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5 日下午,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 个百分点,此后汇率短线升值近100bp。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 年9 月15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 个百分点,由现行8%下调至6%。消息公布后,高频CNY 由6.941 升值至6.933。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旨在降低持有外汇成本,增加外汇流动性,缓和人民币贬值预期。
外汇准备金率的下调,将令境内外汇存款类产品的外币收益率有所提升,同时境内外汇存款、贷款之间的周转和信用创设效率有所提升,实际上是降低持有外汇的成本。而从流动性角度,截止7 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为9537 亿美元,本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 个百分点预计释放190 亿美元流动性,虽然体量相对较小,但更重要的是信号意义,在人民币8 月以来快速贬值的背景下,防止持续贬值预期的形成。
2021 年以来三次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调整,均对汇率与汇率预期有较好的引导作用,21 年两次升准有效缓和人民币过快升值压力,22 年5 月降外汇存准率适度缓和彼时人民币贬值压力。1)第一次,调升外汇存准率令人民币由持续升值扭转为小幅贬值。20 年下半年,我国复工复产的快速推进和海外发达国家制造业疲软形成强烈对比,出口强劲增长,同时国内货币政策相对海外明显更为克制,人民币进入持续升值轨道,由20 年6 月的7.12升值至21 年6 月的6.38,于是央行于6 月15 日上调外汇存准率2 个百分点至7%,人民币扭转为小幅贬值(6 月下旬-8 月贬值至6.47 附近)。2)第二次,调升外汇存准率亦缓和人民币过快升值压力。伴随持续超预期的出口表现,9 月后人民币再度快速升值,12月升值至6.34 附近,央行再次调升外汇存准率2 个百分点至9%,人民币汇率也稳定在6.32-6.37 之间。3)第三次,调降外汇存准率适度缓和人民币贬值压力,22 年3 月以来,上海、吉林疫情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叠加美联储紧缩预期强化,人民币出现一轮快速贬值,由3 月上旬6.32 快速贬值至5 月上旬6.78,央行于5 月15 日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叠加上海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一度升值至6.7 以内。直至7 月下旬才开始出现新一轮贬值。目前贬值至6.93,央行2021 年以来第四次调整外汇存准率。
此外,虽然美元指数走高令人民币近期快速被动贬值,但我国庞大的贸易顺差仍在支撑坚挺币值,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仍维持较强区间,“逆周期因子”也尚未启用。相比于今年年初,人民币汇率由6.37 贬值到6.93,除了上海疫情对出口的短暂影响导致的集中贬值压力外,很大程度是受到美元指数走高导致的被动贬值效应,后者同期由96.2 升高至当前接近110 的水平。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CFETS)指数同期却由102.6 小幅回落至102,仍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90 左右),说明海外商品需求缺口仍大、国内能源安全保障工业体系韧性、出口短期仍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币值仍十分坚挺,且出现抗被动贬值的现象。
与此同时,国务院5 日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目前来看中国外汇市场运行正常,跨境资金流动有序,受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虽然有影响,但是影响可控…人民币长期的趋势应该是明确的,未来世界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会不断增强,这是长期趋势。我国制造业升级进程的稳步推进和经常账户顺差仍是汇率最有效的“安全垫”。
展望下半年,一、发达经济体货币紧缩逐步带来消费需求降温,但前期过度财政补贴积累的高储蓄仍将缓和需求降温速度,同时海外能源安全问题持续扰动工业生产恢复之路,商品需求缺口仍然庞大,我国出口预计仍将好于全球出口回落的幅度,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持续支撑,二、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有限的背景下,当前中美利差倒挂导致的资本项目流出压力较小,主要集中在债券市场,并且有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管控措施兜底,对汇率影响小。
三、制造业高级化仍是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基础,加之逆周期调节因子尚未启用,政策仍有充足手段防止汇率过度贬值,预计年底人民币重新升至6.7-6.8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