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598.8,比上年增长35.4%,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实现稳步成长,经济活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来自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超过3000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渗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
8月12日,科技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3天后,科技部启动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发布了智慧农场、智能港口、智能矿山、智能工厂等首批支持的10大应用场景。一方面,此举意在加快人工智能的科研成果落地应用,创造经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以实际应用牵引技术研发攻关。
“建设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对稳经济有重要作用,更是推动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通过重点支持、加快推进,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拉动投资、促进就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助力稳经济促发展方面,科技部聚焦“四个面向”加快推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实施,积极探索重大任务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对前沿探索项目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战略性、关键性、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牵引和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
成果转化按下快进键
今年以来,科技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的部署安排,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取得重要进展,科技政策加快扎实落地,重大科技任务深入实施,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充分激发,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扎实稳住经济大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支撑。
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1—7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资20.29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194.83亿元。截至7月31日,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34.69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0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06%、33.84%。
数字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红利的加持,如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大幅增加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全面下放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