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草案)》截图
解读:本条例最大的看点是,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不得高于备案的租赁价格,收取的押金不得超过一个月租金,承租人租赁期不得少于一年。对于资金压力较大的租房人,可提取公积金用于租金。
对于租客来说,来上海打拼已经很不容易,还要为房东随意涨价,提前收房等不确定因素而忧心忡忡,官方渠道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能很好满足特定群体需求,例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初来上海就业人群以及处于过渡期的人群等。
根据《上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将新增供应租赁住房超42万套(间、宿舍床位)。从《2022上海民生访谈》节目中获悉,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建设筹措12.4万套(间),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1%,今年争取完成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8万套(间)。

前滩保障性住房公寓,易眼看房实拍
针对本次出台的《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草案)》,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条例明确了住房租赁体系的概念,尤其是增加了“ 经营服务规范 ”,“租赁关系稳定”两条内容,这比传统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提法进了一层。
其次,强化了机构风控能力的审查,此次政策明确,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专业人员、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能力。
政策还明确提及了 " 新城 " 的概念,后续这五大新城在住房租赁的规划、房源筹集、租赁市场的培育等方面确实需要发力。
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向网易房产表示,该条例出台有利于规范上海租赁市场,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它涉及到了租赁市场的各个维度。此前大家更关注的是市场化层面,这也是租房过程中矛盾较为突出的,尤其像二房东这种情况。而现在租赁市场参与者更多,比如说长租公寓,保障性住房也是将来比较重要的细分市场。
所以说这个条例管控的面是比较广的,相当于行业的操作规范标准,未来在执行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交易规范在,对于租赁双方合法权益的保障都是有法可依的。相信政策未来在推行过程中,各方都会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那么市场未来也会慢慢规范起来。
目前该草案仍处于公示阶段,在不久后或正式出台。各位市民可以在官方渠道发表意见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