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0108135
欢迎拨打服务热线,让我们来为您服务
吴老师股票投资理财
标题摘要内容
成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资人,你必须做到下述三点:第一,获得炒股的基本知识;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炒股计划;第三,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实行~

1113-景山的晚风

www.gphztz.com |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 | 发布时间: 2022-06-02 | 10055 次浏览 | 分享到:


    那么,为什么有些外国学者会把明朝的灭亡与美洲白银以及17世纪欧洲的“普遍危机”联系起来呢?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了晚明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后果问题。明中期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已得到了中外学界的普遍肯定。也正是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白银作为当时的主要货币,其需求量激增,而国内的白银产量又无法满足,所以通过各种渠道进口美洲、日本的白银也就不可避免。这种大规模的白银进口,也就是引起某些西方学者不断联想的依据。不过,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把这种白银进口看作是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那么就会发现一个有趣同时也是矛盾的现象,即明朝的灭亡,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似乎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依照经典著作的理论,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既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更会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随之而来的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总量的增长。按照常理,朝廷和民众应该从这种增长中获益。但晚明的情形却并不是如此,甚至是相反。现在看来,明中期以来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后果,大概不能与欧洲的历史经验作简单的类比。从其后果来看,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明朝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创造的经济成果,不仅没有被合理地分配、共享,反而导致了社会阶层之间、地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等各个方面的冲突。面对这些冲突,朝廷上下几乎是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大明朝一步步地滑向深渊。   
    明中期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反而成为明朝崩溃的原因之一,似乎不合常理,但事实却极有可能就是如此。类似的矛盾现象,在晚明也绝非就此一例。这种特性,使得学术界不仅在如何总体评价晚明社会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至今尚未有定论,而且即使在许多具体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分歧极大。也正因为如此,本书中的许多观点甚至一些史实,仅是一家之说,绝非定论,但由于本书体例所限,无法在撰写时列出那些不同观点。同时,本书的篇幅虽有洋洋30余万言,但仍无法做到事无巨细、样样罗列而不遗丝毫,事实上至今也没有人能做到。因此,本书紧扣晚明史中的几个主题,侧重晚明史中的若干主线,力求全面详细地勾勒出晚明历史画卷中的主要内容。具体地说,就是围绕着晚明的两大忧患即外患和内乱来展开叙述。   
    依原来的设想,本书应是一本以史实为基础,以深入浅出的笔法来描绘大明帝国衰亡过程并揭示其原因的史学读物。换句话说,本书应是一本由专业工作者撰写的却又要让一般读者读得下去同时又要喜欢读下去的作品。到具体写作后,方知这对专业工作者而言,也并不是一件轻松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战。道理很简单:一是因为专业人员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一套所谓专业化的写作风格——其最大的特点似乎就是让非专业的读者既读不懂同时也没有兴趣去读,而且这种文风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二是因为许多历史问题确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要把它们讲析到一看就明白的程度,也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撰写本书时,虽力图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多年以来养成的“八股”文风仍在时时作祟,并也肯定会在本书中的不少具体内容上有所体现。正因为这点,我很担心本书的写作手法会受到这样的指责,即专业工作者认为已经走得太远,而读者却仍觉得没有放开。不过,我始终认为在今天这样的大氛围下,历史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些尝试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迫切的。史学普及也应该是史学工作者的基本责任之一,如果做得好,不仅不会影响学术研究的水准,反而会赋予学术研究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史学而言,人人都会讲历史固然是悲剧,但如果人人或绝大部分人都不读历史,则又是另一种甚至是更大的悲剧。   

相关信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