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生活了七年的他,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2021年,法国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加入了华为,成为华为新鲜的血液。
他说,他和华为有不解之缘,来到中国工作,于他而言是一场新奇的旅程。
洛朗·拉福格
我们可以看见的是,中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优秀人才,许多在国外工作的华人学者、专家,也愿意回到中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02中外科研环境的不同
海外科学家来到中国发展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主要还是觉得,中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
日媒便认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巨大投入,是众多海外科学家前往中国的主要原因,毕竟,科研投入越多,就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更多报酬。
的确,中国目前在科技领域的投入是日本的七倍,也快要赶上美国——2019年,我国的科研投入达到了519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5810亿美元。
资料图
这也是有客观原因的,身为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不需要再有更大的突破,投入的资金不一定能有足够的收益。
而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又处于欣欣向荣的快速发展阶段,自然倾向于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为驱力拉动中国各领域的发展。
有美媒认为,中国在2025年的科研投入,极有可能超过美国。
所以,对于科学家们而言,同样的研究成果,在中国能够获得更多的报酬和收益,由于不用担心科研经费的问题,他们也可以更加大胆地去研究,有利于取得更大的突破。
对于一些年轻学者而言,收入可能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些成果来,但是,国外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限制。
作为一个走在世界最前列的移民国家,种族歧视仍是美国目前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许多外籍学者在美国也要因为签证头疼,有色人种哪怕在某一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也会遭受主流社会的歧视。
在美国工作的西班牙科学家何塞·帕斯托尔-帕雷贾,每次在美国延续签证都要办一系列繁复的手续,这让他十分头疼。
一次,他外出旅游回到美国时,竟然在机场被扣留了两个小时。何塞一气之下来到中国,他发现,中国的环境比美国要自由、包容得多,在这里,他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去进行他的研究。
何塞·帕斯托尔-帕雷贾
的确,一向以“自由”为口号的美国现如今似乎已经不再自由,繁荣的外表下翻腾着的是无数黑暗与危机。
西方社会如今还有一个通病,那便是喜欢把学术和政治联系起来,讲求所谓的政治正确。
许多学者都因为莫须有的政治罪名被美国当局逮捕,他们为自己辩解,但哪怕逃过了审判,也难以再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这样疯狂的政治环境,是众多学者都特别反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