正确。”
巴菲特究竟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性格呢?
静。
有一次,当巴菲特正在马撒葡萄园拜访凯瑟琳?格雷厄姆时,一位朋友惊叹落日的美丽,巴菲特却说他没有注意,仿佛他没有必要集中精力注意落日;即使是在加利福尼亚沙滩前的度假公寓,巴菲特也是连续数周待在室内,从不去海边。
巴菲特性格中的静有其家庭渊源。巴菲特的母亲是个完美主义者,待人严厉。巴菲特生活在一个情感封闭的氛围之中,与他共事的很多人,即便在几十年之后,都清楚他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甚至他的子女也很少见过他们的父亲放松他那张严肃的面孔。彼德?林奇初次拜访巴菲特时,他为巴菲特处所的平静所震惊。巴菲特的案卷,整齐地按字母排列,看上去仿佛是上个世纪的档案。身为股神,他没有交易员队伍,也没有电子屏幕,没有价格图表,没有计算机,只有1929年以来的报纸和一只古钟,这两样东西放在地板上,见证历史,目睹了他们买了什么、卖了什么。
中国文化中关于静的阐述可谓浩淼无际。东方民族不仅深慕静的神韵,更深谙静的妙处,并能从中觅到莫大的乐趣:“水流任急静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有意思的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尽管人们心态日益浮躁,但对静的推崇与日俱增。
巴菲特这样使用他的“静”字诀:“你还会看到,我们偏爱那些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公司和行业……原因很简单,我们寻找的是未来10年或20年有利可图的买卖。迅速变化的行业环境可能会提供巨大的机会,但也会带来不确定性。”作为公民,我们欢迎变化。新颖的创意、新奇的产品和全新的流程等等会提高国家的生活标准。但作为投资者,我们对于潜在的变化,与我们对于太空探索的态度类似,我们鼓掌欢迎,但我们宁愿不参与。
巴菲特所持的“静”不是了无生机的寂寥与肃杀,而是东方智慧中的“致虚极,守静笃”。不同于华尔街和纳斯达克挥斥方遒的豪客们,他没有调度资金在股票市场横冲直撞,追涨杀跌,而是回头走,走到生命起源之处,时间起始之点,于“万物并作”之际,察看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巴菲特的静,是回到本源的大彻大悟。我们愿意无限期持有一只股票,所以市场绝非是必须的:我们持有的证券没有交易,并不会令我们不安。我们最终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拥有的公司的命运,无论我们的所有权是全部还是部分。在参透世道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之后,才能够修炼成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与沉静。如果“不知常”而轻举妄动,必然“妄作凶”。
2 静在投资生涯中的价值与意义
纵观巴菲特的一生,他当然不是天生“明而知常”。早期巴菲特购买股票时,一次小小的波动就把他吓得六神无主。他的“知常”是在经格雷厄姆点拨之后,经过漫长的投资岁月浸染出来的。那么,巴菲特在眺望川流不息的华尔街时,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我们深感岿然不动是聪明之举。你仅仅需要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有出色的经济状况和能干、诚实的管理人员的公司。之后,你只需要监控这些特质是否得到保护。”“……在时间的长河中,你会发现这样的公司并不多,所以一旦发现,就应当大量买进。你还必须拒绝会偏离这一投资策略的任何诱惑。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只股票10年,那么你就不要考虑持有它,哪怕是10分钟。这正是为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股东带来了无数利润的方法。”
深察巴菲特的投资手法,可进一步窥见老庄哲学的痕迹。巴菲特就如同那只名叫鹓刍鸟的鸟,从南方飞往北方的途中,它“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就像我们很少买进银行股,同样的我们也很少买进投资等级以下的债券,不过能够引起我们兴趣的投资机会,同时规模大到足以对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有相当影响力的投资机会实在是不多……”
在财富世界中,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是当之无愧的“练实、醴泉”:“我们寻找的是可预测性。比如,一个世纪以来,可口可乐公司的基本面就一直保持稳定。相对于投资寿命而言,可口可乐将继续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这种主导地位很可能会增强。10年来,这家公司已经大大扩展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而且有迹象表明将在未来的10年中保持这一势头。”
巴菲特,这只凤凰对于他所栖息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这颗梧桐树的依恋,已经与世俗社会中股民对公司的忠诚判若两境了。若要问巴菲特的长期持有策略中的长期到底有多长,恐怕那个答案会是“天长地久”:“在我去世之后,公司的所有制结构将会改变,但不会是破坏性的改变。首先,我的股票只有1%会被出售,用来处理遗产和纳税;其次,如果我的妻子比我长寿,那么她将获得我剩余的股票。如果她先于我作古,那么这些股票将留给一个家族基金。无论如何,公司都将会拥有一名有控制权并能遵循指导我们今天投资的哲学和目标的股东。”
3 东方版的案例
从东方哲学的这一古老智慧中受益的绝不仅仅是站在财富世界巅峰的巴菲特。中国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香港有一个扬州籍的扦脚师傅,手艺很好,有一个银行老板是他的常客,两人混熟后,有一次他跟老板说,自己除了靠手艺吃饭外,实在没有其他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老板对他说,那你就去买点汇丰银行的股票。师傅说自己对股票不懂,也不会看行情。老板说,不需要看行情的,你买进后就放在那里。师傅说,那股票跌了咋办?老板说,你别管它涨了跌了,你有闲钱就买了放着,你扦你的脚,到退休的时候你再去看看,你的股票足够你养老了。后来小扬州就按照这个老板的要求去做了,不管处于暴涨的牛市,还是遭遇狂跌的熊市,也不管是否横爬的蟹市,有点闲钱就买点汇丰银行的股票。到这个扬州师傅退休之时,他持有的汇丰银行股票给他带来了两套房产、四家店铺、两辆汽车的家产,扦脚师傅自己做老板了。
那个银行老板,就是刘鸿儒的朋友。
巴菲特和修脚工两个身份反差极大的投资者,分别在美国和香港演绎了一段神话般的投资故事,那么在中国是否也有类似的机会呢?有个人1982年到深圳出差,正好碰到推销深圳发展银行股票,那时股票是20元面值一股,此人就花了200元买了10张,买后回到家里不知放到哪儿去了,此事也就被遗忘了。直到5年前的一天,在搬家时,此人突然发现了这10张股票,于是就找到深圳发展银行,要求兑现这些股票。深发展有关人士经过计算,在这近20年中,深发展经过拆细、分红、送股、配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当年的原始股已经增值了1000倍以上。
如果说,以上故事多少有点可遇不可求的传奇色彩,接下来的这段历史资料也许能够给中国大陆的投资者一些启发:2000年贵州茅台的净利润是2 5亿元,到2006年贵州茅台的净利润是15亿元,7年时间贵州茅台的净利润增加了5倍。贵州茅台于2001年8月27日挂牌上市,发行价31 39元。以复权价格计算,2005年贵州茅台涨幅50%,2006年涨幅334%,2006年近20%的个人投资者收益在100%以上。在国内企业普遍面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坏账率高的情况下,贵州茅台全部实行现款现货结算,并收取了大量的预收账款。2006年末,公司预收账款达到21 36亿元,同比增长38 4%,占当年主营收入的43 6%,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发家致富的机会的确曾经向我们每个人亲切地招过手,那些尚不富裕的人们,你是没有注意到它呢,还是拒绝了它?
“静”的妙在于为人行事处世,《道德经》做了高屋建瓴的概括。后世对“守静笃”的内涵不仅有更具体的阐释,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
有趣的是,隔着太平洋,离我们不到鲲鹏一振翅远的地方,居然也住着这样一个“道士”,他向人们保证:“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感觉良好。我喜欢经营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而且如果享受生活可以延长寿命,那么玛士撒拉(Mechuselah,根据圣经《创世纪》,玛士撒拉享年969岁)的记录就会岌岌可危了。”
四、祸福相依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白话文:灾祸呵,幸福正依傍在它里面;幸福呵,灾祸也正隐藏在它之中。
1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福祸观念
宋代大诗人陆游的七言诗《游山西村》主题中的田园风光和纯朴乡情几乎已经被世人淡忘,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却广为传颂。这两句非常有画面美感的诗句,其思想源自《老子》中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比之陆游的乐观豁达,老子的视野更为开阔,意境更加深邃。不同于《游山西村》中的随遇而安,《道德经》不仅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安危相易,祸福相生”这一客观规律,而且开出大量的妙方,教人如何居安思危、祈福避祸。洪应明曾以寥寥数语旁征博引,教世人如何避祸自保:“帆只扬五分,船便发;水只济五分,器便稳,如韩信以勇略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被杀,霍光败于权势逼君,石崇死于财富敌国,皆以十分取败者也!”
资本市场也逃脱不了天道。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熊市和牛市的冰火两重天就是祸福的分野。意大利艺术家莫迪卡大概想不到,1987年纽约股市大崩盘之后,他铸造的那座身长5米、体重6300公斤的铜牛像,会赢得如此多的崇拜者。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繁荣,华尔街铜牛被制作成为各种型号的工艺品,摆放在许多投资者的桌上以壮胆色。华尔街铜牛真的能改变求财心切的人们的命运吗?1989年的一个午夜,莫迪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口将这座后来举世闻名的铜牛塑像竖立起来之后,很快被勒令搬走,莫迪卡只好把他搬到了鲍林格林公园。
尽管华尔街铜牛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左右,但它的确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鲍林格林公园的那座雕塑后来拍出500万美元的高价,而莫迪卡当年的制作成本只有36万美元。另外,那数不清的工艺品厂家卖出了无数件仿制品,也发了大财。
2 巴菲特的避祸之道
在华尔街和其他主要金融中心,“市场先生”依然我行我素,狂躁不安。无论桌上有没有华尔街铜牛坐镇,数以十亿计的投资者依然被迫屈服于“市场先生”的淫威,随着“市场先生”无常的喜怒而幸福和悲伤。
巴菲特不在其中。桌上没有摆放华尔街铜牛的巴菲特仅仅把“市场先生”当作一个忠实而又愚蠢的合伙人。大多数情况下,巴菲特对“市场先生”持冷漠的态度。如果说,“市场先生”的莫名喜怒对于巴菲特还有意义,那就是巴菲特可以经常利用“市场先生”的愚蠢而趋利避害,大发其财,并因此成为股票投资领域的一棵常青树。
有人把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概括为“反向操作”,这其实是投资者对巴菲特的误解。“……当然,以上所述并不代表不受欢迎或不受注意的股票、企业就是好的投资标的,反向操作有可能与群众心理一样的愚蠢,真正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投票表决……”对人性有深刻洞察力的巴菲特发现,在投资理财方面,大多数的人宁死也不愿意去思考。在1970年代早期,大部分的机构投资人为美国知名商学院所提出的新理论所惑,认为企业价值与他们考量买进卖出的价格并无太大关联,“股票市场具有完全的效率,因此计算企业的价值对于投资活动一点也不重要”。回顾此事,巴菲特幽默地说: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实在欠这些学者太多了,因为这些学者们告知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竞争对手们,思考是白费力气的一件事。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那么,巴菲特到底是如何思考的呢?
正如道家所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巴菲特也一再向世人宣称,他崇尚简单,认为简单行为更有效,将喜欢简单事情复杂化视为人性中的不良成分。连续二十几年通过其致股东的信发布内容相同的简单小广告,寻求并购机会。如果你因此认为巴菲特真的很简单,那就错了。因为你没有记住《道德经》中还有这么一句:“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借助博大精深的道家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理解这位大师所言所行。以下我们就看看巴菲特避祸的时候,运用了哪些东方式的智慧。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巴菲特一直认为,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们知道多少,而是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自己不懂什么。“市场就像老天爷,帮助那些自己帮助自己的人,但与老天爷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鸭子,由于暴雨的缘故水面上升,你开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时你却以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他告诫大家一定要避免成为一只呱呱大叫的骄傲鸭子,以为是自己高超的泳技让它冲上了天,殊不知面对狂风巨浪,小心的鸭子反而会谨慎地看看大浪过后,其他池塘里的鸭子都到哪里去了。
知止不殆。
不同于绝大部分同时代的美国人,巴菲特几乎一生都很少借钱。“……在这之后的数十年内,我们几乎不向银行借钱,债务对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来说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名词而已……”
今天沉浮在股海中的人们,有几个人能够克制内心的贪念呢?
几十年来,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并购了一批企业,但极少采用华尔街普遍使用的杠杆工具。“我们很少大幅举债,……我们宁愿避免资产负债表过度融资而放弃许多吸引人的投资机会,虽然如此保守的做法有时使我们的绩效打了点折扣,但考量到对保户、存款人、借款人与全体股东将大部份财产托付给我们的责任时,这也是唯一令我们感到安心的做法。”
巴菲特这种以牺牲绩效换取安全的保守做法神似老子在《道德经》里的描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真不知道这位股神是否读过老子这样一段经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在工作中,巴菲特从不试图跨过7英尺高的栏杆,而是到处找他能跨过的1英尺高的栏杆。不用说,这正是一种大巧若拙的境界。要量力而行。你要发现你生活与投资的优势所在。当机会降临,你就全力以赴,孤注一掷。
巴菲特本人从来没有专门的著述以立言扬名,而举世皆在聚精会神,试图捕捉他的只言片语。不同场合的演讲,已经成为广为传颂的格言。试问汗牛充栋、连篇累牍写了几十本书的教授能有此影响力吗?这不是大音希声又是什么呢?
在老子看来,古代那些得道高人微妙玄通,深不可测。他做过如下的形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连续30年,巴菲特告诫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股东及其追随者们,不要对下一年度的投资收益持有过高预计。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比起许多人有更高的智商,许多人工作更长的时间,巴菲特认为自己能更理性地处理事务,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感情影响自己的思维。在巴菲特看来,别人赞成也罢,反对也罢,都不应该成为自己做对事或做错事的因素。“我们不因大人物,或大多数人的赞同而心安理得,也不因他们的反对而担心。”如果你发现了一个你明了的局势,其中各种关系你都一清二楚,那你就行动,不管这种行动是符合常规,也不管别人赞成还是反对。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不论如何,我们皆期望保持适当的流动性,负债比例与结构适当并保留充裕的资本实力,虽然我们的投资报酬率可能因此保守的态度而打了点折扣,但这也是我们唯一能感到安心的一种方式。”
以上讲的是巴菲特避祸之道。
3 福祸相依的现代启示
东方式智慧的玄妙之处在于,在勘透天道的福祸相依之后,不仅提出了化险为夷的策略,还鼓励转祸为福的主动精神。
面对大祸,仅仅会救那是一般人的水平。在那些有大智慧的人看来,却是“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巴菲特就有这样的大智慧,他那广为人知的贪心论调印证了这点:“我们要做的事很简单,当众人贪心大作时,尽量试着让自己觉得害怕;反之,当众人感到害怕时,尽量让自己贪心一点。”
不仅如此,他一生的机遇其实都出现在世人闯下弥天大祸之时:最佳的投资机会大多是出现在市场银根最紧的时候。
“……不随其所废,不原其所起……”正是巴菲特买卖股票手法的真实写照。
作为“福祸相依”思想的发源地,成长之中的中国企业在运用这一古老智慧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91年,万科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地挂牌交易时,人们大概也想不到有一天它会成为沪深两市流通A股市值最大的企业之一。回顾万科成长的历程,可以发现这家企业领导的诸多睿智之处:在多元化经营得很成功时,敢于抵制利润的诱惑,专注于住宅产业;在行业还普遍沉浸在暴利的盛宴中时,敢于打出“不做暴利”的旗号;在中国企业还停留在靠能人打江山的时代,万科已经着手打造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在房地产行业还在为“纳税侏儒”的形象而饱受困扰时,万科已登上了纳税百强的排行榜;在社会还在为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争论时,万科已经开始在广州建立全国第一栋以客家土楼为原型的廉租住房项目,并展开了将这种模式进行推广的构想。
事实证明,选择做减法,消除了万科多元化的隐患;不牟暴利,培育出了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打造职业经理人团队为万科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企业基业常青的根本;照章纳税使得企业拥有了运作规范的形象,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政府关系资源;致力于公益事业使万科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为日后的巨额融资铺平了道路。
2005年,全国房地产企业的数量第一次出现了向下的拐点,行业进入转折期。风雨如晦中,开发企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万科却在“资源整合”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先后进行了几次大的并购与合作,顺利完成在三大区域的布局,为公司下一步的增长打造出稳固的经营平台。
五、天道酬勤
唐代大文豪韩愈的警世名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在财富的世界中,我们发现每个财神都和勤奋两字分不开。按照世人眼光来看,一个77岁的老头应该是在安享晚年吧?但77岁的巴菲特是个例外,他每天踩着舞步去上班,每天工作13个小时。
1 巴菲特所践行的天道酬勤
巴菲特不仅手脚勤快,更勤于思考。上高中时,这个聪明的报童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安排,同时承接了5家报纸的派送,每个月的收入达到了175美元,相当于当时全职工作员工的薪水。此外,他还做出了一个与他年龄并不相称的举动——将储蓄的1200美元投资于40英亩的农场。同样是高中时代,他还和同学唐纳德?丹利合作投资了二手弹子机(一种街边赌博游戏机)生意。在巴菲特高中毕业前,他已经分发了近60万份报纸,从中挣了5000多美元。之后,由于上大学的原因,他把弹子机转让了,又获得了1200美元的收入。这时候,他刚满17岁。
如果勤于动手、勤于想点子是不入流的小聪明,那么勤于学习则是大智慧。天赋并不超凡过人的巴菲特之所以拥有开阔的视野,和他自幼孜孜不倦的苦读是分不开的。实际上,这才是日后成就巴菲特伟大投资事业的不竭源泉。学习不仅使他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虚怀若谷的心胸。高中毕业时,他的成绩在374名学生中排第16名,这是一个不错的位置,但绝不是一个很好的名次。想想看,全美国起码有几十万学生的功课比他好吧?这一年的巴菲特已经阅读了不下一百本关于商业的书籍了。无论如何你一定要相信,全世界恐怕也没有多少高中生下过这样的功夫。
正是因为自幼的勤学苦练,让巴菲特在投资技术方面有了深厚的积淀。
中国有句古话:“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巴菲特的勤奋习惯,成就了他的价值观。他要求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旗下的经理们像练拳和唱曲一样,把削减成本当作呼吸一样,是每天早上醒来以后必须做的事情,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计划。而这种价值观使得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利润一路领先,并成就了巴菲特在股票投资领域的霸主地位。
巴菲特非常推崇勤奋工作的人。他的密友比尔?盖茨是举世公认的工作狂,每天要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在巴菲特所推崇的人中,罗丝?布朗金的逸事不能不提。这位被奥马哈人称为B夫人的家具老板,于1893年出生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1980年,巴菲特收购了她的家具商场,因为巴菲特“宁可和棕熊搏斗,也不愿意和她竞争”。好莱坞制片人诺曼?利尔说:“沃伦对B夫人的崇拜就像个小孩提到自己的祖母一样。”这位从未见过教室是何模样的商场老板以500块钱起家,结果把别人都打翻在地。在她90多岁时,还每天工作10~12小时,从不休息。有一次,《奥马哈世界》的记者赫拉德问她最喜欢哪部电影,B夫人说:“太忙了。”问她最喜欢哪种鸡尾酒,回答是:“没有。喝酒的人会破产。”那么爱好呢?“开车去窥探一下竞争对手的情况。”1993年,B夫人百年大寿时,他像往常一样献上了鲜花和糖果,并给了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资助B夫人把废弃的罗丝?布朗金表演艺术中心变成儿童剧院。
巴菲特在沃顿商学院的同门师弟,比他年幼10岁的彼得?林奇,也是一位投资大师。尽管他的投资理念迥异于巴菲特的“集中投资”,但在天道酬勤方面,他和巴菲特没有两样。1982年,林奇在回答电视台主持人什么是他“成功的秘密”时说:“我每年要访问200家以上的公司和阅读700份年度报告”。林奇不仅调研美国的上市公司,而且还到海外去寻找好股票。在1985年9月中旬的一次国际调研活动中,林奇花了3周时间调研了23家上市公司,收获颇大。在瑞典,他去了该国最大的公司沃尔沃,而瑞典唯一的一个研究沃尔沃汽车的分析员竟然没有去过该公司。当时,沃尔沃的股价是4美元,而沃尔沃每股现金已高达4美元。林奇的妻子卡罗琳也到了欧洲,但他俩却不能同去威尼斯,因为那儿找不到一家值得拜访的上市公司。结婚20年,林奇只度过两个专门假期,他曾对约翰?雷恩回忆是如何度假的:“我去日本,花了5天的时间考察公司,在香港见到卡罗琳,于是我们在中国逗留了大约两三天,然后我考察曼谷的公司,又在曼谷观光,接着我飞往英格兰,在那里考察了三四天的公司。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以下是林奇在位期间的一些数据:一年行程10万英里,每个工作日狂奔400英里;每天清晨6∶15乘车去办公室,晚上7∶15才回家,路上一直阅读;每天午餐他都跟一家公司洽谈;每天要听取200个经纪人的意见,通常一天他要接到几打经纪人的电话,每10个电话中他大约要回一个,但一般只交谈90秒钟,而且还好几次提示一点关键性的问题。他和他的研究助手每个月要对将近2000个公司检查一遍,假定每个电话5分钟,这就需要每周花上40个小时。
财经评论家张志雄先生公开和我国的基金经理打赌,称:中国最勤勉的基金经理的工作强度不会超过林奇的三分之一,一般的基金经理只有林奇的十分之一。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就不勤奋。中国是“天道酬勤”这一古老智慧的发源地,中国人正在脚踏实地践行这一哲理。
2 东方版的天道酬勤
在东方的财富世界中,李嘉诚对“天道酬勤”的理解非常深刻,他始终把勤奋视为个人成功的要素,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有极大的关系。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不管是60多年前奔波于饭碗生计的体弱少年,还是如今功成名就、年近八旬的财神,李嘉诚的态度没有丝毫的改变:勤奋工作,勤奋学习,不停思考自己如何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他自己几十年来,日以继夜地奋斗,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在回顾自己一生的成就时,李嘉诚有这样一段评价:“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前,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力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若我们贸然去做,至失败时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
中国加入WTO以来,浙江经济的崛起成为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南存辉所领导的正泰集团可以说是温州模式的一个缩影,这种模式说明:要成为一个超级富豪,不仅可以没有门第、没有过人的智商、没有学历,甚至是可以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当这位低压电器大王还是个年少的修鞋匠时,一天可以工作20个小时。回忆起当年的经历,他介绍:“假如你修得不快,修得不好,客人不满意就走了。有时候人家送过来的活,晚上加班到三五点钟,早上六七点钟又得起来。当时在整条街上,我的生意是最红火的。那个时候,大学生到国营单位工作的话,大概是28块钱一个月。我每一天大概可以赚到10块钱,有时候十几块。”南存辉不仅勤奋工作,学习时,也同样勤奋刻苦。许多年之后,正泰集团成了中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企业。为提高员工素质,公司举办了计算机知识培训,并允许社会人员参加学习。一个刚毕业不久,来正泰集团工作的计算机专业的女孩被调来负责一个班级的电脑操作课程。一段时间后,同事告知她一个秘密,她班级中最勤奋的那个学生就是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
纽约和香港都是全球金融中心,纽交所和香港联交所都是全球举足轻重的金融平台,也是西方股神和东方股神的平台。凭借着天道酬勤这一古老的智慧,他们分别成为德高望重的财神,从某一个角度而言,东方财神甚至更神通广大一些:巴菲特财产总额370亿美元,占美国总市值15 64万亿美元的0 2%;李嘉诚财产总额1800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值13万亿港元的1 3%,占大中华区股市总值(沪深22万亿人民币、台北9亿新台币)的0 48%。随着大中华区日益融合,经济的集体腾飞,以及新一代华商的崛起,有谁知道下一个财神会获得怎样的成就呢?
巴菲特投资年谱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城。
1931年8月13日其父霍华德?巴菲特所在的联合街道证券公司破产,霍华德失业。
1935年,5岁,在祖父欧内斯特?巴菲特杂货店打工,卖口香糖、柠檬水。
1936年,6岁,在欧内斯特资助下,成功倒卖半打可口可乐,赚了6美分,其中1美分由欧内斯特代为缴纳所得税。
1937年,7岁,生了一场重病,卧在病榻之际,在纸上写满奇怪数字,告诉护士,这是他将来的财富。并声称,自己会有很多钱,名字和照片会出现在报纸上。
1938年,8岁,开始在霍华德书房阅读各种商业书籍。
1940年,10岁,在霍华德?巴菲特的带领下,首次参观纽约证券交易所。
1941年,11岁,在农场劳动期间,首次接触《证券分析》,和姐姐合资,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下3股城市设施股票,旋即被套,最低下探至27美元。涨到40美元时,巴菲特卖出解套。
1942年,12岁,首次立下志向:30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否则从奥马哈最高的楼上跳下去。
1943年,13岁,成为《华盛顿邮报》兼职投递员。
1944年,14岁,斥资1200美元在内布拉斯加购买一块40英亩的农场。
1945年,15岁,在父亲的股票经纪公司的黑板上抄写股价,投递《华盛顿邮报》,每月可获得175美元。
1947年,17岁,与朋友合伙,花25美元买下一台旧弹球游戏机,放在一个理发店里经营。数月之内,开展连锁经营。年底,以1200美元转让。此时,送报已挣得5000多美元。
1947-1949年,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沃顿金融学院。
1949年,19岁,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
1950年,20岁,仅用三年的时间大学毕业,获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学士学位。佩恩先生提供给他一份工作,但被他拒绝。他的储蓄这时已达到9800美元。申请入哈佛商学院,被拒绝。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证券分析家本杰明?格雷厄姆教授和大卫?多得教授。
1951年,21岁,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申请免费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遭到拒绝。发现本杰明?格雷厄姆当时正在GEICO任董事,乘火车到华盛顿,并直接去GEICO总部敲门,巧遇公司副总裁LorimerDavidson,其花费4小时教授巴菲特保险知识。旋即,巴菲特分四次买进350股GEICO股份,成本为10282美元,占巴菲特总财产的50%以上。买下了Texaco加油站作为一个副业投资,同时,他开始做股票经纪人。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学一个夜校讲授《投资原理》。他所教学生的平均年龄是他的两倍多。
1952年,22岁,与苏珊?汤普逊结婚。以每月65美元租一套公寓,当年长女苏茜出生。同年,以15259美元将全部的GEICO股份出清(20年之后,这一部分股份价值成长到1300万美元)。将所得资金投入到西方保险证券公司,原因是该公司股价便宜,本金收益比只有1比1。
1954年,24岁,本杰明?格雷厄姆给巴菲特提供了一份工作,年薪12000美元。长子霍华德出生。
1956年,26岁,格雷厄姆退休,他的合伙公司解散。巴菲特的个人储蓄增至14万美元。回家乡奥马哈创业。5月1日,创立了巴菲特合伙公司。7个家庭成员和朋友总计投入10 5万美元。其中,巴菲特本人100美元。年底前,创立另外两个合伙企业。
1957年,27岁,又建立了两个合伙企业;所有5个投资公司办公地点均设在巴菲特家里。同年,次子彼得降生。巴菲特购买了一个五卧室的房子,并进行粉刷,总计花费31500美元。从此,一直住在那里。
1958年,28岁,第一个合伙公司的合伙人所投资金翻倍。
1959年,29岁,被介绍认识查理?蒙格(CharlieMunger)。
1960年,30岁,巴菲特请他的一个合伙人(此人是博士)另找10个博士,希望他们各自愿意将1万美元投入他的合伙企业。最终有11个博士愿意投资。
1961年,31岁,由于合伙企业已值数百万美元,巴菲特将他的第一个100万美元投资在一个风车制造公司。
1962年,32岁,与妻子苏珊返回纽约,找熟人筹资,筹到几十万美元。巴菲特合伙公司现值720万美元。巴菲特夫妇各持有资产超过100万美元。合并全部合伙企业,公司迁至基伟大厦(KiewitPlaza),一个实用但不豪华的办公室,一直使用到今天。合伙企业的最低投资额从25000美元提高至10万美元。同年,以低于每股8美元的价格买入纺织企业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股票。
1963年,33岁,巴菲特合伙公司成为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最大股东。
1964年,34岁,由于子公司卷入欺诈丑闻,美国运通公司被全世界投资者抛售,股价跌至35美元,巴菲特合伙企业投资1300万美元买进该公司5%的股份。
1965年,35岁,与沃尔特?迪斯尼会面后,开始买入迪斯尼的股票。投资400万,相当于迪斯尼公司5%的股权。同时,以两倍于他所支付的价格卖掉了美国快递公司股票。父亲去世。
1966年,36岁,巴菲特的资本净值达到685万美元。
1967年,37岁,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支付了第一次红利,也是唯一的一次,每股10美分。合伙公司当时值6500万美元。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以860万美元收购美国国民保险公司。巴菲特的资本净值超过1000万美元。
1968年,38岁,巴菲特合伙公司获利逾4000万美元,总价值达到1 04亿美元。
1969年,39岁,巴菲特关闭了合伙公司,并清算资产给合伙人,用于结算支付的是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股票。巴菲特个人资本净值达到2500万美元。
1970年,40岁,巴菲特合伙公司完全解散。巴菲特拥有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发行股本的29%。他任命自己为公司董事会主席,并开始给股东写年度公开信。
1971年,41岁,在妻子请求下,购买了一套15万美元的夏天住的房子。
1972年,42岁,蓝筹邮票公司(原为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分支机构,后来并入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以约为2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喜斯糖果(西岸的一家盒装巧克力制造与销售厂商)100%股权,20年后的1991年喜斯糖果营收从2900万美元成长到1 96亿美元,税前获利从1972年的420万美元变成1991年的4240万美元,此外,喜斯将这20年来剩下所赚的4 1亿美元,在扣除所得税之后,全部发还给蓝筹邮票与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
1973年,43岁,股票价格开始下跌。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以8%的年息票据借钱,开始买入《华盛顿邮报》股票。巴菲特成为该公司董事长凯瑟琳?格雷厄姆的亲密朋友。
1974年,44岁,由于股价下跌,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组合投资的股票价值开始下降。巴菲特的个人财富缩水超过50%。
1976年,48岁,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从1972年的历史最高点每股61美元跌到1976年的每股2美元。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在该年下半年大举买入该公司股份,之后又小幅加码,到1980年底,巴菲特总共投入4570万美元,取得该公司33 3%的股权。在往后的15年内,没有再增持股份。由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不断地回购公司的股份,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到50%左右。到1995年,巴菲特以23亿美元买下该公司另一半股份。
1977年,47岁,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以3250万美元间接购买了《布法罗晚间新闻》。同年,买下《水牛城日报》。这一年,苏珊离开巴菲特,没有正式办理离婚手续。
1979年,49岁,以每股290美元价格买入美国广播公司股票。巴菲特资本净值为1 4亿美元。
1981年,51岁,与蒙格创建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慈善基金捐款计划,允许每个股东公司的部分收益捐赠到他或她个人的慈善基金。
1983年,53岁,巴菲特以6000万美元购买了内布拉斯加州家具商业中心,占其股权的80%。年底公司股票组合投资价值达到13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交易价格开始达到每股775美元,年底上涨至1310美元。巴菲特资本净值达到6 2亿美元,第一次进入福布斯400强。
1985年,55岁,关闭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纺织厂。花3 15亿美元收购斯柯特—费特泽公司(Scott&Fetzer),该公司生产的商品包括真空吸尘器和世界知识百科全书。巴菲特在美国广播公司(ABC)与资本城公司(CapitalCities)之间展开兼并。投资2300多万美元买入NHP50%股权,公司主要业务是房屋租赁发展与整合。
1986年,56岁,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股票价格达到3000美元/股。
1987年,57岁,10月,全美股市暴跌,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股价从4230美元/股下跌至3170美元/股,市值损失25%。斥资7亿美元购买所罗门公司优先股(9%的可转换优先股)。
1988年,58岁,开始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最终购得了公司7%的股份,价值10 2亿美元。买进240万股联邦家庭贷款抵押公司股票;以每股33 5美元买进40万股阿尔坎塔(Arcata)股票,约占该公司5%的股权。9月,发行9亿美元的零息可转换次级债券,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所罗门公司承销。
1989年,59岁,将可口可乐的持股数由上年的1417万股提高到2335万股,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股价从4800美元/股涨至8000美元/股。巴菲特的资本净值增至38亿美元。7月,投资6亿美元在吉列公司,购买年利率8 75%十年强制赎回的可转换特别股,转换价格订为50美元;随后投资3 58亿美金于美国航空年利率9 25%十年强制赎回的可转换特别股,转换价格订为60美元;在年底又以3亿美元投资冠军企业年利率9 25%十年强制赎回的可转换特别股,转换价格订为38美元。
1990年,60岁,增持可口可乐到4670万股;买入富国银行500万股,持股比率增加到10%左右。
1991年,61岁,买进布朗鞋业;8月,所罗门公司陷入丑闻,遭财政部制裁、濒临破产。巴菲特出任董事长挽救所罗门。
1992年,62岁,投资3亿美元在美国运通的固定收益证券,每年可获得8 85%的股利收入。投入第一帝国(M&TBANK)4000万美元,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旗下各家子公司总共进行了5次并购。买下中部各州保险公司82%的股权,1997年这家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大概是9000万美元,获利1000万美元。
1993年,63岁,以每股63美元卖出1000万股资本城股份(不幸的是,到了1994年底,该公司股价变成85 25美元)增持可口可乐与美国运通。
1994年,64岁,投资阳光信用银行,该行保险柜中存有可口可乐唯一一份手写配方;投资甘奈特(一家出版发行公司)。
1995年,65岁,并购赫尔兹伯格钻石公司(Helzberg)与维利家俱公司();买进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剩余股权。
1996年,66岁,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以发行新股的方式并购国际飞安公司。
1997年,67岁,购买将近1 3亿盎司的白银作为投资,当时价格为每盎司6美元。同年,巴菲特同意买下星辰家具与国际乳品皇后公司(在1998年初正式敲定)。
1998年,68岁,12月完成对通用再保公司(全美最大的产物险再保险公司)220亿美元的并购案,这家公司拥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再保公司——科隆再保82%的股权,两家公司合起来将可接受所有保险险种的再保险,并在全世界124个国家设有营业网点。
1999年,69岁,投资耐克公司和丹吉尔(Tanger)品牌直销购物中心。
2000年,70岁,投资穆迪公司,成为其最大股东。投资中美能源76%的股权。同年7月,以5 7亿美元的现金买下西式靴子领导厂商贾斯汀(Justin)公司(旗下品牌包含Justin、TonyLama、Nocona及Chippewa,同时他们也是德州以及邻近五州砖块的主要制造商);第四季度,以10亿现金完成本杰明(Benjamin)公司(生产油漆已有117年的历史,并拥有数千家独立经销商)的收购,12月底,以18亿美元买下JM公司,JM是全美商用与工业用隔热材料的领导品牌,该公司年营业额超过20亿美元。收购拉森—朱赫(Larson Juhl)公司,该公司是美国订制相框的领导厂商,提供服务给全美18000家照相馆,营业额3亿美元。这一年,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还投资了科斯托克公司、激光抵押信托公司、JDN房地产公司。
2001年,71岁,投资太平洋地产公司、鳌拜客(牛排店)、艾斯芒廷(全美最大的数据储存公司),增持美国运通公司。
2002年,72岁,买入价值110亿美元的美元兑其他货币的远期合同,到2006年4月,所赚超过20亿美元。投资美国标准公司、威廉姆斯公司(能源公司)、第一数据公司(该公司还控股西联公司)。秘密投资中石油,蚕食11 09亿股,持股达到6 31%,成为继实际控制人和战略投资者之外的第三大股东。当垃圾债券价格跌入低谷时,出手购买亚马逊公司、Level3通讯公司等发行的80亿美元面值的债券。
2003年,73岁,投资自动数据处理公司(2004年卖掉)、Hca连锁医院(拥有200家外科医院)。香港联交所信息披露规则进一步严密,巴菲特迅速增持中石油达到23 4亿股,占流通股的13 35%。向“价值资本”对冲基金投资6亿美元,此前,他经常在公开场合批评对冲基金。2005年,这笔投资亏损3300万美元。
2005年,75岁,由于美元趋强,来自2002年合同的所得减少,卡特里娜飓风导致通用再保险公司承担了巨大的损失。
2006年,76岁,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至年底,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持有全球第三大钢铁厂韩国浦项制铁(POSCO)4%的股权。
2007年,77岁,入股美国最大的二手车经纪商CarMax,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增持合众银行(美国第六大银行)2840 5万股,总数达到6549万股,成为最大股东;对美国第二大房贷银行富国银行的持股量大幅增加8%,至2 797亿股,继续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将美国银行的持股从870万股增至910万股。增持强生(Johnson&Johnson);对联合保健集团(全美最大医疗保健集团)的持股由6月30日的480万股增为600万股;对WellPointInc.(全美第二大医疗保健集团)持股由420万股增为450万股;购买140万股柏林顿北方铁路公司(全美第二大铁路公司)(BNSF)股票,占其12%的股权。拥有1050万股联合太平洋公司股票,640万股诺福克南方公司的股票。之所以买入铁路公司股票,是因为巴菲特看到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将从美国中西部大量购买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只有通过铁路才能到达西部港口。7-9月间,抛售中石油以及第一数据公司、泰科国际公司(TycoInternationalLtd.)和西联汇款(WesternUnionCo.)的股份。
2007年12月25日,巴菲特宣布: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将出资45亿美元向普里茨克家族收购马蒙控股公司60%的股份,预计将在2008年第一季度完成。马蒙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涉及管道设备、电缆电线等工业产品,每年收入约为70亿美元,拥有125家制造工厂和服务中心。
寻找中国的巴菲特
巴菲特赚不到的钱我能赚,我能赚到的钱巴菲特赚不到。
——段永平
1 史上最奢侈的浪荡子
这辈子,你请人吃饭最贵的一次,花了多少钱?5000元?那你年收入最少能有10万吧?50000元?那你一定是个大老板了。据说俄罗斯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最疯狂的时候,一顿饭曾花过好几万美元,一直被认为是豪奢的典范。
但和一个叫“fastisslow”的网友相比,无论是从花销的数目、还是花钱水平来看,这些都是小儿科。2006年,江湖传闻,为求得与巴菲特共进一次午餐、讨教快速炒股发财的技巧,这位名叫“欲速则不达”的网友花了62 01万美元参与网上竞拍,按当时的汇率,相当于500万元人民币。
当隐身在“fastisslow”这一网名下的浪荡子终于被各路神通广大的媒体查出了真实身份后,大家发现这居然是个中国人,是国内企业界声名赫赫的段永平。消息传来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众多的热心网友在算,这500万可够多少个中国农夫买多少头牛?够多少贫困大学生交几年的学费?可以资助多少失学儿童完成学业?有人讥讽这位“段求恩”,像白求恩那样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把取之于中国的财富舍近求远地赠予外邦,而罔顾眼前那些看不起病和念不起书的同胞。更有激进分子把这看成是中国的暴发户在借机炒作自己,是向美国富豪献媚的丑态,是花大价钱买赚钱方法的愚蠢想法。
但竞拍的时候,毕竟没有出名作秀的动机;暴发户,如果这是一个暴发户,那也是历史久远的暴发户了——早在十几年前,段永平就是亿万富翁了;把取之于中国的财富赠予外邦?这62万美元也都是捐给了慈善基金,按段永平自己的说法,收钱的机构离他家开车只有几十分钟,怎么算是外邦呢?穷人和罪犯在贫困面前都是平等的,难道因为他们的国籍和肤色不同,就可以剥夺被救助的机会吗?这些是世人都容易理解的地方。
天价午餐背后鲜为人知的原因,若非段永平本人道出来,世人恐怕是想不到的。花这么多钱吃顿饭,是为了向本书的主人公——沃伦?巴菲特道谢。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段永平说到:“我又不是把跟巴菲特吃饭这事当成生意。我就是想给他老人家捧个场,告诉世人他的东西确实有价值。他不是缺这个钱,我也不是为了吃这顿饭,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我为了去他那儿讨一个秘方、锦囊妙计,哪天掏出来一看,就能发大财。这都是胡扯。我就是觉得好玩。Justforfun.”
段永平的确需要感谢巴菲特,因为他个人所有的财产中,有九成以上都在他来到美国之后,在美国的股票市场上进行投资赚来的。而指导他赚钱的,正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2 传说中的MRDUAN
提起MRDUAN,中国人可能会觉得比较陌生,但在美国,这是一个各路证券投资者追捧的热门人物。在中国,他的名字则是段永平。尽管从出道以来,他个人一直保持低调的作风,尽管已经退出企业经营的第一线多年,但这个名字对于关心财经事件的中国人而言,依然是如雷贯耳。比他本人名气更大的则是“小霸王”、“步步高”这两个品牌。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在短短的5年之内让两大品牌响彻大江南北,并凭此积累了亿万阳光财富。这些故事,迄今为止仍令人叹服不已。
不过,“小霸王”、“步步高”给段永平带来的财富,比起MRDUAN在美国投资股票所赚下的钱,简直不值得一提。那么MRDUAN在美国到底取得了怎样的辉煌业绩呢?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这十年中,对于中国人乃至于全世界的人们而言,最重要、最令人幸福的一件事情莫过于互联网的崛起。对于全世界,尤其是美国的投资者而言,最痛苦的一件事情莫过于互联网投资泡沫的破灭。
一年内,纳斯达克从5048点的高峰直线下跌到2000点,互联网企业哀鸿遍地,大多数的股价从最高点下跌了80%多,中国概念股搜狐、网易等也未能幸免,网易股价跌到不足一美元。追高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被套住的股民懊恼不已,侥幸逃脱的暗自心惊,几乎所有人都对互联网企业避而远之。MRDUAN就是在这个时候,买入了200万股网易股票。随后,网易股票神奇地开始反弹,一路飙升,经过四次拆股,网易股价增长到了现在的20美元,复权后达到了近100美元。更令人称奇地是,他面对着蹿升的股票,几十倍的利润居然无动于衷,一直把200万股持有到了现在。这一笔交易,给这位中国人带来了1亿多美元的巨额收益。
如果说,投资网易成功是MRDUAN碰巧撞大运搭上了互联网这趟高速列车,接下来这宗对传统企业的成功投资,又如何解释呢?
UHAL是一家主营业务为拖车租赁的美国公司,在美国各州和加拿大开设了很多分店,是拖车租赁行业内最大规模的公司之一,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为了进一步壮大,UHAL公司举债大力扩张,并进行多元化经营,成立了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子公司。但是,欲速则不达,UHAL的这家子公司进入了高风险的风投领域,给UHAL带来每年1亿多美元的损失;扩张速度过快导致其负债急升,而短期负债过多使UHAL公司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2003年6月,UHAL进入了破产保护程序。破产的巨大风险,使UHAL的股价从几十美元下跌到不足4美元。同样令周围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此前后,段永平以每股3 5美元左右的价格大举吃进UHAL股票。
UHAL最初是由朋友介绍给段永平的,但是段永平并没有轻信朋友的推荐,而是自己花费了很多精力进行了调研。段永平请来会计师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了详细研究,确保业绩没有造假夸大。通过财务报告分析,他发现UHAL股票每股净资产有50多美元,即使净资产打5折,还有25美元。对于公司可能面临的破产风险,他没有退缩不前,而是请来律师进行了充分咨询,把风险控制到最低程度。除去这些,段永平还对UHAL进行了深入市场调研。他不仅打电话到UHAL了解公司的客户服务,还跑到UHAL的多处分店亲身打听与感受公司的业务与服务。通过调研,他发现尽管处在财务困境中,但是UHAL的核心业务仍然运营良好,在市场上有强大的竞争力和稳定的销售收入,并且现金流持续充足。只要UHAL敢于抛弃持续亏损的保险子公司,退出高风险的风险投资领域,同时出售部分商业地产,获得现金收入,公司的短期债务能够得到及时偿还,财务数据也马上能够得到改善。段永平做出了结论:目前的股价下跌是信息不对称下,市场的一次恐慌性杀跌。这家公司价值被市场严重低估。他花了半年时间去调查研究,发现这是个被人当蟾蜍卖掉的王子。
而就在段永平买入之后,2004年初,UHAL解除破产保护,其后股价一路上扬,2006年一度冲过百元关口,现在稳定在80多美元之上。当初低价买进的股票,段永平至今仍然持有三分之二,投资收益超过了8000万美元。
对网易和UHAL投资的成功,为段永平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3 赚巴菲特赚不到的钱
从步步高功成身退后,段永平移居美国与妻子团聚,初来乍到,除了陪孩子外无事可做。闲不住的段永平想到了做职业投资者,但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股票投资不免让他有些心虚,不敢冒然入市。刚开始,段永平看的是那种技术分析的书,K线图,技术指标,预测涨跌,看不懂。一个偶然的机会,段永平发现了巴菲特的书,接触了巴菲特简单却又最有价值的投资理念。“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买这家公司,买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投资你看得懂的、被市场低估的公司”,巴菲特的理念让段永平恍然大悟,原来投资并不如想象的复杂,遵循价值投资的理念就可以在变化多端的股市中取胜。段永平信心十足地决定进入股市,而他选择的第一个投资对象就是当时年度亏损2 3亿,股价狂跌到1美元而且官司缠身的网易。
2002年春季的一天,正在美国的段永平突然接到网易公司总裁丁磊的电话,向其请教游戏营销的策略。当时,网易公司正在集中力量研发网络游戏《大话西游2》,但是如何成功地把《大话西游2》推向市场,丁磊心中没谱。翻看着自己的名片簿,段永平的名字映入丁磊的眼帘,小霸王游戏机火爆全国,段永平高超的营销手段是重要原因。在与丁磊一番长谈后,段永平敏锐地感觉到《大话西游2》将会受到市场的热捧,虽然不能确切预测这将给网易公司带来多大的收益,但是小霸王游戏机当年的经营业绩让段永平相信这将是数以亿计的巨大收益。丁磊本人也给段永平留下了踏实、能干的深刻印象。段永平对网易的兴趣一下上来了,他马上找来网易的财务报告,发现网易的股价只有0 8美元,而每股却有2美元多的现金。虽然2001年度网易亏损近3000万美元,但是网络游戏和短信业务的推出将使网易扭亏为盈。用巴菲特的理论分析,网易股票被严重低估,此时是一个非常好的买入网易的机会。但是段永平并没有立刻买入,因为当时网易正面临一桩诉讼。如果被判败诉,网易不仅要赔偿,还有摘牌的危险。牢记巴菲特安全第一的原则,段永平找律师对网易的诉讼进行了咨询,发现网易败诉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即使败诉,面临巨额赔偿的概率也很小,至于摘牌,那几乎是不可能。在做完所有这些功课后,段永平确信投资网易是风险极小、收益很高的策略,决定大干一场,不仅投入自己所有的100多万美元,而且还借款几十万美元,买入200万股网易股票。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不断跟踪了解网易的经营情况,耐心持有。如他所料,网易业绩大幅增长,股价也一路上涨到100美元,当年的投入增值了100多倍,段永平获得了1亿多美元的盈利。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理念让段永平初尝胜果。
这一看似神话的背后,是段永平再一次成功实践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细心调研,买入价值低估的股票,长期持有。
股市上没有常胜将军,段永平也有过投资失败的经历,鲜选(Freshchoice)公司就是一例。鲜选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餐饮公司,在其发展的顶峰期间,它在加州、华盛顿州和得州一共有58家连锁店,尤其是在加州,市场影响力很大。2003年春季的时候,段永平开始接触这家公司,尽管当时这家公司的经营情况呈现下降的趋势,股价也一直下跌,而且债务比例也很大,但是段永平通过调研了解到,公司每股有0 6美元左右的现金流,而股价才1 5美元,两年多的时间就能收回成本了,于是他大胆地在半年时间内陆续买入104万股鲜选的股票,持有公司27%的股票,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这笔投资,段永平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获得很高回报,他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成为公司的董事,深入了解美国公司是如何运作的。尽管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是中国和美国在企业管理和运营上毕竟相差很大。
面对着经营情况的下滑,鲜选公司董事会做出了一系列挽救措施:加大市场扩张速度,给产品涨价。而这些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无异于自杀。熟悉产品营销的段永平非常清楚这一点,他努力想改变董事会的决定。但是,语言沟通的障碍让段永平不能清楚地向其他董事阐明自己的观点,其他董事也不了解段永平在产品营销方面的丰富经验,而且有些措施是段永平成为董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最终,段永平的努力没有成功。加快扩张让公司债务更为沉重,产品涨价使收入不断下滑,现金流从正急速转变为负。最后的结果是,公司破产,被纳斯纳克摘牌,段永平的投资也损失惨重。但是这次失败也让段永平认识到:公司投资价值不仅与管理层的素质密切相关,而且也受到董事会决策能力的影响。在做价值投资时,要全面地了解一个企业,不仅要了解它的管理层,而且要清楚董事的背景以及他们的决策风格。
成为投资公司的董事,这是巴菲特投资理念的重要部分。通过近距离观察与介入公司决策管理,投资者能够及时了解公司运营状况,并提出改善措施,把风险控制到最小。鲜选公司董事的经历是段永平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一次实践。表面上看是失败了,但是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段永平日后更大的成功提供了不少帮助。
段永平认为自己的投资风格跟巴菲特是一模一样的,就是投资自己懂的企业。巴菲特懂的企业跟他自己的生长环境、理解的东西有很大关系,所以他搞懂什么就投什么。段永平并不把自己的投资局限在IT行业。“我最近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投资是投了美国一家公司,这个跟IT一点关系都没有,IT也取代不了它。哪一天我们搬个家,把家往网上一放家就搬了,那这家公司就完蛋了,我就没有机会了。这还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是一个美国的教授,当然也是中国人。后来我发现这个东西真的是有投资的价值,大家都一起去投。”
“我投资的是企业不是行业,我投资跟巴菲特是一样的投法,其实并没有差异。他也是要如何把事情做对,我投的东西可能跟他投的不一样。他投什么我就投什么也不行,比如他投保险公司,因为我没有办法鉴别哪家保险公司是好的保险公司,哪家保险公司是不好的保险公司,我没有办法鉴别就不能投。这方面他是非常强的,他的投资里头保险公司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就是因为他对保险公司特别了解。我可能对游戏特别了解,所以我在游戏行业里就有一点投资。当然有些其他行业,我能够了解、搞清楚,我认为这家公司有足够的投资价值我就投了。其实我根本不太关心巴菲特投了什么股票,因为他投资的东西往往可能是我不懂的。”
4 终究离不开内幕消息
大多数股民喜欢利用内幕消息炒股,因为如果消息确切的话,股价往往会一飞冲天。但是事实是股民们得到的内幕消息绝大部分是不真实的,或者是庄家故意传播出来诱骗股民高位接货的。投资内部消息股往往不仅会没有收益,反尔会掉入陷阱,被深深套牢。因此,不利用内幕消息炒股是股票市场上的一条铁律。但是段永平却宣称:“真正的投资者都是有内幕消息的。”是他神通广大,总是能够从企业、证券机构获得真实的内幕消息么?当然不是,段永平指的内幕消息是指真正的投资者能够深入了解企业,把握好企业三年以后的发展状况,这种对企业的熟悉是企业管理者都不一定了解的。唯一一只买入的中国A股深万科,段永平就是靠“内幕消息”决策的。
几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热情地给段永平推荐了万科,介绍说它是中国最好的房地产企业之一,而且发展前景远大。在对万科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了仔细分析后,段永平认识到万科公司的基本面非常不错,和目前的股价相比,存在价值低估。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行业的未来也很看好。出于一贯的谨慎,也由于他和万科老总王石早就相识,段永平想从王石那里获得一些“内幕消息”后再作决断。于是,段永平以朋友的身份约王石出来聊天。奇怪的是,段永平并没有仔细询问万科的季度业绩、财务状况,而是和王石聊起了万科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因为同样是创业者出身,段永平和王石聊得非常投机。万科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国内企业中属于最为完善和先进者之一,而从王石本人亲口介绍的情况看,这一点并不假,万科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员工之间分工明确,赏罚分明。作为董事长的王石,并不是大权独揽,而是敢于放权给有能力的下属。整个万科公司形成了积极进取,力争一流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万科坚持的不靠商业贿赂拿地的原则,尤为让段永平欣赏。一番愉快的交谈下来,段永平对王石的能力、万科的实力都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投资的信心更足了,最终敲定了这笔投资。
段永平获得“内幕消息”的途径之一就是和企业管理者进行深入交谈,他的目的并不是要询问公司未来的业绩或者发展前景,因为这些在研究报告中可以分析得到。他想要的内幕消息是从公开途径一般了解不到的企业文化、治理结构等信息,而这些信息,相比冷冰冰的财务数据,更具参考价值。还有就是通过与企业管理者的接触,他能够了解到这些企业管理者是怎么样的一批人,是志向高远、富有才干的企业家,或仅仅是喜欢浮夸、做假账的江湖骗子。
5 心态晚餐与慈善事业
心态晚餐
回到2006年的那顿晚餐,面对教授自己价值投资理念的巴菲特,段永平既崇敬又感激。他很想亲自向巴菲特请教两个问题:做股票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发现一个好的目标,手里没有钱;有时手里有很多钱,又没有目标,这种情况下你是什么样的心态?问题的答案段永平心里清楚,有钱没目标或者有目标没钱都是无可奈何,只能顺其自然,安慰自己抓住下一次机会。但是这时候怎么样把急躁、懊悔的心态平静下来呢?这是段永平问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后来段永平没有问这两个问题,因为巴菲特在回答其他问题的时候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时另外一个人问巴菲特:“如果有了目标没钱,是否能借钱做投资呢?”巴菲特回答说他只希望富一次,借钱投资可能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致富,但是也有可能让他最后一次全部赔光,因为你的下注会越来越多。
投资是一项压力巨大的工作,从事投资后,段永平有时候也感到很紧张、焦躁,甚至多了不少白发。巴菲特的话让他心态好了不少,知足常乐,适可而止,不要妄想抓住每一次机会,也不要奢想一次机会就暴富。市场上有的是机会,少犯错才是最重要的。
投资为了乐趣
网易与UHAL的成功让段永平在华人圈内渐渐有了名气,MRDUAN的大名不胫而走,找他投资的人越来越多。他手上可动用的投资资金,除了他个人的,一部分来自步步高投资部门,一部分来自他熟识的朋友。不少人建议段永平募集一只大规模基金,做职业的基金经理,那能比现在挣好多倍的钱。但是段永平却并不心动,他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投资,投资对于他来说,更多地是一种乐趣。如果基金规模太大,投资将占用他的大部分精力,而目前和年幼的孩子多在一起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帮朋友投资也不是为了收益回报,而是出于彼此间的友谊。没有投资回报的压力,段永平管理这些钱就比较随意,他不会专门为朋友寻找一只好股票,而是在发现了低估的股票的时候顺便帮朋友也买入。十几个朋友的账户和密码难以全部记住,以至于,好多账号他半年都不进去一次。不过,他帮忙管理的账户还没有一个亏过,都在慢慢地挣钱。用段永平自己的话说:“我只是觉得做投资好玩,好玩的同时还可以帮到别人。我forfun,人家formoney。”而这种简单的投资心态就是段永平成功的关键。
慈善才是工作
与巴菲特一样,段永平是一个慈善家。“投资只是我的爱好,慈善才是我的工作”,这句话段永平在2006年回国时多次声明过。确实,段永平的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慈善事业上。2005年,他与妻子刘昕组建了家庭慈善基金EnlightFoundation,资金来源于他自己的投资收益以及朋友们的捐赠。他把持有的234万网易的股票,以及部分九城数码的股票都放在了基金中,仅此两家股票的价值就超过5000万美元。另外,帮朋友们投资挣的盈利,段永平也会请求他们捐赠一部分给慈善基金。这些年来,段永平捐出去巨额财富。向所居住地区的学区、医院捐赠资金和设备;与丁磊联合在斯坦福捐建了一个总值400万美元的基金,以帮助需要资金援助的一年级的中国学生;母校浙江大学100周年校庆,他联合丁磊与其他校友,一共捐赠了4000万美元,其中丁磊本人出资1000万美元,段永平募集了3000万美元。段永平还打算向父母从前工作的单位捐建一座图书馆。也许正是这种对待财富的豁达态度,让段永平能够不断积累财富。
2022-04-16
2022-04-16
2022-04-15
2022-04-15
2022-04-15
股票分成,股票代操盘,炒股合作 炒股合作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
推荐股票合作投资股票合作专业炒股黑马牛股长期合作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
股票合作,炒股合作,股票合作分成,股市预测及股票推荐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
股票合作,推荐股票合作分成,证券投资,证券投资咨询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