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给新一代治疗师及其病人的公开信》
-------------------------------------------------------------------------------
推荐过这本书。我在帖子中介绍说:这是一位70岁老人写的书,这是一位会写故事和小说的人写的书,这是从几十年临床笔记中摘编出来的书。
——一个大师级的治疗师希望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治疗师。
读过这本书以后,我一直想和这里的网友们一起享受前辈惠赠的礼物。但到今天,才静下心来,觉得可以开始这件事了。
这本书由85个专题组成。它非常象85个帖子。
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很想如在这里一般,在这些精彩的篇章下跟一些帖。
与其一个人闷在家里写读书札记,不如在这里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大师的礼物。
让我们一起享受大师的厚礼!
享受大师的礼物:一、 移除成长的障碍(1.1)
--------------------------------------------------------------------------------
一、 移除成长的障碍
当我是一个正在寻找自己道路的年轻治疗师时,我读过的最有用的书是《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作者是卡伦•霍尔奈(Karen Horney)。这本书里最为有用的概念是: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卡伦•霍尔奈相信,如果移除了障碍,人自然地会发展为成熟的、充分实现自我的个体,就像一颗橡树籽成长为一株橡树。
“就像一颗橡树籽成长为一棵橡树”,这是一幅多么自由而清晰的图像!它给了我面对工作的新视角,并永远改变了我做治疗的角度。我的任务是移除阻碍病人成长的障碍。我没有必要去做所有的事情,我没有必要灌输给病人成长的欲望,灌输给他们自我实现个体所具有的种种特点,例如好奇心、意志力、对生活的热情、关怀、忠诚等等。我要做的是确定障碍并且移除障碍。剩下的工作受到病人自身自我实现力量的推动,会自然而然地完成。
读书笔记
大师的这一开篇真是意味深长!
霍尔奈说: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在理论上,我比霍尔奈走得更远。我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一种本能的要求,他和“生本能”是同一个东西的两种不同表述。生本能强调生命具有维持并延续其存在的性质,而自我实现本能则强调生命自身所具有的目的性。
“自我实现”,并不是象马斯洛说的那样,是在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产生的高级需要,不是的;他是在个体的生命被创生时就先验地存在着的——“就像一颗橡树籽(需要?)成长为一棵橡树”。
人们之所以追求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因为这种满足是自我实现的前提基础。相对而言,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工具,是手段,而自我实现才是目的。
所有人,在本质上,都在追求自我实现;
所有人,都处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那么,为什么人们对此有那么多的误解?甚至,马斯洛还把这种误解理论化;甚至,这种理论还被广为推崇呢?
打个比方来说明这个问题:
得到钱本身不是目的,要用钱换取的东西才是我们想要的。但因为那些东西大都要用钱来换,慢慢地,我们就把挣钱当成是目的了。
正如有的人只顾挣钱而忘记花钱是为了什么,很多人在自我实现之途上,一再地陷入较低层次需要的自我满足,而“忘记”自我实现。(写到这里,我想起宠物市场上看到的那个在固定轨迹上不断奔跑的老鼠。)
——这,就是“障碍”的本质。
--------------------------------------------------------------------------------
享受大师的礼物:一、 移除成长的障碍(1.2)
--------------------------------------------------------------------------------
我仍然记得一个自称怀有一颗“失败的心”的年轻女人,她的丈夫去世了,她认为自己永远不能再爱。处理失去爱的能力这个问题实在是很棘手。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但要是让我去澄清和清除她在爱的过程中的很多障碍呢?这项工作是我可以做的。
很快我发现爱情对她来说意味着不忠。爱上另一个人就是背叛了她死去的丈夫,就像在她丈夫的棺材上狠狠地敲入最后的钉子。如果她像爱亡夫那样深地爱上另一个人(她觉得若能称作爱就不应该比对她丈夫的爱少一分一毫),那就意味着她对亡夫的爱不充足或者有瑕疵。爱上另一个人是自我毁灭性的,伴随着爱的是无可避免的丧失,以及丧失所带来的撕裂性的痛苦。
我们一起努力了很多个月来发现所有这些阻碍她爱上另一个男人的障碍。我们逐一地和这些不合理信念做斗争。在这个工作完成之后,病人自己的内部过程开始起作用了:她遇到了一个男人,她爱上了他,然后她和他结婚了。我并没有必要教会她如何去寻找、去给予、去珍惜、去爱,我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教会这些东西。
--------------------------------------------------------------------------------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一个助人的思路。
当一个求助者在我们面前,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是:
1、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他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为此他想要去做什么?
3、他本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为此他可以去做什么?
4、是什么在妨碍他?
5、如何移去那些障碍他的东西?
追寻第2、3两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协助我们回答第一个问题。
在实际的咨询过程中,讨论第2个问题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可以转到第3个问题;讨论第3个问题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可以转到第2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交替转换,可以推动咨询过程的持续深入
享受大师的礼物:一、 移除成长的障碍(1.3)
--------------------------------------------------------------------------------
关于卡伦•霍尔奈在这里多说两句:她的名字对大多数年轻治疗师来说并不熟悉。因为新一批著名治疗师越来越快地崛起,过去的著名治疗师迅速地被遗忘,所以我会不断地回忆过去那些光辉的名字,这倒不单纯为了表达敬意,更为重要的是我想强调今天的治疗工作是许多具有超凡能力的贡献者经过很长的时间积累而成的。
美国对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独特贡献表现为所谓“新弗洛伊德”(neo—Freudian)运动。在这个运动中,一群临床心理学家和理论家反对弗洛伊德对驱力理论的重视,也就是说反对内部驱力的展现和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发展中个体的观点。
相反,新弗洛伊德派成员强调,个体周围的人际环境会对个体造成的广泛影响,并影响着性格结构。最著名的人际理论家是沙立文(Harry Stack Sullivan)、弗洛姆(Erich Fromm)和霍尔奈(Karen Horney),他们的观点已经如此深入地融入我们的治疗语言和实践中,以至于我们没有竟识到我们可以算是新弗洛伊德者。莫里哀的小说《醉心贵族的小市民》的主人公约丹先生在得知“散文”(Prose)的定义之后,惊奇地说:“想想我一生都在说散文,自己却不知道。”
一个较为完整的表述是:
个体的人格是由遗传素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塑造的。一些学者干脆把它理解为各占一半。
如果说弗洛伊德过于重视以遗传为基础的内部驱力的作用,那么,对新弗洛伊德派成员来说,他们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的塑造作用时,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独特性。
幸好,我们还有以尊重个体独特性为特征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 避免直接下诊断(2.0)
--------------------------------------------------------------------------------
二、 避免直接下诊断(除非提供给保险公司)
今天的心理治疗学生面对的是对诊断的过度强调。医疗保健系统的管理者要求治疗师迅速地给出诊断,然后进行一个与诊断匹配的短程焦点治疗。这听起来不错,符合逻辑而且有效率。但是和现实实在是没什么关系,这不过是实现科学准确性的一种虚幻的努力,既不现实也不受欢迎。
虽然在有生理因素在内的严重情况(例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情感障碍、颞叶癫痫、药物毒性、因为毒性物质或变性因素或者传染性物质引发的躯体或者脑部疾患)下,诊断毫无疑问对治疗上的考虑起关键作用,但是,在日常的心理治疗中,面对困扰较为轻微的病人来说,诊断经常会起反作用。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治疗是一个渐进的深入展开的过程,治疗师应当尽量全面深入地了解病人。诊断会限制治疗师的视角,而且会影响治疗师把病人当作人来建立关系的能力。一旦作出某种诊断,我们倾向于选择性地忽略病人不符合诊断的方面,相应地过度注意那些可能会证实我们最初诊断的特征。而且,诊断可以作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过程。治疗师把病人看作“边缘型”或者是“歇斯底里型”,并与他(或她)建立关系,可能会促进和推动病人表现出这些相应特质。实际上,对于因为医生的治疗而影响临床表征形成的这个问题已经在相当长的时期得到重视,包括现在对多重人格障碍的争论以及压抑早期性虐待经历的相关记忆的问题。同时,也要记住,DSM人格障碍的类目诊断信度是很低的。
而且治疗师还没有注意到在第一次面谈后作出DSM—Ⅳ的诊断比经过多次面谈对病人有了更多了解之后要容易得多。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奇怪的科学吗?我的一个同事对他的精神科实习生问的一个问题很明确地表达了这一点:“如果你在接受治疗或者你考虑接受治疗,你觉得你的治疗师能够用哪一种DSM—Ⅳ的诊断来充分形容一个像你这样复杂的人,”
在心理治疗领域,我们需要很好的客观性,但是不需要过多。如果我们把DSM诊断系统看得过重,我们必然会损害到人性,损害到治疗本身的自发性、创造性和不确定性。请记住那些参与制定已被推翻的诊断体系的临床心理学家和现在DSM委员会成员一样有能力、骄傲和自信
直接下诊断的后果(提要):
1、限制治疗师的视角——会因此忽略不符合诊断的信息;
2、影响治疗师把病人当作人来建立关系的能力——一旦做出诊断,对方就成为“待处理的对象”;
3、诊断可以作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过程——咨询师和求助者会共同为符合所做的诊断而“努力”。
在自然科学当中,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科技应用的主体、客体和工具是三种性质不同的东西。
但在心理学当中,主体、客体和工具都是人,并且处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当中。
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套用自然科学的范式,一开始就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
不幸的是,这一基本的事实和人们对于科学的信念不相符。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 作为“旅途伙伴”的治疗师和病人(3.1)
--------------------------------------------------------------------------------
三、 作为“旅途伙伴”的治疗师和病人
法国小说家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描写了一个乡村牧师在听过几十年人们的忏悔之后总结了他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的人类天性——“首先,人们要比想像中更不开心;其次,没有一个完全成长的人”。每个人,既包括治疗师也包括病人,都注定要体验生命的美好,也要体验其不可避免的暗黑之处:幻灭、衰老、疾病、孤独、丧失、无意义、痛苦的选择和死亡。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对这一点的描述最为彻底和阴暗:
在青年早期,当我们沉思着自己即将到来的生活,我们就像戏院的孩子等着帷幕拉起,坐在那里兴高采烈,急切地等待着戏剧的开始。幸而我们不知道真的将要发生什么。如果我们能够预知,那么某种程度上孩子就像是被诅咒的囚犯,被判告给生命,而不是死亡,而且对于这个判告的意义毫无意识。
还有:
我们就像田地里的羔羊,在屠夫的眼皮底下玩耍。屠夫选了一只又一只作为他的牺牲者。在我们的好日子里我们根本就无法意识到命运可能为我们储藏的不幸——疾病、穷困、损毁、失去远见或者理性。
虽然叔本华的观点因为他的个人不幸而被渲染得格外阴暗,但是我们很难否认每个有自我意识的个体生命所内蕴的绝望。我的妻子和我有些时候会自我娱乐,想像一组具有相似特征的人在—起开晚宴,例如一群垄断者、或者极端的自恋者、或者我们认识的被动——攻击性的人,或者相反,邀请一群我们遇到过的真正快乐的人参加“快乐”晚宴。虽然对于其他的小组,我们能毫无困难地找到一组我们认识的具有某种怪异特征的人坐满晚宴桌子,但是对于快乐的人,我们从未能想到一满桌人。每一次我们发现了几个性格上乐观快乐的人,然后把他或她放在候选人名单上,继续搜寻的结果总发现某一个快乐的客人最终会受到某种生活困境的打击,通常是严重的疾病或者是孩子和配偶的罹病。
这个悲剧性的但又是现实的对待生命的观点一直影响着到我这里来寻求帮助的病人。虽然有很多词汇用来描述治疗关系(病人/治疗师,来访者/咨询师,被分析者/分析者、病人/促进者,以及最后也是最让人厌恶的——使用者/提供者),这些词中却没有一个准确地表达了我对治疗关系的认识。我倾向于把病人和我自己看成“旅途的伙伴”,这个词消除了“你们”(被痛苦折磨的人)和“我们”(治疗师)之间的区分。在我的培训中,我经常会听到所谓完全被分析了的治疗师这种说法,但是当我在生命之路上前行,与许多我的治疗师同事建立起亲密的关系,遇到领域中的许多重要人物,曾经被邀请为我的前治疗师和老师提供帮助,而且我自己成为了老师和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之后,我逐渐意识到这个说法的神秘本质。没有任何一个治疗师,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不被存在的内含悲剧影响。
无论你体验到什么,无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无论你坚持还是放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经常对别人、也对自己说的是:
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
生活什么样?
“每个人,既包括治疗师也包括病人,都注定要体验生命的美好,也要体验其不可避免的暗黑之处:幻灭、衰老、疾病、孤独、丧失、无意义、痛苦的选择和死亡。”
——就是这样。
昨晚收到朋友转发的一个搞笑的短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法,判处你终生快乐,剥夺郁闷权利终生,并处没收全部寂寞和烦恼。本判决为终审判决,你无权上诉!
我给朋友回短信说:
这样的判决太恐怖。
理由是:只有精神病院里老在那儿傻乐的人才当得这种判决。
讨论一下一个投缘的“旅途的伙伴”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1、保密:无须担心谈话的内容传递到任何的利害关系人。
2、自由:无论“说”,还是“听”,还是“沉默”。
3、平等:个体原有的“社会角色”不发挥任何决定性作用。
4、安全感:没有旅行生活以外的利害关系。
5、限于此时此地:在此前和此后对“我”都没有另外的影响。
还有吗?
——为了达到良好的咨询效果,心理咨询师应当努力创设具有这些特性的咨询关系。
--------------------------------------------------------------------------------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 作为“旅途伙伴”的治疗师和病人(3.2)
--------------------------------------------------------------------------------
我最喜欢的治疗小说是黑塞的《卢迪老师》(Magister Ludi),里面有两位生活在圣经时代的著名医治者约塞夫(Joseph)和戴恩(Dion)。虽然他们两人的工作都十分有效,但是两个人工作的方法却大有不同。年轻的医治者约塞夫通过宁静的、受神感召的倾听治疗。朝圣者们信任约塞夫。痛苦和焦虑在倾入他的耳内之后就像水消失在沙漠中一样,悔过者在离开的时候觉得倾空了、平静了。另一方面,年长的医治者戴恩积极地面对那些来寻求帮助的人。他感觉到他们没有被忏悔的罪恶。他是一个伟大的法官、惩戒者、斥责者和矫正者。他通过积极的干预进行帮助。他把悔过者像儿童一样对待,提供建议,分配苦行进行惩罚,要求去朝圣,或者要求敌人彼此和解。
这两位医治者从来没有见过面,他们作为竞争者工作了许多年,直到约塞夫的心灵开始烦恼,坠入了黑暗的绝望,经常为自杀的念头困扰。他用自己的治疗方法不能治愈自己,于是他出发去南方找戴恩寻求帮助。
在朝圣的路上,一天晚上约塞夫走到一个绿洲休息,在那儿他和一个年老的旅行者进行了交谈。当约塞夫描述了他此行的目的之后,年长的旅行者自荐作为他的向导帮助他寻找戴恩。之后,在他们长长的旅途中,年长的旅行者把自己的身份告诉了约塞夫,他就是戴恩,约塞夫寻找的人。
戴恩毫不犹豫地邀请年轻的、陷入绝望的竞争者到他家去。在那里他们一起生活和工作了许多年。戴恩开始请约塞夫作一个仆佣,之后让他做学生,最后两人成为同事。多年以后,戴恩病得很重,就要死去了,他把年轻的同事叫到床前聆听忏悔。他谈到了约塞夫早先经历的可怕的心灵疾病以及他寻找年长的戴恩寻求帮助的旅程。他谈到当约塞夫发现他的旅伴和向导竟然就是戴恩时,约塞夫是如何感到这件事就像一个奇迹。
现在他就要死了,到了说出关于这个奇迹的事实的时候了。戴恩承认在那个时候与约塞夫的相遇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奇迹,因为他当时也陷入绝望之中。他也感到空虚和心灵死亡,同样他无法帮助自己,于是动身去寻求帮助。在绿洲相遇的那一晚他正在寻找叫做约塞夫的伟大医治者的路上。
--------------------------------------------------------------------------------
黑塞的故事总是以一种超自然的方式感动我。这个故事对我来说深刻揭示了给予和接受帮助、诚实和欺骗、医治者和病人的意义。两个人以极其不同的方式获得帮助。年轻的医治者通过被培养、照顾、教授、辅导和教养获得帮助。而年长的医治者通过从追随者那里获得的子女似的爱、尊重和安慰获得帮助。
但是现在回顾这个故事,我怀疑是否这两位受伤的医治者本能够更多地帮助彼此。也许他们错过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更加真诚的、更有力量的变化。也许真正的治疗在濒死的病床上才出现,当他们彼此袒露他们都是旅客、都只是人的时候才出现。20年的保守秘密虽然有所帮助,但是可能阻碍了更深层次帮助的出现。如果戴恩濒死时的表白发生在20年前,如果医治者和追寻者一起共同面对并没有答案的问题,会发生些什么呢?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
每一个咨询师都可以基于一种特定的理论和方法(流派)去帮助他的求助者,但只有弥合了所有理论和方法的裂痕时,我们才能使自己获得最终的、最彻底的帮助。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 作为“旅途伙伴”的治疗师和病人(3.3)
--------------------------------------------------------------------------------
所有的这些和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相呼应,里尔克建议说:“耐心对待所有尚未解决的事情,努力去爱问题本身。”我要加上另一句:“也要努力去爱提问者。”
如果我们学会“爱问题”,生活当中还有什么是令人遗憾的呢?
如果我们学会“爱提问题的人”,生活当中还有谁是不值得爱的呢?
让我们爱求助者提出的所有问题,也爱提出这些问题的求助者。
让我们爱我们自己存在的所有问题,也爱存在所有这些问题的我们自己。
人的一生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必然要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之存在与否、解决与否,原本可能与爱无关。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
但当我们有能力去爱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将闪射出怎样的华彩啊!
--------------------------------------------------------------------------------
享受大师的礼物:四、 让病人真正进入与治疗师的关系中(4.1)
--------------------------------------------------------------------------------
四、 让病人真正进入与治疗师的关系中
许多病人在与他人建立亲近关系方面都存在矛盾,在治疗中通过体验到和治疗师的亲近关系能够对他们有所帮助。有些病人害怕亲近关系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身上有一些根本性的不可接受的东西,一些让人抗拒的、不可饶恕的东西。因此,治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让病人向另一个人完全呈现自己而仍然能够被对方接受。也有些病人逃避亲近关系是因为担心被利用、被控制或者被抛弃。对这样的病人,一种不带来任何预期灾难的、亲近而关怀的治疗关系同样能够成为一个难以理解的情绪体验。
--------------------------------------------------------------------------------
在心理咨询过程当中,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会太过分。
培训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从咨询师的角度讲解应当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在这里,大师从求助者的角度,指出了两个妨碍求助者与咨询师发展良好关系的可能原因:
1、他们觉得自己身上有一些根本性的不可接受的东西,一些让人抗拒的、不可饶恕的东西。
2、担心被利用、被控制或者被抛弃。
做到知己知彼,就容易了解工作应当从何处入手。
--------------------------------------------------------------------------------
享受大师的礼物:五、 提供支持(5.1)
--------------------------------------------------------------------------------
五、 提供支持
接受高强度的私人治疗的好处之一是亲身感受到积极支持的重要价值。考虑这个问题:在结束治疗几年后,当病人回忆治疗中自己的体验时,他们会想到什么,答案既不是顿悟,也不是治疗师的解释。通常,他们会记起治疗师所说的积极的、支持性的话。
我很强调经常性地向病人表达我对他们的积极想法或者感觉,这可能针对很广泛的方面,例如:病人的社交技巧、知性的好奇、温暖、对朋友的忠诚、口才好、敢于面对心中的恶、对于改变的坚持和投入、愿意自我暴露、对自己孩子的温柔、对中止虐待传承的努力(指的是打破虐待在家庭内部的代际传承)、决定不把“烫手的山芋”传给下—代(同上)。不要吝啬赞扬,也没有必要吝啬。有无数的理由支持治疗师表达以上的观察或者自己正面的情感。也要注意表示些“空洞”的赞扬——让你的支持就像你给病人的反馈和解释那样“一针见血”。记住治疗师有很大的力量,这种力量部分来自我们关注和分享病人最为私密的生活事件、想法和幻想。得到—个如此亲密的人的接受和支持对病人有着重大的肯定意义。
如果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走出了重要的、勇敢的一步,那么表扬这一点。如果我和病人在过去的一个小时里关系如此开放而深入,以至于我会为这次治疗的结束而感到遗憾,那么我会说我很不愿意结束这次治疗。我也会毫不迟疑地用非言语的行为把这点表达出来——延长几分钟治疗时间(必须承认,每个治疗师都有一些这样小小的、秘密的逾规)。
想想我们自己是多么需要从周围人那里获得精神的支持,就容易了解为求助者提供支持是多么的重要!
一句肯定。
一个赞美。
一种注视。
一次点头。
一个微笑。
……
不只是在咨询过程当中,让我们在生活中也如此地乐于付出!
或许,我们没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给予,但请无论如何,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和称赞。
享受大师的礼物:五、 提供支持(5.2)
--------------------------------------------------------------------------------
通常治疗师是生活中重要事件和勇敢行为的唯一知情者。这种特权要求治疗师对事件的主角有所反应。当然病人可能也会向其他人透露自己生活的事情,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像治疗师那样对某些重要行为有着全面的理解和欣赏。例如,多年前一个名叫麦克的小说家是我的病人,有一天他告诉我停用了一个秘密信箱。许多年中他以这个信箱作为通信方式,与一系列婚外情女友联系,因此停用这个信箱对他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行为。我觉得我有责任表达自己对他勇敢行为的理解和欣赏。
好几个月之后,他仍然无法摆脱最后一个女友的影像和对她的渴望,对此我提供了支持:
“你知道吗,麦克,你所体验到的那种激情从来不会轻易消散。当然你会经常感觉到渴望,这是无法避免的,这是你本质中的一个部分。”
“哦,你指的是我的一个弱点。我希望自己像个铁人,能够把她永远抛在脑后。”
“我们把这种铁人叫做机器人。而感谢上帝你可不是一个机器人。我们经常谈到你的敏感、你的原创性。这是你最丰厚的资源,这就是为什么你写的东西那么有力量,那么多人受到你作品的吸引。不过这些特质也有黑暗的一面,它们带来焦虑,它们使你在经历这种情境的时候难以保持平静。”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象这里的小说家麦克,在某一方面对自己有着“不现实的期望”,并且因为这种期望而贬抑自我。
但我们极少幸运地获得支持,从而使我们完全地接纳自己的“本质”——人性的本质。
我希望更多人能够从这个简短的案例里获得“自我支持”的能力,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特别是我们的心理咨询师,能够为身边有需要的人提供这种支持。
享受大师的礼物:五、 提供支持(5.3)
--------------------------------------------------------------------------------
另一个重新建构的例子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多年前我因为读到一篇恶意的书评而感到沮丧,并且告诉了我的朋友威廉姆•布拉提(William
Blatty),当时《召魂者》(The
Exorcist)的编辑。他以一种奇妙的支持性的方式给予了反应,并且即刻让我感到轻松了很多,他说:“艾里,当然那篇书评会让你沮丧。感谢上帝它让你沮丧了!如果你不是这么敏感,你怎么能成为这么好的作家呢!”
所有的治疗师都会发现自己支持病人的方法。我自己脑中经常浮现拉姆•戴斯(Ram
Dass)描述过的一幅图像。那时他和一位印度的精神大师告别,他们已经一起在印度的一个阿什拉姆(印度教徒的一个乡间供沉思冥想的小舍)学习了很多年。当拉姆•戴斯表示很伤心,因为他并没有准备好离去,他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的时候,那位精神大师站了起来,缓缓地、以一种庄严神圣的方式围着他转了一圈,最后非常正式地宣布:“我没有发现不完美之处。”我自己没有绕着病人转过圈,审视他们,我也一直认为成长是没有止境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幅图像一直指导着我对病人的评价。
这是给予支持的另外两个例子。
成长确实是没有止境的。
但成长对于我们有价值,仅仅是因为我们此时此刻正成长着(进行时)。
太看重成长的结果,而忽略了成长原本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我们就会受到“超价观念”的压迫。
这时我们需要获得的支持是:过程中的完美。即:
此时此刻的“我”是完美的。
沮丧是好的,因为它对于此时此刻的我们显得如此必不可少(试着给出证明)。
诸如此类。
享受大师的礼物:五、 提供支持(5.4)
--------------------------------------------------------------------------------
支持也可能是对外表的评论:一件衣服、日光浴后的健康肤色、一个新发型。如果一个病人难以摆脱自己欠缺吸引力的想法,一种很人性的反应(当然你自己必须真的这样认为)是告诉他(或她)你认为他(或她)很有吸引力,你实在搞不清楚什么造成了他(或她)认为自己没有吸引力的。
在《妈妈和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讲述了这样一个与治疗相关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恩斯特•拉什医生(Dr.Ernest
Lash)被一位非常有魅力的女病人难住了,她以一种非常明确的方式追问他:“我对男性来说是不是有吸引力?对你呢?如果你不是我的治疗师,你会不会对我有性相关的反应?”这些是终极噩梦般的问题,对于治疗师来说再没有比这些问题更为可怕的了。正是因为恐惧这些问题,许多治疗师很少暴露自己。但是我相信这种恐惧是无根据的。如果你从病人的最佳利益着想,何不简单地告诉她——就像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和现在不同,如果我们在另一个世界相遇,我独身,我不是你的治疗师,那么我会觉得你非常有魅力,而且我肯定会尽力更多地了解你。”这样说有什么危险呢?在我看来这种坦诚只会增强病人对你的信任和对治疗过程的信任。当然,也不排除治疗师可能进行的其他询问,例如,病人问这些问题的动机和时机(“为什么现在问?”这样的标准化问题)或者询问病人对于外表或者诱惑力的过多关注,隐藏其后的可能是与病人相关的更为重要的问题。
--------------------------------------------------------------------------------
这段文字不只是提供“支持”的其他例证,还提出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给予支持与咨询师的自我暴露。
大家一般都同意:咨询师的自我暴露,既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大家一般也同意:咨询师是否暴露,暴露什么,暴露多少,不应该由咨询师本人的需要来决定,而应该由求助者的需要来决定。
问题在于:
1、咨询师可能正在利用咨询过程满足自己的需要,但他是不自觉的。
2、当求助者的需要与咨询师的愿望发生冲突的时候,咨询师会陷于尴尬的境地。
基本的原则仍然是:
促进咨询关系,保证咨询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是
1、朝向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方向;
2、充分地考虑了效率和代价。
享受大师的礼物:六、 共情:从病人的视角看世界(6.1)
--------------------------------------------------------------------------------
非常奇妙的是有些时期或者事件能够在人的记忆中扎下根,并且能够不时给人提供指导与慰藉。许多年前,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患乳腺癌的病人,她从青春期就开始和总是批判一切的父亲进行斗争。她希望两人能够有某种程度的和解,能够开始一段新的关系,所以她十分期待着父亲开车带她去大学这件事,因为这是—个两个人可以单独相处几个小时的机会。但是这次盼望已久的旅行却成了一场灾难:她的父亲总是在埋怨路边丑陋的、满是垃圾的小河。而她根本没有看到什么垃圾,相反看到的是一条没有受到污染、充满原野风味的小溪。她找不到任何方式能够回应她的父亲,最后只得沉默。结果整个旅途就是他们看着自己的车窗外,互不理睬。
后来,她独自一人重游故地,非常惊讶地发现原来路两边各有一条河。“这一次我成了司机”,她十分伤感地说,“而从驾驶员的位置上看到的小河正如我父亲所描述过的那样丑陋而被污染。”但是当她学会从父亲的窗口看世界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她的父亲早就去世了。
我一直记着这个故事,而且许多次我会以它来提醒自己和我的学生,“从其他人的窗口看。努力从你的病人的视角来看世界。”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女士因为乳腺癌不久就去世了,我很遗憾我不能够告诉她这些年来她的故事起了多大的作用,不仅仅对我,对我的学生,也对我的病人。
--------------------------------------------------------------------------------
这使我想起另外一个故事:
有两个人在一个路牌下争论不休:一个人说这个路牌的颜色是黄的,另一个说是蓝的。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几近动起拳脚。
幸好此时又来了一个人,他带着两个人看了路牌的这一面,又看了路牌的另一面。
于是两人不再争。原来他们都是对的。
根据我的经验,“共情”,是咨询心理学中最容易被了解、最容易被认同的,但恰恰是最难做到的。
我时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我们能够成就一些艰难的事情,但对很多容易的、简单的事情,却不能做好。或者,竟然做不到。
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有位中医建议她每天吃七颗红枣,说对她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她一开始觉得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后来也不觉得这事情难,但她就是没做到。
享受大师的礼物:
六、 共情:从病人的视角看世界(6.2)
50多年前,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确定“准确的共情”是有效治疗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另外两个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并且开创了心理治疗领域的研究,之后有大量的证据支持共情的有效性。
如果治疗师能够准确地进入病人的世界,治疗就能够被增强。仅仅通过被充分认识和理解的体验,病人就能够受益很多;因此,对我们重要的是理解我们的病人如何体验过去、现在和将来。我经常强调要不断地检验假设。例如:
“鲍勃,当我想到你和玛丽的关系时,我所理解的是:你说你相信你和她合不来,你非常想和她分开,你已经厌倦了和她在一起,你避免和她一起过夜。但是现在,当她正是像你所期望的那样做了,真的要离开了,你却又一次想要她。我想我听到你说你不想和她在一起,同时还听到你说当你需要她的时候,你不能忍受她不在你身边。我说的这些对吗?”
这里举了一个“共情”的例子,它包括两项内容:共情的反映;对共情是否准确的检验。
因为共情的难度,检验永远是必要的。
如果检验结果证明共情反映有误,那么,求助者会予以纠正,这可以帮助咨询师逐渐达成“准确的共情”。
即便共情本身是令人失望的,咨询师注意对共情加以检验,至少表达了他愿意和求助者共情的“愿望”。在检验中体现了一种真诚。
共情有很多种。从某种意义上说,给予支持也是共情的一种特殊方式。没有以共情为基础的支持是虚弱的。
这里的例子是一种“镜像式”的共情,他可以帮助求助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象镜子帮助我们看到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地方。
享受大师的礼物:六、 共情:从病人的视角看世界(6.3)
--------------------------------------------------------------------------------
在治疗的此时此地准确的共情尤为重要。记住病人眼中的治疗和治疗师眼中的治疗有很大差异。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治疗师,也会一次又一次惊讶地发现病人眼中的治疗和他们眼中的治疗有多么地不同。以下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我的病人可能会在治疗开始的时候描述一段针对上次治疗某件事情的非常强烈的感情反应,但是我会很困惑,根本不能想像上一次治疗究竟发生了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情感反应。
在治疗师和病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是多年前引起我的注意的,那时我在做关于小组成员对治疗小组和交友小组体验的研究。我请许多小组成员填写问卷,内容是每次小组会面的重要事件,结果得到了丰富而多样的描述,与小组领导对每次小组重要事件的评估相差很大。同样,小组成员和小组领导所选择的整个小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也存在着类似差异
在文学欣赏课上,老师会说“一千个读者的心里,有一千个林黛玉(每一个都是不同的)”这样的话。
一样的道理,同一个咨询过程,在咨询师心里和在求助者心里会有不同的反映。这种反映的差异常常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因此,准确的共情,是很难的。甚至于,是不可能的。但经验告诉我,当我们“尝试尽可能准确的共情”时,咨询效果就会产生。
要知道,一对一的咨询过程当中,一定有两个“知觉系统”在起作用:一个是求助者的,一个是咨询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部的咨询技巧都在阐明一件事:咨询师如何“离开”自己的知觉系统,以及他如何“进入”求助者的知觉系统。
从另一个意义上说,获得这种能力的过程,也是咨询师的个人成长过程。
享受大师的礼物:六、 共情:从病人的视角看世界(6.4)
--------------------------------------------------------------------------------
在一个非正式的实验中,我又一次体验到了病人和治疗师的差异。在这次实验中,我和一位病人对每一次治疗分别写一份小结。这个实验的过程很有趣。我的病人吉尼是一个颇有天分的作家,但是当时不仅仅在写作上存在障碍,在所有涉及表达的活动上都遇到困难,在我的治疗小组待了1年也没有产生什么建设性的效果。她对其他成员很少暴露自己,而且对我又过度理想化,使得我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真诚地沟通。于是,当吉尼因为经济上的压力要离开小组的时候,我提出一个不同寻常的建议:我提供给她免费的个体治疗,作为附带条件,她对每一次治疗写一份随性的、没有任何拘束的小结,表达所有她在治疗中没有表达的情感和想法。我也对每次治疗写出我自己的小结,并且建议我们都把每周的小结交给我的秘书,每过几个月我们可以阅读对方的记录。
我的建议有些过于武断。本来我期望的是这个写作作业不但能够让我的病人开始自由写作,而且能够鼓励她在治疗中更自由地表达自我。而且,我还希望或许她读了我的记录后能够增进我们之间的关系。我打算毫无掩饰地记录我在治疗中的体验:让我高兴、有挫折感、分心的地方。如果吉尼能够以更现实的眼光来看我,那么有可能她会对我去理想化,能够在更为人性的层面上与我进行交往。
(另附一点,不过与我们对共情的讨论无关,这个实验发生在我试图发展自己写作技能的时候,我提出要和我的病人一起写的另一个动机就是这提供给我一个不同寻常的机会进行写作,给我一个机会能够冲破职业的桎梏,能够让我在每次治疗之后立刻记下所有冲入我脑内的东西,从而释放我自己的“声音”)。
每隔几个月阅读对方的记录使我们发现:虽然我们一起经历的治疗的每一个小时,但是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经历并记忆了治疗。例如,对于每一次治疗我们看重不同的方面。我的文雅的、超凡的解释她根本就没有听到。她所看重的是一些我很少注意的小地方:我对她衣着、外貌或者写作的赞扬、我因为迟到几分钟做出的笨拙道歉、我对她所说出讽刺的忍俊不止、当我们角色扮演的时候我对她的揶揄。”
[①
之后,我在治疗教学中使用了这些治疗小结,结果发现他们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认为这些共同的记录有书信体小说的特点,最终在1974年,我的来访者Ginny
Elkin(假名)和我共同将这些治疗记录出版成书,书名是《每天接近一点》(Every Day Get
a Little
Closer)。20年后,这本书的简装本发行。现在回想,书的副标题《被两次述说的治疗》似乎更为合适。
]
对于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强的求助者,我也会让他跟我一起写咨询笔记,然后我们交换各自的笔记。
对于促进咨询关系,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真的是这样:如果我拿自己的笔记和对方的笔记给第三个人看的话,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关于同一次咨询的记录。
享受大师的礼物:六、 共情:从病人的视角看世界(6.5)
--------------------------------------------------------------------------------
所有的这些经验告诉我不要假设在治疗中病人和我会有相同的体验。当病人谈到他们在上次治疗的感受时,我一定会询问他们体验到了什么,而且一定总会知道一些新的、没有预期到的东西。共情已经成了一种如此普通而常用的词汇,就像流行歌手唱的那些陈词滥调一样,使得我们忘记共情过程的复杂性。真正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是极端困难的一件事情,太多的时候是我们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其他人身上。
当教给学生共情的时候,弗洛姆经常会引用泰伦斯两千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我是一个人,不要让任何人性的东西与我疏离”,然后他会敦促我们对自己敞开自己身上那部分对应于病人所提到的事件或者幻想,不管是这部分可能是多么可耻、狂暴、贪欲、自虐或者虐人。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弗洛姆建议我们要探究为什么我们选择关闭自己身上的那一部分。
当然,对病人过去生活的了解会大大增强你从他(她)的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例如,如果病人经历了一系列的丧失,那么他(她),可能会从丧失的角度看待世界。他(她)可能不愿意让你变得重要或者亲近,因为会担心另一次丧失的痛苦。这样对过去事件的探询可能不但对建立因果连环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可以让我更加准确地共情。
“真正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是极端困难的一件事情,太多的时候是我们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其他人身上。 ”
所以,心理咨询师的一个必修课是:让自己臻于“无我”的状态。我只能想象无限地接近这种状态,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可以真正达到这种状态
享受大师的礼物:七、教授共情(7.1)
--------------------------------------------------------------------------------
准确地共情不但是治疗师的重要特质,对病人来说也同样重要,我们必须帮助病人发展对他人的共情能力。记住我们的病人通常来做治疗是因为他们欠缺成功地发展和维持满意关系的能力。许多人不能够共情他人的情感和经验。
我相信此时此地提供给了治疗师一个有力的途径帮助病人发展共情。所使用的策略十分直接:帮助病人对你共情,他们也就会自动探索生命中其他重要人物。在治疗中经常会看到治疗师询问病人他们的某句话或者某个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我只是建议治疗师把自己也包含在这个问题之中。
当病人猜测我会如何感受的时候,我通常会仔细处理这个行为。例如,一个病人试图解释我的某种姿态或者评论,并谈到“你一定已经受够了给我做治疗”,或者“我知道你一定很后悔和我接触”,或者“我这1小时的治疗一定是你今天最不愉快的时候”。我会做一些现实检验,并且问“还有什么关于我的问题吗?”
--------------------------------------------------------------------------------
共情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需要和基本动力。
如果个体太过自我中心,就会失去共情的能力,并因之破坏对他本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
大多数情况下,个体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是不自知的,所以我们听到了太多的对于他人的指责。
“还有什么关于我的问题吗?”
注意:这个问话可能存在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形。一种是,如作者所说的一样,他在试图帮助求助者发展共情的能力;另一种是,咨询师把关注的重心转向了自己,试图解决自己的问题。
享受大师的礼物:七、教授共情(7.2)
--------------------------------------------------------------------------------
这当然是很简单的社交技巧训练:我要求病人直接和我说或者向我提问,并且我试图以一种直接的和有帮助的方式进行回答。我可能会说:“你完全猜错了我的想法。我一点你所说到的感觉都没有。我一直很高兴和你一起工作。你表现出了很大的勇气,你努力工作,你一次治疗都没有落过,你从来不迟到,你抓住了很多机会和我一起分享很多亲密的事情。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你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但是我也注意到每次你试图猜测我对你的感受的时候,通常都和我自己的实际体验不大相符,而且错误总是指向一个方向:你认为我对你的关心原比我实际的关心少。”
咨询环境和社交环境最大的不同,是咨询环境只为了求助者的利益,而社交环境一定关涉交际双方的利益。
所以,在咨询室里,求助者不必担心他由于社交方法不对而给自己造成损失,相反他可以学习和训练社交技术,并进一步把这种技能迁移到真实的社交环境。这也是咨询的价值之所在。
所以,在另一个地方,作者说:咨询是对于生活的演练。
发表主题: 享受大师的礼物:七、教授共情(7.3)
--------------------------------------------------------------------------------
另一个例子:
“我知道你早就听过这个故事,但是……(病人继续讲述了一个很长的故事)。”
“我很惊讶,因为你经常说我已经听到过这个故事,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
“这是个坏习惯,我知道,不过我不理解你为什么会惊讶。”
“你猜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听同一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肯定会很厌烦。你可能会希望治疗赶紧结束,你也许会不断看表。”
“还有什么关于我的问题吗?”
“没有,你说呢?”
“我又一次听到同样的故事时有些不耐烦。我觉得它好像插入了我们两个人中间,就好像你不是在真的和我讲话。你说我可能会看表这没错。我确实看表了,不过我是希望当你把故事讲完之后,在治疗结束之前我们仍能够有时间真正地有所接近。”
--------------------------------------------------------------------------------
遇到一个罗索的谈话对象,我们都会厌烦。
稍经训练的咨询师会掩饰自己的“厌烦”,他们装出不厌烦。我自己就有很多这样的经历。殊不知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已经违反了“真诚”这一咨询的基本原则。
大师就是大师,他是“厌烦的”,但他不是因为自己的不耐烦,而是基于求助者利益的考量。
——这种境界,恐怕无法仅凭训练获得。
享受大师的礼物:八、让病人对治疗师真正有意义起来(8.1)
--------------------------------------------------------------------------------
在30多年前,我听到了一则最让人悲伤的心理治疗故事。当时我得到了去伦敦令人敬畏的Tavistock诊所为期一年的学习机会,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位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师和团体治疗师,当时他已经70岁了,正准备退休。在他退休的前一天晚上进行了一个长程小组的最后一次会面。许多小组组员已经在小组中呆了十多年,他们回忆了很多彼此在小组中发生的变化,并且一致同意迄今为止治疗师是那个一点变化都没有的人!实际上,他们说他和10年前完全相同。然后这位治疗师抬起头看着我,手在桌子上轻轻敲了一下表示强调,以一种最为教导性的语气说:“我的孩子,这就是好技术。”
当我回忆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总是感到很悲哀。想到许多人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仍然没有让他们对治疗师具有足够重要的意义,使他们能够影响并改变治疗师,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我强烈建议你让你的病人真的对你重要起来,让他们进入你的思想,影响你,改变你,而且你不要对他们隐瞒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
力图对心理治疗技术作“客观化”的、“科学”的理解与运用,就产生了这样的治疗师。
我的疑问是:那位老人是“真的没有变化”,还是他在他的咨询团体当中“表现得没有变化”。
“真的没有变化”也是可能的。他已经完成了“自我完善”的过程,其存在仅仅是为了他的治疗对象的成长。对于这样的治疗师,理应给予足够的敬意。
“表现得没有变化”也是可能的。这时,这种表现成为专业治疗的要求,成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技术。他把治疗师的个人成长,和他的治疗对象的成长,完全分割开,成为两个不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
但我本人,还是乐于取“助人自助”的理念。
否则,我不会情愿做那么多免费的服务。
享受大师的礼物:八、让病人对治疗师真正有意义起来(8.2)
--------------------------------------------------------------------------------
许多年前我听到一个病人辱骂她的几个朋友,说她们“随便和人上床”。这种行为对她来说很典型,对于每一个她向我描述的人,她总是在高度批判。我很想知道她的这种审判性对她的朋友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你指的是什么?”她回答说。“我评价其他人对你还会有影响?”
“我想这让我对于表达自己十分谨慎。如果我们作为朋友的话,我会小心不让你看到我黑暗的一面。”
“可这个问题对我来说黑白分明,十分简单。你对于这种随随便便的性交有什么样的看法?难道你个人能够想像分开性和爱情?”
“我当然可以了。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这让我恶心。”
这次治疗就在这种基调下结束了。之后的好几天我都对我和病人的互动感到不安,然后第二次治疗开始的时候我告诉我的病人,当我想到她说觉得我很恶心的时候,我感到十分难受。她对我的表达十分震惊,告诉我说我完全误解了她的意思:她指的是因为人性和她自己的性欲而感到恶心,而不是为我或者我的话而感到恶心。
在下一次的治疗里,她重新提到了这个事件,她说尽管她很懊悔这件事情让我感到难受,但毫无疑问她被感动了,而且很高兴,因为这表明她对我来说很重要。这次谈活戏剧性地催化了治疗:在以后的会谈中,她给予了我更多的信任,并且冒更大的风险进行自我暴露。
------------------这个案例有不少值得讨论的东西。
我最想说的是,在咨询关系中,咨询师的情感体验对于咨询关系非常重要。在这个案例中,一个缺乏经验的咨询师,通常会隐瞒或回避自己的感受,不会把它拿出来当作双方工作的内容。
在这里,我们至少可以学到的一点技巧是,如果咨询师因为一个特定的原因感到难受,适时地以适当的方式说出来,可能是有益的。
不过,求助者的“恶心”刚好是针对咨询师或咨询师所说的话,也是可能的。这时,咨询的方向会发生改变。这表明咨询关系遇到了一个危机性的障碍。--------------------------------------------------------------
发表主题: 享受大师的礼物:八、让病人对治疗师真正有意义起来(8.3)
--------------------------------------------------------------------------------
最近我的一个病人发给我一份E—mail:
“我爱你,我也恨你,因为你离开了我。不仅仅因为你去阿根廷、纽约、西藏、庭布图(Timbuktu),而是你每周都离开我,你关上了门,你可能转身就去看一场棒球比赛,或者去查道琼斯指数,给自己倒杯茶同时吹着小曲。你根本就不会再想到我,而你又有什么理由需要想到我呢?”
这句话说出了许多病人没有提出的、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你在治疗之外会想到我吗?”或者“在治疗之外我就脱离了你的生活?”
我个人的经验是在治疗之外病人不会从我的脑中消失,如果治疗之外我曾经有过可能对病人有所帮助的想法,我一定会把这些想法告诉他们。
--------------------------------------------------------------------------------
在心理咨询课上,有的老师会告诫说要把“职业活动”和“个人生活”加以区分,否则对咨询师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我很感谢这些老师的出发点,他显然是从关怀咨询师的考虑来谈论这一问题。
但这种说法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咨询师的职业活动与他的个人成长是不同的两件事情。
并且这个前提当中,也含有这样一些理解:求助者倾诉的东西确实是心理的“垃圾”。
我的忠告是:把“职业活动”和“个人生活”加以区分,对于大多数职业都是必要的。但心理咨询师如果坚守这样的信念,他最好选择别的职业。
除非他是一个纯粹的行为主义咨询师,或纯粹的认知咨询师——这样的咨询师,他本人的情感体验通常是不参与咨询过程的。
发表主题: 八、让病人对治疗师真正有意义起来(8.5)
--------------------------------------------------------------------------------
病人有些时候对我会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会梦到他们。如果我认为这些梦在某种程度上会促进治疗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和病人分享这个梦。一次我梦到在机场见到一位病人,我想拥抱她,但是却被她拿着的一个硕大钱包挡住了。我把这个梦告诉了她,并且把这个梦和上一次治疗谈到的她在和我的关系中带入的“行李”联系在—起,也就是她对父亲的强烈而又矛盾的情感。对我告诉她我的梦,她觉得十分感动,并且承认我把这个梦与她将我和她父亲的形象融合在一起联系起来是有内在逻辑的。但同时她又提出另一个对梦的有力解释,这个梦表达了我的遗憾:我们之间的专业契约(由钱包象征,一个装钱的东西,治疗费用)排除了达到更进—步完美关系的可能性。我不能否认她的解释让人信服,它的确反应了我内心深处潜藏的一些感受。
我看到“分享”的字样,理解着“分享”的思想,也体会着“分享”的态度。
一个职业咨询师如果对求助者的心灵世界,不是取一种“享”的态度,而是用清洁工处理垃圾的态度来对待,他的工作实在是一种苦役。
大家都同意咨询关系以“平等”为准则。当求助者出于信任,拿出他的心灵盛宴与你分享的时候,如果咨询师作茧自缚地把自己包起来,如何做到“平等”呢?
当然,咨询师在“分享”的时候永远都不该忘记,他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求助者的成长。他的“分享”因而也应该指向这一目标,并且只是为了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
这是做咨询师和交朋友不同的地方。当然也是咨询关系和社交关系不同的地方。
享受大师的礼物:九、 承认你的错误(9.1)
--------------------------------------------------------------------------------
著名精神分析师威尼考特(Winnicott)曾经富有洞见地观察到好母亲和坏母亲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如何处理所犯的错误。
我曾经接待过一位病人,她因为一个看起来可能很微小的原因离开了前任治疗师。在他们第三次会谈的时候,她痛哭流涕,去拿纸巾的时候却发现纸巾盒是空的。于是治疗师开始在办公室里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一条纸巾或者手帕。最后治疗师跑到洗手间拿回来一堆卫生纸。在第四次会谈的时候,她说上次的事情肯定让治疗师感到很难堪,但是他坚决否认了这一点。她逼得越紧,治疗师越否认,并且反过来问为什么她会一直对他的回答有所怀疑。最后她认为(我也认为如此)他并没有以一种真诚的方式和她交流,并决定以后再也不要信任他了。
承认错误确实是很难的事情,因为这会损害到我们的“自尊”。
咨询师可能会无意识地利用咨询来满足自己尚未充分满足的“自尊需要”,这样他就比较难以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他所觉察的错误。
用正确的方法处理错误。
真诚就可以了。但是,难就难在这里。
想起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心理咨询师”的面具,好漂亮哦!
戴着好累人啊!
--------------------------------------------------------------------------------
享受大师的礼物:九、 承认你的错误(9.2)
--------------------------------------------------------------------------------
还有一个承认自己错误的例子:一位病人经历了很多亲朋好友的死亡,进入治疗的时候,她的丈夫也因为脑瘤而濒临死亡,她需要处理又一次的丧失。一次她问我在治疗之后我是否想起过她。我回答说:“我经常会想到你的处境。”这是一个错误的回答!我的话激怒了她。“你怎么能够这样说呢?你是理应帮助我的人。你让我和你分享我内心深处最为隐秘的感受。你刚才说的话强化了我的感觉——我没有自我,所有的人都会想到我的处境,而没有人会想到我。”之后她补充道,不仅仅是她没有自我,而且我也避免把我的真实自我带入治疗之中。
我在随后的一周一直在想她的这些话,并且认为她说得十分正确。在下一次治疗的开始,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请她帮助我发现和理解自己的盲点(多年以前,我读到过一篇颇有天赋的治疗师桑多•费伦克兹(Sanldor
Ferencz)写的文章,他提到对一位病人说“也许你能帮助我发现一些我自己的盲点”。这又是一句深深刻印在我脑海里的话,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经常应用这句话)。
于是我们一起谈论了她极深的痛苦,以及我深层次的愿望——想要找到一些方法,任何除了躯体接触之外的方法来安慰她。我提出,也许我在最近几次治疗中从她身边向后退正是因为我担心自己想要承诺超过自己所能给予的安慰。我相信在这种背景下,我说出了这个非个人化的词——“处境”。我告诉她,如果我对自己诚实,直接告诉她我强烈想要安慰她,却不知道如何着手的话,可能会好得多。
--------------------------------------------------------------------------------
在这一个案里,我们可以体悟“以人为本”的真正意义:“你”,比“你的处境”,更重要,更值得关注。
与之相关的一种观念,是我经常和学生谈到的:
一件事情,由客观的“事”和主观的“情”组成(我最好先声明一下,我并非不知道“情”含有“情形”与“情况”的意思,那也可以是客观的)。
人们通常过分关注“事”怎么样了,所以他们有时需要求助心理咨询。
那么作为心理咨询师,就要更多地关注“情”是怎么样的,出了什么问题。
享受大师的礼物:九、 承认你的错误(9.3)
--------------------------------------------------------------------------------
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承认你的错误。任何试图掩盖的努力总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某种程度上病人能够感受到你的所作所为并不符合你的真实想法,结果会对治疗造成损害。而且,公开的承认错误对病人来说也塑造了很好的榜样,同时从另一个方面表明病人对你来说是有意义的。
我们总认为掩盖一个错误比承认一个错误要省事,其实不是这样。
在一般的社交中不是这样,在咨询中更不是这样。
认识到这一点不容易,做到更难。
_________________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 为每位病人创造不同的治疗(10.1)
--------------------------------------------------------------------------------
在当前的心理治疗研究中有一个巨大的矛盾之处。因为研究者需要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药物疗法和另一种治疗方法),所以必须提供“标准化”的治疗,也就是说为研究项目中的所有被试提供统—的治疗,这样以后其他的研究者和治疗师才能够对这个研究的结果进行重复(就像是检验新药效果时采用统一的标准一样,所有的被试接受相同纯度同等效力的药物,对于以后的被试可以提供完全相同的药物)。但是正是标准化减少了治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和这个问题共存的是,许多心理治疗研究采用经验较少的治疗师或者学生治疗师,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样的研究与现实情况之间只存在微弱关系。
心理学是不是科学?
这个问题一直在争论不休。
我的答案并不复杂:心理学是科学,但不仅仅是科学。
我的印象是,有些人的科学信念已经逾越了理性的界限。一些争论只是感情用事而已。
我想正是非理性的“科学信念”,导致了,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人们寻求标准化的操作方式。
他们期望的结果是:
只要科学地运用标准化的操作,不论是专家还是新手,都能得到相同的咨询/治疗效果。
在我国的心理咨询/治疗领域里,这可能是相当强的一种力量。
我本人不会参与这一潮流,但我也很真诚地欢迎这种发展的趋向。
原因也很简单:标准化之后的个性化,才是成熟的个性化。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 为每位病人创造不同的治疗(10.2)
--------------------------------------------------------------------------------
考虑一下有经验治疗师的任务。他们必须与病人建立关系,这个关系的特征是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自发性。他们必须敦促病人以其“紧要点”开始每次治疗,并且当病人的重要问题在治疗中得以展现时,必须在更深的层次上对其进行探索。什么样的问题呢?可能是一些对治疗师的感受;或者是一些作为前一次治疗结果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在治疗之前做的梦。我的观点是,治疗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关系是动态的,是永恒变化的;体验有一个连续的顺序,对这个过程需要进行检验。
从其最核心来看,治疗的过程应该是自发的、流动的,总会进入无法预期的新领域。如果要把治疗变成一套公式,可以让没有经验的、没有受到良好培训的治疗师(或者电脑)提供一个统一的治疗过程的话,那么整个治疗已经被扭曲了。由医疗保健运动所引发的真实警告之一是对于标准程序式治疗的依赖。这种治疗要求治疗师遵从一个预先设定的顺序,事先计划好每周需要谈论的话题和做的练习。
有经验的治疗师是这样工作的:
1、必须与病人建立关系。这个关系的特征是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自发性。
2、必须敦促病人以其“紧要点”开始每次治疗。(在求助者叙述自己的问题之后,咨询师要协助求助者找出这个“紧要点”,即咨询双方的工作重点。)
3、当病人的重要问题在治疗中得以展现时,必须在更深的层次上对其进行探索。(要防止在一个平面上工作,要适时地向更深入的层次上挖掘。)
什么样的问题是重要的呢?可能是:
*一些对治疗师的感受;
*一些作为前一次治疗结果出现的问题;
*在治疗之前做的梦;
……
核心的观点是,治疗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关系是动态的(流动的),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 为每位病人创造不同的治疗(10.3)
--------------------------------------------------------------------------------
在荣格(Jung)的自传里,他描写了对每个病人的独特内心世界和语言的欣赏。这种独特性要求治疗师为每一位病人开创一种新的治疗语言。可能我对这一点有所夸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心理治疗的危机是过于严肃、治疗师的自发性受到过多损害。心理治疗需要一场激烈的变革。我们可能需要走得更远:治疗师必须努力为每位病人创造不同的治疗。
治疗师必须传递给每位病人的是:他们共同的、最大的任务是一起建立关系,让这个关系本身成为改变的媒介。在一个速成课程中教授这样的技能有着极端的困难。最重要的是,治疗师必须准备好“走”到病人“走”到的地方,尽其所能在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我试图为每一位病人“量身度造”治疗,为每位病人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法。我认为根据病人的特点不断改进治疗的过程既不是治疗的基本工作也不是治疗的序曲,而是治疗最核心的工作。这些话即使对短程治疗的病人来说也同样有效,但是主要适用于那些能够负担(或者有能力进行)开放式治疗的病人。
_________________
治疗最核心的工作:根据病人的特点不断改进治疗的过程。
病人的特点是动态呈现的。
咨询师对病人特点的认识也是动态发展的。
咨询关系是一个发展着的过程。
在咨询的每一阶段,咨询师的反应都是自发的、充满创意的。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因而也就没有两次完全相同的咨询。
一次咨询的开始,宛如一个生命过程的开始。
每次咨询的结束,亦如一个生命破壳而出。咨询室,犹如孵化器。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 为每位病人创造不同的治疗(10.4)
--------------------------------------------------------------------------------
我试图避免采用事先已经构建好的技术,尽力让我的选择出自治疗情境当时的要求。我相信技术只有在产生于治疗师和病人每时每刻都有所不同的互动中才最为有效。每当我向我督导的治疗师建议一些干预方法的时候,他们通常都会试图把这些干预方法在下次治疗的时候塞进去,而且这样做之后通常会起到反效果。于是我学会了在给予反馈之前先要说明:“请不要在下次治疗的时候尝试这种方法,但是在这种情境下我可能会说……”我的看法是每次治疗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即时自发反应或者技术,不可能事先计划好。
当然了,对于治疗新手和老手来说,技术的含义有所不同。一个人在学习弹钢琴的时候需要技巧,但是如果一个人想要做音乐的话,他或她最终都需要超越已经学到的技术、信任自己的自发反应。
尽管我非常赞同本书作者的观点:
“每次治疗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即时自发反应或者技术,不可能事先计划好。”
但是对于新手来说,特别是接受心理咨询培训的学生来说,熟悉标准化问题的结构和内容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训练你思维的广度,使你避免忽略可能是必要的信息。
一个做音乐的人,不是不知道那些技巧,而是超越了技巧。他使用任何技巧,但不让任何一种技巧限制他。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 为每位病人创造不同的治疗(10.5)
--------------------------------------------------------------------------------
例如,一个经历了一系列丧失的病人在一次治疗的时候十分绝望,因为她刚刚听说了自己父亲的死讯。几个月前丈夫的过世已经使她十分悲痛了,她简直不能忍受自己想到要飞回父母的家参加丧礼,也不能想到如何看到自己父亲的坟墓就立在自己兄弟的坟墓旁边(很年轻就去世了),同时,她不能够处理不去参加父亲的丧礼所带来的负罪感。在平时她是一个资源异常丰富、有力量的人,经常会批评我或者其他试图为她把事情“摆平”的人。但是现在她需要从我这里得到些东西,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一些可以降低负罪感的东西。我的反应是让她不要去参加丧礼。但是我把下次治疗的时间安排在了举行丧礼的时刻,整次治疗都用在了对她父亲的回忆之上。两年后,在结束治疗的时候,她向我描述了这次治疗对她的帮助有多大。
在这个案例中,作者实行的干预是:
1、让她不要去参加丧礼。
2、把下次治疗的时间安排在了举行丧礼的时刻,整次治疗都用在了对她父亲的回忆之上。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赞同直接给求助者提供建议,更不会赞同帮助他实施建议的内容。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例外。
试着总结一下:一个建议如果对求助者是支持性的,就值得提出,并且促成其实施。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 为每位病人创造不同的治疗(10.6)
--------------------------------------------------------------------------------
另一个来访者不堪生活的重压,在一次治疗中,她几乎不能讲话,只是双臂环抱着自己,身体微微颤动。我感到一股强烈的冲动要去安慰她,拥抱她,告诉她一切都会过去的。我打消了拥抱她的想法,因为她曾经被继父性虐待过,因此我必须要尤其注意保持我们之间关系的安全感。在治疗结束的时候,我按捺不住,提出要改变下次治疗的时间,以方便她的日程。通常她不得不打断工作来见我,这一次我提出在早上,也就是她上班之前进行治疗。
这个干预并没有带来我所预想的安慰,但是仍是有效的。别忘了基本的治疗原则是治疗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作为治疗的材料。在刚才提到的这个情境中,病人感到怀疑和受到威胁。她相信我并不是真的想见到她,我们安排的治疗时间正是我一周中处于低潮的时候,我改变见面时间不是为了她的方便,而只是为了我的方便。这些资料把我们带入治疗性的问题上来:她的自我鄙视以及她把对自己的憎恨投射在我身上。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的东西:
为求助者创设一个独特的咨询,这件事并非由咨询师独自完成,而是双方互动的一个结果。
“基本的治疗原则是治疗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作为治疗的材料。”
治疗性的问题:她的自我鄙视以及她把对自己的憎恨投射在我身上。
——一个咨询师如果自己不够健康,他可能把求助者对咨询师的“鄙视”和“憎恨”理解为真实的情绪而非投射。如果这样,接下来的咨询将是灾难性的,因为咨询师会动用他的防御机制。
--------------------------------------------------------------------------------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一、治疗性的行为,而非治疗性的话语(11.1)
--------------------------------------------------------------------------------
抓住机会了解你的病人。注意经常询问病人感觉治疗过程的什么地方对他有所帮助。之前我强调过病人和治疗师对于治疗中有帮助事件的看法可能会不一致。病人认为有帮助的事件通常是关系性的,经常会和治疗师做出的在治疗框架之外的行为或者一些表明治疗师的坚持和关注的行为相关联。例如,一个病人提到即使他打电话告诉我他得了流感之后,我仍然愿意见他(最近他的婚姻治疗师因为担心传染,当他在治疗中开始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缩短了治疗时间)。另一个病人,确认我因为她长期的愤怒而一定会抛弃她,结果在一次治疗结束的时候告诉我说最有用的干预是我规定每当她对我发了一大顿脾气之后,都会自动多安排一次治疗。
注意经常询问病人感觉治疗过程的什么地方对他有所帮助。
病人认为有帮助的事件通常是关系性的,经常会和治疗师做出的在治疗框架之外的行为或者一些表明治疗师的坚持和关注的行为相关联。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心理咨询师是在用言语给求助者提供帮助。
但是作者在这里告诉我们:更能够起帮助作用的——是行为。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一、治疗性的行为,而非治疗性的话语(11.2)
--------------------------------------------------------------------------------
另一个病人在治疗结束进行总结的时候,提到了一件事情。那是在我出差之前的一次治疗,她给了我一份她写的故事,我寄给她一封信告诉她我是多么喜欢她的作品。这封信是我关心她的可见的证据,在我不在的时候她经常会去读那封信获得支持。给非常痛苦或者有自杀倾向的病人打个电话只需要花很短的时间,但是对于病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位曾经入狱的有强迫性偷窃病人告诉我说,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来自我的最重要的行为是一个支持性的电话,那时正值圣诞购物季节,是她经常失控的时候,而且当时我并不在城里。她感到当我努力表达我对她的关心时,她还怎么可能如此忘恩负义地去偷东西。如果治疗师担心这样做会培养病人的依赖性,可以请病人一起找到一种策略能够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给他们提供支持。
1、我寄给她一封信告诉她我是多么喜欢她的作品。
2、来自我的最重要的行为是一个支持性的电话。
……
可以请病人一起找到一种策略能够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给他们提供支持。
通常精神分析导向的咨询师,为了防止咨询师出现“反移情”,在其“设置”(咨询规范)中是不主张和求助者在咨询室以外发生联系的。
但作者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例外的情况。
这再一次提醒我们,咨询师应该以“求助者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不应过分拘泥于形式。
当然,对于缺乏经验的新手,我还是认为应当先遵从规范,再谈创新的问题。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一、治疗性的行为,而非治疗性的话语(11.3)
--------------------------------------------------------------------------------
还有一次,仍然那位强迫性偷窃的病人,当时她已经改变了很多,只会去偷那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例如棒棒糖或者香烟。她关于偷窃的理论永远是她需要平衡家庭开支。这个信念很明显是非理性的:首先,她很富有(但是拒绝让自己了解丈夫的财产);而且,通过偷窃省下的钱实在是微不足道。
“现在我怎么做能够帮助你呢?”我问到,“我们如何能够让你摆脱穷困潦倒的感觉呢?”“我们可以从你给我一些钱开始。”她狡黠地说。于是我打开钱包,拿出50美元放在一个信封里,告诉她如果她想偷什么东西,就从信封里拿出等值的钱出来。换句话说,她是在偷窃我而不是在偷窃商店。这个干预使得她减少一直控制她的强迫性偷窃行为,1个月后,她把这50美元又还给了我。从这以后,每当她又以贫穷作为合理化理由时,我们就会提到这次事件。
“现在我怎么做能够帮助你呢?”我问到,
“我们如何能够让你摆脱穷困潦倒的感觉呢?”
前天有个网友发了站内短信给我,问的问题是:
“我应该怎样引导他比较好,我已经尝试了几种方法都不太成功。”
此前他曾把一个案例发给我,请求我的帮助。
我的回答是:
如果你们的咨询关系不够好,就设法加强咨询关系;
如果你们的咨询关系足够好,你可以问他,他愿意接受什么样的帮助(用你的话说是“引导”)。
——当你使用“引导”这样的语汇的时候,你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所以我猜测你们之间的咨询关系不够好。
“现在我怎么做能够帮助你呢?”
这是一个有共情效果的技术性问话,我把它称作“反求助”。
--------------------------------------------------------------------------------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二、接受对治疗师的个体治疗(12.1)
--------------------------------------------------------------------------------
我认为,个体治疗应该是心理治疗培训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问题在于:什么是治疗师最有价值的工具?答案(且不会有人忘记这一点)是治疗师自己。我在这本书里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治疗师在治疗中使用自己的理念以及技术。首先,简单地说,治疗师必须通过个人榜样给病人指出道路。我们必须表现出我们愿意与病人有最为深层次的接触,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从我们自己的感受中寻找信息,因为这是最好的、最可靠的信息来源。
治疗师必须熟悉自己阴暗的一面,必须能够理解所有人类的欲望和冲动。接受个体治疗的经验能够让治疗师学会从病人的角度体验治疗过程的多个方面:理想化治疗师的冲动;渴望依赖;对于一个关心者和倾听者的感激、给予治疗师的权力。年轻的治疗师必须对自身的神经质问题进行工作,他们必须学会接受反馈,发现自身的盲点,看到其他人如何看他们,学会如何提供准确的反馈。最后,心理治疗是一个心理上要求很高的职业,治疗师必须发展出来足够的自我省察和内在力量以便应对许多职业危险。
在学习心理咨询的学生那里,在考出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三级和二级的“准心理咨询师”那里,在从事着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那里,我都注意到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能够或暂时还不能为求助者提供咨询;但他们较少地意识到,他们自己需要接受咨询。
或许是我杞人忧天,当他们真正去做咨询之后,可能会意识到的吧?
但我仍然把这个当作一个问题,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特别是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二级咨询师们,按有关法规,他们已经能够独立执业,并且,他们还担负着指导三级咨询师的责任。但是据我所知,没有哪个培训机构为他们提供一定数量的个人咨询,甚至成长性团体咨询的机会都极为匮乏;因为这不是通过职业资格鉴定所必须的。
目前已有的认证体系中,这是最大的隐患!!!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二、接受对治疗师的个体治疗(12.2)
--------------------------------------------------------------------------------
许多培训项目坚持让学生进行个体治疗:例如一些加州的研究生院要求进行16到30小时的个体治疗。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不过仅仅是一个开端。自我探索是持续一生的过程,我建议治疗师自己的个体治疗可以做得纵深而长期,而且治疗师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可以接受治疗。
我自己的个体治疗经验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在我45年的职业经历中,一共接受了750小时、1周5次的正统精神分析治疗(这时我在医院精神科实习,我的治疗师来自保守的巴尔的摩华盛顿(Baltimore
Washington)学校);接受了1年查里斯•里克罗夫特(Charles
Rycroft)的分析(他是英国精神分析学院“中间学派”的治疗师);接受了两年帕特•鲍姆加特纳(Pat
Baumgartner)的治疗(一位格式塔治疗师);接受了3年罗洛•梅(Rollo
May)(一位人际关系和存在主义导向的治疗师,在威廉阿兰森怀特(William Alanson
White)学院)的治疗;以及无数来自不同流派治疗师的短期咨询,包括行为治疗、生物疗法、罗尔夫按摩治疗法、婚姻治疗;还有持续了10年仍在进行的无领导支持小组(由男性治疗师组成);在20世纪60年代,还参加了不同风格的交友小组(encounter
group),甚至包括一个裸体马拉松小组。
请注意上面所列举的经历有两个特点。首先,它包含了不同取向的治疗。对年轻的治疗师来说十分重要的是避免宗派主义和学会欣赏不同取向治疗的优势。虽然学生可能不得不牺牲明确性以及随之而来的正统感觉,但是他们获得了一些十分珍贵的东西,也就是对复杂性和治疗过程不确定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6到30小时的个体治疗,仅仅是一个开端。
自我探索是持续一生的过程。
对年轻的治疗师来说十分重要的是避免宗派主义和学会欣赏不同取向治疗的优势。
我的师承、训练和经验使我了解,即使学习和体验不同的取向,也不一定就非要“牺牲明确性”。我正在尝试把不同取向的心理学思想和方法纳入一个具有明确性的、易于理解的有机结构之中。
通常的情况是:在一个层面看上去是冰炭不相融的东西,在更高的层面上却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自我意识产生之后,一直朝着分化和对立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使我们能够认识、尊重、欣赏各种具体的人和事物的丰富性与独特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朝着更高的一致性发展,通过整合而感受和谐。
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培养这样一种心理品质:
开始是能“容”(内化),然后是能“融”(同化)。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二、接受对治疗师的个体治疗(12.3)
--------------------------------------------------------------------------------
我相信作为病人进入治疗是学习心理治疗的最佳途径。这样,我把生活中一段难受的时期看作一个教育机会,来探询不同取向的治疗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东西。当然,特定类型的痛苦对应特定的方法,例如,行为疗法对于一个明确的症状来说十分合适,于是我找到行为治疗师来治疗我的失眠(我在各地作讲座和办工作坊的时候曾经失眠)。
第二,我在生命中的不同阶段进入治疗。虽然在职业发展的初期,一个治疗师可能要经过极好的、高强度的治疗,但是在生命周期的不同转折点会出现完全不同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在我开始和濒临死亡的病人进行大量工作的时候我才明确地感觉到相当多的死亡焦虑(在我四十多岁的时候)。没有人会喜欢焦虑,我也一样。但是我欢迎有这样的机会与一个好治疗师一起探索内在的心灵。而且,当我开始写《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时候,我知道深层次的个人探索可能会扩大我个人对存在问题的知识。所以我开始和罗洛•梅进行了一段非常有成果和有启发的治疗。
_________________
1、特定类型的痛苦对应特定的方法。
2、在生命周期的不同转折点会出现完全不同的一系列问题。
这得有一个前提:你关注自己的问题,面对他,接受他,然后尝试解决他。
经验告诉我们,面对自己的问题会引发大量的焦虑。
当我们拒绝焦虑体验的时候,我们的防御机制也会起作用。
我们中国人最常用的防御机制是“否定”:
如果我不关心我的问题,我就没有问题;
我没有问题,我就不焦虑。
这样的心理防御对于其他职业没有太大问题,
他们在防御状态下仍然可以正常地工作;
当他们不正常的时候,他们可以找心理咨询师。:)
但心理咨询师也这样做,就很危险。
因为你的求助者会对你的防御发起攻击。
这是“反移情”产生的原因之一。
这也是我所了解的职业风险之一。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一、治疗性的行为,而非治疗性的话语(11.4)
--------------------------------------------------------------------------------
一位同事告诉我,一次他接待了一位舞蹈演员。在治疗结束的时候,她告诉他治疗中最有意义的事件是他去参加她的一次独舞表演。另一个病人在治疗结束的时候,提到我愿意进行气氛疗法(aura
theraPy)的事情。一位新时代的信仰者有一天走进我的办公室后,坚持说自己感觉病了,因为围绕着她的“气团”(aura)出现了裂缝。她躺在我的地毯上,为了弥补裂缝,我按照她的指示用手从头到脚在距身体十几厘米的地方滑动。因为我经常会置疑新时代理论的治疗方法,所以她把我同意按照她的请求去做看成是一种关爱的表现。
按职业道德的要求,咨询师不得与求助者建立咨询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比方说,不能和求助者交朋友(即不能建立社交关系)。
如果把这一要求理解得过于狭隘,那么,应邀去看求助者的“表演”显然超出了某种界线。但是,如果这是一种支持性行为,对于咨询有促进作用,为什么不呢?
咨询师接受培训的时候,通常被要求保持“价值中立”。
但学员大都容易把“价值观”和“对于不同的价值观的态度”给弄混了。所谓“价值中立”实际上指的是后者。
咨询师完全可以有(事实上肯定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并且在咨询过程中,他也可以和求助者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如果这对于咨询有积极的作用。
咨询师即使持有与求助者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做好咨询也是可能的。只要他能对求助者的价值观保持尊重的态度就可以。
当然,在价值观不一致的时候,咨询师过早地暴露自己的价值观,可能会造成求助者的防御和不信任,这是需要注意的。(转贴时丢了,现补上)
[ Last edited by 土土 on 2004-11-28 at 04:39 PM ]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二、接受对治疗师的个体治疗(12.4)
--------------------------------------------------------------------------------
许多培训项目的课程表中都提供了一个体验训练小组。也就是说一个关注于自身过程的小组。这些小组有很多可教的东西,虽然对于其成员来说总会引发大量焦虑(对小组领导来说也不容易,他们必须处理学生成员之间的竞争以及在小组外的复杂关系)。我相信年轻的治疗师从一个“陌生人”体验小组中得到的甚至要比从一个高功能的心理治疗小组得到的还要多。只有作为一个小组成员,治疗师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小组压力、什么是宣泄解脱、小组领导本身的强大力量、从其他人处获得自己关于人际交往的真实反馈的痛苦却有价值的过程。最后,如果你足够幸运加入一个有凝聚力的、努力工作的小组,我向你保证你永远不会忘记它,而且会尽力为你以后的病人提供一个类似的小组治疗经验。
只有作为一个小组成员,治疗师才能真正理解:
1、什么是小组压力?
2、什么是宣泄解脱?
3、小组领导本身的强大力量?
4、从其他人处获得自己关于人际交往的真实反馈的痛苦却有价值的过程。
5、最后,如果你足够幸运加入一个有凝聚力的、努力工作的小组,我向你保证你永远不会忘记它,而且会尽力为你以后的病人提供一个类似的小组治疗经验。
在缺乏督导的情况下,参加以情感体验和人际互动为特征的小组训练,是咨询师成长的一个好方法。
另,根据我的经验,与其他咨询师分享自己所做过的案例,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当然,最好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团体里。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三、治疗师有许多病人…(13.2)
--------------------------------------------------------------------------------
虽然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消除对治疗师的所有强烈情绪,但是有些时候移情情绪会过于让人不安,有些时候病人可能会受到对治疗师情绪的严重折磨,以至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我倾向于通过讨论治疗情境的内在残酷性——治疗设置的基本性质使得病人想到治疗师要比治疗师想到病人多得多,病人只有一个治疗师,而治疗师有多个病人——从而增强病人的现实检验能力。通常我发现应用一个老师的类比十分有效。我会指出老师有许多学生,而学生只有一个老师,当然学生想到老师要比老师想到学生多得多。如果病人有教书的经验,这可能尤其贴切。像医生、护士、导师等其他类似的职业也可以用于类比。
另一个我觉得有帮助的方法是讨论我作为心理治疗病人的经验,我会这样说:“我知道你想到我要比我想到你多,你在治疗之外幻想和我进行的对话也远多于我对你的,这些都会让人觉得不公平和不平等。但是这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在我作为病人接受治疗的时候,我和你有相同的体验,当我坐在病人的位置上,我强烈期望我的治疗师能够更多地想到我。”
这种情况并非一定要处理,但在以下两种情形下,可能必须要处理:
1、过于强烈,影响咨询关系;或
2、求助者过于痛苦,这种痛苦本身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处理的方法:
1、“这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讨论治疗设置的规定性。
2、“应用一个老师的类比十分有效。”——类比的说明。
3、“在我作为病人接受治疗的时候…”——共情的表达。
另,从心理评估的角度上讲,这种情况可用于了解:
“病人的现实检验能力”。
发表主题: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四、利用此时此地(here—and—now)(14.0)
--------------------------------------------------------------------------------
“此时此地”是最主要的治疗力量,也是治疗师(和病人)最好的伙伴。它对有效的治疗如此重要,以至于有必要给予其比其他话题更多的篇幅进行详尽的讨论。
“此时此地”指的是在治疗地(在办公室、在关系中、在你我之间的空间内),且在治疗当时发生的事件。基本上这是一种非历史性的角度,不强调(但并非抹杀)病人的生活历史和事件的重要性。
充分地感受并理解此时此地,不仅对有效的治疗是一种力量,对于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安心、更平和,也极具价值。
生活在此时此地(here—and—now),是中国最古老的生存智慧之一。用中国式的语言表达,就是:“活在当下。”
建设性地“活在当下”,对于各种神经症症状,都具有缓解的效用。
帮助求助者理解他所在的“当下”,可以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讨论:
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没有来,只有“当下”是切实的、可把握的。
过去的虽然已经过去,但它仍然影响着“当下的自我”。讨论:这种影响“是什么”,它“如何发挥着作用”?
将来的虽然没有来,但对于将来的期望也必定影响“当下的自我”。讨论:这种影响“是什么”,它“如何发挥着作用”?
尽管有上面一些思路可以遵循,但永远都不要试图予以充分的讨论,特别是在咨询过程当中。因为这种讨论很容易泛化,而使人的心理游离出“当下”。
最重要的,不是当下的思维,特别不是当下的理性思维。因为思维受思维规律尤其是因果律的支配,很容易把人从当下引开。
最重要的,是当下的感受、情绪、行为、反应等等。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五、为什么要利用此时此地?(15.1)
--------------------------------------------------------------------------------
利用此时此地主要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上:(1)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治疗可以被看作一个微型社会。
对于社会学家和当代治疗师来说,人际关系具有无可非议的重要性。从任何一个专业取向出发,不管是研究灵长类动物、原始文化、个人发展史还是当前生活模式,社会动物是我们的内在本质。我们周围的人际环境——伙伴、朋友、老师、家庭——对我们成长为什么类型的人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的自我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于生命中重要他人对我们的评价。
大多数寻求治疗的病人在人际关系上都存在根本问题,很多情况下人们陷入绝望是因为他们不能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持久的和满意的关系。建立在人际关系模型上的心理治疗以移除满意关系中的障碍作为目标。
社会动物是我们的内在本质。
建立在人际关系模型上的心理治疗以移除满意关系中的障碍作为目标。
对精神分析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投射”这个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体的任何人际关系表现,都是他自身内部人格的外部投射。
逆定理是:个体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考虑遗传因素,则必定是他以往人际互动的信息与关系模式,向其心理世界“反投射”的结果。
从这一意义上说,咨询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求助者心理问题反映的过程。
--------------------------------------------------------------------------------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五、为什么要利用此时此地?(15.2)
--------------------------------------------------------------------------------
第二条假设,即治疗可以被看作一个微型社会,指的是最终(只要我们不把治疗搞得过于结构化)病人的人际关系问题会表现在治疗关系的此时此地。如果病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有种种不适应的人际关系表现,例如要求过多、过分担心、傲慢、自我贬低、喜欢挑逗异性、喜欢控制他人、过分苛刻等等,这些特点就会渗入病人和治疗师的关系中。这种观点从根本上说是非历史性的:没有必要获得广泛的生活史记录以便理解病人的非适应性人际模式,因为它们很快就会充分地并且真切地表现在治疗中的此时此地。
总的来说,利用此时此地的理由是人的问题,其实很多是关系的问题,而关系的问题总会在治疗中的此时此地表现出来。
人的问题,很多是关系的问题。
这让我想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著名论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但是,除了社会关系,人还是一切生物关系的总和,还是一切自然关系的总和。事实上我认为,一个人是整个宇宙的全息缩影。
由于过分强调社会关系,人疏远了他内部的生物关系,也疏远了他外部的自然关系。这是社会的问题。
而从个体的角度去考察,人的问题,确然是由社会关系的问题投射而成的。而社会关系的具体化,就是人际关系。
咨询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借由这种关系,求助者可能学到新的人际反应方式。当这种学习的成果迁移到求助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时,他就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也是心理咨询的价值所在。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六、利用此时此地——增强敏感度(16.1)
--------------------------------------------------------------------------------
治疗中的第一步是发现病人现实生活的人际问题在治疗中相对应的此时此地的表现。治疗师培训的重要部分就是学会聚焦在此时此地。你必须增强对此时此地信息的敏感度。治疗中的每时每刻都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想想病人是如何与你打招呼的、如何落座、是否巡视周围环境、如何开始和结束每一次治疗、如何叙述他们的生活史、如何与你交流。
我的办公室是一个独立的小屋,通过一条曲折的花园小径与我的住所相连。因为每个病人在来之前都要走过同一条小径,多年来给了我很多信息用于比较。大多数病人都会谈到他们路过的花园,例如一蓬蓬盛放的薰衣草;紫藤的馥郁香气;紫色、粉色、珊瑚色、深红色等种种缤纷的色彩,不过也有些人对这些只字不提。在病人第一次来之前,我给所有人相同的路线指引:沿着某街一直开,经过某路后再开半里左右就到了某路,然后向右拐,你会看到街角有一个费里斯卡(Fresca)的招牌(一家有名的餐馆)。同样有些病人对我的路线指引有所评论,有些则没有任何评论。一个病人在治疗早期(他同时还抱怨说花园的小路十分泥泞)就直接对我说:“你为什么选择了费里斯卡(Fresca)作为一个标志物而不是泰克•蒂欧(Taco
Tio)?”(泰克•蒂欧是另一边街角的一家墨西哥快餐店的招牌)
心理咨询的环境、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所呈现的一切,都有助于咨询师了解求助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问题,也都暗示着什么样的帮助对他可能是有效的,或者相反地,什么样的帮助对他可能是无效的。
咨询师如果有足够的敏感,他可以立即契入求助者的内心;而缺乏经验的咨询师,则可能为一些表面现象迷惑,受制于他个人的心理定势或社会定型作用。——正因如此,具有“客观性”的心理测量被创造出来。
但我个人有这样的印象:咨询师在临床上越是依赖量表,他的敏感程度越低;反之,如果更多地依靠自身的洞察力作出反应,能够发现自己观察与反应的错误,并进一步反省自己出错的原因,那么,他的敏感程度就会在不断的诊断和评估中获得提高。
当然,如果能够参加旨在增进人际敏感训练的团体咨询,成长会更快一些。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六、利用此时此地——增强敏感度(16.2)
--------------------------------------------------------------------------------
为了增强敏感度,请记住:同样一个刺激会引发不同反应。如果人们面对同一个复杂刺激,他们可能会有非常不同的反应。这种现象在团体治疗中尤为明显,因为在团体治疗中很多时候所有成员会同时经历同一事件。例如,一个成员开始哭泣,或者一个成员迟到了,或者有人直接挑衅治疗师,而其他成员对这一事件的反应会表现出极端的差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唯一可能的解释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部世界,同一个刺激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在个体治疗中这一原则仍然有效,只不过事件是顺序发生的而不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同一治疗师的很多病人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遇到相同的刺激。治疗就像是一个生活中的罗夏墨迹测验——病人把自己无意识的知觉、态度和意义投射在治疗中)。
因为我所有的病人面对的都是一个人(我假设自己是相对稳定的)、得到同样的路线指引、走过同一条小路到我的办公室、进入了装饰相同的同一个房间,所以我的假设是病人的特殊反应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可以看作一个途径,借此使治疗师能够了解病人的内部世界。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部世界,同一个刺激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
在团体咨询中,这种情况是同时发生的;而在个体咨询中,这种情况是顺序发生的。
每一个稳定的刺激物,都犹如罗夏墨迹图,都可以投射出反应者的内心世界。这种“测量”的信度与效度,取决于咨询师观察的客观性、敏感性和经验(即样本,或常模)。
顺便说一下,咨询师之所以不应与求助者建立咨询关系以外的关系,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为了防止双重关系影响到“观察的客观性”。
昨天刚刚听过一个讲座,谈及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理论。
A是环境或刺激,B是认知,C是反应。这个理论强调是认知B决定反应C,而不是刺激A决定反应C。
把这个理论应用于心理诊断或评估,就是:
咨询师有一个特定的设置A(即刺激,不一定是有意的安排),又观察到了求助者对该设置A(刺激)的反应C,由此而推测出求助者的认知过程或认知模型B。
补上缺的一篇。。。。。
享受大师的礼物:八、让病人对治疗师真正有意义起来(8.4)
--------------------------------------------------------------------------------
如果我觉得在治疗中犯了一个错误,我相信最好是直接承认这个错误。一次,一个病人给我描述了一个梦:
“我在我上过的小学里和一个小女孩说话。她刚跑出教室,正在哭。我说‘你必须记住有许多人爱你,最好不要离开他们中的任何—个’。”
我提示说她可能既是小女孩又是说话者,这个梦恰好体现了我们上次治疗一直讨论的东西。她回答说:“当然了。”
她的反应让我觉得很不安:她像她通常的反应那样并不承认我的话有所帮助,于是我坚持去分析她的反应——“当然了”。之后,我再回想这次让人不太满意的治疗时,意识到我们之间问题绝大多数来源于我顽固地坚持要解读“当然了”,以便使我对这个梦的洞见得到充分承认。
在下一次治疗开始的时候,我重新谈到了这个话题,我承认我做出了不成熟的行为,然后我们继续进行讨论,而这次治疗成为最有收获的一次。她讲了几个十分重要的、一直被她隐瞒的秘密。治疗师的坦白引起了病人的坦白。
在参加心理咨询的技能培训时,不少学生发现自己不会说话,也不敢随便说话了,有点“邯郸学步”的味道。这是一个正常的学习过程,需要经过的一个阶段。
在这里想探究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其中之一是无形中移植了一个潜在观念(暗含的逻辑前提):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是不能说错话的。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一个好的咨询师并非在咨询中不犯错误,而是他有察觉错误的能力,并有能力将错误转化为咨询的动力。
因为,任何错误只要不使咨询关系终止,都能为咨询提供必要的,有时是极宝贵的信息。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就是一例。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六、利用此时此地——增强敏感度(16.2)
--------------------------------------------------------------------------------
有一次我的纱门的门闩坏了,使得门没有办法完全闭合。我的病人以不同的方式对此进行反应。一个病人每次都会花很长时间试图把它关好但没有成功,然后就会向我道歉,好像是她把门闩弄坏的。一些人根本就忽略了这一点,还有一些人每次都向我指出这个问题并建议我赶紧把它修好。也有一些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拖了这么长时间也不去修。
就是最为常见的纸巾盒,也可以成为丰富的信息来源,一次,一个病人向我道歉,因为她在拿出一条纸巾的时候轻微挪动了纸巾盒的位置。还有一个病人拒绝使用最后一条纸巾。还有一个病人不肯从我手中接受纸巾,她说可以自己去拿。有一次我忘了换掉空的纸巾盒,一个病人连续数周都在调侃这件事(“你这次终于没忘。”或者“一个新的盒子!你一定觉得今天会是一次让人感到沉重的治疗吧!”)。另一位病人则给我带来两盒纸巾作为礼物。
我的大多数病人读过我写的书,他们对我作品的评论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一些人因为我的作品很多而觉得很敬畏。一些人表示他们担心在我眼中他们没有什么意思(与我作品中的人物相比)。一个病人告诉我他在书店读了我某本书的片断,不过他并不打算买,因为他“已经在治疗室里有所贡献了”。另一些病人根据经济学的稀缺原则,表示讨厌我写的书,因为那里面描述的我和其他病人的亲密关系意味着我只有很少的爱留给他们。
除了对办公室环境的种种反应之外,治疗师还可以从其他一些常见的参照点上获得信息(例如,治疗的开始和结束,交费等等)。当然最为精巧复杂的工具,也是心理治疗中的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指Antonio
Stradivari或其家族所制的小提琴,最为名贵的小提琴之一),就是治疗师自己。之后我会谈到如何使用和照顾这件“工具”。
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罗夏墨渍图”的替代品:
1、坏了的纱门门闩
2、最为常见的纸巾盒
3、咨询师的作品
4、其他一些常见的参照点,例如,治疗的开始和结束,交费等等
5、最为精巧复杂的工具——治疗师自己
说到纸巾盒,我自己也遇到过一件满有意思的事情。
纸巾盒当然是咨询室的基本配置,因为我的咨询室过于简陋,这个纸巾盒未免显得触目。
我的一个求助者用稍稍调侃的语调问我:“这个是为我流眼泪准备的吗?”我说,“是。”她起誓一般地说:“我永远都不会在你面前流眼泪。你下次最好不要把这东西放在这儿。”我笑说,“不用下次,这次就可以。”于是我把纸巾放到窗台上去。
但此前她抽取了一张,放在手里摆弄,揉搓,最后把它绞成了碎沫。这个细节当然也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1)
--------------------------------------------------------------------------------
当病人谈到与另一个人的不愉快交往时,治疗师应该如何反应?通常治疗师会深入探察交往的情境,并试图帮助病人理解他(她)在交往中的角色,寻找可能的其他行为选择,探询无意识的动机,猜测另一个人的动机,寻找相似的模式(即病人在过去所创造出来的相似情境)等。这种策略虽然经受了时间考验一直被使用,却有着一些局限:整个工作倾向于过度理性化,而且整个工作通常建立在病人所提供的不准确信息基础之上。
此时此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方式。常见的策略是找到病人生活中的非适应交往在此时此地的对应。如果能够找到的话,整个工作就会更加准确和及时。下面举几个例子:
一个咨询师难于使求助者在人际关系上有所改善,是因为:
1、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在咨询中只能听到“公”的理,或只能听到“婆”的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但你没有机会“兼听”。
2、当我们“讲理”的时候,我们的“讲”与求助者的“感受”是分离的,特别是当他叙述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时。因此,通常的结果是,他会同意你的“理”,但他不会改善他的人际关系。因为改变是浅层次的。
所以大师说:
此时此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方式。
常见的策略是找到病人生活中的非适应交往在此时此地的对应。
等着看一些精彩的案例吧。:)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2)
--------------------------------------------------------------------------------
基思(Keith)和永远的抱怨。
基思是我的一个长程病人,也是一个执业治疗师。他在治疗中提到了他和自己已经成年的儿子之间的一次冲突。他的儿子第一次宣称要负责安排整个家庭一年一度的钓龟和野营之旅。虽然基思为儿子的成长感到高兴,并且因为卸下了担子而感到轻松,但是他并不能完全放弃控制。当他强力坚持更改儿子的计划——在一个略早的日期开始旅行并且换一个野营地点的时候,他的儿子当场爆发了,大喊父亲过分干涉和控制。基思对此十分恐慌,并且确信他永远丧失了儿子对他的爱和尊重。
我在这种情境下能做些什么呢?一个长程的任务是探索为什么基思没有办法放弃控制,这一点我们以后还会谈到。但是眼前的任务是提供一些支持并且协助基思重新建立平衡。我决定帮助基思重新看待整个事件,帮助他理解这次冲突只是长期与儿子亲密交往中的一次短期事件。不过我认为细致地、无休止地分析这次事件并不足够,并且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他的儿子,只能猜想他儿子的实际感受。最好的方法是找到这个未解决事件在此时此地的对应,并且对此进行工作。
但是什么样的“此时此地”可以对应这个事件呢?这是需要敏感度的时候。正好我最近曾经转诊给基思一个病人,结果在几次治疗之后,这个病人放弃了。基思因为失去这个病人而感到强大的焦虑,并且在上次治疗“坦白”这个事件之前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基思相信我会非常严厉地评判他,我不会原谅他这一次的失败,我再也不会把病人转诊给他了。注意这两个事件具有象征性的相似之处。每一次基思都认为一个单一的行为会永远损毁他在他所重视的人眼中的形象。
我选择提出这个此时此地事件,因为它即时而准确。在这个事件中,我是基思焦虑的对象,我能够了解自己的感受,而不受限于他对儿子感受的猜测。我告诉他他完全误会了我,我毫不怀疑他的敏感和热情,我相信他可以做很好的临床工作。因为一件事情就忽略我和他的长期交往经历是不可想像的。而且我说以后我还会给他转诊病人。在最后的分析中,我明确感到这个此时此地的治疗工作要比分析“那时那地”他和儿子之间的危机要强有力得多。即使基思完全遗忘了我们对他和儿子这次危机的任何理性分析,他也还会记得我们对这个此时此地事件的分析。
有经验的咨询师都知道,咨询目标是一个系统,至少是一个系列。
教材把咨询目标简单地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但是,对于此次咨询的目标(“此时此地”我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如何与求助者一起工作)的识别与把握,其实更为重要,也最能体现咨询师的功力。
在这个案例里,作者呈现了一种方法:
寻找一个过去的问题(求助者未解决的心理事件)在此时此地(直接与咨询师本人相关)的对应,并且对此进行工作。
因为过去事件与此时此地事件象征性的一致,所以,你如果学会处理了“此时此地你和我”之间的问题,你也就知道如何处理“彼时彼地你和他”之间的问题。
由于“我是基思焦虑的对象,我能够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我更容易帮助他。
顺便说一下,在咨询失败的原因当中,常见的原因之一是:把应当明天处理的问题拿到今天来处理。咨询师走得太快,而求助者跟不上,于是咨询被终止。——至少我本人经常出这种问题。
发表主题: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3)
--------------------------------------------------------------------------------
艾丽斯(Alice)与粗鲁。
艾丽斯是一位60岁的寡妇,正在绝望地寻找下一任丈夫。她抱怨自己和男性的关系总是失败,男人会不给任何解释地从她的生活中消失。在第三个月的治疗中,她又一次遭受了打击。她最新的男友莫里斯(Morris)对她总是抱怨价格、不觉羞耻地插队、以及在旅行车上争抢最好的位置感到十分懊恼,在共同旅行结束之后,莫里斯离开了她,而且再也不回她的电话。
在对她和莫里斯的关系进行分析之前,我先转向自己和艾丽斯的关系。我也感觉到我想摆脱和她的关系,并且会愉快地幻想她宣布自己中止治疗。虽然她已经粗鲁地但是成功地让我同意大幅降低治疗费用,但是她仍会告诉我我向她收取这么多钱有多么地不公平。她从来不会忘记评论治疗费用,要么就说我是不是在那天已经挣到了很多,要么就是我不愿意收取更低的老年人治疗费。而且,她还会在治疗即将结束的时候提出紧急的事情或者给我东西让我去读(用她的话说,“用你的时间去读”,给我的东西包括她记录的梦、关于寡居生活的文章、对治疗的记录、以及关于弗洛伊德观点的纠错文章),借此来索取额外的时间。总的来说,她毫无敏感性,并且就像对莫里斯一样,把我们的关系变成某种“粗糙”的东西。我知道这种此时此地的现状是我们需要进行工作的地方。我们对她如何破坏了我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温和的讨论,而且这种讨论非常有效,几个月后一些年老的男士非常惊讶地接到了艾丽斯的道歉电话。
这个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如果咨询师自己对求助者有负面的情绪,掩饰、压抑、克制、忍耐,都不是正确的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适度地表达、温和地讨论。
值得提醒的是:
这种情绪并不总是需要“表达”和“讨论”。关键要看求助者的问题是什么,此时此地的咨询目标是什么。
从这一角度来看,掩饰、压抑、克制、忍耐等等,又都是必要的,如果表达和讨论的机会没有降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4)
--------------------------------------------------------------------------------
米尔德里德(Mildred)和缺少治疗参与。
米尔德里德在儿童期曾经被性虐待过,她在和丈夫的躯体接触上有着很大的困难,以至于他们的婚姻濒临破裂。每当他丈夫带有性意味地抚摸她时,她都会感到重新经历了过去的创伤性经历。这种模式使得处理她和丈夫之间关系的工作十分困难,因为这意味着她要先摆脱过去经历的困扰,这可是个让人头痛的事。
当我检验我和她在此时此地的关系时,我发现她和我交往的方式与她和丈夫交往的方式上有很多相同之处。我在治疗中总是觉得自己被忽略了。虽然她能够很投入地给我讲故事,而且最后总会让我觉得很愉快。但是我觉得很难有和她相联系和亲近的感觉。她总是长篇大论,随性而行,从来不问和我相关的问题,似乎对我在治疗中的体验没有一点感觉或者好奇心。当我逐渐聚焦在我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如何感觉被她“拒之门外”之后,米尔德里德开始了解自己如何“放逐”了丈夫。有一天在治疗开始的时候,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刚刚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当我和老公做爱的时候,我从来不会看他的眼睛。”
我注意到这一个案中求助者的表现几乎可以归入某种类型,虽然使他们这样表现的个性原因可能千差万别。
就是某些求助者,你很难对他施加影响。表面上看,咨询过程当中,他的表达滔滔不绝;而且每次新的咨询,你也总能得到一些新的信息。但你就是有这样一种隔阂的感觉,表现出:咨询关系似乎处于停滞状态,不能向前发展;而且咨询师和求助者都觉得咨询是无效的。
遇到这种情况,我常常很苦恼。也很有挫折感。因为我能够接受求助者的信息,但他却封闭自己,拒绝接受我所给出的信息;或者对我所做的提问,只做蜻蜓点水式的回答,然后又滔滔不绝地说他自己想说的任何话。
在这一个案中,我学习到处理这种情况的方法:直接告诉求助者我的感受,然后对这种感受加以讨论。
有这种表现的求助者,通常都有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他从别人那里一般听不到他人感受的反馈;如果在咨询师这里听到,他就获得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七、寻找此时此地事件(17.5)
-------------------------------------------------------------------------------
艾伯特(Albert)和被压抑的愤怒。
艾伯特到我的办公室要花1个小时的时间。当他觉得自己被别人利用的时候,他总会感到惊恐。他知道自己充满了愤怒,但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一次治疗中他描述了和一个女性朋友的让人沮丧的关系,在他看来,她总是牵着他的鼻子走,但是他却因为恐惧而无法直接和她对峙。这次治疗对我来说似曾相识,许多次治疗以来我们一直在讨论同样的内容,我总是觉得没有给他什么帮助。我可以感到他对我的失望:他暗示说他和许多朋友谈过,他们谈到了所有在治疗中提及的东西,并且他们最终建议他谴责她或者干脆脱离这段关系。我试着替他说一些话:
“艾伯特,让我看看我是不是能够猜到你在这次治疗中的感受。你跑了1个小时来见我,并付给我很多钱。但是我们似乎在原地打转。你觉得我对你帮助不大。我和你的朋友说类似的话,而且他们是免费和你说的。你已经对我失望了,甚至因为我给你的帮助太少,感到被敲了竹杠而对我很愤怒。”
他微微笑了一下,承认我的话基本上很准确。我请他用自己的话重复,他战战兢兢地照做了。我告诉他,虽然我没有能够给他所期望的东西对我来说并不是愉快的事情,但是我很喜欢他能够把这些事情直接告诉我,两个人坦诚相待感觉会好很多,而且不管怎么说他的感受还是被间接传递给了我。这整个过程对艾伯特来说很有帮助。他对我的感受类似于他对那个女朋友的感受。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又没有遇到灾难性的后果,这对他来说是有意义的经验。
在人际关系当中,表达负性评价和负性情绪都是困难的。尤其在我们中国这样的文化传统当中,给别人“面子”是非常重要的交际规则。所以总体上,我们中国人的个性相当压抑。
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地运用共情技术;而且咨询师对于共情的准确性有相当的压力,因为你要把能量用在猜测上,并且会担心猜错。
这个案例对我们的启发是:
如果我们谈论自己的感受,就不必担心对错,因为他一定是对的。
如果我们的共情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则下面的技术非常值得关注:
“我请他用自己的话重复,他战战兢兢地照做了。”
意见和情绪是内隐的,而言语过程是外显的,承认具有某种情绪和把这种情绪“说出来”不一样。对说话的人不一样,对听话的人也不一样。
“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又没有遇到灾难性的后果,这对他来说是有意义的经验。”——当这个经验从咨询室迁移到日常交往中时,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就会发生积极性的改变。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八、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18.1)
十八、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讨论了如何在此时此地发现病人的重要问题。但是在发现了重要问题之后,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如何在治疗中使用这些此时此地的观察呢?
范例1:
回想之前我曾经描述过的情景,治疗室门闩坏了,一位病人每周都去摆弄它,每次都会因为没能把门关好而向我道歉。
“南斯(Nancy),我有些好奇你为什么会向我道歉。是我办公室的门坏了,是因为我自己的拖延一直没有修好它,可是听起来似乎这些都是你的错。”
“是啊,我也知道这一点,但是我忍不住会这样做。”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你对我太重要了,治疗对我也太重要了,我要确定我不会惹你不高兴。”
“南斯,你能猜一猜每次当你道歉的时候我会怎么想吗?”
“可能这会让你很生气?”
我点头,“是的。不过你似乎很快就说出来刚才的话,似乎这对你来说并不是一种陌生的经验。是不是之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我从前有许多次也听到过(别人对我这样说)。至少我的丈夫无法忍受这一点。我知道我让很多人感到很生气,但是我仍然一直这样做。”
“所以,表面上是道歉和礼貌,但最后你总是会激怒其他人。而且,虽然你知道这一点,你还是难以停止这么做。我感到这样做对你来说肯定会有一些补偿。会是什么样的补偿呢?”
这一次治疗和以后的几次治疗开创了一些新的有价值的方向,尤其是谈到她对所有人的愤怒,不管是对她的丈夫、父母、孩子还是对我。她谈到我的门闩一直不修让她多么地恼怒,不仅仅是门,还有我乱七八糟的书桌,堆满的一摞摞高高的、杂乱的书籍。她也谈到当我们工作不够快的时候她感到多么的不耐烦。
这是一个被动攻击的例子:求助者通过“道歉和礼貌”的方法来表达他自己被压抑的愤怒,并借此激起他人的愤怒。这当然是人际关系中一种病态的反应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揭示它的方法:
“不过你似乎很快就说出来刚才的话,似乎这对你来说并不是一种陌生的经验。是不是之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虽然你知道这一点,你还是难以停止这么做。我感到这样做对你来说肯定会有一些补偿。会是什么样的补偿呢?”
求助者知道自己“是这样做的”,但她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基于她没有察觉到的愤怒)”,
而咨询师可以帮助她了解这一点。
在另外一个地方,我们讨论过咨询的“层次”、“深度”这样一些问题。借这个案例说明一下。
对于同一现象的简单处理是:你看到你在这样做吗?你知道这样做不对(或有什么后果)吗?那么如何克服这种做法呢?你可以想到的方法有哪些?然后,咨询师有可能给出一些建议。——所有这些工作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八、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18.2)
--------------------------------------------------------------------------------
范例2
路易丝(Lousie)已经进行了几个月的治疗,她总是在批评,批评我办公室的摆设、房间里难看的色调、凌乱的桌子、我的衣着、我开出的支票不正规不完整等。有一次她告诉我她刚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在陈述的过程中,她说:“虽然我不想这样说,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现在的状况有所好转。”
“我不大明白你说的‘不得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得不’?似乎你很难对我和我们在一起的工作说出一些正性的话。你怎么看这一点?”
没有回答。路易丝摇了摇头,沉默着。
“把你想的说出来路易丝,任何你想到的事情。”
“好吧,你听了一定会志得意满的,我不想这样。”
“继续说下去。”
“你赢了,我输了。”
“赢和输?我们在打仗吗?我们在为什么打仗?这场战争背后隐藏了些什么东西?”
“我不知道,只是我自己的一部分总是在那里,嘲笑其他人,寻找他们身上不好的地方,看到他们污秽不堪而又对此毫无知觉。”
“对我也是?我记得你一直在批评我的办公室,批评小路,你不会忘记提到泥巴,可是却从没有谈到过外面盛开的花朵。”
“对我的男朋友也总是这样。他给我带来礼物,可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他对礼物的包装是多么漫不经心。上一周我们吵了一架,因为他给我烤了一个面包,我却无情地嘲笑面包角上的一小块烧焦的地方。”
“你总让自己的一部分发言,而强迫另一部分,那个能够欣赏你男朋友为你烤的面包、那个喜欢我欣赏我的一部分保持沉默。路易丝,让我回到刚才,你说你‘不得不’承认自己有所好转。那么告诉我,如果你解除加在自己身上积极的一面的束缚,直接地、没有‘不得不’地说出来会怎样。”
“我觉得危机四伏。”
“就想像一下你这样对我说。你想像到了什么?”
“我在亲吻你的嘴唇。”
接下来的几次治疗,我们讨论了路易丝对亲密的恐惧,害怕要求太多、害怕自己无法餍足的渴望、害怕她对父亲的爱、害怕如果我真的知道她有多么需要我的时候我会跑掉。注意在这个范例中我提到的事件发生在过去的治疗中。此时此地的工作并不总是非历史性的,因为它可能会涵盖任何与病人的关系中发生的事件。正如萨特所说:“内省永远是回顾性的。”
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一下在这个案例中所使用的谈话技术:
“把你想的说出来路易丝,任何你想到的事情。”(这是处理沉默的一种方法,也是探索求助者深层意识的一种方法。)
“继续说下去。”(试图获取更多信息的技术问话。)
“赢和输?我们在打仗吗?我们在为什么打仗?这场战争背后隐藏了些什么东西?”(在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当中,连珠炮式的提问是被禁止的,但这里用了。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不这样问,又该怎么问呢?)
“就想像一下你这样对我说。你想像到了什么?”(利用假设和想象的技术性问话。)
一个重要的结论:
此时此地的工作并不总是非历史性的,因为它可能会涵盖任何与病人的关系中发生的事件。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九、“此时此地”能推动治疗(19.1)
--------------------------------------------------------------------------------
处理此时此地永远比处理一个更为抽象或者更为追溯性的事件让人兴奋。这一点在团体治疗中尤为突出。让我们回顾一段团体治疗工作的往事。在1946年,康涅狄格州组办了一个工作坊,目的是找出缓解工作场合中的种族紧张气氛的方法。参与者提出了一个叫做“回家”的问题,然后由著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和一些社会心理学家领导若干个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小组领导和小组观察者(不包括小组参与者)在晚上进行小组后的讨论,不仅仅讨论白天小组的内容,还会讨论小组进行的过程。(内容指的是实际的词汇和表达的概念;过程指的是说出词汇和表达概念的个体之间的关系性质)
关于晚上讨论的事情被小组成员知道了,两天之后小组成员也要求参与。犹豫了很久之后(这个安排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举措),他们的要求被批准了,小组成员可以现场观察到自己被小组领导和研究者如何讨论。
对于这个历史性的事件,已经有几篇发表的文章进行了陈述,其中讨论了“此时此地”的重要性:所有的人都认为参与讨论是激动人心的,小组成员听到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被他人讨论时十分兴奋。很快他们不满足于保持沉默,而是会加入类似于“不,我不是那么说的”或者“那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等评论。很快,在场的社会科学家们意识到他们发现了教育(同时也是治疗)的一条公理,即我们亲身参与到与他人的交互之中,并且观察和分析这一交互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最好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行为。
在小组治疗中,讨论“回家”问题的小组和“此时此地”(即讨论小组过程)的小组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此时此地”的小组被激活了,小组成员真正参与其中,当被询问的时候(不管是通过访谈或者通过研究工具得到回答),小组成员总是认为在关注过程的时候,整个小组有了活力。
在案例讨论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这样说是错的,这样说才对。
我这样说错了吗?那要怎么样说才对呢?
遗憾的是,我们所说的“这样”“怎么样”,都是指谈话的“内容”,而不是谈话的“过程”。
(内容指的是实际的词汇和表达的概念;过程指的是说出词汇和表达概念的个体之间的关系性质)
殊不知,在某些特定的过程中,说什么都是“错的”;而在另一些过程中,说什么都会有效果。
如果没有具体的经验作为支持,上述讨论显得很玄。
所以还是不要多说的好。:P
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我们处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某种关系里,处在某一过程当中,我们正在关注某一对象,这一对象因为受到关注而发生变化——正在,变化着……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九、“此时此地”能推动治疗(19.2)
--------------------------------------------------------------------------------
几十年前在梅因(Maine)的巴斯(Bathel)举行了为期两周的小组实验,很快就发现:从成员的兴趣和热情来看,过程小组的力量与吸引力要显著地高于实验中的其他小组(例如,理论小组、实践小组或者问题解决小组)。过程小组(process
groups)最早被称作敏感训练小组(即人际敏感度训练小组),然后被称作T—小组,之后被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称为会心小组。实际上,人们通常会说“T—小组占据了整个实验的绝对主导地位”。人们想要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对交往给出和接受直接的反馈让人感到很兴奋,想要了解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想要卸除假面让彼此更加亲近。
许多年前,当我在急性期病房工作时,我试图发展一种更为有效的模式领导短程治疗小组。我参观了全国医院里的几十个小组,发现没有一个小组是真正有效的。每次小组会谈都采用了“轮换”或者“依次登记”的形式,这样成员会顺序地讨论一些发生在过去的、发生在其他地点的事件。例如,幻觉的体验,或者是过去的自杀倾向,或者是入院原因,其他的成员沉默地听着,通常都没有什么兴趣。最后在一本住院病人小组治疗的书里,我制定了一种“此时此地”的方式组织小组治疗,成员是处于精神疾病急性期的病人。我认为这种方法大大地促进了成员的参与度。
这个结论对个体治疗同样有效。当治疗重点放在了治疗师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时,治疗总是像被激活了。我的另一本书《每天靠近一点》描述了我和我的一位病人分别记录对每一次治疗的总结。每当我们阅读并且讨论对方的观察,也就是每当我们关注于“此时此地”的时候,接下来的治疗就会十分活跃。
T小组,即人际敏感性训练小组,是非常适合咨询师做个人成长训练的团体咨询模式。它的原理就是:
“人们想要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对交往给出和接受直接的反馈让人感到很兴奋,想要了解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想要卸除假面让彼此更加亲近。”
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团体成员深入地了解自我。每个人都有盲点,而在此时此地的人际互动里,人们经常会发现他们平时看不到的东西——虽然这些东西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
这种团体咨询对有社交困难的人,也非常适合。
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组建一个这样的团体,由8到12人组成,每周活动一次,为期8到10周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把你的感受作为信息(20.1)
--------------------------------------------------------------------------------
二十、把你的感受作为信息
在治疗中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关注我们当时的感受,它们是无价的资料。如果在一次治疗中你感到厌烦、愤怒、迷惑不解、有性唤起、或者感到被你的病人“拒之门外”,你可以把这些作为重要的信息使用。这就是为什么我如此强调治疗师自己也要进行私人治疗的原因。如果你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消除了大部分盲点,并且对于作为病人的体验有一个很好的了解,那么你就会开始知道厌烦或者迷惑有多大程度从你自身而起,有多少来自病人。对这一点进行区分十分重要,因为如果是病人引起了你的厌烦,你就可能十分自信地确定在其他的场合病人也会让他人厌烦。
在前面的案例当中,我们一再看到的做法是,咨询师把自己的感受(情绪反应)作为信息,与求助者进行讨论,从而令求助者看到自身的问题,并予解决。
但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因为,咨询师的情绪体验有两个来源:
1、来自求助者。由于求助者的“病态反应”而产生相应的感受。
2、来自自身。由于在求助者身上看到“自己的某些部分”,而产生情绪。这就是反移情。
如果咨询师存在反移情而未能察觉,则咨询往往是低效能的,甚至是无效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如此强调治疗师自己也要进行私人治疗的原因。”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把你的感受作为信息(20.2)
--------------------------------------------------------------------------------
所以不但不用因为厌烦而感到沮丧,反而应该欢迎厌烦的出现,并且想办法把这种感受转化成为对治疗有益的东西。什么时候你开始感到厌烦的?病人到底做了些什么让你感到厌烦,当我感到厌烦的时候,我可能会说:“玛丽(Mary),让我告诉你一些事情。在过去的几分钟里,我注意到我一直觉得和你没有建立交流(disconnected),和你有些距离。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我知道我现在的感觉和治疗刚开始的时候很不一样,那个时候你在描述你没有从我这里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东西。现在的感觉和上一次治疗也不一样,上次你更多地发自真心和我说话。我想要知道,你觉得今天和我的联结在什么水平上?你的感觉和我类似吗?让我们试着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咨询过程当中,任何信息都可能转化为“对咨询有益的东西”,也都有可能转化为“对咨询有妨碍的东西”,特别是双方的消极情绪体验。
当我们对咨询过程中的此时此地有足够关注的时候,当我们在咨询的方向上决心把有关信息转化为“对咨询有益的东西”时,我们就有可能对任何消极情绪——例如厌烦,持一种“欢迎的态度”。
这时我们可以问的问题有:
1、什么时候你开始感到厌烦的?(WHEN)
2、病人到底做了些什么让你感到厌烦?(WHAT)
3、当我感到厌烦的时候,我可能会说:“玛丽(Mary),让我告诉你一些事情……。我想要知道,你觉得今天和我的联结在什么水平上?你的感觉和我类似吗?让我们试着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HOW)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把你的感受作为信息(20.3)
--------------------------------------------------------------------------------
几年前,我曾经给一位成功的商人马丁(Martin)做过治疗。他在计划治疗的那天不得不出差,就请我把治疗时间安排到那周的另外一天。可是如果我这样做的话,势必给我自己的工作安排造成很大的不便,所以我告诉马丁我们可能不得不错过这次治疗,从下周开始仍然在常规的时间见面。但是之后,当我重新回顾这件事的时候,我意识到对其他的病人,我会毫不犹豫地改变我自己的工作安排。
为什么对马丁我就不能这样做呢?是因为我根本不期望见到他。他身上某种卑劣的东西简直把我消耗殆尽了。他永远不会停止批判我、我办公室里的家具、没有停车位、我的秘书、我的收费,而且每次治疗开始的时候他通常会指责我上周犯的错误。马丁给我的这种疲累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来进行治疗的原因是一系列与女性失败的关系,他觉得这些女人没有一个给了他足够的东西。没有一个人合理地分摊就餐或者购买杂物的费用,没有一个人给他的生日礼物和他送给她们的生日礼物等值(要注意的是,他的收入比其前女朋友们的收入要高好几倍)。当他和女友一起旅游的时候,他坚持每个人把等值的现金存入一个共同的账户里,旅行所有的费用,包括汽油费、停车费、维修车的费用、小费、甚至买报纸的钱都要从这个共同的账户内支付。而且,如果女朋友没有和他公平地分担旅行中驾驶、旅程计划或者查询地图等工作的时候,他也会抱怨个不停。最后,马丁的这种不慷慨、他对绝对公平的执着、他毫无休止的批评使得生活中所有的女友都离开了他。而他对我的所作所为没有半点差别。这是一个自我实现预言的绝佳例子,马丁十分恐惧不被关心,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恰恰把其他人的关心都赶跑了。正因为我意识到了这个过程,我才不会以一种私人化的方式来进行反应,即不会以批判性的态度进行反应。我意识到这是他一直以来重复的模式,而他在心底是希望改变的。
这是一个自我实现预言的绝佳例子:
马丁因为恐惧不被关心,所以他认为没有人会关心他。因为他认为没有人关心他,所以(1)他努力地关心自己;并且(2)他不看,或看不到别人的关心,他批评、指责、抱怨那些关心着他的人。最后他得到了他预言的结果,真的没有人关心他。
——这个例子表明,在人际关系当中,我们害怕什么,最后就会得到什么。
我想到《心经》里描述的“无有恐怖”。
菩萨向人提供的布施当中,有一种高级布施,叫做“施无畏”。
从心理学的角度,也可以见出其价值。
_________________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一、对此时此地的评论要谨慎措辞(21)
--------------------------------------------------------------------------------
对“此时此地”的评论是治疗关系中的一个独特成分。我们很少被允许,更不要说被鼓励在人和人的交往情境中去评论对方做出的行为。这种体验让人感到解放、甚至会有些兴奋,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心小组对人具有如此深刻的影响。但是这种方式也让人觉得有危险,因为我们并不习惯给出或者接受反馈。
治疗师必须学会以一种关怀的和可接受的方式进行评论。让我们回顾一下上一节我在关系中感到厌烦时所给出的反馈:我避免使用厌烦这个词,这不是一个建设性的词语,听起来倒像是一种指责,可能有意无意地(或者应该)会引起一种类似于“我可不是为了娱乐你才花钱找你的”的反应。
我更倾向于使用类似于“有距离的”“被拒之门外的”或者“没有建立联结的”这样的词,这些词不但表达了希望更亲近、更联结、更投入的意思,病人也不会因为这些词而恼怒。换句话说,你只需要谈到自己是如何感受的,而不是病人做了些什么。
我们不习惯于在人际交往中评论对方和自己当时的表现和感受,因为这样做有风险。
如果评论的内容是积极的,那就有“拍马屁”的嫌疑;如果评论的内容是消极的,则往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攻击性。——这两种方式,对于生活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都尤其感到不适应。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两点建议:
1、谈自己的感受。我确实是这么感受的,这个不会“错”。
2、用有积极倾向的语汇,至少是中性的语汇。
总之,是“以一种关怀的和可接受的方式进行评论”。
有两种情况可以相对放开一点:
一是团体咨询时,成员之间有协议;
二是面询时,双方关系发展到不至于因为批评而破裂,即求助者对于咨询师的任何表达都有积极的理解。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二、此时此地给治疗提供丰富的材料(22.1)
--------------------------------------------------------------------------------
此时此地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用于治疗。有的时候最好在当时就提出评论,还有些时候暂时不必谈,可以留待以后再来谈这个事件。例如,如果一个病人因为过于痛苦而哭泣,最好就暂时保留此时此地的评论,等到可以回到这个事件的时刻进行评论。“汤姆(Tom),我想谈谈上周发生的事情。上周发生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你信任我,并比平常表达了更多的情感,你第一次在我面前哭了。你能告诉我,这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吗?在这儿放下防御的感觉是怎样的?允许我看到你哭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记住,病人可不是在真空中哭泣或者表达感情,这一切都在有你在场的情况下发生,只有一个此时此地的探索才可能使我们充分抓住情感表达的含义。
对于强烈的情绪反应,例如哭泣,不同背景的咨询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适当的反应之后,就应该对导致该情绪反应的认知进行工作。而人本心理学家则一般会让求助者一直哭下去,等待他自然平复,然后再来讨论情绪发生的原因。
一般的意见:
□咨询师的反应应当是有弹性的,要根据咨询问题的性质、咨询目标、咨询对象的性格特质做出反应。
□适度的情绪表达,和对这种表达的接受,对于咨询必定有促进作用。
□理性的讨论应当在情绪相对平稳的时候进行。
□此时此地可以对“彼时此地”的情绪反应进行观照,从而促进求助者自我认识的深入。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二、此时此地给治疗提供丰富的材料(22.2)
--------------------------------------------------------------------------------
考虑另一个病人,她在一次治疗中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治疗结束的时候她要求和治疗师拥抱一下,而这种行为和她的风格是很不相符的。如果我觉得拥抱并没有问题的话,我会拥抱病人,但是之后总会在某个时候,通常是下一次治疗的时候,再次谈到病人要求拥抱的行为。记住有效的治疗包含着如下的顺序:情感唤起、被体验、被分析、被整合。治疗师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够开始对情感事件进行分析要依据临床经验进行判断。通常,当涉及到的是深层次的情感时(例如,痛苦、悲伤、愤怒和爱),最好等到情感的高潮退去,防御消失的时候开始分析。(参见第四十节,反馈:趁“凉”打铁)。
詹姆是一个愤怒的、意志消沉的女病人,经过了几个月的治疗之后,她才建立了对我的足够信任,才能向我吐露她的深深的绝望。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了,想要给她提供一些安慰,但是每一次都失败了。每次我尝试的时候,总是受到她的反攻。不过我等了许多周才告诉她我的观察所得,因为她非常的脆弱,而且对任何批评都非常敏感。
这里所说的“情感唤起”大多指消极情感,用作者的话说是“深层次的情感(例如,痛苦、悲伤、愤怒和爱)”。一般不会把“爱”归入消极情感,但没有“表达”和“实现”的爱,也就是被压抑的“爱”,在个体心理上所发挥的功能,和其他的消极情感是一样的。
消极情感对于个体的生存体验是消极的,但他具有防御功能。这是动物为适应环境,保护自己而进化出来的一种本能。形成这种本能的基本原理是条件反射。
由于消极情感反应所依据的是“相似性”,而不是“因果律”,所以这些反应大都是非理性的。当这种反应的过程被提取到意识层面,并被认知系统整合时,被这种情感锁进潜意识的心理能量也就同时被释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二、此时此地给治疗提供丰富的材料(22.3)
所有的事情,尤其是包含了丰富情感的时刻,都能够给治疗提供丰富的材料。在治疗中会发生很多无法预期的事情或者反应:治疗师可能会收到来自病人的愤怒的电子邮件;治疗师可能不能提供病人所期望的支持;病人可能认为治疗师是全知全能的,不会质疑治疗师、挑战治疗师;治疗师可能会迟到,可能会在账单上发生错误;治疗师甚至可能在同一时间安排了两位病人。虽然我在经历一些这样的事件时会感到不舒服,我仍然觉得如果我能够以适当的方式提出这些事件,我就有信心把它们转化成为治疗工作中的一些有用的材料。
--------------------------------------------------------------------------------
在治疗中会发生很多无法预期的事情或者反应:
△治疗师可能会收到来自病人的愤怒的电子邮件;
△治疗师可能不能提供病人所期望的支持;
△病人可能认为治疗师是全知全能的,不会质疑治疗师、挑战治疗师;
△治疗师可能会迟到,可能会在账单上发生错误;
△治疗师甚至可能在同一时间安排了两位病人;
……
在咨询过程当中,咨询师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件”。
每一个具体的事件,都包含下面一些因素,是需要咨询师给予关注的:
1、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是什么?(事件的性质)
2、当这个事件发生时,求助者的情绪反应是怎样的?
3、当这个事件发生时,咨询师的情绪反应是怎样的?
4、这个事件对于咨询关系构成怎样的影响?
5、这个事件对于咨询目标构成怎样的影响?
6、这个事件能否提出来讨论?
7、如果可以提出,应选择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提出?
在实际咨询过程当中,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都源于咨询师的直觉。
但新手有意识地做分析性练习,对于提高咨询技能会很有帮助。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三、在每次治疗中检查此时此地(23.1)
即使对于富有成效的、没有问题的治疗,我也会去追问此时此地的事件。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总会说:“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做得怎么样。”或者“对于今天我们的工作和在一起的过程你有什么感受吗?”或者“在我们结束之前,让我来先看一看在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或者我如果发现有困难,我可能会说“在我们结束前,让我检验一下今天我们的关系。你谈到你有些时候感到离我很远,有些时候感到很近。今天怎么样呢?今天我们之间的距离有多少?”根据回答我可能会继续探索关系之中的任何障碍或者没有表达出来的对我的感受。
一些重要的词汇:
今天。现在。关系。感受。
记得追问一下:
“还有什么没表达出来的?”
“可以再多说一点吗?”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三、在每次治疗中检查此时此地(23.2)
即使在治疗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会以这种方式进行工作。实际上,在会谈开始的时候建立这种模式(指询问此时此地事件)十分重要。在最初的会谈中,我一定会去询问病人是如何选择到我这里来的。如果是同事或者朋友转介过来的,我想要知道病人从他人那里对我有哪些了解、有哪些期望以及第一次治疗对我的感受是否和这些期望匹配。我通常会说:“开始的会谈是一次双向的访谈。我访谈你,但同时也是你评估我、开始考虑和我工作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机会。”这句话效果十分好,病人通常对此都会点头同意。但是,我通常会接着说,“我们能来看一看你迄今为止的感受吗?”
所有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的人都明白咨询关系的重要性。在咨询过程当中,可能没有第二件事情象咨询关系一样更值得关注。
但理论上“知道”,跟实践上“做到”,永远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初入心理咨询领域,最容易出的毛病就是把“知道”当“做到”,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督导性训练,要察觉到自己的这种问题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作者上面这段文字等于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其实是可以请求助者来督导我们的。
当然,这种“督导”的主要目的,肯定不应该是咨询师的个人成长,而必定是咨询关系的评估与改善。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当中,有关摄入性谈话的教学,过分注重对于“求助者问题”信息的了解、诊断和评估,仔细体会一下作者的工作方式,对于做好“初诊接待”当不无裨益。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三、在每次治疗中检查此时此地(23.3)
我的许多病人是在读到了我的书之后来找我的,因此,此时此地的一个部分是询问:“书里讲了什么?是书里的哪一部分让你到我这里来的?我本人,和你的期望是否一致呢?你对同时又是一个写作者的治疗师有什么顾虑呢?对此你对我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自从许多年前我在书里记录了病人的故事之后(《爱情刽子手》),我假设新的前来咨询的病人会担心自己被写成什么样子。我向病人保证保密,并且保证我从来不会在没有病人同意的情况下写出他们的故事,而且一定会非常小心地隐瞒其实际身份。但是很快我就会发现病人的担心与此截然不同,通常他们会较少担心自己被写入书中,而是更多地担心他们自己不够有趣到被我选作写作的对象。
从咨询关系的角度考虑问题,咨询师与求助者彼此之间的了解必定是双向的、互动的。
因此,如果能够事先让求助者对咨询师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大大减少咨询关系建立、发展和深入的时间。
咨询机构一般要求咨询师把职业资格证书等信息予以公开,也有这一层含义在里面。但如本书作者一样,能有更多的作品让求助者了解他的思想、观念与方法,这对咨询关系与咨询的效能,都是一种很好的促进。
我相信,一个求助者找到某个咨询师来为他服务,跟缘份有关系。缘份是中国传统文化使用的一个概念,如果用格式塔学派“场”的理论加以解释,每个人各有自己的“心理场”,缘份乃是“场”与“场”的相似性或互补性。
我跟朋友合建网站,把自己的文章放上去;在华夏心理网做版主,在浙江心理网“灌水”,都与这一考虑有关系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四、你告诉了我什么谎言?(24.0)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病人可能会说出一些他们生活中欺瞒的例子,某些他们或者隐瞒了或者扭曲了关于自己信息的事件。使用对此时此地的敏感性,我发现这种坦白给了我绝佳的机会去询问他们在治疗中告诉我什么谎言。因为羞耻、因为病人希望我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看待他们,在治疗中他们总会有一些隐瞒。对于这种隐瞒的讨论永远能够引发一次对治疗有益的讨论,通常会回顾治疗关系的历史,并且对治疗关系以及其他在之前的治疗出现的重要主题重新工作和调整。
治疗师的敏感性就是检验治疗中所有的材料,找到此时此地的事件,只要可能,就抓住机会对治疗关系进行检验。
心理咨询师从求助者那里听到谎言,应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几乎所有求助者都会或多或少地以“谎言”(或许这里用“装饰性言语”描述更恰当一些)来报告自己的问题。这里的“说谎”大都与道德无关。他们可能是由于对咨询师缺乏信任,不愿意报告真实情况;可能是由于羞耻或恐惧需要自我防御;也可能是求助者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盲区;……
咨询师如果想要刻意辨别“谎言”,那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作者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策略:让求助者自己“招供”。:)
我的策略非常简单,就是把所有的信息都当成是真实的,一直到相互矛盾的信息出现,再进一步向求助者核实、求证,然后做较为深入的讨论。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五、“空白屏幕”?忘掉它吧!真实一些!(25.1)
“空白屏幕”(Blank
screen)的概念是关于治疗师与病人之间完美关系的第一个模型(现在已经被废除了)。它要求治疗师保持中介、或多或少地隐匿自己,希望病人可以把重要的移情投射在这个“空白屏幕”上。一旦移情(早期与父母关系在当前的显现)发生在治疗中,就可以用作分析,治疗师就可以更加准确地重构病人的早期生活。如果治疗师把他(她)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进行展现,病人的投射会更加困难(当时认为是这样)。
但是忘掉“空白屏幕”这个概念吧!对于有效的治疗来说不管在现在还是以后它都不是一个好模式!使用当前的移情重构过去是一种古老的、已经被抛弃的观点的一部分,过去把治疗师看作考古学家,耐心地刮掉几十年的“尘埃”,试图理解(同时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去除)最初的创伤。更好的模式是把对过去的理解看作是为了理解当前的治疗关系。但是所有这些考虑都不足以让我们牺牲在治疗中的真诚的人际互动(human
encounter)。
--------------------------------------------------------------------------------
一些概念被丢弃,象“空白屏幕”(Blank
screen)这样的概念,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它被过度使用。创造它的人过分看重它的价值,从而使一些更有价值的“工具”——例如咨询关系——受到忽视。
我个人认为,空白屏幕的概念是可以被继承、创新使用的。
至少现在有两种使用方法,都很有效能:
一是朱建军老师创造的“意象对话”治疗技术,他让求助者在轻度催眠状态下,观想前方有一个空白屏幕,并描述他在屏幕上“看到”的情景。——借用这种技术,可以了解求助者较深层意识的投射。
另一种是我自己使用的技术。在咨询遇到阻滞的时候,我会观想一个空白屏幕,然后把我和求助者两个人,及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投射在这个屏幕上,然后思考“看到”的东西。——可能有人会认为,没有屏幕,照样可以对咨访关系进行思考;但我的经验是,有屏幕的思考和没有屏幕的思考,效果是不一样的。
我现在想到,我说的这种屏幕,其实也可以让求助者看,问他看到什么。用这种方法一定也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我还没有试过。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五、“空白屏幕”?忘掉它吧!真实一些!(25.2)
弗洛伊德自己是否就遵从了“空白屏幕”的模式呢?经常地,或者是一般来说他没有遵守。我们阅读他对治疗的叙述(例如在《歇斯底里研究》中对治疗的描述)或者读接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人对分析的描述就可以知道了。
想想弗洛伊德在作出了一个特别深刻的解释之后就会给他的病人一个“庆祝的”或者“胜利的”雪茄。想想在有了一个启发性的洞见之后,他会制止病人冲向其他题目,而是让他们慢下来,和他一起欣赏这个洞见的“柔光”。精神病学家罗伊•格林科(Roy
Grinker)曾经向我描述过他接受弗洛伊德分析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弗洛伊德的狗在治疗的时候总会呆在治疗室里,那天这条狗在治疗中走到门口,于是弗洛伊德站起身来,给狗把门打开。几分钟后,狗又开始挠门,要求再进来,弗洛伊德站了起来,打开了门,然后对罗伊说:“你看到了吧,刚才它不能忍受继续听这些阻抗的垃圾。现在它又回来再给你一次机会了。”
在《歇斯底里研究》的案例史中,弗洛伊德以个人身份直接进入了病人的生活。他会向病人提出有力的建议;为了病人他会干预家庭成员;他尽力参加能够见到病人的社交场合,以便在其他情境下见到病人;他要求一个病人拜访公墓,在一个死去的孩子的墓前沉思。
这一段揭示了弗洛伊德所使用的,与“空白屏幕”完全不同的其他咨询技术:
△在作出了一个特别深刻的解释之后,给他的病人一个“庆祝的”或者“胜利的”雪茄。
——一个有效的“解释”,是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工作的成果。
△在有了一个启发性的洞见之后,他会制止病人冲向其他题目,而是让他们慢下来,和他一起欣赏这个洞见的“柔光”。
——和求助者一起欣赏工作成绩。这对于忽视自我绩效的人,是不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弗洛伊德的狗在治疗的时候总会呆在治疗室里……。
——利用“道具”。
在《歇斯底里研究》的案例史中,弗洛伊德以个人身份直接进入了病人的生活。
△他会向病人提出有力的建议;
——直接提建议,通常不被提倡。
△为了病人他会干预家庭成员;
——通过干预求助者身边的人,间接影响求助者。
△他尽力参加能够见到病人的社交场合,以便在其他情境下见到病人;
——了解求助者不是只能在咨询室,使得诊断和评估的资料更为充分。
△他要求一个病人拜访公墓,在一个死去的孩子的墓前沉思。
——设置一个活动,借助这个活动获取更多的心理资料。
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方法,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方法是咨询师一定不能用的。关键在于:
1、它是否指向咨询目标?
2、在收费的咨询中,这样做是否是有效率的?
此外,方法和药物一样,也会有副作用,那么我们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
对某种方法的副作用是否是了解的,或是否是有控制的?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五、“空白屏幕”?忘掉它吧!真实一些!(25.3)
早期的“空白屏幕”模式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了一个没有预料到的来源的强化。当时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治疗的模型要求治疗师提供最少的指导,通常把干预限定在对病人的最后一个词进行回应。随着卡尔•罗杰斯作为治疗师变得更加有经验,他很快完全放弃了这种毫无卷入的姿态,而采用了一种更为人本的互动方式。但是,直到他去世,对非指导性取向的各种笑话、模仿和误解一直缠绕着他。
有“空白屏幕”于前,又有“非指导性”原则在后,很难说谁强化了谁。如果没有前面的“空白屏幕”,或许卡尔·罗杰斯无须一生为与此相关的误解所缠绕。
“非指导性”原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原则,但它和“空白屏幕”一样,被过度强调与使用。在前期谈话,特别是摄入性谈话当中,这个原则可以称得上是“黄金原则”。但当问题变得清晰,眼看求助者只须一个“支点”就可以撬动他的“认知误区”,这时,咨询师仍然拘泥于“非指导性”原则,就显得愚腐和无力。
“非指导性”原则之被过度强调,客观上有些因素使然:
一是,在学校教育当中,教育之一般原则是以“指导性”为主的;
二是,受此影响,在一般人际交往当中,往往存在“过度指导”现象;
三是,又受此影响,许多从事心理咨询的新手,往往过分相信指导的作用与价值。
——受以上因素影响,“非指导原则”做矫枉过正的强调,似乎有其必然性。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五、“空白屏幕”?忘掉它吧!真实一些!(25.4)
在小组治疗中,非常明显的是:小组治疗师的任务之一是表现出小组成员以后可以作为模仿对象的行为。在个体治疗中,虽然不那么突出,但也同样如此。心理治疗结果的大量文献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治疗师的坦白会引起病人的坦白。
我一直为治疗师的真诚性而兴奋不已,我尝试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自我暴露。也许我这种兴趣的根源来自小组治疗的体验。在小组治疗中,尤其要求治疗师要真诚。小组治疗师有着非常复杂的一整套任务,他们必须关注每个小组成员的利益,还需要创造和维持小组这样一个社会系统,所以,他们必须努力建立常规,尤其是像自我暴露这样的常规,因为它对于成功的小组体验是必须的。而对于建立行为常规,没有比以自己为模范更为有效的方法了
在小组治疗当中,咨询师是最重要的榜样;
而在个体咨询当中,咨询师是唯一的榜样。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五、“空白屏幕”?忘掉它吧!真实一些!(25.5)
我自己对于治疗师自我暴露的试验起源于我对学生观察治疗小组时获得的反应。心理治疗培训项目很少给予学生机会观察个体心理治疗过程,因为治疗师坚持认为隐私和亲密是个体治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几乎所有的小组培训项目都提供了小组观察的机会,观察或者通过单向玻璃、或者通过事后回放录像带进行。小组治疗师当然必须获得成员对观察的许可,小组成员通常都会很不情愿地同意被观察。通常,小组成员憎恶观察者,经常报告说感觉自己像是“豚鼠”。他们置疑治疗师首要忠诚于小组成员还是学生,他们对于观察者(和小组领导)在组后讨论中谈到的和他们有关的评论也十分好奇。
为了消除这种小组观察带来的弱点,我请小组成员和学生在每次治疗结束之后换房间,由小组成员观察我和学生一起讨论小组。在下一次的小组会面中,小组成员对于这种观察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应,于是我迅速调整了模式,邀请小组成员进入会议室观察讨论,并且可以对学生的观察进行回应。很快,小组成员开始给学生反馈,不仅仅是对学生观察的内容,还会针对学生观察的过程,例如,与治疗小组相比,学生对小组领导过于恭敬、或者过分谨慎、呆板。
--------------------------------------------------------------------------------
在心理学当中,主流研究偏好采用自然科学范式,希望能够象研究物理学一样“精确地”研究心理学。我对此深感不以为然。从来没有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会憎恶它的观察者,也没有任何观察者会受到对象情绪的影响。但心理研究的对象却不同,他们讨厌任何没有情感参与的纯粹的观察、审视与研究。而一旦有情感参与,有互动关系,符合自然科学范式的“科学性”就不存在了。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五、“空白屏幕”?忘掉它吧!真实一些!(25.6)
在急性住院病人的病房里,我也采用了相同的模式。我把一次小组会面分割成了三个部分:(1)1小时的病人会面;(2)10分钟的被观察时间(小组领导和观察者坐在内圈重新讨论小组过程,小组成员坐在外圈观察);(3)最后10分钟围成大圈,小组成员对观察者的评论进行回应。有研究者对小组成员进行询问,结果发现大多数小组成员都认为最后20分钟是整个会谈收获最大的部分
这个小组活动的模式很值得仿效。任何针对此时引地的观察与讨论,都是小组活动中最激动人心的事情。我感觉后两个部分只用10分钟是不是太少,那要小组成员非常有经验和效率才可以。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五、“空白屏幕”?忘掉它吧!真实一些!(25.7)
在个体真诚性的另一种模式中,我通常会写一个对门诊病人小组会面的十分具体的、印象性的总结,并在下一次会面之前把这份总结发给每一位小组成员。这个技术源起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我领导着由酒精成瘾的病人组成的小组。在那个时候,所有对酒精成瘾病人的动力学小组治疗的名声都很不好。大多数治疗酒精成瘾的咨询者决定最好由匿名嗜酒者互诫协会(AA)来进行酗酒者的小组治疗。我决定再试一次,采用一种强化的、此时此地的模式,并且把重点从酒精成瘾转向引发酗酒冲动的内在人际关系问题(所有的小组成员都被要求参加AA或者其他项目来控制他们的饮酒)。
以此时此地为焦点大大刺激了治疗。会面令人兴奋而且强度很大。但不幸的是,强度太大了!太多的焦虑被唤醒了,而小组成员正像许多酗酒者一样很难以酗酒之外的方式控制和忍受焦虑。很快小组成员在会谈之后就渴望喝酒,并且宣称:“如果我再像刚才那次会谈一样进行一次治疗,我就会在回家的路上跑进一个酒馆里。”
昨天,刚好和一位朋友谈及网络成瘾的治疗。顺便把有关想法写在这里。
任何物质依赖都涉及素质、性格特质、人际关系和环境四个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治疗可以创设一种环境,但成瘾者一旦回到原来的环境,则治疗的成果很难巩固。
可以指望的有较长期成效的方法,我能想到的大致有四种:
1、对于神经系统敏感的人(在人群中约占30—40%),可以使用催眠的方法;
2、通过行为管理逐步建立自我控制的条件反射机制,不断地强化与巩固;
3、通过团体咨询使团体成员发现自己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
4、通过以此时此地为焦点的咨询与治疗,支持成瘾者体验自己的情绪(例如焦虑),使心理能量从潜意识当中释放出来。
最好把上述四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为成瘾者提供3到6个月的中程支持与帮助。治疗的关键是在空间或时间上使成瘾者与原有的环境相对隔离,并保持这种隔离的有效性。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五、“空白屏幕”?忘掉它吧!真实一些!(25.9)
“多重治疗”是另一种以自我暴露为基础的教授方式,并且几年来一直被我应用。在“多重治疗”中,两名指导者和五名学生(精神病学实习医生)对一个病人进行了6次访谈。但是重点不仅仅放在病人身上,我们也关注于检验我们自己的小组过程,包括类似于学生提问风格、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小组领导的关系、小组中的竞争性和共情性等问题。很明显,限于当前对于医疗保健的经济限制,多重治疗毫无经济前景。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展现了治疗师自我暴露的多方面影响:对于病人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模范,鼓励了病人的自我暴露;它加速了治疗进程;因为治疗师愿意个人性地进入治疗,这表现了治疗师对治疗过程的尊重。
回想到我和病人金尼(Ginny)互相交换我们对每次治疗的印象性小结,这种模式对于治疗师的真诚来说也是一种挑战。病人把我如此理想化,把我放置在如此高的位置上,使得我们之间根本不可能有真诚的会面。因此,在我的小结中,我故意暴露了我的一些非常人性的情绪和体验,例如我的挫败感、我的愤怒、我的失眠、我的空虚感。这个练习是在我职业的早期进行的,它促进了治疗,而且让我在之后的治疗工作中得到了解放。
“多重治疗”就是多个咨询师为一个求助者提供帮助。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团体咨询,该团体有两个相关的主题:一是为求助者提供咨询和帮助;第二是通过对该求助者的帮助,团体中的教师向实习中的咨询师传授咨询的技术与经验。
该模式也可用于咨询师的个人成长,即通过该模式进行督导。
我国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对于操作层面的练习极为薄弱,这是一个好的值得借鉴的模式,希望培训机构能够广为采纳。
下面是这种模式中值得注意的一些过程:
□学生针对什么提问
□学生提问风格
□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
□学生和小组领导的关系
□小组中的竞争性
□小组中的共情性
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依赖成员的自我暴露。这种自我暴露体现出咨询师对于治疗过程的尊重与信心,将会鼓励求助者自我暴露,从而加速咨询目标的实现。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五、“空白屏幕”?忘掉它吧!真实一些!(25.10)
我对一个关于治疗真诚的大胆试验一直有很浓厚的兴趣,这个试验由费伦克兹(Ferenczi)(1873—1933)进行,他是一位匈牙利的精神分析师,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小圈子的一员,并且可能是弗洛伊德在专业上和私人关系上最为亲密的知己。弗洛伊德更受类似于应用精神分析理解文化这样的问题的吸引,他从根本上说对于治疗持悲观的态度,并且很少发展方法来改进治疗技术。在小圈里的所有精神分析师中,费伦克兹是最为不懈努力寻找治疗创新的分析师。
他的所有创新之中最为大胆的一个试验可能就是在《临床日记》中描述的一个1932年进行的激进试验。他把治疗师的自我暴露的边界推进到了进行“相互分析”的地步,其形式是他和他的一位病人(一位女性心理治疗师,已经接受了一阵子他的精神分析)轮流分析对方。
最后费伦克兹逐渐气馁并且放弃了试验,主要是因为:(1)保密性,因为自由联想要求他报告所有流动的、可能和其他病人相关的思想;(2)费用,费伦克兹为了费用很是头痛,到底谁该付给谁费用?
他的病人倒不觉得气馁,她觉得这种设置促进了治疗,费伦克兹之所以不愿意继续进行是他担心自己不得不承认他爱上了她。费伦克兹的观点恰恰相反。他说:“不是这样的”,他的真实原因是他不愿意说出他恨她这个事实。
费伦克兹对于自己试图进行自我暴露的消极反应看起来十分武断和过时。在我的小说《躺在长椅上》中,我试图在当代治疗中重新进行费伦克兹的试验。书中的主角,一个精神病学家,决定对病人完全真诚,而病人在治疗中口是心非。我的重要意图之一是想要肯定治疗师的真诚最终是救赎性的,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病人是一个诡计多端的伪病人)也是如此。
作者看起来非常迷信“自我暴露”的效能。
我对任何技术的过度使用都有戒心。对“空白屏幕”是这样,对“非指导原则”是这样,对“自我暴露”也是这样。
对于自我暴露,我认为有三点原则是应当遵从的:
第一,要以求助者需要为前提;
第二,要有利于咨询目标的达成;
第三,要有限度,循序渐进,并且相互促进。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六、治疗师的三种自我暴露(26)
如果治疗师对病人保持神秘、掩藏自己,这对治疗会有反作用。所有的理由都支持向病人暴露自己,没有一个理由支持隐瞒。但是每当我对治疗师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会观察到相当程度的不安,部分来自于自我暴露这个词的不准确性。治疗师的自我暴露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而是一组行为,其中有些毫无疑问会促进治疗,有些则是有问题的、可能起反作用的。需要澄清治疗师自我暴露的三个领域:(1)治疗的机制;(2)此时此地的感受;(3)治疗师的私人生活。让我们逐个检查这三个领域。
对自我暴露的分类讨论,无疑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种技术。
但作者对咨询师“保持神秘”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我对此不能苟同。
很多实验支持“保持神秘”具有疗效这样的结论,安慰剂的效果即是一例。
再举一个例子,在电话咨询中,一个20几岁的咨询人员,他不报告年龄,相对于报告年龄,咨询效果肯定前者更好。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七、治疗的机制——对病人要真诚(27.1)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宗教大法官声称人总是希望“魔力、神秘和权威”。从历史上看,治疗师也知道这—点,并且把他们治疗的方式包裹在神秘之中。治疗培训和实践某种方面类似于萨满教,经常在神秘的面纱后进行,而西方的医生几个世纪以来使用了各种促进敬畏感和最大化安慰剂效应的设备:白大褂、装点了各种权威证书的墙面、用拉丁文写的处方。
在这本书里我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对治疗过程的看法。与病人建立真诚的关系本身就要求我们放弃行使魔力、神秘和权威的权力。心理治疗本身就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完全公开过程和治疗理念就能够得到很多东西。一系列有说服力的心理治疗研究表明治疗师应该小心地让新病人准备好进行治疗,告诉他们治疗的基本假设、理念、以及每个病人如何做能够最大化他们的进步。
病人在进入治疗的时候已经带有基本的焦虑,直接把他们推入一个可能产生二级焦虑(指的是除了原有的焦虑之外,还要处理面对心理治疗这样一个不确定的社会情境、没有对于合适行为的指导原则的时候产生的焦虑)的过程中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最为明智的是系统地让病人准备好进入治疗过程。
--------------------------------------------------------------------------------
应当把所使用的方法,和某种终极价值分开来讨论。
在终极的意义上,我同意人不需要“魔力、神秘和权威”。
但作为一个过程或一种方法,我认为使用“魔力、神秘和权威”,可以作为一种治疗与咨询的技术。
希望“魔力、神秘和权威”,是人性的一部分。
如果一部分求助者在人性的这一部分上表现得比较突出,那么,相应的技术对于他应当能取得更好的咨询效能。
下面是我做过的一个案例:
一位从国外回来的小伙子,他有一些特殊的恐怖倾向。比如他来的时候口袋里装着一双手套,他说他不敢碰这手套,因为他曾经戴着它拿过从国外寄回来的包裹。而他认为从那个国家寄给他的任何东西,只要他接触了,都会于他有害。他把手套放到口袋里之后,已经洗了很长时间手。
我利用他自己的思维逻辑:“一种加害你的信息如果可以通过某种方式附到你的手套上,那么也一定有某种方式可以把它移开。是不是这样?”
他说:“是。”
“你认为我可以把这种信息清除掉吗?”
“我想你可以。”
“你确信我可以吗?”
“我确信。”
“那你把手套拿给我。”
“我不敢。”他把身体侧过来,“你直接拿好吗?我不想再洗那么长时间手了,我好不容易把手洗干净的。”
我从他的口袋里取出手套,两只手套是合着的,我把它们扣在两手中间。当我把手套递给他,他要求我把两只手套翻过来再捂一会儿。我按他的要求做了。最后,他接过手套,并且戴到了自己手上。
这当然没有解决他的根本问题,但这样一个过程,对于促进咨询关系,显然有重要作用。
适当地运用“魔力、神秘和权威”,并不必然地带来“二级焦虑”。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七、治疗的机制——对病人要真诚(27.2)
让新病人做好准备在小组治疗中尤其有效,因为交互式的小组情境本身对病人来说是陌生的和让人恐惧的。新的小组成员,尤其是从前没有小组经验的成员,经常会被小组的力量(例如小组压力、亲密程度、整体的强度)搞得十分焦虑。提供一种减轻压力的架构、澄清治疗程序对于小组治疗来说具有绝对的重要性。
为个体治疗作准备同样必不可少。虽然病人在治疗之前可能有过紧密的关系,但很可能他们没有经历过一种要求完全信任、完全暴露、没有任何隐瞒、检查自己对于另一个人的情绪的所有细微之处、以及无评判性接受的关系。在最初的几次面谈中,我会谈到重要的基本规则,包括保密、完全自我暴露的必要性、梦的重要性以及对耐心的需要。因为以此时此地为焦点对于病人来说可能不同寻常,所以我会给出它的理念。如果一个新病人向我描述了关系上的困难(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如此),我可能会说:
“很清楚我们需要谈到的一个领域是你和其他人的关系。对我来说很难了解到你在关系中的困难的具体性质。因为我只能通过你的视角来了解你生活中的其他人。有些时候你的描述可能无意中会有所偏颇。而我发现如果我们关注于你和我之间的关系——对这个关系我有最准确的信息——那么我就可以更好地帮助你。因此我会经常请你来检查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总而言之,我建议对于治疗的机制可以完全向病人坦白。
心理咨询的求助者也象医院的病人一样,有“急性的”,也有“慢性的”。
急性的求助者由于对于自身问题的关注具有很高的强度,他们不容易对咨询情境作出反应,也不会因此感到焦虑。这样的求助者一进入咨询过程,往往直奔咨询主题。
慢性的求助者在开始阶段,对咨询过程的关注,往往超出对自身问题的关注。这时利用“此时此地”的技术,对他因咨询情境引起的反应进行工作,就需要用到作者在这里谈到的方法。——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针对“此时此地”讨论的许多内容,常常投射出求助者真正的问题。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八、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斟酌判断(28.1)
为了和病人建立真诚的关系,表达此时此刻对于病人的感受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种此时此刻的暴露不能是毫无判断的,我们并不是为了真诚而真诚的。治疗师的所有话都需要经受一个标准的检验:这种暴露是否能够促进病人的利益?在本书里我一次又一次地强调:治疗师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他(她)自己。如果在一个小时里,你觉得病人很远、很害羞、有挑逗性、讽刺的、害怕的、挑战性的、幼稚的等等,这些都是有价值的信息,你必须找到把这些信息转化成为治疗力量的方法,就像我在之前的例子里谈到过的,我告诉病人:我觉得被“拒之门外”、或者更接近了、或者因为病人为了挪动了纸巾盒而不停地道歉我感到非常愤怒。
“治疗师的所有话都需要经受一个标准的检验:这种暴露是否能够促进病人的利益?”
“治疗师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他(她)自己。”
这两句话非常经典。
咨询师须牢记这两个要点,在咨询过程中,片刻都不应忘记。
咨询心理学所有的理论和方法,都以此为出发点,也以此为归宿。
我们可以从求助者那里得到信息,也可以从自己这里得到信息,所谓咨询的技术,就是“把这些信息转化成为治疗力量的方法”。
--------------------------------------------------------------------------------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八、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斟酌判断(28.2)
临床实例1:一个病人总是向我描述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但很少对于问题的发展作出描述。我经常觉得被排除在外,并且感到十分好奇。我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例如,什么时候他为了升职的问题直接对抗他的上司,当他拒绝给他的朋友要求的贷款时,他的朋友有什么反应?他曾计划找他前女友的室友约会,这个计划有没有实施?也许我的一些好奇心是窥探性的,来自于我想要知道故事结尾的欲望。但是我也觉得我的反应里面包含着重要的信息。他曾经设想过如果他是我会怎么样吗?他难道没有想过我对他的生活有任何好奇心?也许他觉得对我来说他并不重要,也许他觉得我就像一台没有情感和好奇心的机器。
最后我和他讨论了所有的这些感受(和猜想),我的坦白使他说出了他的想法,他觉得除非他发现我的缺点,然后对我失去信心,否则我就不是一个真实的人。
遇到类似问题时,在关于咨询技术的培训当中,老师会教我们使用“具体化技术”。
但作者通过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的是,这些问题反映的是“咨询关系”的问题,具体说,是求助者对于咨询师的认识问题。
有一个问题无论如何强调,我都是不厌其烦的,这个问题就是:
很多咨询师习惯于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到“求助者问题”上,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关系!
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最重要、最有力的工具,始终是,咨询师当下的感受。
因此,学习准确地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是咨询师的一项基本功。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八、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斟酌判断(28.3)
临床实例2:一个病人在所有的私人和商务活动中感到一种弥散的违法感和羞耻感。在我们的治疗此时此刻中,他的自由漂浮的负罪感经常出现,表现在他谴责自己在我们的关系中的不真诚行为。他讨厌他试图让我感到他的聪明和高智商的行事方式。例如,他喜欢语言,虽然英语是他的第二外语,他仍然极好地掌握了这门语言的细微之处。在治疗之前,他经常会去查字典,找到一些深奥的词用在我们的讨论中。对于他的自我谴责我感到非常沮丧。有那么一刻我能够体验到他的负罪感和自我批判的力量,因为在这一点上我完完全全是一个同谋:从他的文字游戏中,我总是获得了很多乐趣,从而鼓励了这种行为。我告诉了他这一点,然后同时对我们俩进行治疗:“但是我并不是为了收买你才表现得很高兴。毕竟,谁也没有犯罪。我们工作得很好,我们喜欢这种智力游戏又有什么伤害呢?”
一种独特的共情:
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成为求助者“超我”的审判对象,于是咨询师与求助者结成“联盟”,为一个“共同的自我”辩护。
这一共情过程的本质是:
咨询师的自我接受,引导了求助者的自我接受。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八、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斟酌判断(28.4)
--------------------------------------------------------------------------------
一个有天分的治疗师彼得•洛马斯(Peter
Lomas)描述了下面一段和病人的对话。这个病人开始治疗的时候使用了他的惯用方式:以一种退缩的、绝望的方式谈起他的孤独感。
治疗师:“你有没有想过我也会感到孤独?我和你一起坐在这间屋子里,你远离了我。你没有意识到我并不希望这样,我想要更好地了解你吗?”
病人:“没有,你怎么会呢?我不相信。你完全可以依靠自己,你并不需要我。”
治疗师:“什么让你觉得我可以完全依靠自己?为什么我会和你有差异?我像你一样需要其他人。我想要你不要再远离我。”
病人:“我能给你些什么呢?我不能想像。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的一生一事无成。”
治疗师:“但是无论怎么说人们喜欢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的成就而是因为他这个人,你觉得呢?”
病人:“是啊,我是这么认为的。”
治疗师:“那么你为什么不相信别人会因为你这个人而喜欢你呢?”
治疗师报告说这次交流戏剧性地缩短了他和病人之间的鸿沟。在治疗结束的时候,病人说:“这是个艰难的世界。”不过他说这话的意思并不是“我是可怜的、不开心”,而是“这对你我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世界,是吗?对你、对我、对在这世界上生活的所有人来说都是如此”。
引用:
嘉麒 于 2005-1-12 02:22 PM 写道:
“这对你我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世界,是吗?对你、对我、对在这世界上生活的所有人来说都是如此”。
很多求助者产生问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把自己的消极感受当成是“只有他会有,别人不会有”,于是感到世界对他不公,自怜自艾。
这时,如果咨询师能与他分享自己的消极感受(例如孤独),求助者就会得到支持。——不过,求助者通常会对咨询师理想化,让他相信咨询师跟他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人,具有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是啊,这是个艰难的世界。
在任何一种人际关系当中,如果我们能够对彼此在一起,对互相所给予的支持心怀感恩,人生就会变得容易一些。
咨询师们应当珍惜自己所具有的助人能力,并因此善用这些能力。按佛家的说法,这是一种莫大的福报。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九、暴露治疗师的私人生活—要谨慎(29.1)
对于治疗机制的暴露和此时此地的暴露(措辞要合适)都看起来直截了当和容易理解,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第三种类型的暴露,也就是治疗师私人生活的暴露,就掀起了不小的争论。
如果把治疗师的暴露在连续的分数上评分,我肯定我的分数会比较高。但是我从来没有暴露得太多了的感觉。相反,当我分享了我自己的一些方面之后,总是会促进治疗。
咨询师私人生活的暴露,其最大的价值在于:这种暴露能够体现咨询师的人性,把咨询师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人,这对促进咨询关系有很大的助益。因为求助者大都会有意无意地神化咨询师。无可否认,在咨询师的头上有一层“职业的晕轮”。
我赞成咨询师适度地暴露自己的私人生活,但他的暴露应当在做出了如下的考虑之后:
○这种暴露对于咨询目标的实现是否必要?
○这种暴露对于咨询关系是否有促进?
○这种暴露占用了多少时间资源?同样的时间,不用于自我暴露,咨询效能是否更好?
○求助者对咨询师的暴露不须承担保密义务,因此对于涉及隐私的自我暴露,应当慎之又慎。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九、暴露治疗师的私人生活—要谨慎(29.2)
--------------------------------------------------------------------------------
许多年前我的母亲去世了。我飞到华盛顿参加她的丧礼,并且花一段时间和我妹妹在一起。那时我正在领导一个门诊病人的小组。我的合作治疗师是一个年轻的精神科住院医生,他不大确定该怎么做,只是简单地告诉小组说因为我的一个家人去世了,我会有一段时间不在。为了研究和教学需要,小组会面都进行了录像。我回来之后(1周的时间)看了那次小组的录像,感觉是一次富有成效的、被激发出很大能量的会谈。
在下次会谈中该怎么做呢?因为我十分确信隐瞒我母亲的去世会对小组过程造成伤害,所以我决定完全坦诚,并且回答小组的所有的问题。不言自明的是:如果一个小组积极地回避某个重要问题,那么没有任何一个问题能够被有效地讨论。
在会谈开始的时候,我告诉所有人我母亲的去世,并且回答了他们的问题。一些人想要知道死亡和丧礼的细节;一些人想要知道我是如何处理这个事件的;一些人询问我和我母亲还有我妹妹的关系。我很坦白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并且告诉他们例如我和我母亲的关系十分难以处理,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住在加州的部分原因,因为加州距离我母亲的住处有3000英里。我告诉他们,在许多方面她都是一个十分暴躁的、有很高警觉性的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这个特点逐渐减弱,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的关系亲近了很多,我一直是一个尽职的儿子。最后小组询问他们在会谈中能否为我做任何事。我回答说不用,因为我一直通过与朋友和家人经常性谈话在处理母亲的死亡。最后,我说我有足够的能量在小组中有效地工作,于是我们转向了小组的问题,而且这是一次十分建设性的会谈。
多年以后,我使用这次小组的录像来教授小组过程。我感到确定的是我的暴露不仅仅为小组移除了一个潜在的“路障”,而且我示范的自我暴露对小组的自我暴露也有所促进。
引用:
嘉麒 于 2005-1-14 04:58 PM 写道:
... 不言自明的是:如果一个小组积极地回避某个重要问题,那么没有任何一个问题能够被有效地讨论。
如果一个小组“遇到”了某个问题,那么即使暂时不去处理它,也不应“积极地”回避。刻意地回避某个问题,会大量消耗小组的能量,降低其效率。
但在小组活动方案设计的时候,却可以考虑先行回避一些问题。这是循序渐进原则所要求的。
在小组活动过程当中,咨询师一个比较难的事情是:小组成员的自我暴露程度不能差得太悬殊,这需要咨询师具有引导小组能量流向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九、暴露治疗师的私人生活—要谨慎(29.3)
另一个例子是我在《在对悲痛的治疗中学到的7个教训》(在《妈妈和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这个故事里描述的,写的是类似的事件。在我马上要见一位丧失亲人的病人之前,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我的妹夫去世了。因为我的病人(一位外科医生)正在危机中(她的丈夫和父亲都去世了),而我又还有时间去机场,我决定不改变和她的见面时间。在治疗开始的时候,我告诉她我的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且告诉她尽管如此我仍决定不变动和她的约会。
她立刻愤怒地发作了,指责我试图拿我的悲痛和她的悲痛进行比较。“让我告诉你”,她说,“如果我仍然能够在手术室给病人做手术,你当然能够来见我。”这个事件对治疗非常有用,我的坦白使得她能够表达她的悲痛的愤怒,这使得我们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富有成效的阶段。
绝大多数生活事件带给我们的情绪都是复合的情绪。
例如在本案例中,亲人亡故带给求助者的,不仅有悲痛,还有愤怒。
通过认知与内省,让求助者了解他潜在的愤怒,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本案例当中,作者由于自我暴露,激发了求助者的愤怒,使她压抑的愤怒表现了出来。这大大地促进了治疗的进程。
缺乏经验的咨询师往往害怕求助者的愤怒,特别是象本案例中这种,求助者的愤怒表面上直接指向咨询师本人。
——毫无疑问,求助者的愤怒源于咨询师的自我暴露,但其本质是被压抑愤怒的投射。咨询师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不仅自己会很苦,而且会贻误治疗的机会。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九、暴露治疗师的私人生活—要谨慎(29.4)
很久之前,一个同事接待过一位病人,她的孩子因为癌症去世了。这个长程治疗很有帮助,但却没有完全的成功。我的同事在二十年前也失去了一个年幼的孩子,他选择不告诉病人这个事件。许多年之后,病人重新联系他,并且继续治疗。治疗师许多年来一直不能忘怀自己孩子的去世,并且花了许多年的时间写了一篇关于自己孩子的死的长文。这次他决定告诉病人这件事。这个对他来说很少经历的自我暴露极大地促进了治疗工作。
这个案例让我想到:
咨询是否有效能,跟咨询是否成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只要求助者感到受到了帮助,就是有效能的;帮助求助者解决了他的问题,就是成功的。
有效能是相对的成功,成功是最大化的效能。
一个案例可以不成功,却不应该没有效能。
第二个感想是:
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有一个背景:生活本身在帮助我们大家!
与此相关的:
我们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
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并且,
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九、暴露治疗师的私人生活—要谨慎(29.5)
-------------------------------------------------------------------------------
如果病人想知道我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孩子、是否喜欢某部电影、是否读过某本书、或者是否在我们的会谈中感到难以应付,我都会直接回答。为什么不呢?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呢,一个人如果要和另一个人有真诚的关系,他或她怎么能够同时保持神秘呢?
我们再一次来回顾之前那位批评我用一个更高级的餐馆(而不是旁边的那个快餐招牌)作为指引我办公室方向的那位病人。我当时选择直接说:“鲍勃(Bob),我想你是对的。我没有说到了Fresca(快餐店)右转,而我本来可以这样告诉你的。为什么我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我相信是因为我更愿意把我和一个格调更高的餐馆联系起来。如果让我说‘到了墨西哥快餐店那儿右拐’,我会觉得不舒服。”这么说有什么危险呢,我只是在承认一些很明显他已经知道的事情。只有在得到了我的承认之后,我们才能够转向更为重要的工作——考察他期望我感到尴尬的欲望。
我决不是说治疗师的自我暴露可以取代对病人询问过程本身的探索。而是两者都要做!一些治疗师喜欢对这样的问题作出如下回答:“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不过首先我想要对你询问的这个问题本身有尽可能的了解。”有些我也会用这种方法,但是在坚持某种顺序(“你先然后我再说。”)上,我很少会发现任何优势。如果是一个新病人的话,我通常会选择自我暴露来作为示范,并且记住这个事情以便以后再次处理。
情境:批评我用一个更高级的餐馆(而不是旁边的那个快餐招牌)作为指引我办公室方向。
应对:(1)自我暴露:我确实这样做了,我这样做的原因是……。
(2)考察他期望我感到尴尬的欲望。
应对(1)和应对(2)的关系是因果关系。
在人际交往当中,一个人是否真诚,不取决于这个人的主观态度(我认为我是真诚的),而取决于相对的他人的评价(他认为我是真诚的)。
在咨询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把被求助者要求的“自我暴露”当成是对于咨询师真诚的检验。
如果“一些很明显他已经知道的事情”,而我却不愿意承认,或避而不谈,我就失去了被信任的基础。
享受大师的礼物:二十九、暴露治疗师的私人生活—要谨慎(29.6)
--------------------------------------------------------------------------------
如果病人很少问问题,那么他们的提问可以看作是治疗的材料,你一定要重新提到这个事件。这时必须考虑时机。通常治疗师会选择等到这一段交流结束之后,或者甚至等到下一次治疗,才会以如下方式说:“我感觉上周发生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你问了我一些私人的问题。我们可以再来看看吗?你对我们的交谈有什么感觉?什么让你能以这种不同的方式接近我,你对我的回答有什么感觉?”
引用:
嘉麒 于 2005-1-18 11:54 AM 写道:
--------------------------------------------------------------------------------
如果病人很少问问题,那么他们的提问可以看作是治疗的材料,你一定要重新提到这个事件。 ...
在咨询谈话过程当中,咨询师应当注意两种特别的现象:
1、特别多的。例如高频词,比方一个求助者总是在言语中运用“应该”、“必须”这类词语。特别多的、重复出现的东西,可以呈现求助者认知与行为的“模型”。
2、特别少的。即如这里的例子。特别少的表现常常有很大的意义,比如一个非常“自我中心”的人,如果他问到咨询师的某些信息,这可能表明他开始把其他人纳入自己的“关注系统”。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暴露你的私人生活——一些警告(30.1)
对于自我暴露,治疗师最深层次的恐惧在于一旦开始就没有结束,一旦打开了这道门,病人会要求得越来越多直到被盘问一些最深层次的、最让人尴尬的秘密。这是一种没有根据的恐惧。从我的经验来看,绝大多数病人接受我的回答,不会要求我做越来越多的自我暴露,然后就回到治疗上来,就像治疗小组对我母亲去世这件事情的反应一样。
对于心理咨询,我尽量把它创设成一个自然发生、发展和成长的过程。
如果这个过程是有控制的,那么显然,应当由咨询师来控制进展的方向,而不是由求助者来控制。
重要的是,咨询师没有利用咨询过程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自我暴露的需要。否则就会反过来被求助者控制。
2005-1-19 03:39 PM 铁榜 访问学者 发贴 8 注册 2005-1-9
“重要的是,咨询师没有利用咨询过程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自我暴露的需要。否则就会反过来被求助者控制。” 支持!!! 简单的招式练到极点,就是绝招!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暴露你的私人生活——一些警告(30.2)
但是,对于自我暴露我仍有一些警告:记住,虽然你要为你的病人保密,但是你的病人没有必要为你保密,你也不能要求你的病人保密。他们可能在以后会咨询另一个治疗师,并且在与其他治疗师的讨论过程中不会有什么限制。如果你有一些非常不愿意公诸于众的信息,就不要在治疗中暴露给病人。许多治疗师甚至会更加谨慎,他们小心不暴露任何在另一种情境下可能会被误解和让人尴尬的私人信息。
但是不要让这种担心限制你的工作,使你过度谨慎和自我保护以至于丧失了治疗有效性。你不能阻止病人在另一位治疗师那里用扭曲的方式谈到你。记住下一次当你听到病人在形容他或她的治疗师的那些让人无法容忍的行为时,不要立刻就下结论说前任治疗师一定十分愚蠢或者渎职。最好是去倾听、共情和等待。许多时候病人最终会提供治疗师行为的背景,使得我们可以从一个非常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治疗师的行为。
心理咨询师的一个看家本领:
把“事实上你听到了××”和“你听到了××事实”区分开。:)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暴露你的私人生活——一些警告(30.3)
一次,我把我一个病人的妻子转诊到我的同事(我的好朋友)那里。但是,几个月后,我的病人要求我再次转诊他的妻子,因为我的同事不做好事,他总要闻病人的妻子,并且评论她的气味。闻病人?听起来太奇怪了,我为我的同事感到担心,于是以尽可能温和的方式询问了这个事件。他告诉我病人的确有一个气味问题:她习惯于搽非常厚的香水,虽然闻起来很好,但香味却太强烈和持久了,以至于他的几个病人有所抱怨,并坚持在其他时间或者在其他房间做治疗。
在我比较幼稚的时候,听到求助者批评其他的咨询或治疗人员,心里会沾沾自喜:幸好我没有这些毛病。
问题是:当我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不会想到,这可能正是求助者的“症状”。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暴露你的私人生活——一些警告(30.4)
有些时候,为了挽救治疗,一个人必须被迫作出艰难的选择;一位同事告诉过我这样一件事:一个长程的病人一次来做治疗的时候情绪受困扰,因为她的朋友声称和治疗师谈过恋爱。治疗师该怎么反应呢,我的同事决定诚实、冷静地面临这个困境,他告诉病人他在二十多年前的确曾经和这个女性有过一个周末的“彼此同意的浪漫关系”,在此之后他们就再没有联系。他的坦白对于病人来说造成了相当的影响,大大地促进了之后的治疗。他和他的病人讨论了重要的、但是之前从未触及的问题,例如她对他其他病人的憎恨,因为她认为他们和她竞争他的关注;以及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是不被选择的、没有女人味的、不吸引人的。
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咨询的阻碍:
性别、年龄、性取向,等等。
在本案例中,是咨询师过往的经历成为阻碍。
这个案例中,咨询师的自我暴露表明,他自己的这一段经历,在他的心理生活空间里,属于“已经完成的事项”。
如果这是一个“未完成事项”,那么情况会变得复杂。
并非所有的阻碍都能够被克服,咨询师应当了解自己的限制。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暴露你的私人生活——一些警告(30.5)
另一个例子:一位我督导的治疗师是一个同性恋,但是他的性取向并没有为人所知。在一个治疗的第一个月内,他报告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一位他的男同性恋病人看到他在一个主要由男同性恋者使用的体育馆内健身,于是直接询问他的性取向。我的学生觉得非常不舒服,回避了这个问题,而是集中于为什么病人会问这个问题上。并不奇怪的是这位病人取消了下一次的咨询,并且再也不在他这里进行咨询了。重大的、但又无法隐瞒的秘密对于治疗过程来说是有害的。我认识的有成就的同性恋治疗师对同性恋病人都十分公开他们的性取向,并且如果对治疗重要的话也愿意告诉他们的异性恋病人。
引用:
嘉麒 于 2005-1-23 07:06 PM 写道:
重大的、但又无法隐瞒的秘密对于治疗过程来说是有害的。
事实上,只要是无法隐瞒的事项,即使并不重大,如果咨询师表现出隐瞒的企图,也会损害求助者的信任。
一个人试图隐瞒的事情越多,他的安全感往往越少。当咨询师的心理能量被大量地用于自我防御,他就无法更好地帮助求助者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一、治疗师的真诚与普遍性(31.1)
--------------------------------------------------------------------------------
普遍存在性(universality)是小组治疗中的一个关键治疗因素。许多病人在治疗开始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的不幸是独特的:他们相信只有他们自己有可怕的经历、有禁忌、是虐待性的、自私的等等。其他组员暴露类似的想法有极大的安慰作用,并且提供了一个“欢迎成为人类一员”的体验。
普遍存在性(universality)
它不只存在于人性的消极一面: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不幸;
它同时也存在于人性积极的一面: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有良知与智慧。
认识到前一种普遍性,对人有安慰作用;
而认识到后一种普遍性,则有激励作用。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一、治疗师的真诚与普遍性(31.2)
--------------------------------------------------------------------------------
在个体治疗中,病人暴露了许多我们治疗师也曾经体验过的感受,治疗师在治疗中需要和来访者分享这些感受。例如,如果一个病人表达了内疚感,因为每次她拜访年迈的父母时,几个小时后她就会感到不耐烦,又因为这种不耐烦感到自己十分可怕,我可能会告诉她我自己拜访我母亲的时候坐在一起的时间限度是3小时。或者,如果一个病人表示在经过了20小时的治疗之后仍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因而感到沮丧,我会毫不犹豫地指出,考虑到我自己几百小时的被治疗经验,20小时只是“沧海一粟”罢了。或者如果病人疑惑于移情的强度,我会告诉他们在我接受治疗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受。
关于共情,我们已经讨论得很多了。
一个咨询师之所以有能力与求助者共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与求助者一样的或类似的问题。这是年长,并且阅历丰富的咨询师做咨询较易成功的一个原因。
最为有力的共情是“你的问题我也有过,因此我了解你的感受”。
很多心理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由于求助者对于问题的拒绝与排斥。当他把问题接受下来,使之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并且关注问题之外更重要的领域,问题也就被消融了。
而帮助求助者接受问题之存在的一个方法,就是使他认识到问题存在的普遍性(universality):这是“我们的”问题,而非“你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二、病人会拒绝你的自我暴露(32.1)
我之前谈到过,治疗师的自我暴露并不会刺激病人的胃门,使其要求治疗师做更多的自我暴露,其实这种说法更保守些。通常发生的是相反的情况,病人会很明确地提出他们不想要了解更多治疗师的个人生活。
那些期待着魔力、神秘和权威的病人憎恶去了解象征性的治疗师形象之后的东西。想到有一个充满智慧的、无所不知的人物在帮助他们就让他们舒心了。不止一位病人以《绿野仙踪》作为比喻,他们喜欢这种想法,就是治疗师知道清晰的、明确的、没有痛苦的返家之路。他们决不想往帷幕之后看,不想看到一个迷失的、疑惑的人——魔法师。一个病人在过度理想化我和人化我之间左右摇摆,他在一首叫做《多萝西的屈服》的诗中描述了这种困境:
我的飞翔,在堪萨斯平原戛然而止,
我以为回到了家,但真相却黑白分明,
我在绿玻璃瓶里寻找绿宝石,
在稻草人后面寻找魔法师,我看到,
多彩马奔驰而过,
我渐渐衰老,它速度过快,
狂风搓刮我裸露的皮肤,
我跪着,作出了选择,
把新郎留给女巫,挟上窗帘,
我不去看那声音背后的男人,
永远追从魔法之路,
它带我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My flight crash-landed on the Kansas plan
I woke to home-truths slashed in black and white,
Felt slippers,a life cutting along the grain,
And empty crystal.I tried.But neon nights
I'd searched for emeralds inside green glass,
For wizards behind strawmen,I'd see
That horse of many colors gallop past-
And l grew old,he raced too fast for me.
The raging winds I've flown within have scraped
My bare.Now on my knees I'd make the choice
To leave the witch her groom,replace the drape,
Refuse to see the man behind the voice
Forever following that magic road
That leads me to a place no place like home.
)
很多人有对于“魔力、神秘和权威”的需要,他们会把这种需要投射到咨询师身上。
我在前面说到过,如果这种需要本身不是咨询要解决的问题,甚或这种需要在一定阶段有助于解决求助者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这种“魔力、神秘和权威”是可以让他存在的。
但咨询师必须了解的一点是:这种“魔力、神秘和权威”并不存在于咨询师自身。如果他不了解这一点,如果他不了解他只是暂时成为“魔力、神秘和权威”的载体,而不是“魔力、神秘和权威”的本身,那么,他将使自己和他的求助者都陷入危险当中。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二、病人会拒绝你的自我暴露(32.2)
病人希望治疗师无所不至、永远可以依靠、永不消亡。一些我的女性病人遇到过很多不可依靠的男性,她们会恐惧我(以及所有男性)轻易消亡。还有一些人担心我可能最终会成为病人。我在《妈妈和生命的意义中》曾经详细描述过一位病人,她避免直视我或者询问关于我的任何私人问题,甚至当我在一次膝部手术之后撑着拐杖进入治疗室,她也没有任何问题问我,当我询问她这一点的时候她解释说:
“我不希望你能够给你的生活进行一种叙事。”
“一种叙事?”我问道,“你指得是什么呢?”
“我想要让你停留在时间之外。一个叙事有开头、中间和结束,尤其是有结束。”
她因为生命中的几位重要男性(她的丈夫、兄弟、父亲和教子)的过世而感到无比痛苦,她恐惧任何可能的丧失。我的回答是如果不进行一种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我就无法帮助她。我需要她把我看作一个真人,并且敦促她询问关于我的生活和健康的问题。那天在离开我的办公室的时候,她有了一种强迫性的思维:下一个我要参加的丧礼会是艾里(Irv)的。
人的基本矛盾与困惑在这里:
人的精神世界是无限的,但人生是有限的。
人的身体占据有限的空间,当他存在于某一空间位置时,他就不能同时存在于另一空间位置;而且他会为物理的屏障所阻隔。——但人的心理空间却无远弗届,无可阻断,所以人有思念,有隐私,有猜疑,有操纵。
人的身体占据有限的时间,他只能存在于此一时点又必将离开这一时点,并且有生、有变、有死。——但人的心理时间却无始无终,可以在任一时点驻留,可以感受快与慢、长久与短暂,所以人有怀念,有幻想,有祈愿,有丧失之痛楚。
当我们的意识以身体及其所占据之有限时空中的信息进行感受和思考时,我们的潜意识在无限时空中汹涌不已,所以我们有情绪;而意识试图管理情绪,就产生了意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指望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无所不至、永远可以依靠、永不消亡”。
有的人把这种指望投射给神,有的人则投射给某一事业;有人投射给金钱、权力或工作,有人投射给爱人、儿女或朋友;也有人投射给酒精或毒品。
这种力量最容易投射给教导、帮助我们的人,例如领袖、牧师、教师、医生等等,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心理咨询师。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三、避免虚假的治愈(33.1)
什么叫做虚假的治愈(crooked
cure)?这是精神分析的术语,指的是移情式治愈(transference
cure),即发生在病人身上的一种近似于魔力的、突然的、重大的改善,这种改善来自于对治疗师力量的虚幻认知。
只要稍稍多做一点咨询,几乎所有的咨询师都会获得这种“虚假的治愈”的经验,恐怕有不少人还会把它当成是“真正的治愈”。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翻译上的问题,我不同意“避免虚假的治愈”这种说法。这可能是无法避免的。我认为它是通往真正治愈之路的一个常常要通过的关口。
改成“识别虚假的治愈”可能更恰当一些。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三、避免虚假的治愈(33.2)
我曾经有一个45岁的独身女病人。她在每次治疗之后的几天总是状态很好。我最初对她能够脱离痛苦的绝望感到十分欣慰,也非常高兴地听到她对我的评语:我给了她许多的洞见和我有无以伦比的洞察力。但是,很快她谈到在治疗之间我就像围绕在她身边的保护斗篷,她听到我录在电话自动录音设备上的声音时,她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勇气和平静,这时我就对这种魔力感到越来越不安了。
为什么呢?首先,我知道自己忽略了她所有的改善都是建立在极不稳固的基础上,这是在鼓励她的退行,我也知道如果自己从她的生活中消失,她所有的进步就会烟消云散。我还因为我们之间关系的不真实和不真诚而感到不安。她的症状缓解得越快。我们之间的鸿沟越明显。
最后,我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向她指出她在我们关系中的很多体验实际上是她自己建构的,也就是说并没有我的参与。我告诉了她所有的事情:我并不真的像魔法斗篷一样围绕着她;我并没有体会到她在治疗中所感受到的很多洞察;我喜欢她把我看成十分重要的人物但是同时我觉得这并不符合真实情况。至于所有她从我这里得到的有魔力似的帮助,实际上来源于她自己的魔力,而我并不是魔术师,她才是帮助了自己的人。
后来她告诉我,她觉得我的话很有力也很冷酷,让她失去了方向。但是,在那个时候她已经有了足够的改变,她能够整合这样的观点——她的改善并不是来自于我,而是源自她的内心。而且,她最终意识到我说的这些话并不是对她的拒绝,而相反,是邀请她和我以一种更紧密更真诚的态度建立关系。
引用:
嘉麒 于 2005-1-29 09:37 PM 写道:
……但是,在那个时候她已经有了足够的改变,她能够整合这样的观点——她的改善并不是来自于我,而是源自她的内心。而且,她最终意识到我说的这些话并不是对她的拒绝,而相反,是邀请她和我以一种更紧密更真诚的态度建立关系。
如果求助者没有“足够的改变”,因而不能“整合这样的观点”呢?
我以为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拆穿谜底。
由于咨询关系的建立,求助者启动了他内心深处潜伏的能量。但他把这能量源做了外归因,认为它来自咨询师。咨询师的任务就是把它“还给”求助者。
在这个案例当中,作者使用的是类似“冲击疗法”的一次性归还。
经验告诉我,我们也可以使用类似“系统脱敏”的逐步归还的方法。
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要根据求助者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来确定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三、避免虚假的治愈(33.3)
或许有些时候我们必须提供“魔法、神秘和权威”,在那些重大的危机时刻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和帮助病人进入治疗。但是,我们不能长久保持一种魔法师的角色,我的建议是我们尽可能地缩短这个时期,帮助病人尽快完成一种进入更真诚的治疗关系的转折。
有一个在开始治疗的时候把我理想化的病人,她在一天晚上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里,一阵龙卷风袭来,我带着她和其他人上了一个防火梯,结果发现尽头是一堵砖墙。在第二个梦里,她和我一起参加一个考试,我们俩都不知道该怎么答。我很高兴听到这些梦,因为它们提示病人我也有局限、我也具有人性、我也面临和她—样的生命基本问题。
真实的身份。真实的关系。真实的生活。
当生活在真实之中,人心是不会生病的——有痛苦,有对于痛苦的承担,却没有病。
禅宗教导人生活在真实之中的一个方法是:
如果饿了,你就吃饭;如果困了,你就睡觉。
——这么简单而真实的生活,现代人却几乎没有做得到的。
把上面的要求从另一面描述一下,就是:
如果不饿了,你就不要吃了;如果不困了,你就不要睡了。
——做到这样更难!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四、病人比治疗师走得更远(34.1)
我经常会遇到病人所执着争斗的神经症问题(neurotic
issue)也正是困扰我一生的相同问题。我会质疑自己是否能够让病人比我走得更远。
对此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传统的分析性观点认为(但是现在并不明显),只有充分被分析了的治疗师才能够带领病人完全解决神经症问题,治疗师的盲点(未解决的神经症问题)会限制他们提供帮助的能力。
尼采的一句名言表达了与此相对的观点:“一些人无法摆脱自身的枷锁,却能够拯救他们的朋友。”卡伦•霍尔奈对自我实现驱力的观点(无疑起源于尼采的工作)也与这种观点有关:如果治疗师移除了障碍,病人自然会成长成熟并实现他们的潜能,甚至会达到比治疗师更高的整合水平。从我自己的临床工作中,我感到这种观点与现实更为相符。实际上我经常会对病人的改变和勇气而赞叹不已。
我也同意这样的观点:咨询师可以帮助他的求助者,使他变得比自己更好。
这个观点我们的祖先早有提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个比喻:
有一堵墙,咨询师翻不过去,求助者也翻不过去。但是,站在咨询师的肩膀上,求助者翻过去了。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四、病人比治疗师走得更远(34.2)
--------------------------------------------------------------------------------
在专业的领域中也存在着很多类似的例子。一些极负盛名的存在哲学家(lebens-philosophers,处理与存在相关问题的哲学家)本身就是受到极大痛苦的人,比如尼采和叔本华(异乎寻常地孤独,受苦的灵魂)、萨特(酒精和药物滥用者,在人际关系中剥削他人,不敏感)、海德格尔(大量关于真实的作品,但是支持纳粹并且背叛了自己的同仁,包括他的导师胡塞尔)。
同样在早期做出卓越贡献的心理学家中也能找到相近的例子:荣格,虽然人际技能上并不强,但对待病人上存在着性剥削(sexually
exploitive),许多弗洛伊德圈子里的成员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欧内斯特•琼斯(Ernest
Jones),奥托•兰克(Otto Rank),桑多•费伦克兹(Sándor
Ferenczi)。还有所有主要的精神分析学院都存在着大量的纷争,虽然很多精神分析师在帮助他人上有着专业技能,但是彼此之间表现出了很多不成熟、相互的敌视和彼此不尊重,结果一次又一次的裂痕出现,最终导致新的、而且是彼此仇视的学院从原来的主要学院中分离出来。
嘉麒 写到:
……还有所有主要的精神分析学院都存在着大量的纷争,虽然很多精神分析师在帮助他人上有着专业技能,但是彼此之间表现出了很多不成熟、相互的敌视和彼此不尊重,结果一次又一次的裂痕出现,最终导致新的、而且是彼此仇视的学院从原来的主要学院中分离出来。
心理学比其他学科更容易分裂、纷争,更容易产生新的理论和学派;而精神分析学派差不多又是心理学中矛盾、冲突和反叛最多的一个学派。
正如人类战争导致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对立、冲突和能量争夺,导致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心理学家对于深层意识的洞悉越深入,他们对于获得和增加心理能量的技术与方法越了解,当他们发生冲突的时候——不管是人际冲突还自我冲突,他们内心的痛苦就越惨烈。
这是令局外人震惊的现象:心理学家自身的快乐比其他人要少得多;或者反过来说,他们的痛苦体验比其他人要多得多。
但,他们确实有能力帮助他人。尽管帮助他人的动机是各式各样的。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五、被你的病人帮助(35.1)
在一部叫做《紧急情况》的戏剧中,有这样一个片断:精神分析师赫尔穆特•凯泽(Helmut
Kaiser)讲了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女士拜访一位治疗师,请求他帮助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是一个精神科医师,目前陷于严重的抑郁状态中,并且有自杀的企图。治疗师说他当然愿意提供帮助,并建议她的丈夫来预约治疗时间。这位女士告诉他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她的丈夫不承认自己有抑郁,并拒绝任何寻求帮助的建议。治疗师十分困惑,他告诉这位女士他不能想像自己如何帮助一位根本不愿意前来咨询的人。
这位女士回答说她有一个计划。她请治疗师到她丈夫那里去寻求咨询,通过装作一个病人,他们就可长期见面,慢慢地治疗师就能找到帮助她丈夫的办法。
从这些故事和我自己的治疗经验中,脱胎出了《当尼采哭泣》的故事大纲。在这部小说里,尼采和布雷尔同时(并且是秘密的)既作为对方的治疗师又作为对方的病人建立关系。
尽管咨询的直接目的是帮助求助者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但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当中,由于咨询师和求助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相对封闭的系统,这时,能量不仅仅从咨询师流向求助者,它也会回流到咨询师这里,使咨询师获得启迪与增长。
对自己内心变化敏感的咨询师,可能在任意一个咨询当中观察到自己的受益。当然,一些特殊的个案,也会使咨询师获得大步的成长。
在最近一次咨询中,一个求助者对我所提交账单的两个细节表示惊异。由于他的这种表达,我从中检讨出大量非理性认知,使自己获得一个不小的进步。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五、被你的病人帮助(35.2)
我认为治疗师从病人处得到帮助是很正常的。荣格谈到过受伤的治疗师效能可能提高的现象。他甚至宣称当病人带入治疗的问题能够缓解治疗师伤口的时候,治疗的效果会是最好的,不过如果治疗师没有改变,那么病人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可能受伤的治疗师更能够对病人共情,治疗师能更深入地、更个体地进入到治疗的过程之中,因此使得治疗更加有效。;
)
荣格曾经把咨询心理学中“共情”的技术运用到极致,他认为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该和求助者一起生病,生一样的病,然后再把求助者从“病”中带出来。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幼儿园的老师跟孩子们做游戏的时候,他会表现出跟孩子一样的天真和快乐。不同的是,孩子是一个纯粹的游戏者,他不知道这个游戏会把他带到哪里,但老师在做一个游戏者的同时,他是有方向的,他知道他要通过这个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什么。
——心病是一种包含痛苦体验的游戏。
昨天还跟朋友谈到感冒具有促进免疫的功能。对咨询师来说,这种“入于病”的游戏做得越多,他对心理疾病的免疫能力就越强。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五、被你的病人帮助(35.3)
--------------------------------------------------------------------------------
我知道自己有无数次在开始治疗的时候处于一种精神骚动的状态,但是结束治疗的时候会感到好得多,而且这中间并没有有意去处理我的内心状态。我认为病人对我的帮助通过多种形式达成。有的时候仅仅感到工作是有效的就能带来帮助,当我使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另一个人的时候也会让我有好的感觉。也有的时候是我从自我中抽离而与另一个人建立关系给我带来帮助,亲密的交往总是带有治疗性的。
我认为病人对我的帮助通过多种形式达成:
☆有的时候仅仅感到工作是有效的就能带来帮助。——自我实现。
☆当我使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另一个人的时候也会让我有好的感觉。——社会价值感。
☆也有的时候是我从自我中抽离而与另一个人建立关系给我带来帮助,亲密的交往总是带有治疗性的。——扩大的自我。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五、被你的病人帮助(35.4)
在团体治疗中我会发现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很多次当我开始一次治疗的时候都正在受到一些私人问题的困扰,但是一次治疗结束之后会觉得缓解了很多。一个好的治疗小组所拥有的亲密的治疗气氛几乎是可以直接被感知到的,当一个人进入这种氛围的时候就会产生良性的结果。斯科特•路丹(Scott
Rutan)是一位著名的团体治疗师,有一次他把治疗团体比作在战争中修建的一座桥梁。虽然在建筑期间会有一些伤亡(也就是团体治疗的脱落),但是一旦桥梁完成,就可以把许多人带到更好的地方去。
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人性某些本质的方面:人是社会的动物。
它也提示我们:融入社会,确切些说,属于某个有亲密关系的团体(马斯洛将其归结为“爱与归属需要”的满足),对于心理健康是多么地重要。
一个有很多问题的个体,只要让他融入某个关系良好的团体,感受团体那种亲切的氛围,他的许多问题都会缓解甚至自动解决。
所以我非常重视团体咨询,因为他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创建一个他所需要的团体。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五、被你的病人帮助(35.5)
这些是治疗师进行工作时的副产品,也是治疗师从治疗中秘密获得的一些收益。有些时候治疗师的收益会更加明显。虽然病人进入治疗并不是为了帮助治疗师,但是有可能治疗师会受困于自己的悲哀而很难向病人掩饰。丧失亲人可能是最为常见的悲哀,许多病人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鼓励丧失亲人的治疗师,就像我在之前提到的我的治疗团体对我母亲去世这件事情的反应一样。我也还记得每一位向我伸出鼓励之手的病人,他们那样做并不仅仅为了让我重新调整好并更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治疗,而是一种更为人性的反应。
“更为人性的反应”!
我相信,这种“更为人性的反应”,不仅存在于求助者对于咨询师的反应,也同样存在于咨询师对于求助者的关注和探询。
在职业心理咨询当中,既存在由于社会分工造成的社会交换关系,同时在更基本、更深入的层面上,也存在着非交换性质的“人性的感应”。
虽然,朋友不能做咨询师,咨询师也不能把咨询关系发展成为社交关系,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说,对于求助者,咨询师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五、被你的病人帮助(35.6)
在出版了《爱情刽子手》之后,我收到了《纽约时报书评》的一篇批评文章,还收到了随后出版的《纽约时报》的一篇赞扬文章。我的几个病人或者给我留下信息,或者在开始治疗的时候询问我是否看到了那篇赞扬的文章,并且对我的作品受到批评表示同情。另一次,在一篇非常恶意的报纸访谈发表了之后,一个病人提醒我这张报纸第二天其实就会被用来包裹生鱼。
作者与我们分享的这些经历,使我相信,虽然不能把咨询关系当成是社交关系,但求助者与咨询师之间确实存在“友情”,并且咨询师会从中获得支持。
有一次,初次面谈结束的时候,求助者对我说:“我觉得你不够自信。你应该更自信些。”给她形成这种印象,可能是在摄入性谈话中过多地使用了探询的口吻,但我从中得到鼓励,是因为她这样说不是在批评我,而是在告诉我:你对我的帮助是有效的。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五、被你的病人帮助(35.7)
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理论家沙利文对心理治疗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描述,他谈到心理治疗是两个人一起讨论个人的问题,其中的一个人比另一个人要更加焦虑一些。如果治疗师比病人更加焦虑的话,那么治疗师就成了病人,而病人则成为了治疗师。而且,病人如果能够对治疗师有所帮助的话,他或她的自尊会有很大的提升。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得到过几次机会帮助对我重要的人物。一次我能够为一位陷入绝望的导师提供安慰,之后为他的儿子提供治疗。另一次我给一位年迈的、我过去的治疗师提供建议和安慰,陪伴他度过漫长的病痛,并有幸在他去世的时候陪伴身侧。虽然这些经历使我发现长者的脆弱,但是同时对我也是一种丰富和增强。
我的自尊与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是我的老师所给予的。他们在督导我的时候,常常是循循善诱的,也会有严厉的责备。也有很多时候,他们向我求助,而我也真的能够帮助他们。我常常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向我求助,虽然真的是因为他们遇到问题,但由于我内心怀着对他们的极大敬意,即便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我也能够被督导。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六、鼓励病人自我暴露(36.1)
自我暴露毫无疑问是治疗中的关键成分。没有病人不经过自我暴露而能从治疗中获益。这是治疗中最为自然发生的事情。只有在没有自我暴露的时候我们才会予以关注。我们在治疗中所作的许多事情,包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信任关系、探讨幻想和梦等等,都是为了鼓励自我暴露。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也都认为,充分地倾听是求助者改善情绪的有效途径;
我们还认为,从求助者那里获得的信息越多,咨询师所做的心理评估(或诊断)就越准确。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有经验的咨询师都知道,求助者的自我暴露,既非越多越好,也非越快越好。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六、鼓励病人自我暴露(36.2)
当一个病人突破了某种界限,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暴露了一些新的事情,一些可能很难拿出来讨论的事情,例如一些可能让人感到尴尬、羞耻、或者有负罪感的事情,通常我会在强调暴露内容的同时强调暴露的过程(不要忘记过程指的是交互中的关系的性质)。换句话说,通常在充分讨论了内容之后的某个时候,我一定会把注意转向病人暴露这个行为本身。首先,我会小心地提到这次暴露,告诉病人他(她)愿意信任我时我的感受。然后我会把注意转向病人把某个事件在这个时候告诉我的决定。
一般的理解:求助者自我暴露的内容应当与咨询关系相匹配,咨询关系优于自我暴露。也就是说,要先建立可靠的咨询关系,然后在这个关系当中鼓励求助者做适应于该咨询关系的自我暴露。
因此,在求助者暴露自己的问题及其与问题相关的经历之前,以下的问题应当优先确认:
○求助者对咨询师是否信任?
○求助者信任咨询师的依据是什么?
○促使求助者向咨询师谈论自己问题的直接动因是什么?(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求助者选择在这个时候谈论自己的这个问题。)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六、鼓励病人自我暴露(36.3)
“纵向暴露和横向暴露”的概念可能会帮助我澄清这一点。纵向暴露(vertical
disclosure)指的是对所暴露内容的深层次暴露。例如,如果暴露的内容是易装之后获得的性快感,治疗师可能会鼓励纵向暴露,询问易装的历史发展或者是进行易装的具体细节和环境,比如来者通常会穿什么,通常会有哪些幻想,是独自欣赏还是有其他人一起欣赏,等等。
横向暴露(horizontal
disclosure)则指的是对暴露行为本身的暴露。为了促进横向暴露,我们可能会询问类似“什么使得我们今天可能讨论这个问题,这对你来说有多难?在过去的治疗中你曾经想过要说出来吗?什么让你没有说出来?既然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假设你对我会如何反应会有一些期望(病人通常会同意这一自明的事实),你期待我有什么样的反应?你所看到的我今天的反应是什么样子的?对于我的反应你有什么想要问的问题吗?”这样的问题。
相对于求助者的“自我暴露”,咨询师试图促进求助者自我暴露的努力,我称之为探索。
促进求助者纵向暴露,我称之为“平面探索”——在同一心理层面上试图获得更多的信息。这是一般人在搜集信息时最常使用的方法。
促进求助者横向暴露,则属于“深度探索”——在一个心理层面上选择切入点,向下一个心理层面探索,考察该切入点形成的原因。这是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只有深度探索和深度干预,才能产生高效能的咨询。
深度探索性质的提问举例:
○什么使得我们今天可能讨论这个问题,这对你来说有多难?
○在过去的治疗中你曾经想过要说出来吗?什么让你没有说出来?
○既然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假设你对我会如何反应会有一些期望(病人通常会同意这一自明的事实),你期待我有什么样的反应?你所看到的我今天的反应是什么样子的?对于我的反应你有什么想要问的问题吗?_________________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六、鼓励病人自我暴露(36.4)
在小组治疗中,自我暴露成为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因为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小组成员能够根据每个人的暴露性依次排序,而且这种排序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得到众人的认可。最后对于一直保留的成员,其他小组成员可能会不耐烦,使得不愿意暴露成为小组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暴露会引起暴露。在团体咨询当中,小组成员受到其他成员自我暴露所产生的积极效能的鼓舞,会提高其暴露程度。但与此同时,特别不愿意暴露的成员会受不了小组的压力,有的成员就因此而脱落(离开团体)。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六、鼓励病人自我暴露(36.5)
通常小组对于长期拖延的暴露会以一种不耐烦的方式进行反应。“现在你总可以告诉我们你这三年来的外遇了吧。”他们会说,“可是你看看你让我们过去6个月一直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你看看我们浪费的这许多时间。过去我们一直假设你的婚姻出现问题是因为你妻子对你冷漠和没有兴趣。”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治疗师的积极干预,因为不管自我暴露有多么的延迟,病人也不应该因为自我暴露而受到惩罚。在个体治疗中也同样如此。任何当你想说“该死,浪费了这么多的时间,为什么你不早一些告诉我呢”的时候,也就是你赶紧闭住嘴巴,转移注意到以下事实的时候:你的病人最终建立足够的信任使他(她)能够把这件事情告诉你。
一般原则:
求助者的自我暴露应当基于自愿,对此,咨询师只可通过改善咨询关系来促成,不应对求助者施加心理压力。例如说:“你如果信任我,就告诉我。”这句话常常意味着指责求助者对咨询师不够信任,它可以被理解成:“你不告诉我,是因为你不信任我,我对此感到不满。”使用这样的语言暗示,通常都有副作用。
在团体咨询当中,咨询师可以适当利用群体压力,促进求助者的自我暴露,但也要考虑求助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团体对某个成员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咨询师应设法缓解。
求助者的自我暴露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正如前面我们讨论过的,要考虑与咨询关系的匹配。要保证求助者的自我暴露确实是基于信任,而不是由于情绪冲动。(他如果处于冲动之中,应该优先处理冲动,而不是优先做暴露。)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七、心理治疗中的反馈(37.1)
“乔哈瑞窗口(Johari window)”是在教授小组领导和小组成员关于自我暴露和反馈时所经常使用的一种人格范式,它在个体治疗中同样有效。这个古怪的名字来自两个初次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描述的人——乔•勤夫特(Joe 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lngram)。请注意下图的四个方块:公共、盲点、秘密和无意识。
方块1(自我和他人都知道的)是共同自我(public self)。
方块2(自我不知道,但是他人知道)是自我的盲点(blind self)。
方块3(自我知道,他人不知道的)是秘密的自我(secret self)。
方块4(自我和他人都不知道的)是无意识自我(unconscious self)。
不同的人这四个方块的面积会有所不同。有些方块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很大,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可能很小。我们试图以缩小其他三个方块的面积为代价,帮助扩大共同自我的面积,而病人通过自我暴露(开始对治疗师,之后可能会谨慎地向生活中其他合适的人进行暴露),共享更多的自我。当然,我们期望能够通过探索病人深层次的自我,并且使病人熟悉深层次的自我,减少无意识自我的面积。
但是第二个方块,即自我的盲点,无论在个体治疗还是小组治疗中,都是需要我们额外注意的。治疗的目标是增强现实检验的能力,并且帮助个体能够像其他人看待自己那样看待自己。通过反馈,自我的盲点得以逐渐缩小。
“乔哈瑞窗口(Johari window)”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心理的本质结构。
从心理上帮助他人的基本途径:
○试图以缩小其他三个方块的面积为代价,帮助扩大共同自我的面积,而病人通过自我暴露(开始对治疗师,之后可能会谨慎地向生活中其他合适的人进行暴露),共享更多的自我。
○通过探索病人深层次的自我,并且使病人熟悉深层次的自我,减少无意识自我的面积。
○帮助个体能够像其他人看待自己那样看待自己,通过反馈,自我的盲点得以逐渐缩小。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七、心理治疗中的反馈(37.2)
在小组治疗中,反馈主要来自其他小组成员。在小组治疗中,成员之间有很多互动,在互动中涌现出大量人际关系模式的信息。在适当的小组治疗中,每个成员都会从其他成员那里得到他(她)是如何被其他人看待的大量信息。但是反馈是一种微妙的工具,小组成员很快学习到它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1.来源于此时此地的观察。
2.在原发事件之后尽快被提供。
3.关注旁观者的观察和感受,而不是对动机的猜测和解释。
4.小组成员一起检验反馈的有效性。
个体治疗是两个人的系统,反馈的信息量和多样性比不上小组治疗,但是仍然是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反馈,病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有了更多的觉察。
在我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版)当中,提到了反应技术(包括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却没有提到更为重要的反馈技术。不知道新修订教材有没有弥补这一不足。
反应技术是指向求助者提供咨询师对他所说内容及其相关情绪的理解,旨在达到共情。
反馈技术则是向求助者提供咨询师对他所说内容、形式和相关情绪在咨询师这里所获得的观察及其所引起的心理反应,它的目的是通过对人际知觉的了解促进自我认识。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八、给予有效的、温和的反馈(38.1)
如果你有了一些清晰的此时此地印象,而且这些印象似乎与病人的中心问题相关,你必须找到病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性谈话,同事或朋友之间的支持性谈话,都有心理帮助的效果;心理咨询和这些谈话的不同之处在于:
1、一般谈话只对谈话内容进行反应,心理咨询还对谈话时的情绪进行反应;
2、一般谈话更重视“把话说对”,心理咨询更重视促使求助者这样说话的原因。
总之,心理咨询在谈话的同时更关注谈话过程,关注在一般谈话中作为背景的心理反应过程。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八、给予有效的、温和的反馈(38.2)
下面是我发现的在治疗中给出反馈时的几个有效步骤。首先,我使得病人成为一个盟友,请他(她)允许我给出此时此地的观察。然后,我会告诉他(她)这些观察和病人为什么会来进行治疗有很重要的关系。例如,在一次治疗中我可能会说:
“我们可以检验一下现在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许这能帮你理解你在生活中的关系究竟出了什么样的问题。虽然我们的关系并不能看作是友谊,但是毫无疑问和友谊有很多交叉的地方,尤其是我们讨论的亲密性质。如果我的一些观察能够帮助你看到你和其他人交往时发生了什么,我会愿意把这些观察告诉你。你觉得行吗,”
病人会很难拒绝这样的邀请,一旦我们“签订”这个“合约”。我在给出反馈的时候就会觉得不太突兀,会更大胆一些。通常,这样的双方同意是有效的,一旦在给出反馈时出现一些难堪的时刻,我可能会提醒病人我们之间的“合约”。
给出反馈的两大前提:
1、足够好的咨询关系;
2、和求助者订立“合约”。
这里的核心是找到求助者“能够接受的方式”。
在实际的咨询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常常会遇到求助者“不能接受”的情况。当下的“不能接受”,本身可以提供大量信息,从对“不能接受”的讨论,也可以有很大收获。
这里的关键是,咨询关系虽有逆转,却没有终止,因而有修复的机会。而逆转与修复的过程,也即是咨询深入的过程。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八、给予有效的、温和的反馈(38.3)
例如,有下面三个病人:
特德(Ted)几个月来和我说话的时候声音都非常小,而且不肯看我的眼睛。
鲍勃(Bob)是一个工作效率很高的CEO,每次他来治疗的时候都会带一个日程安排本,在做治疗的时候会记笔记,并且多次要求我重复自己的话以便不会漏过一个字。
萨姆(sam)毫无休止地在非重点的、边缘性的故事上面打转转。
以上每位病人都告诉我他们在建立亲密关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而且他们此时此地的行为显见地与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相关。我的任务是找到合适的方式告诉他们我的印象。
“特德,我注意到你从来没有看过我的眼睛。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向其他地方看,但是我发现这让你非常轻声地对我说话,让我感觉到你很脆弱,这种感觉使我需要小心权衡我对你说的每一句话。我认为这样的小心让我不能自然而然地对你反应,也使我不能感到和你很接近。这些话让你觉得惊讶吗?也许你以前也听到过?”
“鲍勃,我来和你分享一些我的感受吧。你每次都记笔记,每次都带来日程安排表让我感到你十分努力地想要好好利用治疗时间。我欣赏你的努力和准备,但是同时它们对我也有其他的影响。我感觉到我们的会谈带有一种高度商务化的、而非私人的气氛。我也经常觉得自己被仔细的审察和评估,使得我没有办法自发地说话。我发现和你在一起要比我自己期望的谨慎很多。有没有可能你也会以这种方式影响其他人呢?”
“萨姆,让我打断你一下。你在讲—个长长的故事,而我开始觉得迷惑了。我不大知道这和我们工作的关系是什么。许多你给我讲的故事的确非常有趣。你是一个很好的说故事的人,让我受到你的故事的吸引,但同时这些故事也在我们之间形成了屏障。这些故事使我离你很远,使得我们没有办法形成亲近的关系,你是否从其他人那里听到过类似的说法呢?”
注意这些反应的措辞。每一次我只关注于我观察到的行为以及我对这些行为的感受。我注意避免猜测病人为什么会试图这样去做,也就是说我不评论说病人通过避免注视我而躲避我,或者通过记录来控制我,或者通过讲长长的故事来娱乐我。如果我聚焦在我的感受上,我就更不容易激起防御,毕竟这些都是我的感受而很难被挑战。每一次我也引入这样一种想法就是我想要和病人更加亲近、更多地了解他们,而那些加大我们之间距离的行为很有可能也加大了病人和其他人之间的距离。
反馈技术的要点:
○促进咨询关系。“我想要和病人更加亲近、更多地了解他们。”
○揭示求助者的人际关系“模型”。“那些加大我们之间距离的行为很有可能也加大了病人和其他人之间的距离。”
○关注的重点。“每一次我只关注于我观察到的行为以及我对这些行为的感受。”
这种反馈告诉求助者咨询师观察到了什么,以及所观察的行为在咨询师这里所产生的结果(心理的内部反应),由此使求助者领悟自身存在的问题。
咨询师不猜测求助者的动机,求助者就会自己反省他的动机。因为人有探究问题的本能。
正确使用该项技术有一个前提:
求助者的行为没有扰动咨询师本人的未完成事项,即不存在反移情的情况。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十九、通过使用“部分”增加对反馈的接受度(39.1)
还有一些对反馈的建议:避免给出泛泛的反馈,而要让反馈明确和集中;对于病人提出的泛泛的问题,例如你是不是喜欢我,不要简单地给予肯定地回答,而要重新定义这个问题,并且讨论病人吸引你接近的方面和拉远你们距离的方面,这样会增强你回答的有效性。
在咨询初期,求助者由于缺乏经验,或出于心理防御的需要,常常倾向于选择泛化的问题(例如你怎样看待外遇)进行讨论,并使讨论停留在普遍性的层面上,仿佛他遇到的问题不是心理问题而是哲学问题。
要想使咨询获得效能,就必须使问题具体化(例如什么事情让你关心我对外遇的看法)。
所谓具体化,就是把普遍性问题缩小到“特定的人及其特定的问题”。
在这一节里,作者更提示我们,更有效能的讨论,还可以进一步把问题具体化到“特定的人的某一特定部分”。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九、通过使用“部分”……(39.2)
使用“部分”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技术用以减少防御。例如,一个病人总是很迟才能付账。每次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总是痛苦而难堪,还给出了很多不成理由的理由。我发现以下的措辞总会有效:
“戴夫(Dave),我知道可能对你来说有实际的原因使你不能每次都按时付费。我也意识到你在治疗中一直都在努力地工作,你重视我,你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但是我也觉得在你的心中有一小部分在抵抗,对于付费给我有一些强烈的情绪,现在能让我和你那一部分说话吗?”
人的“自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的“部分”组成,期间有很多的矛盾与冲突。
如果我们把“部分”的问题当成是整体的问题来讨论,就会威胁到我们对于“人格”的评价,因此,自我会很自然地倾向于使用他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尊。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把“部分”的问题还给“部分”,在“部分”的层面上做充分讨论之后,再回到“自我”的层面做进一步整合。
——这种技术,我称之为“深入的具体化技术”。
享受大师的礼物:三九、通过使用“部分”……(39.3)
使用“部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治疗的各个时期减少否认和阻抗,也提供了一种温和的方式来探索模糊不明之处。而且,对于不能够忍受模糊、倾向于用非黑即白的眼光看待生活的病人,这也是一种向他们引入“灰色”的方式。
例如,我的一个男同性恋病人在性行为上经常不加保护,不计后果,并且为他的行为提出了很多理智化的解释。我所用的方法是:“约翰(John),我知道你相信在你的情况下感染HIV的概率不过是1/1500。不过我也知道你的身上有一小部分特别莽撞和粗心的地方,我想要和那一部分会面和谈话,就是那1/1500的部分。”
或者对一个悲观的或者有自杀倾向的病人说:“我理解你觉得十分沮丧,有些时候你想要放弃,甚至现在你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虽说如此你今天还是到了我这里。你的一部分把你的其他部分带到了我的办公室。现在我希望能和你身上那想要生活下去的部分谈话。”
那1/1500的部分的你。
那想要生活下去的部分的你。
——这种关于“部分自我”的讨论,在不同的个案当中会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当我们讨论“某一部分”的时候,“这一部分”的心理能量就会增加。换句话说,“这一部分”在整个自我当中的权重增加了。
自我是一个由诸多因素组成,各因素相互作用着的一个有机系统。
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咨询就是试图通过对某一因素的改变,以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这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功夫,其效能取决于所寻找的“支点”是否足够理想。
2022-09-03
双良节能(600481):业绩位于预告中枢 硅片产能建设提速
2022-09-03
2022-09-03
A股:电力板块中预报净利润翻倍的8大个股名单分享(建议收藏)
2022-09-03
2022-09-03
股票分成,股票代操盘,炒股合作 炒股合作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
推荐股票合作投资股票合作专业炒股黑马牛股长期合作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
股票合作,炒股合作,股票合作分成,股市预测及股票推荐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
股票合作,推荐股票合作分成,证券投资,证券投资咨询
吴老师QQ:2080053532
QQ:2654704327 QQ:2080053532
QQ:353201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