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亭概念股成资本市场炒作标的
据东吴证券(6.410, 0.05, 0.79%)研究所近期发布的一份研报估算,如果未来中国所有的一线和二线城市(2021年人口为5.05亿)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这些开支一般是财政资金和医保基金共同负担。研报同时也表示,至少在成本方面,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防控措施可能要优于定点式、高强度的封控措施。
新冠疫情背景下,核酸检测产品和抗原检测产品成为不少核酸检测厂商业绩增长的强大动力。不过,随着试剂价格降低和市场供求关系、竞争格局的变化,行业已经进入“薄利多销”的状态。
尤其是近期,全国多地再次下调核酸检测价格。5月2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的通知》,将单样本核酸检测价格由原来的每人份24.9元降至19.7元,降幅超过20%;混合检测的价格由5.9元降至3.4元,降幅达42%。
核酸检测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带来的影响也能从新冠核酸检测厂商的业绩中窥探一二:去年,之江生物(688317,SH)销售毛利率逐季下降;圣湘生物(44.950, 0.24, 0.54%)(688289,SH)2021年后三个季度的毛利率也呈现下降态势。
与传统的核酸采样工作对比,无接触、可移动式采样亭加强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也可一定程度上解决上文提到的核酸采样点布置不合理的问题。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下,核酸采样亭等相关设备采购有望迎来加速配置。
二级市场上,核酸检测概念的炒作标的也从核酸检测厂商延伸到了核酸检测亭、移动检测车等领域,晶雪节能(33.780, 5.63, 20.00%)(301010,SZ)、通达电气(9.100, 0.83, 10.04%)(603390,SH)受到资金追捧。
高薪急招核酸采样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核酸检测常态化信号的越发明显,核酸采样员也成了炙手可热的招聘对象。近期,有公司日薪千元招聘核酸检测员的消息更是引起公众热议。
东吴证券研究所也在上述研报中提到,如果所有二线以上城市进行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则日均的检测能力需要达到5.05/2=2.525亿管。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截至4月中旬,中国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人员总数接近15万,检测能力达到5165万管/天。如果假设技术人员随着检测能力的提升而线性增加,则2.525亿管/天所需技术人员为73万人。这就意味着常态化核酸检测在二线以上城市的推广有望新增就业5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