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娟不肯。他的狠劲儿又上来了,说到最后,嘴里突然冒出了,“你也出去卖啊,跟你妈一样。”
话音一落,他意识到不对,马上停了口。
小娟在那边挂了电话。
张奇脸色涨得通红,面部筋肉紧绷。顿了几秒,他小声说:“她不听我的,那她就等着出去卖吧。”
我反问他:“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那我可就太看不起你了。”
那天之后,我决定彻底和张奇断交,至于他欠我的3000,宁可不要,我也不希望再见到他。

2017年底,我准备离开借贷公司。
张奇得知消息,主动给我发微信:“放心,那3000块钱会尽快还。”
一直到我离职,他都没有再提。
后来,他断断续续在微信上给我转过一些钱,有时500有时300。有一次,隔了两月,他给我转了50元。每次还钱的留言都是同一句:“这一次给你多少元,还剩多少元。”
2018年11月初,张奇突然给我转了1000元。橙色的转账消息下,还接着一条绿色消息框。
“终于还完了,拖这么久,不好意思。”
我说没关系,还了就好。
张奇回了8个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我突然想起,去催收部调查张奇那天,确实在墙上见过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优质服务,全心解民愁;雪中送炭,保我血汗钱。
不过那不是人家送的,而是部门的人看到客户端留言,自己做的。
那条留言下面,跟着另一句:“催收狗,乱叫乱咬乱拉屎。”

陈拙说:
入行第一天,张奇在人群里喊了十几遍“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两年多后,还清了韩让3000块钱后,张奇回复的还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张奇热爱过自己的职业,他以催收员的身份为豪,但那一晚躲在垃圾桶后的1个小时,让他直面了人性的残酷和冷血。
他痛恨老赖们的嘴脸,坚信催收职业的正当。但现实的狡黠与刻薄像一种慢性病毒,侵入了张奇的体内,让他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习惯以冰冷恶毒的面目示人。
他本以为这张面具可以保护自己。
最后却发现,面具下的人生早已被蚕食,而他对于这一切转变,都没有拒绝。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除了这8个字,张奇或许该有个新的座右铭:欠给自己的债,只能自己一点点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