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华尔街》是伯顿·马尔基尔重要的代表作。自第1版问世以来,已历经四十余年。马尔基尔传达的基本观点是,投资者买入并持有指数基金,要比买入个股或主动管理型基金好得多。并且,买入并持有某个大型平均指数的所有成份股,其投资业绩将战胜专业人士管理的基金。
建议普通的投资者买进指数型基金也是巴菲特的一贯主张。巴菲特已在过去10年与对冲基金的对赌获胜中做出了最好的示范。然而,就实际而言,对指数型基金感兴趣的人并不多,更遑论买进并持有。
我在十年前就阅读过《漫步华尔街》,然而我对马尔基尔尊崇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并不感兴趣。我所感兴趣的是在其中的“价值投资”。
两种理论
马尔基尔将投资视为一种购买资产的方式,其目的是获得可以预期合理预期的收入,并且在较长时间里获得资产增值。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投资与投机的区别,通常就在于对投资回报期的定义和投资回报的可预期性。投机者买入股票,希望在接下来几天或几周内获得一笔短期收益;投资者买入股票,希望股票在未来会产生可靠的现金流回报,在几年或几十年里带来资本利得。由此就产生了两种方法:空中楼阁理论与坚实基础理论。
空中楼阁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心理价值上。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早在1936年就清晰地描述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专业投资者不愿将精力用于估计内在价值,而宁愿分析投资大众将会如何行动,分析他们在乐观时期如何将自己的希望建成空中楼阁。凯恩斯为了描述股票市场的玩法,使用了“选美比赛”这一类比。这个类比经常被巴菲特所引用。如果参赛者必须从100张照片中挑选6个最漂亮的面孔,谁的挑选最接近于作为一个整体的所有参赛者的选择,谁就能获得比赛的奖项。然而,在决定谁是比赛冠军的过程中,个人的审美标准无关紧要,最优的比赛策略是挑选其他参赛者可能喜欢的面孔。因此,预测全体参赛者普遍认为其他人可能形成什么样的普遍观点,或者还要沿着这一系列做出更进一步的推测,这就是英国的选美比赛。
对买家来说,一项投资,他预期会以更高的价钱卖给别人。新的买家同样预期将来的买家愿意支付更高的价钱。在这样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会诞生傻瓜。只要其他人可能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再高的价格也不算高。这样的理论又被称为博傻理论。
与空中楼阁理论不同,坚实基础理论声称每一个投资工具,无论它是一只股票还是一处房地产,都有一个被称为“内在价值”的坚实基础,通过细致分析这个投资工具的现状和前景,可以确定它的内在价值。当市场价格下跌而低于(上涨而高于)作为坚实基础的内在价值时,买入或卖出的机会便出现了,因为按照该理论的说法,这种价格波动中最终总会得以修正。很明显,这实际上就是价值投资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