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任正非曾经受邀在我国C9高校联盟的会谈上发表了一番演讲。当时任老板就非常慷慨激昂的表示:现如今真正看我们芯片脖子的,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美方人,而是一群中方人!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各大高校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我们不仅仅要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同时还要具备爱国情怀。否则等到人才跑到其他国家去之后,我们也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目前来看,我们在半导体行业所受到的限制还是非常严重的。一方面是我们在芯片制造上被卡脖子,另一方面则是得不到其他优秀芯片生产制造企业的支持。
事实上,华为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在芯片设计能力和这种水平上都相对比较先进。然而就是因为没有办法得到上下游产业链的支持,这才陷入难以前进的彷徨困境。
无论是原材料还是生产设备,我们都很难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获得。美方就是因为掐住了这一方面的命脉,才会让整个华为陷入困顿当中。

前不久,再加上华为与台积电关系的恶化,华为生产的手机产品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华为的手机新品P50不得不延迟上市。
基于现实的种种无奈,任正非最终决定带领着华为走上一条独立生产和独立发展之路。就目前来看,在idm模式之下,基本上能够顺利实现从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完全独立,不再需要其他西方芯片企业的帮助。

不过这条路并不好走,今年上半年华为的整体营收仍然保持负增长状态,并且下降幅度高达29.4%。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任正非也不止一次提出:当下的华为,首先是要活下来。
很多人都想当然的以为,现如今华为所遭遇的困境是因为备受西方国家芯片卡脖子。然而事实上,真正让我们卡脖子的并不是美方人,而是很多在美方从事科研工作的中方人。
任正非曾经就在自己的演讲中明确表示,华为引进的很多国外先进设备的研发人员,都是中方人。全球顶尖的100位材料科学家当中,也有12位是中方人。

他们都毕业于国内的顶尖学府,然而最后却选择去往美国工作。人才流失的问题,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事实上,与其说我国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情况不乐观,倒不如说我国人才挽留的方案并不可行。尤其是这一领域的人才,最终的去向基本上都是海外。
根据有关机构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清华北大当中有20%左右的毕业生,未来都非常希望能够去往美国发展。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是忘恩负义,然而事实上,我们在这一方面也确实做得不够好。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实在太低了,有时候甚至还比不起送外卖的外卖小哥。外卖小哥只要肯努力,月入过万完全不是问题。
但半导体行业的从业人员无论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深藏功与名。至于经济收入,都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很多人都迫于现实的压力,最终选择跳槽,或者选择去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