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位管理在股市的技术分析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那么究竟如何进行仓位管理呢?
仓位管理的核心在于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最大化,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未知的风险和收益产生敬畏和追逐,没有人能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来获利,更多的人只能通过盘面的变化而去改变自己的持仓变化,这就是仓位管理。

而不同的行情仓位管理的方法和要求不同,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一、上涨行情中的仓位管理
正如我们刚才所说,没人能买在最低点,在经过一轮大调整之后,我们的仓位也是随着股市行情的好转而逐渐加仓。
举个例子:

这是新安股份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7 月的日 K 走势图,在 2017 年的 8 月至 12 月走下降趋势,在 12 月形成一个月内的小幅盘中,构成 U 型底形态,但当时你没办法得知行情企稳,只能一成仓位轻仓试仓,而在 2018 年 1 月 4 日,股价顺利站上 10 块,则短线已经开始反弹,开始加仓 4 成左右,加仓后已持有 5 成左右仓位。
而随后走出上升趋势,在 2 月 9 日,回踩 60 日线附近得以支撑,顺势加仓 2 成,在 3 月 26 日,回踩上涨趋势线不破,继续加仓 1 成。最终实现 8 成仓位的持仓,剩余 2 成仓位可参与 T+0 做成本应对可能出现的补仓。
这里我们不建议满仓操作,因为在不确定未来趋势的前提,是不能盲目满仓,这样的风险较大!
二、震荡行情中的仓位管理
直接举例说明:

这是拉夏贝尔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7 月的日 K 走势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拉夏贝尔半年间走的是宽幅震荡。
单看历史回顾,可能很多觉得高抛低吸嘛,很简单,但如果带入当时的环境下,仓位管理会非常实用。
1. 2017 年 12 月 14 日,14.8 附近首度建仓,按照之前介绍行情未确定之前 1 成仓位。
2. 随后涨停突破构建平台支撑,16.4 附近再次确认支撑,加仓 4 成,此时已有 5 成仓位。
3. 在冲击 22 失败后,行情走出下跌,及时减仓离场。
4. 2018 年 3 月 26 日附近再度确定 14.8 附近支撑,因为有所盈利的情况,此时可持续建仓,仓位可放置 7 成-6 成。
5. 5 月 17 日,再度形成涨停突破,顺势加仓 1 成-2 成。
6. 6 月 7 日,冲击 22 失败,全部止盈离场。
7. 6 月 22 日,15.2 附近支撑住,但经常几轮炒作底部支撑抬高,此时建仓仓位控制在 5 成左右,避免因继续下跌导致之前盈利受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