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普通老百姓会逐渐对房子没有了关注,这三点原因很实际!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房价进入普跌状态,普通老百姓对购房热情是这二十多年来最低迷的时期,尽管出台了很多楼市松绑政策,比如降低首付、降低利率,增加公积金的贷款额度,降低买房门槛,购房补贴等等,但从实施的效果看,收效甚微。
有房产资深专家说这个现象比弃房断供造成的影响还大,因为房子销量下跌,从开发商、金融体系、炒房客,利润会大大降低,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呢?这三点原因道出了事实。

第一、 房价下跌太多,可能性不大。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全国楼市房价下跌,楼市遇冷是肉眼可见的,此时买房,可以节约购房成本,就这仅仅的优势,短时间内,房价下跌的空间仍有,所以引起普通老百姓的担忧。
买涨不买跌,如果今天买,明天降,购买了的业主就会心里面非常难受,心理不平衡,下跌越多越是如此,即使房价下跌很多,经济压力大,购买了房子的业主也只能自己承受,楼市的秩序逐渐规范,如果要去开发商闹,是没办法的,合同已经签订;从长远来看,普通老百姓不会因为一时房价下跌,而弃房断供。
第二、 持房成本会相对增加。
从2021年到2022年,楼市出现一系列大动作,但是房产税没有全面推广落地执行,财政部发言人明确表示,我们现在暂不具备收房产税的条件,但是,房产税是对楼市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早晚货落地执行,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名下多套房、房子价值高的家庭,持房成本将大大增加。
从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家庭拥有住房率达96%,41.5%的家庭拥有2套及2套以上的房子,意味着,有96%的家庭在买房,肯定会考虑房产税落地后将有可能承担这笔不小的费用,仅仅还有4%的人积极买房,对房子的销量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第三、 疫情反复,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并未消失。
2020年的疫情,让很多人短时间失去了经济来源,如今,还在反反复复,大部分的家庭有点钱的时候就会存款,以备不时之需,不求钱能升值,就是在遇到紧急事情时,不至于手足无措,而在紧急关头需要用钱,房子卖不出去,不可能抱着房子啃。
如果盲目地把所有钱投资了房子,万一遇到公司整体效益下降,为了开源节流,唯一的办法只能降职降薪甚至裁员,谁也不能保证哪个不被裁或者不被降薪的是自己。
如果没有了还款能力,申请延期付款,这是比较乐观的做法,事实上,很多人在没有还贷能力后,会选择断供这条路。

所以,老百姓会对房子逐渐失去了关注,有一点结余就存银行,固定利息,或者等待时机,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