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俄罗斯政治专家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说,虽然Z横幅的消失不太可能表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但它可能代表战斗新阶段的开始。“也许由于战争的新阶段,重点将放在‘解放'领土上,公关策略中的某些东西正在被纠正。”
分析师加利亚莫夫说,“当视觉符号被移除时,公共利益将下降,人们将更少关注真正发生的事情。”(井上蛙)
延伸阅读:
若未来普京不再执政 俄还会出现有凝聚力的领导人吗
“美国人曾经嘲弄俄罗斯:不过是个有核武器的沙特阿拉伯。今天,美西方步步紧逼的战略目的,其实就是要把俄罗斯去核武器化,彻底将其变成像沙特阿拉伯一样的资源殖民地。”
“如果未来普京不再执政,俄罗斯还能不能出现一位具有凝聚力的领导人?未来俄罗斯有可能会再次转向亲西方,拥抱自由主义吗?”
俄乌冲突自爆发以来一直广受关注,其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也备受瞩目。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曲折复杂,其中俄罗斯的众多想法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在东方卫视6月7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46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邱文平一同讨论了“俄罗斯的大彻大悟”。
邱文平演讲
中国人大多对俄罗斯文明了解不深,如果能够梳理俄罗斯历史上的西化梦想,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今天俄罗斯和西方决裂的大彻大悟。
我想谈的第一点是:从彼得大帝到沙皇俄国灭亡,俄罗斯皇室和大贵族的西化梦想,和本土东正教传统是撕裂的,西化派和本土派对俄罗斯文明主导权的争夺在不断地反复。
彼得大帝的改革将俄罗斯带入了西方社会,其“全盘西化”的思想渗透进了俄罗斯大贵族和知识分子的骨髓。不仅沙皇热衷于与西欧各国王室联姻,希望以此摆脱蒙古人带来的“野蛮人”标签,甚至贵族间的通用语言都是法语,最后发展到俄罗斯宫廷讲俄语都是件耻辱的事。
而以东正教为旗帜的本土派对西化派的抵制从来没有停息过。沙皇其实是俄语“凯撒”的发音,而“凯撒”是罗马皇帝的专称。俄罗斯本土派认为,东罗马帝国灭亡后,俄罗斯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法统,而西欧基督教世界只是源自被日耳曼蛮族灭亡的西罗马帝国,因此俄罗斯才是真正的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这种借助东西罗马帝国正统之争而构建的俄罗斯本土文明,获得了中小贵族和东正教信徒的坚定支持,和渴望“全盘西化”的皇室、大贵族形成了持续的对峙。
沙皇彼得三世的王后、普鲁士人叶卡捷琳娜,就抓住了俄罗斯本土派对过度西化的反感,借助本土力量颠覆了过度崇洋、出卖国家的彼得三世,以一个外国女人的身份成就了俄罗斯女沙皇的大帝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