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生物圈里除了动物和植物之外,还存在着数量极为庞大的微生物,而在微生物之中,细菌的数量又是最多的,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地球上的细菌总量大约有5 x 10^30克,不管是天空中还是地面上,又或者是在海洋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细菌的繁殖主要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当细菌生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就会“一分为二”,通常来讲,细菌平均每20至30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而繁殖速度慢的细菌,其分裂周期一般也不会超过24个小时。

据此我们不难想象,数量庞大的细菌以如此快的速度繁殖,估计要不了多久,它们就把地球占满了,然而这样的事情却并没有发生,为什么呢?答案就是,地球上存在着一种细菌的“克星”——噬菌体。
噬菌体是什么?
噬菌体其实就是一种专门侵袭细菌的病毒,基本上凡是有细菌的地方都有噬菌体存在,并且其数量往往比细菌还多。根据形态和核酸的分类,已知的噬菌体有19个科,其中大多数的噬菌体都是下图这个样子。

这些噬菌体有一个正20面体结构的“头部”(其中包裹着它们的遗传物质)、一个针筒状结构的“身体”,还有一个腿状结构的“尾部”,看上去长得相当科幻。
每一种噬菌体都有会侵袭特定类型的细菌,当它们遇到目标细菌之后,就会附着在细菌的表面,然后利用自己的刺突刺入细菌,接着通过中空的针筒状结构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细菌内部。

噬菌体可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前者的遗传物质会利用细菌内部的物质合成自己的外壳,同时大量复制自己,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细菌就会被“撑破”,然后新生的噬菌体们就“一哄而散”,去寻找下一个“猎物”。
而“温和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则会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上,然后跟着细菌的染色体一起复制。但这种情况一般并不会持续多久,因为这种“温和噬菌体”通常都会周期性地转变成“烈性噬菌体”,一旦时机成熟,它们就会在细菌内部迅速增殖,然后在“撑破”细菌后“扬长而去”。

为什么噬菌体长得那么科幻?难道它们不是地球生物?
需要指出的是,噬菌体是一种病毒,而病毒则是一种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存在,因此它们到底算不算是生物,目前科学界并没有给出结论,不过一般来讲,人们都将病毒称为“非细胞生物”,所以我们不妨也将其视为生物。
噬菌体的样子跟一些科幻作品中的纳米机器人长得非常相似,左看右看都不像是地球生物,这难免让人对它们的来历浮想联翩。那么噬菌体的“科幻造型”应该如何解释呢?

(纳米机器人想象图)
噬菌体最科幻的部位就是它们的“头部”,这其实就是一团包裹着遗传物质的蛋白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构成噬菌体“头部”的蛋白质是由多个蛋白质分子构成,而蛋白质分子又是由大量的原子构成,原子可以自发地形成固定的几何结构,大量的几何结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蛋白质的固定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