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两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一件事是广州的一个楼盘,因为房子难卖,开发商特意请来了风水大师,为购房人讲解易经,以增强大家的购买信心。另一件事发生在上海,上海浦东有一位业主为了快速的卖掉自己的房子,额外拿出总房价的1%,大概22万,并且外加两部价值11699元的手机作为奖励,以此吸引中介帮他卖房。

这两件事情看似很离谱,但确实是真实的市场反应。纵观今年的楼市基调,基本上只能用一个“凉”字来概括了。除了价格明显倒挂的项目,或者只在有钱人圈层里流动的真豪宅以外。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不好卖的。因此各地为了卖房子也是花招频出。
今年的楼市让咱们见到了白条式的拆迁补房票,也见到了小麦、大蒜换房,还见到了买房送工作。鼓励公职人员和农民买房,更是出现了恶意不买房、恶意降价这样的新型词汇。所以,今年的楼市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政策,没有他们出台不了的政策。

然而现在呢购房者确实是越来越理性了,虽然给出了很多优惠性的政策。但是大家依然不买房啊,依然是在观望,观望情绪还是很浓厚的。我总结了一下,大家现在不买房的一些原因。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现在已经基本上趋于饱和。当一个商品人人都需要的时候,而且很稀缺的时候,涨价它是必然的,甚至涨价了。依然有很多人愿意排队去购买。但是当一个商品生产的速度太快的时候,消费者消费的力度在降低的时候,如果这个产品价格还依然死扛着,不降不下调的情况之下,那自然会导致该商品的销量暴跌。所以今年很多地方的房地产销量都是直接处于腰斩的状态,并且随着市场的饱和度的进一步增加,即使商品的价格下调了,也要分产品的种类和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房地产经过20多年的一个发展,基本上有96%的家庭拥有1套住房。有41.5%的家庭拥有2套住房,有4.5%的家庭拥有3套以上的住房。然而,具备投资属性的东西,往往它得有稀缺性。很显然,现在房子不再像20年之前那么稀缺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挣钱环境太难了,年轻人也不太想有太大的压力,不愿意接盘了。所以现在根本不是房价有多高的问题,而是你降了一半,很多人还是不愿意买。特别是在现在的这个市场环境之下,很多人并不是怕疫情,但是他们怕被疫情封在家里面。

比如说今年上半年你在家里面,由于疫情躺平了,封在家里面了,半年没有出门,没有工作,也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那如果你没有房贷。其实这对你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是说如果你买了房以后,你就要背负30年的房贷。那此时半年不出门,半年不工作,半年没有收入,那对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你的房屋断供。请问这个时候买房,你是不是要深思熟虑的考虑一下?我相信90%的人都会选择把这一笔钱暂时的放在自己口袋里面。因为这是你的命根子,是你在当下这个时间点,这个环境赖以生存的价值筹码。
那么现在很多人不愿意买房的第3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房子质量到底怎么样,这可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你会发现现在的房子越建越不如老房子的质量高。特别是这两年,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因为这两年开发商的日子是非常难过的,资金链不足。之前盲目扩张,拿了很多地,甚至同时开建了好几个项目。那这个时候手里面的资金链是非常紧张的情况之下,那又不想自己的项目停工烂尾,你说他们能怎么办?当然是想尽一切办法节省资金呢,特别是从建筑成本上压缩资金,这个就叫做减配。
那这个时候即使把房子交付给你了,那很多效果也是不理想的,特别是隔音效果是非常差的。就像有的房子,不管是上面还是左右的邻居,他用手机充电的一个插座,插在插座上面,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所以这样质量的房子你买完你愿意吗?你糟不糟心?

第四个原因就是人们的认知现在发生了很大的一个变化,这怎么理解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了,而不是用来炒的,房子的居住属性现在越来越提高反而是金融属性越来越下降了。那当房住不炒这个理论深入人心的时候,那你就是把房子吹上天。大家也知道它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
所以说有住的地方那就行了,没必要买多套房子放在自己手里面。那当然了,如果你的资金实力很雄厚,你买的房子都是一些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非常优质核心的一些房产,那是可以的。它还有持有的一个价值。那如果你持有的房子很多,但又非优质资产,那就等着别人来收房东税房产税吧。

那最后呢做一个总结,就是现在影响房产销售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但是本质上就是信心出问题了。这个信心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收入的信心出问题了。那另一个是大家对于房地产这个行业的信心出问题了,那信心都出问题了,他怎么可能还活蹦乱跳?
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