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0108135
欢迎拨打服务热线,让我们来为您服务
吴老师股票投资理财
标题摘要内容
成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资人,你必须做到下述三点:第一,获得炒股的基本知识;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炒股计划;第三,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实行~

中医辞释​ 4598条

www.gphztz.com |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 | 发布时间: 2022-05-04 | 851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医辞释 4598条

刦具 刦具 吉贝之讹。“吉贝”,棉花。
刾  刾  即刺。
尩  尩  形体瘦弱。尩,音汪。
廻肠 廻肠 小肠的下段,上接空肠,下连大肠。
怢懔 怢懔 连绵词。寒热不能食的意思。
枔 枔 通“芩”。
泝 泝 音诉。形容毫毛竖起的样子。《素问·皮部论》:“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也连写,如“泝泝然”。
疛(zh6u) 疛(zh6u) 小腹痛.
阿是穴 阿是穴 又名天应穴、不定穴.穴位不在经络循行线上,而是“以痛为腧”,即那里痛那里就是针刺或施灸的穴位。
安谷 安谷 指病人食物入胃不吐,能正常饮食。
安神 安神 治疗心神不安的方法。引起心神不安的病因很多,要辨证施治。主要有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两种治法。其它尚有补气安神、固气安神、清火安神、导痰安神、清胆安神、温胆安神,以及补益心脾和交通心肾等达到安神效果的治法。
安胎 安胎 出《经效产宝》。指对胎动不安,或素有流产史的妊娠妇女进行保胎,以预防流产的方法。
熬 熬 即灸。
八达 八达 即“八荒”。亦即“八方”。《素问·上古天真论》:“视听八达之外”。
八动 八动 八风的变动。见《素问·宝命全形论》。
八段锦 八段锦 ①外功功种之一。所谓“锦”,意思是如花似锦,形容这种功的美妙。动作可分为八段,故称八段锦。此外,还有“十二段锦。属于内功功种之一,见于《内功图说》(清王这《祖源著)。②小儿指纹名称之一。有鱼刺形、垂针形、水字形、乙字形、环形、珠形、乱纹形、虫纹形八种。故名。
八法 八法 一种药物治疗分类的方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最早见于《内经》和《伤寒论》中,因其概括性较强,长期为中医临床所沿用。
八风 八风 大弱风、谋风、刚风、析风、大刚风、凶风、儿风、弱风。《灵枢·九宫八风》中也指天、地、日、月、春、夏、秋、冬,泛指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
八风穴 八风穴 又称八冲。在足背侧五趾间两跖关节邻部的中央凹陷处,左右共八穴,故叫“八风穴”。
八纲 八纲 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纲领。
八纲辩证 八纲辩证 中医判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即将四诊中获得的感性材料加以综合归纳,找出其共性和个性,整理概括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具有普遍性的类型,以判断疾病的属性、部位、轻重和个体的强弱,使治疗有纲可循。八纲中的阴阳两纲又可进而概括其它六纲。即表、热、实、为“阳”;里、虚、寒为“阴”。所以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八候 八候 小儿惊风的八种症状:搐、搦、掣、颤、反、引、窜、视。
八会穴 八会穴 简称会穴。前人把全身八个有着特殊生理功能的穴位总称“八会穴”。即“气会膻中、血会膈俞、骨会大杼、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脉会太渊、脏会章门、腑会太仓(中脘)”。
八极 八极 目力所能达到的八方之处。《素问·五运行大论》:“临观八极。”也指八方。
八纪 八纪 ①八方的纲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八纪。”②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
八廓 八廓 中医眼科按八卦命名眼球的八个部位。即:天廓、地廓、风廓、雷廓、泽廓、山廓、火廓、水廓,其具体部位,说法不一,所以临床应用较少。
八邪 八邪 ①八种致病因素,即风、寒、暑、湿、饥、饱、劳、逸。②经外奇穴。位于两手五指岐缝间,背侧指蹼缘上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见《医经小学》。
八邪穴 八邪穴 又称八关。在手背侧五个手指间两掌指关节相邻部的中央凹陷处。由拇指到小指依次命名为大都、上都、中都、下都。两侧共八穴。故叫“八邪穴”。
八要 八要 诊断治疗疾病的八种纲要:虚、实、冷、热、邪、正、内、外。见《医门法律》。
八正 八正 ①八方位置。②八节气,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素问·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
八谿 八谿 又称八溪。指肘、腋、髋、腘关节形成的八处凹陷。《素问·五脏生成篇》:“此四肢八谿之朝夕也。”
八卦 八卦 《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相传为伏羲所作,用“-”和“--”符号组成;以“-”为阳,以“--”为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闻初根源。
拔火罐 拔火罐 用竹筒罐、陶罐、玻璃罐等做为施术工具。在罐内点火,使空气减少,产生负压以吸着于洽疗部位。适用于风湿痛、胃痛、头痛、虚劳、喘息等多种外感内伤疾病。
拔气罐 拔气罐 是一种新拔罐法。即利用青霉素空瓶将底磨通,置于施术部位,磨口接触病人皮肤,于胶塞处用空针抽吸,产生负压吸着,停留10~1S分钟,然后取下。适用于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拔伸 拔伸 正骨手法,即牵引。出自《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在伤肢远端沿纵轴持续性拉伸,使骨折、脱臼恢复原位的方法。
拔药罐 拔药罐 即先将竹罐投入预先配制的中药煎剂中煎煮,待稍凉后进行拔罐,使药液在局部发挥一定的渗透作用,以增强疗效。
白 白 ①淫浊。《素问·玉机真脏论》:“出白”。指小便出白色的浊液。又称“白淫”。②肺的秋金之气的代名词。
白疕 白疕 病名。又名蛇虱。即银痟病。也称牛皮癣。
白崩 白崩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多因思虑过度或劳伤心脾,或因虚冷劳极伤于胞脉所致。表现为突然阴道流出大量白色液体,质稀如水,或粘液等。
白驳风 白驳风 即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后天局部色素脱失症。由于风湿郁于皮毛,气血失和所致。白斑渐渐扩大,数目增多,大小不等,中乳白色。周围色素较深。无自觉症状。发展多缓慢,偶有自行消退者。
白带 白带 从阴道流出的白色透明粘液。若量不过多,无异常臭味,属正常现象。如量多兼有异常臭气,或伴有其它全身症状,则属病态。主要病机是湿邪。在辩证分型上,可分为脾虚、肝瘀、痰湿等型。脾虚者白带量多,质混浊,可伴有月经过多、四肢水肿、倦怠无力、饮食减少,脉缓无力、舌淡肥、苔腻等症。肾虚者、带下清稀,量多,可伴有月经过少,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脉微细等症。肝瘀者,带下色黄,忽多忽少,有臭味,可伴有月经先后不定期及口苦、咽干、目眩、心烦、易怒等气郁症状。痰湿者,带下粘腻或清稀,可伴有月经粘腻量少、头面困重、腰沉腿肿、小便不利、舌苔腻、脉滑等症。
白帝 白帝 迷信的说法,五天帝之的主西方者。
白矾灸 白矾灸 是一种冷淋灸法。方法:将白矾末填脐中,以新汲冷水滴之。患热证大小便不通,用本法在患者感到凉透腹内时,可使大小便通畅。
白粉 白粉 指白米粉。
白给 白给 即白及。别名白芨。
白喉 白喉 与今称之白喉同。初有发热,咽部如扁桃体发红,继而出现白点,渐次扩大呈灰白色伪膜,紧附于组织上,不易除去,若勉强除去,可引起出血。白膜很快蔓延达喉部、鼻部而影响呼吸,严重者引起窒息。并可伴有中毒症状,如脉数而微弱或结代,面白四肢冰冷等。在临床过程中,应密切注意,预防厥、脱之证的出现。
白喉忌表抉微 白喉忌表抉微 书名。又名《白喉忌表抉微》。清·耐修子撰。1卷。刊于1891年。书中反对治疗白喉时发表,主张用养阴清肺法进行治疗。并记有少验方。有多种刊本,流传较广。
白喉全生集 白喉全生集 书名。清·李季方撰。1眷顾。以寒热为大纲。寒热中又分轻重、虚实。对白喉的论治较为精详。
白喉条辨 白喉条辨 书名。又名《瑞安陈氏白喉条辨》。清·陈葆善撰。1卷。刊于1897年。包括辨白喉病源、经络、脉证、救误、善后、外治、禁忌等部。为治疗白喉病的专集。
白喉证治订误 白喉证治订误 书名。清·韩善澂撰。1卷。本书作者见《重楼玉钥》过于简略,乃在其基础上加以发挥,并修改其不当之处而成。
白虎风 白虎风 即历节。
白虎历节 白虎历节 即历节。又名痛风。
白虎摇头 白虎摇头 古刺法。也称赤风摇头。出《金针赋》。方法是进针后,先插针左转,一呼一摇,后提针右转,一吸一摇。以六为基数计算操作次数。有活血行瘀的作用。
白茧唇 白茧唇 即茧唇。
白睛 白睛 又名白仁、白珠、白眼、气轮,即眼珪的白色部分。相当于巩膜的部分。
白睛飞血 白睛飞血 眼证名。即赤丝乱脉。
白睛青蓝 白睛青蓝 病证名。又名目珠俱青。为患火疳后,在巩膜处遗留的紫蓝色或青灰色斑。
白睛溢血 白睛溢血 眼证名。又称色似胭脂症。即眼球结膜下出血。
白垒 白垒 即白藟,葛类。《素问·大奇论》:“白垒发死。”
白痢 白痢 下利白色如涕或纯白为白色粘液的痢疾。
白漏 白漏 ①阴道流出大量白色液体,终日不断,质稀如水。②即白淫。
白霉舌 白霉舌 舌面溃烂,上敷白膜,或小溃疡上附白膜如小点,疼痛。多因胃中极热,津液化腐所致。
白面痧 白面痧 指麻疹出疹时面色苍白者。临床见于大汗、泄泻及体弱的病儿。为中气大亏,脾阳不运所致,常伴有透疹不全,肢冷,唇紫等症。
白膜 白膜 眼生膜,其血丝色淡而稀疏者称白膜。
白膜侵睛 白膜侵睛 眼证名。多为泡性结膜炎。表现为角膜巩膜交界处出现灰白色小光,并能侵至角膜,严重时,小泡可融合成片,愈后留有翳,有复发倾向。
白培 白培 湿温病程中出现在颈、项、胸、腹等处皮肤的细小的水泡。这是湿热郁阻,逗留气分,淹滞不解,郁蒸皮肤,蕴酿而成。
白气微泄 白气微泄 即肺气微泄,为肺之主色。微泄,虚的表现。
白仁 白仁 即白睛。
白刃疔 白刃疔 鼻疔的一种,其色白者。
白如枯骨 白如枯骨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是肺之真脏之色。形容颜色苍白干枯而无光泽。见于严重失血、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营养极度不良等病证。实际上并不是肺病所独有的症状颜色。
白涩症 白涩症 眼证。出《审视瑶函》。俗称白眼。表现为眼部“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蒙”而无明显外证。
白苔 白苔 白色的舌苔。是人的一种基本舌苔。正常人舌苔薄白而匀净。病理性白苔为表、风、寒、湿的证候之一。若苔薄白多津为内有寒湿,或外感风寒。若薄白而干,多为外感化热而伤津。若苔厚而滑,多为内有湿浊,或外感寒邪引动内湿。若苔厚白而干,为热伤津液、湿浊不化。若苔白而粘腻,为内有痰饮湿浊。白苔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舌苔。其它颜色的舌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
白秃疮 白秃疮 即头癣、白癣。愈后毛发可再生。
白屑风 白屑风 多发于头部,因有白屑脱落,故名。是一种皮脂溢出的基础上产生的慢性皮肤炎症上。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其次为婴儿。可分干湿二种。干性者呈糠秕样脱屑,皮肤潮红瘙痒。湿性者皮肤常有小丘疹,渗液或结痂。
白眼 白眼 ①即白睛。②即白涩证。
白淫 白淫 ①指男子尿中带精液和女子带下病。②指滑精。《证治要诀=遗精》:“耳闻目见,其精即出,名曰白淫。”
白饮 白饮 米汤。
白游风 白游风 即游风的白色者。
白疹 白疹 即白培。
白珠 白珠 即白睛。
白浊 白浊 ①指小便色白混浊。②指尿道口常滴出白色浊物,并伴小便涩痛。
白癞 白癞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初起皮色逐渐变白,四肢顽麻,肢节发热,撑竿跳无力,患部肌肉针刺样疼痛,声音嘶哑,两眼视物不清。
百晬咳 百晬咳 为百日咳之讹。指婴儿百日内发生的咳嗽。亦称“乳咳”。
百病皆生于气 百病皆生于气 古人认为许多疾病的发生与“气”的变化有关。气的变化与七情是分不开的。《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由此可见,精神情志的活动对气的影响是很大的,也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
百骸 百骸 泛指人体的骨骼。骸,指骨。
百合病 百合病 其症状为精神抑郁,想食不能食,思卧不能卧,欲走不能走,身上常见热而不热,身上感冷而不冷,以及行为错舛,语言谎诞等不能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现象。参见《金匮要略》。
百节 百节 泛指人体的关节。
百日咳 百日咳 又有“顿咳”,“疫咳”,“痉咳”,“鹭鹚咳”,“鸡咳”之称。是一种流行冬春季节的婴幼儿疫证。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其特点。常伴有特殊的吸气回声。故被称之为“鸡咳”、“鹭鹚咳”。
百疴 百疴 种种疾病。“百”,言多,系虚指。
扳法 扳法 推拿手法。即扳动肢体,使关节伸展或旋转活动。有舒展筋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帮助复位等作用。
板 板 相当于跖趾关节下面的足掌。俗称“脚底板”.
板齿 板齿 又名门齿.即口前之切牙。
板牙 板牙 ①门齿。②病证名.新生儿齿龈粘膜下的白色斑块.
版 版 即板门,推拿穴位名,也称版门.
版门 版门 即板门。
拌 拌 部分药物需用其它药物拌渍的叫“拌”。如朱砂拌、青黛拌乳汁拌、猪心血拌等。
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证 ①指《伤寒论》中的少阳病。病位在半表半里之意。即邪已离太阳经之表而尚未入阳明经之里,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②指温病邪伏募原的证候。表现为先恶寒、后壮热,头身痛,脉数,舌红,苔白厚如积粉等。如疟疾、败血症及其它一些有间歇热、消耗热的疾病,都可以表现出类似的综合证候。
半产 半产 即小产,流产。
半产下血不止 半产下血不止 即流产造成的出血不止。
半刺 半刺 “五刺”之一。半,形容浅。半刺是浅刺皮肤,迅速拔针,不使针伤肌肉,好象拔去毫毛一样,用以疏泄在皮毛的邪气。这是相应肺脏的针刺法。
半身不随 半身不随 即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 又称“偏瘫”、“偏枯”。指一侧或半身肢体瘫痪或运动失灵,有的可逐渐恢复,长期存在者,可引起患肢的萎缩。
半身出汗 半身出汗 证名。出汗睅,只在单侧或半身见汗的一种疾病现象。多与偏瘫、截瘫或经络郁阴有关。
半身麻木 半身麻木 指身体半部皮肤,肌肉麻木的症状。
半卧 半卧 卧功姿势的一种。一般条件用其它卧功。另外,床上置靠背架,或用棉被折叠代替靠背架。姿势介于平坐与仰卧之意,两腰关节屈曲呈90度,两脚掌平踏于床上,两手呈俯掌,左右交叠,置于脐部,半卧式适用于心脏病、喘息病的患者,或练功时不能采取平坐和卧式的情况。
半肢风 半肢风 泛指偏瘫或截瘫。
包诚 包诚 字兴言,清代泾县人,少年时曾到山东向张琦学医,著有《伤寒审证表》。包氏和沈自南都主张每经按表里、阴阳、虚实、标本分证整理《伤寒论》。因而属于医学思想史上的一个流派。
包煎 包煎 有些药物带细毛,如旋复花、枇杷叶,混入药汁内刺激咽喉消化道;有些药物呈细粒状,如车前子、葶苈子、赤石脂等,混入药汁内,易使药液混浊难服,且煎时易使罐底焦糊,故在煎前先将药用砂布包好,再放入锅内和其它药同煎。
抱轮红 抱轮红 出自《原机启微》。又称乌轮赤云。即球结膜上沿角膜周围呈放射状的小血管充血。多由肝肺实热或阴虚火旺引起。多见于角膜、虹膜、睫状体等炎症。
抱头火丹 抱头火丹 发生于头面部的丹毒。
抱膝 抱膝 古时用以固定髌骨骨折的工具。多用竹制成。用竹片弯曲成圈,大小以能套住髌骨为度。上系绳子四条。膝盖骨折整复后,将竹圈套上,将绳缠绕腿上,将膝盖加以固定。
抱一 抱一 气功术语。见《道德经》。水的生数属一。肾为水脏,藏先天之精,又称肾水。故“抱一”的含义即内颐丹田,守护先天真一之精气,不使走失。
报标 报标 即报点。
报刺 报刺 古刺法。十二节刺之一.报意为相应,报刺就是随着痛处所在而相应针刺的方法。即在治疗没有固定的部位的疼痛或游走不定的病证时,可直刺痛处和病位,并且不要立即出针,用左手随着痛的移力处按着,然后将针拔出,再相应地针刺新的痛处。《灵枢·官针》:“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也”。
报点 报点 又称报标。皮疹出现前先露的点子。
报灸 报灸 灸法术语。指分次重复施灸的方法。《千金要方》;“凡阴阳濡风口僻者,不过三十壮,三日一报;报如前,微者三报,重者九报”.
报息 报息 报,重复或接续;息,呼吸。指平顺,或正常的呼吸规律。《素问,藏气法时论》:“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不能报息,即呼吸难以连续之意。
卑蝶 卑蝶 《杂病源流犀烛》:“卑僳,心血不足病也,与怔忡病一类。其症胸中痞塞,不能饮食,如痴如醉,心中常有所歉,爱居暗室,或倚门后,见人即惊避无地。
卑监 卑监 地势低下之意。运气术语。是对土运不及年份气化不足的一种形容,见《素问五常政大论》。
北如流汤 北如流汤 形容背部汗出如流水。北通背。
备化 备化 运气术语。意为具备生化的条件.是对土运平气年份化气正常的一种形容。参见《素问·五常政大论》。
备急灸法 备急灸法 书名。宋·闻人耆年编。灸法专著,1卷。约刊于12世纪。书中介绍了22种急性病证的灸法,并附图,今存本附有佚名氏《骑竹马灸法》和《竹阁经验方》。今有影印本存世。
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 简称《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撰于7世纪中期。千金者,人命重于千金之意。本书总结性地反映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记述和评论了医学各科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参考价值很高。由于时代所限,也有不少迷神的糟粕。今有影印本。
奔豚 奔豚 出自《灵枢》、《难经》、《金匮》等。五积的一种,为肾积。脏躁病的一种,类似于癔病和神经官能症。妇女多患之,每因精神受刺激而诱发。症状为自觉有气从小腹部发出,经胸部厂向咽喉的游走性的冲撞和腹部绞痛等。可反复发作。有时可出现幻听、幻视、语言荒诞错谬等。
奔豚气 奔豚气 ①即奔豚。②产生奔豚证的邪气。
奔豚疝 奔豚疝 睾丸疼痛,牵引精索及下腹部疼痛的症状。
本 本 中医术语。和标相对。《李时珍传》:“剖经络之本标”。
本病 本病 古代医书名。已佚。
本草 本草 中医的药物学和药理学的统称。其所以称作“本草”,是因为中药是以植物,尤其是草类为最多。五代时的四川人韩宝升曾有解释:“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云本草者,为诸本草类最多也。”
本草备要 本草备要 书名。清·汪昂(讱庵)撰。刊于1684年。4卷。本书由博返约地选择常用药物400种,以后增订时又啬了60种。药性病情相互阐发,既备且要。并附科400余幅。由于具备简明扼要的特点,为一般临床医家所喜爱。今有排印本问世。
本草从新 本草从新 书名。刊于1757年。清·吴仪洛(遵程)撰。18卷。作者鉴于《本草备要》杂揉诸说,无所折衷,难免有乖误之失,故在其基础上增、删、改、释编成本书。文字简约,切合实用。今有排印本问世。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书名。52卷。明·李时珍(东壁、濒湖)撰。刊于1587年。作者用了近30年时间编写而成 。共载药1892种。其中整理《证类本草》的1479种,取金元诸家所载的39种,新增374种,每种药物的下面,又分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分别叙述,其中集解、气味、主治、发明,均引历代各家之说。最后自己再加补充的评论。仅创刊方一项,竞达到11096首之多。其中有些还《 附有实际治例。在书之前列有总目录一卷,图谱3了。本书极为宏伟,是对我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的全面总结。对世界影响很大,目前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于许多国家。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 书名。清·赵学敏撰。10卷。约刊于1765年。收录《本草纲目》所未载,或载而不详的药物共921种。对珍贵罕见之物收录较丰富,对《纲目》中的某些错误也作了纠正,并发掘了民间验方和当时传入的西方药物和医学资料。今有排印本问世。
本草集要 本草集要 书名。明·王纶撰。8卷。共分三大部分。上部1卷为总论。中部5卷,取《本草》及东垣、丹溪等人的著作互相考订而成 。下部2卷,取药性所治分为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科、小儿等十二门。这是药物正式按其性能分类的最早尝试,在医学史上有一定价值。
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 书名。梁·陶弘景(隐居)撰。约成于5世纪末。7卷。本书是从陶氏自己所撰的《名医别录》中选出药物种,附入《神农本草经》中而成 。是《神农本草经》较早的一种本。分为玉、石、草、木、果、菜、有名未用6类。
本草经疏 本草经疏 书名。明·缪希雍撰。30卷。刊于1625年。本书先《证类本草》中的490种药物加以注释发挥,并介绍药效、宜忌、处方等。引证面较广为其特点。
本草蒙荃 本草蒙荃 书名。明·陈嘉漠(廷采)著。本书是依据《本草集要》编次而成。每味药物都有气、味、产地、采制、治疗方法,末尾附有自己的见解。用韵语编写,便于记忆,益于初学,为韵语记述药性的开始。
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品汇精要 书名。42郑。明太医院集体编撰。成于1505年。依据《证类本草》,共收药1815种。对药物的采制应用的叙述比较细致,所绘彩图相当逼真。但多系抄袭,发挥不多。1700年清太医院又补撰《本草品汇精要续集》10卷,人微言轻其补充,依据《本草纲目》等书共增补新品990种。体例与正集相同。今有排印本问世。
本草拾遗 本草拾遗 书名。唐·陈藏器撰。约成于8世纪初。10卷,包括序列1卷,拾遗6卷,解纷3卷,其叙列中,除“十剂”说以外,还就药物的功用,分为解毒、破气、疗温、理风、主脾等许多类,是按中药功能的方法分类。本书收集不见于当时本草所录的药品很多。原书早佚。佚文大部分载于《证类本草》中(共收记本书药品509种)。
本草述 本草述 书名。32卷。清=刘若金著。刊于1700年。作者企图把金元以来所发展的理论与旧本草之说融会贯通为一个体系。以后经过杨时泰的加工简化,其旨益明,仍为今日临床所乐用。今有排印本问世。
本草衍义 本草衍义 书名。宋·寇宗奭撰,刊于1116年。20卷。本书在《嘉佑本草》和《本草图经》的基础上,参考各家学说和实验经验,对药物进行考证和阐发,提出了不少药物真伪优劣的鉴别和实际应用的见解。共载药品472种。虽未增新药,但因其对药物的“翻性味”而“立气味”和上述的并排见解。确在很大程度上更新了本草学的面貌。
本而标之 本而标之 病由本传标。
本节 本节 指手部的掌面指关节和足部的跖趾关节。
本经逢源 本经逢源 书名。4卷。清=张璐(石顽)撰。刊于1695年。本书收药700余种,分为32类,每种药均记其性味、产地、炮制、发明、附方等项,其中有不少个人见解和经验心得。今有排印本问世。
本经疏证 本经疏证 书名。12卷。附《本经续疏》6卷、《本经序疏要》8卷。清=邹澍撰。刊于1832年。本书是通过分析古医方(张仲景方为主)配伍理论注释《神农本草经》。其中《疏证》释药173种,《续疏》释药142种,《疏药》系对《神农本草经·序列》的注释。对于各种药物的功效,结合临床辩证予以阐述。今有排印本问世。
本神 本神 ①《灵枢》篇名。②经穴名。属足少阳胆经。
本脏病自痉 本脏病自痉 病名。肝血亏虚而致的痉病。多见于小儿。主要表现为: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无苔,时时欲脱等症状。
闭 闭 即闭塞不通.主要指大、小便闭而不下或闭证.
闭藏 闭藏 指冬三月。也有植物凋谢、蛇虫冬眠、人人房屋以避寒冷之意.
闭息 闭息 出《素问·遗篇刺法论》:“闭气不息七遍“…,”。后世气功家称为“闭息”。指闭合喉孔,使气息出入暂时停止。即现代气功家说的“停闭呼吸法”。
闭证 闭证 属中风,中脏中的重危证候。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大小便不通,肢体强直等。根据热象的有无,有阳闭、阴闭之分.
闭癃 闭癃 出《灵枢本输》。即癃闭。
必数更衣反小者 必数更衣反小者 大便次数多而量少。
必婴暴疹 必婴暴疹 必得急病之意。“婴”羁绊之意。“疹”,作疾病解。
变 变 五不男的一种,又称人疴,即生殖器官的两性畸形。
变化 变化 万物的生长由于“化”,万物的变化由于“变”。变化是由运动产生的。参见《素问·六微旨大论》.
变化之父母 变化之父母 变化的起始或根本原因。实指阴阳变化规律。
变燕 变燕 古人认为小儿体格的增长、机能的发育和智慧的增进,有一个按期规律性变化的过程。在一定的时间内,其体格、脏腑、智能等都会达到一定的程度。一般认为,三十二天为一变;六十四天为一蒸。这些发育的阶段性,合称为变蒸。婴儿出生后,要经过十变五小蒸,计三百二十天;又三大蒸,合计五百七十六日,方才变蒸完毕而成人。在这些变蒸的交替时期,临床上会出现一些轻微的症状,如发热、微惊、耳冷、臀部冷、微出汗、不思饮食、呕吐等。数天后即自然消失.后世医家对此很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所谓“变蒸”,是一种幼儿易于患病的表现,不应看成必然过程,以免贻误治疗。
变证 变证 疾病由简单变为复杂,由轻到重的证候变化。即疾病的恶吧.
表 表 ①外表,与“里”相对,有表浅或轻微之意。②表证,中医八纲辨证之一,
表寒 表寒 表证类型之一。由感受风寒所致。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无汗身痛、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表寒里热 表寒里热 即内有里热,外感寒邪出现的症候群。表现为既有发热、恶寒、身痛、无汗的表实证候,又有口渴喜冷饮、烦躁多言、尿黄便干等里热证候。
表解里未和 表解里未和 语出《伤寒论》。即表证消失,里证未解。表现为出汗、头痛、上腹闷胀撑痛,常干呕和气短,一般无明显怕冷,发作多有定时。
表里 表里 表是表面的意思,—表示疾病在人体的浅表部位。里,表示疾病深入体内。表里是辨别疾病部位和病势深浅的两个八纲辨证中的纲领。一般说来,病邪侵犯肌表经络,病位较浅,属表;病在营血脏腑,病位较深,属里。实际上,表里是疾病辨证过程中的证候分类。
表里传 表里传 指太阳表证直接向少阴里证传变。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如外感热病,见发热头痛而脉反沉者,为表里传之象。此外,阳明与太阴相表里,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它们之间的互相传变,也称表里传。
表里俱寒 表里俱寒 即内外俱寒的综合病证。多为内有脾胃虚寒的病人又外感风寒。表现为既有发热轻、恶寒重、身痛无汗等表寒证;又有腹痛、腹泻、四肢厥冷等里寒证。
表里俱热 表里俱热 即内外俱热的综合病证。本有内热而又感热邪。表现既有发热重、恶寒轻的表热证,又有口渴、喜冷饮、烦躁、谵语等里热证候。
表里配穴法 表里配穴法 在表里相合的经脉上选穴位用以治疗本脏本腑有关疾病的方法。类原络配穴法。如胃病取足三里(胃)与公孙(脾);咳嗽取大渊(肺)与合谷(大肠);肝病取太冲(肝)与阳陵泉(胆)等。
表里双解 表里双解 同时治疗丧证、里证的方法。可分两大类:①治外有表邪,里有实积,症见恶寒发热、腹部胀痛、胸部痞闷、恶心便秘、脉浮滑,可用厚朴七物汤。②治里热已盛,兼有表证,症显高热无汗;面红目赤、身体拘急、鼻干口渴、口苦烦躁、谵语、脉洪数等,可用三黄石膏汤。
表里同病 表里同病 ①指表里同时受病。②指表里同时出现同类性质的症状。如“表里俱寒”、“表里俱热”等。
表气不固 表气不固 即卫气不固。指气不能保卫体表肌肤,易受外感诸邪的侵袭而患病。发病时多有怕风、自汗等症。卫气属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表热 表热 表证类型之一,由感受风热所致。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口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舌尖红,脉浮数等。
表热里寒 表热里寒 即脾胃平素虚寒而外感风热出现的证候群,也可因平素脾胃虚寒,或表邪未解而过服寒冷食物,或寒凉药物而出现。临床上表现为既有发热、头痛、恶风等表热证,又有肢冷、便溏、不渴、隐隐腹痛等里寒证。
表实 表实 表证类型之一,以无汗为特点。由风寒之邪袭表,卫气闭阻而成。表现为无汗、头痛、恶寒、身痛、脉浮紧等症。
表实里虚 表实里虚 指表里错杂的证候。机体虚弱,外感寒邪,表现为既有发热、恶寒、无汗等表实证,又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脉沉细等里虚证。
表邪 表邪 指外感病起病之初,病的位置在表的病邪。
表邪内陷 表邪内陷 指表证的进一步发展。见于平素体质虚弱的患者,一旦外感病邪,迅速传里,短期内病势凶猛,达到高峰而出现神昏谵妄症状。
表虚 表虚 表证类型之一。以自汗为特点。由机体卫气素虚,腠理不固,风邪袭表而形成。表现为自汗、恶风、苔薄白、脉浮缓等。
表证 表证 指六淫病邪初犯人体肌表而产生的一组综合症状。临床表现以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为特点。多伴有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等。
表证入里 表证入里 指表证化热,病势向里发展。表现为不恶寒,反而恶热,烦渴,小便黄亦,舌苔黄燥等。
别络 别络 络咏之较大者,为本经别走邻经之络脉.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难经·二十三难》:“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拐灌溉,朝于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生死也。”
冰瑕翳 冰瑕翳 病证名。又称冰瑕障.即小的轻度的角膜溃疡愈后留下的如冰如瑕的点片状云翳。对视力无影响或有轻度影响。
并病 并病 一经之证未了,它经之证又起。
并月 并月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妇女月经两月来一次,而身体无病者。
并中髓 并中髓 容易中伤骨髓之意。
拨法 拨法 推拿手法。又名拨络法、弹拨法。用手指按于穴位上或患处,适当用力来回拨动。具有解痉止痛和松解粘连的作用。
拨络法 拨络法 即揉法、拨法。
泊肠痔 泊肠痔 病名。出自《治疡经验全书》。指紧贴肛门的痔疮。
补火生土 补火生土 根据五行相生的理论,使用壮肾阳的方剂或药物以温补脾气的方法。是一种间接治法,临床上多用于脾虚寒之证,如体倦泛力、食欲不振,便溏腹痛、四肢恶寒、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迟等。
补剂  补剂  补是补益,“补可扶弱”,补益方剂可以扶助衰弱的病体,有各种补益的方剂,如中气虚,消化力弱用四君子汤;脾肺气虚用参茸膏;营血虚滞用四物汤;阳虚火衰用肾气丸;阴虚内热用地黄丸等.
补可去弱 补可去弱 指用补益的方药可以治疗虚弱的病证。
补脾摄血 补脾摄血 又称补脾统血、补气摄血,是治疗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所致的出血证侯的方法。其适应证为:①月经先期,血量较多,色淡质稀,脉虚弱无力;②下血紫暗或先便后血,脘腹隐痛,面色晄白,脉细弱;⑧反复皮下出血,神疲乏力,心悸头晕,脉细弱;④上消化道出血等。常用方剂多以归脾汤加减。
补脾统血 补脾统血 即补脾摄血。
补脾益气 补脾益气 即补中益气。常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
补气 补气 补法之一。也称益气。气,指机体内的各种功能。补气就是补益机体的功能,使之恢复正常的治疗方法。功能不足即是气虚,主要表现于心、脾、肺、肾四脏。①心气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晄白、心悸、气短、自汗、舌淡苔薄、脉细弱或结代,治疗宜补益心气,方用四君子汤加味。②脾气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倦怠无力、饮食减退、胃脘满闷、嗳气吐酸、腹胀便溏、脉濡弱等,治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⑧肺气虚主要表现为咳嗽无力、痰多清稀、喘促短气、声音低弱,疲乏自汗、面色咣白、舌淡苔薄、脉象虚弱等,治宜补益肺气,方用补肺汤。④肾气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晄白、腰脊酸痛、尿频而清、夜尿多;甚或余沥不禁、滑精早泄、苔白脉沉细等,治宜固摄肾气,方用茯菟丸加味。
补气安神 补气安神 用于病后心气虚弱、心悸气短的一种方剂。常用者为《证治准绳》的养心汤.
补气固表 补气固表 气虚卫外功能不固的人,多自汗,容易感冒,用补气的药物以加强其敛汗力和抗病力就叫补气固表。常用方剂为玉屏风散。
补气解表 补气解表 即益气解表。是对于平素气虚而患外感表证的一种治疗方法。方中由补气药和解表药两部分组成。
补气摄血 补气摄血 即补脾摄血。
补气止血 补气止血 是一种治疗气虚而长时间出血不止的疗法。常用药物为党参、黄芪、艾叶、白术、云苓,熟地、炙甘草等。
补肾 补肾 补法之一。是补先天之本——肾的治疗方法。可分为扑(滋)肾阴和补肾阳两类。详见各条。补法也称补益、补养。八法之一。·对虚证给以补养剂的治疗方法。针对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构不同,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方法。如阴阳具虚应阴阳双补。气血双虚应气血双补,由于阴阳气血是互根的,所以补阴的同时应加适量的补阳药;补血的同时,应加适量的补气药;补阳和补气时也应加适量的糕点阴药和补血药。另外,若虚损和病邪并,应攻补兼施,单纯用补法,反有留邪之弊。
补肾纳气 补肾纳气 治疗肾虚不能纳气的方法。主要应用于身体虚寒的气喘证。多选用温阳补气,兼有收涩滋阴作用的一类药物。如党参、胡桃肉、补骨脂、山萸肉、五味子、熟地等。
补土派 补土派 金元时期中医学中的一个学术流派,以李杲为代表。见金元四大家条。
补息 补息 气功术语。前人练功经验,以吸气为补,呼气为泻;吸气后停闭为补,呼气后停闭为泻;吸多呼少为补,吸少呼多为泻。
补泻 补泻 补是补益,泻是疏泄。补泻在针灸上也是两个重要的手法,和药物治疗一样,对实证用泻法,对虚证用补法。针灸上的补泻手法很多,主要有“迎随补泻”、“呼吸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捻转补泻”、“开合补泻”、“五行补泻”等。现在在临床针刺中,以平补平泻为主。
补血 补血 也称养血。补法之一.是治疗血虚证的方法。血虚的临床表现有面色萎黄,口唇淡白、头晕跟花、神疲气短、心悸失眠、手足发麻、爪甲不荣、女子经少色淡、舌质淡嫩、脉象细数等。治疗血虚的代表方剂是四物汤。如血虚伴有气短、声低、倦怠乏力等气虚症状时,应气血双补,用八珍汤。对于血脱导致的气虚欲脱,出现肌肤燥热、面红耳赤、心烦口渴、喜饮、脉洪大而虚,以及妇女经产后、痈疽溃破后血虚发热的,可用当归补血汤。
补阳 补阳 补法之一。也称助阳。阳,阳气,有功能和能量的含义。补阳,用于阳虚证,是增强内脏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阳虚有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的不同。由于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所以补阳主要以补肾为主。①肾阳虚证主要表现为腰膝冷痛、酸软无力、阳萎滑精、胕肿、飧泄、小便频数、舌淡苔薄、脉象沉弱等,治宜温补肾阳,方用右归饮。②心阳虚证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自汗或大汗出、四肢厥冷或下肢浮肿、舌淡苔薄、脉微弱等,治宜温补心阳,方用附子汤加减。⑧脾阳虚证主要表现胃脘隐痛、喜热喜按、口泛清水、呃逆呕吐、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象沉细,宜温中健脾:方用桂附理中汤。
补阴 补阴 又称益阴、养阴、育阴,滋阴.阴,阴液,类似于今之体液。补阴就是解除体液不足的治疗方法。五脏皆可阴虚。胃也常有阴虚,一般和脾虚同时存在。①心阴虚证主要表现为心悸、少寐、虚烦、健忘、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宜养心宁神,方用补心丹。②朋:阴虚证的主要表观为头晕目眩、善怒、肢麻、胁痛、手足心热、指甲无华、遗精、月经不调、舌细少苔、脉弦细而数,治宜养血柔肝,方用杞菊地黄丸。⑧脾胃阴虚证主要表现为口唇干燥、口淡泛味、口渴喜饮、饮食减少、大便干结、舌红干少苔、脉细数等,治宜清胃养阴,方用清胃养阴汤。④肺阴虚证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咽喉燥痛、痰稠带血、两颧腓红、手足心热、心音低微、潮热盗汗、脉象细数,治宜滋肾润肺,方用百合固金汤。⑥肾阴虚的主证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虚烦少寐、遗精早泄、舌红苔薄、脉细数等,治宜滋补肾阴,方用六味地黄丸。
补中益气 补中益气 即补脾益气,是一种用健脾法洽疗气虚证的方法。
不传 不传 伤寒病的病情不再发展,且有转愈之机。
不得眠 不得眠 即失眠。
不得前后 不得前后 前指小便,后指大便,意即大小便都不通畅。
不得卧 不得卧 即失眠。
不得息 不得息 形容呼吸困难。
不更衣 不更衣 即不解大便。古人到厕所去,假托为更衣。
不和 不和 运气术语。岁运的五行属性对司天的五行属性成为相克关系的称为“不和”。如丙子、丙午年份,司天之位高,岁运之位低,以下犯上,其势不足,故称“不和”。
不衡 不衡 不正常。
不间脏 不间脏 间是按木、火、土、金、水五行顺序相生。隔一,谓之相克。不间脏为传其所克。
不精 不精 指老年人。取精气不足之意。《素问·评热病论》:“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
不惧于药 不惧于药 不受外界事物的引诱。
不可余药 不可余药 ①不可多用其它药。②连药渣一起服下,以前 说较妥。
不寐 不寐 即不得眠、不得卧。失眠也。
不内外因 不内外因 病因之一。意即既不属于内因也不属于外因,介于两者之间的致病崓经。实际上属于外因的范畴,为发病的条件。见《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不能眴 不能眴 双眼不能转动。眴,动目也。
不仁 不仁 麻木不知痛痒。
不日 不日 不能到一整天的时间。
不乳 不乳 新生儿不会吮乳。其原因有二:一因恶秽瘀血放于腹于,胎粪未下,不能吮乳。二为母体贪凉过度,胎中受寒,或生下受凉不能吮乳。
不收 不收 ①不能收缩。②麻木不仁。
不啼 不啼 婴儿生下来不会啼哭。婴儿生下立即啼哭,开始呼吸,这是正常现象。若生后不能啼哭,则气机闭塞,甚至会闭闷而死,一般称为“婴儿伪死”、“闷气生”、“梦生”或“草迷”。需紧急救之。
不相有 不相有 不相适应之意。
不用 不用 不能举动。
不育 不育 常指男性无生殖能力。多因生殖器官的发育不全,畸形缺损等原因造成。
不月 不月 即闭经
不孕 不孕 指妇女婚后三年而不妊娠者。
不彰 不彰 活不自然寿限。
不直手 不直手 脉搏不应手之意。《素问·大奇论》:“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
不足 不足 麻痹,不能走路或活动。《素问·气穴论》:“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
布气 布气 气功术语。其法是练功者先问明患者痛苦之处,然后乃取自己已调之真气通过口或手掌布散于患者身上,可消除患者的病痛。
布指 布指 安排切诊手指部位的方法,对成人切脉,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的关部,然后食指按在关部前面的寸位上,无名指按在关部后的尺位上。三指呈弓形按在桡动脉的走行线上。用指肚接触脉体,便于按寻。三指距离的疏密,可以根据病人高矮,前膊的长短来适当调整。小儿寸口脉部位小,可用一个食指肚切脉。而不细分三部。对三岁以下小儿则用察看指纹的方法代替切脉。
步 步 ①表示脚步。引申为举足两次为“一步”。又引申为六尺(举足两步,约等于古代的六尺)。这是量地的单位,三百步为一里。②古天文学的长度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六步,合三百六十五度。故每步约等于六十点八度。《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
苍帝 苍帝 迷信的说法,指东方的天地。
苍龙摆尾 苍龙摆尾 ①小儿推拿方法。出《小儿推拿广意》。医者右手持小儿左食、中、无名三指,掌向上,左手掌侧从总经起,搓摩天河至科肘,略重,又搓摩至总经。如此往复三、四次。然后一手握住肘部,—手握住手指,摇动九次。能退热开胸。②针刺手法;即青龙摆尾。
苍天 苍天 天象之一,青色,属木。
苍璧 苍璧 青缘润泽,圆形,当中有孔的玉石。苍,青绿色;璧,圆形,当中有孔的玉石。
仓公 仓公 即淳于意。因在汉初任过太仓长,故后人尊称为仓公。
仓禀之本 仓禀之本 指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即这些器官有出纳、传化水谷、供给机体营养的共同功能,故称。
仓禀之官 仓禀之官 指脾、胃。即脾胃是机体的营养仓库之意。
沧沧 沧沧 很冷的样子。
侧卧 侧卧 卧功姿势的一种。始创于华山道士陈搏,故也称“希夷式”.参见卧式条。姿势是:侧身卧,略呈弓形。头略向胸收,侧头部着枕,两耳孔不要紧接枕上。口眼轻闭。下面的手臂前伸而屈曲。手呈仰掌,置于面前枕之余处。上面的手臂微曲,俯掌平放于髋嵴处。下面的腿屈曲呈120度;上面的腿微曲,加于下面的腿上。膝部呈下前后上的状态.或两腿呈相反的曲度也可以.瘦人可于两膝相接处加垫。这就是目前练功的人常用的栅卧式。把下面的仰掌置于颊下,上面的俯掌覆于脐部,就是“希夷式”。一般采取右侧卧位,可以减少对心脏、胃肠的压迫。侧卧也比较易于形成腹式呼吸,从而易于通过气功疗法缓解腹部疾患的疼痛胀满。
叉喉风 叉喉风 见《重楼玉鈅》。形容咽喉紧缩,象被叉住一样的呼吸困难和吞咽障碍。多因风痰上涌所致。
叉手自冒心 叉手自冒心 叉手,两手交叉。冒即按压。形容病人按压着自己的心前区,以求缓解不适。
产宝 产宝 书名。①即《经效产宝》。②清·倪枝维撰于1728年,1842年经许珊林订正刊行。重点讨论产后诸证,内容较简练。
产盾乳汁溢 产盾乳汁溢 见《诸病源候论》。即产后乳汁自溢而出。
产后瘖 产后瘖 病证名。见《妇人良方》。指分娩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音。
产后病痉 产后病痉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多为产后失血、亡汗所致。表现为产后突然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不开,角弓反张。是产后危证之一。类似破伤风。
产后疮疡 产后疮疡 指妇女在产后因气血虚弱而产生的疮疡,在治疗时应注意扶正驱邪。
产后盗汗 产后盗汗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即产后睡中汗出,醒后即止。多因产时气血暴虚,血虚阴亏引起。
产后发热 产后发热 病证名。指产妇分娩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多与感染有关。
产后浮肿 产后浮肿 病证名。指产后出现的气滞肿胀,四肢虚肿、水肿等。多与肾阳虚有关,心、肝有病时产后也可引起水肿。
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指妇女产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腹部(多为小腹)疼痛。综汇历代各家对本证的病因认识,可归纳为血虚、血瘀、食滞、寒凝四类。血虚者见腹部柔软喜按、面色不华;血瘀者见下腹痛而拒按;胃脘胀痛、嗳腐、呕吐等;寒凝者见颜面苍白,四肢清冷,腹痛绵绵,喜热饮等。
产后交肠病 产后交肠病 病名。又名产后大小肠交、差经。郑玉峰《济阴要旨》:“产后交肠病,又滑之差经,大小便易位而出。”相当于产伤引起的膀胱阴道瘘、阴道直肠瘘等.
产后惊悸 产后惊悸 病证名。指产后血虚,心气不足引起的惕然而惊,心中悸怯,甚则目不能转,口不能言的症状。
产后拘挛 产后拘挛 病证名。多因产后气虚血弱,筋失所养而致。表现为产后四肢拘挛,头昏目眩,不愿视人,两目干涩等。
产后类中风 产后类中风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指产后气血暴虚,突然出现的口噤项强,手足筋脉拘急,类似中风的证侯。治宜养血活络,不可以真中风论治。
产后流注 产后流注 病证名。出《傅青主妇科》。指产后腰、臂、足、腕关节处发生结块,皮色不变,久则疼痛,渐至破溃,形体困倦。
产后麻瞀 产后麻瞀 病证名。见清·何应豫《妇科备考》。指产后失血过多,经脉空虚引起的肢体发麻,兼有眩晕的病证。
产后呕吐 产后呕吐 病证名。多为北胃,或瘀血未净、痰气干扰所致。
产后痞满 产后痞满 病证名。产后饮食不节引起的上腹部胀满不适。
产后气喘 产后气喘 病证名。见《傅青主妇科》属产后危症。多因产后失血过多,营血暴竭,卫气无主而致。表现为气急,喘促不宁,两脉虚浮无根。
产后三病 产后三病 是产后常见的三种病证。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郁冒,三者大便难”。“痉”即产后发痉,由血虚,汗出中风而得,类似今之破伤风。“郁冒”即血晕,由失血过多,大量出汗,复感风寒引起。“大便难”即产后便秘,由胃燥,津液不足引起。
产后三冲 产后三冲 见《张氏医通》。指妇女产后因恶露不下引起的败血上冲。又有冲心、冲肺、冲胃之分。故称“产后三冲”。冲心者症现高热、谵妄、发狂奔走等神志症状。冲胃者出现饱闷呕恶,腹满肠痛等胃肠症状。冲肺者表现为胸闷气急、咳嗽喘促等呼吸道症状。
产后三急 产后三急 指妇女产后的三种急证。即呕吐、盗汗、泄泻。三者为“三急”,三者并见为急证。
产后三禁 产后三禁 见《景岳全书》。即胎产三禁。即胎前产后不能用汗、下、利小便三类药物。
产后三审 产后三审 是古代诊断产后疾病的经验。《张氏医通》:“凡诊新产妇,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征恶露之有无;次审大便 与不通,以征津液之盛衰;再审乳汁之行与不行,及乎饮食多少,以征胃气之充馁。”
产后三脱 产后三脱 即气脱、血脱、神脱。
产后伤食 产后伤食 病证名。见《傅青主妇科》。指产后饮食不节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如腹胀、厌食、反酸、大便稀而酸臭等。
产后水肿 产后水肿 病证名。见《傅青主妇科》。即产后出现的面部四肢肿胀,有虚肿、实肿之分。
产后瘫痪 产后瘫痪 病证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多因产时失血过多引起。表现为产后半身不遂,手足麻木不仁,拘挛不知疼痛等症。
产后头痛 产后头痛 病证名。多因产后失血过多,脑络失养,或恶露停滞、循经上冲脑络所致。
产后泄泻 产后泄泻 病证名。指产后恶露不行,影响脾胃,出现腹泻不止,泻下物为青白色黑色。
产后心痛 产后心痛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包括产后心包络痛、产后真心痛。多因产后气血大虚,寒凝血脉,伤及心经所致。表现为心胸闷痛,甚至胸痛彻背。
产后虚烦 产后虚烦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指产后气血亏损、虚火上扰引起的烦热,少气,疲倦,胸膈满闷,甚者心烦不得眠等症。
产后血崩 产后血崩 病证名。指产后子宫突然大量流血。是产后的一种危证。
产后血晕 产后血晕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是产后的一种危证。①产后气血暴虚,虚阳上冒清窍,或恶露不下,内有停瘀,上攻心胸所致。表现为突发头晕、昏厥、不省人事。②即产后郁冒。
产后玉户不敛 产后玉户不敛 即今之产后会’阴部撕裂伤。
产后郁冒 产后郁冒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①指产后郁结不舒,昏蒙而神志不清。②即产后血晕。
产后怔忡 产后怔忡 病证名。指产后气血不足,血不养心所致。表现为心慌、悸动不安等证。
产后中风 产后中风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多由产后感受外邪引起。轻者头微痛,恶寒,时见发热,心下闷,干呕,汗出。稍重者发热面赤,喘而头痛,重者筋脉挛急,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角弓反张。轻者多因产后感染所致,重者可能为产后破伤风所致。
产后瘛疭 产后瘛疭 病证名。即产后引起的抽搐等症状。系血虚引起,不宜当风治。
产门不闭 产门不闭 病证名。出《妇人良方》。指产后阴道口不能闭合。又称玉门不闭。多由产后气虚所致。
产肉 产肉 即生肉。
产育保庆集 产育保庆集 书名。又名《妇人产育保庆集》.1卷。撰者不详。宋代郭嵇中补订。清《四库全书》辑本2卷,上卷即本书,下卷为佚名氏的《产乳备要》。本书有产科医论21篇,并附治疗方剂。《产乳备要》记述产科杂病证治。现有《丛书集成》本。
昌阳之脉 昌阳之脉 ①阴跷脉。出《素问·刺腰痛论》。②复溜穴。
长虫病 长虫病 即蛔虫病。
长化合德 长化合德 火主长,土主化,长化合德即火和土两种五行之气相结合而发挥作用。见《素问=五常政大论》)。
长脉 长脉 脉象之一。往来相称,首尾端直,超过本位。如循长竿。主实证、火证。也可见于气血充沛的人。气血旺盛,功能充沛的人,血管充盈坚实,所以可出现长脉。但其特点是长而柔和。如果长而强硬如拉绳,多是热毒亢盛,邪正交争激烈的征象。属于病脉,常见于阳热炽盛,发狂谵妄的病人。
长沙 长沙 医书中多指张机和他的《伤寒论》。因其所谓曾做过长沙太守之故。
长沙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 书名。六卷。清·陈念祖撰于1803年。陈氏将《伤寒论》方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煎服方法编成歌括,并由其长子陈蔚另写方注,便于背诵。今有排印本。
长蛇灸 长蛇灸 一种间接灸法,也叫“铺灸”。将蒜泥从第七颈椎平铺到第四骶椎下缘,宽厚各6毫米,周围用桑皮纸封固,然后用黄豆大的艾柱分别放在大椎及腰俞穴上施灸。至患者口鼻内有蒜味为止。多用以治疗虚劳。
长息 长息 气功术语。指呼吸的度数较常人为长。呼吸的频率相对减少。即深呼吸。
长针 长针 古代九针之一。出《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篇。长七寸,类似毫针。用于刺腰、臂等肌肉深部,以治疗风湿痹证。
肠澼 肠澼 病名.出《内经·通评虚实论》等篇。澼意漂;在医籍中形容解而不舒,即肠道之筋脉郁胀不畅。在这种意义上有两种解释.①痢疾的古称。②指便血。
肠痹  肠痹  病名,出《素问·痹论》。指大小肠的气血痹阻,以致,小便不利,大便飧泄。表现为虽饮水多而小便涩少困难,大便泻泄。因为小肠痹阻气郁不能下行,故而水道不通,糟粕不化,’饮水多而不得’出。大肠痹阻,大肠失去吸收能力,故而发生泻泄。
肠风 肠风 病名。出《素问·风论》。风邪入侵胃肠化热,出现便血的一种现象。①指痔出血。出《世医得效方·失血》。②泛指内脏劳损,气血不调和风冷热毒搏于大肠所致的便血。出《太平圣惠方》卷十六.⑧即风痢。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④指大便下血,血在粪前,色多鲜红。见《寿世保元·便血》。
肠风便血 肠风便血 因风热中于肠胃,久而损伤脉络而致的大便出血。表现为先血后便,血色鲜红,滴注而出,有时呈喷射状。多见于痔核出血。参见肠风条。
肠鸣 肠鸣 又称腹鸣。指肠道蠕动听发出的响声。
肠胃大 肠胃大 指体胖。
肠胃小 肠胃小 指体瘦。
肠痈 肠痈 病名.出《素问、厥论》。是肠腔脓肿的统称.多为急症,可分为大肠痈和小肠痈。肠痈的成因,多与气滞、血瘀、湿阻、热壅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局限性压痛和腹肌紧张。《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多指阑尾炎。
肠痔 肠痔 病名。即肛门周围脓肿。《诸病源候论》:“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出血者,肠痔也”。
肠痫 肠痫 病名。痫证发作时表现为全身僵硬者。
肠覃 肠覃 病名。出《灵枢·水胀》。指妇女腹腔或盆腔的肿块。初得时似鸡卵,推之可动,后逐渐长大,使腹部膨隆如怀孕。但月经不受影响。
扯法 扯法 推拿手法。清·夏云集《保赤推拿法》:“扯者,于儿皮轻轻频摄之而频弃之也”。即用拇、食二指轻轻摄着小儿皮肤一提一放,至皮肤上出现充血性红斑为度。常用于眉间、颈项、背腹等处。有祛风散寒、退热止痛、醒目止喉痒等作用。
臣使之官 臣使之官 指膻中。在膈上两乳间,位近心肺,为宗气发源地,能助心肺输转气血,协调阴阳,使精神愉快,故类比之为臣使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辰 辰 十二地支的第五位。又十二支总称为“十二辰”。“浃辰”连用表示十二日。
辰星 辰星 ①即水星。三日六十五天绕天运行一周。《素问·金匮真言论》:“其应四时,上为辰星”。②房宿。
沉唇 沉唇 即唇紧。
沉即主骨,沉即为肾 沉即主骨,沉即为肾 沉脉为病在里,主肾气不足,肾主骨,故谓之。
沉脉 沉脉 脉象的一种。指脉搏波动部位深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内伤里证。有力属里实,无力为里虚。由于病邪在里,侵犯脏腑,所以呈现沉脉。
沉听 沉听 听力减退的表现。即声音大才能听到。也即重听之意。
沉痔 沉痔 即内痔。
陈藏器 陈藏器 唐代药学家,生活于公元八世纪,四明(今浙江鄞县)人。据《鄞县志》等书记载,他曾任过三原县尉。因见《新修本草》中遗漏的药物较多、·于是收集有关文献,反复核正,并向民间调查,编成《本草拾遗》一书。原书已佚,其内容记于《证类本草》等书。共收集不见于本草的药品509种。但因没有广泛和较长时间的实践基础;因而流传不广.但其刻苦钻研,敢于纠正政府颇布的本草书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赞扬。
陈复正 陈复正 清代儿科学家,为乾隆时(1736~1795)人丫号飞霞。广东罗浮LU的道土,长于儿科,尤其长于惊风和痘疹。编著有《幼幼集成》一书。本书的特点,首先是不同意历来关于小儿惊风的认识。他把伤寒病痉、杂病致搐及竭绝脱证分为三类,总称为“搐”。伤寒病痉为“误搐”,杂病致搐为“类搐”,竭绝脱证为“非搐”。然后条分缕析,分别论其证洽。其次是反对“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说法,认为后人误信此说,肆用寒凉,伤脾败胃,贻祸无穷。他还认为“火攻为幼科第一要务,济急无捷于此。奈从前所传,悉犯关门逐盗之戒,不惟无济,反而有害。”(凡例)与以前的儿,科著作比较,有其独创之见,所以值得重视。在儿科学术发展上,有着一定的地位。此外,其内容比较全面,用方也较简约切要,为一些儿科医生在临证时所乐于参考。
陈嘉谟 陈嘉谟 字廷采,明代安徽祁门人,为嘉靖(1522~1566)时的医生。著有《本草蒙荃》一书。本书的特点是把药品的气、味、产、采、治疗方法编成有对仗性的通俗歌句,便于初学记忆。是编写歌诀的开始。在写作风格、方法上有特点。所以值得一记。
陈念祖(约1753~1823) 陈念祖(约1753~1823) 清代医学家和医籍作家,字修园,号慎修,福建长乐县人。曾中举,做过知县。在北京地区任职时,常以官行医,便利民众。幼时家中很穷,但刻苦力学,从不中断。晚年回到家乡,以医学知识教授学生,门徒甚众。陈是一位多产的医学科普作家,著作有二十多种,均以通俗易懂为其特点。其中最著名的有《时方歌括》、《时方妙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等。
陈师文 陈师文 宋代临安府(杭州市)人,大观中(1107-1110),与裴宗元等同时受命,在校正、补充过去药局方的基础上,编成《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卷,分2刁,录方297首。此外,尚著有《指南总论》13卷。
陈实功(1555~1636) 陈实功(1555~1636) 字毓仁,号若虚,明代崇川(今江苏省南通市)人,他是著名的外科学家,以外科为职业,经验十分丰富。年轻时即向技术高明的人学医(“少遇异人,授以刀圭之术”).“心习方,自习症”,积四十余年的临证经验,编有《外科正宗》一书,记述外科疾病,包括多种皮肤病和肿瘤。所记述的各种外科手术,如鼻息肉摘除、气管缝合、咽喉食道铁针摘除,都是我国外科学史上的突出成就,尤对脓肿等病的治疗经验更为丰富。此书细载病名,各附治法,后列治验和方药,内容完备,条理清楚,自唐至明的各种外科疗法多半具备。后人对他的评语是“列证最详,论治最精”,是一部代表我国明代以前外科成就的重要文献。陈氏主张外科医生要有文化修养和虚心好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对待病人要一视同仁,“不多言夸言以钩人之贿,不厚求拜谢以殖已之私.”这种良好的治学和服务态度,至今仍有学习的必要.陈氏尚主张外科应重视脾胃和饮食治疗,反对无原则地使用寒凉攻伐药品以损害脏器。陈氏常用的外科疗法是针法、吸引法和摘除法。但治疗肿疡在采用内治时,只重补托,忽视内消,为其不足之处。
陈司成 陈司成 明代医学家,字九韶,浙江海宁人。家中八世业医,他继承家业,长于治疗梅毒,在1632年著有《霉疮秘录》一书。书中明确指出梅毒是由性交传染引起,并察知本病可以遗传。他描述了梅毒各期的症状,报告了29个病例,其中包括有先天性梅毒。在治疗方面,则除水银熏剂搽剂与膏剂外,更竭力主张用丹朱、雄黄等含砷药品,是世界上用砷剂治疗梅毒的最早记载。
陈文中 陈文中 字文秀,南宋宿州符离(今安徽符离集)人,后居住在涟水,颇有医名。其医务职称为和安郎,任太医局判兼翰林良医.其《小儿病源方论》共4卷,分养子真诀、小儿变蒸候、形证门等,并有面部图形。皆先论后方,为当时所重视。其《小儿痘疹方论》以太阴一经立论为特点。此外,尚与翰林医正郑惠卿同编《幼幼新书》。
陈修团医书十六种 陈修团医书十六种 又称《南雅堂医书全集》、《公余十六种》。清·陈念祖(修园)撰,后人收辑,集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医学三字经》、《时方歌括》等十六种医学著作。因浅显易懂,切合实用,故广为流传。此外,尚有《陈修园医书》21种、48种、60种、70种、72种的刊本,多系书商牟利杂凑之品,应予注意。
陈言 陈言 字无择,南宗浙江青田人.约活动于绍兴、淳熙(1131~1189)年间。生平事迹不详。以其《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著称于世。人谓之“敏悟绝人,长于方脉,治病立效。有不可洽者,则预告以期,晷刻无爽。”《三因方》一书主张将病因分为三类,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在医史上有较大影响。此外,尚着有《产育宝庆集方》一卷
陈昭遇 陈昭遇 宋·医学家,南海(今广州地区)入。家为世代名医,其本人的医术尤为精湛。因而在开宝(宋太祖年号,968~976)初年,被荐送到开封(首都),任为医官,领温水主簿,遂居留开封。后加光禄寺丞,赐金紫绶,往来于公卿间治病,多有疗效。因小心谨慎,一直得到皇帝的宠信,被任命为《太平圣惠方》的总修官,和道士王怀隐一起,于992年编成此书。本人也因此而有名。其它见王怀隐条。
陈自明(约1109~1270) 陈自明(约1109~1270) 宋代著名医学家,字良甫,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人。曾任建康府医学教授。家三世业医,均为大方脉。他对妇科、外科尤有-专长。他对当时流传的妇产科方面的著作甚为不满.于是,广为收集当时所能得到的妇产科文献,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妇人良方》一书。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妇产科专著。其《外科精义要)》成书于1263年,为其晚年之作。重视整体和内外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痈疽的辨证记述较详.书籍刊行之后,朱丹溪为主作《发挥》,熊宗立为之作《补遗》,薛立斋又为之作《校注》可见其影响之大。强调“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的积极治疗思想.
成方 成方 指常用的经方和时方。
成方切用 成方切用 清=吴仪洛(遵程)撰于都761年。12卷。收录古今成方1300首,分为治气、理血、补养、发表、攻里等比例1类。每方均编成七言歌诀,附以方义注释,作为方剂学的初级读物。今有排印本问世。
成骨 成骨 又名骭骨。即胫骨。
成无己 成无己 聊摄(今山东聊城县)人。生于北宋嘉佑、治平年间(1056-1067)。靖康(1126年)后,其他入金,遂为金人。至金正隆丙子(1156年),年九十尚存。其生平事绩除《医林略传》有“家世儒医,性识明敏,记问该博”等数语外,其它就一无所知了。其著作有《伤寒论注》10卷,是对张仲景《伤寒论》的注解。这是以后百余家注解《伤寒论》的首创。《伤寒明理论》3卷。另外有《伤寒明♂药方论》1卷。成氏的著作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发挥,但以朴素的理论阐明《伤寒论》未发的含义,并与所用方药联系起来,形成一元化的理论体系,对辩证论治精神的阐释和发扬是有一定的贡献的。
迟脉 迟脉 脉象的一种。脉搏缓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不到60次).’主寒证。有力属实寒,无力属虚寒.
齿 齿 ①排列于前部的牙。引申为岁数、年龄。②户门,七冲门之一。⑧为骨之余,被肾所主。
齿板 齿板 牙齿干燥不润,其状如木板。多为胃热炽盛,消耗津液所致。
齿不生 齿不生 出自《诸病源侯论》。五迟之一,即齿迟。
齿迟 齿迟 小儿牙齿出生迟缓。
齿酚 齿酚 又名誓齿。即睡梦中用力咬牙,磨擦出声。常见于小儿。多为食积,虫积、血虚等引起。
齿更 齿更 即换牙,用恒齿代替乳齿,多于六、七岁时进行。《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齿寒 齿寒 牙齿酸楚.
齿痕舌  齿痕舌  即舌的两边有牙印,多见于胖墩舌。由舌体胖大压在齿缘上所形成。以阳气虚弱的人为多见。
齿焦 齿焦 牙齿焦枯。伤阴耗液所致。有垢者为肾虚火盛,胃液未竭;无垢者,为胃液大伤,脾肾之阴枯竭。
齿踞 齿踞 即牙龈肿胀隆起。
齿匿 齿匿 即齿龋。
齿谴 齿谴 即食味酸的水果或食物以后产生的牙齿酸楚不适。俗称“倒牙”.
齿龋 齿龋 病名。出自《素问,缪刺论》,又名龋齿、齿露、齿蠹。指因口腔不清洁,食物残渣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侵蚀牙釉质而形成的牙齿空洞。俗称“虫牙”或“虫蚀牙”。
齿挺 齿挺 牙齿突出者.表示松动不固,有脱落之象。
齿燥 齿燥 即牙齿干燥。多与口腔干燥并存。多为热盛伤津,水分缺乏的表现。
齿壅 齿壅 牙龈慢性肿胀隆起,使牙齿壅叠不齐。
齿槁 齿槁 即身弱年高之人,牙齿枯槁而无光泽。
齿蠹 齿蠹 即齿龋.
齿衄 齿衄 即牙龈出血。胃经积热,或肾阴亏损,或脾虚不统血,均可导致牙龈出血。
齿龈 齿龈 即牙龈。
齿龈结瓣 齿龈结瓣 即齿龈肿胀。齿龈肿胀多伴出血。有时溃烂、蓄脓、疼痛。口中有臭气,多属胃热炽盛.
尺肤 尺肤 前臂尺侧的皮肤。
尺肤热 尺肤热 前臂尺侧的皮肤灼热。
赤白带下 赤白带下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一百五十二卷》,指阴道中流出亦白夹杂的粘液,连绵不绝。多为肝郁犯脾,湿热下注冲、任、带脉所致,
赤白痢 赤白痢 病名。指下痢者的粪便中,血、脓、粘液相混杂,赤白相间。多因湿热挟滞,阻于肠胃,气血受损所致。
赤白肉际 赤白肉际 指手足掌侧与背侧的交界处。
赤白浊 赤白浊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是白浊与亦浊的合称。溺浊,精浊均有白浊、赤浊之分。
赤鼻 赤鼻 即酒齄鼻。
赤肠 赤肠 即小肠。
赤虫病 赤虫病 九虫病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临床表现为肠鸣、腹泻,时或便脓血。
赤带 赤带 病证名。见《千金要方》。指从阴道中流出颜色淡红而粘稠,似血非血的分泌液。多因心肝火盛、湿热下注所致。若带色暗褐如茶色,兼有恶臭,应考虑是否有岩症存在。
赤带抱轮 赤带抱轮 即抱轮红。
赤淡黄筋 赤淡黄筋 推拿六筋穴之一,又称心筋。
赤帝 赤帝 信迷的说法,指南方的天帝。
赤凤摇头 赤凤摇头 (一)推拿方法术语:①—手握住小儿肘部,一手挟住小儿手指,进行摇动。有通关顺气、补脾和血等什:用。②捧住小儿头部耳前上方处轻轻摇动,用于治疗惊风。⑧摇动小儿拇指,有健脾作用。(二)针刺手法。即白虎摇头。
赤凤迎源  赤凤迎源  古刺法。出金·窦汉卿《金针赋》。又名凤凰展翅。方法是先进针至深部,再提针至浅部,得气后,再进针至中部,随即大幅度快速捻转,一提一放,针柄飞旋。病在上者吸气时右转提针,病在下者呼气时左转插针,适用于经络气血壅滞之证。
赤筋 赤筋 推拿六法之一,又称浮筋。
赤筋板晴 赤筋板晴 又称胬肉攀睛。出《异授眼科》。类似翼状胬肉。
赤金 赤金 铜之别称。
赤疽 赤疽 即额疽。
赤痢 赤痢 医工古代对医生的称谓。
赤痢 赤痢 即血痢。见《寿世保元》,
赤脉传睛 赤脉传睛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多由心火亢盛,肾水虚衰引起。表观为在对眼裂的球结膜上,有多数横形束状的小血管由眦部向眼球中央扩展。类似胬肉攀睛的轻症。
赤膜 赤膜 又名红膜。生在角膜或结膜上的带有血丝的薄膜;
赤膜下垂 赤膜下垂 病证名。出《世医得效方》。又称垂帘障。形容角膜上缘新生成排的小血管逐渐向下延伸,似垂帘一样。由于肺肝风热,脉络壅滞,或因椒疮引起。影响视力,并有羞明、流泪等症状。
赤气 赤气 即火气。
赤如衃血 赤如衃血 出《素问·五脏生成》。衃(p6i胚),凝聚的死血。①衃血,即凝结的死血块。②是心的真脏色。形容面色暗紫无光泽。
赤水玄珠 赤水玄珠 书名。明,孙一奎撰于1584年。有两种版本。一为《亦水玄珠全集》之略称,22卷。一为《亦水玄珠全集》之一种,10卷。共分72门。其中内利·杂病67门,其它伤寒、妇人、小儿、痘疹、外科5门。论病先列古今各家之说,再附己意于后;大旨以证为主。故对寒、热、虚、实、表、里、气、血之中淳谆致意,颇精于辨证论治。但多玄秘色彩,特别刁:第十卷祛损、痨瘵门中,附方外还丹,专讲以人补人的采炼之法,甚为荒诞,是其不足之处。
赤丝乱脉 赤丝乱脉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第七卷。又名血睛乱脉。即球结膜的慢性充血。多由风沙烟尘刺激,或用眼过度,或嗜酒等引起白睛血络瘀滞所致。表现为球结膜上小血管充血,纵横交错,并伴有眼痒、灼热,干涩、羞明等,类似慢性结膜炎。
赤丝虬脉 赤丝虬脉 即赤丝乱脉。
赤沃 赤沃 即赤痢。《素问·至真要大论》:“溏泄,传为赤沃”。
赤炎疮 赤炎疮 病名。又名赤炎风。出《外科启玄》。表现为遍身起小红点,时隐时现。多由风热犯肺、郎于肌肤所致。
赤游丹 赤游丹 即丹毒。
赤游风 赤游风 ①一种骤起骤退的皮肤红肿斑块。游走无定,可孤立出现,也可蔓延散在,灼热瘙痒,可伴有烦躁不安,呕吐腹泻等。类似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药物性皮炎等。②指新生儿月毒。
赤浊 赤浊 病证名。①指小便混浊色赤。②指尿道口常滴出血性浊物。
赤子 赤子 初生婴儿。多用以指人民大众。
赤疔 赤疔 指舌疔生于舌根者。
冲服 冲服 服药的一种方式。即用水或酒等调药吃下。能冲服的药多为易溶的颗粒状内服制剂,如感冒冲剂,或粉末如珍珠粉、三七粉等;
冲脉 冲脉 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骨空论》。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故有全身“经络之海”和“血海”之称。其循行路线是:起于胞中(女子之胞宫,男子之精室),下出会阴。分为三支,一支过会阴,绕肛门,上行于脊柱内,与任督二脉通;出于膀胱经大杼穴。一支出会阴,过阴器,出于气街,沿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二经脉之间上行,散布于胸中,其分支走于表,上行于咽喉,络口唇。一支下出会阴,沿下肢内侧下行到踝后跟骨上缘,分出一支脉到大趾间。冲脉有病主要表现为气逆上冲,哮喘,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乳少,不孕,疝气,下肢痿软等。
冲气 冲气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指因饮邪内伏,肾阳虚衰;引起的冲脉之气上逆。主要表现为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伴手足厥逆,小便困难,脉沉微,或面热如醉,头晕目花等症。
冲任不固 冲任不固 指妇女冲任二脉受损,气血两虚,不能固摄,弓[起的崩漏、流产、带下等证。
冲任损伤 冲任损伤 指冲任二脉受损所致的病证。冲任二脉与月经和妊娠有密切关系,冲任损伤,多表现为月经不调,下腹疼痛,腰酸痛,不孕,以及崩漏、流产等.
冲为血海 冲为血海 出《素问上古天真论》王冰注。冲脉是十二经脉会聚的要冲,与妇女月经来潮有密切关系。《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
虫 虫 寄生虫。
虫斑 虫斑 面部圆或椭圆形的淡白色斑片。即单纯糠疹。古人认为与肠道寄生虫有关,故名.
虫病似痫 虫病似痫 病证名。一般指蛔虫扰动引起的严重腹痛,在临床上表现为类似痫病发作时的症状。
虫鼓 虫鼓 又名虫胀。由肠胃寄生’虫所致。表现为腹部胀大作痛,四肢浮肿不甚,能食,喜食茶叶、盐、泥土、碎石之类,面部有红点或红斑;多如虫蚀之象.
虫积 虫积 指肠寄生虫病。临床可表现为腹痛、流涎、消瘦、腹大、贫血、消化不良等.
虫积腹痛  虫积腹痛  即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腹痛。
虫入耳 虫入耳 指各种昆虫侵入耳道。
虫兽伤 虫兽伤 泛指虫兽等各种动物对人体的伤害.如蛇、犬和其它猛兽的咬伤和各种小昆虫的叮、刺、咬伤等。
虫吐 虫吐 小儿胃肠内的蛔虫,被胃经的寒、热扰动,上逆胃腑而作吐.呕吐清稀涎沫,腹部时时作痛,大便中有蛔虫,或呕吐蛔虫,
虫心痛 虫心痛 病名,出《千金要方》.又名齿心痛、虫咬心痛。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发作时疼痛难忍,休止时宛如常人。可有面黄斑白,乍青乍白乍赤,呕吐不食,吐物中有蛔虫等症.
虫咬心痛 虫咬心痛 即虫心痛。见该条。
虫臌 虫臌 血吸虫等寄生虫类引起的肝硬化性腹水称“虫臌”.表现为腹部臌大,青筋暴露,大便少;饮食差,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情绪急躁,肝脾肿大等症.
虫痫 虫痫 由肠寄生虫引起的痫证。
虫瘕 虫瘕 见《灵枢·厥病》为蛔虫扭结成团,阻塞肠道所致.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部可触到肿块.虫散则肿块消失,虫聚则肿块出现.并可伴有恶心、呕吐清涎、纳呆、反酸等症。
抽筋 抽筋 即转筋.
抽筋痧 抽筋痧 痧证之一。见《杂病源流犀烛》。表现为两足抽筋剧痛,并有体表青筋(静脉)怒张绽起。
初潮 初潮 指女子的第一次月经。
初持、久持  初持、久持  初持就是才开始切脉,久持就是持续较久的切脉。—般切脉应在一分钟以上,才能弄清脉的至数和形象。对一些有病脉的人,时间更长些。一般要3-5分钟才能诊察清楚。对一些运动后或情绪紧张的病人、需要等他安静后,再行诊脉,以免影响诊察结果.
初生不尿 初生不尿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指婴儿出生后两天仍无小便。
初生不乳 初生不乳 病证名。婴儿出生12小时后不吮乳。
初生不啼 初生不啼 病名。又名寤生、梦生、闷气生、草迷、落地惊。即新生儿窒息。
初生儿啼哭不止 初生儿啼哭不止 小儿初生,日夜啼哭不止,多与心肝有热有关
初生目闭 初生目闭 病证名,指小儿初生目闭不开,多系热蒸于脾所致。
初生目烂 初生目烂 病证名。指新生儿眼睑红肿、糜烂。
初生乳核 初生乳核 病证名。指婴儿乳房胀大并有泌乳现象。
初生拭口 初生拭口 即将初生儿口中的秽液用消毒棉花拭去.
初生无皮 初生无皮 指新生儿的先天性皮肤缺损。表现为上半身或下半身赤烂,尤:以鼻沟、肛门、阴部为最明显。多见于先天性梅毒。
初之气 初之气 运气术语。为一年中的第一次主气。从大寒算起,直到惊蛰之末,共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的时间。在六气之中属“风”。
初中 初中 运气术语。中与“终”通。每步之气,前半步为“初”,后半步为“终”。前半主地气升,后半主地气降。
出春 出春 出春天的时日。
出针 出针 亦称拔针。即在针刺完毕时,用捻转或直接上提的办法将针拔出。
传 传 传经的简称。表示热性病发展的阶段性。不传,指病情稳定,不发展。
传道—传导 传道—传导 道,即“导”。
传道之腑 传道之腑 即大肠。《灵枢—本输》:“大肠者,传道之腑。
传道之官 传道之官 即大肠。《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道,通导。
传化之腑 传化之腑 出《素问·五脏别论》。指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因它们具有消化饮食、吸收营养、津液和排除糟粕的功能,故称。
传经 传经 《伤寒论》术语。指外感热病的发展变化。即从一经的证侯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病邪的轻重,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传经与不传经的重要因素;观察是否传经,主要取决于脉证的有无改变。
传经尽 传经尽 一般外感病按六经的顺序传变,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证候发展到厥阴经终至,称传经尽,
传尸 传尸 即劳瘵。多为今之结核病。
传尸劳 传尸劳 ①即劳瘵.②指痃疟,
传中 传中 传,指传经;中,指直中.详见传经、直中三阴条。
串疽 串疽 指发生于背胁部的,几个互相通连的慢性溃疡.
串雅内外篇 串雅内外篇 书名。清·赵学敏(恕轩)撰于1子59年,为《串雅内篇》4卷和《串雅外篇》4卷的合刊本。主要是收集编撰走方医;(铃医)宗伯云的治疗验方而成;。内容有:截药、顶药、毒药、单方、外治,制药、治疗动植物病方等。是一部研究铃医的重要著作。
吹  吹  《玉篇》“呼气”。《集韵》柞“”.形声词。吹奶即乳痈.妇女哺乳期乳房发生的急性炎症。
吹花癣 吹花癣 病名。出《疡科选粹>>。又称“桃花癣”.多发于春季。妇女患之较多。皮肤损害多在面部、额部。初起潮红,伴有小丘疹;继而成片,边界不清,上有少量鳞屑。多为肺胃内热兼有风热外袭而成。
吹乳 吹乳 病名.出《儒门事亲》。指妇女哺乳期,乳腺管闭塞,乳汁郁积,肿胀成痈。多由乳头不洁感染所致.前人称乳吹.分内吹、外吹两种.类似乳腺炎。
吹药 吹药 是用于口腔、咽喉、耳、鼻等处疾病的散剂。因古时多以纸筒、细竹管、苇管,将药吹入上述器官中,故名.例如,小儿咽喉肿痛、气闭不通,用生甘草、朴硝研为细末(吹喉散)吹入喉中以治之等.
纯阳之体 纯阳之体 指小儿的体质。小儿正当生机发育兴盛之际,阳气总是处于相对优势,发病中也易高热伤津,故名。
此而竭之 此而竭之 顺应疾病之势以祛 除疾病。如泻下者,反而用疏利之法治疗之。
此事难知 此事难知 书名。元·王好古撰于1308年。2卷.师承李杲。书中对伤寒六经辨证的论述较详细。
刺家 刺家 针刺医生。
刺手 刺手 针刺术语。指持针施刺的手。一般习用右手。
从革 从革 运气术语。从,顺从;革,变革。意为顺从于变革。金运不及的年份,金从火化,收气不足改变其肃杀的特性,故称为“从革”。参见《素问=五常政大论》。
从外测内 从外测内 意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如证候,经过人们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去测知机体内部脏腑气血的变化,以抓住疾病本质的过程。
从治 从治 即反治。
丛毛 丛毛 即聚毛。
丛针 丛针 将若干等长的针,使其尖相齐固定,治疗时垂直进行浅刺的一种疗法。多用于治疗麻痹一类疾患。
存案 存案 一种草类,名和性质均不详.
存真图 存真图 书名。宋·杨介著。1卷。其内容为解剖图谱.是在一次行刑后,对尸体解剖的描绘。
寸白虫病 寸白虫病 即今之绦虫病。因其节片盈寸,色白,故名。
寸关尺 寸关尺 诊脉把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即桡骨茎突的内侧是关部,它的前面是寸部,后面是尺部,左右手三部脉各代表一定脏腑的脉象。前人对各部属何脏有很多说法。现在常用的草分法是:左手寸部属心、关属属肝(包括胆),尺部属肾(包括小肠、膀胱);右手寸部属肺,关部属脾(包括胃),尺部属命门(包括大肠)。总的来说,两寸部诊察人体上部,两关部诊察人体的中部,两尺部诊察人体的下部。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切按法,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的脉象,以利于确诊。又者,由于男女因性别的关系,阴阳各有盛衰,反映在两手三部脉象上了忣差别,前人认为在左属阳,右属阴。男子阳气偏盛,在正常情况下,多以左手稍大于右手为顺。女子阴血偏盛,以尺脉盛,寸脉稍弱为正常。关于脏腑分属各部的主张是前人临床经验的总结,它的道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寸口 寸口 又称“气口”、“脉口”。位于桡骨动脉搏动处。寸口是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动脉,前人认为“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寸口”。脾胃吸收水谷营养物质滋养周身各处是通过肺朝百脉来实现的。在经络上,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胃。所以全身脏腑经络各部的生理病理变化都可以反映到寸口的脉上。这就是脉诊“独取主口”理论依据。参见《素问·经脉别论》。
达生篇 达生篇 书名。清=亟斋居士撰于1715年。1卷。是一部产科专著,尤重于难产。认为难产的原因是:坐草太早,惊恐、努力和妄任稳婆所致。所以主张顺其自然,不要急迫勉强。即产妇临产时要沉着、镇静,掌握“睡‘忍痛、慢临盆”六字。有一定的道理的实用价值。文字较为通俗简要。有排印本。
达邪 达邪 即透邪。
大悗 大悗 即大闷。
大病 大病 ①重病。②《诸病源候论》:“大病者,中风、伤寒、热劳、温疟之类是也。”
大肠 大肠 六腑之一。主要功能类似今这结肠,在小肠之后吸收被消化食物中的水分和养分,使之成为粪便,由肛门排出。
大肠寒结 大肠寒结 指因寒而致的大便秘结,表现为腹部隐痛,大便秘结,口淡,苔白少黄,脉沉弦,多见于习惯性便秘。
大肠绝 大肠绝 指腹泄严重,次数特多。
大肠咳 大肠咳 咳嗽时伴有大便失禁。
大肠热结 大肠热结 因热所致的大便秘结。主要表现为便秘,腹痛拒按,腹部胀满,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多见于热性疾病。
大肠湿热 大肠湿热 湿热之邪蕴于大肠。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泄,里急后重,大便粘液脓血,发热,口渴,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大肠虚 大肠虚 指大肠的气虚。表现为肛门松弛无力而致直肠脱垂。又称脱肛。见于久泻久痢的病人。常与脾虚并存。如久泻久痢,完谷不化,粪便不臭,肠鸣等。
大肠虚寒 大肠虚寒 指因虚寒导致的大肠传导功能失调。多为脾胃阳虚,命门火衰所致。表现为大便清稀,间见粘液,经久不愈,腹部隐痛,喜热喜按,四肢不温,甚至大便失禁,肛门下脱,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大肠液亏 大肠液亏 指大便燥结。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排便困难及由此而来的腹胀,头晕等症状。多见于老年性便秘,习惯性便秘,热病后便秘等。
大肠主传导 大肠主传导 大肠的功能是将小肠消化吸收后传送下来的补消化食牪进一步吸收其水分和养料,使之成为粪便而排出体外。故说它主传导,故称之为“传导之官”。
大动骨 大动骨 指胸椎和腰椎。
大毒 大毒 毒性剧烈的药物。
大肚 大肚 胸下脐上部位,即上腹部。
大方 大方 指药味多、量重、力强而顿服的或能治下焦肝肾病的方剂。对病重或有兼证的多用大方。如下法中的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即是。
大分 大分 大块肌肉之间的肌膜。
大骨 大骨 四肢、脊柱的大块骨骼。
大骨枯槁 大骨枯槁 大骨指四肢和躯干部的大骨;枯槁、枯萎的意思。即因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极度营养不良或恶病质状态,也与某些神经肌肉疾病有关。
大谷 大谷 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指上肢的肩、肘、腕关节。下肢的髋、膝、踝关节,四肢共十二个。
大关节 大关节 ①指腰膝关节。②指上下肢十二个大关节。
大观本草 大观本草 即《大观类证备急本草》。宋·唐慎微著。本书在《补注本草》和《本草图经》的基础上,增补了新药,并收集了历代方书,有关药性的论述而成。共31卷,60余尤言。增补新药628种。总计收集中药1746种。因刊行于宋大观二年,故名。
大汗 大汗 即出汗过多。
大化 大化 ①自然的变化。②人生的变化。
大火 大火 ①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卯,与二十八宿相配为氐、房、心三宿。②星名。简称“火”,即“心二宿”。
大节 大节 ①人体的大关节。②手指与足趾的第一节。
大结胸 大结胸 结胸症的类型之一。属太阳表证未解而误用下法。表热内陷水结于胸而出现自心下至小腹的硬满而痛,拒按等症。
大解 大解 大便。
大筋 大筋 人体内强大突出的肌肉。《素问·气府论》:“项中大筋,两傍各一”。
大经 大经 大的经脉。
大络 大络 全身最大的络脉。包括十五络或“胃之大络”。
大麻风 大麻风 即“麻风病”又称“疬风”、“癞风”等。
大脉 大脉 脉象的一种。脉搏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大于正常。在临床上,大而有力是邪热亢盛的实证;大而无力的是虚阳外越,气不内守的虚证,多和其他脉象兼并出现。
大明 大明 即太阳。
大气 大气 ①自然界的空气。②胸中呼吸之气。
大肉 大肉 指腿,臂等处较大而强劲有力的肌肉、
大肉陷下 大肉陷下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大肉指人体较强大的肌肉,收缩时能看到隆起,陷下指消瘦和萎缩,大肉下陷泛指人体极度营养不良,恶病质和某些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肌肉萎缩。
大神灵 大神灵 极其聪明而有智慧。
大数 大数 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大术”。
大头瘟 大头瘟 又名大头风,大头伤寒。瘟病之一。因感受风温时毒,侵犯脾胃二经,以头面红肿或咽喉肿痛为特征,严重的可伴有耳聋,口禁、神昏、谵妄等危候。
大腿痈 大腿痈 即大腿部的痈疽。出《疡医大全》。
大泻 大泻 针刺手法中泻法的一种,即在针刺得气后,手持针柄前后左右摇动针体,使针刺的孔穴扩大,出针时猛出,以通利扩大邪气的出路。
大泻刺 大泻刺 “九刺”的一种,指用铍针切开大的脓疡排脓的一种方法。《灵枢·官针篇》:“六曰大泻刺者,刺大脓也。”
大要 大要 古医书名。已佚。
大一 大一 同太一。古代指创造天地尤物的元气。
大医 大医 品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
大运 大运 运气术语。也称中运,因它处在天下地上的广大空域故而得名。大运统主全年的岁运,即统主全年的气候总变化。它是五运的基础部分。主运、客运都是依据大运的五行属性来推测气候的变化的。《素问·天元纪大论》:“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就是指统主一年的大运。大运值年的五行属性标志一年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即土运值年时,该年的湿气较重;金运值年时,该年燥气较重;水运值年时,该年的寒气较重;木运值年时,该年的风气较重;火运值年时,该年的暑气较重。但因运有太过和不及之分,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虽值年的五行属性相同,气候的变化也不一样。如戊癸值年均属火年,但戊为阳年,为火运太过,可致热气偏盛;癸为阴年,为火运不及,水来克火,则可能出现气候戳记。大运的术过和不及,医籍中用五音来表示。五音是古代的声韵,名称是宫、商、角、徵、羽。其与五行相配属的关系是角属木,徵属火,宫属土,商属金,羽属水。用太,少,正来表示太过、不及和平年。如木年太过为太角,不及为和平年。如木年为正角之类,其它可类推之。用五音配属五行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中有“东方生风,风生木,……在音为角”;“南方生热,热生火……在音为徵……”的论述。古人认为五行、五方、五音、五脏都是互相关系着的。象这样,大运统主一年的岁运,从甲到已五年一循环,每运值一年岁运,三十年为一纪,六十年称一周。六十年中,每运共得十二年,其中阳年六年,阴年六年。按此来推测每年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大针 大针 “九针之一”一名“燔针”,长四寸,用于治疗水肿、肿毒,有解肌散结和排毒的作用。
大指次指 大指次指 即次指。
大椎骨 大椎骨 即第七颈椎。
大厥 大厥 出自《素问·调经论》。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症。原因多为血气过于充盛,上冲头部,使人突然昏倒。多属卒中范围。
大偻 大偻 即今之驼背。
大溲 大溲 即大便。
大楗骨 大楗骨 股骨的别称。
大牖 大牖 指头面部的孔窍。即五官。牖(音又。窗户)。
大眦漏 大眦漏 眼内眦经常流泪、流脓的症状。
大瘕泄 大瘕泄 古病名。出《难经·五十七难》。症见阴茎中痛。
呆病 呆病 病名.见《辨证录》,又名痴呆。即精神、语言、行为失常的精神病、癔病。多因肝气郁结。脾胃受伤,痰湿内生,蒙闭心窍所致。
代脉 代脉 脉象的一种,数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止有定数,主脏气衰弱,主要是以及功能不良,精神刺激,跌仆损伤疼痛等均可引起发作。代有代偿之意。
代脉 代脉 脉之一种。代脉的简称。
代指 代指 指甲旁的化脓性炎症,即甲沟炎。
担肠痔 担肠痔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其痔横在肛门”故名。
丹 丹 ①丹砂,朱砂。②芗名,汉代以后的首家方士以丹砂、丹汞炼制成的药叫“丹”。引申为丹中药由精炼而出的成品圴称为“丹”。一般为粉末将或颗粒状。如白降丹、紫雪丹、玉枢丹等。
丹毒 丹毒 因其颜色鲜红如丹(朱砂)而称“丹毒”。起病突然,恶寒高热,局部皮肤灼热疼痛,呈均匀的鲜红色,稍有肿胀,并迅速向周围扩散。可朋大小不等的水泡。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发生在面部的称“抱头火丹”,或“大头瘟”。生于小腿的称“流火”。生于胸腹部称“内发丹毒。”新生儿丹毒称“赤游风”等。
丹剂 丹剂 多指经加热升华提炼出的含汞、硫等化合物的矿物制剂。外用者多粉末或颗粒状制剂,如红升丹、白降丹之类。又在临床上对某些贵重药物,或有特效而剂量很小的芗剂型也称为丹。内服丹剂并无一定类型,如小回春丹、活络丹是丸剂,玉枢丹是锭剂,化癣丹是汤剂等。
丹田 丹田 ①道家称人身脐下三寸为丹田。②男子精室、女子胸宫所在之处。③经穴名。即石门穴的别称。阴交、气海、关元也有别称为丹田者。但通常指关元穴为丹田。④气功意守部位的名称。两眉间为上丹田,心窝处为中丹田,脐下部为下丹田。
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 (公元1347年)书名。5卷。元·朱震亨(彦修、丹溪)著。后经程充删订校正,复刊于1481年,即今之流通本。卷首医论6篇,然后分列以内科杂病为主和各科症证100篇。每证先引朱氏原论,次记其学生戴元礼的辩证论述,并介绍治疗方剂。其中各病证的附录部分对病名的解释和因、证、治疗等方面,均有扼要的。佤贯穿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和他对气、血、痰、郁诸病治疗的见解和丰富经验。后附有《丹溪翁传》。今有排印本。
丹溪治法心要 丹溪治法心要 书名。8卷。为丹溪门人所记录。前6卷述内外科证治124条。第7卷述妇科治法11条。第8卷述幼入治法23条。与《丹溪心法》、《脉因证治》、《治法机要》之类可相参证。
单按总按 单按总按 用一个手指切按寸、关、尺某一部位的叫单按.食、中、无名指同时按在寸、关、尺部位上叫总按。单按有利于对个别脉象的了解;·总按有利于各部位脉象之间的纵横比较。
单蛾 单蛾 乳蛾之发生于一侧者。即单侧咽扁桃体炎.
单方  单方  简单的方剂,药味不过一、二味、适应证比较单纯。药力专一,收效迅速。多用于一病一证,或急救。如独参汤之用于急救,紫苏叶煎汤加姜汁用于解鱼蟹毒等。
单腹胀 单腹胀 即鼓胀证中之无面部及四肢浮肿者。见鼓胀、水鼓等条,
单盘膝 单盘膝 练坐式气功的一种坐法,盘坐中的一种。条件如双盘膝。其不同处是不取结盘,而是将—侧下腿置于另一下腿上,两脚侧置于另一下肢的膝胭处即可。这种坐式较双盘膝易行,现在练功的人多采用之。
单行 单行 出自《神农本草经》。药物配伍的七情之一。指单用一味药以发挥治疗作用。如甘草、大海之单用于治疗咽喉疾病等。
旦日 旦日 第二天。
旦日夜半 旦日夜半 次日半夜。
但欲寐 但欲寐 ①精神困倦嗜卧其状似睡。②证名。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经主症之一。由邪入少阴,心肾阳气衰竭所致。表现为精神淡漠,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一种朦胧状态。
当促其间 当促其间 缩短治疗的时间间隔。
当归草堂医学丛书 当归草堂医学丛书 书名.清·丁丙辑。初刻10种.刻印于1878年。包括《颅囟经》、《传信适用方》、《卫生宝书》、《太医局诸科呈文》、《产育宝庆集方》、《集生方》、《产宝诸方》、《急救仙方》、《瑞竹堂经验方》、《痃疟论疏》等;1884年增刻《明堂灸经》、《铜人针灸经》二种。
刀圭 刀圭 ①古代一种量药末的器具,形状如刀圭的圭角,一端是尖形,中部略凹陷。一刀圭约等于1/10方寸匕.②古代对医术的一种别称。
刀环 刀环 一种古钱,形狭长而弯,如刀,柄端有圆孔,可以架蛋壳于火上.
刀晕 刀晕 外科手术时精神紧张引起的晕厥.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出汗,脉细微而数等.
导法 导法 即引导排泻大便的方法。用药液灌肠,或用栓剂塞入肛门,促使大便排出。如蜜煎导法、肥皂导法,猪胆汁导法等。
导气 导气 ①针法术语。即诱导得气指在针刺气不至时,采取各种手法,如按循、令患者加深呼吸等,以促进气至{得气)的方法。②气功术语。意同引气。
导痰安神 导痰安神 用于治疗由痰引起的心胆俱虚,惊悸不寐的方法。常用导痰定志方(天麻、全虫、半夏、胆星、橘红、菖蒲、枳实、茯苓、竹茹)。
导药 导药 用易溶而滑润的药物,制成锭状、柱状或丸状,塞入肛门,使燥结粪便易于排出的方法。
导引 导引 古代的一种健身方法。以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相结合为特点。又作“道引”。《庄子·刻意》:“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比”。唐·王冰谓:“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古代导引,一般徒手进行,也有的辅以简单器械,以达到行气活血,养筋壮骨,除劳去烦,祛病延年的目的。
导滞通腑 导滞通腑 治疗积滞内停的一种下法。以行气消导药与泻下药合用为其特点。
灯火灸 灯火灸 也称打灯火、油捻灸、灯草灸等.用灯心草蘸香油;点燃后,迅速按在穴位上的一种灸法。灯火灸耳尖点治疗痄腮颇为有效。此外,也用于治小儿惊厥、小儿消化不良、疟疾、胃痛等。
邓苑 邓苑 明代眼科学家。字博望。江西清江县人。编有《一草亭目科全书》,汇集了不少眼科常用疗法和方剂,对药物真伪的辨别等方面,也有所记述。
地苍 地苍 张景岳:“地之苍黑,枯暗如尘。”即无光泽黑灰色。
地穿 地穿 即地穴。
地道 地道 月经通行的道路。地道不通,即月经闭止。
地阜 地阜 运气术语。“水气”降地被 阻碍的意思。
地阁骨 地阁骨 即下颌骨。
地化 地化 运气术语。指“在泉”的变化而影响生物的变化者。如风、热、湿、火、燥、寒等。
地纪 地纪 ①地之六位,指木、火、土、金、水。②即“地维”,引申为地的四极,即四方极远的地方。
地晶 地晶 运气术语。阻碍“木气”降地的一种力量。
地经 地经 大地的道路之意。
地廓 地廓 古解剖学名词。即上下眼睑。
地数 地数 运气术语。指在泉的术理。
地玄 地玄 运气术语。即“火气”降地被阻碍的意思。亥,属水,属北方。
地运 地运 运气术语。指“在泉”的运行。
地支 地支 支:支条,分支。故地支有地气分支的含义。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支。中国古代取用这十二个字的古字意来表示时气变化的阴阳盛衰过程。根据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规定,称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阳支表示,阴支表示不及,以表示六气盛衰的变化。地支配五行做为方位和季节的符号是:木主寅、卯,属东方,在季节为春;火主巳、午,属南方,在季节为夏;金主申、酉,属西方,在季节为秋;水主亥、子,属北方,在季节为冬;土主四时,辰、戌、丑、未四支为四时之末,故属土,属中央,在季节为长夏。地支配属六气做为三阴三阳的符号是:子午少阴君火;寅申少阳相火;丑未太阴湿土;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民族委员会厥阴风木。地支做为一年中十二个月份的符号是: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午,六月未,七月申,八月酉,九月戌,十月亥,十一月子,十二月丑。地支做为一天内时间划分的符号参见时辰条。
地噤 地噤 即地锦。
甸气 甸气 即回食单。
吊脚痧 吊脚痧 病证名.出《痧胀玉衡》。即霍乱转筋。
丁 丁 ①天干名。②通“疔”《素问·生气通天论》:“高粱之变,足生大丁。”③通“葶”。“丁葶”即“葶苈”。
丁福保 丁福保 清代人,与周去青等编《四部总录·医药编》。共收现在医书书目1500余种,其较重要者均附以序、跋、提要等。为研究祖国医学比较重要的工具书。
丁甘仁(1894-1924) 丁甘仁(1894-1924) 近代医学家。名泽周。江苏武进孟河(今常州)人。曾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女子中医专校、广益中医院。著有《喉痧证治概要》。《丁甘仁医案》为其学生所辑。
丁毅 丁毅 字德刚,明代江浦(今江苏江浦)人。为当时该地名医。他在路上碰到送葬的棺下流血,仔细观察后说:“这是活人,得开棺检查。”丧主不信。到坟地后,他强行开棺,知死者是一个孕妇,诊断后,他针刺其胸,生下一个男孩,孕妇也苏醒过来。著有《医方集宜》、《玉函经》、《兰阁秘方》等书。
丁奚疳 丁奚疳 小儿疳疾,骨瘦如柴,其形似“丁”之证。
定风 定风 温热病后期,由于热盛防阴,往往有虚风内动的现象。治疗这种病象的方剂就叫定风剂,同于滋阴熄风。常用的方剂是《温病条辨》中的大定风珠、小定风珠。
定期之纪 定期之纪 指古代纪年的方法。天干开始于“甲”,地支开始于“子”.“甲子”纪年,三十年为“一纪”,六十年为“一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定期之纪,胜复正化,皆有常数。”
定神气功 定神气功 一种不拘固定形式的站式气功。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随便站立,稳定身躯;或高楼凝望,或注视一固定目标。同时进行调整呼吸,意守丹田。目的是为了安定心神.这种站功,必须在站功上有一定基础的人才能练。
定息 定息 气功术语。指使真气固定于丹田穴,不使外泄。和凝神密切相关。
东乡造 东乡造 即东向灶。
东医宝鉴 东医宝鉴 书名。朝鲜人许浚撰。刊于1611年。是一种中国古典医籍的分类选集,分为内景、外形、杂病三大类,记述有证候、病因、治法、方剂、单方、针灸等内容,资料尚称丰富,今有影印本。
东垣十书 东垣十书 丛书。辑人不详。刊行于15世纪初叶,收集李东垣及其同代重要医家的10种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必藏》、《脉诀》、《局方发挥》、《格致余论》、《医经溯洄集》、《此事难知》、《汤液本草》、《外科精义》。另外一种刻本增加有《医垒元戎》、《斑论萃英》二种。
东苑 东苑 帝王的园林。
冬石 冬石 石脉,即沉脉,或称“营”。冬季的正常脉象。冬季气候寒冷,是阳气闭藏,万物归根的季节。肾脉和冬脉相应,所以出现稍沉的脉象。正常应是重按应指搏动,如果象弹石一样坚硬就是太过,主病在外部;如脉去虚数就是不及,主病在内部。参见《素问·玉机真脏论》。
冬应中权 冬应中权 是对冬季正常生理脉象的形容。“权”是秤砣。冬脉属肾,脉象稍沉,应该象秤砣那样沉沉下垂而搏动的样子,就是“冬应中权”的含义。参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动功 动功 气功类别之一。和“静功”相对而言。动功也就是“外功”。练功时,可看到练功者的神志和形态都处于活动状态,故称“动功”。但动功也是相对的,因其要求“精神内守,意志专一”,所以动中有静。
动脉 动脉 ①脉象之一。脉形如豆,厥厥而动摇,滑数有力,搏动部位较局限,节律不匀。见于惊恐及痛证。②可触及脉搏搏动之处。
动气 动气 ①针刺时引起的经气。②气突突然地跳动。
动中 动中 气急咳嗽。
冻产 冻产 指天冷影响了产妇的分娩。见宋·杨子建《十产论》。
冻疮 冻疮 病名。又称冻风。出《诸病源候论》,指严寒冷风所致面、手、足等外露部分的红肿、起疱、坏死、溃烂等症。
抖法 抖法 推拿正骨手法。用于腰、肩、肘、脊柱等处的软组织损伤,双手或单手握住受伤部位灼远端,用力拔伸,并向上下前后各方抖动。有放松肌肉,滑利关节等作用。
斗历 斗历 古代历法的一种。北斗七星,形似勺,称斗勺。其中五、六、七星组成斗柄。斗柄随季节的不同而转动。如斗柄指东为春,斗柄指指南为夏、指西为秋、指北为冬。用这种方法测定季节的叫斗历。
豆豆 豆豆 连绵词,形容品行好的样子,《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其状豆豆然”。
豆豉饼灸 豆豉饼灸 用黄酒调和淡豆豉末,制成厚约二分的厕饼,上放艾炷施灸的一种间接灸法。多用于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创面颜色发暗者。有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
豆豉灸 豆豉灸 即豆豉饼灸。
妒乳 妒乳 病证名。又名螳螂子。出自明·秦景明《幼科全鍼》。
兑发 兑发 即两鬓处的发际。
对口 对口 即脑疽。发生于枕骨到大椎之间的痈疽。因其正对着口腔故称之。
对脑发 对脑发 发背之对脑而生者。
对脐发 对脐发 即下发背,因其对脐,故名之。
对心发 对心发 即中发背,因其对心,故名之。
对峙 对峙 相对应的脉象。如浮、沉、迟、数、虚、实、滑、涩、大、小、长、短、洪大、微细、紧、缓等,都是相对峙的脉象。
多汗 多汗 证名。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等篇。指无气温升高、活动,服药等因素而汁出异常。
多寐 多寐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即嗜卧。见该条。
多梦 多梦 睡即作梦而影响休息。多因情郁伤肝或气血不足引起。
多忘 多忘 即健忘。指记忆力差.
多卧 多卧 即嗜卧。
夺命 夺命 穴位名。位于上臂前外侧,当肩锅穴与尺泽穴连线之中点处。
夺血 夺血 ①指失血。②因血汗同源。对于已经津液不足的病人,虽然没有出血现象,强行发汗也会影响到血液。故此,也称之谓“夺血”。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语出《灵枢·营卫生会》。夺,失去的意思。无与“勿”相通,不要的意思。血和汗同出一源,治疗上应该注意。已经失血的病人,不要再用汗法进行治疗;发汗过多的人,不要再伤其血。否则就会使病人脱水、失血,造成医疗错误,加重病情。
儿门 儿门 产儿的门户,即妇女阴道外口。
耳 耳 ①五官之一,产生听觉。②“肾开窍于耳”,肾气调和,耳的听力就会聪敏,若肾气亏虚,就要影响听力,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所以老年人肾精虚衰,髓海不足,多见耳聋失聪。
耳背高骨 耳背高骨 推拿部位名。又名耳后高骨。在耳后乳突后缘微下处凹陷中。用揉按法可治惊风抽搐,烦燥不安,外感头痛等。
耳闭 耳闭 即耳聋。
耳疮 耳疮 出《济生方》。泛指耳部化脓性炎症睡皮肤病。
耳底痛 耳底痛 即耳痛。
耳定 耳定 ①耳菌之一,形如梅子,触之痛不可忍。②耳菌之被感染者。
耳发疽 耳发疽 耳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如痈、疖、溃疡等。
耳防风 耳防风 见《喉科秘旨》。指外耳道及耳廓部的急性炎症。由肝胆三焦火盛引起。可见头痛、外下道及耳廓红肿。溃者出脓,影响开口和咀爵。
耳根毒 耳根毒 生于耳根周围的肿疡。
耳根痈 耳根痈 即耳根毒。
耳垢 耳垢 盯眝的俗称。
耳后发疽 耳后发疽 发于耳褶之意的疖肿。
耳菌 耳菌 出《证治准绳》。指外耳道皮肤上所生之小赘瘤,头大蒂小,形如蘑菇。又因其形状的不同,而有“耳痔”、“耳挺”等名称。类似外耳道乳头状瘤。
耳壳 耳壳 耳廓最外一圈,游离曲而成耳壳。又称耳轮。
耳孔 耳孔 即外耳道。
耳廓 耳廓 耳突出部的总称。
耳烂  耳烂  出《疮疡经验全书》。指耳廓及外耳道的糜烂。可见耳廓及外耳道皮肤的糜烂、红肿、渗水。多由中耳化脓破溃外流浸淫皮肤所引起。其中的部分属于外耳道湿疹。
耳聋  耳聋  听力障碍称“耳聋”。
耳门 耳门 ①耳前之屏间切迹。②穴位名,位于耳屏上切迹前方凹陷处。
耳门骨 耳门骨 又名玉梁骨。即下颌骨的关节突。
耳泌 耳泌 指小儿耳内炎症而有分泌物流出者。
耳鸣  耳鸣  出《灵枢·海论》等篇。为不自主的耳部鸣响。实证多由肝火上逆,或痰火所致;虚证多属肾阴亏损,或中气下陷。实证耳鸣粗壮;虚证耳鸣声细弱。实证多用龙胆泻肝汤泄肝热,或温胆汤加黄连、栝楼去痰火。虚证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或补中益气汤补益中气。
耳窍 耳窍 即外耳道。
耳生烂疮 耳生烂疮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指耳部发炎溃烂。多因局部擦伤或湿疹等继发感染所致。
耳挺 耳挺 耳菌状如枣核者。
耳痛 耳痛 耳部炎症所引起的疼痛。可分为耳底痛、耳心痛两类。久之,可出现听力障碍。
耳心痛 耳心痛 即耳痛。
耳眩 耳眩 即耳屏。
耳痒 耳痒 由肝风扰动,肾火上炎所致。表现为耳中奇痒难忍,耳中皮肤逐渐变厚。
耳痈 耳痈 指外耳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于肝肾阴耗,火逆上冲所致。可见外耳道红肿壅闭,下根部皮肤胀痛等,破溃流脓后痊愈。类似外耳道疖肿。
耳针 耳针 是一种施针范围局限于耳部的针刺疗法。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耳部和脏腑与机体各部都有一定的联系。耳部各处的压痛点、敏感点反映机体相应部位病变。通过相关器官敏感点的分布可以看出耳壳类似一个倒卧的婴儿。耳针治疗时,用一寸或半寸的短毫针,或掀针。先用针柄或耳穴探测器探测有关病症的敏感点,然后施针。一般五至十次为一疗程。用掀针埋藏,一般不超过一个星期。
耳痔 耳痔 耳菌的一种。形似樱桃、羊乳者。
耳中痹医 耳中痹医 指耳目科医生。痹,闭阻不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
耳中结核 耳中结核 即耳菌感染者。
耳作蝉鸣 耳作蝉鸣 即耳鸣。
耳疔 耳疔 出《疮疡经验全书》。指生于外耳道内之疖肿。由肾经火毒所发。为椒目样的小疖,顶尖根硬,疼痛剧烈,可破溃流脓。
耳疳 耳疳 指外耳道轻度肿胀,且经常流出腥臭脓液的病证。多由湿热内蕴,肝火上扰所致。脓液偏于黑色者叫“下疳”,脓液偏于黄色者,叫:“眝耳”。脓液偏于青色者叫“震耳”。脓液偏于白色者的叫“缠耳”。脓液偏于红色者的叫“风耳”。实际上是一种病,其颜色不同,可能与不同的细菌感染有关。
耳衄 耳衄 即耳出血
二不足 二不足 指尿频急,桡动脉微细如发。
二干 二干 古人将十天干分为“刚”、“柔”两个部分,称为二干。奇数(单数)为“刚干”:皿、丙、戊、庚、壬,也即阳干;偶数(双数)为“柔干”:乙、丁、己、辛、癸,也即阴干。《素问·刺法论》:“刚柔二干,失守其位,使天运之气皆虚乎?”
二候 二候 ①天、地、人三候之二。②伤寒传经到第十四天。
二皇 二皇 指伏羲、神农。《素问·著至教论》:“著至教,疑于二皇。”
二节 二节 指阴茎和睾丸。《灵枢·邪客》:“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女子是没有睾丸和阴茎的人)。
二毛 二毛 头发斑白;也指头发斑白的老人。
二气 二气 ①指阴气和阳气。《易·咸》:“二气感应以相与。”②指阴阳不调和。《淮南子·说山训》:“天二气则成虹,地二气则泄藏,人二气则成病”。
二十八脉 二十八脉 ①指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即: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疾。②二十八条经脉,即左右十二条正经合计的二十四条经脉,加上任督、阴跷、阳跷四脉,总称二十八脉。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 二十八个星宿名。也叫二十八舍。与运气学说有关。古代用以标志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等天体的运行方位。由东南起,向东、向北、向西、向南分布,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为东方七宿;斗、牛、妇、虚、危、室、壁为北方七宿;奎、娄、胄、昴、毕、觜为西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为南方七宿。合计二十八宿。
二十四步 二十四步 天文学用语。与运气学说有关,指四年的时间。地球绕天一击的六分之一为一步,每年约行六步,每步为六十度。六六三百六十度为一周,一周恰为一年。《素问·六微旨大论》:“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
二竖 二竖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竖,小孩。故后世以“二竖”做为病魔的代称。
二阳併病 二阳併病 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伤寒六经辩证中两个阳经同时患病。即一个阳经的症状未除,另一个阳经的症状又出现,如先见太阳病发热、头痛、恶寒,又见欲呕,胸胁痛等的少阳证候等。
二阳三阴 二阳三阴 指阳明与太阴。《素问·阴阳类论》:“马莳注:“二阳者,足阳明胃经也,三阴者,手太阴肺经也”。
二阳一阴 二阳一阴 ①指阳明与厥阴《素问·阴阳类论》:“二阳一阴,阳明主病。”王冰注:“一阴厥阴,肝木也。二阳明,胃土气也。”②刺阳经二次,阴经一次。《灵枢·终始》:“刺寒厥者,二阳一阴。”刺阳经二,用补法;刺阴经一次,用泻法。
二阴 二阴 ①指少阴。《素问·大奇论》:“二阴急,为痫厥”。张景岳注:“二阴,少阴也”。②外生殖器与肛门。《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人通于肾,开窍于二阴”。
二阴二阳 二阴二阳 指少阴与阳明。《素问·阴阳类论》王冰注:“二阴谓手少阴心之脉也,二阳亦胃脉也”。
二阴一阳 二阴一阳 ①指少阴与少阳。《素问·阴阳类论》:“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马莳注:“此言肾与三焦为病者,肾胜而三焦负也。二阴者,足少阴肾经也。一阳者,手少阳三焦也”。②刺阴二次,阳经一次。《灵枢·终始》:“刺热厥者,二阴一阳。”谓刺阴经一次,用补法;刺阳经一次,用泻法。
二之气 二之气 运气学名词。一年中的第二次主气。时间从“春分”到“立夏”之末,共六十天八十七刻半,在“六气”中属“暑”。《素问·六微旨大论》:“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
发 发 病情严重的体表痈疽。
发白 发白 由于肝肾亏损,阴血不足产生的青少年或中年出现大量白发现象。
发斑伤寒 发斑伤寒 病名。见《通俗伤寒论》。分阳证发斑和阴证发斑两类。阳证斑色鲜红,毒盛者转为紫黑。阴证斑隐约细小,色微红,并伴寒象。
发背 发背 指背部所生的有头疽。即背部痈。因所生部位的高下不同,而有“上发背”,“中发背”、“下发背”的不同名称。其原因多由于过食高粱厚味,火毒内盛,又加外感风邪,以致气血瘀凝,经络阻 隔,发为疽毒。初起为一硬结,痛痒,继而渐次向周围扩大,疮头相继增多,疼痛加重。疮内化脓腐烂,形状如蜂窝。并伴有高热、恶寒、头痛、不欲食等中毒症状。以后,腐肉脱落,脓液排尽,逐渐生肌收口。由于疽症未溃前有多数脓点,很象莲蓬,故有“莲蓬发”之称;溃烂后,形台蜂窝,又有“蜂窝发”之称。
发表不远寒 发表不远寒 主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远,忌、怕的意思。风寒在表,要用辛温药发表,即发表不应当怕用热药。
发陈 发陈 万物推陈出新,生气勃勃叫“发陈”。指立春到立夏的春季三个月3植物的生发情况。
发迟 发迟 五迟之一。指小儿初生无发,日久不长,长亦稀疏萎黄的现象。
发烦目瞑 发烦目瞑 即心中烦燥,两眼发昏。
发汗 发汗 即发汗疗法,汗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
发黄 发黄 ①头发色黄。②身体发黄色。
发际 发际 ①经外奇穴名。位于前额发际中点处。②指头发之边际部。
发际疮 发际疮 ①指发生于头皮发际边缘处的小脓痂疮。多发生在后项部的头发边缘处。初起如小泡样,破后流黄水,结痂,易向周围蔓延。
发枯 发枯 毛发枯燥不润泽。多为肾虚血热,阴血不能濡养毛发所致。
发落 发落 病证名。指头发渐落稀疏,枯燥无泽,细软而黄;重者可全部脱落。多与肾虚和务虚有关。
发眉疮 发眉疮 发生于眉至额部处,初起肿胀,色黑质悲观,剧痛,甚则闷乱呕逆,溃烂成疮。
发脑 发脑 生于枕部的头疽。
发泡 发泡 用烧灼或敷以刺激性的药物使皮肤发泡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痄腮用灯草蘸香油点燃,烧灼耳廓尖部,使之起小泡的治疗方法。
发热 发热 证名,也称身热。指体温高出正常范围,可归纳为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者多属于实,内伤者多属于虚。由于发热的表现和时间等不同,故有壮热、灼热、微热、发热恶寒、恶热、寒热往来、潮热、日晡发热等的区别。也有病人体温不高而出现热象者,如五心烦热,手足心热等。
发热恶寒 发热恶寒 即发热怕冷。
发如夺索 发如夺索 脉搏来时象拔河的绳子。夺索,即拔河。
发生 发生 运气术语。土运太过的年份,生机旺盛,故称为“发生”。
发为血之余 发为血之余 血之余的血指肝血。古人认为头发是靠肝血来营养的。少年时肝血旺盛,头发光泽茂密,年老时肝血不足,头发斑白易于脱落。
发芽 发芽 指使豆、谷、麦类药材发芽以作药用的一种炮制方法。如谷芽、麦芽、稻芽、豆芽等。
发颐 发颐 病名,又名颐发、汗毒,初起恶寒发热,面颊一侧出现肿块,渐渐发展到耳前,破溃后注预见臭脓,重者可影响吞咽和呼吸。
发针 发针 即出针。
发指 发指 即蛇头疔。
法制 法制 有特殊规定的中药炮制法。有“如法炮制”的涵义。
反 反 ①治法之一。即反治法。②药物的拮抗。③惊风八候之一。《古今医鉴》:“反者,身仰向后。”
反关脉 反关脉 一一种生理性桡动脉异位。即桡动脉下端循行于腕关节的背侧。这种情况既可见于单侧,也可见于双侧,不属于病脉。
反克 反克 即相侮、倒克。
反胃  反胃  指进食后经久不下,胃部胀满,被迫吐出,吐出后感觉舒适的现象。嗜食生冷,脾阳受损,致使脾胃虚寒,消化无力;或胃病日久,湿热凝滞,胃失和降,均可出现反胃。
反侮 反侮 即反克、相侮、倒克。
反阳 反阳 运气术语。水运不及的年份,火来侮水,阳气反而亢盛,称“反阳”。
反折瘛疭 反折瘛疭 身背反张,手足抽掣。类似伸肌紧张性痉挛。
反治 反治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法的一种,有些复杂严重的的疾病,其外在表现往往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甚至出现假象。如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等。在治疗上时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采用与其外在表现相同而其本质相反的药物和措施去治疗。这种治法,由于药性与外在症状相一致通过,顺从了疾病的假象。所以,又称“从治”。实质上,反治法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正治法。
反佐法 反佐法 反治法之一。有两种含义。一是处方中药物组成的反佐法,即寒药中佐以热药,热药中佐以寒药,作为引药。一是汤药内服的反佐法,即热药冷服,寒药热服,以避免出现格拒。
反作 反作 即反常 。
范汪 范汪 晋代名医,字玄平;因曾任东阳太守,故又称范东阳。颖汨(今河南许昌)人。据《古今医统》记载,他精于医术,为人治病,十愈八九。收集民间单验方,撰成《范东阳杂药方》(又称《范汪方》)。原书已佚,部分内容散见于《外台秘要》等书中.
饭醉 饭醉 出《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指饭后昏倦欲睡的一种病证。多由脾气虚弱,不胜食气所致。
泛恶 泛恶 即恶心。欲呕吐而未吐,或仅口中泛溢清涎。
芳香化湿 芳香化湿 是中医的一种祛湿疗法。具有芳香化湿,辟秽祛浊的作用。适用于湿浊内盛,脾失健运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呕吐泄泻、食少体倦等症。
方 方 ①医方、方药、方剂之简称。②九针的一种,用以行补法。
方寸 方寸 ①指心。②精神之所在。
方寸匕 方寸匕 古量器名。绝等于2.74毫升,矿物药末2克,草木药末1克左右。
方骨 方骨 即骶骨。
方剂 方剂 简称方。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是根据配伍原则和医师的临床经验,以若干药物配伍组成的中医处方。
方剂配伍 方剂配伍 即主、辅、佐、使的配伍原则。
方剂学 方剂学 是中医治疗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中医治疗法则在药物配伍和调剂上的体现,是治疗和预防经验 总结。方剂一般由两味以上药物配伍而成。但也有例外,如“独参汤”只有人参一味。方剂中药味多少是由治疗原则决定的。如气虚用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血虚用四物汤:当归、地黄、白芍、川芎补血;气血两虚用四君子汤加四物汤治疗。特称“八珍汤”。药味相同,但用量不同,也或根据组成两个方剂。如厚朴三物汤和小承气汤均有厚朴、大黄、枳实组成,前者重用厚朴解除所机不畅千万的腹满便秘;后者重用大黄,清热攻积,解除潮热便硬的腑实证。经过炮制后的方剂,可以增强药效或产生新的作用。如大承气汤:大黄加枳实、厚朴、芒硝,可以明显增强泻下作用;芍药甘草汤中,白芍和甘草配合可治腹痛,并不等于两味药物作用的相加。另外,方剂中的某些芗是为了减轻毒性或副作用的,如十枣汤中的大枣能抑制甘遂、大戟、芫花等药物毒性,防止损伤正气。方剂是服从治疗原则的,临玣时应根据病情加减化裁,不可拘泥。
方上 方上 即鼻翼处。
方士 方士 ①医生。②懂的方术的人。
方士不能废绳墨 方士不能废绳墨 即医生不能违犯治疗法则。绳墨,木匠划线用的墨线和墨斗。引申为法则。
方有执 方有执 字仲行,明代安徽歙县人。是在《伤寒论》研究中首介“错简说”起来讨伐王叔和的人。著有《伤寒论条辨》5卷,按照自己的意见重新编辑《伤寒论》。为清初名医喻嘉言所推崇。另外,著有《本草钞》、《或问》、《痉书》各1卷。
方月 方月 以月份定方位之意。
肪膏 肪膏 动物脂肪。
房劳 房劳 又称房室劳、房室伤。指性生活过度,致使肾精虚损而为病。
房事 房事 性交的雅称.
房中术 房中术 讲究性交的淫术。
放松功 放松功 气功功法之一。上海市气功疗养所提倡的功法。特点是:呼气时默念“松”字,使全身顺次放松。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 即刺血疗法。
放痧法 放痧法 又名刺痧法。用于治疗痧毒深入血肉之中的方法。即用消毒三棱针于肘弯曲池穴、腿弯委中穴,直刺或斜刺,放出紫黑色血,以泄出痧毒。其它部位也可放痧,如百会,太阳、印堂等,视病情而定.
非风 非风 即“中风”.
飞痘 飞痘 小儿种后,在非种痘部位先于牛痘而发的丘疹和水泡。
飞法 飞法 ①针刺术语。一为入针后,以拇食两指连捻针柄数下,突然松开,状如飞鸟展翅,故名。有促使得气的作用。二为将针向前推进。如《金针赋》之谓:“补者一退三飞,真气自归;泻者一飞三退,邪气自避。”②指中药炮制的水飞法。
飞门 飞门 即口唇。出《难经·四十四难》。飞,与扉通,扉即扇,形容口唇张合如门扇,饮食由此而入,故称。
飞腾八法 飞腾八法 即灵龟八法。
飞扬 飞扬 ①上腭血肿。②穴位名。位于小腿后外侧。沼昆仑穴直上七寸处。
飞疡 飞疡 咽喉突然肿痛,且连及耳窍的一种急性证候。
飞针 飞针 砭鐮法。
肥疮 肥疮 又称堆沙痢痢.出自《千金要方》.因头部结成肥痂,故名。是真菌感染的头部皮肤病。初起,毛发根部出一小丘,破后流黄水,渐次蔓延,结黄痂。瘙痒重,有鼠臭味。愈后留有瘢痕,呈永久性脱发。类于黄癣。
肥胖不孕 肥胖不孕 指某些肥胖体质的人,不易受孕。今知为一种垂体性疾病,即肥胖性生殖无能。
肥气 肥气 古病名。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难经·五—十六难》。为五积中的肝积,为左胁下经久不消的覆杯状痞块,重者影响呼吸。类似脾脏肿大或左季肋部的其它肿块。
肥珠子风 肥珠子风 即耳垂部发生的炎症。即一或两侧耳垂硬结如核,微有疼痒。
肥疳 肥疳 即脾疳。
肺 肺 五脏之一。主要功能为:①司呼吸,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器官。肺能呼出浊气(二氧化碳)吸人清气(氧),与食物中吸收进来的营养成分合成宗气,通过血液循环,供应全身需要。②通过宣散和肃降调节水液代谢,使散布全身的水液,达于皮肤和下输肾脏,由汗孔和膀胱排出体外。③肺和心的关系特别密切,全身各脉管的血液都要通过肺的清浊交换,才能变成有用之血。所以有“肺朝百脉”之说。④与皮肤的关系。皮肤受病邪侵袭后,可以引起咳嗽、吐痰、气喘等肺的症状.即所谓:肺合皮毛”。
肺痹 肺痹 出自《素问·玉机真藏论·痹论》等。即咳喘气逆,甚至出现呕恶的症状.系由于肺被浊邪阻闭,失去肃降而痹塞不通所致。
肺闭喘咳 肺闭喘咳 多属肺炎范畴。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多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肺病 肺病 五脏病候之一。泛指肺部发生的病证.
肺藏魄 肺藏魄 出自《素问·宣明五气篇》。魄,指人的精神活动。古人将一部分精神活动分属于肺,认为肺有病的人,常表现为语言无力,做事缺乏魄力。
肺朝百脉 肺朝百脉 朝,有朝向、会合之意。指百脉中的血液都要流经肺脏,以完成其吸清呼浊的循环过程。
肺恶寒 肺恶寒 出自《素问·宣明五气篇》,即肺受寒易致病之意。肺司呼吸,外合皮毛,寒冷易于直接犯肺,或由皮毛犯肺,引起咳嗽、咳痰、气喘等肺部症状。
肺风 肺风 出自《素问风论》。①秋季中风邪得病,称“肺风”。肺风的症状:多汗怕风,面色淡白,时或咳嗽气短,白天轻晚上重,望诊眉上呈苍白的颜色.
肺风粉刺 肺风粉刺 即酒皶鼻。
肺风痰喘 肺风痰喘 多指肺炎。临床以发热、咳嗽、多痰、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
肺合大肠 肺合大肠 肺为脏,属阴;大肠为腑,属阳,其经脉互相络属,互为表里。在生理、病理上,二者也是互相影响的。肺气肃降,大肠传导正常。肺失肃降,大肠传导不利。大肠实热引起喘满。肺气壅滞,引起大便秘结。治疗上,通便之法有利于清肺、平喘;润肺之药可以解除便秘。
肺合皮毛 肺合皮毛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汗毛等结构,有分泌汗液、调节体温及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皮毛的这些功能与肺的关系十分密切.即皮毛的防御功能是由肺宣散的卫气流布在皮肤上来体现的。卫外之气不足,皮毛就易受风寒侵袭而内合于肺,产生咳嗽、咳痰、呼吸喘促等肺的症状。古人认为,皮肤上的汗孔也有调节呼吸的作用,称之谓“气门”。
肺花疮 肺花疮 即喉癣。
肺火 肺火 为肺热之甚者。有虚火、实火两种。实火咳剧痰少,咳声有力,痰多黄稠,痰中带血,舌红、苔黄,脉数。虚火为平素肾肺之阴损耗而致虚火内生,咳声无力,久咳不愈,潮热盗汗,脉细数,舌红、苔白而干。
肺积 肺积 古病名。见《脉经·卷八》。即息贲。原出《难经》:“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晋·王叔和又补充了如下内容:脉浮,胁下气逆,背部引痛,少气,善忘,目瞑,皮肤时痛,甚者其痛如针刺等。
肺津不布 肺津不布 指肺脏不能正常输布津液,出现咳嗽喘促等症。多与肺气虚和失宣、壅热等有关。
肺经 肺经 ①手太阴肺经之简称。②推拿部位名称。又名肺、肺金。位于无名指末端指骨腹面。有止咳化痰的功能。
肺经咳嗽 肺经咳嗽 即肺咳。
肺开窍子鼻 肺开窍子鼻 同肺主鼻。肺司呼吸,鼻为呼吸时气体出入的门户,故称肺开窍于鼻。肺的病变也会影响鼻腔。如风寒袭肺,会出现鼻塞流涕。病邪郁于肺,积久化热,肺热炽盛;痰火内阻,就会出现呼吸困难,鼻翼煽动等重症。
肺咳 肺咳 咳嗽而喘者。严重时可有咯血。
肺劳 肺劳 ①五劳之一。指由于种种原因耗伤肺气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闷气、胸满、喘促等。②即肺痨,肺结核。
肺络损伤 肺络损伤 指剧烈咳嗽或身体过劳而引起的咳血。
肺疟 肺疟 出自《素问,刺疟篇》。为肺受邪而发生的疟疾。主要是心内发凉,寒冷之后即发热,并有惊恐等病证。
肺其华在毛  肺其华在毛  指肺功能的盛衰,可以从毛发的色泽上反映出来。
肺气 肺气 ①指肺的呼吸功能。②指呼吸之气。⑧指胸中的宗气。
肺气不利 肺气不利 一种既有水肿,又有呼吸道症状的证候群。肺有通调水道的作用,是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若肺气不利,肃降无能,就会出现水道不通,小便不利,发生浮肿,而且会有咳嗽、气喘、多痰等上呼吸道症状。
肺气不宣 肺气不宣 宣,有通和布散的意思。肺气不宣即吸入之气不能有效地散布到各脏腑组织,以应需要;和机体代谢过程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不能顺利地排出体外所致的一种病理过程。多见于各种呼吸系统的急慢性炎症。
肺气上逆 肺气上逆 与肺失清肃相同,但喘咳气逆更重,为肺失清肃的进一步发展。
肺气虚 肺气虚 一组肺功能低下证侯。又称肺气不足。劳伤过度,病后体弱,久咳伤气,均可导致肺气不足。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短,甚者喘促呼吸困难,痰液清稀,疲倦懒言,声音低弱,形寒怕冷,面色眈白,自汗等。
肺热 肺热 热邪犯肺所出现的热证。主要表现为面红、发热、咳嗽、气短、咳痰粘稠、咯血、胸痛、口渴、脉浮数等。
肺热叶焦 肺热叶焦 出《素问·痿论》。指因肺热累及其所主之皮毛津液而言。因肺合皮毛,被邪热所袭,津液受灼而干燥,不能外泽皮毛,皮毛因而虚弱枯槁,故称“肺热叶焦”,如燥热留而不去,则皮肉筋骨皆失去滋养,因而发生不能行走的痿证。至于五脏的痿证,皆与肺热叶焦有关,是因为肺被热灼,日渐枯燥,内不能洒陈于五脏六腑,外不能输精于皮毛,使五脏皆热而出现痿证.
肺肾两虚 肺肾两虚 指肺肾两脏俱虚所产生的综合证候。可分为气虚与阻虚两种。①肺肾气虚: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二脏皆与呼吸系统有关系。主要表现为喘促气短,自汗易汗,形寒肢冷,咳嗽痰多等。②肺肾阴虚:或因久病耗伤肺阴进而耗伤肾阴;或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灼伤肺阴,最终导致肺肾之阴亏损。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少,动则气促,痰中带血,腰膝酸软,消瘦,潮热,盗汗,遗精等。
肺肾同治 肺肾同治 又名金水相生。同时治疗肺阴虚和肾阴虚的方法。
肺肾相生 肺肾相生 按五行学说,肺属金,肾属水,二者有相生关系。在生理功能上,肺肾相互配合协调,才能完成生理功能。如在水液调节上,上赖肺的通调,下依肾的开闽。在呼吸功能上,肺司呼吸,肾主纳气。在治疗上,肺的慢性疾病,如哮喘等,用补肾纳气之法治疗,常有效。
肺失清肃 肺失清肃 即肺失肃降。
肺失肃降 肺失肃降 即肺气失去清肃下降之意。肺的清肃下降功能有二。①肺气清肃能使水液下归于肾。肃降无能,水道不通调,就出现小便不利,甚至水肿,故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②肺气清肃下降功能能使吸入之气下纳入肾。若肺失肃降,则气不下行,积于胸中,产生咳嗽、闷气、哮喘、气逆等症.肺失肃降除呼吸系统的症状外,多伴有浮肿。
肺实 肺实 以喘满多痰为主要表现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呼吸迫促,喘息粗壮,痰涎壅盛,咳痰黄稠或带血,久而失音等。
肺手太阴之脉 肺手太阴之脉 即手太阴肺经.
肺水 肺水 五脏水肿的一种。因肺失去气化功能而引起的水肿。表现为全身浮肿,小便困难,大便稀溏。
肺为华盖 肺为华盖 盖,即伞。指肺在体腔脏腑中居位最高和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之意。
肺为娇脏 肺为娇脏 娇脏,即娇嫩之脏.形容肺易受风寒等外邪的侵袭。
肺系 肺系 出自《灵枢经脉》。①指喉头气管。②指气管、喉头等与肺相连系的器官。⑧指肺的附属器官。如鼻道、喉、气管、支气管等构成呼吸道的结构。
肺消 肺消 出自《素问·气厥论》。消渴证的一种.与上消的概念同。表现为口渴之大量饮水、小便量多津液耗伤严重,常处于脱水状态等。
肺邪胁痛 肺邪胁痛 病证名。出自《症因脉治》卷一。指肺受邪引起的胁痛,多因寒邪袭肺,水饮内停,或邪热灼肺,肺络受伤所致。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多痰、胁肋刺痛,或咳嗽引动胁痛等症。
肺虚  肺虚  即肺气虚,一般多指呼吸功能不足。主要表现为少气,呼吸浅表而难以接续等。多见于各种慢性肺部疾患。
肺虚喘急 肺虚喘急 属阴虚者,多为肺肾阴虚;属阳虚者,多为脾肺两虚或脾肾阳虚。主要表现为气喘,少气不能报息,并有相应的阴虚或阳虚的表现。
肺虚咳嗽 肺虚咳嗽 肺阴不足所致的一种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少痰,或痰中带血,形体消瘦,心烦失眠,午后潮热,面红颧亦等。
肺阴 肺阴 即滋养肺脏之津液。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阴不足易生内热,出现潮热、干咳、咯血、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
肺饮 肺饮 出自《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治》。饮证属于肺者,即支饮。
肺痈 肺痈 古病名。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以咳嗽、气喘、咳腥臭痰、咳脓血为特点的肺部化脓性疾病。其病因乃风热、风寒等毒邪蕴结于肺,热壅血瘀,蕴结成痈,以至腐败化脓所致。
肺燥  肺燥  证侯名。由燥气伤肺所致。肺为燥邪所伤,或大汗耗伤肺津而成肺燥。其主要表现为鼻咽干燥,口干而渴,干咳少痰,喉咽作痛,声音嘶哑等。多见于一些与秋季气候干燥有关的疾病。
肺胀 肺胀 出自《灵枢·胀论》。泛指胸部胀满而闷,而致喘、咳、呼吸困难甚至肿胀者。
肺主鼻 肺主鼻 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指鼻的正常通气功能和嗅觉功能。《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肺主气 肺主气 肺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呼吸之气,吸入清(氧)气,呼出浊(二氧化碳)气。二是主一身之气,将吸入之清气与水谷之精气相合而成为宗气,滋养心肺。输送全身。
肺主声 肺主声 见《难经.四十难》。声由肺气鼓动声带而发,通过声音,可以知道一个人肺气的情况。声音宏亮,表示肺气充足;声音低沉,表示肺气虚弱。风寒外束,肺气闭塞,引起声音嘶哑。肺痨晚期,肺气消耗过甚,可致失音,称“金破不鸣”。
肺主肃降 肺主肃降 肃降,即清肃下降.肺主肃降就是肺有保持呼吸畅通无阻的功能。肺失肃降即出现咳嗽、气急、喘满、闷胀等症,甚者则壅塞喘满,不能平卧。
肺主行水 肺主行水 出自《素问·经脉别论》。人体水的调节是由肺、脾、肾等脏器共同完成的。肺在水的调节中所起的作用叫做“通调水道”。肺的通调水道是由宣散和肃降两者共同实现的.宣散使水液布散全身,到达皮肤由汗孔排出.肃降使水液下输膀胱而排出.
肺主治节 肺主治节 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有辅助之意;治节,即治理、调节之意。“心主血脉”,心为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起主要作用.“肺朝百脉”,肺协助心脏完成循环过程,使血脉畅达,气血调和。故称肺主治节。
肺疝 肺疝 见《素问·大奇论》。兼有小便不通的疝病。表现为阴囊肿大疼痛,少腹部痛,小便不利,甚者不通。多见于以膀胱为内容物的腹股沟直疝。
肺疳 肺疳 五疳之一。由于乳食不调,积滞壅热,传入肺经所致。表现为咳嗽气逆,皮毛枯焦,肌肤干燥,常流清涕,恶寒发热,鼻口生疮,腹膨隆而泻,泻如米泔,乳食减少,口有腥臭,消瘦等。
肺痿  肺痿  ①出自《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以咳嗽、闷胀、浊痰壅盛为特点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为肺受火迫失去清肃之性,或因汗下误治耗伤肺胃津液所致。属于久病耗伤津液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咳嗽,气喘、痰浊而多、消瘦,或有往来寒热、—声音嘶哑、咽喉不利,甚者咳脓血等。②传尸的一种。多与劳瘵有关。③指皮毛痿,取肺主皮毛之意。《医宗必读》:“肺痿者;皮毛痿也。”
废 废 ①舍弃,停止.②衰败,与“兴”相对,⑧残废.
分 分 ①衡量单位。一钱的十分之一。②分肉的简称。③肌肉的纹理。
分刺 分刺 古刺法。即“九针”之五。指将针刺入肌肉的间隙处,以治疗肌肉的酸痛麻木等症。
分诞 分诞 即分娩。诞,生育、出生。
分解 分解 即分娩。解,脱也、放也、落也。
分筋手法 分筋手法 一种推拿手法。指用于分开粘连组织和解除筋结的一类手法。如拔法。
分理 分理 ①同肌腠。肌肉的纹理。②皮肤上的纹理。③皮下组织间隙和深层组织间隙。即组织间隙的泛称。
分娩 分娩 又名分解、分诞、免身、免乳等。指妊娠二十八周以上胎儿脱离母体的过程。
分清别浊 分清别浊 饮食经过小肠的消化之后,将其精华部分吸收利用,将糟粕和过多的水分,下注大肠和渗入膀胱,排出体外。
分肉 分肉 ①肌肉间隙。②皮下脂肪与肌肉之间的分界处。③经穴名。即阳辅穴。
分推法 分推法 推拿的推法之一。也叫分法。两拇指指腹从穴位上向两侧分开移动的一种手法。
分阴阳 分阴阳 小儿推拿疗法之一。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在小儿腕掌部中点向侧分推。可调和气血。用于治疗惊风、痫证、昏迷、抽搐、泄泻、痢疾、黄疸、咳嗽痰喘、乍寒乍热等证。
分则气异 分则气异 分,指春分和秋分。在春分和秋分这一天,白昼和夜间的时间相等。春分以前,昼短夜长,春分以后,昼长夜短。秋分以前,昼长夜短;秋分以后,昼短夜长。因此,“分则气异”就是说的“分”这一天是气候的一个分界点。
分之有期,故知死时 分之有期,故知死时 即据脉象和四季脏腑的归属关系,可判断患者的生死时间。多有牵强附会,不足全信。
分至 分至 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冬至、夏至。
分腠 分腠 皮肤上纹理和肌肉的纹理。
分铢 分铢 秦汉时期的度量单位。一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钱。
风 风 ①六淫之一。其特点是居无定处,善行而数变,为百病之长,常与其它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寒、风湿、风热、风燥、风温等皆是。②病证之一。即病理性的内脏风。
风痹 风痹 风气偏胜的痹证。又称行痹。表现为游走性关节、肌肉疼痛的疾患。
风赤疮痍 风赤疮痍 又名风赤疮疾。由脾经毒邪风热与心火相夹上攻于睑缘所致。主要表现为眼睑红肿溃烂。
风搐 风搐 ①以手足摇动为主的疾病。②即脐风、小儿破伤风。
风耳 风耳 即耳聤。
风关 风关 ①小儿指纹的诊断部位之一。指纹见于食指第一节叫“风关”。表示病邪轻浅。②经外穴位名。位于食指掌面,掌指关节横纹稍外处。③推拿部位名。指三关之一。位于食指近端指关节的腹面。
风寒 风寒 风与寒病因相结合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寒喘急 风寒喘急 又名风寒外束喘,简称风寒喘。即由风寒感冒而诱发哮喘而言。
风寒耳聋 风寒耳聋 伴有听力下降的风寒感冒、耳聋多为暂时性。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 外感风寒引起。表现为恶重发热轻,头痛无汗为特点。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关节肌肉酸痛,脉浮紧,苔薄白等寒邪束表的证象。
风寒湿 风寒湿 风、寒、湿三种邪气的结合。主要指痹症的成因。《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握杂至,合而为痹也。”
风寒束肺 风寒束肺 即风寒之邪侵入肺脏,肺气郁闭,不得宣降。主要表现为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咳嗽、痰稀、头痛、恶寒、微热、无汗,或恶寒而不发热变,舌苔薄白,脉浮。
风寒头痛 风寒头痛 风寒感冒而伴有明显头痛者。
风寒眩晕 风寒眩晕 眩晕的一种。可分为风邪眩晕和寒邪眩晕两类。风邪眩晕表现为头痛、关节痛、身热、多汗、气喘、眩晕。寒邪眩晕表现为身热无汗、寒拘紧、头身痛、眩晕。
风火相煽 风火相煽 是热性病里热炽盛的一种病理反应。由于高热深入营血,引起神昏、狂躁、惊产、厥、抽搐等症状叫热扰神明、热盛动风,风 借火势,火助风威,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使高热抽搐愈来愈重。即所谓“风火相煽”。
风火眼 风火眼 因感风热之邪所致的双眼红肿、痛痒、羞明流泪等症。有传染性。
风火疬 风火疬 瘰疬的一种。肿块生于耳下或颈项,皮色红亮,或寒热作痛,或破溃,即急性 淋巴结炎。
风家 风家 ①指平素易呺伤风感冒的人。②中风的人。
风痉 风痉 风寒湿邪引起的痉证。表现为突然昏倒、身僵、口噤、类似癫痫。多反复发作。
风疽 风疽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湿热阻滞肌肤或留于血脉而成,生于胫部,足跗处,痒痛相间,破流黄水,缠绵难愈。
风客淫气 风客淫气 风邪居留体内,扰乱正常气机。即外在性致病因素停留体内,搅乱了正常的生理机能。
风痢 风痢 内伏风邪,脾胃受伤,先泻后痢的痢疾。常伴有肠鸣腹痛,或痢下鲜血,里急后重,脉沉细而弦等征象。
风轮 风轮 又名黑睛、黑眼。为五轮之一。包括角膜和虹膜部分。
风轮赤豆 风轮赤豆 即“轮上一颗如赤豆”。
风秘 风秘 风儿肺传入大肠,使其津液干枯而产生的便秘。多见于老人和体弱的人。
风疟 风疟 阴暑内伏感风邪而发的疟疾。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头痛,自汗,脉弦数为特点。
风起百疾 风起百疾 风为“百病之长”,风可引起各种疾病之意。
风起偏 风起偏 出《世医得效方》。又名风引斜。风中经络所致。表现为眼睑闭合不严,重者下外翻,眼球偏斜、口面歪向一侧,可不自主的颤动,或有眩晕、复视、目赤流泪,更重者可半身不遂。
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 机体内部病因引起的抽搐昏迷等症状叫风气内动。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颈项强直、座然仆倒,口眼歪斜,四肢抽搐,两眼上吊等。多见于哕,癫痫等症。
风牵出睑 风牵出睑 即睥翻粘睑,眼睑处翻。
风热 风热 风和热相结合所致的病证。主要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口燥目赤、咽痛、衄血等。
风热疮 风热疮 由风热郁肺引起的四肢、躯干部位的丘疹,剧痒。类似玫瑰糠疹。
风热耳聋 风热耳聋 外感风热引起的听力下降。可伴有头痛、发热、鼻塞、耳痛、耳鸣等症状。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 外感风热之邪引起,以发热、头痛、微恶风寒、自汗、鼻塞无涕、咽痛等为特征。常伴有咳嗽、痰稠、口渴、舌苔薄白微黄、舌质红、脉浮数等温邪客表的证候。
风热惊悸 风热惊悸 小儿因风热所致的惊悸。属于高烧惊厥的轻证者。
风热咳嗽 风热咳嗽 风热证而咳嗽明显者。即风热感冒而咳嗽较多者。
风热眩晕 风热眩晕 风热上壅所致的眩晕。表现为头昏目眩,旋转欲倒,胸中不舒,呕吐等。
风热牙疳 风热牙疳 表现为齿龈红肿痛热,继而溃烂,常易出血,或便秘恶心。
风热腰痛 风热腰痛 风热病因侵袭肾经所致的腰痛。表现为腰部肌肉紧张而痛,可影响到腿部和膝关节,并伴有口渴、脉数等热象。
风入系头 风入系头 也称风入头系。即风邪侵入眼球后部并深入脑内。
风胜则动 风胜则动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表现为游走性关节肌肉酸痛、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口眼斜,突然昏倒等。
风湿 风湿 风和湿两病邪相结合引起的病证。主要表现为风湿相搏,骨节烦痛,不得屈伸,按之痛剧等。
风湿头痛 风湿头痛 有风湿证而伴有明显头痛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腹胀,恶心纳呆,口干少懈,苔腻,脉濡或浮缓。
风湿相搏 风湿相搏 风与湿两种病因相互结合侵入人体而发病。风善走,湿易滞,故可千万周身性疾患。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疼痛和某些运动障碍。此外尚可伴有汗出气短、尿少、恶风等症。
风湿腰痛 风湿腰痛 多与潮湿、受风、受寒,或肾气虚使邪留滞经络有关。主要表现为腰背酸痛发紧,活动不利,可伴有发热恶风、浮肿、脉浮涩等表现。
风水 风水 证名。出《素问=大奇论》、水肿的一种。其特点是发热恶风,头面部先肿,继而全身浮肿,四肢关节痛,脉浮等。
风嗽 风嗽 伤风引起的咳嗽。
风痰 风痰 既有风、又有痰温表现的一种疾患。如中风眩晕,突然跌倒,口眼斜,舌强不语,半身不遂,昏迷嗜睡,喉中痰鸣等。又如癫痫的突然晕倒,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等。诊断风痰要有两个条件,一为突然昏倒,一为有较多的痰涎。
风痰痓 风痰痓 痉病的一种。病因为风,痰壅滞经络。表现为口眼歪斜。手足振摇或抽搐,重者可神昏不醒。
风痰头痛 风痰头痛 风痰上扰所致的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闭目、懒言、身重、胸闷、恶心等症。
风痰眩晕 风痰眩晕 风痰壅闭所致的眩晕。表现为头晕头痛,两目昏花,肩背拘急,心悸胸闷、身重多睡、呕吐痰涎等。
风头眩 风头眩 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即风眩。
风温 风温 发于春季的热性病之一。是感受了春季风温病邪引起的,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渴等肺卫见证为主要表现的新感温病。
风弦赤烂 风弦赤烂 即眼弦赤烂。
风消 风消 体质瘦削很快,如风吹干一样。类似于恶病质。
风泻 风泻 感受风寒后引起的腹泻。表现为恶风自汗、头痛发热、泻下清水等。
风心痛 风心痛 风寒引起的上腹痛、肠鸣、吞因困难、胸满、气短、吐涎等症。
风癣 风癣 即体癣。
风眩 风眩 ①一种发作无常,其性如风的阵发性眩晕,发作时头晕眼花,呕逆,重则厥逆,可伴有肢体疼痛。②癫痫的别称。
风燥 风燥 风和燥相结合引起的病证。多见于秋季。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燥、咽干、干咳、胸胁痛、皮肤干涩、舌苔薄白而干、脉浮涩等。
风懿 风懿 也作风癔。属中风之中腑、中脏范畴,症状较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呼吸困难,喉中痰鸣窒塞。
风疬 风疬 瘰疬的一种。多由风邪引起,形小而痒。
风疳 风疳 ①即肝疳。②即坐板疮。臀部湿疹。
风痫 风痫 ①表现为手足颤抖、摇头口噤的一种癫痫。②热病的一种。类似于小儿的高热性惊厥。③小儿癫痫的一种。其性多变而称风痫。④外感风邪而致的抽搐。
风痧 风痧 因感受风热时邪,郁于肺卫,外发肌肤折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五岁以上小儿的发病率最高。
冯氏锦囊秘录 冯氏锦囊秘录 丛书名。又名《冯氏锦囊》。50卷。清=冯兆张撰于1702年。包括《内经篡要》、《杂症大小合参》(内分)《脉诀精要》、《药按》)、《痘疹全集》、《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四种,分别介绍内、儿、妇、外科病证证治。作者汇选各家精要,参以已见编纂而成。全书内容丰富,收集民间效方也较多。
冯兆张 冯兆张 清代医学家。字楚瞻。浙江海盐人。长于儿科。撰有《锦囊秘录》一书,内容丰富,为学医人所爱读,并传到国外。
奉生  奉生  奉养生命,养生。
凤凰展翅 凤凰展翅 古刺法。又名“赤凤迎源”。其法是先进针至深部,再提针至浅部,得气后,再进针至中部,随即大幅度地快速捻转,一提一放,针柄飞旋。病在上者,吸气时右旋转;病在下者,呼气时左转插针。适用于经络气血壅滞的各种证候。本法易产生晕针,对病重或体弱者应注意。
佛袈裟 佛袈裟 胎盘之别名。
否 否 闭塞不通。《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病否”。
否痛 否痛 梗塞性疼痛。
夫法 夫法 即“一肤法”。指寸法之一。见《千金要方》、以食、中、无名、小四肢相并,中节横宽作为三寸。常用于下肢、下腹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取穴。
夫移 夫移 即扶栘。
肤疹 肤疹 即水痘。
扶立 扶立 站功姿势的一种。条件和基本要求见“立式”条。姿势略同干“自然立式”,不同的是将一手仰曲扶在树干或木桩上。适用于须练站功而体力较弱的人。
扶桑骨 扶桑骨 骨名。①指太阳穴处的骨,包括顶、颞、额、颧骨和蝶骨大翼的一部分。②特指蝶骨大翼颞面。《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扶桑骨,即两额骨傍,近太阳肉内凹处也”
扶正 扶正 指运用药物、营养、锻炼等方法,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修复力的种种治疗和预防方法。临床.卜所采用的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疗法,均属扶正的范畴。
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 扶正与祛邪两个治疗原则的结合应用。疾病是正气与邪气互相斗争的过程。治疗疾病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的方面转化。在运用这一法则时,要根据正邪在矛盾斗争中所处的地位,区别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先后,灵活应用。一般说来,扶正适用于正虚邪不盛的情况;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不虚的情况。正虚邪不盛,或正虚邪盛以正虚为主时,可先扶正后祛邪。邪实而正不虚,或邪盛正虚以邪实为主者,可祛邪后扶正。正虚兼邪实的病,应扶正与祛邪同时并用。但也要权衡轻重,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
伏冲 伏冲 指冲脉循行进入脊椎骨内的部分。因其位置深伏,所以叫“伏冲”(《灵枢·百病始生》)。
伏虫病 伏虫病 九虫病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即体内有虫引起的各种证侯。如.困倦少食,腹痛腹泻,面黄浮帅,消瘦无力,嗜食异物等。今之钩虫病属之范畴。
伏鼓 伏鼓 出《素问·经脉别论》。形容太阴脉象伏于深部,但鼓动有力。
伏虎式 伏虎式 站功姿势的一种。条件和基本要求参见“立式”条。姿势是:左腿在前,右腿在后,站成丁字步。前后两腿形成90度角,两脚相距约五尺左右,上身稍下蹲如琦马式。左臂伸出稍屈,左手俯按;置于左膝上方三寸处。右臂移向身后,肘屈45度,右手侧掌置于右膝上方三寸处。形象有似左手按着虎头,右手把。着虎座。伏虎式即由此得名。头项正直,眼向左前方注视。左右方向相反亦可。本站式有利于强健筋骨,适用于养生和平时体力锻炼.因用力较多,非一般病人所宜。
伏连 伏连 尸传“痨”之一种。
伏梁 伏梁 古病名。指腹部有包块、疼痛、腹胀的疾病。伏梁形容肿块疼痛,腹直肌隆起如梁一样,故名,《难经.·五十六难》指伏梁为心积。表现上腹部有肿块,心烦不得眠,《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伏梁在心下,可上下移动时唾血。《素问·奇病论》指伏梁为下腹部胀满,包块、内有脓血、疼痛,且忌按。并说,在脐上者预后较差,在脐下者较好。
伏脉 伏脉 脉象的一种。指脉象隐伏,重按着骨才能摸到。主邪气内闭、厥证和剧痛。常见于呕吐、腹泻、食积腹痛、痰积不化等病证。
伏明 伏明 运气术语。指火势下伏,光明不足。是对火运不及年份长气不足的一种形容(《素问·五常政大论》)。
伏气 伏气 ①感邪而不即病,伏而后发。②与新感相对而言。⑧气功术语。谓潜伏先天真气于丹田气穴;不使散失。古代练功家认为‘伏气”是练功的高级阶段。
伏气温病 伏气温病 指受邪后待时而发的一种温病。特点是里热外发.故起病即见烦渴、舌绛、尿亦、脉数等里热证,而无卫表症状。春温、伏暑、温疟等,都属之。
伏热 伏热 ①指伏于体内而待机致卜病的热邪。②温病中的一种伏邪。《温热经纬》:“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
伏热在里 伏热在里 体内先有热邪潜伏,或其它病邪气郁化热所致的肠胃热积。表现为咽干,口臭,腹胀压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干等内热证。
伏暑 伏暑 伏气温病之一。为长夏暑湿之邪潜伏体内而到秋后发病。分邪伏募原和邪舍于营两类。
伏阳 伏阳 指阳气伏藏于体内.是致使发热的病因之一,
伏翼 伏翼 即蝙蝠。
伏饮 伏饮 痰饮病的一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指痰饮伏于体内。主要表现为喘满咳唾;若外感寒邪则兼见恶寒发热,腰酸背痛,眼泪自出,身瞤动等。
伏针伏灸 伏针伏灸 针灸术语。指在盛夏的三伏天进行针灸治疗。
服零 服零 即茯苓.
服气 服气 气功术语。吸纳新鲜空气,称服气。另外,练功家练气成象,以意领气,通任、督二脉,气经咽喉而下人丹田,也称服气。又有称咽津为服气者。
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 般多在食前服,以利充分吸收。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食后服。安神药应在睡前服。治疟疾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急性病应及时服.慢性病服丸、散、膏、酒者,应定时、定量服。有的煎汤代茶,可频服。
府 府 贮藏财物的地方。引申为“藏腑”。
父且 父且 即(口父)咀。将药物切碎之意。
附骨疽 附骨疽 又名多骨疽、朽骨疽等,是一种附着于骨的深部化脓性感染。
附牙痈 附牙痈 即牙痈。为齿槽脓肿等牙龈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附子饼灸 附子饼灸 将生附子细末用淡酒或水调和,制成3毫米厚的薄讲,针刺多孔,置于患处,上放艾柱施灸的一种间接灸法。多用于疮疡外症溃后久不收口,流清水而无脓的.疾患。有去腐生肌,促使伤口愈合的作用。
妇人良方大全 妇人良方大全 书名。宋·陈自明(良甫)撰01237年。24卷。作者收辑宋以前有关产科·的著作,分类归纳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难产、产后八门.每门又分数十.证.总共260余论。论后附方。其病因、证治,内容丰富,切合实用。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产科专著,对后世影响颇大。明代薛已又加校注,并附有自己的医案,也为后世医家所遵用。今有排印本问世.
改 改 逐鬼。一种迷信行为。
干霍乱 干霍乱 又名搅肠痧。病人突然腹中绞痛,干呕,欲不能,烦闷不安,甚至面青肢冷,汗出脉伏等。多由饮食不洁,或感时令山岚瘴气,以致秽浊闭塞胃肠,气机逆乱造成。
干咳 干咳 指无痰或痰量极少。
干呕 干呕 有呕的动作而无胃内容物吐出。
干血劳 干血劳 虚功证的一种。指妇女因患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的的月经量少或闭经。
干支 干支 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个。天干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每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为乙丑、丙寅、丁卯等;甲子日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记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干支纪年一般起于东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至今没有中断。至于西汉以前的干支纪年,是后人逆推上去的。前人认为时间的推移同样是阴阳消长衍变的过程。故纪年干支的阴阳属性是逐年交替的,如甲子年是阳干阳支相配,属阳年,即阳气偏盛之年;接着是乙丑年,即阴干阴支相配,属阴年,即为阴气偏盛之年。阳年表示气化太过,阴年表示气化不及,太过和不及往来交替,循环水已,是运气学的基本假定。至于干支阴阳的确定是取单(奇)数为阳,大(偶)数为阴而定的。
干噫 干噫 指嗳气。
干噫食臭 干噫食臭 嗳气带有腐臭味,多由食物停滞胃肠发酵产生。
甘寒生津 甘寒生津 用甘寒滋润药物治疗津液损伤的方法。如热性病里热盛,损伤胃的津液,可用麦门冬汤生津养胃。如胃阴伤害较重,可用益胃散。
甘寒滋润 甘寒滋润 治疗内脏津液不足,或热病化燥伤阴的方法,如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用百合固金汤;热病口燥渴或大便秘结,用增液汤。
甘澜水 甘澜水 一名劳水。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的泡沫可达数千颗,取而用之就是甘澜水。
甘守津还 甘守津还 出《温热论》。治疗温病胃燥津伤的方法。即养津用麦冬、玄参、荸荠汁、鲜芦根等清润药,再加甘草以守护中气,使胃中津液恢复。
甘遂灸 甘遂灸 将甘遂末敷于大椎穴,外以胶布固定,可治疟疾。
甘温除热 甘温除热 用甘温药治疗身虚高热的方法。如气虚发热,用补中益气汤。产后或劳倦内伤发热,用当归补血汤。
甘疳 甘疳 病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甘疳之候,眼涩多困,或生白膜,唇口淡白,身色黄黑,食泥土。、生米,喜卧冷地,疥癣头疮,洞泄青白黄沫,下利脓血,腹满喘咳,耳鼻生疮,发稀作穗,有关当局大项细,肚大青筋,脚手垂軃,瘦脊饮水,筋痿骨重,形劣尩羸,皆其症也。本因脾虚津耗,久则传变而成。传缓者为慢疳,传紧者为急疳”。
肝 肝 1.五脏之一。主要功能有:①贮藏、分配、调节周身血液;②分泌,疏泄胆汁,帮助脾胃运化吸收;③主某些心理活动,与恼怒、急躁、谋虑、决断有关;④疏利全身气机,使气机畅达,气血调和;⑤主筋肉,滋润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等与运动有关的器官,以维持肢体的正常运动,避免手足拘孪、屈伸不利、震颤、抽搐等症状的发生;⑥主目,肝和眼有特殊的关系,某些眼病要从肝治疗,某些肝病,表现在眼部。总之,肝脏的功能除包括今天已知的某些肝脏功能外,尚包含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眼科方面的某些功能。2.推拿部位名。
肝痹 肝痹 五脏痹的一种。出《内经》痹论等篇。表现为头痛,腰痛,足冷,易惊,胸腹胀满,饮水多,小便多等。多为筋痹日久,又感寒气所致。
肝病 肝病 五脏病侯之一.见《素问》藏气法时论等篇。泛指发生在肝脏或与肝脏功能有关的各种证候。
肝藏魂 肝藏魂 魂属于人的一种心理活动,说明肝与精神活动有关。肝的阴阳调和,气机畅达,人则情志舒发,心绪正常,叫“藏魂”;否则,如阴虚阳亢。则发肝病,出现恶梦、神志不安;甚至狂躁、昏迷,叫“不藏魂”。所以肝病多出现精神失常现象。
肝藏血 肝藏血 出《灵枢·本神》。指肝脏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肝藏血的多少,与人体进行的活动有关。当人处于静止和睡眠状态时,部分血液回流到肝脏贮藏起来;活动时,肝所藏之血又输送到全身,保证各组织器官的需要。若某种致病因素使肝脏藏血的功能失调时,就会出现出血的病证,称“肝不藏血”。若肝失去藏血之职,也可出现肝阴虚的证候,如失眠多梦等,以及其它一些器官的功能障碍,《素问·五藏生成》:“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肝胆不宁 肝胆不宁 由肝胆的虚热而致的心神不宁。主要表现为虚烦失眠,恶梦惊恐,遇事易惊,善恐多疑,短气乏力,视物不清,口苦,苔薄白,脉弦细等。
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 指湿热蕴结于肝胆,所致的一些病证。多为肝胆系统的炎症,常表现为发热,巩膜、皮肤黄染,胁痛,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小便黄亦,舌苔黄腻,脉弦数等.
肝恶风 肝恶风 出《素问·宣明五气》。肝为风木之藏,风胜则筋拘急,故恶风。从而出现眩晕抽掣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风 肝风 春季伤于风得的病。表现为多汗、怕风、多悲、肤青、咽干、易怒、厌异性等。
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 肝风,指内风,与外风相对而言。内动即风从内部发出。凡非外感而导致的抽搐、昏迷等,均属于肝风内动的范畴。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卒中、心脏病等突然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而出现抽搐、痉挛、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状者,都属肝风内动。
肝寒 肝寒 指肝脏功能衰退而出现的虚寒症状。如忧郁胆怯,倦怠易疲,四肢不温,脉沉细等。常见于气质类型属于忧郁质者及神经衰弱的病人。
肝合胆 肝合胆 肝和胆有经络相连,为表里关系。肝分泌胆汁,胆将其藏之,二者共同完成疏泄的功能。肝和胆对人的精神活动有着相似的影响。由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两经疾病的辨证,很难截然分开。在药物的应用上,也相互交叉,泻肝火的药,也可以泻胆火;泻胆火的药,—也可以清肝热。
肝火 肝火 肝气郁结,化火上逆,谓之肝火.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如情志不舒、恼怒等。其主要表现为目亦红肿,口苦咽干,面热头胀,急躁易怒,夜卧不安,甚至狂躁等。也多见于外眼疾病、某些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轻型狂躁证等。
肝火耳聋 肝火耳聋 病证名。因肝阳上亢、肝火炽盛引起的听力下降。可见头晕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胁痛、耳鸣耳聋等。
肝火犯肺 肝火犯肺 因肝火旺而出现的.一些肺的证候。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肝火犯肺,耗伤肺津;而致干咳无痰,痰少而粘,口干咽燥,咯血,五心烦热,盗汗等。
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 指肝气郁结,化火上逆而引起的头晕、头痛,耳鸣、耳聋,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胁肋疼痛,口苦、咽干,吐血衄血,大便燥结,苔黄,脉弦等证候。
肝火眩晕 肝火眩晕 眩晕之一。见《证治汇补》。肾水亏少,肝胆相火上炎所致。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发热,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
肝积 肝积 古病名.见《脉经》.表现为:左胁下肿物隆起如倒置之杯,有头足,长期不愈,并伴有咳嗽、寒热、脉弦细等症.
肝经 肝经 ①足厥阴肝经的简称。②推拿部位:小儿在左食指远端指骨的掌面(《小儿推拿广意》),男性在无名指近端指骨的掌面,女性位于无名指中段指骨的掌面(小、儿按摩经》);位于左无名指中段指骨的掌面(《幼科铁镜》).
肝经咳嗽 肝经咳嗽 即肝咳。
肝经实火 肝经实火 即肝火的实证。见肝火、肝火上炎条。
肝决 肝决 指瞳孔极度缩小如针尖、小米大者。
肝开窍于目 肝开窍于目 古人认为:“肝脉注于目,目为肝窍”。目得血而能视。肝脏是贮藏和调节全身血液的器官,·与眼有着直接的关系。如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可致夜盲,视力减退,两眼干涩;肝火上炎可致双目红肿等.
肝咳 肝咳 出《素问·咳论》。指咳嗽而兼有两侧胸胁痛者。因肝经分布于两胁部,故名之。咳时两侧胸痛,严重时不能翻身.
肝劳 肝劳 病证名.①五劳之一.指精神受到刺激引起的情志紊乱,思维障碍。如头晕、目眩、胸胁胀痛,焦虑不安,谵妄幻视,虚烦不眠,精神错乱等。②指视力疲劳。《医学入门》:“读书针刺过度而(目)痛者,名曰肝劳”.
肝木 肝木 ①五脏与五行相配合,肝与木相应,故称之。②推拿部位名。见肝经条。
肝疟 肝疟 出《素问·刺疟》。肝受邪而得病。表现为面色青黄,心中常有闷气,叹气后稍舒适。
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 肝气郁结,肝脾两脏的正常制约关系失调所致的消化功能长期紊乱。主要表现为胁肋和腹部胀痛,嗳气,厌食,肠鸣,便溏,性情急躁,脉弦等。
肝其华在爪 肝其华在爪 肝主筋,爪为筋之余,故肝脏的健康状态可以从爪甲的色泽加以观察。此法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凡肝血充沛,必筋劲健壮,爪甲坚韧,色泽红润。若肝血不足,必筋痿无力,爪甲薄软,枯槁而苍白,甚至变形等。
肝气 肝气 ①肝脏之精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肝藏筋膜之气也”。②病证名。表现为两胁胀痛,胸闷不舒,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等。
肝气不和 肝气不和 指肝脏疏泄功能不畅引起的一组证候。主要表现为急躁易怒、胸胁胀痛连及少腹,妇女则乳房胀痛,月经失调。甚则影响脾胃,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
肝气犯脾 肝气犯脾 同肝气犯巳胃。
肝气犯胃 肝气犯胃 肝病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头晕胁痛,易怒,胸闷,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嗳气吞酸,脉弦等。常见于肝炎、肝硬化、慢性胃炎、溃疡病等.
肝气和肝阳 肝气和肝阳 肝气和肝阳均指肝的生理功能表现,属于同一范畴。古人认为肝气与肝阳在维持平衡方面大多表现为有余;肝阴肝血则常表现为不足。因之在临证处理上,应予以注意。
肝气横逆 肝气横逆 ①肝病引起的消化不良。②盛怒引起的脘腹胀痛和消化功能失常。
肝气逆 肝气逆 指肝脏正常的疏泄功能严重障碍,肝气过于郁结,以致上逆、横逆而出现的一些症状。上逆则头晕头痛,胸闷胁痛,甚则呕血。横逆则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现脘腹胀痛,嗳气吞酸,食欲不振等。
肝气胁痛 肝气胁痛 病证名,见《医方考》卷五。指情志不舒,肝气失于疏泄所致的胁痛。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胸闷,饮食减少,疼痛部位走窜不定,时痛时歇,嗳气后好转,情绪波动时加剧等。
肝气虚 肝气虚 指肝脏精气不足,“藏血”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面色不华,全身乏力,口唇淡白,耳鸣失聪、神衰易惊等。
肝热 肝热 肝受热邪或气郁化热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发热,小便黄亦,黄疸,两胁下痛;甚则手足躁动,狂躁不安等.
肝热恶阻  肝热恶阻  指性格急躁的妊娠妇女出现的呕吐苦水,食入即吐,眩晕口苦等症。
肝热自汗 肝热自汗 自汗的一种。见《证治汇补》。指因肝热所致的自汗。表现为口苦、嗜睡而多汗;
肝肾亏损’ 肝肾亏损’ 即肝肾阴虚。肝肾二脏皆具“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特点,肝肾极易亏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而临床上多共存,而使虚阳外浮。主要表现为头胀,视物不明,耳鸣,五心烦热,盗汗,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腰膝酸痛,舌红、少津等。
肝肾同源 肝肾同源 肾藏真阴真阳(命门火),直接和肝有关系。真阴旺盛,肝阴也相应充沛;真阳生于命门,寄居于肝胆,命门火亢会直接造成肝阳上亢。反之,真阴真阳的某一方不足都会相应地影响肝阴和肝阳的不足。一般以肝肾阴虚为常见。另外,肾阴也靠肝的阴血来滋养,肝气抑郁导致肝阳偏亢,也可引起命门火的偏亢。在五行学说上;肾属水、属癸,肝属木、属乙,二者也是相生关系,故“肝肾同源”也常称之谓“乙癸同源”。
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 即肝肾亏损。
肝实 肝实 与肝虚相对应。泛指肝的实证,如肝热、肝寒、肝火、肝气等。
肝水 肝水 “五水”之一。因肝气郁滞,气血互结,影响气机,引起水肿。表现为两胁疼痛,大量腹水,翻身困难,小便不利等。
肝体阴而用阳 肝体阴而用阳 指肝的本性属阴(藏血)而功能表现为阳(易动风化火)。故肝的疾病变化往往表现为发热、痉挛、抽搐等症状。这些症状都属于阳的范畴。
肝为刚脏 肝为刚脏 刚有刚强的意思。刚脏,即刚强之脏,指一部分表现情绪和由心的精神活动属于肝脏。肝气与肝阳大多表现为有余,容易过亢.肝气过亢,易于急躁、发怒;肝气不足则常有怯弱。肝和胆相表里。肝的刚强作用,常须胆的配合来体现。
肝胃气痛 肝胃气痛 情志郁结,肝气横、逆犯胃所致的胃脘部疼痛。
肝虚 肝虚 为肝气虚和肝血虚之合称。肝脏的功能关系到两眼、两耳和某些精神活动。故肝虚可有视力差、听力减退、心神不安、惊恐等表现。
肝血 肝血 肝脏所藏之血,也表示肝阴。但多数情况下和血虚、失血有关,不一定表现出阴虚阳亢的症状。
肝血不足 肝血不足 即肝血虚。
肝血虚 肝血虚 ①指肝脏所藏的血量不足引起的证候。又称肝血不足。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妇女则见于月经不调,经血量少等。也可见于一些眼科疾病。②肝藏血。血属阴,故肝血虚可出现一系列肝阴虚的情况。如虚烦失眠,多梦易惊等。
肝阳 肝阳 肝的阳气.主升发疏泄,与肝阴保持平衡和协调,以维持机体的健康。
肝阳化火 肝阳化火 即肝阳升动太过而化火。除有肝阳上亢的特点外,还伴有不安、狂躁等精神障碍。
肝阳偏旺 肝阳偏旺 即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 又称肝阳偏旺。指因肝阴不足而使肝阳升动太过,亢而为害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耳鸣,烦躁易怒.肢体麻木,手颤,口苦,便秘等。
肝阳头痛 肝阳头痛 肝阳上扰所致的一类头痛,如肝阳上亢,肝阳化火等,表现为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
肝阳眩晕 肝阳眩晕 眩晕的一种。多因情志不舒,耗及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使之上亢所致。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睡眠不宁,易怒,脉弦等.
肝阴 肝阴 指肝的血液、阴液。它与肝阳保持平衡和协调,以维持机体的健康。
肝阴不足 肝阴不足 即肝阴虚。
肝阴虚 肝阴虚 即肝的阴精不足。可由慢性疾病的消耗或血不养肝所致,也可由肾阴不足而导致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眼干夜盲,经少经闭等。肝有“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特点。所以肝阴不足常引起肝阳上亢。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有时可有肝阳上亢的表现。 
肝痈 肝痈 病名。生于肝脏的脓疡,即肝脓肿。古人认为膏粱厚味、嗜湿生热、情志抑郁等,都可聚而成癖;湿热虫积、外伤跌仆也可伤而成痈。膏梁厚味等,可能为其远因,即减弱了机体的抵抗力,内环境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右侧胁痛,肝区膨隆;触痛,肝脏肿大等。若脓液向内穿透可形成腹膜炎、膈下脓肿。
肝郁 肝郁 病证名。出《赤水玄珠·郁证门》.由肝气郁结所致,表现为两胁作疼,嗳气等.
肝郁脾虚 肝郁脾虚 由于肝气郁结所导致的一组消化功能紊乱的病变。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四肢倦怠等。
肝郁胁痛 肝郁胁痛 病证名。出《金匮翼·胁痛总论》。多由精神郁闷和悲哀恼怒引起。表现为两胁疼痛,胸膈痞塞,筋脉拘急,腰脚困重,甚则胁痛难忍,或胁腋牵痛,烦躁易怒等症。
肝胀 肝胀 古病名,出《灵枢·胀论》。表现为胁下胀满,痛引小腹等症。多因肝经受寒所致。
肝主筋 肝主筋 也称肝合筋五脏与五体相合,肝主要合于筋。《素问·五藏生成论》:“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中医学的筋包括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等,筋靠肝血的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人体躯干,四肢各关节处;尤其在大关节的周围,都有筋的汇聚、附着和包绕,使其运动自如。若肝血供应不足或肝阳化火时,就会出现关节活动障碍,甚至痉挛、抽搐等。
肝主谋虑 肝主谋虑 谋虑,是一个判断推理,计划安排的思维过程。肝主谋虑,即肝与人的思想活动有关。肝脏有病,就会影响人体的思想活动,甚至出现某些异常的精神现象。如头晕、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狂躁等。
肝主目 肝主目 肝开窍于目,经脉连目系,上至额,与督脉会于巅。视力的强弱与肝气的盛衰有关;肝火—上炎,可以引起两目红肿;肝的精气虚则双目干涩,视物不明。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肝主升发 肝主升发 肝应春台风,性喜条达,正合万物生机旺盛之时。这是万物升腾发生的现象,故称之。
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 肝的疏泄作用,可从精神、消化和生殖三个方面理解。①肝受精神因素的影响。肝宜条达而不宜抑郁。当人精神愉快,肝气舒发畅达,则全身气血调和,经络通利。精神苦闷则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肝气郁结,出现两胁胀痛等。②肝的疏泄作用与胆汁的分泌和排出有关。功能失调时,就会影响到脾胃、小肠等的消化功能,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如肝病时出现腹胀、食欲不振、大便失常等。③妇女的月经和男性的排精.也属于肝的一种疏泄功能。
肝主血海 肝主血海 肝脏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称之为“血海”。《素问·五脏生成论》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肝主于左  肝主于左  《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是指肝的行气部位,而不是指它的解剖部位。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
肝著 肝著 古病名。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著,通着。即邪气附着。肝著指肝脏气血郁滞,病邪附着于肝脏。肝著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肝胁胀痛,胸脘痞闷、不适,有时需要按压才能稍舒。
肝阻与肝血 肝阻与肝血 主要指肝脏的阴液与血液。它们同属于一个矛盾的侧面,不能截然分开.与肝气和肝阳为对立的统一。
肝厥 肝厥 厥证的一种。多由精神受到过度刺激而引起。表现为四肢厥冷、呕吐、昏厥、肤色青紫、不省人事等。平素多阴虚肝旺,情绪易于激动者多患之。
肝厥头痛 肝厥头痛 头痛的一种。与精神因素有关;患者平素多属阴虚肝旺的体质,遇到过度的精神刺激,致怒气伤肝,肝气上逆,上冲于头部,厂弓随疼痛,甚至头晕目眩,四肢撅冷,口吐涎沫,神昏不语等。
肝膈 肝膈 泛指人体内部器官。
肝疳 肝疳 五疳之一。因小儿乳食不调,肝经积热所致。表现为身体瘦弱,面色青黄,摇头揉眼,夜盲,眼涩,腹大青筋,爪甲青紫,大便青稀,或有血与粘液等。
肝痿 肝痿 病证名。即筋痿。因肝主筋之故。
刚痉 刚痉 出《全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第二》。痉病的一种。表现为发热无汗,恶寒,颈项强急,头摇口噤,手足挛急或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脉弦紧等。可用葛根汤治疗。
肛 肛 即肛门之简称。
肛裂 肛裂 病名。指肛门皮肤破裂。好发于正中线的前后方。两侧者少见。由于血热肠燥,大便秘结,排便困难或暴力扩张肛门;致使肛门皮肤破裂所造成。大便时,或便后疼痛;出血,裂口顽固难愈。
肛漏 肛漏 病名。又名肛瘘、瘘疮。即肛门痿管。是在肛门周围脓肿的基础上形成的。脓肿向内穿破者,称“内瘘”。仅有一个内口的叫单纯内瘘;有两个以上内口者,叫全内瘘。脓肿向外穿破的叫外漏。仅有一个外口的,叫单纯外瘘;有二个以上外口的,叫全外瘘。肛瘘只有一条管道的,叫单纯性肛瘘:有两个以上管道相通的,叫复杂性瘘管。瘘管可反复发作,经常流出脓液或分泌物,长久不愈。
肛门 肛门 又名魄门、后阴。即消化道之下口,粪便排出体外之部位.
肛门内合 肛门内合 指先天性肛门闭锁或狭窄。凡小儿出生后数天仍不见大便者,应检查肛门。遇有肛门或直肠下端狭窄或闭锁的婴儿,应手术治疗。
肛门圈疮 肛门圈疮 即肛门周围湿疹。初起时,肛门周围皮肤潮红、瘙痒、流水。若治疗不当可转成慢性,使皮肤变厚粗糙,苔藓化。也可蔓延到会阴部。多继发于痔核和蛲虫病之后。
肛门痈  肛门痈  病名。又名肛痈、脏毒,偷粪鼠、盘肛痈。指生于肛门内外的痈。由湿热下注所致;难消退,溃破后多形成瘘管。
纲纪 纲纪 即纲领和法则。
膏紫舌 膏紫舌 指舌质青紫,舌上有紫色斑块、瘀点等。青紫,色深,干枯少津,多属于热;淡紫而润,多属于寒。
疙痛 疙痛 疼痛绵绵不断。疟音xifi,朽。
各以其时受月 各以其时受月 古代依据脏腑所主季节和五体受病情况制定的一种针刺方法。形而上学甚多,不足为训.高士宗:“肝主之筋,心主之脉,肾主之骨,脾主之肉,各以其四时受气之月而施治之,则病已唉。受气者,筋受气于春,脉受气于夏,骨受气于冬,肉受气于长夏也。”
更衣 更衣 即解大便。古代贵族、富人入厕后要更换衣服,所以更衣演变为解大便的雅称。《伤寒论》中的“不更衣”即指不解大便。
工 工 ①工匠。古代对医生的称呼。《素问·汤液醪醴论》:“病为本,工为标。”②医疗技术。
攻溃 攻溃 使疮疡从速排脓,消除肿痛的方法。中医常用的攻溃药有穿山甲、皂刺、桔梗、天花粉等。
攻里不远寒 攻里不远寒 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远,忌、伯的意思。热结于里,用寒下药可以消除。所以要攻里热,就不应当怕用寒下药.
攻下派 攻下派 金元四大家的一派,以张从正为代表。因治病主用下法,故称。
弓穷 弓穷 《神农本草经》作芎藭。
狗啮人  狗啮人  被狗咬伤的人。
沽 沽 通“活”。《五十二病方》:“五者扁(褊)有,则不沽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类书。刊于1772年。清·陈梦雷等编。清康熙雍正年间,由陈梦雷、蒋廷锡等编写了一部万卷巨著《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是其中的医学部分,共520卷,约950万字,分类辑录从《内经》至清初的许多医家著作。包括医经注释、诊断、各科疾病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是一部比较全面的医学类书。
古今医案按 古今医案按 书名。刊于1778年。清·俞震(东扶)撰辑。10卷。选择历代医案加以按语,选择较为严简,论说也颇多独到之处。今有排印本问世。
古今医鉴 古今医鉴 书名。16卷。明·龚信篡辑,龚廷贤续编,王肯堂订补,此书首论脉诀、病机、药性、运气,以下分述各科症证证治,搜集文献的范围很广,上自《内经》、《难经》,下至金元诸家,结合已见,包括民间验方、针灸等。今有排印本问世。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书名。又名《古今医统》。刊于1556年。共100卷。明·徐春甫辑。该书辑录明以前历代医学文献和各种古代经典著作有关医药资料右余种。开始为《内经要旨》,以后为历代医学家传略,各家医论、脉候、运气、经穴、针灸临床各科,资料相当丰富,是一本有用的参考书。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医书。刊于1601年。又名《医统正脉》。明代王肯堂、吴勉学合辑。是一部医学丛书,包括《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脉诀》等41种重要古代医学著作。
谷 谷 农作物,泛指食物。
谷不化 谷不化 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
谷道痒 谷道痒 证名。即肛门痒。出《诸病源候论》。为蛲虫病的主要症状。
谷气 谷气 指水谷的精气。指饮食以后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热气。《素间·阴阳应象大论》:“谷气通于脾”。
谷神 谷神 水谷的精气。
谷疸 谷疸 病名。也写作“谷瘅”。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因饮食不节,湿热与食滞阻遏中焦所致之黄疸。临床症状为身面发黄,食后头眩,烦闷,腹满,胃中不适,大便溏泻,小便黄而不利。
谷瘅 谷瘅 即谷疸。瘅通疸。
股 股 大腿。
股骨疽 股骨疽 即附骨疽。
股肱 股肱 股指大腿;肱指上臂.股骨又名大腿骨、髀骨,健。
固崩止带 固崩止带 治疗妇女崩漏不止、带下淋漓的方法。妇女由于冲脉不固,中气虚衰不能摄血,出现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舌淡、脉虚大或细弱等证,常用固冲汤治疗,以益气健脾,固冲摄血。由于脾虚不运、肝气不舒、湿浊下注而出现带下色白或淡黄无臭、倦怠、便溏、面色眈白、舌淡苔白、脉缓无力等症,可用完带汤以健脾燥湿、疏肝理气、止带。
固精 固精 就是涩精。治疗遗精、早泄的疗法。
固居  固居  即痼痹。痼疾之意。
固密 固密 保护周密的意思。
固气安神 固气安神 一种用于心气不足,怔忡、盗汗的治疗方法.常用方剂为辰砂妙香散。
固涩  固涩  又称收涩、固摄,是一种固涩、收敛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于自汗、盗汗、久咳、久痢、久泻、脱肛、遗精早泄、失血、崩漏、带下等虚证。常用的固涩药物有山萸肉、五味子、乌梅、赤石脂、禹余粮、诃子、肉豆蔻、罂粟壳、石榴皮、莲子、石莲子、芡实、金樱子、覆盆子、五倍子、银杏、浮小麦、麻黄根、糯稻根、乌贼骨、桑螵蛸、刺猬皮、龙骨、牡蛎等。固涩治法多用于虚证和病的晚期。若在实证和病程的中期应用,反而有留邪之弊。在应用固涩药的同时,应根据不同的虚损,补益其偏虚的一面,才能收到标本兼洽的效果。
固肾涩精 固肾涩精 治疗肾气不固,遗精早泄的方法。如由于元气亏损,心肾不交等表现为遗精滑泄、盗汗虚烦、腰痛耳鸣、四肢无力等可用金锁固精丸等类方剂治之。
固肾止遗 固肾止遗 治疗肾气不固、小便频数或遗尿的方法。如表现为小便频数、淋漓不禁,或夜间遗尿、心志恍惚、消瘦厌食、记忆力减退或小儿遗尿等。常用方剂为桑螵蛸散,
固泄  固泄  大便失常。固,便秘之意;泄,泄泻。
固瘕 固瘕 古病名.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①大便先硬后溏,杂有不消化的食物和水。②即久泻。《医宗金鉴》:“固瘕者,大瘕泻也,俗谓之溏泻。固者,久而不止之谓也。”
刮肠 刮肠 ①直肠泄。②指痢下粘稠,好象肠中刮出一样。⑧指各种下痢脓、血、腐败组织的重证。
刮法 刮法 ①针刺术语。针刺入后,刮动针柄的一种辅助手法。②推拿手法。用手指在皮肤上用力作快速推动。有发散解表的作用。
刮痧法 刮痧法 用铜钱等钝缘器物蘸香油,向下顺刮患者脊柱两侧,使之出现红紫斑点或斑块,以治疗实热痧证。
乖 乖 违背,不顺,不协调.《脉经序》:“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
关刺 关刺 古刺法。五刺的一种。关,指关节。关刺是指针刺关节附近的部位。刺法是针刺左右四肢关节附近筋的尽头处。用于治疗筋痹。但要谨慎,不能出血,这是和肝主[筋的相应刺法。也称渊刺或岂刺。《灵枢·关针》:“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剌。”
关格 关格 病证名。①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之病证。②大便不通为内关,小便不通为外关,大小便都不通称关格。⑧人迎与寸口脉俱盛的阴阳离决危象。④指阴阳均偏盛,不能互相营运的严重病理状态。
关门不利 关门不利 指肾的气化受阻产生的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关枢 关枢 出《素问·皮部论》。太阳经的阳络名“关枢”。太阳主一身之表,是巩固卫阳的枢纽,所以,称其络脉为“关枢”。
关蛰 关蛰 出《素问·皮部论》。太阴经的阴络名“关蛰”。关蛰,意即太阴经能关闭蛰藏于内的阴气,不使外泄.
观神色 观神色 望诊的内容之一。神,指人体的机能状态、精神状态和思维能力,从人的精神、神志、表情对外界事物的反应、面部气色、目光神采等反映出来。色,是色泽,主要指面部气色。它直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通过对病人神色的观察,医生就能获得很多有用的诊断资料。
观息 观息 气功术语。谓垂目返观丹田真气的动态。练功到一定程度,丹田中有热气内动的感觉。凝神返观止念丹田,可使内动之气恢复和静,不致散失.这就是观息的用意。
观想 观想 气功术语,也是道佛教徒的一种练功方法。观是闭目返观;想是用意想象。即用冥思幻想美好的事物,以求健身祛病的功法。孙思邈《摄养枕中方》关于“禅观法”有这样一段记述:“闭目存想,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入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两脚卷曲,亦令床坐有声,拉拉然,则各一通,一通二通,乃至日得三通五通,则身体光泽,面色光辉,鬓毛润华,耳目明,令人含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就是介绍这种功法。释氏密宗的“保瓶气:’和后世练功中的布气、导气等都和观想有关。但其中有宗教唯心论的神秘色彩,只能供研究气功时参考。
光剥舌 光剥舌 患病后舌苔突然脱落。多表示胃气大伤,缺乏生发之机.
光华晕大症 光华晕大症 证名.见《证治准绳》。指目视发光物体,而产生彩环的眼部疾病。如青光眼、一些眼部发炎和分泌物增多的疾病。
广肠 广肠 包括乙状结肠的直肠。《证治要诀》:“广肠,言萁广阔于大小肠也。”
广疮 广疮 即梅毒。也称杨梅疮,广者,指广东传来者之意。
广化 广化 运气术语。长夏主化,土运太过的年份化气广泛普遍,称为“广化”。见《素问·五常政大论》。
广明 广明 指人体的上部。
广温疫论 广温疫论 书名。4卷,附方1卷。清·戴天章撰。约成书于1772年。戴氏取《温疫论》予以增订删改,着重辩明温疫、伤寒之异、特别是早期证候的鉴别,病因、受病、传经、兼证等方面的不同,详述表里证候,介绍汗、下、清、和、补等治法,并附载温热病方84首。此书曾经后人改名《瘟疫明辨》。1878年,陆懋外修予以删补,题名《广温疫论》。清末何廉臣复予以补订。书名《重订广温疫论》。解放后有排印本。
圭 圭 ①量器。《算经》:“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抄。”《后汉书·律历志》:“不失圭撮。”孟康注:“六十四粟为圭。”②衡器。《后汉书·律历志》注:“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
归经 归经 是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根据药物对人体各部的特殊作用,总结出的每个药物归何经的理论。其目的在于更密切的联系临床实践,突出药物作用的特性,补充性味和升降浮沉等规律的不足。如同是寒性药物,都具有清热的作用,但石膏辛、甘、寒,归肺、胃、三焦经,善清肺、胃、三焦之火;龙胆草苦寒,归肝胆经,善清肝胆之火引起的湿热;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善清肾和膀胱火;鸦蛋子苦寒,归大肠经,燥湿杀虫,善治阿米巴痢疾。同是温热性药物,都有祛寒作用,但石菖蒲辛温,归心经,有开窍逐痰的作用;天麻辛温,归肝经,有祛风镇惊作用;白芥子辛,归肺经,有利气豁痰、镇惊的功能。药物作用的涉及面越广,相应的归经范围也就越大。如天竺黄甘寒,专归心经,有清热,豁痰、镇惊的功用。薄荷辛凉,专入肺经,有发汗、散热功能 。又如黄连苦寒,善于泻火、解毒、燥湿,可归心、肝、胆、脾、胃、大肠六经,可治这六经的热证;附子辛甘大热,能补火悬案阳,回阳救逆,祛除风寒湿邪 ,通治一切寒湿诸证,所以通行十二经;甘草甘平,补脾、润肺、调和诸药,解多种毒,也通行十二经。归经理论是前人临床实践的总结,其真正的药理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龟背 龟背 指小儿骨骼发育障碍引起的脊柱弯曲畸形。表观为脊柱后凸,前胸变短,肋骨呈叠瓦状重叠或靠近,胸骨被牵向脊柱。属佝偻病一类疾病。
龟背痰 龟背痰 发生于脊背的流痰。①即脊柱结核引起的驼背称龟背。其流注到腰部或腹股沟处的寒性脓肿称为“龟背痰”。②泛指脊柱、颈椎、胸椎、腰椎的结核。
龟背驼 龟背驼 病名。见《马培之医案》。属龟背痰的范畴。
龟头痈 龟头痈 即阴头痈。发生于阴茎头部的急性炎症。
龟胸 龟胸 即鸡胸。
裹虚里实 裹虚里实 表里错杂的证候,即机体卫气素虚,感邪传里,化热内结出现的综合症状。表现为既有自汗、发热、恶风等表虚证候,又有腹痛、便干等里实证候。
过经 过经 指伤寒病过程中,由一经证候传入另一经证候的变化。
过期流产 过期流产 病名。指死胎留在宫腔内一月以上而不产下者。即死胎不下。
过期行经 过期行经 即经行后期,比正常月经来到的时间推迟。
含腮疮 含腮疮 即痄腮。
含炅 含炅 指人类。古人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故称“含灵”.
汗 汗 ①汗液。五液之一.指津液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②出汗。津液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的过程。⑧汗法。通过使病人出汗的手段治疗疾病的方法。
汗出偏沮 汗出偏沮 出《素问·生气通天论》。指人半身不出汗。古人认为是半身不遂的征兆.
汗出如油 汗出如油 指所出汗淋漓不断,粘腻如油。见绝汗条。
汗毒 汗毒 即发颐。
汗法(发汗法) 汗法(发汗法) 八法之一.是通过使病人出汗,以解除表邪和表证的一种治疗方法。汗法有退烧、透疹、消肿、祛风湿等作用。多用于外感表证、麻疹、水仲早期和风湿等。应用汗法要适可而止,避免伤阴耗气,导致虚脱。对平素阴虚气虚需要发汗解表的病人,以采用滋阴解表、益气解表等法为妥。
汗家 汗家 指素体多汗的人.《伤寒论》指出,对平常多汗的人,不宜用发汗之法治疗,否则能引起恍惚心乱、小便后尿道疼痛、虚脱等症状。
汗巾提法 汗巾提法 正骨手法之一。出清·胡廷光《伤科汇纂》。用于颈椎半脱位。令病人正坐于桌旁低处,头齐桌面,医者坐于桌上,双脚踏病人两肩,并用布巾兜病人下颌及枕后部作结,交于左右耳部,并系于医者项部,双手上提,两脚下踏,借以拔伸,使半脱位之骨复位。
汗空 汗空 即汗孔,亦称毛孔、玄府。空,通孔。
汗为心液 汗为心液 《素问·宣明五气》:“心为汗”。汗血同源,血为心所主,故称汗为心液.
汗血 汗血 又名血汗。即肌衄。指所出之汗色淡红如血。
汗疹 汗疹 即痱疮。
汗淅疮 汗淅疮 病名。出《外科启玄》。拌人多汗,久不洗浴,淹淅肌肤,因而成疮;甚则皮破出血,痛不可忍。即间擦性皮炎。
汉医 汉医 日本人对中医的称呼。
好忘 好忘 即健忘。
呵欠 呵欠 即欠。
和 和 ①中医治疗八法之一,即“和法”.②痊愈.⑧古代名医,和。
和法 和法 又称和解法,中医治疗八法之一.是一种疏利气机、调和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病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邪伏募原证,也用于肝脾不和、肝胃不和、疟疾等证.凡病邪在表,未入少阳,或已入里出现阳明热盛的都不宜用,以免引邪入里或延误病情。
和解法 和解法 即和法。
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 和法之一。治疗外感热性病在半表半里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于、目眩等症的方法.
和胃 和胃 又称和中.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
和胃理气 和胃理气 一种理气方法。用于治疗病邪阻滞中脘引起脘腹胀闷、吞酸、嗳气等证的方法。
和血熄风 和血熄风 治疗血虚性肝风内动的方法。
和阴阳 和阴阳 小儿推拿法。出自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合阴阳、合二气.用拇指沿小儿腕横纹两端向中间和推,以和气血、消痰涎。
和中 和中 即和胃.
何炳元(1861~1929) 何炳元(1861~1929) 近代医学家。字廉臣,别号印岩。浙江绍兴人。他研究中西医学著作,两相对照,认为西医未必全足可取,中医学也不可忽视。曾任绍兴医学会会长、《绍兴医报》编辑。编撰有《中风新诠》、《新医宗必读》、《内科证治全书》、《药物汇讲》、《妇科学释》、《新方要诀》、《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等多种医学著作。在保存和整理中医学术资料上有一定贡献。
何梦瑶(1694~?) 何梦瑶(1694~?) 清代医学家。字扳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著有《医碥》等书。
合病 合病 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伤寒病两经或三经同时受邪而患病。
合并 合并 二经以上的症状同时出现。如“太阳和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
合二气 合二气 即和阴阳。
合法 合法 推拿手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从两个穴位向中间合拢,其起点和止点多在穴位上。常用于小儿推拿。
合骨 合骨 骨名。内踝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在内者,名内踝,俗名合骨”。
合谷刺 合谷刺 “五刺”之四.合谷刺并非指针刺合谷穴,而是指针刺分肉之间处。即针刺到一定深度后,将针提起到分肉之间,再分别向左右两侧各斜刺一针,使其形状象鸡足的刺法。用于治疗肌痹。这是和脾脏(主肌肉)相应的针刺法。《灵枢·官针》:…“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合谷疽 合谷疽 即合谷疗、虎口疗。
合谷疔 合谷疔 即生在拇、食二指间“虎口”处的疔疮。也称虎口疗
合昏皮 合昏皮 即合欢皮.
合剂 合剂 将中药水煎后去渣,浓缩成一定容量,或将中草药的提出物,加水配制成的液体制剂。为防止其发霉、发酵,制成后均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合剂较汤剂量少,服用方便,且可成批生产.
合气 合气 气功术语。谓行腹式深呼吸,使后天口鼻呼吸之气与丹田中之先天真气相合,称为“合气”,
合梧 合梧 即合欢。
合邪 合邪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邪复合侵犯人体。
合穴 合穴 五腧穴的一种。《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合穴就是十二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合穴。它的名称是:肺,尺泽;大肠,曲池;心包,曲泽;三焦,天井;心,少海;小肠,小海;脾,阴陵泉;胃,足三里;肝,曲泉;胆,阳陵泉;肾,阴谷;膀胱,委中。又有手足三阳经合穴,即下合穴。足三阳经合穴与五腧穴同;手三阳经合穴与五腧穴不同,其名称是:手太阳,下巨虚;手少阳,委阳;手阳明,上巨虚。
合夜 合夜 黄昏以后,即黑夜开始的时候.
合阴阳 合阴阳 调和阴阳之意。
合治内腑 合治内腑 针灸术语之一。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指下合穴、即六腑有病取该经合穴进行治疗.
红汗 红汗 证名。①伤寒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者,当汗出而愈。也有在鼻衄后自愈者,此种鼻衄,被称为红汗(《伤寒论条辨》)。②血汗之别称。详见汗血条。
红花草疮 红花草疮 病名。因食红花草(紫云英)后,受日光曝晒发病而得名。类似“菜日光性皮炎”。食用灰菜、芥菜、苋菜、马齿苋、白菜、萝卜等也可得本病。为一种过敏性.疾病。中医认为是秉性不耐。起病突然,在暴露于阳光下的面部、手背等处出现浮肿、瘀点、水疱、糜烂、溃疡和坏死。有麻木、灼热和疼痛。严重者全身可有发热、头胀、呼吸急促、神昏等。
红膜 红膜 即赤膜。
红舌 红舌 指舌质比正常颜色梢深,呈鲜红色。表示热证,多为里热实证,或为阴虚火旺之证。
红丝疔 红丝疔 疔疮之一。见《证治准绳》。类似急性淋巴管炎,多因局部疖痈疮疡等炎症引起,好发于四肢。由于病变扩散部位呈—条红线,从四肢远处向近心端蔓延,故称“红丝疔”,也称“红线疔”。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继而出现红线,逐渐向近心端蔓延,并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少食、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
红线疔 红线疔 即红丝疔。
红痧 红痧 痧证的一种。见《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指皮肤发出红点类似麻疹的痧证。为痧毒郁于肌表所致。
吼病 吼病 即习小儿哮喘。
后山骨 后山骨 即枕外粗隆。
后食 后食 饭后服。
后天 后天 人体出生后,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过程称后天。
后天之本 后天之本 指脾胃而言。因为人体通过脾胃吸收水谷精微而获得生命过程所需之营养物质和能量,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后天之火 后天之火 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之火即脾胃之火。
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 即水谷之精.指由饮食化生而来的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后下 后下 有些药物不适于久煎,久煎会使其失去作用,应最舌放入,称后下。如芳香解表的药物薄荷、藿香、佩兰等,大多含挥发油,容易挥发,宜在其它药将要煎好之时再投入煎五分钟即可。又如大黄、钩藤也不适于久煎,可在药煎好前投入,两三沸即可。
后阴 后阴 即肛门。
呼吸补泻法 呼吸补泻法 针刺补泻法之一。进出针时配合病人呼吸来区分补泻的—种治疗方法。即呼吸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参阅《素问·离合真邪论》。
忽思慧  忽思慧  元代蒙古族营养学家.曾任元代宫庭饮膳太医,主管宫廷贵族的饮食烹调。‘根据多年经验,结合本草知识,编成《饮膳正要》一书。是我现存较早的营养学著作。
狐臭 狐臭 腋下、乳晕、脐、外阴等部位有大汗腺的人发出的难闻臭味。
狐惑 狐惑 病名.又作狐惑.口腔溃烂为惑;阴部溃烂为狐。狐惑病的主要表现是:口腔、咽、齿龈和阴部的多处联合性溃烂,有时全身发烧、神志不宁、不欲饮食等。《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亦、乍黑、乍白.”
狐狸刺 狐狸刺 即狐尿刺。
狐尿刺 狐尿刺 病名。出自《千金翼方》,又名狐狸刺,即虫咬性皮炎、接触性皮炎一类疾病。皮肤患处干燥,起红紫斑点,肿胀热痛;重者可溃烂化脓。
狐疝 狐疝 病名。出自《灵枢·五色》.指腹股沟的斜疝或直疝。因在腹压增加时,内容物即进入疝囊,仰卧或用手内托时又可使其进入腹腔,如狐狸之出没无常,故名。
狐疝风  狐疝风  即狐疝。
狐螯(h石凸或) 狐螯(h石凸或) 即狐惑。
虎口 虎口 拇、食指和第一、二掌骨之间的皮肤组织。
虎口百丫 虎口百丫 即虎口疔。
虎口疔 虎口疔 即虎口处所生之各类肿毒、疔疽炎症和包块。名称繁多,如合谷疔、虎口百丫、丫叉毒、拍蟹毒等。
虎丫毒 虎丫毒 即虎口疔。
护场 护场 证名。见《证治准绳》.即疔疮周围红肿不散漫,表示易治。反之,难治。
护膝骨 护膝骨 即髌骨。
户门 户门 七冲门之一。即齿。
花剥 花剥 指舌苔剥脱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表示痰湿未化,正气已伤.
花颠 花颠 病名。出清;周贻观《秘珍济阴》。一名花癫,指妇女相火过旺,欲火妄炽,肝风易动的病证。表现为性欲亢进,严重者可亦身露体,痴笑无常;更重者可在夜间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等症。
花露 花露 ①又称茶菊花露。为用茶菊花蒸取之露汁。性苦,微甘平,无毒,清心、明目、除热。②指金银花露。
花癣 花癣 病名。见《外科启玄》。指生于面部或眉间,初起痦瘤,渐成细疮,时痛时痒,搔起白屑的一种皮肤癣。多发于春季。类似颜面单纯糠疹。也称桃花癣。
花翳白陷 花翳白陷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又称白陷鱼鳞。多由肝肺风热,或角膜外伤引起。初起,角膜上有白色小点或小块,状如雪花,破渍后形成溃疡凹陷。伴有视力减退、眼痛、流泪、畏光、结膜充血等。类似角膜溃疡。
华实 华实 植物的长势茂盛、壮实。
华阳隐居 华阳隐居 即陶弘景。
华佗(?、208) 华佗(?、208) 东汉末年杰出的外科学家。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生卒年月不可确考,只知道于公元208年以前被曹操杀害。又《本传》说他“年且百岁而尤壮容”,则大约生于公元二世纪之初。是一个淡于功名,“兼通数经,晓养生之术”的博学多才的人。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不可据信。《后汉书》本传的一段记载很值得注意:“精于方药。处剂不过数种,心识锱铢,不假称量;针灸不过数处。若病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胃肠;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可见,从麻醉到切开、缝合,华佗的腹部外科手术已相当成熟了。华佗不仅精于外科,而且通晓内、妇、儿、针灸各科。主张体育锻炼,创造了健身运动的五禽戏。著述已经散佚.《中藏经》现已证明是托名之作。不过也有一些著作散见于其它人编的书籍中。华佗的学生有吴普、樊阿、李当之等,也都很有名。樊阿长于针术,吴昔、李当之著有关于本草学的著作。
华佗夹脊 华佗夹脊 位于脊柱两侧,距棘突五分处的两组穴位。有两种取穴法。①自第一颈椎至第四骶椎棘突各旁开五分左右,各二十八穴,合为五十六穴。②自第一胸椎下至第五腰椎下棘突旁开五分,左右各十七穴,共三十四穴。夹脊穴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针、灸、穴位注射、梅花针、穴位埋藏等都可选用这些穴位。它们有调整脏腑功能和改善局部症状的作用。
化斑 化斑 温病热入营血,皮肤出现斑点及出血者,彩清热、凉血、解毒的治法。以防热毒继续深入。
化风 化风 指热性病过程中,出现的热动肝风的病理变化。表现为高热、手足抽搐,甚至角弓反张、脉弦数,舌红苔黄而燥等。在温热病后期,热盛伤阴,可出现阴虚风动,症现手足颤动,语言蹇涩,舌质暗红,脉象细数等。此外,若发展为中风,则证见口眼斜,半身瘫痪,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也属化风的病理范畴。
化火 化火 化火的临床见证有虚火、实火之分。实火可有面赤目红、红肿、怕热喜冷、口干、舌燥、便干、尿赤等症。火伤脉络则可出现各种出血症状。虚火即虚火上炎。
化气 化气 即土气。脾主化也。
化气利水 化气利水 即温阳利湿。
化热 化热 指温热病表证传里出现的高热性病理变化。
化湿 化湿 即祛湿疗法。多采用芳香类药物。
化痰 化痰 ①使痰变为稀薄,便于咳出。②消除痰饮的疗法。
化痰开窍 化痰开窍 又称豁痰醒脑。治疗痰饮证发生昏迷的疗法。即苏醒疗法。
化饮解表 化饮解表 对素有痰饮内停的病人感受外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由化饮和解表两方面的方药组成。凡有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外束表证和咳嗽、喘息、痰多而稀、苔滑润、不渴饮、脉浮滑等痰饮时证者,可应用之。
化源 化源 六气的生化之源。
化燥 化燥 燥即干燥,津液缺乏的表现。即病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燥象。常见的症状有口干、鼻干、咽干、干咳、皮肤干燥、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症状。
怀娠 怀娠 即妊娠。
坏病 坏病 出《伤寒论》。伤寒病一再应用汗、吐、下或温针等方法,使津液丧失,阴阳错杂,证候变乱,向坏处发展。
环肛漏 环肛漏 又名缠肠漏。为环绕肛门周围产生的漏管。多由结核病引起。
环口黧黑 环口黧黑 口周颜色黄黑,多见于脾胃衰败的患者。预后多较差。
环跳  环跳  ①指髋臼。《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环跳者,髋骨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纳髀骨之上端如杵者也,名曰玑,又名髀枢,即环跳穴处也。”②经穴名。
环跳疽 环跳疽 即生于环跳穴(髋关节)处的脓肿。多为结核性。易于形成瘘管,长期不愈。多伴有骨蒸、潮热、盗汗、消瘦等慢性中毒情况。重时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环跳流痰 环跳流痰 生于环跳部位的流痰。多为髋关节结核。
环握法 环握法 一种触诊方法。适用于大关节和软组织。即一手环握触诊部位的半周,借以判断病情的方法。
灰苔 灰苔 主里证。灰白滑润者,为三阴寒证,宜温阳散寒;灰黄干燥者,为里热证,治宜攻下泻热。
灰指甲 灰指甲 即甲癣。
回乳 回乳 即断乳、断奶.
回食单 回食单 病名。又叫甸气。属梅核气类。清·金德鉴《焦氏喉科枕秘》:“回食单,此证因气郁有痰而生,在喉中两边两条红色为甸气,在喉小舌下紫红色点如豆大,名梅核气…….”
回旋灸 回旋灸 将点燃的艾条距皮肤一寸左右,以病人感到温热舒适为度.然后以穴位为中心,前后左右旋转移动。移动范围以不超过一寸为限。这种治疗方法就叫回旋灸.适用于风湿痛、麻痹等证。
回阳救逆 回阳救逆 温法的一种。用以救治汗出不止、四肢厥逆、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阳气将脱的方法.多用参附汤或四逆汤。
会穴 会穴 ①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互交会的穴位。全身会穴大约有一百多处。治疗上取会穴可治相交经脉相应的病证。如百会穴为诸阳之会,能通治诸阳经的疾病。②一般也作“八会穴”的简称。
会厌 会厌 即会厌软骨。位于口腔的上方,呈叶片状,能覆盖和开启。呼吸、言语时,则会厌开启;饮食吞咽时,则覆盖喉腔,以防食物进入气管。会厌又名吸门。
会阴 会阴 ①指生殖器与肛门之间的部位。⑧穴位名,位于会阴的正中央。又名屏翳,针刺此处可治前列腺炎、阴部瘙痒等病证。
昏迷 昏迷 见《伤寒明理论》。指人事不省,喊之不醒,呼之不应的重危证候.为邪阻清窍,神明被蒙所致。多见于中风、癫痫等证。
昏睡 昏睡 病人日夜沉睡,能够唤醒和回答简单问话,但旋即又入睡。温病多见于气分邪盛、湿浊内盛和入营入血之时。杂病多见于中风、
昏衄 昏衄 鼻出血引起的昏迷。
火 火 ①六淫之一。外感致病因素 。②生理上的火,即少火,君火、相火。③病理过程的火,即邪火。④五行之一。
火补火泻 火补火泻 即艾灸补泻。
火不生土 火不生土 指命门火衰,或肾阳不足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和水肿等证。
火赤疮 火赤疮 病名。由心火妄动,或感酷暑火邪入肺伏结而成。初起为浆液脓性,破后黄水浸淫,遍身可生。
火喘 火喘 ①即火炎肺胃喘。为胃有实火,膈上痰稠补上冲于肺所致。表现为阵发性气喘,进食时减轻,进食后加重。②指冲脉之火上逆致喘。多见于素喘症,或咯唾血痰,动则气促喘急的患者。
火丹 火丹 即丹毒。
火府 火府 火的积聚处。
火罐气 火罐气 即拔罐法。
火候 火候 古代气功家炼内丹的术语。即把炼丹田真气变化机制称为“火候”。和炼钢掌握火候的含义相同。炼内丹者把主宰炼功的神识喻为“火”,把后天的口鼻呼吸喻为“风”。神守丹田真气,配合以呼吸之气下达丹田,称之为“行火”。行火亦有“文火”、“武火”之分。守意时,神识和呼吸之气处于柔静状态,则丹田真的发动力微弱,称“文火”,加强意守,加深呼吸强度,则丹田真气的发动相应强烈,称“武火”。
火咳 火咳 咳嗽而伴有热象,燥象。
火逆 火逆 误用火法治疗而引起合并症的治疗错误。
火伤风 火伤风 病证名。表现为燥咳无痰、口干、咽痛、舌红苔燥等。
火盛刑金 火盛刑金 ①火指肝火,与木火刑金同。②火指心火,或火热之邪,心火炽盛引起喘、咳和血痰;热邪炽盛郁阻 于肺,或痰热阻肺,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甚或咳血、咯血等。
火嗽 火嗽 即火痰。
火痰 火痰 即热痰。①指痰证而伴热象者。②指食辛辣热性食物引起的痰证加重或复发者。
火头痛 火头痛 又名火热头痛、火邪头痛。多由阳明胃火上冲所致。表现为头部跳痛或胀痛,或连及齿颊、耳部等处,有烦热、口渴、便秘、脉洪大等热象。
火位 火位 运气术语。①指君火之位。在春分后六十一天,属二之气。②指相火之位,包括春分前后的各三十天,属三之气。
火邪头痛 火邪头痛 即火热头痛、火头痛。为阳明胃火上冲所致。表现为烦热、头部胀痛、跳痛、有时连及齿、耳等处。可伴有口渴、便秘、脉洪大等热象。
火泻 火泻 即热泻。
火心痛 火心痛 即热心痛。多指暑毒入心,或食热食物、药物引起的上腹部灼痛。
火形之人 火形之人 气质分类属“火形”的人。
火性炎上 火性炎上 五行学说病理。指火邪引起机体上部脏器的病变。如咳嗽、咯血、鼻衄、头痛、声嘶、耳鸣、谵妄、昏迷等。
火炎肺胃喘 火炎肺胃喘 即火喘。《医学入门=痰类》:“得食则坠下,稠痰则上,食已入胃,反助火痰上,喘反大作。”
火眼 火眼 眼痛、痒、羞明、流泪、红肿似火,故名。
火焰 火焰 指各种急性疮疡邪毒入血引起的重危征象。
火疡 火疡 即火疳。
火郁喘 火郁喘 病证名。指火邪郁阻于肺所致的气喘。表现为气逆喘促。心情不安,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
火郁发之 火郁发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①火,热邪。发即散发,即解表法。意思是热邪犯人宜用解表法治疗。②心(火)中积热的疾病,用发散的办法治疗。
火运 火运 运气术语。指“火旺”的期间。《素问=天元纪大论》:“戊癸之岁,火运统之。”戊癸年火旺的期间。
火针 火针 长3-4寸,体粗圆。尖锐利,柄用角质或竹木包裹。用时先将针尖部烧红。故名。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 古称燔针焠刺。即以火针治疗的方法。
火政 火政 运气术语。为“火令”当政之意。
火中 火中 类中风类型之一。多由过度疲劳,暴怒激动牵动心火,扰乱心神所致。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言语不出,口眼歪斜,面赤、烦渴、便秘等。
火疳 火疳 又名火疡。见《证治准绳》。因火毒上犯引起。特点是先在结膜上生一红色小颗粒,周围充血疼痛,流泪,怕光等。有时小颗粒出现的近角膜处或角膜上,破溃后形成瘢痕,影响视力。
击仆 击仆 ①突然仆倒如被打倒一样,亦即卒中、中风等一类的疾病。②指击仆损伤等外伤而言。
机关 机关 指关节而言.《素问·骨空沦》:“侠髋为机”,“腘上为关”。
机括 机括 可解释为病机、机理、机转。
肌 肌 指人体的肌肉。
肌痹 肌痹 病名。出《素问·痹论》等篇。指痹证发生于肌肉者。多因感受寒湿之邪引起。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活动障碍、麻木不仁等。又称肉痹。
肌风 肌风 肌受风邪所得之证。表现为遍身疼痒。
肌肤甲错 肌肤甲错 证名。出《金匮要略》。①大病或营养不良引起的消瘦,皮肤干枯无光泽、脱屑、粗糙。③类似鱼鳞癣。
肌寒热 肌寒热 寒热之邪由皮毛而侵入于肌肉者。表现为肌肉痛,毛发枯槁,口唇干裂而不出汗。
肌肌 肌肌 肌肉丰满的意思。
肌肉不仁 肌肉不仁 证名。出《素问·痿论》等篇。即肌肉麻痹。痿、痹、中风、麻风等病均可出现此证。
肌肉软 肌肉软 五软的一种。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软,形体瘦弱。
肌胰 肌胰 又名肉腠、分理。即肌肉的纹理。
肌衄 肌衄 血证之一。见《证治要诀》。指毛孔出血的病证。多因肝胃火炽,气血不足,阴虚火旺所致。也称汗血。
鸡冠蚬肉 鸡冠蚬肉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即翼状胬肉。多由脾胃积热,肝风上冲引起。表现为睑臂之内,瘀肉高起如鸡冠似蚬肉,渐渐长大,甚至可掩盖全目。
鸡咳 鸡咳 即百日咳。
鸡盲 鸡盲 又称雀目。即由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
鸡胸 鸡胸 指佝偻病。小儿发育障碍引起的胸廓畸形。表现为胸骨,特别是其下部突出,胸廓前后径增大,横径缩小。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不充,维生素D和钙质缺乏所致。
极吐下 极吐下 重度的呕吐、腹泻。
极微极精 极微极精 极细微深隐之意。《内经·汤液醪醴论》:“夫病之生也,极微极精。”
即重不胜 即重不胜 身体沉重,举动困难。
几几 几几 几,鸟之短羽。几几,伸颈的样子。形容项背强硬,俯仰不偮,不能自如的症状。《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季 季 指即季子。
季肋 季肋 ①胸廓侧壁第十一、第十二肋软骨的部位。
季肋骨 季肋骨 指第十一、第十二两对浮肋。
季肋痛 季肋痛 指季肋部位的各种疼痛。”因其在肝经循行部位,多属肝虚。主要表现和胆怯心惊,疼多绵缠,视物模糊,耳鸣头眩等证。
季胁 季胁 ①即季肋。②章门穴别名。出自《针灸大全》。
季子 季子 小手指。
剂 剂 剂型。又写作“齐”.指药物或方剂的制剂形式,常用的制剂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片剂、锭剂、酒剂、茶剂、药露等。此外,还有饼剂、曲剂、胶剂、霜剂、条剂、线剂、灸剂,坐剂、导剂、针剂、糖浆剂等。
忌口 忌口 由于治疗上的需要,让病人在治疗期间不吃某些食物。《灵枢·五味篇》:“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
夹惊吐 夹惊吐 即小儿的惊吐。
夹脑风 夹脑风 头风的一种。
夹阴伤寒 夹阴伤寒 伤寒患者在病中因性交而使病势加重。
夹英疽 夹英疽 即肋疽。
家之长 家之长 体现同病异治的原则。因纲目清晰、资料丰富,在医界颇有影响。
加临 加临 运气术语。下加于上叫做“加”。上临于下叫做“临”。加临是指中运(即大运)与司天或在泉同气的情况。中运与司天同气,称为“上临”;中运与在泉同气称为“下临”。否则称为“不加不临”参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甲介骨 甲介骨 即鼻翼软骨。
甲疽 甲疽 又名嵌甲。即周炎。
甲隐骨 甲隐骨 即肩峰。
坚成 坚成 坚,坚刚;成,收成。金性坚刚,属秋气,主收成万物。故称金运太过的年份为“坚成”。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
坚者耎(软)之 坚者耎(软)之 治法之一。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体由或腹腔内有坚硬肿块等,应用攻削软坚的方法治疗之.
间 间 通“痫”。
间隔灸 间隔灸 即间接灸。
间接灸 间接灸 灸法的一种。即先在治疗部位放置有治疗作用的物品(如姜片、蒜片、盐末等),然后置艾柱于其上,点燃后施灸的一种方法。故也称间物灸、间隔灸。
间气 间气 为运气术语。在司天、在泉左右的气。司天、在泉左右各有间气,各称为左右间气。间气之职是管它本位的气候变化。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主岁者纪岁,呵气者纪步也”。即是说司天、在泉统主一年的气化,而间气只主一步(六个日)的气化。
间日疟 间日疟 指隔日发作一次的疟疾。《素问·刺疟》有疟“间日而怍”的记载。《圣济总录》直接称之为“间日疟”。
间甚 间甚 轻重。间,病轻;甚,病重。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出《素问·标本病传论》。间,症状较多的慢性病。并行,多种治疗同时进行。间者并行,·指慢性病症状较多的,可同时进行多种治疗;如臌胀在不严重的慢性阶段,有腹胀、纳呆、神倦、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小便少、面色苍白,证属脾肾阳虚者,可用温肾、健脾、行气、利水等多种方法治疗。甚,指某一症状突出而严重时,治法要专一,即抓主要矛盾之意。甚者独行,指某一症状特别突出严重时,要采用单独有力的措施。即有急则治其标之意。如臌胀出现昏迷,可单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集中解决昏迷的问题。
肩  肩  指上臂与躯干连接的部分。即肩关节和肩锁关节所占据之解剖部位。
肩搏 肩搏 即肩胛骨。
肩膊 肩膊 ①又名骰。指两肩及肩之偏后部分。②即肩胛骨。
肩不举 肩不举 肩关节痛,臂不能上举,可兼有颈项强直。类似肩关节周围炎。
肩毒 肩毒 泛指肩部的化脓性炎症.
肩甲骨 肩甲骨 即肩胛骨.
肩解 肩解 肩端的骨缝.
肩疽 肩疽 即肩毒。
肩头掮法 肩头掮法 出自清·胡廷光《伤科汇纂》。用于整复肩关节脱臼的正骨手法。即医者双手握患肢腕部,用肩头抵住患肢腋窝,将患者背起,以达复位的目的.
肩息 肩息 有抬肩动作的呼吸困难.又称“息高”。
肩胛 肩胛 ①又名肩髀,即肩胛骨.②指背部两肩胛骨之间的区域。
肩胛疽 肩胛疽 病名。出自《证治准绳》,又名太阴疽、莲子发为有头疽生于肩胛部者.
肩骱落下 肩骱落下 即肩关节脱臼。
江瓘 江瓘 明代医学家。字民莹(或作廷莹)。嘉靖时(1522—1566)安徽歙县人。初为诸生,因病弃而学医。广辑古今名医验案,上自《史记》、《三国志》所载,下及[元明诸医家,分门别类,编成÷书,1名《名医类案》。书方草创未成,江氏即去世。以后其子江应宿重新加以编次补遗,并附入其父亲和自己的医案,成为全书。
交沴 交沴 不通畅。
交肠 交肠 大小便易位排出。即大便时有尿液从肛门排出,小便时有粪便从尿道排出。多见于先天或后天的膀胱直肠瘘、膀胱阴道瘘、阴道直肠痿等病症。’
交骨 交骨 ①耻骨联合。②骶尾关节。⑧坐骨。
交骨不开 交骨不开 指因骨盆狭窄而引起的难产。古称耻骨或骶尾关节部为交骨.
交接出血 交接出血 见《医学入门》。指女子性交后出血.多因肝经火旺,脾虚不能统血所致。
交经缪刺 交经缪刺 出金·窦汉卿《标幽赋》。即缪刺。
交乳 交乳 指性交时溢出的乳汁。
交通心肾 交通心肾 是治疗心肾不交的一种方法.心肾不交的特点是心肾阴虚。多表现虚烦不寐,心悸盗汗,健忘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小便短赤,舌红无苔,脉细数等。交通心肾可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六味地黄汤等加减。
交媾 交媾 即性交。也简称交。
交胫  交胫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又名行胫相交。捐小儿出生后,一脚或双脚不能伸直,至走路时,两脚相交。多为先天性胫骨畸形。
郊银内障 郊银内障 病证名。即白内障。
角 角 ①五音之一。②五不女之一。又名角花、角花头。即阴蒂过长而影响性交者。
角法 角法 即拔罐法。
角弓反张 角弓反张 证名。见《诸病源侯论》卷一。全身伸肌强直,使身体背曲后仰如弯弓之状.
角花 角花 即角。
节气 节气 古人在长期生产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的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 1/4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衣时、季节的经验总结,并对某些认识也产生医学理论的产生和疾病的认识了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古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节气和中气相间,依此类推。为了便于记忆,群众流行着一首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现在我们认识到,太阳每年在公历3月21日通过春分点,黄经为“0”度,以后沿着黄道运行,黄经逐日增加,一个回归年绕行黄道一周,二十四节气实际上就是把黄道这个大圆周分成二十四等份,每等份约占黄15度,合起来就是一个圆周的360度。太阳通过每等份的时间大致相等。因之,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有两句口诀很好记:“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就是说,上半年节气的公历日期都在六日和廿一日这两天;而下半年都在八日和廿三日。由于太阳实际上是沿着一个近于圆的椭圆形轨道(殿道)运行,有一定的不均匀性。这些日期的推算,可能有一、二天的出入,但不会差的很多。
介介 介介 坚硬如有妨碍之意。
金疮 金疮 即金创,
金创 金创 病名。出自《刘涓子鬼遗方》。又名金疮、金伤、金疡、金刃伤。泛指金属利器所造成的外伤。
金公 金公 铅之别名。
金井 金井 即瞳孔。
金锚 金锚 铜屑。
金破不鸣 金破不鸣 ①肺病日久,肺气消耗过甚,可致声音嘶哑或失音,故为“金破不鸣”。多属虚证,可间歇出现或持续存在。如劳瘵晚期出现的声音嘶哑即属之。②即久瘖。
金气肃降 金气肃降 借五行学说以说明肺的生理特点。即肺气宜清肃下降,气化活动正常,才能滋养皮毛,通调三焦水道。
金钱癣 金钱癣 即圆癣。
金囚木旺 金囚木旺 指肺津被灼,肝风内动.
金伤 金伤 即金创。
金实不鸣 金实不鸣 ①肺在五行中属金,故称肺为金。不鸣指不能发音或声音嘶哑。因风寒犯肺,肺气壅塞,或风热媒郭灼伤脉阴,均可导致声音嘶哑。多属肺气实的病理。敌称之。相当于喉部或声带的炎症水肿。②即暴瘖。
金水相生 金水相生 ①按五行学说,肺金和肾水是母子关系。②肺肾的疾病同治。即肺肾同治。
金位 金位 运气术语。秋分后六十一天的时间,属“五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金位之主,其写以辛,其补以酸。”
金形之人 金形之人 气质分类属五行“金象”的人,
金疡 金疡 ①金疳。②金创。
金郁泄之 金郁泄之 肺(金)气闭塞(郁),用疏泄的办法治疗之。即金郁泻之。
金郁泻之 金郁泻之 即金郁泄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郁,指肺气不利,泻,指宣泻肺气。意思是使肺气不利的疾病要宣泻肺气。例如,风寒束肺;咳嗽、咳嗽稀薄、鼻塞流涕、发热恶寒、身酸体痛等,宜用宣肺化痰、辛散解表的办法治疗。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 指金元时期(1115~1368),以刘完素(守真)、张从正(子和)、李杲(东垣)、朱震亨(丹溪)四个著名医学家所代表的寒凉、攻下、补土和滋阴四大医学流派。
金运 金运 运气术语。指“金旺”的期间。《素问·天元纪大论》:“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金针拨障法 金针拨障法 又称金篦刮目、开金针法。即针拨白内障的技术。适宜于年高体弱之白内障患者。
金汁 金汁 粪清之别名。
金匮方论衍义 金匮方论衍义 书名。元·赵以德撰。注释《金匮要略》原文颇详。目前有周扬俊补注本,称《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钩玄 金匮钩玄 书名。元·朱震亨(彦修,丹溪)撰。明·戴思恭校补。以内科杂证为主,兼及妇人、小儿、喉科、外科的一些疾病。中间称“戴云”者,即戴思恭的说法。最后附有六篇论著,未明作者。恐也系戴思恭之所补。原著条理清晰,词义简明,充分体现了朱氏的滋阴派学术思想。戴氏所补内容也很切要精确。故在医界影响较大。在清代,因避康熙之讳,一度改名为《金匮钩元》。又《薛氏医案》收入本书者,改名为《平治荟萃》。今有排印本问世。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 简称《金匮要略》。东汉张机撰于三世纪初。原为《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与《伤寒论》分开,更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后北宋校正医书局又根据所存的残简原文予以重新编校,改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仍为3卷。以内科杂病为主,共25篇,方262首。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临床医学的进一展奠定了基础。
金匮要略浅注 金匮要略浅注 书名。清·陈念祖撰,10卷,刊于1803年。在对《金匮要略》的注释中,能结合自己的意见阐明原著的主旨。并删去原整理本中最詹三篇,将“妇人阴挺论”补入“妇人杂病脉证”中。今有排印本问世。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要略心典 简称《金匮心典》,清·尤怡纂注,刊于1732年,3卷.是对《金匮要略》、的注释之作,文字简练,说理清楚,注释精要。是《金匮要略》的较好注本,有相当影响。今有排印本问世。
金匮翼 金匮翼 书名。清·尤怡撰,内容主要是论述杂病证治。因为作者前曾撰有《金匮心典》,为使前后呼应,故名之。《金匮心典》是一部关于《金匮要略》的注释性著作。
金匮玉函经 金匮玉函经 《伤寒杂病论》古传本之一,8卷。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在校刊和研究《伤寒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今有影印本问世。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简称《金匮辑义》。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6年。6卷。结合清代诸家的注本,对仲景原文逐条阐析,并增补了一些有效方剂,比较切合实用。今有排印本问世.
金铫 金铫 一种铜制的有柄烹器。也用于制药。
金镞 金镞 专门治疗刀、枪、箭等冷兵器伤的一个外科分科。宋,太医局把金镞与书禁(咒禁)合为一科。
金疳 金疳 病名。出自《证治准绳》又名金疡、白睛粒起。由肺热炽盛引起。特点是结合膜上起灰白色小泡样颗粒,形似小米,周围血管充血,眼有异物感、疼痛、流泪、怕光、分泌物增多等。
金篦刮目 金篦刮目 即金针拨障法。
进而转为司天、在泉 进而转为司天、在泉 司天,是天气所司的意思;在泉,就是黄泉之所在(古书称地为黄泉)。运气家认为:“天地间虽有千变万化,都离不开五运六气的运行规律”。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说法。
进气 进气 气功术语。即前进之真气。“小周天”功法有进气(或称进“阳火”)与退气(或称退“阴符”)之说。以意领气,由尾闾上泥丸,通督脉,称为“进气”。
进退低昂 进退低昂 形容脉搏或快或慢,或高或低的现象。
进针 进针 针刺术语。即将针刺入穴内的方法。应在患者精神安定、气息平静时进行。现在常用的有两种进针方法。一是捻转进针法,即在确定了穴位的针刺点后,手握针柄持针,将针尖捻转,刺到一定的深度,得气后即可不再深刺。二是快速进针法,即术者先将手指消毒,然后用拇食指挟持针体,利用手腕弹力,将针迅速刺入穴位的皮下,然后再捻转针柄,深刺到预定深度。后一进针法可减轻针刺时的疼痛。
近内 近内 房事,性交。
近气 近气 谓已至之气.
近血 近血 出《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指近于肛门部位的出血。先下血,后排便,血色鲜红。即肛门、直肠处的出血。见于痔核、直肠溃疡、癌肿等的出血。
茎 茎 指阴茎。
茎垂 茎垂 阴茎与睾丸的合称。
茎纵 茎纵 即阴纵。指阴茎勃起不收,或肿胀而痛。
京骨 京骨 ①足外侧第五跖骨结节隆起的部位。②穴位名,在该结节之前的凹陷处。
井疽 井疽 病名。出《灵枢·痈膶》。为发于胸(心窝)部的急性重证炎症,易引起走黄和黄疸。
井穴 井穴 五腧穴的一种。《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井穴就是指十二经出在手指足趾末端浅璷的穴位。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穴位,所以又叫“十二井穴”。井穴都是针感最强烈的地方,所以常用于治疗各种急证,如中风不语,神志昏迷等。它们的名称是:肺少商;大肠,商阳;心包,中冲;三焦,关冲;心,少冲;小肠,少泽;脾,隐白;胃,历兑;肝,大敦;胆,足窍阴;肾,涌泉;膀胱,至阴。
久持索然 久持索然 “久持索然”就是切脉很久也没有摸到脉搏;或者是初按时指下浮大,久按之反而不清楚。这些情况都说明病人极度虚弱。索然,毫无消息的意思。
久热伤津 久热伤津 即持续高热所造成的一组证候群。表现为咽干、口渴、口燥、烦闷、干咳无痰、舌红而干,脉象细数等症状。甚至可出现手足颤动、耳聋神疲、舌暗红无苔、脉细数无力等虚风内动的症状。
灸疮 灸疮 ①因灸法不当引起的烧伤.②灸法的一种。用艾柱直接灸治疗部位,使之起疱化脓,以治疗疾病。
灸法 灸法 灸,烧的意思。医学上的灸法,通常指用艾叶等药物制成艾柱或艾条,置于体表的腧穴部位或患部,点燃熏烤,使该部产生温热或灼痛的感觉,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手段。
九丑 九丑 即男子的阳萎和不育症。
九刺 九刺 又称九变刺。古代流传的九种针法。即: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焠刺。见《灵枢·官针》。
九道脉 九道脉 指二十四脉中的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脉。见《脉诀》。
九宫 九宫 ①八卦的“离位”,主南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灾九宫”。即南方部位的灾难、疾病。②穴位名。
九候 九候 ①脉的部位。《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②脉象。《难经·十八难》:“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按寸、关、尺各有浮、中、沉,故称九候。
九疽 九疽 一种多发性疽病。《外科启玄》:“此九疽一生即有九处。初,肿势甚重。当看人之虚实,毒之深浅,脓之稀稠,溃之迟早,验之五善七恶。或駙二、三处者,亦轻也。”“九”,言数之多,非专指“九”一个数。
九气 九气 影响人体的九种因素。即喜、怒、悲、恐、惊、思、寒、炅、劳。前人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至今仍为临床诊疗疾病的依据。见《素问·举痛论》。
九窍 九窍 ①即七窍加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②一说七窍加上喉、舌。
九死 九死 疾病的九种重危征兆:手足色青、四肢久肿,脉枯齿干,声音散漫,鼻孔虚张,唇寒宣露。唇肿齿焦,手循衣缝,汗出不流,舌卷卵缩。
九星 九星 即天蓬一,水正之宫;天芮二,土神之应宫;天冲三,木正之宫;天辅四,木神之应宫;天禽五,土正之宫;天心六,金神之应宫;天柱七,金正之宫;天任八,火神之应宫;天英九,火正之宫。古代认为,见到这九颗星,为吉祥的征象。
九野 九野 ①古代指天的中央和八方,即中央的钧天,东方的苍天,东北的变天,北方的玄天,西北的幽天,西方的颢天(亦作昊天),西南的朱天,南方的炎天,东南的阳天。②指九州之地。③古九州之星区分野。《素问·六节藏象论》:“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
九脏 九脏 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合称九脏。
九针 九针 古代九种不同形状和功用的治疗用针。包括外科的按摩用具。①馋针:长一寸六分。有关当局大末端尖锐,用于浅刺;②圆针:长一寸六分,末端卵圆,用于揩摩;③鍉针:长三寸五分,末端钝圆如黍粟,用于按压;④锋针:长一寸六分,末端锋利,用于刺络;⑤铍针:长四寸,阔二分,两面有锋如剑,用于切开脓肿;⑥圆利针:长一寸六分,圆而锐,用于急性痹症;⑦毫针:长一寸六分,细小,最为常用;⑧长针:长七寸,细长,用于深刺;⑨大针:长四寸,粗大,原用于关节水肿,后人作火针用。见《灵枢·九针论》。
九种心痛 九种心痛 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①《千金要方》细分为:虫心痛、注心痛、风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心痛、去来心痛九种。②一说为:饮心痛、食心痛、气心痛、血心痛、冷心痛、热心痛、悸心痛、虫心痛、疰心痛.这些心痛泛指心区和上腹部的痛,不专指心脏。
旧微溏 旧微溏 指病人平时大便即溏薄。
拘 拘 肌肉挛急,不能伸展自如
拘急 拘急 证名.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四肢拘挛,难以屈伸,以至影响活动的证候。多由风邪所致。
拘挛 拘挛 证名。出自《素问·缪刺论》。一作痀挛。属筋病。表现为四肢牵引拘急,活动不能自如。实即拘急。
拘于鬼神者 拘于鬼神者 即拘执于迷信鬼神的人。
局方发挥 局方发挥 书名。元·朱震亨约撰于14世纪中,1卷。对宋代官修《和剂局方》以问答的体例进行了评论。着重发挥他的滋阴学说。
咀片 咀片 即饮片。
拒按 拒按 指局部有压痛。
巨刺 巨刺 意谓用长大之针刺大经的方法。①“九刺”之八。指身体左侧患病在右侧取穴,右侧患病在左侧取穴的交叉针刺方法。②痛在身体左侧而右侧脉显病象,也用“巨刺”的方法。《素问=调经论》:“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
巨分  巨分  指鼻翼外缘向口角外延伸的皮肤皱纹。
巨骨 巨骨 即锁骨。
巨阳 巨阳 即太阳经,又称大阳。
巨针 巨针 古代针具名。《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巨针取之”。形似毫针,针身较粗而长。
巨指 巨指 即拇指。
卷舌痈 卷舌痈 舌痈之生于舌下部致使舌向上卷曲者。参见《沈氏尊生书》。
卷舌疔 卷舌疔 出自《医宗金鉴》.生于舌上部的疔。
决 决 打开缺口,引水流出。引申为洪水冲开堤岸。如“溃决”,“膀胱者,决渎之官”。
决之 决之 用放血疗法治疗。
决渎 决渎 疏通水道、沟渠。渎,沟渠。
决渎之官 决渎之官 指三焦。因其有疏通水道的作用,故名。《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 是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中医方剂组成的规律,就是君、臣、佐、使的配合,因其带有封建色彩,现一般改称“主辅佐引”。主药是针对病因或主证的药物,按实际需要可用一味到数味。辅药是协助主药发挥作用的药物。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兼证,或消除主辅药副作用的二类药物。引药是通过经络引导主药直达病所或起调和作用的药物。
君火  君火  指心火。因心为君主之官,故名。
君主之官 君主之官 即心。喻其为脏腑的主宰。
开宝本草 开宝本草 书名。宋·李昉等著。李氏将《本草拾遗》、《本草音义》等书参校而成。值得清单的是,北宋政府初期曾两次修订本草,即《开宝新详定本草》20卷(973年成书)和《开宝重定本草》20卷(974年成书),统称《开宝本草》。因其成书均在开宝年间之故。共收药983种,是在《新修本草》的基础上增补内容及注释而成。原书均佚,但其内容尚存于《证类本草》中。
开闭 开闭 即开窍。打开关闭之窍也。
开达膜原 开达膜原 用消除秽浊药攻逐伏于膜原间的病邪,温疫或疟疾初起、邪伏膜原,恶寒壮热所表现的阵发性寒热所用的治疗方剂,如达原饮之类。
开法 开法 推拿手法。①拇指平推法。②对屈曲痉挛、活动不利的肢体关节施以展开活动的手法,如活动腕关节,名开腕缝。
开阁 开阁 开张与收缩。阁通合。
开合补泻 开合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开合是指气穴的开合,和呼吸补泻有密切关系。当吸气时,气机属合,拔针外出,用拇指急按针孔,使真气不致外泄,叫补法。当呼气时,气机属开,拔针外出,拔针后不闭针孔,使邪气外泄,叫做泻法(《素问=离合真邪论》)。
开合不得 开合不得 即汗孔开合不得 时宜。如夏天当开不开,冬天当闭不闭。
开合枢 开合枢 是指经脉所处不同部位的功能表现。太阳经在三阳经的表层,太阴经在三经的表层,都是病变里传的门户,所以有“太阳为开”、“太阴为开”的说法。阳明经在三阳经的里层,厥阴经大三阴经的里层,都有闭合的作用,所以有“阳明为合”、“厥阴为合”的说法。少阳经三阳经的兰表半里,少阴经在三阴的半表半里,都处于内外传变的枢纽部位,所以有“少阳为枢”、少阴为枢“的说法(《素问=阴阳离合论》)。
开金针法 开金针法 用金针挑拨白内障的治疗方法。
开窍 开窍 又称开闭。治疗邪阻心窍产生神志昏迷的方法。即苏醒疗法。适用于邪气盛的闭证。有凉开、温开的不同。多用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等芳香走窜的药物。可分为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类。
开提 开提 开,祛除表里的病邪;提,升清阳之气。一一种解表清里的疗法。用于既有表证而里热也盛的病证。
开郁 开郁 即疏郁理气。
开噤通关 开噤通关 治疗厥闭昏迷的方法之一。适用于牙关紧闭、昏迷不省人事的证候,以使其苏醒。
开璇玑 开璇玑 小儿推拿方法。出《幼科集要》。璇玑指胸中、膻中、气海三穴。方法是将姜葱热汁醮在两手大指上,在病儿胸前左右横推到两乳上近胁处,共三百六十一次。再依次从心坎用两大指左右分推至胁肋,从心坎推下脐腹;再用热汁入左右掌心合儿脐上,左右推挪,然后两手从脐中推下少腹各六十四次;最后用两指醮汁推尻尾穴,至命门两肾间。主要适应证是小儿气促、风寒痰闭、夹食腹痛、呕吐泄泻、发热抽搐、昏迷不醒等。
坎炁(气) 坎炁(气) 脐带的别名;炁同“气”。
坎宫 坎宫 推拿部位名。①位于两眉上缘。出《小儿推拿广意》。②八卦之一。
亢阳 亢阳 阳气亢盛。一般指阴气不足,阳气独亢的病理现象,如肝阴虚,肝阳上亢;心阴虚,心火旺等。
亢则害,承乃制 亢则害,承乃制 简称“亢害承制”。出《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在五行中过度而为害者,须要抵抗而节制之。五行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生化和克制的两重性,以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调节。若生而无克,必须造成亢盛过极的危害,因而应令其节制,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即阴阳气血的正常生发与协调。
苛毒 苛毒 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指传染性剧烈的传染源。
可刺 可刺 可用针刺治疗之意。
克 克 战胜;攻破.引申为“克服”.医学上引申为“制约”.如“相生相克”.
刻 刻 “刻漏”古时以漏水刻度表示时间的铜制壶状计时器,每刻合14.4分钟;现以十五分钟为一刻。
肯綮 肯綮 肌腱的聚结处。
空腹服 空腹服 也称平旦服。即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
空窍 空窍 空,通“孔”。‘泛指体表内凹的空洞部位。如汗窍、鼻窍津窍等。
孔穴 孔穴 即穴位。
口不仁 口不仁 “不仁”即麻木。口不仁即口腔感觉迟钝,味觉消失。
口齿类要 口齿类要 书名。明·薛己(立斋,新甫)著。刊于1528年,1卷。分为6门。先论喉舌、口齿诸病;次论诸鲠、误吞诸物、诸虫入耳、蛇入七窍及虫咬伤等的治法。
口疮 口疮 即口腔粘膜溃疡。今多称滤泡性口腔炎。
口唇紧缩 口唇紧缩 即唇紧。
口唇险症 口唇险症 口唇反卷、口张气直、口如鱼口,颤摇不定、口不复闭等,均属危重证候。
口淡 口淡 口中淡而无味。即味觉功能差。多属脾胃虚弱。
口甘 口甘 口中有甜味。多与脾病有关。
口津 口津 俗称口水
口苦 口苦 口中有苦味。多为肝胆实热所致。
口糜 口糜 口腔糜烂,遍布白膜的病证,多因身体虚弱,营养不良,口腔不清洁,又感毒邪之气,郁而化热,上薰于口所致。开始,口腔粘膜有白色斑点,后互相融合,成为白膜,不易撕脱,严重者整个口腔粘膜变白,状如铺雪,今称之为“雪口症”。
口僻 口僻 口歪斜。
口软 口软 乳儿吸乳和咀嚼无力。
口爽 口爽 即口淡无味,食欲不振。《素问·五常政大论》:“食减口爽”。
口酸 口酸 自觉口中有酸味。多见于消化不良。
口吐涎 口吐涎 胃寒或痰湿困脾所出现的症状,也见于中风病人。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口咸 口咸 口中有咸味。为肾液上乘之象。
口香 口香 自觉口中有香味。为消渴重症的表现。
口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 口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 日中,即中午。陇与隆同,极盛 之意。即中午的时候,阳气极盛国,叫“重阳”;半夜阴气最盛,叫“重阴”。,
口中飞疡 口中飞疡 因磨擦咬挫而致口腔粘膜下发生的水肿和血肿。
口中和 口中和 口中舒适,不苦不燥,食而知味。
口卒 口卒 自感口中有辣味。为肺热的表现。
口噤 口噤 牙关紧闭,不能张开。
口疳 口疳 小儿疳积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的口腔粘膜溃烂症。系由于疳热传入心经所致。
口疳风 口疳风 即舌生泡。
口 口 口歪斜。
苦 苦 ①疑指大苦,即豆豉。见《楚辞·招魂》注。②苦味:中药的五味之一。⑧难受、痛苦。④指所患疾病。《华佗传》:“所苦便愈。”
苦寒清气 苦寒清气 用性味苦寒为主的药物组成的方剂,以清气分中的邪热,如黄芩汤。多用于春温初起,发热恶寒不显、关节痛、身痛、汗少、尿黄、苔黄、脉数的情况。
苦寒清热 苦寒清热 清热法之一种。即用苦寒药物组成的方剂清解热病中的邪热。
苦寒燥湿 苦寒燥湿 用苦寒药祛除湿热病邪的方法。临床多用于腹痛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等胃肠湿热证候。
苦酒 苦酒 醋的古称。
苦里急 苦里急 即尿痛、尿不尽之意.
苦温平燥 苦温平燥 润燥法之一。治疗外感凉燥表证。其代表方齐呐杏苏散。
苦温燥湿 苦温燥湿 用苦温药祛除寒湿病邪的方法。临床多用于胸闷、呕吐、恶心、腹胀、大便清稀、苔白腻等中焦寒湿证候。
苦辛通降 苦辛通降 苦味药、辛味药,有发散、泻火、燥湿、通泄、下降、行气、润养等作用。
快药 快药 指药性较峻猛的泻下药。
狂 狂 ①狗疯。引申为人的精神失常。如“疯癫”、“狂乱”、“放荡”、“狂妄”。②精神病的一种类型。出《内经·.癫狂》等篇。多为七情郁结,五志化火,痰蒙心窍等造成。临床表现为少卧不饥,狂妄自大,甚则怒骂叫号,毁物伤人,越墙上屋,不避亲疏,力大倍常,舌红、苔黄,脉弦大滑数等。
狂生 狂生 侥幸而生的意思。《灵枢·根结》:“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
狂言 狂言 为失去理智控制的粗暴失常的语言。多由心火炽盛引起。
狂越 狂越 举动失常而猛烈。
坤元 坤元 地在八卦中属坤。地为万物生长的根源,故称“坤元”.见《素问;天元纪大论》。
困薄 困薄 困迫,引申为侵害。薄,通迫。
困乃告医 困乃告医 病势危重时才请求医生诊治。
拉法 拉法 正骨手法之一。用两手分别握紧骨折之上下端,或借助工具作对抗牵拉,以纠正骨折或脱臼的重叠,错位。
兰茂 兰茂 (1397-1494)明代药学家,字廷透,云南嵩明县杨林村人,著述较多,主要有《滇南本草》,是地方本草中较完整的作品,在医药上丰富了云南民间经验和少数民族医学知识。
兰室必藏 兰室必藏 书名。金·李杲撰于1276年。3卷。包括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必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口齿咽喉、妇人疮疡入地无门1门。其中对脾胃病的论述自成一家,为后世所推重。书中的方剂多属自创,配伍精当,切合实用,但药味稍多为其不足之处。今有影印本问世。
兰台轨范 兰台轨范 书名。清·徐大椿(灵胎,洄溪老人)撰于1764年。8卷。卷一为通治方,卷二至七为36种杂病,卷八为妇人及小儿。每病先引《内经》、《金匮》、《伤寒》、《病源》、《千金》、《外台》等著作立论,然后附方若干。尊古和简约为其特点。忆中对病名、病症、方药、主治和配伍等内容论析简要,很有条理。但不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定宋以后的医学进步,为其不足之处。今有排印本问世。
劳 劳 ①病名。虚劳的简称。②致病因素之一。指过度劳累。《素问·举痛论》:“劳则气耗”。
劳复 劳复 出《伤寒论》。指疾病初愈,因劳累而复发。如过度疲劳、七情过度、饮酒、性交等。
劳极-病名。 劳极-病名。 见《医学正传》即劳瘵.
劳倦 劳倦 属内伤病证.又名劳伤。多指劳累过度所致的疾病,如五劳所伤、房劳等.表现为困乏懒言,动则喘乏,虚热自汗,心烦不安等症.
劳淋 劳淋 淋证的一种.病程较长,尿急、尿痛、尿频的现象不严重。经常发作,尤其是疲劳后容易发作.兼有精神不振、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等症.见于今之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慢性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劳疟 劳疟 疟疾的一种.出《金匮要略》。①指久疟.②指疟母。见《证治要诀》.
劳热 劳热 病名。见《丹溪心法·发热》①指因劳累所致的发热。②指虚劳发热。即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发热。
劳伤 劳伤 即劳倦.
劳嗽 劳嗽 咳嗽的一种。见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又名劳咳、虚劳咳嗽、火郁嗽。①泛指各种慢性、消耗性咳嗽。②仅指肺劳咳嗽,又名疰嗽。即肺结核。参见劳瘵、肺劳条。
劳堂骨 劳堂骨 腓骨。古时与胫骨统称谓行骨。
劳则气耗 劳则气耗 气耗,指全身之气消耗。即劳累过度,气喘,出汗过多,全身气力耗散而感到疲倦无力。《素闪·举痛论》:“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劳者温之 劳者温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刘·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应当采用甘温滋引、除热的药物进行治疗。
劳蒸 劳蒸 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劳瘵诸证》。即蒸病。
劳瘵 劳瘵 ①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劳瘵叙论》。一作痨瘵。又有劳极、传尸劳、传尸、尸注、埯碟、转注、鬼注等名称。即今之结核病。表现为恶寒、潮热,咳嗽、咯血,饮食减少,肌肉消瘦,疲劳无力,自汗盗汗,舌红,脉细数等症。②虚损的重证。《杂病源流犀烛》:“五脏之气,有一损伤,积久成痨,甚而为瘵。痨者,劳也,劳困疲惫也。瘵者,败也。羸败凋敝也。虚损痨瘵,其病相因”。
牢脉  牢脉  脉象的一种。轻取、中取不应指,重按实大弦长,坚实牢固。主阴寒积聚的实证。由于寒主收引,里寒留滞和疼痛则会出现牢脉。前人经验,肿瘤、疝气、痞块常可出现牢脉。如果出现在出血伤阴的病人,则是一种险候。
老 老 古指五十岁以上的人。
老妇行经 老妇行经 指妇女年过五十而仍有月经者。每月来一次而规律如常者为气血盛实有余;若次数、血量增多者,多属病态。
老黄苔 老黄苔 舌苔深黄,粗糙、暗晦。也叫舌苔焦黄。为胃肠热结,津液耗伤严重的表现。多见于高热、温病、疔疮走黄等证。
老淋 老淋 指老年人发生的淋证。
老心 老心 “小心”的意思.《素问·阴阳类论》:“伏鼓不浮,上空老心”.
老意 老意 即意老。
肋疽 肋疽 病名。见《刘涓子鬼遗方》。又名夹荧疽。多由肝经火毒郁结而成。表现为初起肿块如梅李,色紫暗或焮红,肿痛可放射到肩肘部。
泪  泪  即眼泪。有润泽,清洁眼的作用,古称五液之一。其异常多与肝有关。《素问·宣明五气论》:“肝为泪”。
泪窍  泪窍  即泪小管的开口。
泪堂  泪堂  即泪点。为上下泪小管的开口处。古时泪堂、泪点同义。
冷服 冷服 热药凉后再服。大热证用寒剂应冷服;假热真寒证用热剂,也应冷服.
冷汗 冷汗 证名。见《医碥》。指无发热现象而出的汗。多与体质虚弱、卫气不固、惊恐等因素有关;虚脱等出现冷汗时是厥逆之证的一个表现.
冷泪 冷泪 病证名。指眼无红肿而经常流泪。
冷痢 冷痢 出《诸病源候论痢病诸侯》。即寒痢.
冷淋 冷淋 ①淋证之一.即淋证伴有恶寒、寒战者.②血淋属于下元虚冷者.见《证治要诀·淋》。⑧指小便频数,溺色如泔的病证。见《中藏经》。
冷庐医话 冷庐医话 书名。清·陆以恬(定圃)撰;刊于1897年。5卷。为笔记性著作。卷一论“医范”、“慎疾”、“保生”、“求医”、“诊法”、“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至卷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关系与原委,指出历代名医治案的利弊。文字通俗易懂,并多独到的见解。解放后重新排印,并从其所著《冷庐杂识》中摘出有关医学的部分,择要编入,作为补充。
冷秘证名 冷秘证名 见《济生方》。又称阴结、寒结。即大便秘结而伴有虚寒证候者。
冷气心痛 冷气心痛 病名。即冷心痛。出《圣济总录》。
冷热疳 冷热疳 病名。指冷疳(瘦冷疳)和热疳(肥热疳).以疳证出现冷象或热象以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冷疳者,多为久病之疳,多在体内,表现为虚证,面黑目肿,四肢无力,小便多清。热疳者,多为新病之疳,多在体表,表现为五心烦热、鼻下赤烂、头疮湿痒、口渴喜饮、尿黄、往来潮热等。
冷痰 冷痰 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即寒痰.
冷痛 冷痛 指痛处有冷感,局部多喜热、喜按。可见于胃痛、腹痛、关节肌肉痹痛等.
冷哮 冷哮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指寒痰、水饮所引起的哮喘证候;或哮喘而伴有寒象者。
冷心痛 冷心痛 病名.出《干金要方心藏》.又名冷气心痛、寒厥心痛、寒心痛。表现为心痛突然发作,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有时也可出现疼痛缠绵不止的情况。重者可有手足厥逆、出冷汗、脉沉细无力或结代等症。可见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中,应进行急救。
冷厥 冷厥 即寒厥,出《类证活人书》.
李防御 李防御 北宋人。曾替徽宗宠妃治痰嗽病无效,几乎被诛杀;后向市上的走方医买药十帖,妃服后病愈。继续做医官,并得到重赏。
李俊良(?~1856) 李俊良(?~1856) 太平天国医生。广西人。原为药材商人,因在永安治愈洪秀全的病,被封为国医。1853年升擢为检点,曾在南京征聘医士,选办药材,任内医长;并曾率诸医为东王杨秀清诊治过眼病。
李时珍,(15t8~1593) 李时珍,(15t8~1593)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医药学家。字东壁,号濒湖,明代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他的祖父是一个“铃医”,父亲名闻言,号月池;是当地一位出名的民间医生。”时珍继承家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参阅古书八百余种,历尽艰难辛苦,著成一部世界史上空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本书收药1892种,最大贡献是在明代发达的中医学基础上,对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一本草学作子一次全面地系统地总结和提高;汲取了金元以后发展起来的有关药理方面的学说,如气味、阴阳,升降、沉浮、弓I经等:收载并肯定了许多新发现的有效药物;保存和介绍‘了许多过去医家在本草方面的理论、主张和对具体药物运用的实际体会,便于学者参照选择;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在动植物分类学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因而被各国竞相翻译,成为世界名著。本书不足之处是部头太大,引证和描述太多,不太切合临床实用,并有一些失误之处。李氏曾任过楚王府奉祠。其它著作尚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李文荣一字冠仙 李文荣一字冠仙 清,江苏丹徒(镇江)人。精于医,著有《知医必读》、《仿寓意草》等书.
李迅 李迅 宋代名医,字嗣立。福建泉州人。编著有《集验背疟方》。其所汇集的方剂不少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李用粹 李用粹 清代医学家,又名星庵,字修之。上海人。博采前人方书,编成《证洽汇补》一书,汇集了古人对内科杂证的证治论述。条理清晰,内容较详比较实用。另有《旧德堂医案》,是其弟子整理他的医案而成。
李中梓 李中梓 明代医学家.字士材号念莪。江苏华亭(松江县)人。生于明了万历16年(1588),卒于清顺治12牛(1655)。著作有《内经知要》、《(删补)顷生微沦》、《伤寒括要》、《医宗必读》、《土材三书》等。多半是读书心得:与临床经验结合之作。虽然没有什么新的创见,但通俗易懂并有概括性,颇为临床医生所喜读和重视,因而对医学普及有一定贡献。如“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二,“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气有余便是火’;“泻木所以降气…补水所以制火”等;至今尚为临床医生所乐道和遵循。
李濂 李濂 明代文人。字川父。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曾任山西佥事等官职,在古文方面造诣较深,著名于当世。著作较多,有关医学的有《医史》一书,为从古文献中辑录的名医传记,是现存最早的压学人物传记。
李濂医史 李濂医史 书名。原名《医史》。明·李濂撰。10卷。编录有72位名医传记。1~S卷是从古代文献中辑录的医家列传。6~10卷是作者根据有关史料补写的医家传记。
李梃 李梃 明代医学家。字健斋。江西南丰人。因写《医学入门》一书而著名。此书可作为一本医学的入门书,对中医的普及,有一定贡献。余无特点。但过于强调学医必先通儒理,是其偏见。
李杲(1180~1251) 李杲(1180~1251) 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因为他在当时很出名,又跨了金、元两个时代,故两代都为他立传。他二十岁时学医于张元素,主要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用药法象》等。在学术上,他认为各种疾病的发生,包括外感病在内,都以“内伤”,(体内正气的损伤)为主要因素。认为人体正气应以脾胃之‘元气’为主。所以,他主张“人以胃土为本’,…‘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因此,治疗各种疾病,均应以补脾胃之气为主。后世称之为“补土派”或“脾胃派”。他总结前人经验创立的补土派,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对祖国医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中心;医想是: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具体可分之为三点:其一,元气为人生之本,脾胃为元气之源;其二,脾胃升降的失调为造成疾病发生的根本;其三,火为元气之贼。但不主张用寒凉药直接治火,而主张“甘温除热”。这些论点,尤其是“甘温除热”,也有其流弊。
里寒 里寒 脏腑的寒证。多由寒邪直中内脏,或机体功能衰退所造成.表观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口不渴,喜热饮,静而少言,大便溏,小便清,舌质淡、苔白,脉沉迟等症。
里寒格热 里寒格热 ①体内阴阳失调,下寒格拒上热,入食即呕吐而出.多为虚寒久痢,误用寒药所致。②即阴盛格阳。
里喉痈 里喉痈 病名.即咽后壁急性化脓性炎症。
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 病名。出《难经·五十七难》。便前腹痛,急欲大便,叫里急。大便时急迫欲便,而有便不尽之感,叫后重。
里结 里结 指大便秘结。有热结、寒结之分.①热结,属温热性疾病。系肠胃律液耗伤引起的大便燥结不通。多指发热性疾病中出现的便秘。②寒结,是寒邪影响胃肠,使排便不畅,粪便秘结。多与胃肠功能低下,蠕动无力有关.见于习惯性和老年性便秘等。
里热 里热 指外邪传里化热,或热邪侵入内脏,以及机体的功能活动亢盛所出现的一系列证候;‘也包括由于阴虚使阳热相对偏盛所致的发热。表现为面红身热,口烦渴,喜饮冷水,烦躁多言,大便干,尿黄亦,舌质红,苔黄,脉洪数等。
里实 里实 又称内实。①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出现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腑实证。②泛指体内气滞血瘀、痰饮、虫积、鼓胀等证.
里虚 里虚 脏腑功能减退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证候。如少气懒言、畏寒怕冷、倦怠无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少瘦削、腰酸腿痛、失眠梦遗,舌淡嫩,脉虚弱等。
里证 里证 八纲辨证之一,与表证相对而言。表示病在脏腑,病势较深。根据其形成,可分为三类.①外感表证内传入里侵犯脏腑;出现高热、口渴、喜冷饮、烦躁、谵语、舌红、苔黄,大便干,小便,黄赤等。多见于急性传染病的中期或极期.②外邪直接侵犯脏腑。如腹部受凉或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内伤脾胃,形成腹泻、呕吐、腹痛等里寒证.③内脏本身病变出现的功能失调。如肝病的眩晕、胁痛;心病的心悸、气短;脾病的泄泻;肺病的咳嗽等.
里证出表 里证出表 指病邪从里透达于肌表。表现为先有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等里证;继而发热出汗,出皮疹,症状逐渐缓解。显示病邪由里出表,趋向好转.
历代名医蒙求 历代名医蒙求 医史书,2卷。宋=周守忠撰于1220年。今有影印本。
历节风 历节风 痹证的一种。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又简称历节。又名白虎风、白虎历节、痛风。指发生在关节部位的红肿和运动障碍。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汗出、发热,甚者脚肿、头眩、气短、欲呕等。与感受风湿邪气,相搏于关节有关。
历节黄汗 历节黄汗 关节部位溢出炎性黄色液体。
利 利 ①滑利。②大便溏泄。⑧通“痢”.④通.李呆《饮食所伤论》:“轻则当发汗,利小便”.
利庐 利庐 即藜芦.
利气 利气 即行气。使气通之义.
利湿 利湿 用渗湿利水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有淡渗利湿、温阳利湿、滋阴利湿、清署利湿、清热利湿、温肾利湿等各种方法。
立迟 立迟 五迟之一。小儿周岁后,仍迟迟不能站立。
立法处方 立法处方 通过对疾病的辩证,确定其病因、病机和脏腑所属,订立治疗原则。叫立法。据此以选方用药叫处方。
立式 立式 气功术语。也称“站桩”。指站着练气功的姿势。环境可选 空气清新、少风、背阳的地方。姿势的一般要求,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堕肘,松腰塌胯,脊闾(尾闾)端正等,和外功站桩的要领相同。立式现在常见的有自然立式,定神气功,靠立、扶立,三圆式,三合式,伏虎式,铜名目式等。
沥胞生 沥胞生 也称沥浆生、沥浆产。类似早期破水。
连骸 连骸 古解剖学名词。①指髌骨。②指膝关节内外侧之隆起。即股骨下端的内上髁、外上髁和腓骨小头等部。
连珠疳 连珠疳 即舌生泡。
良工 良工 即良医,医术高明的医生。
两钓骨 两钓骨 指左右颞骨的下颌关节窝。《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两钓骨名曲颊,即上颊之台钳,曲如环形,以纳下牙车骨尾之钩者也”。
两感 两感 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同肘受累。
两感伤寒 两感伤寒 即两感于寒。
两感于寒 两感于寒 指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同时受到寒邪的侵袭。也称两感伤寒。
两焦 两焦 指中焦上焦。《灵枢·五味论》:“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
两气 两气 ①真气与邪气。《灵枢胀论》:“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②两种邪气。《素问·痹论》:“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两神 两神 通“两性”。
两实 两实 与两虚相对。《内经》有二说:①指气候正常,体质健壮,不为客邪侵害。《灵枢·百病始生》:“两实相逢,众人肉坚”。②指人的正气亢盛,又在盛年+感受了异常气候而表现的病邪(虚风)仍会有疲劳困倦、寒热相间等症,《灵枢·九宫八风》:“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
两卫 两卫 脾所主肌肉为脏腑的外卫,循行于皮肤中的卫气为体表外卫,合称两卫。《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两虚相得 两虚相得 两虚,一指虚邪,一指体质虚弱。即人体正气先虚,又感受虚邪的侵袭而造成的发病原因。
两阳相熏灼 两阳相熏灼 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阳热的病证,津液已经耗伤,又用灸或火熏的方法强令其发汗,使津液进一步丧失而使病情加重的一种治疗错误。
两睑粘睛 两睑粘睛 又称睥肉粘轮。即睑结膜和球结膜因疾病互相粘连.
疗毒 疗毒 病名。见《证治准绳》。为疔疮之严重者,易发走黄。
了了 了了 了结或痊愈、清爽之意。《伤寒论》:“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林佩琴 林佩琴 清代医学家,江苏丹阳人,字云和,号羲桐。著有《类证治裁》一书。强调治病先要识证和辨证。取材较审慎,有自己的经验,合于实用,流传较广。
林屋散人 林屋散人 王维德之别号.
灵根 灵根 即舌。
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 即灵龟飞腾。
灵龟飞腾 灵龟飞腾 也称灵龟八法、飞腾八法。是针灸按孔穴开合时间选穴的一种古代学说。有系统的图例和歌诀。见于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该书是引自五代徐文伯的著述。其内容也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根据,以奇经八脉经脉相通的八个孔穴为基础,并配合八卦,以五行生成数贯串八法之中,与记日时的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相对照,藉以推断某日某时八穴中的某穴开放来选穴.其八穴与各方面的关系即:足太阴脾经穴公孙通于冲脉,属乾卦,生成数为六;手厥阴心包经穴内关通于阴维脉,属艮卦,生成数为八;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通于督脉,属兑卦,生成数为七;足太阳,膀胱经申脉穴通于阳跷脉,属坎卦,生成数为一;足少阳胆经临泣穴通于带脉,属巽卦,生成数为四;手少阳三焦外关穴通于阳维脉,属震卦,生成数为三;手太阴肺经列缺穴通于任脉,属离卦,生成数为九;足少阴肾经照海穴通于阴跷脉,属坤卦,生成数为二。在配穴方法上;公孙与内关配,通治心胸脾胃的病;后溪和申脉配,通治小肠和膀胱,以及目内眦、颈项,耳、肩膊等处的病证;临泣与外关配,通治肝胆,三焦,以及目内眦、耳后、颊、颈肩的病证;列缺与照海配,通治肺系、胸膈、咽喉的病证。这八个穴位在针灸临床上是重要的,但八法在推断孔穴的开放日时上,采用日时干支的五行生成数和阳时阳日除九,阴时阴日除六,以其余数对照某穴的生成数以定开穴等是唯心的,不合理的。灵龟八法由于过于玄秘,已很少有人采用。
灵枢经 灵枢经 又名《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为《内经》的组成部分。原书9卷,共81篇,又名《针经》,别称《九卷》。隋唐之际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包括《九灵》、《了乙墟》、《灵枢》。宋以后多散失,现在的存本是南宋史崧根据其家藏9卷本重新编校的,并改为24卷。所论内容与《素问》相近,但精于经络、针灸而略于运气。是研究古代医学理论和针灸疗法的重要文献,可与《素问》互相参证补充。现有多种刊印本。
灵枢注证发微 灵枢注证发微 又名《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9卷。明,马莳注,刊于1586年。本书原文是根据南宗,史崧的传本进行的注释,分为81篇,体例同《素问注证发微》。
灵则气泄 灵则气泄 炅,即热。热则腠理开,毛窍疏松,汗液外出而阳气外泄。如大汗不止,则可出现亡阳的危险。
另煎 另煎 或另炖。对某些贵重药,为了防止被药物滤渣沾去,且煎煮时间长的,都宜另煎或另炖。如人参,应切成薄片,放入加盖盅内,微火炖两三小时。又如羚羊角等持坚难于溶解的贵重药,宜切成细薄小片另煎两三小时;亦可用水磨汁,或锉成细粉调服。其它如金钗石斛、银耳等都宜另煎,以免浪费。
刘防(约1080~1150—) 刘防(约1080~1150—) 字方明。宋代儿科学家。广东海阳(今潮安县)人。1124年任龙图阁(存放国家图书、典籍部门)学士,故人又称他为刘龙图。长于儿科。曾主持编写《幼幼新书》。完成38卷后,刘氏就死了。后来由楼踌继续编成40卷。本书内容丰富,共分40门,每门又分子目。从初生儿的护理直到儿童各种疾病的证治,记述很详,并采集了不少民间单方、验方。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巨大的儿科专著,在我国儿科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刘河间医学六书 刘河间医学六书 简称《河间六书》。金·刘完素等撰,明·吴勉学等编校。刊于14世纪。包括刘完素所撰《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直格论方》、《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及马宗素撰《伤寒医鉴》。
刘完素(约1120~1200) 刘完素(约1120~1200) 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故后人径称乏为刘河间。他非常重视《内经》’理论,认为医学的“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他的学术思想大部分是从《内经》发展的。著有《素问要旨论》、《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宣明论方》、《三消论》等。其中以《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为代表作。在这些论著中,提出了不少独创性的学术见解,引起了医学界对理论研究的重视,活跃了学术思想,促进了祖国医学的发展。根据当时疾病流行医生多用辛燥方法治疗无效等情况,提出火热为导致多种证候的原因(“六气皆从火化”),总结了热性病的治疗原则,提出了辛凉解表和泻热养阴的疗法,为明清温热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后世称他为寒凉派的倡导者。总之,刘氏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演变和发展有重大影响,但在研究方法上,其主观推理较多,因而带有某些神秘性,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
刘温舒 刘温舒 宋代人。元符二年(1099),刘氏将所著《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简称《素问论奥》。3卷,献之朝廷。书中专门论述五运六气,并有图解说明。这样,运气学说即被重视。到王安石变法以后,又把运气学说作为太医局考试医生的重要课目之一。于是就出现了“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的谚语。今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运气论奥溶解》一书,是日本人罔本为竹编著的。此书专门对刘著进行了通俗的解释。可见《素问论奥》至今对国外仍有一定影响。
刘禹锡(772~842)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贞元间进士。中山(今河北省)人,一说今河南洛阳人。一说今江苏徐州人,著名诗人。笃好医药,为很多人治过病,很重视收集民间治病的经验。曾奉诏修《本草经方》。著有《传信方》行世。
刘涓子 刘涓子 晋末人。事迹不详,因《刘涓子鬼遗方》一书而得名。
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 书名。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外科专著。原书10卷,现存5卷。晋末刘涓子传,南齐·龚庆宣整理.书中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某些外科成就和医疗经验。但内容编排较凌乱。解放后有影印本发行.
六变 六变 ①指急。缓。大。小。滑。涩六种脉象病理变化。即紧急的脉多为外感寒邪;弛绘波幅大的脉多为实热;浮大的脉多为气盛血少;细小的脉多为气血两虚;滑利的脉是阳气旺盛的常脉,也可见于微有热象的情况;艰涩的脉是由于血瘀导致气虚脉滞,或由于寒邪阻滞气血所致。②八纲辩证中的表、里、虚、实六纲,也称“六变”,是指六种不同的病理变化。
六腑 六腑 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它们的特点是中空,具有受纲、消化、转输、排泄的功能。如胃主受纳,小肠司消化,大肠与膀胱主排泄。
六腑气 六腑气 指六腑气化功能失调的特征。《灵枢·九针》:“六腑气,胆为怒,胃为所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绝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六腑以通为用 六腑以通为用 六腑的结构是由管道构成,功能主要是消化的排泄。从胃、小肠、胆、大肠,直到膀胱,是饮食到粪便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一旦梗阻,就会发生疾病,所以称六腑以通为顺。
六合 六合 ①上、下、四方六方位。泛指宇宙间。②经别按十二经脉表里关系分成六对组合,故名。③十二经中之第六,即手大肠与肺经相合。
六化 六化 运气术语。司天和在泉,都有六气之化。
六化六变 六化六变 运气术语。六化指六气的正常变化;六变指六气的异常变化。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六极 六极 即筋 极、骨极、血极、肉极、精极、气极六种虚劳病的总称。极通“疲”,形容虚劳的程度达到了极点。实际是六组证候群。原出于《金匮要略=脏储经络先后病脉证》。详见于《诸病源候论=虚劳候》:“六极者,一曰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二曰血极,令人无颜色,眉发堕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极,令人数转筋,十指爪甲皆痛,若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极,令人酸削,齿苦痛,手足烦痛,不可以立,不欲行动。五曰肌极,令羸瘦无润泽,饮食不生肌肤,六曰精极,令人少气嗡嗡然贩虚,五脏气不足,发毛落,悲伤喜忘。”肉极好肌极。《千金要方》指六极为气极、脉极、筋极、肉极、骨极、精极。
六纪 六纪 六气循环之意。《素问=本病论》:“如此升降往来,命之六纪。”
六甲 六甲 指妇女怀孕。《隋书=经籍志》中有《六甲贯胎书》。
六经 六经 三阳经和三阴经合称 六。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六经理论最早见于《素问=热论》。汉末张仲昨作《伤寒论》,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急性热病的证候归纳纲领。用它来说明疾病的阴阳消长,表里传变,寒热转化,虚实交争的过程。成为辩证论治的纲领,即“六经辩证”。
六经辩证 六经辩证 是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概括多种外感热病的临床表现,用以说明病变的部位和性质的辩证方法。是张仲景《伤寒论》首创的辩证方法。太阳病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合称三阳病。代表六腑的疾病,属热属实。太阴、少阴、厥阴合称三阴病。代表五脏的疾病。多主寒、主虚。六经病证可以单独出现,沿顺序而传。也可以二经、三经合并出现,或逆序而传。一经症状还没有消失,它经症状已经出现,叫“并病”。二经、三经症状同时出现叫“合病”。六经辩证是祖国医学的一大特点。它体现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六经病 六经病 指《伤寒论》中的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综合证的总称,分称则为三阳病、三阴病。
六经厥证 六经厥证 即三阴三阳六个经脉患厥病时的症状。太阳经的厥证是头面水肿沉重,脚不能行动,发展为眩晕、昏倒。如呈厥逆则就会僵直、仆倒在地;阳明经的厥证如发展为癲狂的证候,奔走呼喊,腹部臌满不能安卧,面红发热,神志错乱,妄见胡说,发为厥逆则喘促咳嗽,全身发热,常见惊骇和鼻衄呕血;少阳经的厥证会突然耳聋,面颊浮肿发热,胁部疼痛,两腿不能运动,发为厥逆,则关节不灵活,腰部不能活动,项强不能返顾,如果兼患肠痈,就容易死亡;太阴经的厥证肚腹胀满,大便不利,不思饮食,食后即吐,不得安卧,发为厥逆则小腿抽筋,心窝部疼痛牵引腹部;少阴经的厥证口干小便赤色,腹满心痛,发为逆则腹部虚满,噶恶泄下,粪便清冷;厥阴经的厥证,小腹肿胀疼痛,腹胀,大小便不利,好屈膝而卧,前阴收缩而肿胀,足胫内则发热,发为厥逆则腰痛拘急,腹部虚满,小便不通。参见《素问=厥论》。
六六之节 六六之节 古代计算一年的刻度。即六六三百六十度之意。
六律 六律 律,初起是指用以定音的竹管。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因而也叫十二律。十二律分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六吕。合称为律吕,如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阳律;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阴律。古医书上的六律,有时泛指乐律中的阴阳十二律,有时单指阳律。前者如《灵枢·经别》:”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后者如《灵枢·邪客》:“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六气 六气 ①人体气、血、津、液、精、脉等六种基本物质。因其均来源于后天水谷的精气,故名。②风、暑、湿、火、燥、寒,六种不同性质的气,合称六气,也称六元,也就是在天空中按不同季节,不同方位产生和变化着的大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上说:地球处在人的脚下,太空之中,是由大气来托举的。燥气使它干燥,暑气使它蒸发,风气使它振动,湿气使它润泽,寒气使它坚凝,火气使它温热。一年之中六气侵入地面,地面受它的影响而生化万物。这说明六气以对大地和生物界是有着极重要的影响的。《素问=六微旨大》上说:气的升降是天地间的相互为用,天气下降,气就升腾于天空中。由于上下互相吸引,上下升降互为因果,就产生了自然界的各种气候变化。这是说明六气升降是天地生化万物的客观条件。③六气在运气学上分为主气与客气两大类。详见主、客气条。
六气发病 六气发病 运气术语。六气分为主气和客气。自然界有,人体也有。自然界的主气是接近地壳表面的常气,和季节一样,风、暑、火、湿、燥、寒,一年六步,年年不变。自然界的客气是远离地面的外层空间的异常之气,岁岁步步变化不同。客气位高势强,常左右主气,使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在人体,主气是受脏腑所主的经脉之气,客气则是自然界对人体脏腑经络有影响的六气(包括主气和客气),六气异常,人体失去适应能力,会引起疾病。六气正常,如人体元气虚弱,不能适应气候的正常变化 ,也可以诱发疾病。
六入 六入 运气术语。指天之六气入于地中者。
六位 六位 运气术语。一年分为六等份,各为六十天八十七刻半。第一等份称“一位”。
六阳脉 六阳脉 ①一种生理异常的脉象。平素寸关尺三部脉都较洪大,但没有什么病。多见于体格壮实,运动量大的男人,性格如激动的人。②手足三阳经脉。
六阴脉 六阴脉 ①一种生理异常的脉象。平素寸关尺三部脉都较细弱,但没有亡戟得矛病。多见于妇女,也见于不好运动的胖人。②手足三阴经脉。
六淫 六淫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六种气候的异常改变,成为六种致病因素。淫、太过,淫邪之意。
六郁 六郁 指气、血、湿、火、痰、食六种郁证。郁即阻遏不通之意。中攻在基本观点是“通”,以通为顺,不通为逆。气血、经络、三焦等学说都贯穿着一个“通”字。所以,郁结不舒、郁遏不通是中医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实际上不止六种郁证,仅举其要者而已。六郁各有其特有的证候表现。气郁为胸胁痛,脉宙而涩;湿郁为周身重痛或关节疼痛,遇阴雨即发,脉沉而细;热郁,即火郁为瞀闷烦心,尿赤,脉沉而数;痰郁为四肢无力,便血,脉沉而芤;食郁则宿食积滞,嗳酸,腹胀,不思饮食。六郁以气郁为主,气郁解除,其它五郁则可随之而解。
六元 六元 出《素问=天元纪大论》。六元,即六气为三阴三阳的根本之意。如张景岳说:“三阴三阳者,由六气之化为之主,而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故六气为本,三阴三为之标也。然此六者,皆天元一气所化,一分为六,故曰六元。
六之气 六之气 运气术语。六气中的第六气,即寒气。
六字气 六字气 亦称“六字诀”。气功 功法之一。现在僵各气功疗养单位常采用。属于气功中的泻法。六字即:嘘、呵、呼、哂、吹、唏六个字音。古代气功家体验,念这六个字音对各对其相应的内脏有治疗作用。嘘属肝、呵属心、呼属脾、哂属肺,吹属肾、唏属三焦;皆在呼吸时默念。念嘘可散肝郁;念呵可散心火;念呼可流水作业脾辣;念哂可解肺极(极同疲);念吹可清肾热;念唏可去三焦烦火。对内脏功能有一定的调整的作用。
龙虎交战 龙虎交战 古刺法。出《金针赋》。方法是:进针后先左转九次。后右转六次,反复交替施行。适用于镇痛,有疏通经络的作用。
龙虎升降 龙虎升降 古刺法,也称龙虎升腾。出《针灸问对》。方法是:进针后先在浅部左盘一圈,紧按至中部,随即慢提回浅部,右盘一圈,反复九次,再将针插至深部,先右后左盘旋,各紧提慢插六次。最后,根据病情使用按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适用于一切经络壅滞,气血不通之证。有调和阴阳、宣通经络的作用。
龙火内燔 龙火内燔 燔,焚烧之意。龙火,指龙雷之火,也即肾火。龙火内燔即肾火偏盛,在性机能方面表现为性欲亢进、遗精、早泄等。
龙疽 龙疽 即中搭手。
龙门 龙门 即玉门。女子阴道或阴道口。
虏疮 虏疮 即天花。
陆懋修 陆懋修 清代医学家,字九芝,江苏元和县人。先世多以科第为官。但都能行医。到九芝,比其先人尤精于医学。著有《世补斋医书》,指出一些医学著作互相抄袭的情况。其评论既中肯,也有偏见。他在医学思想上是守旧的。温病学兴起之后,他成了保卫《伤寒论》、讨伐温病学的主将之一。也反对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认为一切都是古的好。
驴嘴风 驴嘴风 又称唇风、唇晌、唇颤动。多发于下唇。表观为红肿发痒,破裂流水,烧灼样痛,皲裂脱屑,呈无皮状。
吕复 吕复 字元膺,晚年自号沧州翁。明代鄞(今浙江省、鄞县)人.初业儒,母病后学医。对于古今医书阅读的很多,并有自己的见解。他对《素问》、《灵枢》、《本草》、《难经》、《伤寒论》、《脉经》,《脉诀》、《病源》、《中藏经》、《圣济总录》等书,都有考订、辨释和议论;对前代名医,如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庞安常、钱仲阳、陈无择、许叔微、张易水、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严用和、王德肤、张公度等人均有评价。著作有《内经或问》、《灵枢经脉笺》,《五色诊奇赅》、《切脉枢要》等书。主要贡献是对古代医籍和医家的考订和评述。对研究医史,有相当参考价值.
卵  卵  即睾丸。《难经·二十四难》:“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
卵缩 卵缩 即睾丸、阴囊上缩。
轮上一颗如赤豆 轮上一颗如赤豆 病证名。又名风轮赤豆:出自《证治准绳》。表现为小儿黑睛上有颗粒突起,白睛发炎的血管直上黑睛并围绕颗粒散布,状如红豆,故名。
罗裹雄黄 罗裹雄黄 黄而有光泽,如同丝罗绸包着雄黄一样。
罗氏会约医镜 罗氏会约医镜 书名.清·罗国纲辑。20卷。刊于1789年。作者采辑自《内经》以下的重要医学文献摘编成书。立论比较平正。辨证细致,以证论方,古方化裁等方面均有特点。今有排印本问世。
罗天益 罗天益 元代医学家。字谦甫.河北正定人。从李呆学医十多年.继承李杲的学说,并录集诸家之说,结合自己的经验良方,撰有《卫生宝鉴》和《内经类编》等书。《卫生宝鉴》的主要特点:①疾病分类虽然比较杂乱,但每门附方的分类排列,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②药物性能按五气升、降:沉、浮分为五类:一为风升生;二为热浮长;三为湿化成;四为燥降收;五为寒沉藏。为其它著作所未见。
马齿 马齿 婴儿牙床粘膜白色稍肿而发痒的现象。即马牙。
马刀 马刀 病名,出《灵枢·痈疽》。为瘰疬成串而生,其形长,质坚硬,或生于耳下,沿至缺盆,或生于肩上,沿至胁下。参见瘰疬条。
马刀侠瘿 马刀侠瘿 病名。出自《灵枢=经脉》等。即瘰疬。生于腋下形如马刀的叫马刀;生于颈癌的名为侠瘿,多为颈腋部的淋巴结核。
马哈金达 马哈金达 唐代医学家。公元八世纪人。汉族,长期居住西藏,曾把金城公主带到西藏的中医书籍译成藏文。后由其它医家以此为基础,再度编纂,并参考其它外来医学,编成《月王药诊》。为现在存最早的藏医文献。在西藏流行广泛,对汉藏医药交流起了很大作用。
马脾风 马脾风 一种小儿突然暴喘的危险证候。由于患儿感受风寒,寒化为热,闭塞肺经,使肺气不通,逆而上壅而作喘,表现为呼吸困难,肺胀喘满,喘时两胁煽动,或胸部上抬,或陷下,鼻翼煽动,声音嘶哑,痰涎壅塞,神志恍惚,为喘证中的极重证候。
马桶癣 马桶癣 接触新马桶而发的皮疹。
马牙 马牙 初生小儿牙床上出现的白色小泡,甚至发生红肿,妨碍吃奶。多由胎中受毒,胃火上炎,上发于口腔所致。
马莳 马莳 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仲化,自号玄台子。曾任太医院正文,医古文造诣深厚,因研究和注释《内经》而成名。著有《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经注证发微》各9卷。后者为《灵枢》的最早全注本。
麦粒灸 麦粒灸 用麦粒大小的艾柱施灸,故名。
盲 盲 即失明。
盲膜 盲膜 ①心下膈上之膜。②体腔之浆膜。多指肠外脂膜,即肠系膜、大网膜之类。《素问·痹论》:“熏于肓膜”。王冰注:“盲膜谓五藏之间,鬲中膜也”.
毛 毛 即浮脉。
毛刺 毛刺 古刺法。“九针”之七。是一种浅刺皮肤的方法,用以治疗皮肤麻木不仁知觉障碍的疾病。《灵枢·官针》:“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
毛际 毛际 指生殖器上方阴毛的边缘部。
毛孔 毛孔 即汗孔,也称汗空、玄府。
毛折 毛折 出《素问=玉机真藏论》。指毛发枯槁易于折断。为卫气败绝的一种表现。是久病身体极度营养不良的现象。
毛蒸理泄 毛蒸理泄 皮肤发热,腠理出汗之意。
毛茛叶灸 毛茛叶灸 将毛茛类植物,如毛茛、石龙苪、铁线莲、铁脚威灵仙等,捣烂敷于施灸穴位。一时许,局部可产生水泡,可用消毒针挑破,敷以消毒敷料,防止感染。适用于疟疾、哮喘、关节炎等。
卯 卯 指二月。《灵枢=阴阳系日月》:“卯者,二月”。
枚 枚 处方中某些果实或块根类药物的计数单位。
闷脐生 闷脐生 即闷气生。
闷气生 闷气生 见清·王伯龙《养儿宝》。又名草迷、闷脐生。指婴儿生下闷绝不啼。相当于新生儿窒息。即初生不啼。
闷瞀(mao冒) 闷瞀(mao冒)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心中郁闷而烦乱,眼目昏花,视物不清等。
蒙 蒙 古浆字。也写作浔。
米泔水 米泔水 即淘米水。
秘 秘 音必。满足的样子。《灵枢小铖解》.“言补者,必然若有得也”。
觅盐生 觅盐生 即横产。
苗父 苗父 古时以巫治病的人。《说苑·辨物》:“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管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苗窍 苗窍 与五脏在功能上相通的面部器官,即鼻为肺窍,目为肝窍,口唇为脾窍,舌为心窍,耳为肾窍。
明堂 明堂 ①古时行政的地方。②即鼻。③鼻的正中部位。
明医杂著 明医杂著 书名.明·王纶(节斋)撰;薛己注,刊于1549年,6卷。1~4卷多杂论诸病及其治法和方剂。亦有验案和专论。5卷论小儿诸病.6卷则为附方。为随时笔记编次而成,故名杂著。
鸣鼓 鸣鼓 保健功的功法之一。其功法是:先以两手掌心掩耳孔,然后将食指压在中指上,轻轻叩弹后头部(相当于风府穴部位)二十四次,可听到咚咚的击鼓声,故称之。这种功法有治疗头痛、头晕、耳鸣和预防耳聋的作用。参见《内功图说》。
名医别录 名医别录 书名。梁·陶弘景辑。3卷。汇集《神农本草》以后的本草著作编订而成。其载药730种。原书早佚,其主要内容收载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中。简称《别录》。
名医类案 名医类案 书名。明·江瓘(民莹)父子撰,成书于1552年。12卷。广集古今名医之验案,分门别类,编次成书。共分205门。有的病案下附有作者的评论。书方草创未就,江氏即逝。其子重新编次补遗,并附他们父子自己的医案,始成全书。本书收集医案相当广泛,所载现案方药可供参考之用。清代魏之(子)秀(玉璜)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卟充,著成《续名医类案》一书。
名医指掌 名医指掌 书名。明·皇甫中撰。10卷。本书由邵达订补。首刊病机赋,次经论总钞,次药性歌,以作总论。以后则分论各病。皆先括以歌,次系以论,次载脉法。末附成方。
命蒂 命蒂 又名坎甭。脐带的别称。
命火 命火 即命门之火。
命门 命门 ①生命的关键。一指右肾;一指两肾。②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的穴位。⑧石门穴别名.④两眼睛明穴的别称。
命门火旺 命门火旺 主要指肾阳偏亢时在性机能方面的表现,如性机能亢进、多梦失眠、、梦遗等。也即肾)火偏亢。
命门之火 命门之火 即肾阳。是生命的原动力,寓于肾阴之中。温养五脏六腑,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性机能和生殖能力都密切相关。
抹法 抹法 推拿拿手法,用拇指指腹或手掌紧贴皮肤,略用力作上下或左右缓慢的往返运动,以舒气活血.常用于头颈、躯干部
沫  沫  因受寒冷而停留在肌肉间的津液。
拇指同身寸 拇指同身寸 指寸法之一。出自《千金要方》。取本人拇指屈侧指节横纹两端间宽度为一寸,做为取穴量度的方法。
牡疟 牡疟 古病名。疟疾的一种。出《金匮要略》。“牡”系“牝”之讹。
牡脏  牡脏  牡,雄性或阳性。牡脏,即属于阻性的脏。心属火,肝属木,二脏皆属阳,故称牡脏。
牡痔 牡痔 病名。即肛漏(瘘)。《诸病源候论》:“肛边生鼠乳出在外者,时时出脓血者是也”。
母病及子 母病及子 五行学说中的病理关系,即母脏之病累及子脏之意。
母气 母气 ①即三阴之气。②也指五行学说中母子关系中的母之气,如“土气”为“金”之母气等。
木火刑金 木火刑金 肝火过旺,耗灼肺阴,出现干咳、胸闷痛、心烦、口苦、目红,甚或咳血等症。
木克土 木克土 指肝气过亢,影响脾胃出现的消化系统证候。
木舌 木舌 木,木僵的意思。木舌指舌体因炎症溃疡或肿瘤等致使舌体僵硬,转动不灵。
木肾 木肾 病名。指睾丸肿而不痛。
木位 木位 运气术语。指春分前的六十一天,属初之气。
木喜条达 木喜条达 借用五行学说阐述树木生发时的特性,以类比肝胆的生理特性。肝胆的功能主疏泄升发。疏泄能助脾胃消化吸收;升发则促使气机舒畅。故肝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郁则出现委肋部疼痛和嗳气不舒等症。
木形之人 木形之人 气质分类属木形的人。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木郁达之 木郁达之 肝胆(木)郁结的疾病,用畅达、疏通的疗法治疗之。
木郁化风 木郁化风 由于肝气郁结,耗伤肝血,血虚风动,出现眩晕、舌麻、震颤、痉厥等肝风证候。
木郁化火 木郁化火 由于肝郁引起肝阴亏损,或素有内热出现的肝火证候,表现为头痛、眩晕、面赤、目痛、呕吐、咳血,甚则出现发狂等神志症状。
木针 木针 也竹针。用坚硬木料或竹板削磨制成体粗、尖钝圆的木针或竹针。施术时,针尖按压在一定穴位上,反复点动,不使刺通皮肤,以有针感为限,多用于急救。
目 目 ①即眼睛。五脏六腑的精气上注于目,才能使人的视力敏锐,目光有神。②肝主目,目为肝窍。
目胞 目胞 即眼睑。
目眛 目眛 即目昏。视物模糊不清之意。
目睘 目睘 两目直视如惊状。睘,本作焭,又作茕,睘音“琼”。
目不瞑 目不瞑 不能闭目。有失眠的意思。
目唇 目唇 即眼睑缘。
目飞血 目飞血 指眼球结合膜上布满小血管之证。
目封塞 目封塞 指双睑肿胀的不能睁开。也称目封闭。
目干涩 目干涩 即目涩。
目纲 目纲 即眼睑。也指睑缘。
目裹 目裹 即眼睑。
目荒 目荒 视物不清。
目昏 目昏 又名目昧。主要表现为视物不清。
目眶骨 目眶骨 眼窝四围的骨骼。
目繲邪然 目繲邪然 当指眼球上翻。目繲,疑是“目系”。
目连劄 目连劄 指小儿两眼时时眨动的证候。
目锐眦 目锐眦 即外眼角。
目涩 目涩 ①因眼球干燥引起的轻度磨擦感。②沙眼瘢痕组织引起的眼球、眼睑摩擦感。
目沙涩 目沙涩 指眼内有较重的摩擦感,好象砂粒进入眼内一样。
目痛 目痛 病名。见《素问·缪刺论》等篇。即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眼痛。
目系 目系 眼球连于脑的脉络。其中含有神神经和血管。又称目本。
目下有卧蚕 目下有卧蚕 语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指下睑浮肿隆起如卧蚕之状。
目眩 目眩 又名目纲、、眼眩。即眼睑的边缘。在脏腑的连系上。与脾胃有关。
目疡 目疡 指上下眼睑皮肤上所生的疮疡。如眼睑皮肤的疖肿,脓肿等。
目痒 目痒 证名。由风火,湿热、血虚,以及邪退正复、气血得行等均可引起。主要表现为眼部发痒难忍。
目晕 目晕 ①指眼角巩膜交界处的环状混浊,即老年环。②指观灯时有彩环。为绿风内障的症状之一。
目粘涩 目粘涩 即目干涩。
目直 目直 双眼眼球固定,向前直视,为惊风、惊痫的一种表现。
目中不了了 目中不了了 视物昏花,模糊不清。
目重 目重 眼睑微肿,自觉坠重。
目珠 目珠 即眼球。
目珠俱青 目珠俱青 即白睛青蓝。
目碜涩 目碜涩 即眼沙涩。
目瞑 目瞑 懒得睁眼之意。《集韵》:“瞑,目不明也。”
目疣 目疣 即睑板腺囊肿。又名眼胞痰核,脾生痰核。
目瘾涩 目瘾涩 即目沙涩。
目窠 目窠 窠即窝。包括眼眶和上下眼睑。
目窠上微肿 目窠上微肿 证名。出《灵枢=水胀》等篇。指两眼睑 浮肿。窠,即下眼睑。又称目裹微肿、目下肿。
牧牧 牧牧 即默默、昧昧.
牧宿 牧宿 即苜蓿。
拿真 拿真 出《素问序》。意谓保全先天真元之气。
纳呆 纳呆 即胃纳呆滞,是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因胃主受纳,消化功能不良就是胃的功能差。
纳气 纳气 ①治疗肾不纳气的方法。肾不纳气常见于肾气虚弱的病人。主要表现为喘促气短,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汗出肢冷,畏风恶寒,颜面浮肿,舌淡脉虚等。治疗上常用的补肾纳气方剂有:人参胡桃汤、人参蛤蚧散等。②即吸气。
奶积 奶积 又称乳癖。指乳腺囊肿一类良性乳房包块。
奶麻 奶麻 又名乳麻。《麻科活人全书》:“奶麻者,小儿初生未满月时,遍身红点,斑驳如朱,皆由儿在母胎中受有热毒所致,故生下发于皮肤,不可认作时行麻疹。”
奶嗽 奶嗽 又名百晬。指百日内小儿所患的咳嗽、气急、痰涎壅盛等症。
奶癣 奶癣 即婴儿湿疹。为风湿热蕴,皮肤过敏引起。分干、湿两型。干型者,初起皮肤潮红,后见小丘疹和脱屑。湿型者,丘疹或水泡糜烂,渗出黄水,侵蚀成片,干燥结痂。两型均伴有奇痒。
男子洎 男子洎 人的精液。洎,肉汁。《证类本草》卷十五引《嘉祐本草》载陶弘景云:“人精和鹰屎,亦灭瘢”。
内八方 内八方 即“内八卦”之今之称。
内八卦 内八卦 旧推拿穴位名。即今之“内八方”。
内吹 内吹 妊娠后期发生的一种乳腺肿毒。
内丹 内丹 词见《抱朴子》。古代道家练气功称为“炼金丹。”“金性不败朽”。金丹好长生不老药的意思。金丹分为内丹和外丹。内丹是内炼精、气、神,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段。炼到丹田真气返于先天真元之气时,内丹即成。其功法和“小周天”略同。内丹属道教人的养生法,颇多神秘色彩,应批判地继承其合理的部分。
内吊 内吊 病名。出《外科大成》。因肝肾二经被寒邪所凝滞而成。表现为阴囊肿痛连及少腹,冷汗自出,重者睾丸上缩,痛止则恢复原位。
内钓 内钓 以腹泻为特征的小儿惊风症。原因为胎中受寒,生后复感风冷,寒气壅结不散而发病。表现为弯腰腹痛,大便清稀,呕吐涎沫,继则抽搐、手足拘急等。
内钓似痫 内钓似痫 病证名。见《外科发挥》。小儿内钓,表现为腹痛多啼,唇黑囊肿,佝偻反张,眼内多红筋白斑者。多为寒气壅结而成。治宜温经散寒。
内洞 内洞 中空之意。
内烦 内烦 内热引起的心胸烦闷的自觉症状。由烦而导致的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叫“烦乱”,“烦乱”中有闷闷不乐表现者叫“烦冤”。
内风 内风 ①指五脏之风。即五脏在病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证。指五脏之风。②性交后汗出受风。
内附 内附 心中佩服之意。《灵枢·通天》:“好为外交,而不内附。”
内格 内格 内阻。内部障碍不通。机能衰退之意。
内功 内功 气功类型之一。和外功相对而言,所谓内,就是机体内部。内功就是进行于机体内部的功法。内功取坐、卧、立等固定姿势后,外部肢体不再移动,而是精神内守,有步骤地和有机结合进行“调心”、“调息”、“调身”。从而达到祛 病、健身、延年的目的。内功有不少具体功法,如“放松功”、“内养功”、“强壮功”等,都属于内功的范畴。
内寒 内寒 因阳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而引起的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潴留的病证。临床表现为吐泻、腹痛、手足逆冷或水肿痰饮等。患者的排泄物多澄彻清冷,或大便溏稀。
内呼吸 内呼吸 气功呼吸方法之一。同于“脐呼吸”和“胎息”。内呼吸是和外呼吸相对而言、外呼吸即指口鼻的呼吸。
内急外弛之病 内急外弛之病 出《原机启微》指砂眼因失治引起眼睑内翻转者。即眼睑内翻。多伴全部倒睫,应手术治疗。
内经 内经 即《黄帝内经》。
内经知要 内经知要 书名。明·李中梓(士材,念莪)编。为选辑《内经》而成。全书凡八篇: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是选注《内经》诸家中最为简明扼要的一种,颇受初学者欢迎。现在流通的本子,是1764年薛生白重校加按的。今有排印本。
内拘急 内拘急 腹中拘急不适。
内栗 内栗 外表无寒战而心中“惕惕”然,为之“内栗”。
内淋 内淋 即膏淋。
内漏 内漏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即外伤后引起的身体内部出血。
内囊 内囊 指睾丸、阴囊上缩和腹股沟、下腹痛的一组症候。
内气 内气 气功术语。指丹田的元气与外来的口鼻呼吸之气相对应而言。
内热 内热 ①耗阴脱水过度出现的热性证候。②邪热入里出现的里热证。③内通“纳”。通过热敷、热针对局部加热以散寒的一种疗法。
内三合 内三合 练气功的基本原则。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内伤 内伤 ①与外感相对而言。为病因分类,指七情不节及饮食、劳倦、房事过度等而致的内部脏腑之气的病证。②由外伤而内脏者,也叫内伤。
内伤头痛 内伤头痛 指脏腑、气血内伤或痰湿瘀滞所致的一类头痛。
内伤腰痛 内伤腰痛 指肝、脾、肾虚损,或痰湿、瘀血、内伤所致的一类腰痛。
内湿 内湿 指体内水湿停滞。由于脾肾阳虚,运化水湿功能障碍所致。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腹胀,尿少,面黄,浮肿,舌质淡,苔润,脉濡缓等。
内实 内实 ①肠中有燥屎结滞。②即里实。
内守 内守 使人体的阳气不外泄而固守于中的,称为“内守”。见《素问=五常政大论》。
内损 内损 由外伤累及内脏损伤所出现的各种证候。
内托 内托 又称托法。外科治疗疮疡的三大内服疗法之一。即用补益气血的芗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以托毒外出的方法。对疮疡中期毒邪盛而正气未衰、尚未破溃者,用托毒透脓法。方用透脓散。对于气血虚弱的病人,不能托毒外出;或根脚散漫,难以破溃;或溃后脓汁少,坚肿不消,出现身热、面色萎黄、脉细数无力等症者,宜养营托里。方用托里养营汤加减。
内外皆越 内外皆越 伴有出汗的气喘。
内外伤辨惑论 内外伤辨惑论 (1247年)书名。金·李杲(东垣)著。3卷。主张“发明内伤之证有类外感”,必须将二者辨别清楚。凡因精神刺激、饮食劳倦等引起的疾病皆为内伤。大旨总以脾胃为主,应用调和脾胃的治法。其自创的补中益气汤仍为今天所沿用。此书后收入《东垣十书》中。
内外痔 内外痔 病名。见《外科大成》。即混合痔。指肛门齿线上下均有痔核者。
内陷 内陷 凡疮疡病毒不外泄,反向内攻,从而出现高热、烦躁、神昏、惊厥等症状者,称为“内陷”,多见于疮疡软大,炎症广泛、毒邪炽盛而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
内消 内消 外科服药消肿散瘀的方法。属外伤内服药三大治法之一。适用于疮疡尚在红肿热痛阶段而无化脓表现者,若辨施治得当,可使疮疡消散而不形成脓肿,对兼有表证的宜解表散毒。方用连翘败毒散加减。兼有里实便秘的,宜通腑解毒,方用内疏黄连汤加减。热毒瘀结,红肿热痛甚者,宜清热解毒、和营消肿,方用仙方活命饮。兼寒邪凝滞,不肿或漫肿不痛的阴疮,宜温阳通滞,方用阳和汤。痰结瘰疬宜清热消痰、软坚散结,方用消瘰丸。温邪阻滞下部湿疮者,宜清热燥湿,方用二妙散。气滞血瘀宜活血散瘀,方用七厘散。
内养功 内养功 气功功法之一。是唐山疗养院倡导的疗法。其特点是强调停闭呼吸法,在呼吸时默念字句意守丹田。以后,上海气功疗养所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内养功第一式、第二式、第三式。第一式的特点是注意鼻端呼吸出入,呼吸时默念“静”字;第二式特点是口呼鼻吸,意守脐中,呼气时念“松”字,舌头放下,吸气念“静”,舌柢上腭;第三式特点是,吸气后稍停一停,加念“强健”二字。
内因 内因 致病的内部因素。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度而成为致病因素。
内痈 内痈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指发于体腔或内脏的脓肿,多冠以部位的名称,如肝痈、肺痈、肠痈等。
内阅 内阅 心中顺序冥想之意。
内燥 内燥 由于伤阴脱水而引起的一组燥象。如骨蒸潮热、心烦口渴、唇舌干燥、皮肤皱裂、毛发不荣、肌肉消瘦、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等阴虚血少之证。
内障 内障 指发生于眼球内部、眼底、球后各组织的疾病、因其在内部障碍视力,故称“内障”。
内痔 内痔 位于肛门齿线以上的痔。一般在肛门内,所以称为内痔。根据发展协和可分为三期:初期痔核较小、紫红色,因大便摩擦出血。血或肛门射出如箭,或便后滴出数滴,或附于大便之外,但痔核不脱出肛门。长期出血可致贫血。中期痔核变大,排便时能脱出肛门,便后自大 行纳入。三期痔核经常脱出肛门,须用手推或平卧方能复位。因脱出摩擦引起疼痛。
内治 内治 指用服药法治疗体内发生的多种疾病。
内中 内中 室内之意。
内匮 内匮 体内正气亏损。
内眦 内眦 又名目内眦、大眦。即内眼角。
内踝疽 内踝疽 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真诠》:“内踝疽生于足踝 近腕处,内属三阴经,外属三阳经,俱由寒湿下注,血凝气滞而成、初起坚硬漫肿,皮色不变,时时隐痛,难于行立。”早期宜温经燥湿,方用疮科流气饮;外用隔蒜灸。欲化脓者,内服十全大补汤;外敷乌龙膏。如已破溃,则按疮疡治疗。
倪 倪 音谎。形容失意的样子.
泥丸  泥丸  古气功术语。脑之正中,眉心后去三寸处即为“泥丸”。古代气功家又称为“上丹田”,是练津之所。
泥鳅疽 泥鳅疽 即泥鳅疔。
泥鳅痈 泥鳅痈 即泥鳅疔。
泥鳅疔 泥鳅疔 病名。出自《医宗金鉴》。疔毒的一种,又名泥鳅痈、泥鳅疽。整指红肿热痛,状如泥鳅,故名。多为化脓性腱鞘炎。
年忌 年忌 迷信的说法,指人犯忌的岁数。如:七、十六、二十五、三十四、四十三、五十二、六十一岁等,古称之谓“人之大忌”.即易于发生不幸或重病之意。
年寿 年寿 ①人的寿命。②鼻根部。⑧鼻梁。④鼻尖。
念然 念然 伪装谦虚的样子。
念息 念息 气功术语。意同数息。
尿 尿 ①尿液。②排尿动作。
尿白 尿白 指小儿小便初下色黄赤,久而转自,或状如米泔样。
尿孔 尿孔 即尿道外口。
尿来 尿来 即小儿夜尿症。
尿血 尿血 也称溺血。指尿液中混、有血液,但无尿痛、尿急、尿频等症状,即无痛性血尿。多因肾与膀胱积热所致。临床上有虚实之分。实者多为突然发病,尿血鲜红,尿道有热涩感。虚者淡红,尿道无热涩之感。
尿浊 尿浊 尿液混浊如米泔,无厉痛和其它刺激症状。
拧痧  拧痧  外治法。见挤拧疗法条。
牛程蹇 牛程蹇 病名。出《外科正宗。由热足涉水、见风引起。多生于足跟及足掌。患处皮肉顽硬肿起,黄色疼痛,步履艰难。
牛皮癣 牛皮癣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是数种增厚性皮肤病的泛称。患处皮肤厚而硬,与牛颈部皮肤一样。为风邪凝聚,郁而化热,耗伤阴血,皮肤失养所致。关与情志郁闷有关。阵发性痛痒,情志波动时往往加重 。好发于颈部,也可播散到头部、四肢、肩腰等处。病程缓慢。
扭伤 扭伤 病名。多因肢体关节受到暴力所致。常发生于肩、腕、膝、踝等关节。主要表现为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和运动障碍等。
弄产 弄产 病名。指妊娠后期,胎儿忽然乱动,-而脉象并无分娩征兆者。参见周登庸《续广达生篇》。
弄舌 弄舌 证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又名吐舌、舒舌。①因热而不断伸舌于外的现象。②即吐弄舌。
弄舌喉风 弄舌喉风 证名。①表现为咽喉肿痛,痰涎壅塞,声音嘶哑,舌出不收,时时搅动,常欲手摸。②即吐弄舌。
努肉攀睛 努肉攀睛 病证名。即胬肉攀睛,详见《审视瑶函》。
女科撮要 女科撮要 书名。明=薛己撰。2卷。上卷论经水及外证。下卷专论胎产。共30条,均附以治验。方药均列在卷后。对病的论述文字简要,也合道理。
女科辑要 女科辑要 书名。①清=沈文彭著。3卷。此书传本颇少,为刊行较晚的妇科书籍,有不少新见解。1933年张寿颐将此书注释。名《沈氏女科辑要笺正》。②清=周纪常著。8卷。合张景岳《妇人规》和竹林寺女科《二书,并采》达生篇《及各家方论。既成,得单养贤》胎产合书《并采其下卷产后四十论附刻。
女科经纶 女科经纶 (1684年)。书名。8卷。清=肖壎撰。是一本历代产科理论和证治的汇辑。共列病证164种,引录各家论述7000余条(无附方)并有按语。条理化比较好。今有排印本。
女科要略 女科要略 书名。清=倪枝维著。成书于1728年。1卷。本书主张气壮而血行的道理,以破血蚀气为戒。凡用生化汤行血理气时,必佐参、芪以取气壮血行之意。
女科要旨 女科要旨 书名。清=陈念祖(修圆)著,4卷。其子元犀续成之。论调经、种子、胎前、产后诸病,颇多精到之处。附论阴挺一证,辟当时俗医之误,尤有必得。
女劳复 女劳复 病后因性生活在而复发。
女劳疸 女劳疸 醉后性交过度引起的黄疸。
女阴溃疡 女阴溃疡 女子小阴唇内外两侧发生的粘膜溃疡。
女子胞 女子胞 即子宫。
女子布 女子布 即月经布。
女子初有布 女子初有布 少女的初次月经。
疟 疟 病名.出自《素问·疟论》,即疟疾。
疟病 疟病 病名。出自《金匮要略》,即疟疾.
疟疾 疟疾 病名。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为特征的疾病。关于此病,古籍记述很多,名称不一,尚有“瘴气”之称。
疟母 疟母 指伴有脾脏肿大的慢性疟疾。
疟邪 疟邪 引起疟疾的病因,即疟原虫。
疟疡 疟疡 泛指外科病证。“疟”,头疮。“疡”,创伤,体疮。也指“秃”。
呕变 呕变 指呕吐物中有异常的气味。
呕家 呕家 时常有恶心呕吐的病人。
呕苦 呕苦 证名。出《素问·四气调神》等篇。指呕吐物中带有苦味.也称呕胆。
呕吐 呕吐 证名。出《金匮要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胃内容物不自主的从口腔涌出来的现象。恶心常是它的前驱或伴随症状。多因外邪、饮食、情志和脾胃本身的病因引起.外邪犯胃多有发烧头痛。饮食停滞多在食后有吞酸,嗳腐、腹胀,情志不和和饮食不节多有精神刺激和食用不洁之物的病史。痰饮多有呕吐清水、痰涎和头晕、心悸等。胃寒和胃热者,分别伴有寒证和热证的表现。呕吐是一种病证或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借此也可将有害的食物排出体外.因此也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呕血 呕血 病证名,出《素问;举痛论》等篇。指胃内出血随呕吐而出,微混有胃内容物,出血量比较大。多为胃中积热和肝火犯胃,导致胃络受伤而致。出血量多时,常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出汗,柏油样大便,脉搏微弱等症状。
拍法 拍法 推拿手法。用虚掌或手指有;节律地平稳拍打体表的一定部位,以达松弛肌肉、调整机能的目的。多用于肩背及腰部。
拍蟹毒 拍蟹毒 即虎口疔。
判角 判角 得五音的角音而处于少数。又“判角”与“太角”同。
判角主人 判角主人 气质分类属“判角”的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栝栝然”。
判商 判商 “金”之判。因“商”音属“金”。《素问·五常政力论》:“少角与判商同”。
庞安时 庞安时 宋代医学家,字安常.因著《伤寒总病论》而闻名于后世.另有《难经解义》、《本草补遗》、《验方集》等,皆佚。
披肩 披肩 古时用以固定肩部的工具。出自《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用熟牛皮做成。两边有孔,可以穿绳。骨折复位后,夹于肩的前后,缚紧固定。多用于锁骨骨折.
皮痹 皮痹 皮肤病变部位有皮疹、蚁走感和知觉迟钝。
皮部 皮部 ①指十二皮部。即经脉的皮肤的分部。②承扶穴别名。
皮盾 皮盾 皮肤的肥厚处。
皮肤著 皮肤著 出《素问·三部九候论》。指人体极度消瘦,皮肤紧贴到骨上,即俗说之“皮包骨”。
皮毛 皮毛 体表皮肤和附着于皮肤的毫毛的全称。
皮毛痿 皮毛痿 痿玣之一。《医宗必读·痿》:“肺痿者,皮毛痿也。”为肺热影响皮毛所致。主要表现为皮毛枯痿并伴咳呛,气急等呼吸系统的一些症状。
皮内针 皮内针 即刺入皮内的针。也叫皮下埋针。常用的为直径0.25毫米(32号),或0.32毫米(30号)长1.5厘米的掀针或毫针,有小的针柄。用时按穴位倾斜刺入皮下。针柄外露,用胶布覆盖固定。留针1-7天不等。选穴部位常取耳穴,或敏感压痛点,不易移动的体表部位,用于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
皮水 皮水 水肿的一种。即皮下水肿明显者。表现为发病缓慢,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其腹如鼓,无汗,不渴,脉浮等。
片剂 片剂 是把芗直接粉碎,或将提出之有效成分和辅料混合后压制成圆片状剂型。药味特别苦或有恶臭的,可以加包衣。如需在肠道吸收,防止被胃酸破坏的药物,可加肠衣。片剂剂量准确,体形小,成本低,易于保存,为现在常用的剂型之一。如穿心莲片、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等。
平 平 ①指正常脉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大小齐等,命曰平。”即正常之意。②指气血平和、饱满、阴阳平衡。③调治。《灵枢=根结》:“上工平气。”④剂名之一。性味平和的剂型为平剂。
平补平泻法 平补平泻法 针刺治疗中的补泻方法之一。指先泻后补的一种补泻方法。目前多以中等捻转、提插为平补平泻。
平旦 平旦 日出的时候。
平旦服 平旦服 即早晨空腹服。
平肝熄风 平肝熄风 熄风法之一。与镇肝熄风同义。是治疗由于肝阳上亢而引动肝风的方法。可用钩藤、天麻、白蒺藜、菊花、蚯蚓、珍珠粉、牡蛎、石决明等药。
平脉 平脉 就是正常脉象。它的基本形象是和缓有力,来去从容,三部皆现,不沉不浮不快不慢,节律匀齐,成人一息四至,红约70次/分左右。小儿常为一息六至,90-110次/分。这就是平脉,也是前人所谓有“胃气”的脉象。脉象和年龄、体质、气候、环境、情绪都有密切关系,如年龄愈小,脉搏也愈快;青壮年身体强健多脉象有力而充实;年老体弱常缓慢无力,身材高大的脉位长;身材短小的脉位短;瘦人脉象稍浮;胖人脉象稍沉;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柔弱而稍快等。此外,在重体力劳动或运动时,饮酒或饱餐,或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气候季节变更,对脉象也有影响,如春季脉稍弦、夏季脉稍洪、秋季脉稍浮、冬季脉稍沉。这些情况,都属于平脉,不应看作病脉。
平气 平气 平气就是气候平和的意思。气不太过,也产产及,应时而至,属于气候正常的年份,称为“平气之年”。《素问·五常政大论》:“生而勿杀,长而勿罚,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谓平气。”五运值年的属于平气之年各有名称:木年的叫“敷和”,火年的叫“升明”,土年的叫“备化”,金年的叫“审平”,水年的叫“静顺”。属于平气之年是很多的,如岁会,同岁会都属于平气的年份。在不及的年份中属于“天符”的,属于“太乙天符”。属于“天刑”的,属于“不和”的,或得方位年支五行同气之助,皆可以成为平气之年。例如丁巳、丁亥年,木运不及,得司天厥阴风木之助,成为木运平年。己丑、己未年土运不及,得司天太阴湿土之助,成为土运平年。丁卯、丁酉年,木运肖主,受司天阳明燥金克制,成为金运平年。丁丑、丁未年,木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能制胜已之岁运之气,助相制之金气,可成为金运平年。辛亥年水运不及,得年支北方水位之气之助,可成为水运平年。太过的年份之属于“天刑”的也可成为平气之年。如戊辰、戊戌年,火运太过,受司天太阳寒水之制,成为火运平年。类似这样,由于临御承制的关系,构成为平气之年的共得三十四年。此外,不及的年份,在与上年终气交司之大寒日,如得上年终气阳干的资助,亦可构成平年。这样算来,平气的年份就更多了。所以刘温舒(宋=《运气论奥》作者)说:“平气之岁,不可预纪之。”、“平气纪,须以当年之辰、日、时干、依法推之。”
平人 平人 气血调和的健康人。
平推法 平推法 推拿手法之一。分别以全掌、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为着力点,帖于胸、背或四肢一定部位,用力向前作直线移动。
平息 平息 正常人平静状态下的呼吸。医生在脉诊时先要平静自己的呼吸,使它匀调,然后用以测量病人的脉象。如一呼一吸病人脉四至为脉率正常,六至以上为数,三至以下为迟。
平坐 平坐 练坐式气功的一种坐法。坐在普通的木橙、木 椅上均可。上置棉垫或草垫,以平为度,坐的姿势,上身各部和盘坐相同,稍前倾,腰部自然挺直,臂部关节屈曲中90度角,两脚自然分开,平踏地面,膝与脚左右距离与肩同宽,两手呈俯掌或紧握拳,平放膝上。这种坐式,平正易行,利于久坐,为练功人所乐用。
扑粉 扑粉 将细药粉扑于皮肤以治疗皮肤病或其它疾病的方法,如小儿湿疹多用六一散扑布皮肤等。
仆击 仆击 即击仆。①指突然仆倒昏迷的病。即卒中。②指击、仆产生的外伤。
仆累 仆累 即仆垒。据《吴普本草》。系麦冬之别称。
七冲门 七冲门 人体消化系统的七个重要的“门”。《难经·四十四难》:“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七恶 七恶 一种判断疮疡预后的方法。《太平圣惠方》:“烦燥时嗽,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或小便如淋,一恶也;脓血大泄,肿焮尤甚,逐月血败臭,痛不可近,二恶也;喘粗短气,恍惚嗜睡,三恶也;目视青赤,瞳子上视者,四恶也;肩项不便,四肢沉重,五恶也;不能下食,服药而呕,食不知味,六恶也;声嘶色脱,唇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肿,七恶也。”恶即预后不良之意。
七方 七方 古代的一种方剂学分类方法。即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为金·成无己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原意引申制定的。原文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为重方。”重方即复方。
七宫 七宫 八卦之“兑”位,主西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灾七宫”。即西部方位发生灾难、疾病。
七怪脉 七怪脉 也称七死脉。病情垂危时出现的七种特异脉象。即雀啄脉、屋漏脉、弹石脉、解索脉、鱼翔脉、虾游脉、釜沸脉。若再加上偃刀脉、转豆脉、麻促脉,则称“十怪脉”。
七窍 七窍 指面部眼、耳、鼻、口之七个孔窍。《灵枢·脉度》:“五脏病内阅于上七窍也”。“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七情 七情 ①七种致病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②七种药物配伍方法: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单行,一味药物单独应用。相须,功能相同的药物配合应用。相使,功能不同的药物配合应用,以提高疗效。相畏,用一种药物去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烈性。相恶,一种药物能拮抗另一种药物的疗效。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相反,两种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
七日风 七日风 脐风的俗称。今称婴儿破伤风。
七日口噤 七日口噤 即脐风、七日风,今称婴儿破伤风。
七伤 七伤 说法较多,概而言之为:①大饱伤脾,大怒伤肝,用力过度、久坐湿处伤肾,表寒饮冷伤肺,忧思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伤志。②阴寒、阴痿、里急、精漏、精少、精清、尿数也叫“七伤”。
七损八益 七损八益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医家看法不一。但总的精神是要求男女根据不同的年龄注意养生之道,不要纵欲耗精,以防止早衰。有人认为“七损八益”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说的女子七七中的五七至七七为三损;男子八八中的五八至八八为四损,合为七损。女子一七四七为四益;男子一八四八为四益,合为八益。都属男女生理发育中的转变阶段。
七政 七政 ①即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②指、春、科、冬、夏、天文、地理、人道。见《尚书·大传一》。
七曜 七曜 指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九星悬朗,七曜周旋”。
七疝 七疝 疝的七种类型。其说不一。《素问·骨空论》这:狐疝、痜疝、厥疝、瘕疝、瘖疝、癃疝、冲疝。《袖珍方》为:厥疝、癥疝、寒疝、气疝、盘疝、胕疝、狼疝。朱丹溪和张子和主张为: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气疝、狐疝、瘠疝。马莳则以心、肝、脾、肺、肾、狐、痜称呼七疝。
其动应手 其动应手 心脏或脉搏的跳动,冲击手指的感觉。
其高者因而越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高,指疾病的位置高。如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拘病邪。越,超越,吐的意思。即上述部位的病邪或毒物,可以用“吐”法进行治疗。
其喉为痹 其喉为痹 咽喉部急慢性炎症引起的红肿疼痛。
其火而盛 其火而盛 即误用灸法,使热性病发热更高的一种错误疗法。
其下者引而竭之 其下者引而竭之 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下,指病邪在下部;引,即引导。即用泄法、利法导邪外出。意思是:在下部的疾病,可用泻下法或利尿法使病邪排出体外。
奇方 奇方 药味是单数方剂的叫奇方。前人认为病位近的用奇方,发汗的方剂不用奇方。《素问·至真要大论》:“近者奇之”、“汗者不以奇”。“近”,指近于胃腑。后代临床医生已不拘泥这种刻板的规定。
奇恒痢 奇恒痢 出自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卷之二。属痢疾的危候。表现为下痢不重而神昏谵语,咽干喉塞、小气呛喘逆等。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  奇是奇异,恒是恒常。“奇恒之腑”指异于寻常,除胆外,都无与之相配的器官。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们既有脏的性质,也具腑的特点,有时二者兼而有之。
奇经 奇经 和“正经”相对而言。因它和脏腑无直接联系,在它们之间又没有表里配合关系,故称奇经。奇经共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各奇经除其固有作用外,尚有辅助十二正经灌输的作用;其中督脉是全身阳脉的总纲;住脉是全身阴脉的总纲,冲脉是十二经脉的总纲、带脉总约诸脉。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 即奇经。详见该条。八脉者,指奇经共有八条脉而言。
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 书名。明·李时珍撰。刊于1578年。1卷。书中汇集了历代有关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主病等多方面论述的资料,加以系统整理,并附有个人见解。
奇效良方 奇效良方 书名。明·董宿原撰,方贤编定,69卷,刊于1470年。特点是按风、寒、暑等64门病证的临床治则进行分类。门下又分小类,并先论后方。共载方七千余,以宋明初之间者为最多。今有排印本问世。
奇穴 奇穴 即经外奇穴。
畦吟 畦吟 形容气的虚实。咕为卧位时张口的声音,属气虚。吟为呻吟的声音,属气实。《素问·宝命全形论》:“畦吟至征,秋毫在目。”
齐刺 齐刺 “十二刺”之一.一齐刺进之意.即当中刺一针,左右两旁各刺一针。用于治疗范围较小,病位较深的寒痹。
齐德之 齐德之 生平不详。做过元代的医学博士和御药院外科太医。著有《外科精义》2卷。强调外科病的内治法,对后世外科病的辨证论治很有影响。
齐齐 齐齐 通剂、脐。
祁坤 祁坤 清代外科学家。字广生.号愧庵。浙江绍兴人.康熙初(1662)为太医院院判。著有《外科大成》.4卷。后其孙宏源以此书为基础,编为《外科心法》,收入《医宗金鉴》,对后人影响较大.
岂刺 岂刺 即关刺。
启敕 启敕 运气术语。开陈布新之意。对木运太过年份生气旺盛的形容。敕,古陈字。
气 气 ①指人体功能活动。与血相对而言。二者互相依存和制约,“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行”、“气滞血凝”;“血能生气,气能统血”;气血运行于经络以营养脏腑全身。②指脏腑功能活动。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等。气这一概念在中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涉及到生理、病理、以及辨施治的各个方面。
气痹 气痹 证名。出《中藏经》。指由精神受刺激发生的痹证。
气喘 气喘 ①呼吸困难的通称。②精神因素引起的呼吸急迫。
气道约 气道约 即不由自主的叹息。
气分 气分 指病在“气”的范围,宜从气治疗。
气分证 气分证 温病化热的阶段。临床表现以发热不恶寒,舌苔转黄为特点。
气高 气高 喘息气逆,胸部时见膨起者。
气功 气功 是一种养生学。是一种通过自我锻炼达到健身、祛病、延年的方法。所谓“气”,包括呼吸的气和人体内的先天真气。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自宋研、尹文(齐国稷下学者)提出“搏气如神,万物备存”,即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根本要素的养生理论以来,后代许多哲学家都认为“气”是所有生物的人生的根本。所以气功的概念有理由解释为“养生固本的功夫”。《素问=遗篇刺法论》上提到的“神守天息,返元归宗”的修养理论经,当是气功的最早记载。
气鼓 气鼓 证名出《杂病源流犀浊=肿胀源流》。指气机郁滞所致的鼓胀。表现为胸腹鼓胀,中空无物,外皮绷急,叩之有声。治宜健脾行气为主。
气鼓法 气鼓法 正骨法之一。适用于胸廓部的胸、肋骨个别骨折或错位的整复。患者取仰卧位,背部垫高,然后令其用力咳嗽或深呼吸,同时助手下压腹部术者压突出的骨端,以达到整复的目的。
气关 气关 ①小儿指纹的诊断部位之一。指纹伸延至食指第二节为气关,表示病邪较重。②推拿部位名。指三关之一。位于食指是段指节的腹面。用揉法可以通窍。
气海 气海 ①经穴名。位于腹下跌线上,脐下1.5寸处。②四海之一,为宗气所聚之处。即膻中(胸中),丹田又名下气海。
气化 气化 指人体内气血作用于脏腑而使之发挥固有的功能而言,如脾胃的升清降浊作用,心肺对气血的输布作用,肾脏的开合作用;肺、肾、脾对水液的调节作用;以及目的能视,足的能步,掌的能握等等,都无不与“气化”这一作用有关。
气化不利 气化不利 又称气化无权。即相应脏器机能失调产生的各脏腑的机能紊乱,或病理性变化所出现的临床各种表现。
气化无权 气化无权 即气化不利。
气机 气机 指各脏腑之间机能联系和运转。古人认为气机以通为顺,不通为逆。无论“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学说,都体现了“通”的概念,一旦中间受阻,气机不通,就要招致疾病的发生。
气机不利 气机不利 泛指脏腑功能活动失调。通常用以说明生化过程中,脏腑的升清降浊功能紊乱,因而产生呃逆、胸脘痞闷、腹胀、二便失调等症。
气积 气积 病名。见《儒门事亲》。多由忧思郁怒,气机不和,日久聚而成积所致。证见胸闷嗳气,胁腹膨胀或有块时隐时现,胀痛游走无定处等。治宜疏肝理气。
气极 气极 六极之一。因肺气受伤得病。表现为轻者少气赖方,胸胁满闷;重者喘息,咳嗽。
气街 气街 ①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全身有四气街,分别位于胸、腹、头、胫。②指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③气冲穴别名。
气结腹痛 气结腹痛 气滞腹痛。
气口 气口 即寸口,可检察人体气盛衰,故称“气口”。
气利 气利 即气痢,利通痢。
气痢 气痢 痢下白沫粘稠,里急后重,腹胀,便时多矢气,其气臭秽,常伴有肠鸣和小便不利。多由湿热郁结,气机不畅所致。
气立 气立 为气所立之意。这里的气有两层含义:一指体现机体功能的气;一指大气的气,或运气的气。
气立如常 气立如常 机体的生化运行功能正常。
气淋 气淋 淋证之一。出《脉经》。又名“气癃”。由脾肾虚、膀胱热所致。主要表现为小便涩痛,少腹胀满明显。本证有虚实之分。虚者中气不足,少腹坠胀而尿出无力,宜补中益气。实者气滞不通,小便涩滞而脐下胀满痛较剧,应理气通滞。
气瘤 气瘤 发于在内部、四肢、躯干部的皮肤瘤。小豆粒,大如拳头。质地柔软,用手压之凹陷,放手后又弹起。皮色如常无痛。多因肺气失宣,痰气凝结,营卫不和而成。
气门 气门 即汗孔。又称玄府、魄门、鬼门。中医认为,汗孔是发泄经脉营卫之气的门户,所以称为“气门”。
气秘 气秘 证名。见《济生方》。由气滞或气虚引起的便秘。气滞者,多起于七情郁结,症见脘腹胀满,胸胁刺痛,嗳气,欲便而不得。气虚不运者,症见大便不出,精神倦怠,言语无力,舌淡,脉弱。
气逆 气逆 指肺胃之气上逆。正常的脾胃功能以降为顺。二者功能发生病理变化时,则表现为升多降少。肺气上逆则喘促咳嗽。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气呕 气呕 指因盛怒、忧思、情志不舒、脾气郁结等精神因素所致的呕吐。
气痞 气痞 气滞而痞胀的病症。①由外感表实证误下所致。②名气膈,指忧思郁结,营卫气机滞涩所致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腹部微痛、心下痞闷、食欲减退等。治宜理气和营,解郁消痞。
气怯 气怯 怯,虚弱或胆怯之意。①指胆气不足,易生惊恐。②指全身性衰弱。
气上撞心 气上撞心 气冲胸部的感觉。
气少 气少 也“气短”。呼吸无力而靜浅、急促的症状,由气虚所致。
气数 气数 即气化之数。五行之化有寒化一,热化二,风化三,炽化四,雨化五之分。六气之三阴三阳分为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各有多少。这些都是气数。见《素问=六气正纪大论》。
气随血脱 气随血脱 亦称血脱气脱。指失血过多导致的阳气虚脱。表现为面色晄白,四肢逆冷,冷汗淋漓,脉微欲绝。
气胎 气胎 病名。见《续名医类案》。多由司长躁多怒,肝气郁结,气血不畅,冲任胸脉阻滞,以致经闭腹大,状如怀孕。治宜疏肝理气行血,方用逍遥散加味。
气痰 气痰 痰证的一种。①燥痰。②指素有痰疾而被精神刺激诱发者。③指梅核气。
气痛 气痛 病证名。出《灵枢·五色》。为气滞不通引起的疼痛。七情郁结、痰湿阻滞、饮食劳伤都可千万。常发于胸、腹、腰、胁等处。气痛以实证居多,治疗应以开郁行气为主。伴有血瘀者应加活血药。
气为血帅 气为血帅 气和血在运行中保持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气是动力,血是物质基础。血之所以能在脉中不停的周流,全赖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所以说气为血帅。气无血则无所依附,有血才能发挥作用。故有“血为气母”之说。具体到一个脏,如心脏来说,赖血的供给营养,才能发挥它的机能。心的机能活动又推动血液的运行。二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
气味 气味 气味就是芗的气和味。各种药物由于气味错杂不同,作用也就不同。同是寒凉性药物,由于味道不一样,侜不不一样。如浮萍辛寒,能疏解表热;生地甘寒能凉血清热;白芍酸寒、能敛阴养血;黄连苦寒,能泻火解毒;海藻咸寒,能软坚消瘰等。同是温热性的药物,丁香苦温能暖脾降痵;木瓜酸温,能平肝和脾;黄芪甘温,能补气固表;海狗肾咸温,能暖肾壮阳等。另一方面,药味相同,药性不同,作用也就不同,如附子、石膏皆味辛甘,但附子性热,能补火助阳;石膏性寒,能降火清热。另外,黄柏、芦巴性温,能除下焦寒湿。当然,这些都只是前人的实践经验,单凭性味是无法解释芗成分和作用的多样性的,所以,对中药药理的确切了解,尚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气味阴阳 气味阴阳 指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的阴阳属性。即热、温、辛、甘、淡和升、浮属阳;寒、凉、酸、苦、咸、沉、降属阴。
气相得 气相得 运气术语。指司天在泉中运之间五行之气相生相合的即为“气相得”,否则为“气不相得”。如甲子甲午为气运相生的“顺化”年份;戊子戊午为气运相合的“天符”年份;癸卯癸酉为运克气的“不和”年份。在泉为少阴君火与运不同气,都属相得。已巳、已亥,气克运的“天刑”年份即为“气不相得”。《素问=六气正纪大论》。另外,五运之气,应时而至,气候正常,亦称相得;如不按时而至的异常气候,亦称“气不相得”。见《素问=五运行大论》。
气泄 气泄 即气泻。
气泻 气泻 由气郁引起的腹泻。表现为胸膈痞闷,肠鸣腹痛,泻后痛缓,随后又作,恼怒则甚,苔薄,脉弦细等。
气心痛 气心痛 病名。见《医学心悟》。精神刺激引起的心前区和上腹部痛。表现为胸中气壅,攻刺作痛,游走不定。治宜理气降逆。
气虚 气虚 ①指肺气虚:动则喘咳少气,呼吸困难。②指全身性衰弱,重病之后 ,元气未复。症状有面色晀白、头晕、耳鸣、气短、语声低沉、动则自汗等。
气虚崩漏 气虚崩漏 指素体虚弱,忧思伤脾、饮食不节,以致中气下陷,冲任失固,血失统摄、表现为阴道突然大量流血,或淋漓不断、色淡持稀、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可见面色晄白、心悸、小腹空坠等症。
气虚痹 气虚痹 痹证的一种。见《医学入门·卷五》。多因气虚阳弱,寒湿内盛所致。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活动不利,身冷不温,或兼肢体麻木。
气虚不摄 气虚不摄 ①泛指脏气虚出现的不能统摄的证候。如自汗、遗精、泄泻、遗尿、崩漏、便血等。②指气虚不能摄血出现的各种出血证候、
气虚喘 气虚喘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指元气不足或脾气虚所致的气喘。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难以接续,身倦乏力,言语低微,动作则汗出喘逆更甚。
气虚耳聋 气虚耳聋 因年老、体衰、病后气虚出现的耳聋。
气虚腹痛 气虚腹痛 由体质素虚或病后体虚,饮食不调,劳倦过度所致。表现为腹痛绵绵,劳倦加重,痛时喜按,饮食减少,面色萎黄,言语低微,呼吸气短,脉细涩或虚大。
气虚滑胎 气虚滑胎 孕后脾气虚弱,中气不足,冲任不固,胎失所养,以致腰酸腹胀,胎动下坠或阴道下血,气短无力。孕妇多有滑胎病史。
气虚热 气虚热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浊=虚损痨瘵源流》。泛指脾胃气虚或脾肺气虚的虚热。多由饮食劳倦,内伤脾胃,以致气虚火旺,虚热内生。主要表现为身热心烦,自汗恶寒,头痛体倦,懒于言语,动则气喘乏力,脉洪大而虚等。
气虚头痛 气虚头痛 脾气不足,气虚升化无力所致。表现为头痛耳鸣,九窍不利,神疲乏力,遇劳更甚。
气虚心悸 气虚心悸 因阳气虚出现的心下空虚、惊悸、脉大无力等症。
气虚行经先期 气虚行经先期 多因素体虚弱,忧思伤脾,或饮食不节,以致中气不足,冲任失固,经血妄行所致。主要表现为经期提前,血量多,但色淡持稀,面色晄白、精神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或心悸,小腹空坠等症。
气虚眩晕 气虚眩晕 泛指气虚体弱所表现的各种既有气虚又有眩晕的证候。如头晕眼花、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脉虚、遇劳加重。
气虚月经过多 气虚月经过多 多因体质虚弱,忧思伤脾,中气不足,冲任失固所致。主要表现是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色淡持稀,面色晄白,精神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或心悸,小腹空坠等。
气虚则寒 气虚则寒 阳气不足出现的阴寒证。如恶寒肢冷、神疲乏力、口淡不渴、面白舌淡,尿清便溏,脉沉迟或细弱等。
气虚中满 气虚中满 脾气虚引起的腹部胀满症状。
气虚自汗 气虚自汗 气虚表卫不固所致。表现为自汗恶风,汗出身冷,疲乏无力,脉微而缓或虚大等症。
气虚痿 气虚痿 痿证的一种。见《证治汇补·》卷七。由于劳倦内伤或病后饮食失调以致脾胃气虚,不能充养肢体所致。主要表现为手足痿弱,举动无力。治宜补脾益气为主。
气血辩证 气血辩证 以气、血为纲对杂瓋进行辩证的方法。属气血痰食辩证的范围。
气血不时 气血不时 气血运行不正常。
气血冲和 气血冲和 指气血协调,运行通畅。
气血两燔 气血两燔 燔,焚烧,指火盛。即气分和血分都表现为邪热炽盛的症状。如既有壮热、烦渴、脉洪等气分证候,又有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的血分证候。如病毒完全进入血分,则斑疹更多,或有吐、衄、便血、抽搐等血分所特有的证候。即所谓“气血两燔”。
气血失调 气血失调 指气与血相依存的关系失去协调,二者可以互相影响。气滞可以引起血瘀;血瘀可以引起气滞,临床上疼痛、胀气、月经不调、慢性出血、机体功能不足等,都与气血失调有关。
气血双补 气血双补 补法之一。补气、补血药同时并用以治疗气虚血虚之证。
气血痰食辩证 气血痰食辩证 根据血、血、痰(饮)、食的特点进行辩证的方法。气的病如气虚、气滞、气逆、气厥;血的病如血虚、血瘀、出血、血厥;痰的病如痰饮、饮证;食的病如宿食、食积和食厥等。
气血虚弱痛经 气血虚弱痛经 体质素虚的人,行经后血虚气更虚,所以引起痛经。主要表现为小腹隐痛、豆按、经血量少而色淡。
气宜 气宜 宜,适宜。“气宜”即要适合 于气候变化的意思。如热病宜用寒药,寒病宜用热药,温者宜凉,凉者宜温等都是气宜。参见《素问=六气正纪大论》。
气以度行 气以度行 古人把昼夜二十四小时分为一百刻。气以度行,即正常呼吸时所需的时间一定。
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 又称气阴两伤。常见于热性病的过程中。①在温热病进行过程中,由于耗津夺阴表现为出大汗、气促、烦渴、舌嫩红或干绛、脉散大或细数而表现为有虚脱倾向者。②在温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表现为神倦形怠、少气懒言、口干舌燥、低热或潮热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舌红苔少、脉虚大或虚数者。③温热病,邪恋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阴,出现白培,其色枯白不亮者。此外,亦可见于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
气营两清 气营两清 清热疗法之一。即同时使用清气分和清营分的药物治疗温病气营阶段的发热。
气有余便火 气有余便火 语出朱丹溪《格致余论》。气有余,指阳气偏盛,阳气偏盛导致各种火证。朱丹溪受刘完素“主火派”的影响较大,认为致病因素是“相火”妄动,耗伤阴精。主张“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理论。所以提出气有余便是火的观点。这是滋阴派的一个重要论点。
气郁 气郁 指肝气郁结。因受精神刺激,心情郁闷,肝气郁结。表现为胸部闷胀,两胁作痛,急躁易怒,不思饮食,胃纳差,月经不调等。
气郁胁痛 气郁胁痛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浊》肝气郁结所致的胁痛。
气郁眩晕 气郁眩晕 眩晕证的一种。见《证治汇补》,情志郁结生痰所致。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悸怔忡,面部时常自觉发热,眉弓痛等。
气郁血崩 气郁血崩 血崩由气郁引起者的。主要为暴怒或其它情志因素引起的气乱血动、肝不藏血、冲任失调而出现的阴道突然大量流血,血色紫红有块。病人多有烦躁易怒和胸胁不舒。
气郁脘痛 气郁脘痛 又名肝胃气痛。与情志有关的上腹痛。多为肝气横逆犯胃所致。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游走性胀痛,连及两胁,喜按,嗳气,吐酸等症。
气月 气月 运气术语。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各主六十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故曰:明气月,可知乎所谓气也。”
气胀 气胀 指胃肠道内蓄气过多而引起的腹部胀满。原因多与肝气郁否、脾不健运引起的气机阻滞有关。多见于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和肠道麻痹的各种疾患。
气之华 气之华 正气的精华。
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指卫气运行的起止点。卫气一昼夜在体内运行五十周。白天行于阳二十五周,夜晚行于阴二十五周,环流不休。平旦阳气邮于目,目张气上行,卫气从头上起始。即“气至而起”。顺序运行于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 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大肠经。行于阳经二十五周后,至足部前入阴公。合夜,阴气合于脉,卫气依次行于肾、心、肺、肝而终止于脾,由脾复至肾,循环不息。即“至阴而止”。
气致病所 气致病所 针刺术语。气是指针下的得气感应。通过一定的手法使这种感应达到病变部位,故称。
气痔 气痔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由寒冷、忧思郁怒,使气滞三焦、邪结肠间而成。表现为腹胁胀满、肛门肿痛、大便艰难、便血脱肛,情绪激动时易诱发。相当于内痔合并脱肛。
气滞 气滞 指体内气的运行不畅,气滞导致血瘀,阻塞经络则出现疼痛,即所谓“不通则痛”,投以行气之药则可止痛。临床上,气滞多表现为疼痛。气滞久则可发生血瘀,称为气滞血瘀,为许多病的病理基础。
气滞腹痛 气滞腹痛 又称气对腹痛。多因情志郁闷,起居不慎,使气机阻滞所致。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或攻痛不定,胸闷胁痛,嗳气或矢气后痛减,情绪不佳时则痛甚。
气滞痛经 气滞痛经 情志抑郁,气机不畅,冲任血行郁阻引起的行经腹痛。主要表现经前或行经时下腹部胀重痛经,有时兼有胸乳等处闷胀不舒。
气滞行经后期 气滞行经后期 指郁怒伤肝,冲任血脉受阻,以致月经错后,不能按期到达。常伴有少腹及乳房胀痛拒按,月经量少,滞涩不畅等症状。
气滞血瘀经闭 气滞血瘀经闭 多因郁怒伤肝,气滞血涩,瘀阻冲任使经血不能下达胞宫所致。偏于气滞的的表现为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胸胁少腹胀重痛轻。偏于血瘀者,少腹痛重胀轻,拒按。
气滞血瘀心悸 气滞血瘀心悸 气血瘀引起的一种心悸。主要表现为心悸不安,胸闷痛,短气喘息,舌色紫暗,脉涩等。
气滞腰痛 气滞腰痛 因七情不舒或外伤气滞引起的腰痛。主要表现为腰痛胀满,连及腹胁,似有气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远行,脉沉弦或伏等。
气中 气中 ①类中风类型之一。多由七情郁结,或怒伤肝气,气逆 行所致,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手足拘挛等。其症状极似中风,但身不凉,口内无涎声,与中风不同。②经外穴位名,位于脐下4寸旁开1.5寸处。
气肿 气肿 证名。见《丹溪心法》。指气肿而见气郁为主者。多因气滞湿郁所致。表现为皮厚色苍,四肢瘦削而腹胁膨满作胀,或痛连胸胁,或突然浮肿,或肿自上而下,其肿按之觉皮厚,随按随起,治宜理气化湿,消肿除满。
气主 气主 运气术语。词见《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司天、在泉。因为二者在运气学上是六气之主之故。
气厥 气厥 厥证的一种。因气虚或气机逆乱所发生的突然昏倒,手足厥冷的病证。气厥的发生有两种原因。一是精神受到过度刺激,如恼怒、惊吓,以致气机逆乱,上壅心胸,蒙闭清窍而突然昏倒,属实证。一是由于元气素虚,每遇饮食不足、过度疲劳时气虚下陷,清阳不升而突然昏倒,四肢逆冷、汗出、脉微、属虚证。
气呃 气呃 呃逆的一种。见《杂病源流犀浊=呃逆源流》。气机郁滞及气虚而呃逆,通称气呃。
气噫而除 气噫而除 嗳气后觉得舒适些。
气膈 气膈 ①噎膈的一种。又名怒膈。表现为噎塞不通,胸胁逆满,嗳气腐臭。②即气痞。
气疝 气疝 阴囊肿大,騚或不痛。肿大之物上连腹股沟及少腹。多由气郁哭泣或恼怒等腹压升高所致。气平症状自消。多见于腹股沟或直疝。
气疬 气疬 病名。见《医宗金鉴》。生于颈部两侧,可移动,形圆而软,遇恼怒愤郁则肿大。
气疳 气疳 即肺疳。
气瘰 气瘰 由于肝气郁结所得的瘰疬。
气瘿 气瘿 瘿的一种。初起颈部一侧或两侧,呈弥漫性肿大,日渐加大,边缘不清,皮色如常,按之绵软。如肿大过甚,可以下垂。除累赘外,全身多无不适。
气癃 气癃 即气淋。
气翳 气翳 即混睛障。
泣 泣 ①眼泪。②无声有泪的哭。⑧通“涩”。《按摩》:“荣血泣,卫气除”。
千金方 千金方 书名。为《备急千金方》的简称。唐·孙思邈著。本书收集了唐以前,特别是东汉以来的许多医论和方论、医方。共30卷,232门,含方论5300首,规模宏大。1卷为总论性论述,包括习业、精成、理病、诊候、处方用药等的概论。2-4卷为妇科病。5卷为儿科病。6卷为五官科病。7-12卷为内科病,22-23卷为外科病。24-25卷为解毒与急救。26-27卷为食养、导引、按摩。28卷为脉诊。29-30卷为明堂、孔穴等针灸冶法。
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 书名。唐·孙思邈著。30卷。为《千金方》的补遗。所补充的内容有《药录》1卷、《本草》3卷和张机《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此外尚有《养性》、《避谷》、《退居》、《补益》、《飞练》、《禁经》等。迷信色彩很浓厚。
千日疮 千日疮 病名。出《外科启玄》。又名疣疮、瘊子。由风邪搏于肌肤而变生,或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一定的传染性,好发于背、指背、头皮等处,尤多见于青年人,小者如粟米,大者可如黄豆,突出于皮面,色灰白或污黄,状如菜花,内含丝状物。多发生者可全身多处出现。
千岁疮 千岁疮 即流注疬。
欠去 欠去 张口呼吸的状态。
呛咳 呛咳 即百日咳。
乔摩 乔摩 即按摩。出《灵枢·病传》。又作矫摩。
切 切 ①割,截。②两物相磨,引伸为贴近、接近。③迫切。④按脉诊病。即切诊。
切切 切切 ①形容督责、勉励、情意恳挚或迫切。②忧思貌。③形容声音的凄厉或细小低微。④再三告诫之词。
切诊 切诊 中医的诊断方法之一。包括脉诊和触诊两项内容。主要按病人的脉象和触摸肌肤、胸腹、胁肋等身体各部有无异常情况,为诊断和处理疾病提供依据。
怯 怯 ①五不男的一种;即阳萎病。阳萎病常不能生育.②怯证,虚劳病的别称.虚劳者,气血既衰,故内心常恐怯不安,故称之为怯证.
青带 青带 阴道中流出淡蓝色、粘稠有恶臭的液体。前人根据五行学说,认为是肝经湿热所引起。
青风 青风 青风内障的简称。
青风内障 青风内障 五风内障之一,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多由肝肾阴虚,风火相煽,上扰于目所致。表观为头眼胀痛,但不严重;视力下降,但不显著;瞳孔微有扩大,时而又不大;瞳孔区呈淡青色。类似于青光眼的前驱期。
青筋 青筋 推拿六筋穴之一。又称阳筋。见六筋条。
青金 青金 铅的别名。
青睛 青睛 语出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即黑睛。
青龙摆尾 青龙摆尾 古刺法。见金·窦汉卿《金针赋》,也叫苍龙摆尾。即进针得气后,斜刺向病所,不进不退,不转,然后左右慢慢摆动针柄。另一说法:得气后,将针提至浅部摇而按之。多用于气滞血瘀之证,
青盲 青盲 指眼的外观没有异常,除视力逐渐减退外,也无其它明显的不适感,以致最后失明。多由真阴亏损、精血耗伤所致。
青气 青气 指“木气”。青,蓝龟。古代不当“黑”讲。
青如草兹 青如草兹 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比喻肝的真脏色。草兹,枯死的青草,黄绿色。
青腿牙疳 青腿牙疳 指牙疳合并下肢紫斑的病证。由于阴液不足,内热炽盛,导致血热妄行,引起皮肤粘膜出血,或少食水果蔬菜,或多种时疫诱发。可见齿龈肿胀、出血、溃烂,并有下肢紫斑、紫点、瘀斑等。
青紫 青紫 指人体软组织受伤后,皮下出血引起局部体表青紫现象。与组织缺氧发绀引起的青紫不同。
庆良 庆良 蜣螂。
丘引 丘引 即蚯蚓。
曲瞅骱 曲瞅骱 假性脱骱即牵拉肘。
曲骨 曲骨 ①指耻骨联合处。②穴位名。指耻骨联合上方正中央。
曲剂 曲剂 把药粉和面粉混合揉合制成块状,使之发酵,即成曲剂。一般用于煎剂:有助消化的作用。如六神曲、半夏曲、沉香曲等。
曲颊 曲颊 即下颌骨.因其形状弯曲成钝角状,故名。
曲弯风 曲弯风 四肢关节侧皮肤的疾患,往往对称发作,皮肤干燥苔藓化,极痒。
曲周 曲周 ①位于额角下方,耳前上的有发际。②即环绕一周。
驱虫 驱虫 治疗肠道寄生虫的方法。如驱蛔虫可选用使君子、苦楝根皮、川楝子、蛔蒿、榧子等;驱蛲虫可选用百部,贯众、鹤虱、雷丸、大蒜、石榴皮、鸦胆子等;驱绦虫可选用槟榔、南瓜子、仙鹤草冬芽、雷丸、贯众等;驱钩虫可选用槟榔、雷丸、榧子、苦楝皮、石榴皮等;驱姜片虫可选用槟榔、榧子等;驱鞭毛虫可用苦参;杀血吸虫可选用南瓜子、小蛔香、丹参、栀子、瞿麦等;杀血丝虫可选用威灵仙、雷丸、青蒿、北五加皮、糯稻根、桑叶;抗滴虫可选用蛇床子、苦参、白头翁、苦楝根皮、大蒜、莱菔子、桃叶、皂角等。
去火毒 去火毒 膏药熬成后,尚存有对皮肤的某些刺激性,称为“火毒”。去火毒即除去这种刺激性。一般是先浸泡于冷水中数日后再用,也有阴干一个小时再用者。
去来心痛 去来心痛 是一种痰湿内滞所致的心痛。表现为心前区忽痛忽止,一日多次至数十次,但不妨碍饮食。
去宛陈莝 去宛陈莝 宛,同郁。陈,长久之意,可能为“除”字之笔误,莝,铡碎的草;一说当“腐”解,总意应为“去郁除积”。
去油 去油 即除去药材中无治疗作用甚或有副作用的油质成分。如火煨去油,煨豆蔻;压榨去油有巴豆、续随子;炒烊去油,制乳香;炒焦去油,制没药等。
去爪  去爪  指水液下注而致的阴囊积液。出《灵枢=刺节真邪》。
去瘀生新 去瘀生新 治法。即祛 瘀活血。
全元起(471、556) 全元起(471、556) 南朝齐、梁间人。《南史》作金元起,《隋志》作全元越.宋代林亿等说他是隋代人,这是错误的。全元起医术很高,公卿缙绅都请他看病.视其为神医。他是第一个注释《素问》的人。杨上善、王冰的注释都参考过他的本子。全注本宋代尚存,今已佚。
全真导气 全真导气 导气,又称导气法,指使针感向一定部位传导的方法;也与理气法通;又与“导引”通.“导引”系指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相结合的一种健身方法。“全真导气”一词,实指通过气功运动以维护健康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
人面疮 人面疮 一种联胎畸形。《医学入门》、《本草纲目》、《医宗金鉴》均有记述。但多附会迷信之说。
人泥 人泥 《金匮要略·方论》作“人垢”,即人体之汗垢。
人退 人退 乱发之别称。
人迎 人迎 ①颈动脉搏动处。②左手切脉处的寸部。
人迎躁盛 人迎躁盛 高热引起的颈部动脉明显搏动。
人中 人中 ①鼻唇上正中处。②穴位名,位于鼻唇沟上中三分之一交界处。
人中疔 人中疔 生于上唇正中部位的疖肿。易于走黄,不可挤压,以免发生危险。
人卒痈 人卒痈 指猝然暴发的痈症。
人疴 人疴 生殖器官两性畸形的人,无生殖能力。
任脉络 任脉络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任脉之别。脉从鸠尾(尾翳)穴处分出,向下散布于腹部若发生病变,实证表现为腹部皮肤痛,虚证则为瘙痒。
任脉奇经八脉之一 任脉奇经八脉之一 总任一身之朋精,所以称“阴脉之海”。它的循行路线是:起于胞中(女子胞宫,男子精室),下至会阴,上至前阴,沿腹部正中线,通过脐部、上胸部和颈部的正中线,上喉咙至承浆穴,然后环唇至下齿龈中央,复出分循行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穴而终。任脉的病候,主要有疝气,赤白带,阴中疼痛,少腹肿块,以及胸腹部内脏功能失调等。
任脉之别 任脉之别 即任脉络。
任主胞胎 任主胞胎 出《素问·上古天真论》王冰注。任,即任脉。任脉与冲脉同起于胞中,女子发育成熟,冲任二脉气血流通,即有月经来潮和妊娠的能力,故称。
妊娠 妊娠 又名妊子、重身、怀娠.即妇女怀孕,体内孕育胎儿的过程。俗名“胎甲”。
妊娠喘 妊娠喘 又名胎喘。脾肺素虚,孕后水气逆行,上乘于肺;或感受风寒,肺气失宣的妊娠妇女发生的喘促之证。
妊娠毒药伤胎 妊娠毒药伤胎 详见《证治准绳·女科》.指妊娠期间误服毒药,损伤胎元。主要表现为先兆流产症状,如腰腹坠痛,胎动不安等。
妊娠腹痛 妊娠腹痛 病证名。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又名胞阻,妊娠小腹痛;
妊娠脉 妊娠脉 孕妇的脉象。表现为滑而冲和,或滑数应指有力,或尺脉滑数利,寸脉微小等。
妊娠数坠胎 妊娠数坠胎 病证名。出自《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习惯流产。
妊娠心腹胀满 妊娠心腹胀满 病证名.详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此病多由脾胃素虚,孕后感寒,或内伤饮食,以致胃气壅滞,浊邪内阻,升降失调所致.
妊娠腰痛 妊娠腰痛 病证名。出自《诸病源侯论》卷四十一。此病多因妊娠而肾虚引起,并与受寒、劳损、跌仆闪挫、血瘀气滞等因素有关。
妊娠药忌  妊娠药忌  有些药物在怀孕期中可能有害于母子,一般应禁用或慎用,称“妊娠药忌”。禁用药大多属剧毒药,如巴豆、斑蝥、水蛭、蝱虫、牵牛、大戟,商陆、芫花、麝香、三棱、莪术等。慎用药大多是药性猛烈,有破气破血,或偏于滑利、沉降的药物,用时易引起流产或早产,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半夏、干漆、肉桂、冬葵子、牛膝等,如果病情必需,可慎重使用。如张仲景治妊娠水气小便不利用“葵子茯苓散”;吴又可治孕妇时疫,对阳明腑实证仍用“大承气汤”攻下等。古文献记载的妊娠药忌颇多,《本草纲目》收集较详:乌头、附子、天雄、鸟喙、侧子野葛、羊踯躅、肉桂、南星、半夏、巴豆、大戟、芫花、藜芦、薏苡仁、薇衔、牛膝、皂荚、牵牛、厚朴、槐子、桃仁、丹皮、木党根、茜根、茅根、干漆、瞿麦、商茹、亦箭、草三棱、茜草、鬼箭、通草、红花、苏木、麦孽、葵子、代赭石、常山、水银、锡粉、硇砂、砒石、芒硝、硫黄、石蚕,雄黄、水蛭、蝱虫、斑蟊、芝青、地胆、蜘蛛、蝼蛄、葛上亭长、蜈蚣、鳖鱼、蛇蜕、蜥蜴、飞生、庶虫、樗鸡、蚱蝉、蛴烤,猬皮、牛黄、麝香、雄黄、兔肉、鲍鱼、蟹爪甲、犬肉、马肉、驴肉、羊肝、鲤鱼、虾蟆、鳅蝉、龟、蟹、生姜、水蒜、雀肉、马刀等。
妊娠遗尿 妊娠遗尿 病证名。又名孕妇尿出。详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五。此病多因孕后血虚,脬中有热;或脾肺气虚,下逼于脬;及肝肾阴虚,热扰膀胱所致。
妊娠中风 妊娠中风 病名;-出自《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此病多因孕后血虚,经络。脏腑失荣,中于风邪所致。症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口眼歪斜,甚则半身不遂、昏迷等。
妊娠肿胀  妊娠肿胀  病证名。即指妊娠以后出现的水肿证。
妊娠痫症 妊娠痫症 即子痫。
妊子 妊子 即妊娠。
日昳 日昳 下午二时。
日乘四季 日乘四季 "指一两面三刀中的辰、戌、丑、未四个时辰。即今之7-8,19-20、1-2、13-14点钟、古人认;这四个时辰属土,而土旺于四季。故《素问=三部九候论》:“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
日光灸 日光灸 将艾绒敷平于腹部,在阳光下曝晒,治脾胃虚寒证。
日华子 日华子 唐代药学家。原姓大,名明。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编有《大明本草》。按寒温性味,花实虫兽分类。又称《日华子诸家本草》。已佚。其具体条文散见珪《本草纲目》中,其事绩在《古今医统》、《鄞县志》中有记载。
日三 日三 一日三次服药。
日数久淹 日数久淹 病程绵长之意。
日下铺时 日下铺时 即下晡。《素问=标本病传论》注:“下晡,谓日下珪晡时,申之后五刻也。”即下午点钟以后。
日壹易之 日壹易之 每天换药一次。
日晡潮热 日晡潮热 下午发热,或下等-5时发热,同“日晡所潮热”。
日晡所 日晡所 傍晚。绝为今之下午5-6点钟的时间。
肉痹 肉痹 即肌痹。出《素问·痹论》,以肌肉症状为主的痹证。表现为全身肌肉疼痛,皮肤麻木,出汗,四肢酸沉无力等.其病因多为风、寒、湿邪侵入肌肉,留而不去所致。
肉刺 肉刺 即鸡眼。
肉度 肉度 十度诊法之一。即测量人体皮肉,藉以诊断疾病和判断预后.
肉分 肉分 即肌与朋.之间,或肌束与肌束之间的间隙。肌与肌之间的分界叫“大分”;肌束与肌束之间的分界叫“小分”。
肉疙瘩 肉疙瘩 即瘢痕疙瘩。多继发于外伤、烧伤或手术后的瘢痕上,状如蟹爪,坚韧有弹性,色淡红或暗红,表面光滑无毛发,可有痛痒感。
肉核 肉核 皮肉之间的硬结。
肉极 肉极 六极之一.为脾胃消化吸收机能障碍造成的恶病质。表现为极度营养不良,四肢肌肉消瘦、软弱无力、疼痛,皮肤干燥,感觉障碍,肢体困倦,食欲不振等。
肉节 肉节 包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统称。
肉苛 肉苛 肌肉萎缩无力,麻木不仁.
肉枯 肉枯 形容营养不良,瘦似枯柴。
肉瘤 肉瘤 瘤的一种。系脾失健运,湿痰内生,气血凝结而成。瘤的数目大小不等。瘤体柔软,按之可扁,推之可移,有时可稍硬。皮色不变,不痛。
肉轮 肉轮 为五轮之一。指眼睑部。
肉人 肉人 ①指多肉的人。’即肥胖的人。②头顶生疮如樱桃的人。
肉蠕动 肉蠕动 又称肉瞤动。一种肌肉不自主的运动。
肉如故 肉如故 肌肉或肌体的外形没有变化。
肉烁 肉烁 肌肉消瘦。
肉脱 肉脱 指肌肉瘦削,状如脱尽。肉淋即膏淋。尿乳白色,似膏.
肉胰 肉胰 即肌肉之纹理。
肉痿 肉痿 出《素问·痿论》。痿证的一种。表现为肢体痿弱无力,且伴有感觉迟钝或消失的现象。见于运动和感觉机能同时受损的病证。其病因为脾热不能濡养肌肉
肉瘿 肉瘿 瘿的一种。结喉正中或两侧,有单个或多个,呈半球形,表面光滑的肿块。可随吞。因的动作上下移动,不痛。可伴有性情急躁,易出汗、心悸、胸闷、脉数、月经不调、手部振颤、眼球突出等症。
如白裹朱 如白裹朱 马元台说:“白”应作“帛”,一种薄而透明的丝织品;朱,即朱砂。意即如帛裹着朱砂那样白中透红而有光泽。
如何 如何 果实名。又名四味果,或谓即是火枣。产祁连山中。
如狂 如狂 是狂而不甚,较发狂为轻。
如疟 如疟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症似疟而实质上不是疟的一类证候。古人以发热无定时和脉不弦作为与疟疾的鉴别要点。
如疟状 如疟状 象疟疾一样,定时发冷发热。
如丧神守 如丧神守 证名。①心神惶恐不安。②不能自主之意。
如水伤心 如水伤心 心主血脉,汗为心液,出汗时见水阻汗,故谓.
乳  乳  初生儿常见的疾患之一,俗名转乳。nR(xian现),食乳后不呕而吐出,或随食随吐.
乳瓣 乳瓣 ①乳房中的乳腺小叶.②小儿吐泻物中的乳块。
乳吹 乳吹 即乳痈。古人认为乳痈的发生是由于小儿吮乳时吹风引起的,故名。在哺乳期所患的乳痈叫“外吹乳痈”。在妊娠期所患的乳痈叫“内吹乳痈”.不妊娠、不哺乳期所患的乳痈叫“席风呵乳”.
乳毒 乳毒 病证名、,出自《刘涓子鬼遗方》。①非妊娠哺乳期乳房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②产后乳腺炎。
乳蛾 乳蛾 又名喉蛾。在咽部的两侧咽弓,扁桃体肿胀,疼痛、糜烂,表面有黄白色脓样分泌物,如蚕蛾状。发于一侧者,为单乳蛾;发于双侧者,名双乳蛾。发病后可伴有全身高热、恶寒、头痛等。多为风温毒邪入侵咽喉所致。乳蛾之慢性者,称“石蛾”。
乳鹅 乳鹅 即乳蛾。
乳发 乳发 指多个乳房小叶同时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来势较快,乳房红、肿、热、痛明显难忍,甚者可蔓延到整个乳房。并伴有高热、恶寒等毒血症症状.相当于乳房部的急性蜂窝组织炎。
乳核 乳核 乳房中的硬结状物,多为慢性炎症、腺囊增生等症。
乳积 乳积 即乳食引起的消化不良和其它功能障碍。见乳滞条。
乳疽 乳疽 乳房深部单一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初起,乳房上有硬结,坚硬而痛,皮色不变。渐渐肿大,伴有发热恶寒。化脓较晚,以致破溃后脓腔较深。脓净而愈。其病因多为肝气郁结,胃热薰蒸造成的气血凝滞。
乳漏 乳漏 即生于乳房部之漏管。乳房炎症破溃或切开引流不畅,都可形成漏管。乳汁和脓液随漏管排出的现象叫“乳漏”.
乳麻 乳麻 即奶麻,多为婴儿急疹。出自《麻科活人全书》.即未满月的初生小儿遍身出红点.
乳泣 乳泣 妊娠期间,乳汁自出.叫“乳泣”。
乳食 乳食 泛指乳类制品所做的食物.《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乐野处而乳食。”
乳食积滞 乳食积滞 即乳积。
乳嗽 乳嗽 即百啐嗽。
乳粟 乳粟 即乳岩。
乳痰 乳痰 即乳痨。
乳头 乳头 位于乳房中央突起的尖端部分。属肝经,有病多从其治之。
乳头风 乳头风 乳头、乳颈和乳晕部之裂口,揩之流血或粘液,结黄痂。即乳头皲裂、乳头破碎。
乳头破碎 乳头破碎 即乳头风。
乳细 乳细 一种炮制方法。即在乳钵内将药物研成极细的面状,用于点眼、吹喉等。
乳悬 乳悬 产后两乳细小,下垂,疼痛.多与胃热血燥有关。
乳癣 乳癣 即奶癣。
乳岩 乳岩 即乳癌。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仅次于子宫癌而居第二位,多由情志不畅、肝脾两伤、经络受阻、痰火交凝、结毒不散引起。早期常无症状,触及乳房内有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基底粘连难以移动,周围界限不清;随后与皮肤粘连,使之凹陷,乳头下陷,输乳孔有血性分泌物流出.晚期,肿块固定,溃烂出血,流出物腐奥,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乳痈 乳痈 是乳房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见于产后;或由于肝气郁结,气血凝滞,乳汁郁积,排泄不畅;或乳头破损感染毒邪;或产后血虚,正不胜邪等原因造成。表现为初期皮肤潮红,灼热,内有硬结疼痛,伴有恶寒发热,渐渐成脓,切开或自溃排脓,脓尽口收。因乳腺小叶较多,不能将脓液全部排出者,日久可形成瘘管,称“乳瘘”。
乳蒸 乳蒸 即蒸乳。
乳汁自出 乳汁自出 未经婴儿吮吸,乳汁自行流出的一种现象。如无其它症状,体质壮实,是气血充盛,不属病态。如乳房不胀、面色淡白、少气懒言、头晕心悸、手足发凉,是由于气血虚弱,固摄失职,宜大补气血。如乳房胀痛、发热、胸闷,胁痛,烦躁易怒、便干、脉弦,是肝经郁热,宜疏肝清热。
乳滞 乳滞 小儿乳食不化,停滞腹中.表现睡卧不宁,时时啼叫,口中气热,常有酸味,时欲呕肚,其吐物多为未消化的乳片,不欲吮乳,腹部胀热,大便酸臭等。实为小儿消化不良症.
乳中结核 乳中结核 又名乳核。即乳房中的包块。
乳子 乳子 未成年的人。
乳疖 乳疖 乳房部所发生之疖肿。
乳疬 乳疬 指乳晕部的硬结。多由冲任不调、气滞痰郁而成。多见于青年妇女,偶尔发于中年男性。呈扁圆形,中等硬度,稍有疼痛,可以消散。
乳疳 乳疳 病证名。出自《外科启玄》。指乳房部位所生的慢性炎症、包块,经年不愈,多溃烂严重,状如破莲蓬,疼痛难忍。
乳痨 乳痨 即乳房结核病。多由身体虚弱,肝气郁结,痰浊凝结而成。初起乳房中有硬结,渐次增大,皮肤变红,隐隐作痛;日久破溃,溃后出脓稀薄,或形成乳漏。伴有午后潮热、干咳颧红、身瘦少食等症。
乳癖 乳癖 病名。出自《中藏经》。乳房中的良性硬结。多为郁怒伤肝、气滞痰凝而成,或冲任失调所致.有两种类型:一种多见于青年妇女,发生在乳房外上方。多为单个肿块,如核桃或鸡卵样大,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活动,不与皮肤粘连,皮色不变,也不破溃。另一种多见于中年妇女。两侧乳房中发生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质韧实或有囊性感,边缘不清,可活动,常感胀痛,月经前为甚,月经过后痛轻或消失。
乳衄 乳衄 乳房流血,或乳中带血而无明显炎症者.
入房 入房 性交之雅称。也叫房事。
入静 入静 气功术语。涤去思虑杂念,使意识处于无思无虑的宁静状态称为入静。是练功的基本功夫。如“数息”、“随息”、“点念字句”、“垂帘内视”等法,都是为了入静。
入阴筋 入阴筋 即阴茎缩入。
软膏 软膏 用适量基质和药物均匀混合制成,可涂布于皮肤、粘膜的半固体外用膏剂。适用于外科疮疡痈疖红肿等证,如三黄软膏、解毒膏等。
软坚散结 软坚散结 治疗浊痰瘀血.等结聚而形成结块诸证的方法。即治疗体内包块积聚的方法.
软瘫 软瘫 五软之一。表现为患肢的肌肉松弛和萎缩。
闰 闰 通“润”。濡养之意。
闰以太息 闰以太息 深呼吸时多一次脉跳。闰,多余;太息,深长的呼吸。
三百九十七法 三百九十七法 即张机之《伤寒论》。因其共含三百九十七条而命名之。
三宝 三宝 指精、气、神.古人认为三者是生命的基础,所以,称为“三宝”。
三痹 三痹 即风、寒、湿三种痹证的总称。
三部九候 三部九候 ①古代医家的一种全身脉诊法。即把人体分为头部、上肢、下肢三部。每部取上中下三个动脉搏动点,以切诊各部病变。具体说,上部取两颞动脉(太阳穴,属膀胱经),诊头部病变;中部取两则耳前动脉(耳门穴,属小肠经),诊耳目病变;下部取两颊动脉(巨髎穴,属胃经),诊口齿的病变。在上肢,上部取手太阴肺经动脉(经渠穴),诊肺部病变;中部取手少阴心动脉(神门穴),诊心脏病变;下部取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合谷),诊胸中病变。在下肢,上部足厥阴肝经动脉(五里穴,妇女取太冲穴),诊肝脏病变;中部取足太阴脾经动脉(箕门穴),诊脾脏病变,取足阳明胃经动脉(冲阳穴),诊没胃气的变化;下部取足少阴肾经动脉(太谿),诊肾脏病变。见《素问·三部九候论》。②后代医家寸口诊脉也分三部九候。即分寸口为寸、关、尺三部,每部又分为浮中沉三候,共为九候。
三才 三才 ①指天、地、人。②见《易·说卦》。指额角、准头(鼻子)、地角(两颊骨的下端).
三刺 三刺 古代针家按针刺的深浅分为三种不同程度的刺法;即浅刺透过皮肤,用以疏泄卫分的阳邪;再刺又深一步,进入肌肉而未达到贴骨的肌肉,使气血流通,排泄营分的阻邪;最后刺之极深,达到贴骨的肌肉,以调整胃气、产生深大的针感。见《灵枢·宫针》。
三而三之 三而三之 三三得九之意。古代以九为大地的测量单位,故以三来度九。即所谓“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九野星域的分野。古人把中国的疆域分成九个部分,应合天空的星体运行。“九野为九藏”是以地域或星域分野来类比,附合人体内部器官的一种说法。
三法 三法 一种主张以汗、吐、下为基本疗法的学说。首见于南宋·张从正的《儒门事亲》。张氏认为凡病都是邪气,都应该用汗、吐、下三法以祛除之,邪去元气自复。甚至虚弱病人也应先攻邪,后补虚。张氏三法范围较广:凡通过咳痰、流涎、呕吐、喷嚏,流泪等将病邪上行排除的,都是吐法;凡是用灸、蒸、熏、洗浴、熨、烙、针刺、导引、按摩等法解表的,都是汗法;凡催产、催乳、攻伐肿块积滞、破瘀通经、泄下、排气等使病邪从下部排除的,都是下法.这对纠正滥用补法产生的流弊,有其积极意义。但简不驭繁,对后世医家的影响较小。
三坟 三坟 古书名,已佚。多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三伏 三伏 ①即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总称“大伏天”或“三伏天”。《初学记·卷四》引《阴阳书》:“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②初伏、中伏、末伏亦称头伏、二伏,三伏。故三伏也专指末伏。
三肛痈 三肛痈 即肛门痈。
三宫 三宫 八卦之“震”位,主东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灾三宫。”即东部方位的灾难、疾病。
三关 三关 ①小儿指诊法。即风、气、命三关。②推拿疗法所用的穴位,又称大三关。位于前臂桡侧缘。《小儿按摩经》:“自腕推至肘,为推上三关:自肘推至腕,为退下三关。男推上,女退下。”现皆用左手,取推上法。能培补元气,用于发汗行气。寒证、虚证多用之。此外,《幼科铁镜》所取的部位是前臂伸侧。
三光 三光 ①指日、月、星。②指房、心、尾三星宿。《秘传眼科龙木论》:“目不辨人物,惟睹三光。”即指视力仅存光感。
三合 三合 运气术语。即“太乙天符”。因司天、岁运和年支三者的五行属性相同,故又称“三合”。词见《素问·天元纪大论》。详见太乙天符条。
三合式 三合式 站功姿势的一种。条件和基本要求参见“立式”条。姿势是:两脚一前一后;摆成八字而又近似丁字的形式,距离约二尺左右,以站稳舒适为度.前腿斜直,后腿微曲,体重置于两腿间,两腿负重之比约为前三后七。与前腿同侧的手臂前伸屈曲,肘关节屈成135度角。拇食指张开呈半圆形,食指上指,高与视线平,其余三指自然内屈;后腿同侧的手臂移向后二、三寸处,肘关节屈曲呈90度角,将手掌帖于右胁下,各指微屈,头顶,项竖,两眼平视上指的指尖。总的要求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三合式”即由此而来。本站式有使思想高度集中,降低血压和调整内脏功能等作用,但对体弱而又没有站功基础的人,不宜勉强采用。
三侯 三侯 ①寸、关、尺三部脉.②外感病病程达到二十一天.③三侯共十五天,成为一个节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三侯谓之气”。
三皇 三皇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有六种说法:①天皇、地皇、泰皇;②天皇、地皇、人皇;、⑧伏羲、女娲、神农;④伏羲、神农、祝融;⑤伏羲、神农;共工;⑥燧人、伏羲;神农。医书多采用②、⑥两种说法。
三焦 三焦 六腑之一。分上、中、下三焦。其具体所指至今仍不明确,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从解剖部位上分:上焦指胸部,即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指脐以下,包括肝、肾、膀胱等。②从生理功能上分:“上焦如雾”,即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和肺的气体交换为全身各部提供营养保证的功能;“中焦如沤”,沤有水泡或水浸之意,指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焦如渎”,渎为水道,指肾、膀胱的排泄作用。③温热病的病程范畴,上焦:病初起而较轻;中焦:病盛而较重;下焦:病晚期而严重。
三焦辩证 三焦辩证 是清代吴鞠通提出的一种辩证温病的方法。按病变的传变情况,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阶段,或三组证候群。初期为上焦肺、心包病变。手太阴肺经的病变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而咳等;手厥阴心包经病变表现为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质红绛等。中期为中焦高热的脾胃病变。足阳明胃经有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脉大街增;足太阴脾经有身热不扬,体痛而重,胸闷呕恶,苔腻脉缓等。末期属下焦肝、肾病变。足少阴肾病有身面赤、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唇裂舌燥;足厥阴肝病有热深厥深,心中憺憺、手足蠕动、抽搐等。
三焦经 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的简称。
三焦实热 三焦实热 指上、中、下三焦实热。上焦指心肺实热,中焦指脾胃实热,下焦指肝肾实热。《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尿血,亦令淋秘不通。”
三焦虚寒 三焦虚寒 指上、中、下三焦虚寒。上焦指心肺虚寒,中焦指脾胃虚寒,下焦指肝肾虚寒。
三焦主决渎 三焦主决渎 “渎”,水道,决渎,疏通水道之意。肺、脾、肾是参加人体水液调节的器官。三焦的作用在于沟通这此器官,使之互相协调,共同发挥调节水液的功能,若其中之一发生障碍,都会使气化失常,水道不通,小便不利,产生肿胀。
三接式 三接式 卧功侧卧姿势的一种。条件参见卧势条。姿势是:下面的腿伸直略屈,上面的屈曲,膝关节呈45度角,把脚掌涌泉穴处置于下面腿的膝盖上。其次,将上面的手臂屈曲,手掌心覆于上面腿的膝盖上,并将下面的手臂屈曲,将手掌覆盖于上面的上肢的肘关节上。采取与此相反的摆法或交替使用也可以,这种卧式适用于有胃肠疾患的病人,尤其是胃下垂的病人,一般以右侧卧为宜。
三毛 三毛 大趾甲后生毫毛处.
三品 三品 上品、中品、下品。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和《神农本草经》。是古代的一种药物分类法。当时认为,可多服久服而有强身益寿作用的药物,为上品,共一百二十种;没有毒,或有毒宜酌情使用而有治疗、补虚作用的为中品,也为一百二十种;多毒不可久服,能祛除寒、热邪气,攻伐积聚的为下品,仍是一百二十种。限于时代,其中对许多药物的评价是不恰当的。特别是在上品中,一些矿物类药品是有毒的,不可多服,这可能与受方士、道家的影响有关,在历史上服而伤生的例子不少。在下品中却有不少临床上药效确实的有价值药物,至今仍常应用.所以,不应拘于三品之说。
三气 三气 运气术语。指三种岁气;平、不及、太过.《素问·五常政大论》:“三气之纪,愿闻其侯”,
三尸 三尸 道教谓的在人体内作祟的神。也称三尸神.《酉阳杂俎.玉格》:“上尸青姑,伐人眼;中尸白姑,伐人五脏;下尸血姑,伐人胃命。”
三十度 三十度 即三十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
三时伏气外感篇 三时伏气外感篇 篇名。据传为清·叶桂(天士,1666-1754)手订之《幼科新法》所载,后章楠改题为《三时伏气外感篇》。主要论述小儿温病。分春温、风温、热病、暑厥、疳积、湿热、吐泻、泄泻、疟夏季身病及热入血室、痢疾、秋燥等十二项。
三世 三世 出自《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有二种解释:①不吃祖传不到三代的医生的药;⑧不吃不读《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素女脉诀》三部医典的医生的药.
三死 三死 词见《素问·评热病论》。指温热病“阴阳交”有三种引起死亡的病候:汗出之后仍复发热,且不能食;汗出之后脉象仍躁动亢盛;汗出之后反而语言狂妄,神志失常。这三种情况都是正气衰、邪气盛、胃气衰败的危重证侯,所以称为死症。
三陷 三陷 疮疡的毒盛期、化脓期,收口期分别出现毒邪内陷的证侯者称为“三陷”。在毒盛期;因火毒炽盛内,陷入营,渐至出现神昏、发惊;发厥者,称为“火陷。在化脓期,因腐脓未透,营卫已伤,毒邪未泄;疮原干枯而出现神志不清、内闭外脱者,称为“干陷”。在收口期,脓腐虽脱,新肉不出。状如镜面,光白板亮,肉芽水肿,渐有消瘦、贫血,便泄、寒热者,称为“虚陷”。虚陷属于营养障碍而引起的疮口不愈合。
三消 三消 消渴病以上消,中消、下消分类,合称。“三消”。
三消论 三消论 书名。金·刘完素(守真,河间)著。一卷。原题为刘氏所作,后世颇有怀疑。本书在论述五脏和六气的关系中说:“肺本清,虚则温;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这种说法,至今仍被应用,值得我们注意。
三形 三形 古解剖学名词。即膏、肉、脂.《灵枢·卫气失常》:“先别其三形。”
三阳 三阳 一般指太阳、阳明、少阳三条阳经(包括手足三阳)。在辨证上和三条阴经相对应。三阳经主表、主腑。有的地方按疾病传变次序也称太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三阳”.
三阳病 三阳病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的简称。
三阳合病 三阳合病 即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同时发病。
三阳一阴 三阳一阴 太阳与厥阴。
三阳在头,三阴三手 三阳在头,三阴三手 指三阳经脉的诊察部位在头部人人迎(属足阳胆胃经);三阴经脉的诊察部位在手腕部的寸口动脉(属手太阴肺经)。见《素问·阴阳别论》。这是因为三阳经气以阳明胃气为本,三阴经以太阴脾气为本的缘故。见张景岳《类经》。
三因 三因 三类致病因素。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损伤为内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为外因;其它如饥饱、劳倦、跌仆、压搦、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书名。简称《三因方》。南宋·陈言(无择,1131-1189)著。共分18卷,180门,录方1500余首。特点以三因立论,企图把各种疾病都按三分类的方法统一起来。第一卷论脉,第二至七卷为外因病,但自余卷后,分类就含混了,其优点是指“病因”作为专题进行探讨,在医学史上有一定价值;不足之处是把复杂的病因过于简单化,机械化,不能自圆其说。从而产生了“不内外因”这样自相矛盾的命题。
三阴 三阴 一般指太阴、少阴、厥阴三条阴经(包括手足三阴).在辨证上和三阳经相对应.三阴经主里、主脏。有的地方按病变传变次序也称太阴为“三阴”、少阴为“二阴”、厥阴为“一阴”。
三阴病 三阴病 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简称。
三元 三元 ①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②指天、地、水.⑧术数家以六十年为一甲予,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④指日、月、里.⑧阴历正月初一.⑥指天、地、人.即“三才’.⑦指头,腹、足三处.《千金方·眷二十八》:“头腹足为三元也”。
三员 三员 即三部位。员,是记数的量词。《灵枢·百病始生》:“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三圆式 三圆式 站功姿式的一种。条件和基本要求见立势条。姿势是: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里叩,呈孤形,两腿微屈,腰直胸平,两臂抬起屈肘呈环抱状,相距约一尺左右。或沉肩垂肘,两手呈抱球状置于脐部下前方也可以。本站式的适用范围与自然立式略等。便又具有利于呼吸开合及周身气脉流通的优点。
三折肱 三折肱 喻医生的知识和经验丰富。语出《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三之气 三之气 运气术语。一年中的第三次主气,从小满到小暑之末;共六十八天八十七刻半。
三指撮 三指撮 以三个手指取药物的一种估量单位。汉代以四圭为一撮。
色弊 色弊 即色败之意。
色部 色部 指脏腑及肢体分布于面部的色诊部位,分法很不一致,《灵枢.五色》以面部中央部位(自眉心至鼻端)分属五脏,六腑则分挟于两旁,其余头面、咽喉、四肢等各向上下:内外依次排列。《素问·刺热》又以左颊配肝,右颊配肺,额部配心,颐配肾,鼻配脾。这些都属沿用,须进一步验证。
色候 色候 指面部气色和脉象。
色劳 色劳 即房劳。指房事过度。
色脉合参 色脉合参 中医诊断学术语。即将脉象和病人的神色形态相互参证,综合分析,以作出正确的诊断.色脉相一致为顺证,不相一致为逆证。顺证预后较好,逆证预后较差。逆证常见于邪盛正衰,或阴阳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
色似胭脂症 色似胭脂症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又名白睛溢血。类似球结膜下出血。多由于肺经蕴热,血热妄行,溢于络外;或因外伤、剧咳、呕吐等引起。表现为球结膜下出现鲜红色的出血斑,界线分明,无显著的不适。
色随气华 色随气华 色,光泽;华,显露。指人面部的色泽随脏腑的机能状态而改变。“色”表现脏腑的气血。“泽”反映人体的精气。颜面色泽含蓄,光华明润,是五脏机能旺盛的征象。反之,色泽枯槁晦暗,是脏腑气血衰败的征象。
色由脏发 色由脏发 色由气血而来,血受气的推动,而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脏腑又是一切功能活动的基础,故称色由脏发。
色诊 色诊 望诊的内容之一。是通过观察面部色泽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面部的色泽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面色微黄,红润而有光泽称为“常色”.患病时色泽异常,称为“病色”。根据不同的病色,可以看出气血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一般而言,病人气色鲜明、荣润、有光泽,说明病变转浅,气血未衰,其病易治,预后良好;面色晦暗枯槁的,说明病变深重,精气已伤,其病难治,预后不佳。至于有些疾病的特殊变化,尚不能以色诊作为判断疾病轻重和预测吉凶的唯一标准,必须与其它诊法相配合,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色悴 色悴 指精神憔悴,面色无华的慢性病容。是气血虚亏,精气耗损的表现。
杀虫 杀虫 即驱虫。
杀血心痛 杀血心痛 出《妇人良方》.即失血心痛。杀,差,少之意。
杉篱 杉篱 古时用于固定四肢骨折的工具。多用杉木制成。长短及根数视需要而定.即将杉木板条刮光去棱,两端钻孔,用绳贯穿,使成一排。骨折整复后,将杉篱包裹于患肢四围缚紧,以起固定作用。等于今天之小夹板。
山根 山根 又叫頞。即鼻梁口。
山角骨 山角骨 即头顶两傍突出之骨。相当于顶骨和颧骨的一部分。
山岚瘴气 山岚瘴气 即山区致病的瘴疬之气。多与今天的疟疾有关。
删 删 古解剖学名词,脊肉。即骶棘肌.
闪挫 闪挫 闪伤与挫伤的合称。闪伤是由于外力或自身的肢体过度扭曲引起的肌肉肌腱损伤而发生的局部肿胀、疼痛和运动障碍的症状。挫伤是由于钝器的冲撞挤压而引起的皮肤、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青紫瘀血等征象。
闪罐法 闪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方法是:当火罐吸附体表后,立即取下,又再吸上,反复多次,使局部皮肤潮红充血为止。
闪腰岔气 闪腰岔气 腰部急性的软组织扭、挫伤。表现为腰部疼痛难忍,不能俯仰、转侧并有窜痛感,但局部无红肿等急性炎症表现。
伤产 伤产 指分娩时不能顺产或产道发生损伤.如子宫破裂,宫颈撕裂,会阴,外阴,阴道撕裂等均属“伤产”。
伤风 伤风 ①因风致病。②病名。类似于感冒。⑧《伤寒论》中的太阳中风证。
伤风发痉 伤风发痉 病证名。指感冒风邪引起的痉挛。多见于小儿。类似高烧惊厥。表现为发热,头痛,汗出,鼻鸣,干呕,四肢痉挛,目上视等。
伤风咳嗽 伤风咳嗽 咳嗽的类型之一。又名风嗽。因风邪伤肺所致,表现为恶风自汗,或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声重,喉痒咳嗽,脉浮。类似今之上呼吸道感染伴有明显咳嗽症状者。
伤寒 伤寒 ①病名。是外感热病的总称。②指外受寒邪而引起病变。即太阳表证。⑧指病因。它们与今之伤寒、副伤寒病不同。
伤寒百证歌 伤寒百证歌 书名。宋·许叔微撰的一百首七言歌诀,便于学习《伤寒论》。
伤寒辨证 伤寒辨证 书名。清·陈尧道,撰于1679年。4卷。本书汇选宋元以来各家学说,以阴阳表里虚实为纲分析和论证伤寒一类疾病;然后附以方药治疗。今有影印本刊行。
伤寒表证 伤寒表证 指伤寒病邪在表。《伤寒论》中称太阳表证。例如:“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又:“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
伤寒补亡论 伤寒补亡论 书名。又名《仲景伤寒补亡论》。宋·郭雍(子和)撰于1181年。20卷(现存19卷)广采《素问》、《难经》、《千金方》,《类证活人书》、《外台秘要》等书内容,.以补仲景之缺略。书中原文、注文互混,又未能考证注文出处,为其不足之处。但所载五种发疹之鉴别值得重视。
伤寒大白 伤寒大白 书名。清 秦之祯撰。4卷。本书叙述了麻黄桂枝汤的应用。谓该方仅可用于北方冬月,而不应施之于南方三时。治病当分表邪、里邪、兼有表里之邪,在论理上颇有见识。但麻、桂之类的药物并非南方用药的禁忌,因而立论过于武断。
伤寒发微论 伤寒发微论 书名。宋·许叔微(知可)著。2卷。共22论。第一论列举伤寒重证加以阐释。第二论以下多为零散的札记性小品。虽不系统,然颇多作者的心得体会。
伤寒分经 伤寒分经 书名。清·吴仪洛撰.10卷。吴氏鉴于仲景原著文义深奥,王叔和编次纲目相混,因而在俞嘉言的《尚论篇》的基础上,重新订正。凡太阳经三篇,阳明经三篇,太阴经一篇,少阴经二篇;厥阴经一篇,春温三篇,夏热一篇,脉法二篇,诸方一篇,补卒病论一篇,秋燥一篇。共十九篇。条分缕析,纲目了然。但打乱了《伤寒论》原有的编次,并没有被多数人所接受。
伤寒贯珠集 伤寒贯珠集 书名。清·尤怡(在泾)撰。刊于1810年。8卷。本书的特点是以治法分类,立为正治法、权变法、输旋法、救逆法、明辨法、杂治法七类,有一定创见。并且在诠释、分析仲景原文方面下了一些功夫。所以在《伤寒论》的注本中,是有影响的版本。
伤寒活人指掌图 伤寒活人指掌图 书名。即《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元·吴恕撰于1337年。5卷(一作3卷)。此书论述伤寒证治颇详,后由熊宗立续编补充,改为10卷,书名《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
伤寒活人总括 伤寒活人总括 书名。又称《伤寒类书活;人总括》。简称《活总括》。南宋·杨士瀛(登父,斋)撰。7卷。该书大致以仲景伤寒》本论并活人书总括而成。条以歌诀冠其首。虽有某些独到见解,但多系抄袭,成就木大。
伤寒家秘的本 伤寒家秘的本 书名。《伤寒六书》之
伤寒截江网 伤寒截江网 书名。《伤寒六书》之一。
伤寒金镜录 伤寒金镜录 书名。又称《敖氏伤寒金镜录》。本书为敖氏原著,杜本增补,萧鸣璜合而刊之.为最早—讨论伤寒舌诊的专著,并有36图。又有薛己删定本存薛氏医案中。
伤寒九十论 伤寒九十论 书名。宋·许叔微(可知)撰。系作者治病经验的记述。每论首记病例及治疗经过,然后再加以评述和阐发医理。类似今天的病案讨论。
伤寒来苏集 伤寒来苏集 书名。清·柯琴(韵伯)撰。8卷.作者认为王叔和的编次错乱,也反对方有执、喻嘉言等人的分类法,而采用以方名证,以证分类的办法将《伤寒论》重新编次,加以校正和注释。对后世影响较大。本书系《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三书之总称。《伤寒论注》以证为主,如麻黄汤证、桂袜汤证等。《伤寒论翼》列述伤寒大法、六经、并病、合病及风寒、温暑、痉湿等证,并附平脉法、六经分证等。《伤寒附翼》论析《伤寒论》方。
伤寒类方 伤寒类方 书名。清·徐大椿撰于1759年。作者将《伤寒论》中的113方分为十二类。每类先论立方条文,然后以同类方条文附述,最后是“六经脉证”和“别证变证”。条理比较清楚。但全书不分卷。今有排印本问世。
伤寒里证 伤寒里证 指外邪由表入里的病证。在《伤寒论》中,邪在三阳以阳明为里。若病由三阳传入三阴,或直中少阴,是里虚寒证。因而与阳明的瘀热在里是截然不同的,必须注意用药上的区别。
伤寒六书 伤寒六书 书名。又名《陶氏伤寒全书》。明·陶华撰。成书约在15世纪中期。6卷。卷一为《伤寒琐言》,卷二为《伤寒家秘的本》,卷三为《伤寒杀车捶法》,卷四为《伤寒一提金》,卷五为《伤寒脉证截江网》,卷六为《伤寒明理续论》。每卷均可独立成书。该书受朱肱《类证活人书》的影响较大,在分证和伤寒治法方面较前人有所发展。但方药杂乱,辨证不明,且多有重复,颇为后人所訾议。
伤寒论  伤寒论  书名。东汉·张机(仲景)撰于三世纪初。10卷。为《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经西晋,王叔和收集、整理、编次而成为独立的《伤寒论》,后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而留传于后世。本书主要是讨论发热性疾病的辨证论治。它创立的六经辨证学说,对其后我国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伤寒论辑义 伤寒论辑义 书名。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1年。7卷。作者采辑自金·成无己以下数十家的注文,结合自己的意见逐条加以阐释,‘并补充了一些治疗方剂。今有排印本存世。
伤寒论浅注 伤寒论浅注 书名。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在删简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基楚上,对原文用夹注诠解.注文多采自张隐庵、张令韶二家。内容较为简明.今有排印本存世。
伤寒论条辨 伤寒论条辨 书名。明·方有执(中行)撰。刊于1592年。8卷。方氏认为《伤寒论》原著面貌应该是伤寒、杂病相兼,因而重新编次,恢复其本来的面貌。1~3卷为太阳病,按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为纲来分类。与王叔和编之《伤寒论》差别最大.4卷为阳明病。5卷为少阳病.6卷为三阴病。7卷为痉、湿、喝及辨脉法。8卷为汗、吐、下可不可等。后又附《本草抄》1卷,《或问》1卷,《痉书》1卷。重新编次《伤寒论’》,确实是一个大胆的创举。但他按风伤卫、寒伤营等把太阳病分为三篇,也未必妥贴,颇受后人訾议。
伤寒论注 伤寒论注 书名。金·成无己著.10卷。本书是对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加以注释,是注释《伤寒论》的创始著作。
伤寒明理论 伤寒明理论 书名。金·成无己撰。约刊于1156年。3卷。包括50论。每论一证,包括释义、病因、病理、分型、鉴别及不同的治法等。附《方论》1卷。选常用方20首加以论述,有方义、主治、药理、加减,有时还指出注意事项,颇合实用。今有排印本问世。
伤寒明理续论 伤寒明理续论 书名。《伤寒六书》之—
伤寒杀车捶法 伤寒杀车捶法 书名.‘《伤寒六书》之一.
伤寒舌鉴 伤寒舌鉴 书名。清·张登撰于1667年。L卷。为舌诊专书。作者取《观舌心法》(已佚),删繁正误,参入其父张璐和他个人的治案,经历,共得120图。其中包括多种舌苔,并附妊娠伤寒舌。因而有其独到之处。
伤寒琐言 伤寒琐言 书名。《伤寒六书》之一。为随笔记录之作,并不系统。见伤寒六书条。
伤寒微旨 伤寒微旨 书名。宋。韩祗和撰于1086年。2卷。其书早佚,今本系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四库全书提要》:“凡15篇,间附方论。大抵皆推阐张机之旨,而能变通其间。”
伤寒温疫条辨 伤寒温疫条辨 书名。清·杨璇撰于1784年。6卷。鉴于伤寒与温病易于混淆,作者采取诸家学说;针对伤寒、温病的病因、脉证、治法等一一予以详解。其中多采摘自《温疫论》、《伤寒辨证》二书。但有所补充和发挥。
伤寒心要 伤寒心要 书名。金代锱洪撰。1卷。旧本题都梁锱洪编。大旨敷演刘完素之说。所列方凡十八,又有病后四方,与常德《伤寒心镜》皆为后人所辑,附入《河间六书》之末。为掇拾残剩,无所发明;
伤寒蓄水证 伤寒蓄水证 太阳腑证之一。表现为脉浮发热,渴而小便不利,少腹满,或水入即吐。
伤寒蓄血证 伤寒蓄血证 六阳腑证之一。表现为少腹急结或少腹硬满,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溏而黑腻如漆。由于病在血分,故小便自利。
伤寒一提金 伤寒一提金 书名。《伤寒六书》之一。为《伤寒论》的启蒙之作。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书名。只名《伤寒卒病论》。东汉·张机(仲景)约撰于三世纪初。16卷。是今《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的原本。本书把汉代三百多年的医学实践和内经基本理论联系起来,做了规律性的概括,并有许多创造和新的见解,为中医学发展的奠基之作。成书之后,经过战乱,散失和错乱,面目全非,后经王叔和收集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著作流传至今。北宋时校正医书局曾分别校订,计有《伤寒论010卷、《金匮要略方论》8卷、《金匮玉函经》8卷等三种传本。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 书名。即《伤寒截江网》。名截江网者,意即包罗净尽,无有遗漏.系夸大之词。
伤寒直格 伤寒直格 书名。金·刘完素(守真)撰。3卷。上卷为通论,中卷论伤寒六经表里治疗之法,下卷载方除仲景麻黄、桂枝汤外,又有益元散、凉膈散、桂苓甘露饮等.本书以仲景寒热二症不分,方又过于辛热,立意改革仲景之法,所以在医学史上,是一大创举。
伤寒总病论 伤寒总病论 书名。宋·庞安时(安常)编撰,约成书于1100年,6卷。附音训1卷、修治药法1卷,卷一主论伤寒、温病、暑病的病机、病传、病变、治法等。卷二主论汗、吐、下可不可,及用水用火、和表温里法。卷三谈结胸、痞气等杂病劳复证。卷四谈暑病、时行寒疫、斑痘等。卷五谈天行温病。卷六谈冬夏伤寒和伤寒合并证的杂方等。对《伤寒论》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但载药烦杂为其不足之处。
伤筋 伤筋 病名。出《素问·宣明五气》指肌腱、韧带、肌肉等软组织损伤.
伤津 伤津 即津液的消耗过度。多为高热多汗引起或气候干燥造成。如肺津受损出现干咳无痰或痰稠;胃津受损则烦躁、口渴、咽干等。
伤痉 伤痉 即破伤风。多由外伤引起。
伤酒 伤酒 见《证治要诀》.由饮酒过量引起。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或昏睡。今称酒精中毒。
伤酒头痛 伤酒头痛 头痛的一种。见《证治准绳·头痛》。指饮酒过量引起的头痛。
伤科 伤科 即创伤外科。
伤科补要 伤科补要 书名。清·钱秀昌撰,刊于1808年。4卷。首列穴图脉诀,次治法,次方药,颇为详明。本书基本上是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写成的。在医界有一定影响。
伤科捷径 伤科捷径 书名。清·俞应泰著。1卷。首治法,次诊断,次方药。颇详明。
伤冷乳 伤冷乳 病证名。指因食生冷乳制品而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呕吐等症。
伤力症 伤力症 病证名。见明·张三踢《医学六要》。指负荷过重,过度疲劳引起的病证。类似疲劳过度。主要表现为身倦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低下;重则胸胁疼痛,口鼻出血。
伤气 伤气 指外伤后由于气闭、气滞引起的病证。气闭者柯见人事不省;气滞者可见胸胁窜痛,呼吸牵扯作痛,心烦,气急,咳嗽等症。
伤乳食 伤乳食 病名。是婴幼儿因乳,食过度或不节造成的疾病。
伤乳食吐 伤乳食吐 病证名。指婴幼儿因乳食不当,喂养不周引起的呕吐。伤乳吐(嗌乳),表现为吐出物夹有奶块,并伴发热、腹胀等症。伤食吐,表现为吐出未消化食物,气味酸臭,多伴有低烧、厌食、口臭等。
伤乳吐 伤乳吐 病证名。又名嗌乳.是婴:儿因乳食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性呕吐。呕吐物中多带有未消化的乳凝块。
伤湿 伤湿 为湿邪所伤而引起的疾病。
伤湿咳嗽 伤湿咳嗽 即湿咳。见《症因脉治·卷二》。
伤湿腰痛 伤湿腰痛 腰痛之一。见《证治准绳》。指受潮湿和寒冷的侵袭引起的腰痛。但可有挟风、挟寒、挟热的不同,因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伤湿自汗 伤湿自汗 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为湿邪阻遏所致。表现为自汗恶风,声音重浊,身重体倦,关节疼捕,阴天加重等。
伤食 伤食 见《丹溪心法》;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脾胃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闷胀,吞酸嗳腐,腹痛腹泻,大便酸臭,气如败卵,舌苔浊腻等。
伤食头痛 伤食头痛 头痛的一种。见《证治要诀·头痛》.是饮食停滞脾胃所致的头痛。表现为头痛,胸脘满闷,嗳腐吞酸,厌食,兼或有发热、脉滑实等症。
伤食泻 伤食泻 病名。见《丹溪心法·泄泻》。也称食泄或食泻。指饮食不节引起的腹泻。
伤暑 伤暑 病名。又称感暑、冒暑.是夏季外感暑令之邪引起的外感热证。表现为壮热多汗,心烦口渴,气粗(促)肢懒,小便短赤等阳明经证。
伤暑咳嗽 伤暑咳嗽 即暑咳.见《症因脉治·卷二》
伤血 伤血 证名。指外伤后瘀血和失血产生的一类病证。
伤阳 伤阳 即阳气受损。常见的原因有四:①过用苦寒药;②汗、下过甚;③寒邪直中,或内寒阴气偏胜;④暴喜引起心神浮越,心悸,失眠,精神恍惚等症状也可伤阳。
伤阴 伤阴 即真阴耗损。阳气偏亢,内灼阴液或伤津的进一步发展均可导致伤阴。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神倦,消瘦,口干舌燥等症状。
伤脏腑 伤脏腑 指外伤引起的内脏损伤。多为危急重症;
伤枣指掌 伤枣指掌 书名。清·吴坤安撰于1796年。其中所论之“伤寒”,包括温热二类,条理清楚,论述也有独到之处。后来邵仙根又根据临床经验增写评语。今有排印本问世.
伤燥咳嗽 伤燥咳嗽 咳嗽的一种。见《症因脉治·卷二》。指因外感燥气耗伤肺津所致的咳嗽,多表现有燥热证候。应注意,根据近年来研究,单纯燥咳极为少见,不要冒然下诊断,应注意排除结核、支气管癌症的早期表现。以免延误治疗。
上胞下垂 上胞下垂 又名睑废。即上眼睑下垂,多由脾虚气弱,脉络失和引起,表现为上睑下垂,上举无力,睁不开眼。
上病下取 上病下取 是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指病证的部位、表现偏于上,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
上膊 上膊 今称肱部。
上丹田 上丹田 解剖部位,在两眉间。
上附上 上附上 诊脉部位。即两手寸部脉。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上工 上工 医术高明的医生。
上工、中工、下工 上工、中工、下工 按医术高低将医生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宫 上宫 ①以上属宫音之意。②人类气质的分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土形之人,比于上宫”。
上管 上管 即上脘。也就是胃的上口,管通脘。
上含 上含 玉堂之别名。
上寒下热 上寒下热 机体内同时存在着寒、热两种证候。如上有痰饮、喘咳的寒证,下有淋漓、疼痛的热证等。
上横骨 上横骨 指胸骨柄的切迹处,外侧连及锁骨。
上纪 上纪 胃脘。
上焦如雾 上焦如雾 “雾”的形容蒸发之气如雾一样的弥散。“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的输布功能。上焦心肺能将水谷的精气和吸入这清气输布于全身,供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这种功能象“雾”一样均匀地灌布到全身各处。
上焦主纳 上焦主纳 “纳”主要指空气和食物的进入。因为呼吸之清气和食物水分都是分别通过上部的鼻、气管达入肺、口、食道达入胃的。故名。
上角 上角 ①声音的属类。②人类气质的分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木形之人,比于上角”。
上马痈、下马痈 上马痈、下马痈 生于肛门右侧的脓肿叫“上马痈”;生于左侧的叫“下马痈”。
上气 上气 气逆上喘。即呼气性呼吸困难。
上窍 上窍 指头面的孔窍。即七窍。
上取 上取 即从上施治。多指病下病上取,或指吐法。《灵枢·卫气失常》:“其气积于有中者,上取之。”
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 机体同时存在着寒热两种证候,上部见热证,下部见寒证。如上有咽喉疼痛、吐黄痰、咯血等热证,下有大便溏泄、小便清长等寒证。
上盛 上盛 ①人体上部邪气盛。②人迎脉浮盛。
上石疽 上石疽 生于颈项两侧坚硬而痛肿块。
上实下虚 上实下虚 指虚实并见的综合征候。表现为上有头痛、喘咳、咯痰等实证,一肯腹痛,大便溏等虚证。
上损及下 上损及下 上部脏腑病变向下部脏腑发展的一种病理变化。
上微头小 上微头小 寸脉微小。
上为引如怀 上为引如怀 病从上部牵引少腹部,如怀孕状。
上下相召 上下相召 上下指天地。“上下相召”即天地阴阳之气相互感召。见《素问·天元纪大论》。
上下眼丹 上下眼丹 病名。出《疡医大全》。又名眼丹。整个眼睑红肿,硬结拒按,常拌有寒热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眶内感染。
上下至头足 上下至头足 从头到脚。
上消 上消 消渴的一种,以口渴大量饮水为其特点,表现为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上泄 上泄 厥逆之气上越的症状。
上虚下实 上虚下实 是一种虚实并见的综合证,如上有怔忡心悸等虚证,下有湿热腹痛,下利脓血等实证。
上医 上医 大医。医术高明的医生,《千金方》:“古之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
上正 上正 运气术语。司天之正位。
上厥上竭 上厥上竭 ①指阳气厥逆于下,阴血衰竭于上。②由于下焦虚产生厥逆,称下厥;血从口鼻而出造成衰竭,称上竭。③《伤寒论》中记述的一种对少阴病误用汗法引起的一种危险合并症。
上厥下竭 上厥下竭 即突然昏倒伴有四肢厥冷的一组证候群。
上脘 上脘 ①胃之贲门部。②穴位名,在脐上正中五寸处。
上膈 上膈 指阻膈的部位在上部。所以,食后随即吐出。多为食道、磺门部位产生的各种梗阻,膈与隔通。
上髎 上髎 髎,关节。上髎即整复脱位的关节。
尚论篇 尚论篇 《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的简称。明。喻昌(嘉言)著。本书四卷,合《尚论后篇》共八卷。在方氏《伤寒论条辨》的基础上加以发挥,颇有条理。《尚论后篇》内容包括温病,合论、真中、小儿、会讲、问答、六经诸方。其看法大抵遵循着方氏(有执),但有所发挥,对后世影响反较方氏为大。
少腹 少腹 脐以下的部分,也叫小腹。另一说法是,脐以称小腹,脐两旁称少腹。
少腹拘急 少腹拘急 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指病人自觉脐下部有拘挛急迫的情况。
少腹如扇 少腹如扇 出《金匮要略》。指在妊娠七八个月时,孕妇少腹象扇子搧的一样发凉,同时伴有脉弦、发热、胎胞胀满、腹痛恶寒等症。这是由于胞宫畏寒,阳气被遏,不能温养胚胎所致。
少腹硬满 少腹硬满 瘀血与邪热互结阻滞少腹部,或膀胱气化失常,水停下焦所致之少腹坚硬胀满的病证。前者为蓄血证,后者为蓄水证。其辨要点:小便利者为蓄血证,小便不利者蓄水证。
少宫 少宫 ①“土气”不及的现象。②与少角同。宫,五音之一。
少火 少火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之气壮。”这里的火指运化气血的机能。少火,指火势不亢不衰,民、恰如其分,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
少角 少角 ①“木气”不及的现象。②与“判商”同。角,五音之一。
少理 少理 细的皱纹。
少气 少气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指言语无力,呼吸微弱短促,多为五脏气虚,尤以肺气虚损,中气不足,肾气亏耗为多见。也有因痰浊、水饮、食滞或气机阻滞而表现为少气的。
少商 少商 ①“金气”不及的现象。②穴位名。商,五音之一。
少商之人 少商之人 气质分类偏于“少商”的人。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少师 少师 相传为黄帝的臣子,在《内经》中与黄帝有有关运气方面的问答。
少小客忤 少小客忤 即小儿客忤。
少阳 少阳 ①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二经。少阳有阳气减少的含义。少阳经处于人身的半表半里,在太阳、阳明月之间,是外邪内鋕、内邪外透的枢纽。所以有“少阳为枢”之说。②少阳经通常是少血多气的经脉,针刺治疗,可以出气,不可出血。③在运气上,少阳又是六气之一,是相火的代表名称。
少阳病 少阳病 六经病之一。正邪相争深入表而未达里,所以又称“半表半里”证。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进食,心烦喜呕,苔白滑,脉弦。参见半表半里条。小柴胡汤为其代表治疗方剂。
少阳不迁正 少阳不迁正 运气术语。指“相火”不迁居正位。即火热不按季节到达的气候异常现象。
少阳不退位 少阳不退位 运气术语。指“相火”不退避正位。即气候火热,该寒不寒的异常现象。
少阳腑病 少阳腑病 六经辩证术语。指少阳病热郁胆府的证候。如口苦、咽干、胸闷呕吐等。属小柴胡汤的主治范围。
少阳经病 少阳经病 六经辩证术语。指少阳病由热郁而产生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烦、胁痛等症 。热邪尚未入于里,小柴胡汤主之。
少阳司天 少阳司天 运气术语。特指“五寅五申”这一年。
少阳头痛 少阳头痛 头痛类型之一。①指伤寒少阳头痛。也《兰室密藏》。主要表现为往来寒热,脉弦细,宜用小柴胡汤。②指头痛而在少阳经脉循行范围者。出《冷庐医话=头痛》。其痛表现在两羱 角或颞部。用柴胡作引经药。
少阳在泉 少阳在泉 运气术语。特指“五巳五亥”这一年。
少阳之复 少阳之复 “热气”致病对机体施行报复的一种病理现象。
少阳之客 少阳之客 运气术语。“少阳司天”时的客气。
少阳之人 少阳之人 按气质分类偏于“少阳”的人。《灵枢·通天》:“少阳之人,是谛好自贵,有小小官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
少阳之胜 少阳之胜 “火气”先施的一种病理现象。
少阴 少阴 ①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二经。。少阴有阴气减少的含义。因它处于太阴、厥阴之间,是病邪在三阴经中内传外达的枢纽。所以有“少阴为枢”的说法。②少阴经通常是少血多气的经脉,在针刺治疗上,可以出气,不可出血。③运气上代表君火。
少阴病 少阴病 六经病之一。其订症状为精神不振,嗜睡,脉象微细。由于少阴是阴的表阳,既可以从阴化寒 ,又可以从阳化热,故有寒化和热化两种类型,寒化的症状为无热恶寒,脉微细,嗜睡,用四逆汤治之;热化的症状为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下利,咳嗽等,黄连阿胶汤主之。
少阴不迁正 少阴不迁正 运气术语。指“君火”不迁居正位。即该暖不暖的春寒气候。
少阴不退位 少阴不退位 运气术语。指“君火”不退避正位。指该寒不寒的冬暖气候。
少阴三急下 少阴三急下 指急性少阴热病阴液耗伤,又见阳明燥实内结的三种急下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简而方之,少阴三急下是指“伤寒”证中三种用大承气汤治疗少阴经病。
少阴司天 少阴司天 运气术语。特指“五子五午”这一年。
少阴头痛 少阴头痛 头痛类型之一。出《兰室密藏》。因寒邪 侵犯少阴所致。表现为头痛,足寒气逆,心痛烦闷,脉沉细。治宜温经散寒。
少阴在泉 少阴在泉 运气术语、特指“五卯五酉”这一年。
少阴之复 少阴之复 指“火气”致病时对人体报复的一种病理现象。
少阴之客 少阴之客 运气术语。指“少阴司天”时的客气。
少阴之人 少阴之人 气质偏于:阴:的人。见《灵枢·通天》。
少阴之胜 少阴之胜 “火气”先至的一种病理现象。
少俞 少俞 黄帝的臣子,在《内经》中与黄帝有有关运气方面的问答。
少羽 少羽 指“水气”不及的现象。
少壮人 少壮人 年龄处于少年和壮年阶段的人。
少徵 少徵 ①“火气”不及的现象。②与“少羽”同。徵,五音之一。
少徵之人 少徵之人 气质分类偏于“少徵”的人。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舌 舌 又名灵根、心窍。能感受味觉,协助咀嚼食物和调节发音。观察舌的质、色、形态和舌苔,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
舌傍 舌傍 即舌体之左右两侧。又称舌旁。
舌本 舌本 ①舌的根部。见《内经》。多数经脉皆络于此,因此它与各脏腑关系十分密切。②穴位名。即风府穴的别名。见《针灸甲乙经》。⑧廉泉穴的别名。见《针灸资生经》。
舌痹 舌痹 病证名。见《赤水玄珠》。指舌体麻木不仁,不辨五味的病证。
舌边 舌边 舌的两侧边缘,属肝胆.
舌颤 舌颤 指舌体外伸时不自主的振颤。多因气血两亏,血虚生风,或肝风内动,热极生风所致.高血压脑病及酒精中毒病人也可出现舌颤。
舌出 舌出 病证名。出《伤寒论》。即舌吐出口外而不能及时收回。多因心火炽盛,热病伤阴,胃气虚寒引起。
舌疮 舌疮 病证名。见《外台秘要》。又名红点舌、坐舌风。多因心胃积热或虚火上炎所致。
舌短 舌短 即舌缩。指舌体紧缩、不能伸出。
舌根 舌根 舌体靠近咽喉的部位.属肾。
舌根痈 舌根痈 即舔舌喉痈。
舌红 舌红 即舌质红。是舌的病色,主热证。
舌红痈 舌红痈 舌痈之一。指舌部痈之红肿明显者。
舌黄 舌黄 舌痈之—。占痈呈黄色,
舌黄风 舌黄风 舌痈之一。即舌痈之色发黄者。
舌尖 舌尖 舌的尖部,属心.
舌卷 舌卷 病证名。出《内经》.指舌卷曲不能伸。多因心火上炎’、肝经积热、热邪内馅心包所致。
舌卷囊缩 舌卷囊缩 证名。见《伤寒全生集》。舌卷,指舌体卷曲;囊缩,指阴囊上缩。为足厥阴肝经气绝证候。也可由邪热内灼或少阴虚寒引起。热性病的危重阶段,或严重的脑血管病可出现此证候。
舌菌 舌菌 病名。见《沈氏尊生书》。又称舌岩,即舌体的赘生物。由七情郁弓:心脾,化毒化火所致。表现为舌两侧有肿物,初起如豆,逐渐长大,头大蒂小,并向周围及深部蔓延,破溃后边缘突起,中间凹陷,久则基底坚脆,触之出血,痛不可忍。多不易治愈。
舌烂 舌烂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又名烂舌边、舌本烂、烂边舌。多因肝胃湿热或心脾积热所致。相当于舌部溃疡、糜烂等.
舌裂 舌裂 证名。见《医学入门》.又名舌破。由心火上炎,阴液缺乏,营养不足所致。也有人认为是先天所得。表现为舌上有较深裂口,疼痛轻微,类似沟纹舌。
舌面如镜 舌面如镜 形容舌面无苔、光滑如镜。是舌粘膜乳头萎缩所引起。多见于肝肾真阴亏损的病人。
舌膜 舌膜 证名。指舌上因胃热上蒸,而起的白膜。多见于新生儿。
舌胖齿形 舌胖齿形 即齿痕舌。指舌体有被齿压的印痕。
舌起芒刺 舌起芒刺 即舌苔隆起如刺状。是邪热亢盛之象.芒刺愈多,邪热愈盛.舌尖有芒刺为心火亢盛;两侧有芒刺为肝胆火盛;舌中间有芒刺多为胃肠积热。
舌强 舌强 指舌体失去应有的柔和性,屈伸不利,转动不灵。多见于中风或流脑,乙脑的后遗症。
舌色 舌色 即舌质的颜色。正常舌质淡红而光润。舌质白,表示血虚、阳虚;舌质红,表示热在卫分、气分;舌质绛,表示热在营分、血兮;舌质紫在温病中表示热入蕾血,在杂病中则表示有痰血郁滞。
舌涩 舌涩 即舌謇。
舌上龟纹 舌上龟纹 病证名。见清·包永泰《喉科指掌》。多由心火旺盛,或虚火上炎所引起。表现为舌面发红光滑,有不规则的灰白色纹理,疼痛。常见于小儿,偶见于成人。类似慢性脱屑性舌炎。
舌上如苔 舌上如苔 舌上有苔之意。
舌上珠 舌上珠 指舌上生泡,类似于舌上粘液腺瘤。
舌神 舌神 舌诊内容之一。表现在舌质的荣枯上。荣是红润鲜明,活动灵活,表示津液足,生机好,谓之有神;枯是晦暗干瘪,灵活性差,表示津液枯竭,病情危重,
舌生泡 舌生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又名舌上珠;舌下珠、珍珠毒、连珠疳、口疳风。多由虚火上炎或心脾积热所致.类似舌各部大小不等的粘液腺瘤。
舌祟 舌祟 舌部炎症的一种。表现为舌部生疮、疼痛、流涎、影响食欲与说话。
舌笋 舌笋 病证名。见《串雅内篇》指小儿舌上起白泡,妨碍吮乳,此时小儿常啼哭不止。
舌缩 舌缩 病证名。出《干金要方》又称舌短,指舌突然缩短,不能言语。因寒凝胸腹或心脾积热所致。多见于中枢神经性疾病和支配舌肌运动的神经受损伤时。如两侧舌下神经损伤时,出现舌肌瘫痪、萎缩、纤颤、言语不清、饮食困难,甚至可引起呼吸困难。
舌胎 舌胎 即舌苔。
舌苔 舌苔 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正常舌苔白薄为胃气上蒸而成。中医观察舌苔多从颜色、厚薄、形状、分布、津液等方面进行,并把它们作为辨证的依据之一。一般说,白苔主表证、寒证;黄苔主里证、热证;灰黑苔多主热证,但也主寒证和虚证,多见于疾病的严重阶段
舌体 舌体 即舌质。
舌痛 舌痛 证名。多由舌部疾患,如舌痈、舌疮、舌碎裂等引起。
舌歪 舌歪 舌体偏歪于一侧,不正,病久者常伴舌萎缩。多因肝风内动,风邪中络所致。
舌系 舌系 舌底的经筋部。
舌下痰包 舌下痰包 即痰包。类似舌下粘液腺囊肿.
舌下珠 舌下珠 指舌下生泡。类似于舌下粘液腺瘤。
舌形 舌形 舌诊内容之一。主要观察舌的老嫩、芒刺、裂纹、胀瘪等。老属实证,嫩属虚证;芒刺主胃热炽盛或邪热内结;裂纹是热盛或血虚阴不足:薄瘦干瘪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肿胀则多为痰饮或湿热内结。
舌痈 舌痈 病名。见《沈氏尊生书》,多因心火炽盛,胃热熏蒸,化毒成脓所致。表现为舌头红肿,甚则成脓。类似舌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舌胀大 舌胀大 有舌胖与舌肿两种含义。舌体胀大,舌质淡红,边有齿印,是脾肾阳虚,多为舌组织水肿,舌肌张力降低所致。舌体胀大红肿疼痛,是心脾有热,或心火上炎,多为舌部炎症。
舌针 舌针 是针刺舌部穴位的一种针刺疗法。按中医理论,舌尖属心,舌根属肾,舌左侧属肝,右侧属肺,中心属脾,故舌能反映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脏腑的疾病,也能通过针刺舌部各有关穴位而得到治疗。施术前先用含嗽剂消毒口腔,然后选用一寸或一寸半毫针刺入选定的穴位2、3分深,有针感后,停针3、5分钟可起兴奋作用;停针10、15分钟,可起抑制作用。进针后,每隔1~3分钟轻弹针柄数次,可起兴奋作用;每隔5分钟弹针柄数下,可起抑制作用。一般以弹三次为限。也可采用速刺法。即有针感后,立即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轻按针刺处,以防出血。
舌诊 舌诊 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即通过察看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辨别疾病的性质,推断病情的深浅轻重及判断疾病的转归与预后。
舌质 舌质 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望舌质是舌诊的重要内容。多以舌尖候心肺,舌边侯肝胆,舌中候脾胃,舌根候肾,但不可机械,要注意结合其它情况综合考虑.望舌质主要是通过望舌质的形态、色泽、动态、湿度等以辨其荣枯者嫩。一般观察脏腑虚实重点是望舌质;察病邪的深浅与胃气的存亡,重点是望舌苔。也有“气病察苔。血病观质”之说。
舌中 舌中 即舌体的中心部分,属脾胃。
舌肿 舌肿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指舌体肿胀疼痛。多为心经火盛,痰浊瘀血滞于舌间所致。表现为舌头肿大疼痛,多见于舌炎、溃疡等病人。其中舌质淡者是脾肾阳虚所致。
舌柱 舌柱 即舌系带。
舌纵 舌纵 即伸舌。出《灵枢·寒热病》。
舌謇(检) 舌謇(检) 病证名。謇,言语不清。舌謇指因舌短、舌强而致言语不清。可见于中风或流脑、乙脑后遗症病人。
舌绛 舌绛 指舌体深红.为温病热邪传入营分的舌象。
舌疔 舌疔 病名。见《医宗金鉴》。指舌部所生的疔毒。多由内热、心经火毒所致。生舌上者名卷帘疗;生舌下者名鹌鹑疔、蝎虎疔;生舌根者名亦疗;生舌尖者名鱼鳞风。
舌疳 舌疳 舌部的急性溃疡。
舌疸 舌疸 九疸之一。病人多有口渴、便数等热象。治宜清心降火。
舌痿 舌痿 病证名。出《灵枢·经脉》。指舌肌软弱无力,转动不自如。多由筋脉失养所致。久病舌淡而痿是气血俱虚;舌绛而痿是阴亏过甚。新病舌红而痿,是热灼阴伤。
舌瘠 舌瘠 病证名。出《灵枢》.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舌转动不灵、言语不清。如中风或其它疾病引起的语言謇塞等。
舌舐上腭 舌舐上腭 气功术语。也是练功的一种功法。古今有不少气功家主张在入静调息时舌舐上腭”,这可能是它能调节机体的某些功能。
舌衄 舌衄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又名舌血。即舌体出血或渗血。由心经蕴热或脾肾二经虚火等引起。表现为舌上血如泉涌或舌上渗血。
舍脉从证 舍脉从证 指在临床辨证中,脉证不相符合时,采用以证为准的诊断方法。例如,平素气虚的人感冒,有头痛、身痛、恶寒、发热等外感证候,但由于风寒外束,气虚不能显浮脉,反而现沉细的脉象,就应当“舍脉从证”,治以辛温解表。
舍证从脉 舍证从脉 指在临床辨证中,脉、证不相符合时,采用以脉象为准的诊断方法。例如,外感热病,经发汗后,体温降到正常,临床症状也减轻,但脉象仍浮数,说明外感未解,就应该“舍证从脉”,继续解表。又如发热性出血病人,出血已止,但脉仍滑数或弦数,说明血分热来除迫血妄行;可能再次出血,也应该“舍证从脉”,清除血分热,以免再出血。
伸舌 伸舌 指舌伸出口外舐唇的现象。可能因为津液不足,口唇干燥,用舌舐以使之湿润。也可能是小儿的不良习惯。无特殊意义。
身 身 ①躯干。引申为“身躯的全体”。引申为生命。②自身。引申为“亲自”。
身不仁 身不仁 不仁,即麻木。指皮肤有感觉障碍。
身热 身热 证名。见《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等篇。指全身发热。
身热不扬 身热不扬 用手触及患者皮肤,初扪不太热,稍久即觉灼手。多因湿热互结,热伏于湿内,湿遏于热外,热不易外泄所致。
身瘦不孕 身瘦不孕 不孕证之一。出《傅青主女科》。瘦弱之人,性躁多火,经血不足,阴虚火旺,冲任、胞宫失于濡润,精不得养而致不孕。
身嗣动 身嗣动 身体肌肉掣动。
身体烦痛 身体烦痛 指全身或多处肌肉关节的钝性疼痛、沉困和不适。
身痒 身痒 证名。皮肤发痒,游走不定;或起有风热皮疹,全身奇痒难忍。即皮肤瘙痒症。中医认为系皮肤腠理不密,风邪侵入肌肤而成。
身重 身重 证名。出《素问·评热病论》等篇。指肢体沉重,活动不灵便等症。多为脾肾阳虚,水湿滞留所致。
沈 沈 ①月经停止。②痔。
沈金鳌(1717~1776) 沈金鳌(1717~1776) 清代医学家。字芊绿,晚号尊生老人,江苏无锡人。举人。工于诗文,一生好学。四十岁以前,专志于儒书,四十岁以后,专攻医学,成了著名的医生。其著作总称为《沈氏尊生书》,其中包括《脉象统类》1卷;《诸脉主病诗》1卷、《杂病源流犀烛》30卷、《伤寒论纲目》18卷、《妇科玉尺(册)》6卷、《幼科释谜》6卷、《要药分剂》,0卷。共7种,计?2卷。其中以《杂病源流犀烛》为主。对医理、诊法、内、儿、妇各科临床证治均有记述,重视气功疗法,为其特点。《杂病源流犀烛》共分6门,即脏腑门、奇经八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其中脏腑门又按肺、大肠、胃、脾、心、小肠等所属次序分为12项。每项之下,再分述各病.每病先论源流,为正文,是作者自撰,有引古论之处,均标明书目。正文之后,附以脉法,大多是引述前人的说法;再次是引前人有关导引、气功等论述.分类简单扼要,眉目清楚而有顺序。不论在见解和写作方法上,都有独到之处,但也有主观臆测的地方。
沈括(1031~1095) 沈括(1031~1095) 宋代著名科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汀杭州)人.仁宗嘉枯末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通天文、历法、物理、数学、考古、地质等,知识广博,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传世。本书影响很大,遍及国外。在医学方面也有造诣,注重实践,反对泥古,撰有《良方》一书。原书已佚。今传世部分,由后人收集在《苏沈良方》中。
沈沈 沈沈 连绵词,形容昏的样子。
沈天 沈天 连绵词,分不清的样子.
沈之问 沈之问 明代医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肯定了麻风是一种传染病.这与他们家中祖孙三代致力于麻风的研究和治疗很有关系。他祖父沈怡梅曾在福建、河北等地收集了不少关于麻风病治疗的秘方.后又经他父亲沈艾轩加以补充.他本人又遍历各地,收集到不少有效方剂;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编成《解围元薮》一书。本书为我国最旱而比较全面的麻风病学专著,对麻风病的诊治有一定贡献.
审苗窍 审苗窍 望诊内容之一。苗窍,指能反映内脏某些变化的体表器官。审苗窍即观察这些体表器官的证候,以测知内脏情况的诊断方法.根据脏象学说,心的苗窍为舌,’肺的苗窍为鼻,肝的苗窍为眼,脾的苗窍为口唇,肾的苗窍为耳。如心火上炎则表现为舌的糜烂,鼻翼搧动表示肺有病,肝胆的湿热可出现巩膜黄染,胃火盛出现口唇泡疹,肾虚则出现耳鸣等。
审平 审平 运气术语。审意为清肃;平,平顺。审平,意为清肃平顺。是对金运平气的年份,收气正常的一种形容。见《素问.五常政大论》。
审视瑶函 审视瑶函 书名。清·傅允科(仁宇)撰,6卷,刊于1644年,为眼科学专著。1~2卷为总论3~6卷为各论。定眼科为108证,分门别类,每粪之前冠以运气之说,然后分述诸证。并有医案、图说、歌括之类。此书影响较大,为一般、医家所重视。
肾 肾 ①五脏之一。肾是藏精之所。它的功能表现为元气。生命的发生、发育到成熟、衰老的整个过程都受肾的主宰,故称先天之本。肾对脑、髓、骨、齿、发、耳有特殊的滋养作用。这几方面的病多从肾着手治疗。肾与呼吸系统也有关系,即所谓主“纳气”。肾与脾协同调节水液代谢和排泄。概而言之,肾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包括泌尿、生殖、内分泌、中枢神经、呼吸等系统的一些重要功能。②推拿部位名。
肾,其华在发 肾,其华在发 头发的生机来源于肾,头发的营养来源于血。青年时期肾气旺盛,头发乌黑润泽,光亮茂密。到了老年,肾气渐衰和肝肾阴虚,头发花白或全白,枯槁易脱,肾为头发先天之生机,人不能抗拒;血为后天之供给,可以人为调节。二者对头发的生长,有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作用。
肾痹 肾痹 五脏痹的一种。表现为关节变形,躯体佝偻,驼背,难以直立行走。多因骨痹日久,又感邪气所致。
肾病 肾病 古病名。出自《素问》。无特指性。泛指作为五脏之肾发生的各种病证。
肾不纳气 肾不纳气 肾气虚不能摄纳肺气所出现的一组呼吸困难证候群。主要表现为气短。气喘、动则喘甚而汗出、呼多吸少,甚则面肿、腿肿,脉细或虚浮无根等。
肾藏精 肾藏精 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等。肾是一个藏精的器官。精有先天、后天之分。①先天之精。指肾具有生殖能力和支配人体发育、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②后天之精。由脾胃获得。它来源于食物,经胃的受纳、消化,小肠的泌别清浊和脾的运化以贮藏于肾和其它器官,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肾藏志 肾藏志 志,为古“誌”,有记忆的意思。古人认为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海,故肾气虚弱容易产生健忘等症状。故治疗时多应从肾着手。
肾虫病 肾虫病 即蛲虫病。见《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疰》。
肾喘 肾喘 肾不化水,水上干于肺所致之喘。即伴有水肿的气急喘逆。
肾恶燥 肾恶燥 出自《素问·宣明五气论》。由肾为水脏、肾主水之说引申而来。即阴津受伤引起肾精耗损,骨髓枯竭.
肾风 肾风 出自《素问》。①冬季受风于肾脏,称肾风。多见出汗、恶风、面部浮肿、脊背痛、不能直腰、腰活动障碍、皮肤发黑色等。②面部浮肿、食欲不振、身不疼痛而不能言语者,也称肾风。总而言之,肾风者,以面部浮肿为其共同表现。
肾肝下虚痿 肾肝下虚痿 由房劳过度、久病体虚、肝肾阴亏筋骨失养所致。表现为腰膝酸软,全身痿软无力,眩晕、耳鸣、遗精等。
肾汗 肾汗 勇而劳力所出之汗。
肾合膀胱 肾合膀胱 出自《灵枢·本输》。肾与膀胱有经络相连,互为表里,关系密切。膀胱的作用受肾的支配。肾能促进膀胱气化津液,管理膀胱的开合,以约束尿液。肾气充足,固摄有力,膀胱开合有度,尿液排泄正常。肾气不足,失去固摄与开合能力,可出现小便失禁、遗尿、多尿等症。
肾合骨 肾合骨 即肾主骨。见该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生骨髓”。《素问·五脏生成篇》:“肾之合,骨也。”
肾火偏亢 肾火偏亢 又称命门火旺。指阴虚火旺,火迫精泄的证候。表现为性欲亢进、遗精、早泄等。
肾间动气 肾间动气 指真火、元阳、真阳,与命门之火的概念相同。见该条.
肾筋 肾筋 推拿六筋穴之一,又称黑筋。
肾精 肾精 ①肾脏生殖之精,属肾阴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即精液。
肾经  肾经  ①足少阴肾经之简称。②推拿部位,位于小指远端腹面或腕部尺侧。又名肾,肾水。
肾经咳嗽 肾经咳嗽 即肾咳。
肾经疟 肾经疟 即温疟。
肾开窍于二阴 肾开窍于二阴 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即尿道和肛门。肾气助膀胱司开合,以约束尿液。肾气充足,固摄有力,膀胱开合适度,小便排泄正常。否则就会出现小便失禁、遗尿、多尿、尿潴留等异常现象。肾与大便的关系也极密切。肾阴虚,可因阴虚火旺而致大便燥结;肾阳虚,可因阳虚水泛,引起大便溏泄。
肾开窍子耳 肾开窍子耳 耳的听觉受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力敏锐,肾精虚衰则两耳失聪。耳鸣失眠的患者,用滋补肾阴的药剂,如六味地黄汤等,可使症状改善.
肾咳  肾咳  兼有腰背痛的咳嗽。因腰为肾之腑,肾脉贯脊而主腰,故咳时腰背痛。
肾劳 肾劳 五劳之一。指由于饮食过多或房事过度引起的心肾不交证候。如梦遗、早泄、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盗汗、无力、腰酸、腿软等。
肾囊风 肾囊风 急性者阴囊皮肤潮红、痒甚—:糜烂、渗液等。慢性者,奇痒,皮厚,皮纹加深.
肾囊痈 肾囊痈 即囊痈.
肾气 肾气 ①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和性机能的活动。②大横穴别名。
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 即肾固摄作用失调后出现的遗精、早泄、遗尿、尿频、尿失禁等。
肾气游风 肾气游风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即小腿丹毒。表现为腿胫红肿,形如彤云,游走灼痛。
肾窍 肾窍 即耳。《素问·金匮真言论·》:“肾开窍于耳。”
肾生骨髓 肾生骨髓 也称肾主骨髓。《素问·逆调论》:“肾不生则髓不能满。”参见肾主骨条。
肾水 肾水 ①即肾阴。②推拿部位名。⑧五水的一种。因受水气影响而发生水肿,表观为因腹水而腹大脐肿,腰部疼痛,小便困难,阴部有水湿渗出,足部、下肢逆冷,面部消瘦。
肾为胃关 肾为胃关 即肾脏通过对水液代谢的调节和对脾胃运化能力的影响,以控制胃的受纳和腐熟过程。
肾哮  肾哮  病证名。①肾聚水上凌肺所生之哮。见《类证治裁》。②肾水衰,火盛灼肺。主证为潮热、盗汗、哮如雷鸣、面赤头痛、昼轻皮重、脉数无力。
肾消 肾消 病证名。①即下消。②指渴而饮不多,腿肿而脚先瘦,阴痿弱,尿频。见《外台秘要·卷十一》。③即强中、内消。见《张氏医通·消瘁》。
肾泄 肾泄 又名五更泄。出自《世医得效方》。为肾之元阳不足所致.主要表现为拂晓时(五更)解稀便、粘液便,或其中含有不消化食物。久之,腰膝时冷,面色黧黑、舌淡、苔白、脉沉。
肾虚 肾虚 即肾亏。指肾脏精气不足。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耳鸣、健忘失眠、腰酸腿软、遗精早泄.阳萎不举等。
肾虚不孕 肾虚不孕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妇人规》。由于肾气虚、体质弱,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冲任失养,故不能成孕.常伴有精神疲倦、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月经不调等症.
肾虚带下 肾虚带下 早婚、多产、房劳等损伤肾阳,气化不足,寒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所致。主要表现为带下量多清稀,淋漓不断,面色晦暗,腰痛如折,小腹寒,大便溏,小便清长等症。
肾虚耳鸣 肾虚耳鸣 耳鸣而伴有头晕、早泄、腰膝酸软无力、月经不调、失眠烦·躁等肾虚证候者。
肾虚滑胎 肾虚滑胎 即习惯性流产。主要表现为:多次流产、腰酸肌软、小腹下坠、胎动不安、阴道流血、头景耳鸣、两膝酸软等。
肾虚经闭 肾虚经闭 由禀赋不足、早婚、房室不节等损伤肾气,或冲任不足、宫血无源所致的月经停闭。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月经长期不潮等。
肾虚经行后期 肾虚经行后期 禀赋不足、早婚多产、房室不节等损伤肾气,冲任血少,不能按时输入胞宫所致。表现为经期错后,血量过少,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肾虚头痛 肾虚头痛 由肾虚髓海不足所致的头痛。表现为头晕空痛、耳鸣、腰膝酸软无力、舌质红、脉细弱等。
肾虚眩晕 肾虚眩晕 肾精不足,脑髓不充所致的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神疲健忘、腰膝酸软等.阳虚者畏寒,阴虚者烦热。
肾虚腰痛 肾虚腰痛 肾气虚衰所致。表现为腰痛酸软、双膝无力、动后加重等。阳虚者畏寒,尿清长;阴虚者,烦热、尿黄。
肾虚遗精 肾虚遗精 思虑过度、房室不节、肾脏虚亏所致之遗精。
肾虚月经过少 肾虚月经过少 由禀赋不足、早婚多产、房室不节损伤肾元,冲任血亏所致。表现为月经量过少,色黯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肾岩 肾岩 即阴茎岩,生于阴茎头部的恶性肿瘤。阴茎属肾,故名之。多由肝肾素虚,又加忧思抑郁,相火内燔,湿热下注而成。初起阴茎头部或冠状沟生一肉粒,或有水液渗出。一二年后,时觉疼痛,局部肿胀,肉粒翻花如石榴子样,因而称“翻花下疳”。渐至龟头破裂,气味特臭,甚至阴茎烂掉,危及生命。
肾岩翻花 肾岩翻花 即肾岩。
肾阳 肾阳 又称元阳、肾火、真火、命门火、先天之火。见命门火条。
肾阳虚 肾阳虚 肾阳为全身机能活动的原动力,肾阳虚弱,即出现人体机能活动低下。主要表现为面色晄白,精神不振,身寒怕冷,体力下降,腰酸腿软,阳萎早泄,性欲减退,尿少浮肿,食少便稀,舌质嫩胖,舌苔白滑,脉沉无力等。
肾阴 肾阴 即肾水,又名元阴、真阴、真水。与肾阳相对而言。指本脏的阴液,主要指肾所藏之精而言,是肾功能活动所依赖的物质基础。肾阴不足,肾阳就偏亢,出现相火妄动的现象。反之,相火妄动也会耗伤肾阴,使肾精受到亏损。
肾阴虚 肾阴虚 即肾水不足,肾阳、肝火相对亢盛所致。其原因有伤精、失血、耗液,以及急性热病耗伤肾阴等。主要表现为腰酸神疲、头晕耳鸣、少寐健忘、遗精早泄、经闭不孕、口干咽痛、午后潮热、两颧微红、五心烦热、舌红无苔、脉沉细数等。
肾胀 肾胀 古病名。出自《灵枢·胀论》。主要表现为牵扯到背部的腹部胀满和腰髋疼痛.
肾之府 肾之府 指腰部。府,居住之处。肾所居之处,为腰部。《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肾主耳  肾主耳  肾开窍于耳,肾控制人的听觉功能,故称之。《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肾主骨 肾主骨 肾制约、调节着骨、骨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使之坚强,以支持人体。肾精充盛,髓腔充实,骨生化有源而坚固有力。若肾精虚少,髓腔空虚,骨骼滋养无源,则脆弱无力。凡骨弱无力、腰膝酸软、脚痿不行、运动障碍等都与肾有关,都可用补肾之法治疗。根据肾主骨的原理,今用补肾之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获一定效果。牙和骨都是肾精所化生,故有“齿为骨之余”之说。
肾主技巧 肾主技巧 《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作强,就是动作轻劲有力,精力充沛。“伎”同“技”。伎巧,就是精巧灵敏之意。肾之所以主作强、出伎巧,实际上就是它藏精、生髓、主骨功能的体现。
肾主恐 肾主恐 恐,即恐惧不安。情志活动的一种表现。古人认为“恐则气下”而伤肾,人受恐吓之后会发生突然小便失禁的现象,就是恐伤肾的一种具体表现。
肾主纳气 肾主纳气 纳,即“内”,接受、进入的意思。人的呼吸机能虽由肺执行,但吸入之气必须下纳入肾,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若肾虚不能纳气,吸入之气积于胸中,产生肺胀、喘满和壅塞。
肾主生殖 肾主生殖 肾为藏精之脏,故称.
肾主水 肾主水 肾控制水液调节之意。肾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其调节是由肾阴、肾阳的相互依存、制约来维持肾的开合机能。肾的阴阳平衡,开合有度,才能留清液于体内,排浊液入膀胱。《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肾主先天 肾主先天 古人说“肾为先天之本”,意即人的先天的固有特征,以及生长、发育、生殖能力均与肾气的盛衰有关.
肾著 肾著 病名。出自《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病积聚病脉证并治》。为肾虚腰部受寒湿引起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身重、腰冷似肿、如坐水中、不渴、小便正常、饮食正常等。
肾厥头痛 肾厥头痛 出自《本事方·卷二》。由于上虚下实,肾气厥逆所致。主要表现为头顶部痛不可忍,四肢逆冷、胸脘痞闷、多痰、脉弦等症。
肾腧发 肾腧发 即下塔手。
肾腧漏 肾腧漏 病名。出自《外科大成》,指生于肾腧部位之漏管,多为腰椎结核破溃所致.
肾腧虚痰 肾腧虚痰 即胸腰椎结核合并的寒性脓肿。起于腰部肾腧穴周围,色白,漫肿而硬,酸胀不舒,日久溃破流腐渣样脓液,不易收口。
肾疔 肾疔 即耳疗。肾开窍于耳,故称之。
肾疳 肾疳 五疳的一种。肾疳多由先天不足,复因肥甘不节,乳食失调致使肾脏伏热所致的小儿疾患。主要表现为面色发黑;骨瘦如柴,牙龈出血,口中臭气,乳食减少,大便滑泻,甚者肛门溃烂,脱肛等。可并见“解颅”、“鹤膝”、生齿迟、行走迟等。
肾痿 肾痿 即骨痿。因肾主骨,故名之。《医宗必读》:“肾痿者,子痿也。”
声如拽锯 声如拽锯 形容喉中有痰,呼吸时气体进出受阻,声音象拉锯一样。可见于重危证候和一些喉头阻塞严重的病人。
声重 声重 即说话的声音重浊.
生成数 生成数 最早见于《周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段文字中的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的提法就是“生数”。以下则是五行性味的最早说明。五行是古代的宇宙发生观,蕴有朴素的唯物论内容。古人认为宇宙的发生最先是水,故定其数为一;其次是火,故定其数为二。水火即阴阳。分出阴阳就能够生成万物。木应春有生发万物之相,故定其数为三。有生长必有收成。金主肃杀之秋,是收成的季节,故定其数为四。土旺四时,是水、火、木、金的基础,故定其数为五。又因水、木、火、金皆须土的资助而成,所以这四者各加土的生数为“成数”。即水为六、火为七、木为八、金为九。土不用成数,唯用生数,因天地之数皆在五之中。生数等于孤阳或孤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不起变化,加上土的生数五,才能正常的生化作用。这就是“成数”的含义。参见《素问·金匮真言论=六元正纪大论》。
生气 生气 ①名词。指自然界促使动植物生长、发育之气(动力),有“生气勃勃”之意,即元气。②动词。有增强和促使元气之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生气”即增强人体的元气之义。③气功术语。前人假说: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子到巳六时之气为“生气”;由午时至亥时六时之气为“死气”。练功当在生气之时行气,死气之时行气是无益的。
生气之源 生气之源 生命气息或生命原动力的根源。特指肾间动气,也称原气。参见《难经=八难》。
生荣 生荣 生长发育荣茂的意思。
生杀之本始 生杀之本始 生存和死亡的根本由来。
生鱼脍 生鱼脍 未熟的鱼片。“脍”,切细的鱼肉人。
生政 生政 运气学名词。意为发出万物生长发育的“政令”,特指“木气”。
生之本 生之本 生命的根本。
升 升 ①量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②治疗方法之一,即升法。
升剂 升剂 有“升提”作用的方剂。“升可去降”,即升剂可以治疗各种下陷的病证。如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胸中大气下陷用升陷汤等。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 指药物作用的趋向。升上上升,降是下降,浮有上行散发的含义。升浮的药物都主向上向外,有发汗、催吐、升阳等作用。沉降芗都主向下、向内、有降气、平喘、止吐、敛汗、泻下诸作用。前人认为,芗的趋向性是由芗的性味厚薄和质地轻重等因素决定的。如李东垣说:“味薄者升,气薄者降,气厚者浮,味厚者沉。”李时珍说:“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在质地方面,认为花、叶等体质轻松的药物多能升,如辛夷、荷叶、升麻等。子、实及质地重的药物大多主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等。但也有例外,如“诸花皆升,旋复独降”和“诸子皆降,而蔓荆子不降”。所以气味的药物作用趋向性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有些是使其气,有些是使其味 ,有些是气味俱使。而在同一药物中又有气厚味薄或气薄味厚,以及气味俱薄或气味 俱厚的区别。因而有的药物偏于升浮有的药物偏沉降,这要根据它的临床效果而定。特别是在中药的使用过程中大多是复方,芗的升降浮沉作用,常因配伍为炮制方法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李时珍说:“升者引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而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所以,欲使某些芗下行,往往用盐炒,欲其上升的药物大多用酒炒。此外升浮药在大队的沉降药中,也能随之下降;沉降药在大队的升浮药中,也能随之上升。升降浮沉不是刻板的,一成不变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应全面考虑药物作用的趋向性,以及配伍、炮制等各个方面,更有效地发挥药效。
升降失常 升降失常 多指胃不降,脾阳不升,消化功能失调的一类病证,如厌食、腹胀、嗳气、呕吐、泄泻等。
升可去降 升可去降 用升提的药物,以治疗气虚下陷的病,如用补中益气汤的升阳益气作用治疗因气虚下陷而患的脱肛、子宫脱垂等。
升明 升明 意为升起光明,是对火运平气之年长气正常的形容。
升提中气 升提中气 即治疗中气下陷。中气,指脾胃之气;下陷,指低落。中气下陷就是中焦脾胃之气的功能低下。由于内脏功能减退,韧带、平滑肌松弛等原因千万的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以及全内脏下垂或小便不利等症都称作“中气下陷”。治疗这类病证用升提中气的方药。代表方剂如补中益气汤,有补中益气,维持平滑肌张力的作用。
升阳益胃 升阳益胃 升发脾阳以治脾虚气陷的一种治法。
圣惠方 圣惠方 书名。即《太平圣惠方》之简称。
圣济总录 圣济总录 书名。北宋朝廷主持编撰。成书于1111-1117年。200卷。系采辑历代医籍、民间验方和官府、医家献方整理汇编而成。内容有运气,叙例,治法、临床各科病证证治、养生等各方面内容、录方约二尤个。书中也掺杂一些符禁、神仙等不合理的成分,解放后的排印本中已作删除。
失精 失精 即遗精。
失精家 失精家 平素患有遗精病的人。
失气 失气 ①丧失真气。人体过分损耗,津液不能运化,消化吸收失调,导致营养不良,身体衰弱。②指从肛门排出的气体,也称“矢气”,即“放屁”。失为矢之讹。
失荣 失荣 生于或转移到颈部的岩肿。
失神 失神 指神气的丧失。在中医中神的含义是人体机能、精神和思维状态的概括。失神就是这风方面的情况不佳。如面色苍白,精神疲惫,眼目无神,汗出如油,呼吸浅表,神志恍惚或丧失等在疾病过程另出现的危急现象。
失时反候 失时反候 脏腑的功能与四时、气候不相适应不。
失数 失数 不按操作规程之意。
失亡 失亡 即不适,机能障碍。含不如意之意。
失心风 失心风 癫痫病的古代俗称。
失血 失血 各种因素所致的出血,统称失血。如衄血,呕血、咳血、便血、尿血等。
失血心痛 失血心痛 因血 不足或出血引起的心前区痛。
失血眩晕 失血眩晕 由失血过多引起的脑部缺血的症状。
失音 失音 指发不出声音的各种病证。如外感风寒、风热、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极度衰弱的癔病等。
失营 失营 ①病名。出《素问·疏五过论》。情志内伤,耗营伤精所致之形体消瘦、精神憔悴。②失荣,因情志所伤,肝郁络阻引起的颈部坚硬肿块。
失枕 失枕 即失颈、落枕。表现为醒后颈部酸痛不适,屈伸转动不灵活等。
失溲 失溲 小便不能自主。即尿失禁。
尸厥 尸厥 厥新华通讯社而没有知觉,好象死去一样,但脉搏尚跳动的证候。
十八反 十八反 古代中药的十八种配伍禁忌,共分三组。即①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②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③乌头反半夏、栝蒌、贝母、白芨、白蔹。是否都可全信,有待进一步验证。今人常将甘草与甘遂配伍,也未见有关明显毒性的报道。
十产 十产 十种常见的产科情况。即:正产、伤产、催产、冰产、热产、坐产、偏产、横产、倒产、碍产。
十二刺 十二刺 古代的十二种针刺方法。即:偶、报、恢、齐、杨、直针、输、短、浮、阴、傍刺、赞十二种刺法。
十二剂 十二剂 有两种不同的提法:①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的十二剂是十剂加上寒、热二剂;②明·缪希雍撰《本草经疏》的十二剂是十剂加上升、降二剂。
十二节 十二节 ①十二种刺法: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杨刺、直针刺、输刺、短刺、浮刺、阴刺、傍针刺、赞刺。②十二个月中的节气:正月节立春,五月节芒种,六月节小暑,七月节立秋,八月节白露,九月节寒露,十月节立冬,十一节大雪,十二月节小寒。③人体四肢的大关节,上肢的肩、肘、腕、下肢的股、膝、踝。见《灵枢·邪客》。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 简称“经别”,是由十二经脉分出的循行于人体较深部的经脉,是别行的正经。故称“经别。”
十二经动脉 十二经动脉 体表可以摸到搏动的十二经脉部位。《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如手太阴肺经中的中府、云门、天府、侠白;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阳溪;手少阴心经的极泉;手太阳小肠经的天窗;手厥阴心包经的劳宫;手少阳三焦经的禾髎;足太阴的箕门、冲门;足阳明胃经的大迎、人迎、气街、冲阳;足少阴肾经的太溪、阴谷;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足厥阴肝以的太冲、五里、阴廉;足少阳胆经的听会,下关等。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 简称“经筋”。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在体表肌肤者的总称。
十二经之海 十二经之海 指冲脉。冲脉起于胞中(女性子宫,男性精室)与任、督二脉同源,前冲于任脉,后冲于督脉,下合于肾经为先天之本,上合于胃经为后天之本,由于它总统诸经的气血,所以被称为“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 简称皮部,是按十二条经脉流域划分的皮肤区域。病邪侵入人体,首先累及皮毛,然后再循络入经,进而再入腑、脏。因此应首先注意皮部的症状,及时治疗,防止内传。
十二时 十二时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每时等于今之两小时,从半夜算起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后改为十二地支命名。与之相应的时辰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见《灵枢·经别》。
十二原 十二原 即肺太渊、心大陵、脾太白、肾太溪、肝太冲,左右计十穴,加膏之鸠尾、肓之脖昳(气海)二穴,总计十二原穴。
十干 十干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灵枢·邪客》:“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十剂 十剂 一种按治疗功能分类方剂的方法。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这种分类法出自北齐徐之才的《药对》。也有人认为出自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徐、陈原著均已失传。现有《同济经》(宋徽宗撰,1118年)可资参考)。
十九畏 十九畏 古代中医的十九种配伍禁忌。分九组。即:①硫黄畏朴硝;②水银畏砒霜;③狼毒畏密陀僧;④巴豆畏牵牛;⑤丁香畏郁金;⑥牙硝畏三棱;⑦川乌、草乌畏犀角;⑧人参畏五灵脂;⑨官桂畏赤石脂。其歌诀为: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相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石脂相逢便相欺。大凡相合看顺逆,炮煎炙煿莫相依。这都是前人的用药经验,今有不少人已怀疑基完全的可靠性。
十绝 十绝 十种重危证候。①心绝:气短,双目迟滞而无光泽;②肺绝:气短,鼻翼煽动;③肝绝:面色发青,目不识人,经常流泪;④肾绝:面色发黑,巩膜黄染,多汗。⑤脾绝:腹泻,流口水,妄言乱语;⑥胆绝:指甲发青,恶语骂人不止;⑦骨绝:腰背酸痛、沉重,难以转身;⑧血绝:面部晦暗无精神,头晕目眩;⑨肉绝:舌卷缩而丹红,吐咽困难,足、踝轻度肿胀;⑩肠绝:发直如麻,汗出不止。
十全 十全 治疗完善无差错之意。
十三科 十三科 元代太医院将医学分为十三科:大方脉科、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科、针灸科、祝由科、按摩科。
十四经 十四经 十二正经和奇经中任督二经的合称,它们各有自己的连属穴位,针灸时可以循经取穴。
十四经发挥 十四经发挥 书名。元·滑寿(伯仁,1304-1386)著,三卷。上卷为经脉流注,中卷为十四经的循行和腧穴。下卷为奇经八脉,其特点是把督、任二脉与十二经合称为十四经,把647个穴位分别归纳入十四经中,此后,全身腧穴和经络的关系便完全固定下来,所以本书是一本创新内容的经脉专著。
十四科 十四科 古代医学家原分为十四科。《道藏经》、《徐氏医统》以后除消了“脾胃科”,故宋、元以来,仅存十三科。
十岁 十岁 即到十岁时。《灵枢·天年》:“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十问 十问 古人把问诊的内容归纳为十条,称“十问”。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妇女尤宜问经期,小儿痘疹全占验。”各书记载虽有不同,但内容大体一致。
十五间 十五间 即脊柱的第十五椎间隙。《素问·气府论》:“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
十五络 十五络 全身最大的十五条编年史脉,十四经各有一条络脉,加上“脾之大络”,合而为之十五。即①手太阴肺经络脉;②手少阴心经络脉;③手厥阴心包经络脉;④手太阳小肠经络脉;⑤手阳明大肠经络脉;⑥手少阳三焦经络脉;⑦足太阳膀胱经络脉;⑧足少阳胆经络脉;⑨足阳明胃经络脉;⑩足太阴脾经络脉;⑾⑨足少阴肾经络脉;⑿足厥阴肝经络脉;⒀任脉络;⒁督脉络脉;⒂脾之大络。
十宣 十宣 十指端去指甲一分处的穴位。
十药神书 十药神书 书名。元·曔乾孙(可久,1305-1353)著。一卷,书中有治肺痨的十种方剂。即三方止血,三方止咳,三方养神,一方镇静。其中十灰散、花蕊石散、独参汤、保和汤、太平元、清化元等剂。明、清以来流传很广。
十一焦 十一焦 即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间。焦,指脊椎骨棘突。《灵枢·背腧》:“脾腧在十一焦之间。”
十月胎形 十月胎形 指胎儿在母体内的胚胎发育成长过程。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成体,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此外《千金翼方》也有类似描述,一千三百多年前已有这样系统生动的描述,确实是难能可贵。
十椎 十椎 ①第十胸椎。②一说为第七椎至阳穴。
十疰 十疰 即气疰、劳疰、鬼疰、冷疰、食疰、尸疰、水疰、土疰、生人疰、死人疰。疰病主要表现为寒、热淋漓,精神错乱,厌食麻木,逐渐消耗衰竭而死,并能传染他人,甚至灭门。
石 石 即沉脉
石蛾 石蛾 乳蛾之一。生于咽部两侧的红肿包块,多伴有热象。
石疽 石疽 指生于颈部、颌下、腰胯、腿骨间和膝部等处的圆形硬结。皮色不变,稍有疼痛,按之坚硬如石。硬结由小渐次增大,不易消退和破溃,破后也不易收口。
石淋 石淋 淋证的一种。尿中夹有砂、石为其特征。兼有小便涩痛,小腹拘急,排尿中断,尿中带血,腰部绞痛等证。
石榴翻花 石榴翻花 即乳岩。又名乳粟。发生于乳房的恶性肿块并破溃外翻如菜花状者。
石女 石女 又名实女。①阴道狭窄或闭锁,不能营性生活的妇女。②一生无月经的妇女。
石山医案 石山医案 书名。明=陈桷编。他是汪机的学生。本书是他对汪的治疗经验和医案的依类编次。当然其中也有他自己的东西。
石食肉 石食肉 砭石损伤了脓肿周围的健康组织。食通蚀。
石室秘录 石室秘录 书名。清=陈士铎述。6卷。刊于1687年。卷1-5不分病证、脉象,统统按照正医、反医、内治、外治等28法分列方剂。其中有不少独特见解。实际上是傅山的遗著,经陈氏整理补充而成。
石水 石水 古病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大奇论》等篇。①水肿的一种。水肿偏于下腹部,坚硬如石,胁下胀痛,脉沉,但不喘。多因肝肾阴寒,水气凝聚于下焦所致。②即单腹胀。出《医门法律=胀痛论》:“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仲景所谓石水者,正指此也。
石顽老人诊宗三昧 石顽老人诊宗三昧 书名。即《诊宗三昧》。
石瘕 石瘕 病名。出《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渐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石瘿 石瘿 颈部瘿瘤硬而难移动如石者。可在多年存在肿块的基础上,突然迅速增大,质地变硬,表面不平,推之不移。可伴有疼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和眼睑下垂,眼球下陷、瞳孔缩小等症。多见于老年患者,预后多不良。
时 时 古时的计算日期的单位,即季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时病 时病 即时令病,指与季节、气候有关的一些疾病。如春季韵春温、风温、伤风;夏季的泄泻、痢疾、中暑;秋季的疟疾、湿温、秋燥;冬季的咳嗽、伤寒、冬温等。古有时行、天行、天行时疫之称。
时病论 时病论 经书名。清·雷丰(少逸)撰于1882年,8卷。此书以论述四肘温病为主,兼及泄泻、中暑、痢疾、疟疾等病。以四时“伏气”、“(新感”立论,立法清新并有不少自拟治祛和成方,以及个人治案附入书末.是关于温热性疾病的主要著作。今有影印和排印两种版本问世。
时辰 时辰 古时以十二地支记一昼夜时间单位。每时辰等于两小时。
时疮 时疮 即梅毒病,又称杨梅疮、雷疮、广疮、棉花疮等。
时毒 时毒 病名。①指时邪疫毒客于三阳经络,引起发热、面部红肿等症的疾病(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时病论》称之为“时毒发颐”,②即温毒(见《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本症疗法》)。⑧与季节相关的传染性致病因素。常引起大流行。
时方 时方 指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后,历代名医家根据发展了的认识和新的经验所制定的各种方剂。
时方歌括 时方歌括 书名.清·陈念祖(修园)撰,刊于1801年,2卷。收录常用方108首.,共分12类。每方均写成诗歌体,后加解说,很便于记忆。
时方妙用 时方妙用 书名.清·陈念祖(修园)撰,刊于1803年。本书是按《时方歌括》108方及其·所洽之疾病编写而成的。首沦四诊,其后分门别类论述中风、虚劳等多种内科杂证,—兼及妇、眼等科,共40种疾病。每病之前有简要总论,然后按不同证侯分论治法.比较简便实用.
时令 时令 ①也称;“月令”。古时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时等的政令。②岁时节令。含有时间、气候两重含义.
时气 时气 见《诸病源侯论》卷九。指季节性传染致病因素。
时气不和 时气不和 不正常的气候伤害了身体的健康。
时邪 时邪 与时令气候有关的致病因素。即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病致病因素的总称。
时行 时行 出《肘后方》。指传染病与季节相关。时行病即季节性传染病、流行病。
时行暴嗽 时行暴嗽 见《世医得效方》。即时行嗽。
时行顿呛 时行顿呛 又称百日咳,顿咳、顿呛、时行顿呛、鸡咳、鹭鸶咳、呛咳、疫咳、天哮咳、天哮。见有关条。
时行发斑 时行发斑 指今之季节性、发疹性流行病、传染病。
时行感冒 时行感冒 病名。见《类证治裁·伤风》.即有流行性的感冒.表现为恶寒、高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倦怠无力、口渴、咽痛、苔白质红、脉数等。
时行寒疫 时行寒疫 病名.见晋·王叔和《伤寒例》。春夏季暴寒引起的一种流行性疾病.表现为头身痛,寒热无汗,或见呕逆,苔白不渴,脉浮紧等。
时行嗽 时行嗽 咳嗽的一种,见《证治要诀》。又称时行暴嗽、天行嗽。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剧烈。
时行之气 时行之气 指不正常的气候。凡因不正常的气候,引起许多人发生症状相似的疾病,称为时行病。
时疫 时疫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即季节性流行病。
时疫痢 时疫痢 病名.出《丹溪心法·痢》。且口疫痢。
时憎女子 时憎女子 即男性因病而厌恶异性。
实 实 ①实证。中医八纲辨证的证候之一。②充实,含有滋补作用的治疗方法。《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实按灸 实按灸 将艾条燃着,隔布数层,按于施灸穴位上以治痹证。
实喘 实喘 喘证的一种,由邪气盛引起。大多起病较急,病程较短,表现为呼吸深长,粗息,痰鸣有声.可以痰的特征进行辨证:①风寒袭肺,咳痰稀薄,色白,兼有表寒证;②风热犯肺,痰黄而稠,兼有表热证;⑧痰浊阻肺,痰多粘腻,咳出不爽,喉中痰鸣兼口淡无味,恶心纳差,舌苔白腻,脉滑。
实火 实火 指邪热盛,正气不衰,反应强烈而引起的热证。表现为高热、口干渴,头痛、烦躁、口苦、便秘、尿黄赤、舌苔厚黄、脉洪有力等。见于热性病的高热期,以肠胃、肝胆实火为多见。
实脉 实脉 脉象的一种,三部脉举按均充实有力,粗大而长。是有力脉象的总称。见于各种实证。由于病邪盛而抗病能力不虚,邪正相搏所致,故显实脉。临床上常见于发狂谵语、阳热盛的病人,也见于伤食大便不通;气滞疼痛等实证病人。
实秘  实秘  伴有实证的大便秘结现象.热、痰、气秘等,皆属实秘。
实女 实女 即石女。①阴道狭窄,难交合的妇女.②一生无月经的女子。
实痞 实痞 指寒、湿、痰、郁等实证引起的痞塞不通。
实热 实热 与实火的概念相通.指阴来伤预热邪盛引起的高热,口渴、大便秘结等。多见于急性热病,参见实火条。
实邪 实邪 ①亢盛的邪气。②五邪之一。按五行学说,即从子脏传来的邪气引起了母脏的疾病。参见《难经.五十难》。
实则泻其子 实则泻其子 运用五行相生和母子关系的理论治疗五脏实证。如旰木生心火,肝是母,心是子,在出现肝实证的时候,不仅要泻肝,而且要泻其子(泻心火),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实则泻之 实则泻之 出自《素问·三部九侯论》。为治疗原则之一,实指邪气实。实则泻之指邪气实而正气不衰的情况下,以祛邪为主的治法。诸如外感时邪、气血郁结、肿瘤痞块、宿食停滞等,都可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
实则阳明 实则阳明 指热性病深入发展,(内传)过程中出现的大便燥结等胃肠道的病理现象。阳明指胃,即足阳明胃经之意,
实胀 实胀 病名。见《医宗必读》.表现为腹胀坚硬,痛而拒按,便秘尿黄,脉滑数有力等。有热、气、血、鼓、食胀之分。
实证  实证  中医八纲辨证之一,为邪气盛所致的证侯。发热性疾病的实证,多表现为高热、面赤,呼吸气粗,烦躁不安,胸脘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不通或淋漓涩痛,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
实中夹虚 实中夹虚 指实证病人的症状中夹有虚候,如臌胀病人,腹大青筋,肝脾肿大;腹有积液,属实;食欲减退,饮入即胀,消瘦无力,面色灰白,属虚,其本质是邪实正虚。
实呃 实呃 呃声响亮有力,脉象滑大,多属胃有实火和痰湿阻滞。
矢气 矢气 即俗称“放屁”。矢通屎。
使内 使内 入房。性交之意.
士材三书 士材三书 丛书。明·李中梓撰。刊于1667年。包括《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分述审脉、辨药及杂病治法,末附尤乘《寿世青编》。
世补斋遗书 世补斋遗书 书名。清·陆懋修等编辑的一本医学丛书。正集刊于1884年,共6种,33卷。为陆锻工自撰。有《文集》、《世补斋不谢方》、《伤寒论阳明病释》、《内经难字音义》。续集为陆氏校刊,共4种,25卷,刊于1910年,有《重订傅青主女科》、《重订戴北山广温热论》、《重订绮石理虚元鉴》、《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对《伤寒论》和运气都有较好详的辨析和一定的发挥。但推崇伤寒否定温病为其过偏之处。
世医 世医 祖辈相传的医生。
世医得效方 世医得效方 书名。元·危亦林撰。刊于1345年。为作者根据其五世家传的医方编写而成的医药著作,故称《世医得效方》。分内、外、妇、儿、五官、伤寒等十三科。证候分类较细,医方较多,有独创性,对伤科病发挥较多,今有排印本问世。
势  势  ①阴茎 。②阴茎的勃起力。
视赤如白 视赤如白 又名视物易色。即包弱和色盲。
视色上下 视色上下 观察从上额到下颏处的色泽。
视身之尽 视身之尽 眼看着病人死亡.
视物易色 视物易色 即视赤如白。见《证治准绳》。
视一为二 视一为二 又称视岐,即复视.
视一为二症 视一为二症 即视一为二。
视衣 视衣 相当于眼底结构.内属心、肝、肾经。
视瞻昏渺 视瞻昏渺 指眼无特殊不适,仅有视力减退。多由于肾虚精亏、血虚气弱引起。为多种内眼疾病的共同表现。《证治准绳》:“目内外别无证侯,但自视昏渺蒙昧不清也。”
视岐 视岐 即复视。
收而温之 收而温之 收而温里的治法.
收口法 收口法 即溃疡生肌法.
收气 收气 秋收之气,特指“金气”.
收涩 收涩 也称固涩。治疗精气耗散,滑脱不收的方法。
收引 收引 ①秋令主收。马莳:“阳气收敛,阴气引用。”用以形容金运太过年份的气象特征(《素问·五常政大论》)。②收是收缩,引是拘急。即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寒主收引”,故多由寒邪引起。
收诊法 收诊法 即总收法。
手表腕 手表腕 腕的伸侧面。
手毒 手毒 手的力量大的人。《灵枢·官能》:“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
手发背 手发背 手背部的急性炎症。
手翻托法 手翻托法 正骨手法。用于肘关节错位的整复。术者用手把定患肘,另一手牵拉其前臂,然后向上翻折,以使肘关节复位。此法也可用于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复位。
手骨 手骨 手部掌、指诸骨的统称。
手两连拉法 手两连拉法 正骨手法。用于肩关节脱位。患者正坐位,助手于患者背后,从腋下将其抱紧;别一助手所致健侧腕部固定;术者双手握患肢,与助手 相对用力牵引,如有滑动感,即复位成功。
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 是十二正经中起于手的三条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三焦经。它们的循行方向是:起于手背侧指商经过上肢的伸侧,终于头面部。它们的分布是:手阳明在桡侧,手太阳在尺侧,手少阳在两者中间。
手三阴经 手三阴经 十二正经行于上肢内侧的三条阴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它们的循行方向是起于胸、腹部,经过上肢的屈侧,止于手指掌侧端,其分布是手太阴在桡侧,手少阴在尺侧,手厥阴在它们的中间。
手少阳络脉 手少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手少阳之别。脉从腕后二寸的外关穴分出,绕行于臂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相汇合。若发生病变,实则脏部肌肉挛缩;虚则肘部肌肉弛缓不收。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正经之一。原称三焦手少阳之脉。循行路线是:起于无名指尖端,向上沿无名指外侧,过手背,行于上肥外侧正中线过肘上肩,交足少阳经后面,向前入锁骨上窝,下行散布于两乳之间,络心包,再下行过横膈,属三焦。它的支脉,从两乳间向上出锁骨上窝,上项,沿耳后直至耳上角,再转向下前方,经过面颊至眶下,它的另一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再走出耳前,经面颊部至目外眦部,与足少阳经相接。发生病变时,主要有耳聋、咽喉肿痛、眼痛、面颊痛、外眦部痛、自汗,以及沿本经循行部位的肢体疼痛等症状。
手少阳之别 手少阳之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手少阳之正。于头部从手少阳三焦经分出,别走头顶,向下进入缺盆,通过上、中、下三焦,最后散于胸中。
手少阴经别 手少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少阴之正。从手少阴分出。在腋窝中部进入胸腔,属于心,向上到喉,出于面,在内眦处与手太阳小肠经汇合。
手少阴络脉 手少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手少阴之别。脉从腕后通里穴分出,和本经并行,进入心中,上连舌根,属于目系-眼与脑相联系的组织。若发生病变,实是胸膈胀满,虚则不能言。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十二正经之一。循行路线是:起于心中,出心脏所属的经脉,下横膈,络小肠,它的支脉,由心脏上挟咖啡,连系于眼球后 脉络。它的直行脉,从心到肺,椣出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过肘,沿小指内侧至尖端。与手太阳经相交,本经发生病时,主要症状有咽干、口渴、目黄、胁肋疼痛,沿本经走行部位的肢体疼痛,厥冷或掌心热痛。
手太阳经别 手太阳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手太阳之正。在肩关节部从手太阳小肠经分出,进入腋窝,走向心脏,联系小肠。
手太阳络脉 手太阳络脉 十五络之一。原称手太阳之别。脉从腕后五寸的支正穴处分出,与手少阴心经汇合,其支脉,从支正穴向上,沿肘部,络于肩关节。若发生病变时,实证关节弛缓,脏部痿废;虚则皮肤生疣。
手太阳小经肠 手太阳小经肠 十二正经之一。原称手太阳小肠之脉。循行路线是:起于小指外侧尖端,沿手外侧经肘部两骨之间,上行绕过肩胛骨,交会于大维穴,向前经锁骨上窝部络心。它的支脉由锁骨上窝沿颈上行至面颊,终止于目外眦,再折转至耳中,另一支脉由颊上行过鼻侧自内眦与足太阳经相接。发生病变时,主要有咽喉干燥、耳聋、目黄、面颊肿痛和沿本经循行的上肢部位疼痛等症状。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 十二正经之一。原称肺手太阳之脉,循行路线是:由中焦起,下络大肠,回绕胃上口(贲门),贯膈属肺,自气管横出腋下,沿上肢内面之桡侧入寸口,人鱼际,出拇指端。它的支脉,从腕后直走食指的拇侧商在,和手阳明经相交。本经生病时,主要有咳嗽、喘息、气短、口渴、心烦、胸闷、锁骨上窝或沿本经循行的部位有疼痛、厥冷、掌心发热等症状。如为实证,则有肩背痛,伤风、自汗、小便频数而量少等症状;如虚证,除肩背痛外,还有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黄赤等症状。
手太阴经别 手太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太阴之正。在腋前从手太阴肺经分出,行于手少阴经之前,入走肺,向下散入大肠;向上出于缺盆,沿喉,复与手阳明大肠经汇合。
手太阴络脉 手太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手太阴之别。脉从腕关节桡骨小头上的列缺处分出;和正经并行,直入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发生病变时,实证手腕的掌部发热;虚证则遗尿,小便频数。
手提法 手提法 正骨手法。患者取立位,助手从高处握患者双臂,将其提起,使之悬空。术者在患处按压整复。用于脊柱骨折错位。
手心毒 手心毒 指手掌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于腱膜强韧,炎症可向深部蔓延,不易破溃,疼痛难忍。有的可穿透手背,流脓而愈。所以又名“穿掌毒”。
手心热 手心热 阴虚证候之一。多见于内伤劳倦、肝肾阴虚、热病伤阴之证。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正经之一。原称大肠手阳明之脉。循行路线是:起自食指的拇侧上缘。经第一、二掌骨间,上腕,经上肢伸侧前缘上肩峰,与诸阳经相会于大椎穴处,再向下经乐山有上络肺,下膈属大肠。它的支脉,从锁骨上走颈部,过颊,入下齿龈,回转至上唇,两脉于人中处左右交叉,夹行于鼻孔两侧,与足阳明经相接,发生病变时,主要有牙痛、颈部肿大、目黄、口干、鼻流清涕或出血、喉中肿痛、泄泻、痢疾,以及沿本经循行部位的肢体疼痛等症状。实证可有沿本循行部位的发热、肿胀;虚症往往有寒颤的症状。
手阳明络脉 手阳明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手阳明之别。脉从腕后三寸的偏历穴分出,走向手太阴肺经;其支脉从偏历穴向上,沿臂经肩髃上行到下颌角,遍络于牙齿;另一条支脉,从下颌角处进入耳中,与聚集在耳部的许多主要经脉相会合。若发生病变,实证多龋齿、耳聋;虚则齿冷、胸膈痞闷。
手阳明之别 手阳明之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手阳明之下。在手部从手手阳明大肠经分出,沿着臂、肘、臑、肩部,分布于胸膺乳房等部位;它的分支从肩髃部分出,进入项后柱骨,下挟大肠,属于肺;向上沿喉,复出缺盆与手阳明大肠经汇合。
手针 手针 是针刺手部穴位的一种针刺疗法。穴位分布于手掌,手痛和手指的前后侧。施针时按特定病理反向穴位探测压痛点。针刺三、五分不等。刺痛愈重愈好,以不伤及骨膜为限。一到三分钟痛止出针。根据锥体交叉神经支配特点,右侧病针左,左侧病针右。治疗效果以哮喘、夜尿较好。
手支法 手支法 正骨手法。用于肩关节脱位。患者取正坐位,一助手于健肩双手环抱患侧腋下,术者外展患臂与助手相对牵引,待有活动时,屈患肘成直角,医者转向伤者背后,但脏部仍需牵引,一手拇指伸至腋窝,向外支肱骨头,同时另手内收肘部,感到复位滑动,复位即成功。
手指脱骱 手指脱骱 即手指关节脱臼。
手拽法 手拽法 正骨手法。双手握患肢用力拔伸,以使髋关节复位。
手足汗 手足汗 手足常潮湿多汗。发热者属阴亏血虚;发凉者属中阳不足。
手足逆冷 手足逆冷 即手足厥冷。
手足软 手足软 五软之一。即手足软弱无力,为脾胃肝肾虚弱的表现。
手足心热 手足心热 两手掌部中央处和两足跖面中部自觉有发热感。多为阴虚所生内热,或火热内郁所致。
手足躁扰 手足躁扰 指手足扰动不宁。有虚实之别。实症常伴有心热口渴,或腹胀痛、大便秘结等实热证候;虚证多伴有神倦昏沉、肢冷、脉微等元气将脱,神志不能自主等症。
手足厥冷 手足厥冷 指手足民冷感逆行到达膝、肘以上部位。也叫“四肢逆冷”,简称“四逆”。其原因有寒热不同。因寒而起的多为阳气素虚,不能温通四肢所致。表现为怕冷,睡眠不足,下利清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等。因热而起的多为热郁较深,气机不畅,而致手足逆冷,并伴有心烦不安,身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沉数有力等内热的证候。
手厥阴经别 手厥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心主之正。从厥阴心包经分出,在渊液穴下三寸入胸中,分别连属上、中、下三焦,上行循喉,出于耳后,在乳突也与手少阳三焦经汇合。
手厥阴络脉 手厥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手心主之别。脉从内关穴分出,向上两筋间沿着本经循行,维系心包,联络心系-联系心脏的组织。若发生病变,实证表现为心痛;虚实表现为头强不能俯仰。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十二正经之一。原称心主手厥阴包络之脉,循行路线是:起于胸中,出心包络下过横膈,络三焦,它的支脉沿胸中横行至腋下三寸处,又上至腋窝下,沿上肢的内侧,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少阴经之间,下肘过腕入掌,终于中指点末端,又有一支脉从掌心分出,终于无名指末端,交手少阳经。发生病变时,主要有心烦、心痛、心悸、面赤、目黄、喜笑失常,以及沿本经循行部位有拘挛、肿痛、手心发热等症状。
守气 守气 气功术语。即意念专注,守候丹田中之真气,不使其走失。意同于“神守天息”。
守窍 守窍 气功术语.谓意守一定部位。如意守丹田、膻中、命门、会阴、涌泉等。参见凝神条。
寿世保元 寿世保元 书名。明·龚廷贤(子才,云林)撰于17世纪初叶。10卷。卷一介绍有关诊断治疗的基础理论;卷二至十分述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本书收集了较多的方药和治法,取材较广,选方也多切实用,并附有医案。今有排印本问世。但龚氏的著作颇多,本书是补其前著《古今医鉴》、《万病回春》、《种杏仙方》、《云林神彀》、《鲁府禁方》五书之厥.意在求全.因之有不少重复之处。
寿世新编 寿世新编 书名.清·尤乘撰,2卷。上卷论未病摄养之方,下卷论既病服药之法。皆为普及卫生知识之书,非专业著作。
寿台骨 寿台骨 指颞骨乳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寿台骨,即完骨,在耳后”。
受如持虚 受如持虚 形容得病容易,象空容器受物一样.
受盛 受盛 接受,容纳.
受盛之腑 受盛之腑 指小肠。小肠是受纳胃腐熟过的水谷以进行泌别清浊的部位,故称之。《灵枢·本输》:“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
枢持 枢持 出自《素问·皮部论》。少阳经的阳络称为“枢持”。少阳居三阳经的表里之间,司内传外达,所以称“枢持”。意思是掌握内外出入的关键。
枢儒 枢儒 出自《素问·皮部论》。少阴经的阴络名“枢儒”。儒即柔。少阴经是三阴经开合的枢纽,阴气性柔顺,所以称其络脉为“枢儒”;
枢折挈 枢折挈 关节转动不灵,如枢纽折断一样。
术 术 中药白术、苍术的简称。
术数 术数 出《素问·上古天真论》。①调养精气的方法。②大自然或自然事物的规律。③占卜以测定人事的吉凶祸福之术。
束骨 束骨 ①指足外侧第五跖趾关节的部位。②穴名,位于第五跖趾关节后上方之凹陷处。
双盘膝 双盘膝 练坐式气功的一种坐法。盘坐中的一种 ,可坐于宽大的矮方登上,也可坐于木板床上,下垫褥子或蒲团均可。坐的姿式是:正身端坐,直背平肩,腰、脊、顶、项正直,两手呈仰掌,左右重叠,或轻轻交握,将下一手的拇指放在上一只手的掌心。垂放于脐下。或将两手轻轻“握固”,分置于左右膝上,两小腿相交错结盘,两脚 内翻,脚心向上,脚 背相交错地置于左右股上,其它眼、耳、鼻、舌的姿式要求与一般练功要求相同。这种坐法自佛教的“禅宗”和“密宗”,很不易行。现在练功者已很少采用。
双转辘轳 双转辘轳 保健功功法之一。两肩和手臂左右交替轮转为“转辘轳”。左右各二十四次。此法有锻炼上肢关节和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
水 水 ①病证名。即水肿。②五行之一。
水病 水病 即水肿。
水不涵木 水不涵木 即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出现肝阴不足,虚风内动的病证。表现为低热、眩晕、耳鸣、耳聋、腰酸、遗精、口干、咽燥、手足蠕动、甚则抽掣。
水不化气 水不化气 指水液代谢功能障碍。水液参加体内代谢,一部分化气消耗,一部分被人体利用后排出体外。若水不化气,停聚于体内,即能形成水肿。
水喘 水喘 指水肿而伴喘者。
水疮 水疮 即水痘。
水底捞月 水底捞月 小儿推拿方法术语。其法有二:①先掐总经,清天河水,滴一点水于劳宫处,用手搧几下,再滴一点水于总筋处,然后用屈曲的中指节往右运劳宫穴,并以口吹气,随吹随运。②由小指尖推向手掌根部坎宫穴,再回转至内劳宫穴,如捞物状,用以退热,降温、
水痘 水痘 临床以发热,皮肤及粘膜分批出现斑疹和丘疹为特点。又名水花,水疱,水疮,肤疹。
水毒 水毒 为下水操作引起的手足皮肤肿胀、发白、起皱、破溃、糜烂的病证。
水飞 水飞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制成细粉的一种方法。即把已经粉碎的药物加水共研细后,加清水搅拌,倾倒出上部的混悬液。然后将剩下的沉淀再研,如上反复操作,至完全成为混悬液为止,将混悬液静置澄清,倾去上面清水,晒干即成。水飞法常用于不易溶解的矿物性药物,如朱砂、滑石、雄黄、炉甘石等。
水府 水府 即膀胱。
水鼓 水鼓 腹腔内积有大量液体,水多气少,腹部胀大,青筋暴露,四肢消瘦或浮肿,或有黄疸,其病理为脾不运化,水液聚积。鼓,也写作臌。
水蛊 水蛊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因水气之毒聚结于内所致。表现为腹渐胀大,动摇有声,形如肿。即水臌。
水谷不别 水谷不别 水湿停留,不能从小便排出,而与大便相混的一种现象。其表现为尿少,大便稀溏。
水谷利 水谷利 或水谷痢。痢下脓血,并在粪便中夹杂有不消化食物的痢疾。
水谷之海 水谷之海 四海之一。即胃。因它的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故称。
水寒射肺 水寒射肺 寒邪和水气侵犯肺脏引起的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或伴有恶寒、发热等。
水花 水花 即水痘。
水火不济 水火不济 为心肾不交、水亏火旺的各种表现。如心烦、失眠、怔忡、心悸、遗精,或头晕、性欲亢进、舌尖红、脉细数,牙齿浮动而痛。
水火相济 水火相济 指心火与肾水,肾阴与肾阳互相协调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
水火之齐 水火之齐 用浸、泡、洗和用火煅、煨、炙、炒等法所制成的药剂。齐通剂。
水火之脏 水火之脏 即肾脏。肾主水又藏命门之火。故名。
水鸡声 水鸡声 蛙鸣。水鸡,指蛙。形容哮喘病人所发出的哮鸣音。
水结胸 水结胸 证名。水饮结于胸胁所致。表现为胸胁闷痛,按之汩汩有声,心下怔忡,头汁出等症。
水亏火旺 水亏火旺 ①即肾水亏,心火旺。肾阴亏耗或命门火偏亢,出现牙齿浮动而痛、性欲亢进、遗精等症。②也指肾脏本身阴阳失调出现的阴虚阳亢病变。
水亏火炎 水亏火炎 ①肾水不足,引起心火独旺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心烦、头晕耳鸣、失眠、舌尖红、脉细数等。②肾本脏阴阳失调,出现阴虚阳亢的病变。
水轮 水轮 古解剖学名词,为五轮之一。即瞳孔部分。其疾患多与肾、膀胱有关。因它们在五行中属水之故。
水苗法 水苗法 人痘接种法之一。取痘痂20-30粒,研为细末,和净水或人乳三、五滴,调匀,用新棉裹所调痘苗在内,捏成枣核样,以线拴好,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通常到第七天即发烧出痘,为种痘成功,此法今已为牛痘所淘汰。但在古代却是一种效果较好的预防天花的方法。
水逆 水逆 病证名。出《伤寒论》。指胃有水饮,饮水即吐发热入水即吐的一种病证。
水漂 水漂 是将药材侵于流水或常换水中,反复漂洗,清除药材中的盐分,腥臭气和毒性。如对昆布、海藻、肉苁蓉、盐附子、紫河车等的炮制。
水气 水气 出《金匮要略》。①指水肿。②指水与寒气相结,水不化气的过程。
水气凌心 水气凌心 指水液停聚而影响心脏。临床表现为心悸、气喘、咳嗽、痰稀、胸闷、小便不利、水肿、气促、不得平卧、口唇青紫等。
水泉不止 水泉不止 即小便失禁。
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 人到新地区出现的暂时性不适应。如食欲不振 ,腹胀,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等。
水丸 水丸 用冻开水、酒、醋或某些药的煎剂等媒介将药粉制成丸剂,称之为水丸。水丸易于溶解,吸收快,颗粒小,易于吞服,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剂型。
水位 水位 运气术语。指冬至前后的各三十天。属终之气。
水泻 水泻 ①病名。指便泻如水状。②中药名。即泽泻。
水形之人 水形之人 气质分类属“水形”的人。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水性流下 水性流下 比喻水湿病易趋向于下部的特点。如腹泻、水肿、下肢倦怠等。
水液混浊 水液混浊 证名。多系小便混浊之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
水郁折之 水郁折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部,内有积水、水肿。折,衰减之意。即体内有积水或水肿,应根据情况分别用温肾利水法、汁法、逐水法、利尿法等治疗之。
水运 水运 运气术语。指运气中水旺的期间。
水胀 水胀 水肿中伴有轻度腹水的病证,开始先眼睑浮肿,继而面部及四肢浮肿,而后引起腹水,腹部胀大,但没有青筋暴露、皮肤苍黄的现象。见《灵枢=五癃津液别》。
水肿 水肿 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在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出现浮肿者,称为水肿。系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水不化气,水液停留所致。《金匮要略》将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又按五脏分为五水。元代朱丹溪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
水珠疮 水珠疮 疮名。多生于头皮。初起皮肤红赤,中心起明亮之泡疹,其形如珠,有烧灼样痛。
水渍入胃 水渍入胃 水饮渗入胃肠。
水疝 水疝 水疝有两种含义。①指一侧或两侧阴囊肿大,痛或不痛,或仅有下坠感,内容为清黄色液者。②指阴囊皮肤瘙痒糜烂,流黄水。
水疱 水疱 即水痘。
私 私 便溺。或单指小便,《左传·襄公十五年》:“师慧过宋朝;将私焉。”
私内中 私内中 在房内大小便。
司命 司命 迷信的说法。掌握人的生死之神。
司气 司气 运气术语。·司天、司地之气,即司天、在泉之气。ˉ司五运之气。
司岁备物 司岁备物 是指按照司岁之年收备药物。这样,药物的气全力厚,因其得到天地的专精之气。例如少阴少阳二火司岁,当收附子、姜、桂等热性药;阳明燥金司岁,当收桑皮、苍术等燥性药;无产阶级阴风木司岁,当收防风,羌活等驱风药;太阳寒水司岁,当收黄连、大黄等寒性药;太阴湿土司岁,当收山药,黄精等甘温药。参见《素问·至真要大论》。
司天 司天 运气术语。司,值掌。司天意为掌握天上的气候变化,司天,定居于客气的第三步气位,统主上半年气候绵总趋向。司天是根据该年的干支符号确定的,如甲子年为少阳君火司天,乙丑年为夶阴湿土司天,根据司天可确定客气的六步气位,如少阴司天之年第三步为少阴君火,依阴阳气数 的多少为序,则知该年的客气的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少阴相火,六之气为阳明燥金。向上逆推则知二之气为阳明燥金、向上逆推则知二之气为厥阴风木,一之气为太阳寒水。如太阴司天之年第三步气为太阴湿土,四之气为少阳相火,五之气为阳明燥金,六之气为太阳寒水。向上逆推则知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一之气为厥阴风木,司天统主该年上半年的气候变化是根据三阴三阳六气的性质确定的。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
死舌 死舌 即木舌。
死胎不下 死胎不下 指胎死母腹,不能自行娩出者。
死血胁痛 死血胁痛 指内外伤所致死血、瘀血引起的胁部疼痛如刺,按之剧痛,疼点固定,夜间痛甚,有时可见痞块、便秘、脉沉涩等症。
死血心痛 死血心痛 又称瘀血心痛、蓄血心痛。指外伤、内伤所致死血、瘀血引起的上腹部痛。
四傍 四傍 指心、肝、肺、肾。
四变之动 四变之动 即阴阳的四季变动。
四德 四德 即春、夏、秋、冬四季。意思是说它们有生、长、收、藏的德性。
四根三结 四根三结 指经脉根于四肢末端,结于头、胸、腹三部,故名,《标幽赋》:“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
四关 四关 ①四肢肘、膝关节。②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③左右合谷、太冲穴。④也指肩、肘、髋、膝关节。
四海 四海 “海”,有百川汇聚之意。凡有汇合现象的器官,均或附一“海”字,如脑为髓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
四极 四极 ①四肢的别称。②四肢的末端。
四季脾王 四季脾王 四时最后的一个月叫做季月,王通旺。古人以五脏配四时,肝旺于一、二月,心旺于四、五月,肺旺于七、八月、肾旺于十、十一月,脾旺于三、六、九、十二月的后十八天,这四个月又都是四时之季月,所以说“四季脾王”。
四绝 四绝 指舌疳、失荣、乳岩、肾岩翻花。绝,谓难治之意。
四六风 四六风 小儿脐风。四六者,指易在第四、第六日发病而言。
四末 四末 ①四肢。②手指和脚趾。
四逆 四逆 ①指心、肺、脾、肾四脏之阴并起而犯肺。②指冷至肘膝以上的症状。
四逆辈 四逆辈 指组成四逆汤的干姜、附子一类温热药物,辈与类的意思相通。
四气 四气 与四性的意义相同,均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这四种不同的药性,是前人根据临床经验概括归纳得来的,能治疗热性病的称寒药,能治疗寒证的称热药,温与热,寒与凉性质一致,仅程度不同,例如,附子、肉桂能祛寒,为热性药;石膏、黄连能清热出版业,为寒性药。此外还有一类性质比较和平,其中也有微寒微温者,称之为平性药,仍属于四气之内,故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四塞 四塞 ①四时之气闭塞不通。②脉象。即脉象不应时的现象。
四失 四失 医疗中的四种过失。
四时 四时 ①指春、夏、秋、冬。②指朝、暮、昼、夜。
四时不正之气 四时不正之气 指四季不正常的气候,如冬天应寒而反暖,春天应暖而寒等,这种异常的气候,可成为致病因素,使体弱的机体发生疾病。
四属 四属 即四肢。
四弯风 四弯风 好对称地发病于肘窝,腘窝等处的一种皮肤炎症,患处皮肤组织粗糙肥厚,瘙痒,时轻时重,迁延难愈。
四维 四维 ①运气术语。指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方。②即四肢。《素问=生气通天论》:“四维相代。”
四畏 四畏 指热的气候不能用热药;寒的气候不能用寒药;凉的气候不能用凉药;温的气候不能用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是谓四畏,必谨察之。”
四淫 四淫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气血亏损,湿毒下注而成,足部指缝间肿痒流水,足底发热。
四饮 四饮 即痰饮、悬饮、温饮、支饮的总称。
四诊 四诊 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的总称。
四诊合参 四诊合参 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在临床上把通过四诊得来的资料加以归纳,综合分析,得出诊断,即称“四诊合参”。
四诊抉微 四诊抉微 书名,8卷。清=林之翰撰于1723年,是一本诊断学专著。作者以《内经》色脉并得的观点为依据,选择古今有关四诊的材料编纂而成,作者将自己的意见编为《管窥附余》一卷。附在书后。本书在脉理阐述和脉象分析上,有独到之处。
四政 四政 运气术语。指金、木、水、火四者的行令。
四肢不举 四肢不举 四肢失去抬举的功能。
四肢不收 四肢不收 撑竿跳软弱无力,活动不能自如。
四肢不用 四肢不用 不用即失去作用。指四肢痿软无力,运动机能障碍,如腿失去站立行走的功能,手臂失去握举的力量等。
四肢拘急 四肢拘急 四肢拘挛收紧,难以屈伸。
四治之能 四治之能 砭石、毒药、微针、灸焫四种方法的治疗范畴和适应症。
四椎 四椎 即第四胸椎。
四厥 四厥 即四肢厥冷。
松 松 静为主练气功的原则之一。松是身体放松,静是大脑安静。两者相互影响,使神志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有利于全身各部功能的调整。
松悸 松悸 即怔忡。
松皮癣 松皮癣 皮肤局限性增厚象松皮一样,故各。是一种顽固性的皮肤损害。原因多为风寒外袭、营卫失调、冲任不调、营卫虚亏等。初起皮肤上有边缘明显和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鳞屑去后,创面露出小的出血点,瘙痒。好发于四肢伸侧的对称部位。
宋慈(1186~1249) 宋慈(1186~1249) 宋代法医学家,字惠父,福建建阳人。曾任典狱提刑等官职。他根据有关的古今法医文献,结合自己的司法经验,写成了《洗冤录》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和最重要的法医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医著作。由于内容比较切合实用,一直被沿用了五、六百年之久,并被译成英、日、朝、俄、德、法、荷等国文字而流传于国外。
宋以前医籍考 宋以前医籍考 书名。日本·冈西为人编。书中收载了宋末以前(含已佚者)的医学书目1860种,分为23类,对于这些医书的出处、卷数、作者、序跋及考证等事项都作了介绍;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苏敬 苏敬 又名苏恭。唐代药学家。曾任朝议郎右监门府长史等官职。《唐会要》等书记载,他因见当时的本草书籍,如陶宏景的《本草经集注》和其它本草书多杂乱而有错误,于是进行整理增修。后又于显庆二年(657年)上书朝廷,建议重修,朝廷遂让李绩、长孙无忌、许孝崇等二十二人与苏敬一起,详细考订增补而成《新修本草》。共成20卷。另外又增《药图》25卷、《图经》7卷。连目录共合54卷。共载药850种。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修正的本草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颁行全国的药典性著作。原书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其主要内容,已在宋代的本草;书籍中保存下来。作者苏敬生平、籍贯皆不详。曾与唐临、徐思恭同撰《三家脚气论》1卷。宋人以避讳赵佶(徽宗)的缘故,把苏敬改为苏恭。
苏沈良方 苏沈良方 书名。又名《苏沈内翰良方》。为北宋·沈括撰《良方》和苏轼撰《苏学士方》合编而成。编者不详。约成书于12世纪之初。原为15卷,现在流传的为10卷本。书中记有各种单方、验方、本草、灸法,养生、炼丹等,并附一些医案。今有影印本问世。
岁候 岁候 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候,侦测.岁侯即侦测一年的时间划分。
岁会 岁会 运气术语。又称“岁直”或“岁位”.凡岁运和年支的五行属性相同,而又当五方之正位的年份,均称“岁会”。岁会指岁运与岁支相会之意。岁会的年份,;均属平气之年。《素问·六微旨大论》:“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在一周的六十年中,有甲辰、甲戍、己丑、己未、乙酉、丁卯、戊午、丙子八个年份属于岁会。岁会年份,居五方之份位,其气属正气,也就是平气,受其影响所发生的疾病也是轻微的。《素问·六微旨大论》:“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者变甚,正则微。”也有说“其病徐而持”。即病势徐缓而病程较长。
岁立 岁立 运气术语。干支相合,组成六十年气运叫“岁立”.
孙不益歇化觉 孙不益歇化觉 清初藏族名医。青海人。撰有《医疗海洋心室简集》、《甘露流》等医学著作。他在塔尔寺设立曼巴札仓,专门培养藏医。
孙络 孙络 指络脉之细小者,又名孙脉。《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孙思邈(约581~682) 孙思邈(约581~682) 唐初,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是一个博通经史百家的医学家。曾受到隋文帝杨坚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召聘。著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福禄论》、《摄生真录》、《枕中素书会》、《三教论》等。其中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最为著名,是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经验编成的。此书从基础理论到各科临床,都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在疾病分类、证候记述、治疗等方面理法方药俱备,有许多宝贵经验。在我国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任由于他的道教信仰,在著作中掺杂了不少的迷信成分,应当加以朝别。
孙一奎 孙一奎 明代医学家。字文垣,号东宿,又号生生子。嘉靖万历年间(1522~1619)安徽新安人。曾到江浙等地求师学医。著有《赤水玄珠》、《医旨绪余》、《痘疹心印》、《孙氏医案》等书。以医术高明而显赫于当时的官场。
所生病 所生病 经脉病候的一类。①经脉所络属脏腑本身的疾病。②脏腑病延及所属经脉,反映经脉循行区域的病证。
苔垢 苔垢 即舌苔;另指舌苔混杂污垢者,多为宿食不化、湿浊内停所致.
苔滑 苔滑 指舌苔湿润光滑。苔滑多为水湿过重的表现,为津液多的表现。其病因多为阴寒凝滞或痰湿内阻。
苔润 苔润 指舌苔湿润。表示津液充盛,未受热邪耗伤。若质淡红苔白,不腻、不厚为正常舌苔。但热入营血蒸动阴气,也可见苔润。不过,有热象存在,可资鉴别。
太白星 太白星 即金星,也称长庚星。三百六十五天绕天运行一周。《素问·我匮真言论》:“其方兴未艾四时,上为太白星。”
太仓 太仓 ①胃。②秦汉时的国家粮库。
太仓公 太仓公 指淳于意。
太冲脉 太冲脉 即冲脉,又有“血海”之称。太冲脉旺盛,可以保持女子月经和胎孕的正常。因而,妇科疾病多与之有关。
太过不及 太过不及 阳年为“太过”;阴年为“不及”。参见干支条。
太极步 太极步 是气功行功的一种。因其步法取法于太极拳的步法,故称太极步。具体作法是:自然直立,两脚左右分开约10厘米;两手交握置于腰背部,或分别按于腰胯部。先是右膝微屈5度,承担体重,然后左腿股部上提与躯干呈90度角,小腿仍下垂,膝腘关节呈90度角,脚背下垂,接着小腿挺直,脚背上翘,脚根前蹬,然后徐徐将腿前落,待脚根、脚掌、脚趾顺次全部着地后,将躯干前移,腿前弓,呈弓步(以膝头不超过脚尖为度),体重转到左腿,右腿伸直微屈,由实转虚,脚掌仍全面着地。接着右腿前移,脚尖着地,置于左脚旁呈虚步,然后右腿股部上提,以后动作皆同于左腿的前进动作。两眼平视前方。这样,半月刊0-30步即可停作。改为散步形式。本式有增强下肢功能和调和气血的作用。适用于练静功转动功时。也有人说,对治疗糖尿病可起辅助作用。
太极拳 太极拳 外功功种之一。目前国内流行颇广。太极拳动作分虚实,如太极分为阴阳。太极拳动作多呈弧形,以像太极图的圆形,太极拳分大架、中架、小架三种形式;有陈氏、杨氏、吴氏、武式、孙氏等派别。但原则是一致的,圴有健身和祛病的作用。
太角 太角 运气术语。谓木气太过。
太角之人 太角之人 人的气质分类属于“太角”的人。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51)书名。宋陈师文、裴宗元著。10卷,是当时朝廷命令“官药所”在补充校订过去药局方的基础上编写的,以为官卖处方的依据,有药典性质。其中也收集了当时医家和散在民间的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应用。
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 (992年)书名。宋=陈昭通和王怀隐著。100卷。本书是收集方剂为主的综合性著作。共分1670门,录方16834首。广泛收集了宋以前的方书和民间验方。论病部分以引入前人者居多,从而保存了一些医学文献。但自己发挥的较少。
太商 太商 运气术语。谓金气太过。
太息 太息 ①指平息呼吸后的延长和间歇,称为“闰以太息”(《素问·平人气象论》)。②叹息。如病人时常叹气的症状叫善太息。
太阳 太阳 ①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二经。太阳有阳气旺盛的含义,太阳经处于人体的表层,是人体抗御外邪侵犯的第一道防线。若阳气不旺盛,毛窍疏张,卫外功能不固密,外邪就得以乘虚而入出现太阳表玣。所以有“太阳为开”之说(见《素问=阴阳离开论》)。②太阳经通常是多血少气的经脉,在针刺治疗时可以出血,但不可以伤气。(见《素问=血气形志》)。③在运气学说上,太阳又是六气之一,是寒气属水的代名称。(见《素问=天无纪大论》)。④即颞颥部。⑤穴位名。
太阳病 太阳病 六经病证之一。与表证的概念相同。风寒邪气初袭体表,正气开始抵抗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苔薄白,脉浮。它又有中风、中寒之分。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数者为中风,又称表虚证。恶寒、发热、头痛、腰痛、身痛、骨节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为中寒。又称表实证。
太阳不迁正 太阳不迁正 运气术语。指“寒水”不迁居正位。即气候失常,春暖变为春寒之意。
太阳腑证 太阳腑证 为邪传膀胱所致,因膀胱为太阳之府之故。
太阳经病 太阳经病 即太阳表证。邪尚未入里,多二便正常,口不渴。
太阳伤寒 太阳伤寒 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司天 太阳司天 五辰、五戌年为太阳司天之年,亦即太阴在泉之年。
太阳随经,瘀热在里 太阳随经,瘀热在里 邪热仍在太阳经,虽由表入,但未传入它经,只蓄于下焦血分的意思。
太阳土 太阳土 即太阳所在之宫的土。
太阳与少阳合病 太阳与少阳合病 太阳和少阳两经的证候同时出现。表现为既有太阳病的头痛发热,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若里热偏盛时,上可以出现恶心呕吐,下可以出现下利、里急后重、肛门灼热。
太阳之复 太阳之复 运气术语。指“寒气”发生致病作用对人体的报复。
太阳之客 太阳之客 运气术语。太阳司天时的客气。
太阳之胜 太阳之胜 运气术语。指“寒气”不按运气规律而预告到达的现象。
太阳中风 太阳中风 是太阳表证的一个类型。表现为:发热、恶风、头痛项强、汗出、脉浮缓等症。属《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证。
太一 太一 即“太乙”。①古人迷信,将“岁”(一年)人格化,称“岁神”为“太一”。②“原道”,宇宙中至高无上的真理。有“太一生两仪,两仪生阴阳”的说法。③元气。④星名。在天龙座肉,属紫微垣。⑤为北斗星头杓所指的方向的地方。⑥至尊无上的意思,即“天符”和“岁会”相合时的名称。见《素问·六微旨大论》。
太医 太医 ①为宫廷服务的医生,也称御医。②对医生的尊称。
太医局 太医局 宋代专门这宫廷和高级官员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
太医令 太医令 为秦、两汉和魏时的官职。掌管医药行政。其下设在太医丞和其它官职。有人认为直到宋都没有此职。
太医署 太医署 隋、唐设置的专门为宫廷和高级官员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
太医署令 太医署令 隋、唐时主管医药行政的官员。
太乙天符 太乙天符 运气术语。又名“天符岁会”和“三合”。即司天、岁运、年支三者的五行属性均相合的称为“太乙天符”。在一周(六十年)中属于太乙天符的有己丑、己未、乙酉、戊午四个年份。这些年份气候的异常变化非常剧烈,受它的影响而发病的病情也非常急剧。甚至会很快死亡(参见《素问·六微旨大论》)。
太乙针灸 太乙针灸 ①又称作“太乙神针”。古代应用的一种药物艾卷灸法。用艾绒掺入人参、三七参、肉桂、乳香、没药、麝香、山羊血、千年健、钻地风、川椒、穿山甲、小茴香、苍术、甘草、防风等十五种药末,每次取药末七八钱,用棉纸一层、高方纸二层(纸宽一尺二寸五分,长一尺二寸),紧卷如爆竹式。施灸时,将一头点燃,以布包裹数层接于穴位上或痛处,每穴灸5-7次为度。适用于肌肉痿弱无力和各种矇寒性慢性疾患。②医书名。清=邱时敏编。内容主要介绍“雷火神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太乙神针”的方法和有关穴道图。
太阴 太阴 ①经脉的名称之一,包括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二经。太阴有阴气旺盛的含义,由于它处于三阴之表,是病邪入三阴的门户。所以有“太阴为开”的说法。(见《素问=阴阳离合论》)。②太阴经通常是多气少血的经脉,在治疗上,可以出气,不可出血(见《素问=气血形志》)。③太阴又是六气之一,是湿气属土的代表名词(见《素问=天无纪大论》)。
太阴病 太阴病 六经病证之一。属于里虚寒证的开始阶段,比较轻浅。表现为腹满呕吐、胃纳不佳,腹泻时痛、喜温喜按、口不渴、舌苔淡白、脉迟或缓等。
太阴不迁正 太阴不迁正 运气术语。指“湿土”不迁居正位。
太阴不退位 太阴不退位 运气术语。指“湿土”不退避正位。
太阴疽 太阴疽 生于肩胛骨处的痈或脓肿。
太阴司天 太阴司天 运气术语。指五丑五未之年。
太阴头痛 太阴头痛 由痰湿困脾,清阳不升所致的头重而痛、痰多身重或腹部胀满,脉沉缓。
太阴在泉 太阴在泉 运气术语。指五辰五戌之年。
太阴之复 太阴之复 运气术语。湿气对人体的报复,即对人的致病作用。
太阴之客 太阴之客 运气术语。即太阴司天时的客气。
太阴之人 太阴之人 人的气质分类,过偏于阴的人。《灵枢=通天》:“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
太阴之性 太阴之性 运气术语。谓湿气不按运行规律而预告到达的现象。
太阴主内、太阳主外 太阴主内、太阳主外 太阴指手太阴肺经,太阳指足太阳膀胱经。即营气主内,卫气主外之意。
太羽 太羽 谓水气太过。
太羽之人 太羽之人 人的性质分类属于“太羽”的人。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太徵 太徵 指火气太过的现象。为运气学名词。徵,五音之一。
太昊 太昊 即伏牺。
叹咀 叹咀 音“父疽”.咀嚼之意.古人粉碎药物的一种方法。
汤 汤 ①热水。②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液汁.⑧中药汤剂.汤,通“荡”,取荡涤之意.
汤剂 汤剂 把一种以上药物加水煎煮(或水中加适量的酒),然后去渣取汁即是汤剂。汤剂是最常用的剂型,有吸收快、便于随证加减等优点。故常用于新病,急病。
汤泼火烧 汤泼火烧 即烧伤。
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 书名。清,汪昂(讱庵)撰。刊于1694年。1卷。本书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按《医方集成》分门,将其组成及主治编成歌诀200余首,每首歌诀均附有简要注释,以便记忆诵读。是一部较受欢迎的方剂学著作。
汤液 汤液 汤剂之古称.
汤液本草 汤液本草 书名。元·王好古(进之)撰。刊于1289年。3卷。上卷载李杲《药类法象》及《用药心法》,附以五宜、五伤、七方、十剂。中下二卷以本草诸药配合三。阴三阳十二经络。仍以主病者为君,臣、佐、使次之。每药之下,先气次昧,再入某经。引文以张元素、李东垣二家为多。所录药物,皆从名医经验而来,虽味数不多,但颇切实用。
陶 陶 通“闭”.
体惰 体惰 出《灵枢·寒热病》。指外伤引起的四肢运动障碍。
体妙心玄 体妙心玄 形体健康,心地自如。
体气 体气 即狐臭,是腋窝的大汗腺分泌的汗液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也称腋臭。多由湿邪浸淫腋下所致,也与父母遗传有关。多在青年期严重,老年时腺体萎缩,症状渐渐减轻。严重者,也可发生于乳晕、脐、腹股沟、阴部等处。
体针 体针 指在机体各经脉穴位处施针的针刺方法。是和耳针、头针等针刺疗法相对而言.
体厥 体厥 病名。出《瘟疫论·体厥》。指瘟疫阳亢已极,全身冰冷的病证。
天 天 天宦的简称。指男子的生殖器短小若无,不能生育。
天朞 天朞 即“天期”。天文学用语,天运行一同之意。即三百六十五度。《素问=气交变大论》:“五运更治,上应天朞”。
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 自然界的规律。
天甸 天甸 闪电。
天钓 天钓 以眼睛上翻为特征的小儿惊风证。原因为乳母热毒入乳。小儿食后不化,致心肺生热,痰郁气滞,加上外感风寒,壅塞胸中,表现为突然起病,高热抽搐,手足瘛疭,两目上翻,甚者角弓反张。若在初生狐发现此种症状,多为破伤风,若在幼儿时间,多见于高热病引起的抽搐。
天符 天符 运气术语。司天之气和岁运的五行属性相同的称为“天符”,天符即岁运与司天之气相符合之意。《素问=六微旨大论》:“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木运之岁上见厥阴;水运之岁上见太阳。”是“天之与会也”,故《天元册》曰“天符”在一周,六十年中属于天符的有丙辰、已丑、己未、乙卯、乙酉、丁巳、丁亥、戊子、戊午、戊寅、戊申十二个年份。天符之年的气候变化剧烈,受它的影响而发病的病情也较急速危重。
天符岁会 天符岁会 即太乙天符。
天覆地载 天覆地载 天覆盖,大地运载。
天纲 天纲 指天文的大纲。见《素问·五常政大论》。
天宫 天宫 八卦“离”位之宫,太乙夏至进所处的位置。
天官 天官 ①指耳、鼻、口、目、形体等和外界相接触的感觉器官。②指五不男的一种。即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或隐睾,因而无性谷和生育力,官为宦之误。
天鬼门 天鬼门 词见《素问=汤液醪醩论》。“鬼门”疑为“魄门”之误。根据“肺藏魄”、“肺合皮毛”的理论,“魄门”就是“汗孔”。开鬼门就是开放汗孔,使汗液流出,即“汗法”。
天癸 天癸 出《素问=上古天真论》。又称元阴,与肾气盛衰有关。初生时,肾 尚微,待到一定年龄始能充实,男子二八(十六岁)女子二(十四岁)肾气旺盛,始有精液和月经称为天癸至,实际上指性的发育开始成熟。
天和 天和 运气术语。即正常的气候运行规律。“无伐天和”,指不要违反运气学说所指的正常气象运行的规律。
天化 天化 运气术语。天清之化。
天火 天火 即丹毒。
天忌 天忌 在天的运行中应当“避忌”的时间,如年有“年衰”,月有“月空”之类。是一种比拟的说法。《素问·八正神明论》:“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这也是古代医学家根据自然界气候星辰变化影响人体气血变化情况总结出的针刺时的宜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①天寒天阻挠时人的血液循环不畅,卫气内沉,不要针刺 ;②月牙刚生,血气刚显流利,卫气刚开始畅行,针刺时不要采取泻法,用泻法易引起脏气虚弱;③月正圆时人的气血充实,肌肉坚强,在针刺时不要采取补法,用补法使气血溢于肌表,脉络中血液留滞,会犯“重实”(两实相加为“重实”)的毛病;④月黑无光时,人的肌肉减弱,经络空虚,卫气衰微,不应该针刺,针刺会造成经气的紊乱;⑤要使病人避免来自八方的虚邪贼风的侵袭,以免伤骨伤脏,病邪深入,针刺很难收效,古人的这些说法和经验是否可靠,应在的针刺疗法涉及的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天忌日 天忌日 不可用针的日子。
天灸 天灸 属冷灸、无热灸。是应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于穴位或患部,使局部有烧灼或痛痒感,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有毛茛叶、蒜泥、吴萸、蓖麻子、甘遂、白矾等天灸法。
天雷 天雷 八卦“艮”位之宫。“太乙”在立春时所处的位置。
天落 天落 引药上行,上提的疗法。
天命 天命 天赋的寿命。即正常的生理寿限。
天内 天内 星名。
天泡疮 天泡疮 为皮肤发泡性疾病,其特点是水泡成群,疮壁菲薄而透明,泡体大小不等。小如豌豆,大如鸡蛋,容易破溃,溃后流出黄水。破后基底很浅,渐结黄痂,脱落后皮色淡红,多发于小儿和儿童。好发于身体祼露部分,如颜面、手足等处。多由心火脾湿,又受酷暑湿薰蒸而成。
天蓬 天蓬 运气术语。火气升天被抑制的现象。即“水正之宫”,《素问=刺法论》:“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
天人 天人 ①古指天和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②指天理和人欲。③古代道家所说的能顺应自然道理的人。
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 指人和自然界的相应关系 ,四时气候变化对机体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在辩证论治时,将这此因素考虑在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是天从相应学说的积极方面,所谓天地和人体结构都相合的说法是不合理的部分,应批判地对待。
天师 天师 指岐伯。
天寿 天寿 生理寿命。
天枢 天枢 ①词见《素问·六微旨大论》。枢纽,枢机。居阴阳二气之中为天枢,也就是气交之中,又手之中点为枢,所以人体脐旁有“天枢”穴。②北斗七星的第一星。
天数 天数 人生自然寿命的期限。
天信 天信 信、信实、信用。天气按照时令迁移而变化称为“天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天刑 天刑 运气术语。有天的刑法之意,在运气学说为年岁的冲克。《素问·本病论》注:“《玄珠密语》云:”阳年三十年,除六年天刑,计有太过二十四年,除此六年,皆作太过之用,今不然之旨“。
天行赤眼 天行赤眼 亦称 两面三刀行赤热。病名。出《世医得效方》。由风热毒邪,时行疠气所致。呈暴发性和流行性。表现为眼睑、白睛红赤浮肿,痛痒交作,怕热羞明,眵泪粘稠,甚则流淡红血泪,黑睛生翳等。
天虚 天虚 天数不及,叫“天虚”。《素问=本病论》:“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又遇厥阴司天,天数不及,即少阴作接间至,是谓天虚也,此谓天虚人虚也”。
天玄 天玄 词见《素问·遗篇刺法论》。“至真之要,在乎天玄。”按张景岳的解释,天玄即先天元精。玄、黑色,是北方肾水之色,肾藏精,所以天玄就是在元精,气功家谓“精能化气”,练气功最初阶段就是练此先天元精,使它仳气,成为气化的物质基础。
天乙 天乙 亦作天一。星宿名,属紫微垣。
天运 天运 运气术语。天体的运行。
天之大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 天之大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 在这里,德与气是统一物的两个侧面。即地给我以有形之气,天给我以功能之德。天是气的功能表现,气是德所依附的有形结构。如“天有肇生之德,地有成形之气”。
天柱 天柱 ①指本气稓天时被抑制的现象。特指“金正之宫”。《素问·刺法论》:“术欲升而天柱窒抑之”。②星官名,属紫微垣。共五星,在天龙座内。③颈椎。
天柱倒 天柱倒 天柱,颈骨,天柱倒又称天柱骨倒,指颈项痿软,无力抬头。
天牝 天牝 即“天玄”。
田父 田父 一种大型蟾蜍,能食蛇,其蟾蜍用于治疗蚕咬伤。
条剂  条剂  将药末粘附于消毒纸捻上,或将药末加入粘合剂捻成细条插入疮口,清除败脓腐肉,以利于创口的愈合。
听声膏 听声膏 闻诊方法之。闻者,听也。临床上,医生从病人的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呻吟等的强、弱、急、慢、高、低以作为辨证的依据。
听息  听息  气功术语。即耳听自己的呼吸之气是否有声、有风、有喘不合乎“息相”,这是初学练功时,使精神专注于内检验气息是否协调的方法。
廷孔 廷孔 指女性尿道外口.
同病异治 同病异治 即相同的病证可根据不同的病机,采用不同的治法。如同一个感冒,由于有风寒证和风热证的不同,治疗就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之分.
同地化 同地化 运气术语。地,指在泉。“同地化”指岁运和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其中属于太过之年的为“同天符”;属于不及之年的为“同岁会”。
同身寸 同身寸 出《千金要方》,是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①中指同身寸:取病人中指中节屈侧两横纹间的距离为一寸;②拇指同身寸:取病人拇指末节的横纹宽为一寸;⑧目横寸:取病人内外眦角间的距离为一寸;④一夫:取病人二至五指合并时的最宽横径为一夫,即四横指为一夫。至今这些方法仍在临床上应用。
同岁会 同岁会 运气术语。凡岁运和在泉的五行属性相同而又属于不及的年份称为“同岁会”。一周(六十年)中,属于同岁会的有辛丑、辛未、癸卯,癸酉、癸巳、癸亥等。六个年份。这些年份,属于平年,同于岁会。参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同天符 同天符 运气术语。凡岁运和在泉;的五行属性相同,而又属于太过的年份称为“同天符”.一周(六十年)中,属于同天符的有甲辰、甲戌、庚子、庚午、壬寅、壬申等六个年份。这些年份气候的异;常变化和它发病的影响与天符年份相同。参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同天化 同天化 运气术语。天,指司天。同天化指岁运与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即“天符”。
投 投 抛向。引申为“抛弃”。
投火拔罐法 投火拔罐法 拔罐法之一。将易燃小纸片投入罐内,迅即罩于应拔部位。是一种利用空气加热膨胀冷却后产生负压,以使局部充血的治疗方法。
头风 头风 头痛的一种。大多持续时间较长,发作不定,来势突然,疼痛剧烈,象风一样的突然而至,故名头风。本病或为痰涎风火,或为风寒入侵阻遏经络,致使气血壅滞而得病。其部位或偏或正,并向眉部放散,甚至睁眼抬头,也会使疼痛加剧。
头风白屑 头风白屑 即白屑风。
头骨 头骨 泛指头、面部诸骨。
头汗 头汗 表现在头面部的多汗症。
头角 头角 即额角。
头面疮 头面疮 多见于小儿。表现为面部潮红,瘙痒起疹,破溃后流脓水,多反复发作,可蔓延到全身。
头强 头强 指颈部转动、俯仰不灵,可见于痉病、惊厥、落枕和温病。
头热 头热 ①自觉头部发热。②他觉性头部发热。
头软 头软 五软之一。表现为头项软弱无力,不能抬举。
头上本大 头上本大 指寸脉小,尺脉大。
头髓 头髓 即脑 。
头痛 头痛 泛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头部疼痛症状。其病因或为外感时邪的发热性疾病,或为痰湿为的颅内疾病,或为血虚精亏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或其它疾病伴随的症状。另外尚有头痛、偏头痛、雷头风、脑风等。因而要仔细检查,详加辩证,以判断它的标本缓急。
头为苦倾 头为苦倾 头倾斜而不能直立。
头项办 头项办 即头软。
头项强瘮  头项强瘮  即头部强硬而痛。急性者与温病有关;慢性者多考虑风湿。
头眩 头眩 指头部的昏晕感。
头摇 头摇 指头部不自主的摆动和颤动。为“风”的常见症状。
头胀 头胀 头部的胀重不适感。其病因多与内、外湿邪原状有关。
头针 头针 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和皮层各区在颅表的投影,确定出头针刺激区,按区进行针刺治疗,就是所谓“头针”。在现有资料中,头针共有13个刺激区:运动区、足运区、感觉区、足感区、舞蹈震颤控制区、晕听区、视区、平衡区、语言二区、运用区、胃区、胸腔区、血管舒缩区。一般选用五寸长毫针,将针平刺皮下有关刺激区。要求加快提转频率,每分钟240-260次,行针2-3分钟,留针5-10分钟,象这样留针3次后起针。10次为一疗程,两次间隔3-5天,头针常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各种疾患。
头重 头重 拽善重坠,不够清爽。多为某种疾病的伴随症状,如湿邪为患,外感表证。痰湿中阴,阳明实热,气血虚弱等。
秃疮 秃疮 又称白秃疮、白瘌痢.因头部发生白色鳞屑,易使头发脱落,故名。是一种由真菌感染的皮肤传染病。初起为毛囊性丘疹,上复以白色鳞屑,逐渐扩大,呈单个或多个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片灰白色鳞屑斑。发枯脱落,形成秃斑.愈后头发可再生.
图经本草 图经本草 书名。宋·苏颂撰。苏氏将《嘉祐本草》添上药品图象而成。书成于嘉祐6年(1061)。
图注八十一难经 图注八十一难经 即《图注难经脉诀》的部分内容。参见该条。
图注难经脉诀 图注难经脉诀 书名。明·张世贤注,刊于1501年。是张氏《图注八十一难经》(8卷)和《图注王叔和脉诀》(4卷)二书的合刊本。对《难经》用注文加图解的方式注释为其特点。余无所长。
土不制水 土不制水 即脾土虚弱不能制约肾水造成的一组水肿证候。临床表现为水肿、痰饮等证。
土风疮 土风疮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风尘进入皮肤所致。状如风疹而头破,时好时发。类似丘疹性荨麻疹。
土生万物 土生万物 五行学说应用于人体的一种类比说法。即将脾胃比喻为滋生万物的大地。认为机体的各种营养成分均来自于胃的受纳和脾的吸收输布。
土喜温燥 土喜温燥 五行学说中对脾脏生理的解释。即脾主运化,温燥则运化健旺,吸收正常。若水湿过盛或过食生冷,就会影响脾的运化,从而造成湿浊同停,导致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等证。
土形之人 土形之人 属五行土象的人。表现为皮色黄、头大、面圆、肩宽、大腹、小手足,上下均称,助人为乐,喜秋冬不喜春夏。
土郁夺之 土郁夺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脾胃(土)壅滞,郁而不化,用攻下(夺)的办法治疗。多指湿邪郁阻脾胃,应根据其属寒、属热,分别用苦温化湿或苦寒燥湿的方法进行治疗。
吐法 吐法 八法之一.用物理刺激或催吐药使病人呕吐流涎,以清除胃内有害物质的方法。多用于食物中毒、宿食停滞;痰涎阻塞等实证.虚证病人慎用,或用性能缓和的催吐剂。老弱、气衰、妊娠、产后、失血、失水等病人禁用。吐法的代表方剂有瓜蒂散(涌吐痰食)、三圣散(涌吐风痰)、稀涎散(开关稀痰)、参芦饮(用于虚人痰涎壅盛)等.
吐纳 吐纳 即吐故纳新.吐为呼,纳为吸。是古代人利用深呼吸治病的一种方法,类似于今天的气功。
吐清水 吐清水 见《古今医统》。脾胃虚寒,痰饮停积、宿食不化及虫扰等均可出现口吐清稀唾液的现象,
吐舌 吐舌 又称弄舌,或吐弄舌.将舌伸出口外长时不收叫“吐舌”.将舌伸出,旋即收回,或伸出口外四面摇动,叫“弄舌”。二者均为心脾实热,热毒内攻心包所致。
吐矢 吐矢 矢,即屎。吐矢,即呕吐物中带有粪便。多见于肠道梗阻的病人。
吐酸 吐酸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反酸。指胃中酸液上泛出口中吐出。
吐蚘 吐蚘 证名。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即呕吐蛔虫。蚘,蛔虫。
吐涎沫 吐涎沫 出《全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指口中涎多或呕吐涎沫多属饮邪.治宜温化。
吐血 吐血 病证名.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并治》指上消化道出血并由口中吐出。其色暗紫,可混有食物残渣。
兔产脑  兔产脑  新鲜的兔子脑。
兔唇  兔唇  又名兔缺,俗称豁嘴,为先天性的口唇缺裂
兔缺  兔缺  即兔唇。
吞酸 吞酸 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文称咽酸、吐酸、返酸。即泛吐酸水。临床上有寒、热之分。吐酸而兼有胸脘闷胀、嗳气、苔白者,属寒证。吐酸兼见心烦,咽干,口苦者,属热证。
托法 托法 即内托。
托疽 托疽 指膝关节的肿疡而有脓者。
托盘疔 托盘疔 指手掌腱膜下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易于向手背部扩散。
妥委 妥委 雍容自得,安重的样子。《灵枢·通天》:“阴阳和半之人,其状委委然。”
哇 哇 又作坎。张大口的样子。引申为张大口运气。《灵枢·本枢》:“咕不能欠”。
外八方 外八方 旧推拿穴位外八卦之今名。
外八封 外八封 推拿穴位,位于手背中心周围八个穴位的总称。
外吹 外吹 指产后乳房肿毒或乳痈。过去认为是婴儿吸奶将鼻孔中的凉气吹入乳房 所致,故名。实际上是一种外伤性感染。
外丹 外丹 语出《抱朴子》。冶炼所谓五金八石等矿物质而成的一种化合物,称“外丹”。古人误信其可以长寿,受害者甚多。但对化学和冶金术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外风 外风 外感风邪,与疾病过程产生的内风相对而言。
外辅骨 外辅骨 即腓骨。
外腑 外腑 即三焦。
外感 外感 感受六淫、疫疬之邪而发生的疾病叫外感病。因邪由外来,故名外感。
外感不得卧 外感不得卧 指外感病引起的失眠。不得卧,失眠之意。
外感头痛 外感头痛 指感受外邪所致的一类头痛。表现为起病急、头痛持续并伴有外感的其它证候。
外感胃脘痛  外感胃脘痛  感冒伴有上腹部疼痛不适者。
外感温病。 外感温病。 即新感温病。
外感腰痛 外感腰痛 多指湿邪与其它外界致病因素相结合造成的一类腰痛。如风湿腰痛、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等。
外功 外功 气功功种分类的一个类别,是和“内功”相对而言的。所谓外,就是指机体外部,“外功”就是锻炼外部肢体的功法。练外功主要表现在外面肢体的运动上面,即所谓“外练筋、骨、皮”,但练外功也要练气,锻炼呼吸,即所谓“内练一口气”。所以内外功只是大体上从形式上来划分,而又不能截然分开。按摩保健功。保健操、太极拳,以及各种武术,都属于外功范围。
外寒 外寒 ①外感寒邪所致之病。②体表阳气不足,形寒怕冷。
外呼吸  外呼吸  气功术语。即口唇呼吸,也即后天呼吸。
外经 外经 指经脉在体表的部分。如腧穴中的荥穴、腧穴,老师外经的穴位。参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外科补法 外科补法 外科治疗疮疡内服药的三大治法之一。即内服补养药物,增强机体抵抗力,以利于组织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法。适用于疮疡后期热毒已去,身体虚弱的病人。在临床应用上和内科治疗虚损证一样,可根据气、血、阴阳的偏虚而投以滋补方剂。如气虚的给予四君子汤,血虚的给以四物汤,气血双虚的给以八珍汤,阴虚的给予六味地黄丸,阳虚的给予右归饮等方剂。
外科大成 外科大成 书名。清·祁坤(广生)撰。刊于1665年。4卷。全书共分32部,每部又各分子目。对疮疡的治法收集较为完备。治法以清、消、托、补诸法为宗。也颇重视刀、针等外治法。后其孙祁宏源以此书为基础,编为《外科心法》,收入《医宗金鉴》中,故其影响较大。今有排印本问世。
外科精要 外科精要 书名。宋·陈自明(良甫)撰于1263年。3卷。为我国较早的外科专著。本书重点论述痈疽发背的诊断。鉴别及灸法用药等;主张痈疽疮疡之类疾病应辩证论治和内治、外治相结合;强调对证用药和不失先后次序才能收到良效。是外科疾病辩证论治和内治的倡导之作。
外科精义 外科精义 书名。元·齐德之撰于1335年。2卷。上卷为论辨及治法35篇;下卷为汤丸膏丹145方。附以《论炮制诸药及单方主疗疮肿法》。本书强调了外科病的内治法,对以后外科辩证论治方面的发展,颇具影响。
外科理例 外科理例 书名。明·汪机(石山、省之)撰于1531年。8卷。分154门,创刊方156首。其特点是附有较多 的医案,主张治病要强调元气的充实,投药应先固根底,不轻用寒凉。这种观点对外科的辩证施治有一定影响。也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处方多能随证而变,不拘成法。今有排印本问世。
外科启玄 外科启玄 书名。明·申斗垣撰于1604年。12卷。对外科病的治法,有图、有方。有论120余篇,方1千余首。所举治法,多切合实用。
外科枢要 外科枢要 书名。明·薛己撰于1571年。4卷。本书前一部分为总论,概论疮疡的诊断和辩证要旨;后一部分为各论,以外科病证为纲,将全身疮疡分为30余种,圴论述其证治并附有作者自己的医案。
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 书名。明·陈实功(若虚、毓仁)撰于1671年。有4卷和12卷两种内容相同的本子,是一部较好的外科专著。所述疾病百余种。每病均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医案及选方。在治疗上内外并重。在内治法上强调调理脾胃的重要性。具体治疗,多主张用托补二法。外治法上常用刀、针、腐蚀药等“开户逐贼”的方法,“使毒排出为第一”。他一反传统的外科做法,在外科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如截肢、气管缝合、鼻痔摘除,下颌脱臼整复、痔核挂线以及某些肿瘤的治法等。因而对中医外科的影响较大。
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证治全生集 书名。清·王维德(洪绪)撰于1740年。1卷。本书是祖传医术和作者的临床经验整理而成。主要叙述痈疽疮疡的诊治。把复杂的外科疾患分为阴阳两大类。如痈为阳证,疽为阴症。而对阴证的鉴别和治疗特别重视,主张以“阳和通腠,温补气血”的原则治疗阴证。并自创阳和汤、犀黄丸等运用于临床。对慢性炎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本书也有其守旧的一面,即也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刀、针等外科手术的应用。此书简明实用,今有排印本问世。此外尚有清末马文植的评注本。
外廉 外廉 外侧缘。廉,“缘”之意。
外门 外门 指针孔。《灵枢=官能》:“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灵枢=九针十二原》:“外门已闭,中气乃实”。
外气 外气 气功术语。即经口鼻吸入的大气,亦即后天呼吸之气。
外气拂郁 外气拂郁 体表无汗而有郁热的感觉。
外取 外取 即外治。
外伤 外伤 ①与内伤相对而言。指外力刺、打、压、砸、跌、仆等所致的皮肤、肌肉、骨骼等处外观可见的创伤。②与七性内伤相对,指六淫外邪等外部致病因素所伤。如伤风、伤寒、伤暑、伤湿、伤火。
外伤滑胎 外伤滑胎 有习惯性流产史的病人。又因跌、仆、闪、挫、性交等出现流产征兆的一种情况,如腰酸腹痛、胎动不安、阴道流血等。
外肾 外肾 即阴囊,或男子的外生殖器。《医学入门=疝》:“外肾累垂,玉茎挺急”。《医门捧喝》:“若七情乍动,相火立现,如欲动则外肾举。”
外肾吊痛 外肾吊痛 即阴囊坠痛
外肾肿硬 外肾肿硬 即阴囊因各种炎症造成的发肿发硬现象。
外湿 外湿 外界与水、湿、雾、露等潮湿环境有关的致病因素。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书名。唐·王焘撰于752年。40卷,是唐代一部规模宏大 的综合性医学著作,收集了许多唐代以前的方书分类选编而成,从而保存了不少古代医学文献。全书将内、妇、儿、五官各科,以及采药、制药、服石、腧穴、灸法等内容编为1104门,载方6000余条,其编写方法是每门先论后方,顺序井然,所选各书资料均著明出处。因而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后人通过它辑出了不少晋唐间许多已经佚失的著作。
外邪 外邪 泛指各种外在的致病因素。或风、寒、暑、湿、燥、火。即所谓六淫。
外因 外因 与外邪同。①泛指各种外来致病因素。②古代病因分类法之一。指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
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 即阴痒。
外痈 外痈 怀内痈相对而言,指发生于皮肤肌表,肉眼可见的各种化脓性感染。如蜂窝组织炎,急性脓肿等。
外障 外障 眼部疾病,与内障相对而言。指发生在眼睑、两眦、白睛、黑睛等处外观可见的眼部疾病。
外证 外证 ①广义上的指发生于人的体表,能够用肉眼或触摸直接观察到的,有局部症状可凭的疾病,通称外证。例如痈、疖、疽、疔、流注、丹毒、岩、瘰疬、流痰,以及眼、耳、鼻、咽喉、口腔、皮肤、肛门等部位的疾病和意外损伤等。②由于医学的发展,分科愈来愈细,近世多指外科、皮肤科疾病。
外痔 外痔 位于肛门齿线以下的痔。是痔下静脉丛扩展曲张所致。初起较小,逐渐增大,较硬而不出血,肛门部有异物感。若感染时,可肿胀、疼痛。
外治 外治 即非口服而是通过体表进行的治疗方法。它包括药物、物理、手术、手法、固定法、功能锻炼、针灸、火罐等疗法。
外治法 外治法 即外治。泛指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各种非口服疗法。因之,也称外取法。参见外治条。
外眦 外眦 又名锐眦。即外眼角。
外踝 外踝 又名核骨。即腓肌下端的外踝。
外踝疽 外踝疽 又名穿拐毒、脚拐毒、鞋带痈、症同内踝疽,但因病位在三阳经,治法与内踝疽不完全相同。
丸剂 丸剂 根据配方,把各药碾碎成细琳,用水、蜜、米面糊、酒、醋或药汁等为赋形剂,制成一定重量的药丸。丸剂有吸收缓慢、药效持久、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方便等特点,是一种临床上的常用剂型。常用于体质虚弱的慢性病,但也有应用于急救的。如安宫牛黄丸、紫金丹、苏合香丸等。有些不适于久煎的芳香贵重药,如安息香、麝香、牛黄等,也常用于丸剂内。有些药性猛峻的药,宜于缓慢吸收,也多制成丸剂,如抵当丸之类。毒性大,不宜入煎的,也宜制成丸剂,如备急丸之类。临床上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完骨  完骨  ①又名寿台骨。指耳后突起的部分。相当于解剖学之颞骨乳突总分。②经穴名。出《素问·气厥论》。位于颞骨乳突后方凹陷处的穴位。是足少阳胆经之穴。穷骨 指尾骨。
宛  宛  ①音义同腕。《灵枢·杂病》:“刺宛骨下。”②郁、宛,郁结或苑积。
宛陈  宛陈  即瘀血。见《灵枢·九针十二原》。
宛陈莝  宛陈莝  即陈腐的郁积或瘀血。《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
宛伏  宛伏  郁结内伏之意。
宛焦  宛焦  郁结焦枯的意思。
宛宛  宛宛  体表解剖部位的凹陷处。
万密斋医学全书 万密斋医学全书 丛书名。108卷。明·万全撰。刊于1549年。为万氏一生著作的汇集。参见万全条。
万全 万全 明代医学家。字密斋。三世业医。初为其家乡湖北罗田县的诸生,后专于医,尤精于痘疹,著有《痘疹启微》、《痘疹世医心法》、《育婴家秘》、《养生四要》、《广嗣精要》、《片玉新书》、《保命歌括》、《妇人秘科》、《幼科发挥》、《伤寒摘金》等多种著作。其中不少家传经验和独到见解。关于他的医术高明的传说很多。一天他在人家作客,看到两个二十多岁的妇女,分说二人都要生天花,一可救,一不可救。后果应其言。有一个豪绅子弟,不佩服他的医术,躲在密帐内装重病,召呼万全诊治。万全说:“吃药已经无济于事了,到第十五天要死的”。富少教训他说:“我根本没有病,不过试试你而已,你连什么叫病都不知道!”事后,这个富少果然在十五天上死了。
汪昂(1615~?) 汪昂(1615~?) 清代医学家和通俗医学读物作家,字讱庵,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43年。原为诸生。到清代即弃举子业,专心于医学,时已31岁。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书。行文浅显扼要,通俗易懂,因而流行较广,为学医的人所乐读。康熙23年(1694),年已八十,尚存。
汪机(1463~1539) 汪机(1463~1539) 明代医学家,字省之,号石山(居士),安徽祁门人。初为诸生,后弃儒学医。他父亲是当地名医。他随父亲学医,行医几十年,终于成为知名的医学家。著有《读素问钞》、《本草汇编》、《运气易览》、《外科理例》、《痘治理辨》、《针灸问答》、《推求师意》、《脉诀刊误》、《伤寒选录》、《医学原理》,对内、外、针灸·痘疹等科,都有自己的见解。也受朱震亨思想的相当影响。主张平衡阴阳,调合气血,四诊合参以诊治疫病;认为温病除伏邪外,还有新感;对于外科病证的治法,强调以消为贵。对太素脉有所批判,但又推崇运气说。认为针能治有余之病,不能治不足之病。他的看法不一定都正确,但他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遵重古人而又不泥古的精神,是可贵的。《石山医案》为其门人陈梅所编。
汪琥 汪琥 清代医学家,字苓友,号青谷子,康熙时常州人。著有《张仲景伤寒论辨证广注》14卷。对《伤寒论》的条文,也有所调整。他主张六经病为合手足经具病;强调伤寒与中寒的区别。其采集书目中,对过去有关《伤寒论》的著作,有不少介绍和评述。本书对《伤寒沦》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王冰 王冰 号启玄子。唐代景云至贞元(710-804)年间人,《唐人物志》:“冰仕唐为太仆令,年八十余,以寿终。”因之,后世常称他为“王太仆”。冰青年时学医于郭五斋堂,被授以张公秘本的《黄帝内经》。据此,分又参考全元起等人的有关注释,经历十二年的时间,在宝应元年(762年),将残缺不全的《内经》整理、补阙、改编,发挥成为今天仍在流行的24卷本。对中医学的承前启后,作出了重大贡献。王冰的其它著作尚有《玄珠密语》10卷、《元和纪用经》1卷、《昭阳隐旨》3卷、《天元玉册》30卷。从主导思想的行文特点看,可能有所伪托,不一定全是王氏作品。王冰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医学家。注释《内经》需要医、药、天文、历法、乐律、地理,以致社会风俗等各方面的知识,和相当熟练的写作技能,可以说是集盛唐文化之在成。王冰之所以通称担负起这一重任,即有高度发达的唐文化做为依靠,也有其个人的原因。这就是分自幼信仰道教,终身爱好养生。信道使他具备了天文、历法方面的知识,养生使他酷爱医学,终于成了能身兼二任,整理《内经》的人物。王冰对医学的主要贡献有三:一、次注《素问》:祖国古代的优秀典籍当不只是《素问》一种。其所以失传,主要是没有得力的人加以整理和注释,以致讹误不堪,面目全非、年久失传。《素问》在当时也面临着这样的命运,王冰是从丧钟下拯救了《素问》。二、传《运气》之学:林亿等人认为《素问》中的《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直要》七篇大论是王冰取自《阴阳大论》补入的,不一定完全可信。但王冰在整理的过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则是肯定的。王冰是精于运气学说的,而且他的着眼点是星体的有规律的运行引起气候的规律性改变,并从运行失常的规律中去找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诊断治疗规律。所以,我们说,对机体与环境相平衡这一规律的认识和发挥上,王冰也是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三、对辩证论治的发挥:王冰是古代任其自流农家肥料中理论和补遗相结合的一个典范。他认为辩证首先要了解脏腑的性质,如肝气温和,心气暑热,肺气清凉,肾气寒冽,脾气妆并,并在此基础上把病变分为运气和非运气两类:再将每 类分为外感或内伤两种。进而细致地辨别其阴阳水火的虚实所在,以决定: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一治疗原则的具体应用。王氏的这些治疗思想对后世的张元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赵养葵等医学流派均有深刻的影响。
王宫 王宫 即頞。古人把鼻比喻为帝王的宫室。故名。頞即鼻梁,又称山根。
王好古 王好古 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曾向李杲,张元素等人学医。著有《此事难知》、《阴症略例》、《医垒元戎》、《汤液本草》、《癍论萃英》等书。另有《医家大法》、《仲景详辨》、《伤寒辨惑论》、《活人节要歌》、《光明论》、《标本论》、《钱氏补遗等书,未见刊行。王氏的医学思想是重视内因在辩证论治上的意义。认为不论内伤,还是外感,都可按六经辩证论治。并主张温补脾肾。对于斑疹类疾病,尤有独到见解。
王怀隐 王怀隐 宋·瞧阳9河南商丘县南)人。开始当道士,住在汴梁(河南开封)建隆观。因医术高明,官尚药奉御,后升至翰林医官使。宋太宗(赵光义)命令他将宫廷所藏验方和各医官家藏验方及各县所献验方编辑成书。他和王(光)佑、郑奇、陈昭迂等根据这一命令。从公元978年到992年,历14年的时间编成了100卷的《太平圣惠方》。其编辑方法是每证均以《巢氏病源》为纲,放在首位,然后续以方药。此书对当时(宋太宗亲为作序)和后世,均有较大的影响。
王开 王开 字启元、镜泽。元代兰溪(今浙江兰溪)或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向窦汉卿学医。开自幼家贫好学,最终精于知,著有《重注标幽赋》(《幽赋》指其师窦汉卿的《针经指南》)、《增注针经密语》及《针灸全书》等。其子国瑞著有《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这些著作均已散佚。散见于其它著作而被保存下来的有《玉龙歌》、《标幽赋》、《天星十一穴歌诀》等。至今尚有影响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也大致来源于这些著作。总之,他们既普及了针灸学,也给它带来了神秘性。
王肯堂 王肯堂 (1549-1613)明·著名医学家,字宇泰,一号损庵,一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万历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福建参政等职。王氏聪明好学,年轻时就成了他家乡的名医,曾治愈其病危的妹妹,后在其父的逼迫下,中断了医业,准备科举,登第后又开始研究医学,积累了不少经验。年老离职还乡,精力集中在医学研究上,并同时为人治病,疗效很高。由于他读书多,知识面广,临床经验丰富而又善于写文章,先后用十余的年时间编写成《证治准绳》一书,其中包括杂病、类方、伤寒、外、儿、妇六科,条理分明,辩证论治,立论平正,内容丰富,为后人所推崇。另著有《医论》、《医辨》、《郁同斋笔尘》。并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在整理、保存中医古代文献上作出了贡献。肯堂八十岁时,忽然患了脾泄证,许多医生 认为是年老体衰所致,用滋补法治疗,结果愈治愈重,最后请李中梓治疗。李对王说:“公体胖多痰,愈补愈滋,应该用猛烈的泻药荡涤才行。你以为对么?”肯堂回答说:“现今世上的医生,只有你和我二人,你开方,我服药,有什么可疑的呢?”于是用巴豆霜泻下“痰涎数升”而愈。
王烂疮 王烂疮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又名王灼疮、洪烛疮、黄烂疮。多由脏腑积热、蕴蒸肌肤,外受湿扡而成。初生如麻粒,渐增大蔓延;甚则泡浆满布周身,溃烂后如汤火所伤。
王履 王履 (1332-1391)字安道。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人。在医学理论上有贡献的医学家。是名医朱丹溪的学生,著有《医经溯洄集》21篇、《百病钩玄》20卷、《医韵通》100卷、《标题原病式》1卷、《医史补传》若干卷。王氏在医学理论上的贡献有三:一。对《内经》“亢害承气”、“四气发病”的阐述:他对“亢则害,承乃制”的解释是:“有制”是正常;“无制”是病变;“承”是“随”,是顺乎规律,其意义是防止疾病的发生;“亢”是“过极”,“害”是“害物”(破坏机体);明确地认识到了“亢”和“承”是机体生化规律对立统一的两个侧面,破坏了就要发生疾病,并以木、火、土、金、水的运行关系来说明这种变化。关于“四气发病”。王氏一反历代注家的解释,主张从疾病表现的本身去“逆料”病因。他说:“夫洞泄也,阂疟也,咳与痿厥也,温病也,皆是因其屐之时,形诊昭著,乃逆推之,而知其昔日之病原,为伤风、伤暑、伤湿、伤寒耳。非是初受这时,能预定今日必为此病也”。二、对《难经》阴阳虚实补泻的发挥;对《难经五十八难》王氏认为寒邪外客是阳虚阴盛;热邪内炽是阳盛阴虚,很简明的解决了治疗中的“汗”和“下”的问题。即靜阳虚受寒用“汗”法,禁“下”,否则引邪入里;阳热盛入内伤津,故忌“汗”而应“下”。关于《难经·七十五难》王氏的解释是“火乃木之子,子火即助母木而致肝气亢实,只有补水泻火以取母能虚子之义,也就是说,对于阴虚火旺一类疾病,采用补水泻火之法,可以收到“不治之治”的效果。三、对《伤寒论》立法的见解:王氏认为张仲景《伤寒论》的全书大法都是为伤寒病而设,虽可以借用于治疗暑温和其他杂病,但孔洞等于它是无所不为的,所谓法是指辩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不限于方剂,这对理解和应用《伤寒论》的原理是很重要的。
王纶 王纶 字汝言。明代浙江慈溪人,是一个以官兼医的人。宏治间(1488-1505)举进士,当过礼部郎中、广东参政、湖广广西布政使、副都御使巡抚湖广等大官。因其父有病,遂精心研究医学。为人治病常有效,在学术上“能发丹溪所未发”。有《本草集要》、《明医杂著》等书问世。前者按药物的性能分类。是一种创见。为以后这种分类法的先导。
王气 王气 即旺气。脏腑生长之气。
王清任 王清任 (1768-1831)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勋臣,河北玉田县人,在北京行医数十年,注重实践,对活血化瘀疗法贡献较大。他有革新精神,不满足于当时医书所载的内脏解剖图形,而下定决心改正之。1797年,清任二十九岁,到滦州的稻地镇去。当地流行一种疹痢性小儿传染病,死亡率很高,穷苦之家多用芦席裹起来埋掉,但埋的不深,意思是让狗吃掉。认为这样,以后再生孩子就不会死掉。这样,被狗吃剩的死儿,就暴露出了内脏,清任不怕脏臭,天天去进行细致地观察,连续看了十天,共三十多个死者的体形,互相参补,得出了古医籍中所绘脏腑图形与真实情况不符合的结论。但对横膈的观察因多已残破,无法了解。1829年,北京安定门一家姓恒的请清任看病,清任淡到了留心四十年没能观察到横膈,深以为憾正遇到江宁布政司恒敬在座,说他曾镇守哈密,领兵在喀什噶尔打过仗,所见被杀尸体最多,对于横膈很清楚。清任 喜出望外,虚心请教。恒敬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他经历了四十二年,清任始绘成了内脏全图,完成了他的《医林改错》。从而纠正了古人关于脏腑解剖记述上一些错误,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为中医在解剖学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王士雄 王士雄 字孟英,晚年常用其谐音“梦隐”,又号潜斋,浙江鱼塘海盐(今海盐县)人,后迁居杭州,为清代学术上有贡献的医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的医学世家,曾祖父学权,祖父国祥,父升都是当地名医。士雄少时孤贫,十四岁就立志继承先人遗业,刻苦学习医学,虽行医繁忙,从不间断学习。一生著作很多,但多半毀于战乱,现存者仅《王氏医案》正续编计10卷、《温热经纬》5卷、《随息居饮食谱》1卷等。他所处的时代,由于战争、灾荒和温热、霍乱、疫疬等传染病流行严重,故对这类疾病的体会深刻,有独到见解。他的学术思想渊源于叶桂、薛雪等人,为温热派著名医家之一。兹将其主要论点分述如下。一关于六气属性:王氏认为,若就六气的本质而言,暑统风火而属阳,寒统燥湿崦属阴;就其变化而言,“则阳中惟风无定休,有寒风、有热风,阴中则燥湿二气,有寒有热,至暑乃天之热气,流金烁石,纯阳无阴。”从而批判了“阳邪为热,阴邪为暑的”的说法。即王氏主张暑就是热的说法。同时,他也不同意:“暑必兼热”的说法,认为“多兼”则可。“必兼”则不可,并反对将暑分为阴阳两个侧面而造成寒热之间界限上的混乱。但由于 丰富的临床经验,王氏虽然主张“暑是纯阳而无阴”,仍能辩证的提出“夏月伤于寒湿”的真知灼见。尽管“暑就是热”是王氏的主导思想,可是他并不刻板的看问题,而认为风寒燥湿之所以会化火是它们遭到郁遏,不能立即疏散的缘故,即火虽为六滛之一,但与其他诸气,究不能统同而论。二、霍乱病的研究:他将时疫霍乱和非时疫霍乱分开。他说:“热霍乱流行似疫,世之所同也;寒霍乱偶有所伤,人之所独也。”认识到了今天的烈性传染病的霍乱,并主张疏浚河道,毋使污积,或广凿井泉,毋使饮浊等措施加以预防。这中使人叹服的。在责任重大治疗上,王氏主张分为热塞一证,对于 热证,即今天的真霍乱、湿重的,用胃苓汤分利阴阳;热重的,用芏苓甘露饮,若火盛而无湿,则用甘寒清热之齐,如白虎汤、六一散之类。由于湿热病人易于损伤元气。热甚者,以清为主,补为辅,如白虚加人参之类;虚甚者,以补为主,清为辅,如用参术并佐以清邪,对于厥逆烦躁者,王氏认为不能误诊为阴证,而应冷服燃照汤以显其热象。王氏所指的寒证,相当一部分属今天的急性胃肠炎,病轻者用霍香正气散,或平胃散加减,湿盛者用胃苓汤加减,七情郁结,饮食停滞者,用厚朴汤,治中汤,兼表证者,先用香薷饮,后用顺散,阳虚者用来复丹,元气耗散,阴盛格阳用理中汤,甚至四逆汤加食盐少许。他说:“实由避暑而反为寒伤致病同,若拘时令,误投清暑之剂而助其阴,则顷刻亡阳莫挽矣。”
王硕 王硕 字德肤。宋代处州(今浙江丽水地区)人,是名医陈言的学生。一说是永嘉(今浙江温州地区)人,曾做过承节朗、监临安府富阳县酒税务的小官。因著有《易简方》而闻名于世。其书使许多大部头著作为之失色。在当时的医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王泰林 王泰林 (1798-1862)清代医学家,字旭高,江苏无锡人,学医于舅父高锦庭。先以疡科闻名,医专门内科,善于化裁古方,并对肝病的论治较有专长,著有《医方证治汇编》、《退思集类方歌注》、《医方歌括》、《西溪书屋夜话录》、《医学刍言》等书。在王氏著作中,最能反映其学术思想的是《西溪书屋夜话录》。但已残缺很多,仅存《肝病证治》一篇。
王惟德 王惟德 (1669-1749)清代有创见的外科学家。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清林屋(今江苏吴县)人。外科学家王若谷的曾孙。除精通外科外,对内科、妇科、小儿科也各有所长。王若谷之前,在外科疾病治疗上,多采用《外科正宗》的方法,以刀、然为主,且认为凡有“七恶”之证必死。若谷则认为痈疽都不应该死,治疗上应分阴阳,以“清”为主。避免用“托”法,除治疗疔疮外,一般不宜轻易开刀。这样,就结惟德的学术思想打下了基础,他继承祖宗遗法,积数十年的治疗经验,于七十二岁时,写出了有独创见解和较大影响的《外科证治全生集》。王氏反对当时的医生只见患部属于何经投药而不分寒热、虚实、阴阳的粗疏作风。他说:“若凭经而不辩证,药虽对经,其实背证也。”所以,他在《外科证治全生集》里,以阴阳为纲,把外科疾病分为阴证、阳两大门,并分别对病机,辩证和治疗原理加以阐发。一氏在外科证治方面,有着不少卓越贡献。他治疗阴疽强调“阳和通腠,温补气血”,其有名方剂有:温补气血、开腠逐毒的阳和汤,开腠理、散寒凝的阳和丸,温寒散凝、解毒生肌的外敷剂阳和凝膏和通关窍、活血解毒的犀黄丸等。
王惟一 王惟一 (约987-1067)北宋时期的著名针灸学家。又名王惟德。曾任尚药御、太医局翰林医官等职。奉敕于1026年主持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总结了过去医家和劳动人民积累的针灸学经验。对经络。穴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考订。1027年,又在敕命下投计和主持制造了针灸铜人孔穴模型两具,作为教学和考试医生之用。对国内外针灸学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王焘 王焘 唐代郿县(今陕西郿县)人,初仕徐州司马,经历给事中升任到邺郡(今河南安阳市)太守、历史上称他事母至孝,因母病而精通医学。《新唐书》记载他曾在弘文馆(国家图书馆)任职二十年,为他编辑《外台秘要》这一巨著创造了条件。王焘也因《外台秘要》而留名于世。
亡津 亡津 即脱水,失水。
亡血 亡血 ①血虚之意。②失血。
亡言 亡言 即“妄言”。亡与妄通。
亡阳 亡阳 是亡阴的进一步发展,表现为机能的课间。多由于大量出汗或吐泻过多,体液严重丧失造成。临床上表现为大汗淋漓,手足逆冷畏寒,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舌质淡,脉微欲绝等。亡阴是亡阳的必要条件,亡阳是亡阴必然结果。两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亡阴 亡阴 即失去阴液。一般指大量出血,频繁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体液丧失过多。表现为汗多而粘,口渴喜冷饮,烦燥不安,四肢温暖,舌红干燥,脉细数无力。
往来寒热 往来寒热 证名.见《伤寒论》。即寒热往来.
妄言作名 妄言作名 杜撰病名。
危亦林(1277~1347) 危亦林(1277~1347) 元代医学蒙。字达斋。江西南丰人。曾任南丰州医学教授。据其自述,是五世家传的医生,长于疮肿、咽喉、口齿等科。其著作有《世医得效方》,其中关于外科的部分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尤其关于正骨手法、麻醉药的应用’等记述,十分’可贵。因而也有人称危氏为骨科学家。
围药 围药 外治法之一。出《太平圣惠方》。又名贴用、敷贴、箍围药、敷药。根据病情选用药物,将其研为细粉,然后用酒、醋、菊花汁,金银花露或油类调敷患处周围,有截毒,束毒、拔毒、温化、行瘀、清热、定痛、排脓等作用。
为粗所穷 为粗所穷 粗疏造成的医疗差错和其它危害。
为寒所折 为寒所折 因受寒冷而发生疾病。
委和 委和 意为欠和。也就是温和不足。为运气术语。是对木运不及的年份,生气不足的一种形容。参见《素问‘五常政大论》.
委中毒 委中毒 即委中痈.出自《证治准绳》。
委中痈 委中痈 即委中毒,又名“曲瞅”。是生于腘窝部的脓肿,因在委中穴的部位,故名。由于湿热下庄壅遏经络;或足跟破伤感染溃烂,过多行走,湿热瘀滞而成。先育红肿热痛,继而成脓破溃。易引起挛缩,须经锻炼,才能恢复正常功能。未成脓前,宜用活血散瘀汤治疗.若已成脓,宜切开引流。
尾椿 尾椿 即尾骨。
尾间 尾间 ①骨名.即尾骨。②角尾,推拿部位名。
尾间发 尾间发 即鹳口疽。
尾骶 尾骶 即尾骨、骶骨所在之解剖部位。
未老经断 未老经断 指不月经断绝的年龄而绝经的现象。
味 味 ①中药的性味。②用鼻子闻到的气味。⑧量词:中药处方中的一种药。
味归形 味归形 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指食物,因食物中含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形,指形体,即人体各系统的器官和组织。味归形,意即食物可以供给身体以营养。
味伤形 味伤形 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指食物;形,指身体。意即饮食不当或过度可以造成疾病,损害身体。
卫 卫 卫气的简称。
卫分证 卫分证 外感初期邪犯人体表层之证。临床表现为恶风寒或微恶风寒、发热、苔薄白,脉浮数等症。可伴有鼻塞咳嗽,或肢酸头身痛等症。
卫气 卫气 本原于先天,肾中阳气所化生,赖脾胃水谷之精气的不断补充营养和肺的宣发而发挥其作用。所以它根源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开发于上焦,它是阳气的一部分,其性刚悍,气行迅速活泼,不受经脉的约束,内而脏腑,外而肌表腠理,无所不到,有温脏腑、润肌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等功能,因而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能力。为人体抗病的第一道防线。
卫气同病 卫气同病 温病中卫分证候和气分证候同时出现。是既有恶寒发热、身痛等卫分表证,又有壮热口渴、汗出、脉洪大、苔黄等阳明气分证候的一种病象。
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辩证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创的关于温病辩证的方法。将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到重的发展划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每阶段均有其物有的证候表现。病变由卫、气、营、血逐步发展者粗中有细;跨越阶段而传者,即由卫直接传营分或轿分者,称逆传。两证候同时出现者,称同病。其中卫分为表证阶段;气分、营分、血分属里证阶段,为出现脱水、出血等症的一组证候群,并多伴有精神症状。在气、营、知分阶段,尚应判明其所属脏腑。
卫生保鉴 卫生保鉴 (1343年)书名。元=罗天益(谦甫)著。共24卷,补遗1卷。内容分四部分。一为《药误永鉴》,有札记性短文25篇。二为《名方类集》,共28门,每门有论有方。三为《药类注象》,将药物按五方、五时、生化收藏及升降浮沉等分类而论之。四为《医验记述》,为医案部分。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书名。8卷。宋=朱端章撰。刊于1184年。本书汇集了宋以前的妇产科论著和初生儿保育法。所选方药大多实用。今有影印本。
卫营同病 卫营同病 温病中卫分证候和营分证候同时出现。即既有发热、头痛、心烦、溲赤、舌红、苔黄、脉数等里热佫阴的营分证候,又有恶寒无汗或少汗、脉浮、咳嗽等风寒外束的卫分证候。
文火 文火 即火力小而缓、药物煎沸后,一般用慢火、微火煎熬。味厚滋补药宜文火久煎。
文贽 文贽 战国时人。因用激怒疗法治病而见于历史。《吕氏春秋》:齐闵王有病,派人到宋国请名医文贽治病。诊过病后,他对太子说:“非使用激怒的方法不能治大王的病。”太子说:“只要治愈大王的病,我和母亲为你说情,请不要顾虑。”于是,文贽就开始使用激怒疗法。先是与太子约定三次诊病的时间,而三次都不到。齐王已经生气了。文贽到后,不脱鞋而登席,踏着王的衣服而问病,王气的不与他说话。文贽因而走出,并用难听的话加重齐王的愤怒。于是齐王怒不可遏,站起来呕吐而后病愈。但王仍愤怒不息,将文贽放到鼎里煮死了。太子与其母亲的求情也没有起作用。
纹 纹 五不女之一。又名纹阴,指阴道狭窄而不能性交和生育者。语出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箸头大,只可通,难交合。”
纹淡 纹淡 指纹色淡。主虚。
纹浮 纹浮 指纹浮现。病在表。
纹深 纹深 指纹深沉。病在里。
纹阴 纹阴 即纹。
纹滞 纹滞 指纹郁滞,推之不畅,主病邪滞留,多与痰湿、食滞、邪热郁结有关,属实证。
吻 吻 ①口的四周。②嘴唇,又作两侧口角解。
问耳目 问耳目 十问之一。通过询问病人有无耳鸣、耳聋、耳痛及重听等情况,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问二便 问二便 十问之一。问大便主要了解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气味及排便前后感觉。问小便主要了解其颜色,尿量、次数和排尿时有无异常感。大小便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病变,帮助识别疾病的寒热虚实。
问寒热 问寒热 十问之一。通过问寒、热以助于辨别疾病的表里虚实和气血阴阳.
问汗  问汗  十问之一。了解病人出汗的情况,以辨别疾病的邪正虚实、表里阴阳。
问起病 问起病 十问之一。通过了解起病的时间,原因、经过、治疗情况及主要症状的特点和变化,以指导辨证施治的一种方法。
问睡眠 问睡眠 十问之一.睡眠情况也与辨证密切相关.如嗜睡多阳虚阴盛或痰湿困阻;昏睡而伴有高热多为邪犯神明等.
问头身 问头身 十问之一.通过询问病人头身的情况,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问胸腹 问胸腹 十问之一。通过询问病人胸腹的感觉,以辨别脏腑病证的一种方法。
问饮食口味 问饮食口味 十问之一。主要问饮食性质、数量和口味的变化,以帮助对疾病进行辨证和判断预后。
问诊 问诊 四诊之一。是医生查询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如问病人的自觉症状,发病过程,治疗经过,生活环境,平素体质,现在的主病史、家族史等。
卧不安 卧不安 辗转不能安稳入睡。和胃热有关。《素问·逆调论》:“胃不和则臣怀安。”
卧胎 卧胎 即胚胎发育停滞。又称胎不长。
沃 沃 下痢。《素问·至真要大论》:“下沃亦白”。
沃衍 沃衍 灌溉满溢之意。《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用沃衍”。
沃涌 沃涌 沸腾的样子。《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动漂泄沃涌”。
巫彭 巫彭 古代传说中用巫、医两法治病的人。《路史》:“黄帝命巫彭、桐君处方盄药,湔澣刺治,人得以尽年”。《逸周书》:“巫彭初作医,周官曰:‘五谷、五药养其病;五气、五声、五色视其生;观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五藏主动,遂有五药,疗之以五气,养之以五味,节之以祛百病’”。《山海经,大荒西经》,见巫咸条。
巫咸 巫咸 古代传说中用巫、医两种方法治病的人。《世本》:“巫咸,尧臣也。以鸿术为帝尧医。能祝人之福,愈人之病;祝树树枯,祝鸟鸟坠”。《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巫医 巫医 指用画符、念咒、祈祷等迷信方法作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人。
乌风 乌风 即乌风内障。
乌内内障 乌内内障 五风内障之一。简称乌风。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多由肝肾阴虚火旺所致。表现头痛而不眩晕,眼前常感有黑花,瞳孔可有烟雾状的混浊物等。
乌珠 乌珠 即眼的黑睛。
乌痧 乌痧 痧症之一。表现为周身胀痛难忍,面目黧黑,身有乌斑。
乌痧惊风 乌痧惊风 表现为遍身发乌,闷乱如脱的小儿惊风。
乌癞 乌癞 病名。表现为皮肤变黑。类似隐疹,有蚁走感,重时手足顽麻,刺之不痛。常伴有精神症状,如恐惧、不安、谵语等。
污血胁痛 污血胁痛 跌扑瘀血引起的胁痛。
无犯其害 无犯其害 不要违反禁忌加重疾病之意。张景岳:“无犯其害,无盛盛,无虚虚也。”。
无犯胃也 无犯胃也 胃气指消化机能。一般表现为食欲。无犯胃气,指在治疗用药时不要损伤食欲。古人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以脾胃为后天之本来说的,因之,对损伤胃气的苦寒泻下药,应慎重应用。但遇胃肠热结,宿食停滞使胃气衰败时,用寒下法,反可促生胃气,故,不可过于拘泥。
无膏 无膏 消瘦、膏即脂、肥肉也。
无辜疳 无辜疳 无辜,鸟名,又名姑获鸟。古人对无辜疳的原因有两咱说法。一说小儿衣服晾在外面,夜间未收,被这种鸟污染,穿了衣服后发病。一说乳母有病,传给小儿。表现为颈部有硬结,形如弹丸,按之可以活动,软而不痛,内有米粉样物质等。
无汗 无汗 证名。出《内经》。当有汗而不出汗者谓之“无汗”。
无灰酒 无灰酒 不放石灰的酒。古代酒内常放石灰,以防变酸。但这种酒杯有副作用,所以药用无灰酒。
无名指 无名指 即第四手指,又叫小指次指或环指。
无名肿毒 无名肿毒 泛指皮肤上的急性。大多症状较轻,范围较小,仅有红肿,多不化脓就破溃,也很表浅,仅出黄水,因其表现多种多样,命名过繁,故统为“无名肿毒”。
无怒 无怒 精神愉快,心安理得。
无求子伤寒百问 无求子伤寒百问 书名。即《类证活人书》。
无盛盛,无虚虚 无盛盛,无虚虚 不要使盛的再盛,虚的再虚之意。
无时流泪 无时流泪 指不遇风而经常泪流如注的症状。多由肝肾虚寒、寒邪侵袭,致使泪道阻塞所致。
无头疽 无头疽 是一种初起无头,发于骨骼肌肉深部的脓肿。特点是魄漫肿,或不戏不热,或微红发热,疼痛剧烈,难消,难溃,难以敛口。随处可发,但多在胁肋四肢部分的深部。如胁疽、肋疽,易伤骨膜。在四肢处的如附骨疽、股间疽;发生于关节处的如疕疽、踝疽等。均为无头疽。其它如流注、注痰也都属于无头疽的范畴。因其性质不同而另行分类。
无阳则阴独 无阳则阴独 是表邪内陷成痞,表证现象消失,剩下一派里证的现象。
无音 无音 指说话时仅有口形而没有声音。
无致邪、无伤正 无致邪、无伤正 致,招引;邪,病因。即不要因治疗不当而招致新病和损伤正气。
无子 无子 病名。指男女不能生育者。
无瘢痕灸 无瘢痕灸 灸后局部皮肤微红而不遗留瘢痕的叫“无瘢痕灸。”
吾实 吾实 即梧实.
吴昆(1551~16207) 吴昆(1551~16207) 明·医学家。字山甫,别号鹤皋。安徽歙县人。初学举子业,不第,改学医。家藏医学著作很多。由于刻苦钻研颇有心得体会。以后又到浙江等地求师,并在宣城一带行医,很有威望。著作有《素问注》、《脉语》、《十三科证治》、《砭螨考》、《医方考》、《针方六集》等书.其中《素问注》比较朴素,间也有所发挥。对原文颠倒不顺的多所改编。因此,有的人评其“嫌于轻擅”。
吴普 吴普 三国时的医药学家.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人。《后汉书》记载他是华佗的弟子。华佗将五禽戏传给了他。他依法锻炼,活到九十多岁,仍然眼不花,耳不聋,牙齿完整。著作有《华佗药方》和《吴普本草》两书。《华佗药方》是他收集整理的华佗治病方剂,已经失传。《吴普本草》是他收录和论述有关三国以前本草之作,也已佚,其中部分内容尚散见于《证类本草》等医学文献。
吴其浚(1789~1847) 吴其浚(1789~1847) 清代著名植物学家.字瀹斋,号吉兰,河南固始县人.官吏家庭出身,1817年进士及第,曾任翰林院修撰,湖南、浙江、福建、山西等-地巡抚,因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等植物学著作闻名于世。两书都有许多关于药用植物的论述和精详真实的图谱,价值相当高。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均有关药用植物的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影响。
吴谦 吴谦 清代医学家,字六吉,安徽歙县人;乾隆(1736~1795)时,为太医院判,供奉内廷,很得皇家的偿识。为《医宗金鉴》的总修官,与刘裕铎主持编辑《医宗金鉴》.他根据二十余家的有关著述,编写了其中的伤寒、金匮部分。这部书是我国综合性医书中最完备、最简要的一种,被评为集古人医书之大成者.《四库提要》评其“根据古义而能得其变通I参酌时宜而必要求征验;寒热不执成见,攻补无所偏施。”因而,这部书成了太医院的教科书,广为流传,至今仍被医学界所重视.
吴尚先(约1806~1886:); 吴尚先(约1806~1886:); 清代医学家。名樽,又名安业;字师机。浙江钱塘人。主张用外治法通治内外诸病。即以膏药为主进行各种疾病的治疗.他先后刻苦钻研约二十年,吸收前人和古典医籍中有关外治法的论述,并汇集民间的经验;数易其稿,写成《理瀹骈文》一书。书中每证用药,都以膏药为主,附以点、搐、熏、擦、熨、烙、掺、敷等法。所集的方剂,颇具简、便、验、廉的特点。主张“外治要求其本”;“外治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这是中医中独具风格的一部著作。在其对于传统民间简易疗法的整理上,有一定意义.但系用骈文写成,文字难懂,流传不广。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 书名。清·唐大烈辑,刊于1792~1801年。是我国早期医学刊物性文献的汇辑。11卷。内容包括浙江地区40余位医师约100篇文章,有医学论文、专题讨论、临床经验、考据、书评等。
吴仪洛 吴仪洛 清乾隆时代(1736~1795)很有名望的医学家。字遵程,浙江海盐县人。年轻时读家中所藏医书,后行医。著有《本草从新》,是对汪昂《本草备要》的增补;《伤寒分经》是对喻嘉言《尚论篇》的订正;《成方切用』12卷;收录古今成方1,300余首,较切合实用,受临床家所欢迎,所以流行较广。
吴又可  吴又可  明代著名医学家.名性,明末震泽(今江苏吴县),人。是一位有创新精神的温病学家。崇祯十四年(1614)瘟疫流行,山东、浙江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区尤为严重。当时的医生都以《伤寒论》为依据进行治疗。结果,死亡率很高,吴氏对此现象,甚为不安。于是,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了解瘟疫流行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主体。平时所用历验方法”,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著成《瘟疫论》2卷。吴氏认为瘟疫是一种不能察见、嗅闻和触知的“戾气”,由口鼻传人人体造成的。对瘟疫的传染途径、治疗方法等也都提出了新的见解.他的主张虽不完全合理和有效,但对打破《伤寒论》造成的学术思想禁固,另辟对热性病的认识和治疗的新途径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吴瑭(约1758~1836) 吴瑭(约1758~1836)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曾到北京治过温病,救活的人很多。他受吴有性,特别是叶天士的影响和启发,对温病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采集过去的有关论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温病条辨》5卷,论述三焦辨证和治法,对温病学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和影响。吴氏将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九种。分别按上、中,下三焦的顺序加以论述,而不按卫、气、营、血分证。这是与叶天士不之处。但二人的基本学术思想是一致的,即吴氏之说来源于叶氏。《温病条辨》的写法仿《伤寒论》拘款式,每条先标病名,然后论证,论主治,最后附方。并且自加庄解和“方论”。很便于学者随证吐方。且其附方,多所自创,阐述皎清楚,为临床医生所乐用.这就巳其影响较叶氏为大的原因;
毋得力作 毋得力作 不要作体力劳动。注意休息之意。
毋禁 毋禁 没有禁忌。
毋时 毋时 不受季节限制。
武威汉墓医书 武威汉墓医书 书名。原书于1972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汉墓中发现。原名《治百病方》,作者不详。墓葬年代为一世纪中叶。著作年代约在西汉时期,现残存19简,其中可辨识的药方约36首,药品百余种,有部分针灸内容。1976年文物出版社整理出版。
武之望 武之望 明代医学家。字叔卿。关中(:陕西夕人。根据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女科部分加以分编而成《济阴纲目》一书.因附有不少临证资料,有参考价值,流传较广。另外,尚著有《济阳纲目》一书.
五败 五败 其说不一。一说,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者心败,音哑气促者肺败;极度消瘦者脾败;筋骨疼痛严重者肝败;泄泻不止者肾败。
五败症 五败症 出《外科正宗》。指麻风病重证。即“五损”
五崩 五崩 指五种带下病。即白、赤、黄、青、黑崩。五者。
五痹 五痹 ①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的总称(《素问=痹论》)。②筋、骨、血、肉、气五痹的总称(《中藏经》)。③风、寒、湿、热、气五痹的总称(《中藏经》)。
五鞭 五鞭 指小儿痉挛抽搐时的五种表现:仰头、硬气、手足心肾、口紧、肉硬。鞭通硬。
五兵 五兵 古时的五种兵器:戈、殳、戟。酋矛、夷矛。
五病 五病 指五脏各病所出现的主要症状。①心为噫。心指心口。即胃有病则出现嗳气。②肺为咳。肺病多出现咳嗽。③脾为吞。脾病多出现吞酸。④肾为欠。因肾主藏精而为资生之源,故肾病多出现精神倦怠,易打呵欠和喷嚏。⑤肝为方。因肝藏魂,所以肝病易出现精神失常而多言语。与五脏互为表里的腑受病后,表现为胃气逆为为哕,为呕;大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
五并 五并 语出《素问·宣明五气》。即五脏精气乘虚相并,进而导致发病。即五精并于心则喜笑,并于肺则悲哀,并于肝则忧闷、并于脾则畏惧,并于肾则惊恐。
五不男 五不男 男子不能生育的五种先天性畸形,即天、漏、犍、怯、变。天即天宦,为先天性发育不全;漏指病理性遗精;犍为生殖器切除;怯为阳萎;变为两性畸形。
五不女 五不女 女子不能生育的五种先天性畸形。即螺、纹、鼓、角、脉。螺指阴道中有螺纹妨碍性交;纹类似先天性阴道狭窄;鼓即处女膜闭锁;角即阴蒂过长;脉指无月经或月经不调。
五不足 五不足 语出《素问·调经论》。指神、气、血、形、志的。神气不足则悲,气不足则呼吸不利、气短、血不足则恐、形不足则四肢萎软无力,志不足则手足厥冷。
五菜 五菜 葵、韭、薤、葱、藿。葵即冬葵,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疏菜,初称为“百菜之王”;韭即韭菜;薤即“蕌头”;藿,有两种说法,一指“藿香”;一指“豆叶”,当指藿香为妥。《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菜为充。”《灵枢·五味》:“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常 五常 说法很多,主要有。①运气术语。五行政令之常的意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常之气,太过不及,其发异也。”“五常”之气如果太过或者不及,都要造成异常现象。②仁、义、礼、智、信。③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医籍中多指第①种。
五迟 五迟 小儿的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总称为“五迟”。到时间不能坐起,叫“立迟”;不能起步叫“行迟”;头发稀少的叫“发迟”;出齿晚的叫“齿迟”;说话晚的叫“语迟”。
五尺 五尺 即“五迟”。尺通迟。
五臭 五臭 即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五种臭味。
五处 五处 经穴名。位于头顶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旁开1.5寸处。
五喘恶候 五喘恶候 见《普济方》。指痘疮、惊风、虚肿、吐泻、下痢而见喘证的病象。多为邪胜正衰,元气将脱,即将出现休克的危重病象。
五刺 五刺 是古代对五脏病变的五种刺法。即半刺、豹纹刺、关刺、合谷刺、输刺。见《灵枢=关针》。
五夺 五夺 夺,消耗的意思。即已经衰弱的病体,禁止再用耗伤正气的方法去治疗。如极度消瘦、大失血、大汗、大泄、新产伴有大失血者。见《灵枢=五禁》。
五恶 五恶 指五脏所恶的几种致病因素。即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参见《素问·宣明五气》。
五发 五发 词见《素问·宣明五气》。谓阴证、阳玣发病的好发部位和季节。即“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法 五法 语出《素问·宝命全形论》。指治疗疾病应遵循的五个原则,第一是“治神”,即使精神专注;第二是要懂得养生之道;第三是要懂得药物的真正性能;第四是制备好大小砭石;第五是要懂得脏腑气血的诊察方法。
五风 五风 五脏之风。又称内风。即肝风、心风、脾风、肺风、肾风。
五风内障 五风内障 眼科疾病。即青风、绿风、乌风、黑风、黄风、五种内障的统称。类似今青光眼。这是古人按瞳孔扩大后,瞳孔区呈现的各种不同颜色来命名的。
五风之症 五风之症 即五风内障。
五福 五福 即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尽自然寿命而死)。
五府 五府 即与五脏相属之腑。小肠为心腑、大肠为肺腑、胆为肝腑、胃为脾腑、膀胱为肾腑。见《难经·三十八难》。
五更咳 五更咳 即五更嗽。指黎明前咳嗽、或咳嗽加重。
五更泄 五更泄 又名肾泄、鸡鸣泄。即每天早晨天还同亮就要腹泻。主要原因是肾阳不足。
五宫 五宫 ①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②单指中央“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灾五宫。”即中央方位的灾难、疾病。③五神脏之所居。《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五谷 五谷 关于“五谷”,古时有多种说法,常见的多指麻、黍、稷、麦、豆。
五谷之府 五谷之府 指胃。胃主受纳谷食,故称。《灵枢=本输》:“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比喻胃是水和食物汇合的地方,所以也称其为:“水谷之海”。
五官 五官 即鼻、眼、口、舌、耳五个器官。五脏与五官相通:鼻为肺官,目为肝官,口唇为脾官,舌为心,耳为肾官。
五果 五果 枣、李、栗、杏、桃。
五过 五过 语出《素问·疏五过论》。指诊治上不详细询问病情和诊脉察色产生的五种粗疏过错。
五化 五化 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即生、长、化、收、藏。指农作物在一年之中的变化、。
五会 五会 指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见《史记=仓公列传》。
五火 五火 即五脏之火。
五积 五积 《难经·五十六难》指五种气血郁积的病、肝积叫“肥气”,心积叫“伏梁”,脾积叫“痞气”,肺积叫“息贲”、肾之积叫“奔豚”。
五经 五经 推拿部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分别位于五指末节掌面,由拇指起依次为脾、肝、心、肺、肾五穴。主要用以治小儿大小便不能、咽胸闷塞,腹胀气喘、泄泻等。
五经纹 五经纹 推拿部位。见于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第一掌指关节背面的横纹和其余四指近端指间关节背面的横纹处。用于祛风化痰和抽搐惊厥等症。
五决 五决 决,即决断,判断。“五决”就是决断五脉。有按五脏脉气变化来判断疾病轻重和预后的含义。参见《素问·五脏生成》。
五绝 五绝 ①五种卒死病证。《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指魇寐、产乳、自缢、摧压、溺水。《寿世保元》为自缢、墙壁压、溺水、摧压、魇魅、冻死。《医学心悟》是自缢、摧压、溺水、魇魅、服毒。②《中藏经》称:“心绝、肝绝、脾绝、肺绝、肾绝”合称五绝。
五劳 五劳 ①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②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一种过劳致病因素。③指志劳、思劳、心劳、忧劳、瘦劳。
五劳所伤 五劳所伤 因过度劳倦或生活不规律而引起的五种病证。《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
五淋 五淋 热淋、石淋、血淋、气淋、劳淋五种淋证的总称。
五乱 五乱 词见《素问·宣明五气》。谓五脏受邪气的扰乱可发生各种不同的病症。如病邪侵入阳分则发狂,侵入阴分则成为痹证,和体内的阳气相搏击则成为头部疾患,和体内的阴气相搏击则成为瘖哑,病邪由阳气转入阴分则表现为安静,由阴分转入阳分则表现为愤怒,称之为“五乱”。
五轮 五轮 中医关于眼球及其附属器官的解剖和机能分区。把眼睛由外向内划分为五个部分而应五脏。即上下眼睑称为“肉轮”,属脾;内外眦称为“血轮”,属心;白睛,即巩膜部分,称为“气轮”,属肺,黑睛,即角膜部分,称为“风轮”,属肝;瞳神,即瞳孔,称为“水轮”,属肾。这种以五脏对五轮的说法,难免牵强附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五脉 五脉 指五脏的正常脉象。即肝脉稍弦,心脉稍洪,脾脉稍缓,肺脉稍浮,肾脉稍沉。在健康情况下,并不明显,而且都有柔和滑利的胃气形象。如过于明显,即为病理脉象。
五逆 五逆 关于五逆,各书的记载颇不一致。《灵枢·玉版篇》认为:腹胀、发热、脉大是一逆;腹满、肠鸣、四肢消瘦,脉大是二逆;鼻出血不止、脉大是三逆;咳嗽、尿血、消瘦、脉小而有力是四逆;咳嗽、消瘦发烧、脉小而数是五逆,
五气 五气 ①指气味。如臊、焦、香、腥、腐。②指五运之气。如金、木、水、火、土。③指五脏所化之气,如喜、怒、悲、忧、恐。④指五色之气。如青、白、赤、黑、黄。⑤专指“土气”。因“土”位居中央,其数排在第五位。
五入 五入 词出《素问·宣明五气》。谓五味有选择性进入五脏。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五色 五色 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按照五行学说。青属木属肝,黄属土属脾,赤属火属心,白属金属现,黑属水属肾。
五色带下 五色带下 病证名。见《千金要方》。指五色秽浊的液体从阴道杂下,或有恶臭味,绵绵不断。或见阴部瘙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等。多与湿热郁积成毒有关。应注意有无生殖器官的恶性病变,以免贻误治疗。
五色痢 五色痢 指痢下脓血,便中夹杂有多种颜色的痢疾。可能为赤、白、黄、青、灰五种颜色。
五色五味所入 五色五味所入 是五行学说在药物归经中应用。即把五色五味纳入五行属性中。如色青味酸的属木,入肝胆经;色红味苦的属火,入心、小肠经;色黄味甘的属土,入脾、胃经;色白味辛的属金,入肺、大肠经;色黑味辛的属水,入肾、膀胱经。前人在中药炮制上,常有着意于这种理论。如欲其入肝起收敛作用,用醋制;欲其入肾起补肾作用,用盐制;欲其入心起补心作用,用朱砂配制;欲其入脾起燥湿健脾作用,用土炒;欲其入胃起滋养作用,用蜜炙;欲其上行入肺起宣散作用,用姜制或制等。但这些理论过于机械,不可拘泥。
五色主病 五色主病 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所反映的病证。①五行学说的归类:青色主肝病,赤色主心病,黄色主脾病,白色主肺病,黑色主肾病。。这种分类多出于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一一定符合实际情况。②后代医家根据实际情况主张:青色主寒、主痛、主瘀、主惊风;赤色主热;黄色主主虚主湿;白色主虚、主寒、主失血;黑色主寒、主痛、主水、主血瘀。
五善 五善 外科病五种好的预后表现。其说法不一。①《外科正宗》以精神清爽,声和舌润,疮痛不渴,运息自宁为心善;身体轻便、心静不烦、指甲红活、起坐安宁为肝善。口唇滋润、睡眠饮食如常、脓黄枯稠如脾善;声音响亮、肌肤润泽、大便如常为肺善;口和不渴、小便大便如常为肾善。②《外科准绳》以动息自宁、饮食知味为一善;便利调匀为二善;脓清肿消不臭为三善;神采精明、语声清爽为四善;体气和平为五善。③《痘疮》以饮食如常为一善;二便调匀为二善;色泽红活实紧为三善;脉静身凉、手足和暖为四善;声音响亮、动止安宁为五善。
五神 五神 五脏之神。《素问·本病论》:“人犯五神易位,即神光不圆也”。
五声 五声 即声音的五种成分;宫、商、角、徵、羽。联系人的五声为呼、笑、歌、哭、呻。分配属五脏为:肝主呼、心主笑、脾主歌、肺主哭、肾主呻。
五十动 五十动 古代规定诊脉不应少于五十次搏动,以免遗漏重要的脉象。《灵枢·根结》:“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
五十而复大会 五十而复大会 五十,指营卫之气一昼夜中各在人体内运行五十周次。大会,指营气与卫气的会合。
五十所 五十所 五十岁左右。
五石 五石 即阳起石、钟乳石、灵磁石、空青石、金刚石。见《史记=仓公列传》。
五石汤 五石汤 古方剂名。其内容已不详。
五时 五时 春、夏、长夏、秋、冬。
五实 五实 ①指五脏邪气盛。②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谓五实是脉盛、皮热、腹胀、大便不通、神识不清。
五水 五水 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它将水肿按五脏分为五种类型。即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肾水的总称。
五死 五死 证名。见《疬疡机要》。指麻风病重症;皮死麻木不仁、肉死刺之不痛、血死溃烂无脓、筋死指脱、骨死鼻柱坏。《麻风全书》称之为“五不治”。
五损 五损 语出《疬疡机要》。特指麻风侵入内脏的晚期阶段。如损伤视力。面发紫泡、遍身如癣、眉毛脱落、脚底穿通。《外科正宗》称之为五败玣。
五态 五态 人的五种状态: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灵枢=通天》:“古之善用针灸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虚者补之。”
五痰 五痰 痰的五种类型。即湿、燥、风、热、寒痰。
五体 五体 ①指肢体的筋、脉、肉、皮、骨等。②根据人体骨节之大小、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将人体质分成若干类型。见《灵枢=根结》。
五天之气 五天之气 五天之气是古代五种天文书《太始天元册》上记载的五种不同颜色的云气。红色的为“丹天之气”,青色的为“苍天之气”,白色的称“素天之气”,黑色的称“玄天之气”,黄色的称“黅天之气”,合称为“五天之气”。按五色的五行属性,红属火、青属木、白属金、黑属水、黄属土,即五天之气是五行的在天之气,该书遂将这五种颜色的云天所经过的星宿方位的天干名来确定“五运”。如“丹天之气”,经于牛、女、奎、壁四宿(见“二十八宿条”,以下仿此)之上,下临戊癸之位,为火运。“黅天之气”,经于心、尾、角、轸四宿之上,下临甲己之位,立为土运。“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昂、毕四宿之上,下临乙庚之位,立为金运。“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胄四宿之上,下临丙辛之位,立为水运。“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四宿之上,下临丁壬之位,立为木运。(见《素问·五运行大论》、《运气奥论》)这就是五运轮流主岁学说的来源,颇有神秘色彩,在研究时应注意。
五味 五味 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前人认为:①辛味药能散、能行,有发汗解表,理气活血、开窍散湿等作用。如荆芥、紫苏散风寒解表,木香、砂仁理气健胃,川芎、红花活血祛瘀,麝香、苏合香开窍通络,羌活、独活祛风散湿等;②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有调和脾胃、补养气血、缓解挛急和解毒作用,如石斛、黄精调补脾胃,黄芪、党参补气,地黄、阿胶补血,大枣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解毒等;③酸味药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生津止咳的作用,如五味子敛肺止咳,石榴皮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止遗,山萸肉固崩止带,乌梅生津止渴等;④苦味药能泻能燥,有泻火、燥湿、通泄的作用,如黄芩,黄连,龙胆草泻火、苍术、苦参燥湿,大黄,甘遂通泻等;⑤咸味药能下、能软、有软坚、散结、润下等作用。如昆布、海藻软坚散结,芒硝润下等。另外,还有淡味药,即味道不显著者,因其淡而无味,所以习惯上仍称五味,而不称六味。淡味药能渗、能利,有淡渗利水的作用,如茯苓、通草、滑石等。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还有一种带芳香气味的药物,不属于药味的范围。芳香气味的药物具有化湿、开窍、醒脾、解暑等功能。如苍术化湿,安息香开窍,甘松醒脾,香薷、厚朴、白扁豆解暑等。五味也可以归纳为阴阳两类辛、甘、淡为阳,酸苦咸为阴。
五味偏嗜 五味偏嗜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长期偏嗜五味和某类食物会使人摄取的营养不全、不均衡,或太过、或缺乏某种必须成分而造成疾病。
五味所禁 五味所禁 简称五禁。禁有禁忌之意。如辛味善行,有散发之性,多食就会耗气,气病要慎用,不要过量;咸味善走血,用量大则血行凝滞,血病要慎用;苦味善走骨,能助心火,多用则火盛而影响肾水,骨生于肾,故骨病时应少用苦味药;甘味药善走肌肉,甘味性滞,多食则肌肉壅滞,故肉病时不要过于应用;酸味善走筋,有收敛作用,多食则引起筋脉拘急。这是指五味过多所的副作用。本应咸入肾,苦入心而说成咸走血、苦走骨,是用水火互用、心肾相交的道理。
五味所入 五味所入 即“五入”。
五味所伤 五味所伤 偏食五味对五体的伤害。五体指皮、肉、筋、脉、骨。《素问·五脏生成》:“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村;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五味所合,即五味适宜于五脏之意。《素问·五脏生成》:“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位 五位 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五邪 五邪 ①五脏病邪的合称。②《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③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五种。④风、寒、湿、雾、伤食五种。
五邪脉 五邪脉 根据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关系表现在病邪传变方面的五种病理脉象。即“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五种病理脉象的合称。凡病出战生我(母)的方面传来的病理脉象称为“虚邪”脉。例如肝病脉弦而细长,若出现沉涩而滑的脉象是肾传肝(母病及子),就是“虚邪”脉,病属易治。凡病邪由我生(子)方面传来的病理脉象称为“实邪”脉,如肝病出现洪大而数的脉象是心传肝,就是“实邪”脉,病属可治。凡病邪由克我方面传来的脉象为“微邪”脉,如肝病出现的脉象和缓的脉象是肝传脾,称“微邪”脉,预后良好。凡由统一属性病邪侵犯本脏而致病的病理脉象,称为“正邪”脉。如肝病脉弦誻“正邪脉”。病属易治。
五泄 五泄 ①《难经·五十七难》指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②指飧泄、溏泄、骛泄、濡泄、滑泄。见朱丹溪《治平会粹》。
五辛 五辛 多指有刺激性的食物。《本草纲目》中有大蒜、小蒜、韭、荟苔胡荽之解。
五心烦热 五心烦热 五心指手足心和前后心。五心烦热即上述部位有发热烦躁的主观感觉。
五星 五星 岁星,荧惑星、镇星、太白星、辰星。《素问·气交变大论》:“夫子之言岁候,其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
五形 五形 按木、火、土、金、水分类的五种形状。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五形志 五形志 语出《素问=血气形志》。古代医家针对形体和情志方面的苦与乐的五种不同情况,推断疾病部位燕确定不同的治法,称为“五形志”。其具体内容是:形体安乐,情志苦闷的病患多发生于经脉,治疗宜用针灸;形体安乐,情志快乐的,病患多发生于肌肉,治疗宜用针刺砭石;形体劳苦,情志快乐的,病患多发生于筋骨之间,治疗宜用温熨和导引等法;形体劳苦,情志苦闷的病患多发生于咽喉,治疗宜用药物。形志屡受惊恐,经络郁滞不畅,病患多出现麻木不仁,治疗应用按摩疗法或服用药酒。
五行 五行 流行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对医学理论的影响很大。关于五行的说法不一,一说起源于对天象的观察,即木、火、土、金、水五星的运行。一说“五”指五类物质的抽象,即把万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以代表物质;行指运行、运动。五行学说和优点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性;不足之处是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化成为“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完全是循环轮回,没有质变和飞跃。无法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很容易走进玄学的死胡同,从而束缚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是以五行配五脏为杠杆推衍开来的。五脏相: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肝(木)。五脏相克:肝(木)→脾(土)→肾(水)→心(火)→肺(金)→肝(木)。五行学说的“相乘”、“相侮是反常情况下的相克,用以说明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解释脏腑生理:采用类比推演法,把人体器官和自然现象罗列到五行模式内,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如肝的生理特点喜条达,主升、主动,与春季树木生长的现象类似,并与胆、筋、目等器官有密切联系,因而肝、春、木、胆、筋、目就属五行中一行的范畴,同理,心、夏、火、脉、舌、肠;脾、长夏、土、胃、肉、唇;肺、秋、金、大肠、皮毛、鼻;肾、冬、水、膀胱、骨、耳各属于一个范畴。②解释脏腑的生理,每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功能,以肝为例,生我者为肾,我生者为心,克我者为肺,我克者为脾。即认为肝木依靠肾水的滋养,称“水能涵木”,反之称“水不涵木”。依次类推则有“金能制木”,为病则“木火刑金”;肝病传脾则称“木克土”;肝火与心火互相影响称“木火同气”。关于疾病的预后则相生传、相克传的区别。相生传为顺,较轻;相克传为逆,较重。如肝病传心为顺传,肝病传脾为逆传等。③确定治疗原则:即根据五行生克关系,用相应药物,方剂进行治疗的规则。如采用“益火生土法”温补肾阳,治疗脾肾阳虚的下利清谷、久泻、五更泄;“培土生金法”治疗肺虚而兼有消化功能减退的证候群;“金水相生法”滋阴养肺以治疗肺肾阴虚;“滋水涵木法”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候群;“培土制木法”健脾益气,以治疗水肿病等。④对中药进行分类:如色青味酸入肝,色红、味苦入心,色黄味甘入脾,色白,味辛入肺,色黑味咸入肾等。
五虚 五虚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大小便滑泄0,饮食不入等为五脏俱虚的严重征候,为真气不足造成。
五畜 五畜 也作“五牲”。①牛、羊、豕、犬、鸡。②麋、鹿、麘、狼、兔。医书多指前者。
五噎 五噎 指气、忧、食、劳、思五噎。噎,噎塞不能也。
五液 五液 ①《素问·宣明五气》。指汗、涕、泪、涎、唾。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②《灵枢·五癃津液》指汗、溺、泪、唾、水。
五宜 五宜 语出《灵枢·五味》。是把谷、肉、果、菜等类食物归属于五行,用于治疗的一种说法。如脾寅宜食秫米饭、牛肉、科葵;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等。
五疫 五疫 ①泛指传染病。②指寒疫、温疫、疫喉、疫痢、疫疟。
五音 五音 宫、商、角、徵、羽是古代的五音名称。它和五行的关系是:角为木音,在方位应东方,在时应春天,在人体应肝;徵为火音,在方位应南方,在时应夏天,在人体应心;宫为土音,在方位应中央,在时应长夏,在人体应脾;商为金音,在方位应西方,在时应秋,在人体应肺;羽为水音,在方位应北方,在时应冬天,在人体应肾。在运气学说上,用五音作为五运的代号,又用正、太、少三字分别作为正常、太过、不及的代号,例如委和(木运不及)的年份为少角;发生(木运太过)的年份为太角;敷和(木运平气)的年份为正角等。以上参见《素问·金匮真言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等篇。
五硬 五硬 指头顶、手、足、肌肉、口唇五部强硬不灵、强直痉挛的现象。项硬头不能转动,手足硬四肢强直,肌肉硬表情呆滞、呼吸困难,口唇硬吮困难。
五有余 五有余 ①语出《素问·调经论》。指神、气、形、志的有余。神有余则喜笑不休;气有余则喘咳上气;血有余则怒;形有余则腹胀、小便不利;志有余则腹胀腹泻。②指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和气逆等症状。
五俞穴 五俞穴 即五腧穴。是四肢远端肘膝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的穴,分为井、荥、腧、经合五种。每种各有五个穴位,共计二十五个穴名,左右侧相加即为五十穴,叫“脏腧五十穴”。属于六腑的穴,叫井、荥、腧、经、原六种,每种各六个穴,共三十六个穴名,左右侧相加即为七十二个穴,叫“腑腧七十二穴”。参见《灵枢=本输》和《素问=气穴论》。这些穴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穴。按前人的经验,五腧穴各有主治重点。即井穴治心下满,荥穴主治心热,腧穴主治体重关节疼痛,经穴主治气逆和泄泻。这些主治,不以五脏六腑为限,六阳经原穴通治五脏六腑的病。
五运 五运 运气术语。是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五者的合称,运有转动不息,周而复始的含义。五运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自然界的变化循环,五运有主岁与主时之分。五运的具体内容可分为大运、主运、客运三种。各详见该条。
五运发病 五运发病 按运气学说。人体内五脏之气是由五运六气化生的(参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自然界五运之气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有关脏器的偏盛偏衰而致发瓋,五运的太过不及都能引起发病。五运平气年份,如人体虚损,也可因正常的气候变化而诱致发病。五运发病的规律可归纳如下几种:①五运太过:同气之脏的功能也呈现病理性变化,表现为偏亢而发病。而且会引起本脏所胜的功能异常而出现病变。它的规律是:木运太过,病发肝手;火运太过,病发于心肺,土运太过,病发于肺肝,水运太过,病发于心肾。《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②五运不及:同气之脏的功能也呈现不同的病理性减退,而且要波及到它所生之脏的功能异常和所不胜之脏的功能偏亢而导致病变。它的规律是:木运不及,病发肝、肺、心;火运不及,病发心、肾、脾;土运不及,病发脾、肝、肺;金运不及,病发肺、心、肾;水运不及,病发于肾、脾、肝。《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复则炎暑流火病,寒、热、疮疡,疿、胗、痈、痤。”即由于岁木不及,金来克木,病先发于肝。故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木不及则不能制土,故脾痛而出现肠鸣、飧泄。若肝木之子心火来复母仇,则出现寒、热、疮疡、疿、胗、痈、痤等和心火太胜有关的热病。③郁发:五运之气被郁扼太甚可引起暴发,气势很猛烈,人体受影响,病在同气之脏并反侮胜已之脏。《素问=气交变大论》:“金郁之发,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咳逆、嗌干是呼吸系统疾病,其余皆属肝病证候。说明金运被扼暴发时,病在肺、肝两脏。郁发是待时而发。太过之年发作急,不及之年发作慢。对发病的影响是:发作急的病情急剧危重,发作慢的病情缠绵难去。参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④平气之年:人体由于元气虚损,受时气影响发病,病皆在本脏并比较轻微。如木运平年病里急支满;火运平年病瞤瘛;土运平年病痞;金运平年病咳;水运平年病厥等。参见《素问·五常政大论》。
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 即运气学说。
五脏 五脏 指心、肝、脾、肺、肾五个功能单位。“脏”的古意为“藏”。是指体腔中那些内部充实,有制造和贮藏精气等功能的器官。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生理、病理基本概念之一。其单位与今之同名器官的解剖部位基本相同,但其机能差异很大。所以,宜按基本生理、病理功能单位理解。如“心”,除指出解剖学上的实体外,尚有:“主血脉”、“藏神”、“主汗”、“开开窍于舌”、“合小肠”等功能。即主宰血液与汗,又司理精神,同时也负责与其它器官的联系,如开窍于舌、合小肠等。因而它是中医辩证施治的重要逻辑手段。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学说去全面看待和理解,以免犯片面性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五脏痹 五脏痹 出《素问=痹论》指五脏的机能障碍。即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与单纯痹证的概念已不完全相同。
五脏刺 五脏刺 即五刺。
五脏风 五脏风 出《素问=风论》。风中于五脏,各出现不同的症状。实际上是根据受风所出现的不同特点,用五脏概括归纳为五种类型。
五脏化液 五脏化液 出《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因心主血,汗出于血,故汗为心液;鼻为肺窍,故涕为肺液;泪出于目,目为肝窍,故泪为肝液;涎出于口,口为脾窍,故涎为脾液;唾出于舌下,肾脉连于舌本,故唾为肾液。这种五脏化液之说,是针对五行学说的。
五脏六腑之海 五脏六腑之海 ①指冲脉。因为它总领诸经气血,调节五脏六腑的灌注。②指胃。因它受纳水谷,为各脏器的营养来源。《灵枢=五味》:“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近世,主张和应用的前者较多。
五脏六腑之咳 五脏六腑之咳 ①语出《素问=咳论》。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五脏六腑有病时,都可影响到肺而出现咳嗽,称之为“五脏六腑之咳。”②又由于疾病的不同、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都会在咳嗽出现时产生不同的兼证。根据这些兼玣的差异,用五脏六腑去概括,是“五脏六腑之咳”的另一概念。
五脏气 五脏气 ①指五脏各种的正常机能。②五脏气机升降失常的特征性表现。《灵枢=九针论》:“五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
五脏所藏 五脏所藏 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与五行学说相对应的。
五脏所恶 五脏所恶 也称“五恶”,恶,厌恶的意思。指对五脏功能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即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五脏所主 五脏所主 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的合称。
五脏疳 五脏疳 即五疳。
五蒸 五蒸 指骨蒸、脉蒸、皮蒸、肉蒸、内蒸五种。
五指骨 五指骨 又名锤骨。即掌骨。
五趾骨 五趾骨 即跖骨。
五志 五志 指五种情感活动。即喜、怒、思、忧、恐。是古人对五行学说的附会。即把它们分属于心、肝、脾、肺、肾。
五志过极 五志过极 五志指喜、怒、忧、思、恐五种心理表现。五志过极是指它们活动的过度,造成脏腑气机障碍而产生疾病。
五志化火 五志化火 指喜、怒、忧、思、恐五种神志的失调、郁滞不畅,可产生化火的病理变化。即精神活动的过度兴奋或抑制,使脏腑气机不畅,阴阳失调,出现烦燥、怔忡、失眠、多梦、头晕、眼花、心慌、闷气、易怒等神经衰弱症状,都属于火的表现。
五治 五治 ①指五行所主的时气,如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②指治疗的五种方法:一和、二取、三从、四折、五属。
五中 五中 即五脏。
五种恶候 五种恶候 见《普济方》。即五心肿、人中肿、舌肿、膝胫肿、阴茎肿。
五主 五主 即五脏所主,如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五走 五走 见《灵枢=九针》。如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又见于《灵枢=五味》的“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肾。”前者指五脏所主,后者指五脏本身,基本概念相同。
五膈 五膈 ①《诸病源候论》:优患、气、寒、热五膈的总称。②《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忧、思、怒、恐、喜五膈的总称。膈与隔通。
五疔 五疔 五种疔疮的合称。①指青、赤、黄、白、黑五疔。②指心、肝、脾、、肺、肾五疔。③指火焰疔、紫靥疔、黄鼓疔、白刃疔、黑靥疔。
五疝 五疝 五种疝病。
五疳 五疳 疳证按五脏分类。即心疳、肝疳、脾苙、肺疳、肾疳。
五疸 五疸 ①黄、谷、酒、女劳、黑疸。②黄、谷、酒、女、劳疸。③黄汗、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④瘀热、脾虚、食积、瘀血、阴黄成疸。
五痫 五痫 ①马痫、牛痫、猪痫、羊痫、鸡痫、。②犬痫、羊痫、牛痫、鸡痫、猪痫。主要以癫痫发作时的叫声来命名。临床意义不大。
五瘿 五瘿 指五种不同的瘿瘤。即筋、血、肉、气、石五瘿。
午夜 午夜 半夜。
午月 午月 阴历五月。
午泽 午泽 ①湖泽。②中午润泽。
戊 戊 天干的第五位。
物偶入睛 物偶入睛 见《证治准绳》。即异物进入眼裂之内,刺激结膜和角膜,引起磨擦、疼痛、流泪、羞明、结膜充血、角膜生翳等。或异物进入眼球内,成为球内异物。
物性刚柔 物性刚柔 物品的性能,有硬软的不同.
析 析 劈。引申为“剖分”,“辨析”、“解释”、“分析”。
吸门 吸门 即会厌。见《难经·四十四难》。
吸入 吸入 用口鼻吸入某些药物烟雾、蒸汽的方法治疗疾病。
希听而不闻 希听而不闻 《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
希夷式 希夷式 宋·华山道士陈搏字希夷.他练功采取侧卧式。故盾世称侧卧式为“希夷式”。
下 下 即下流。
下 下 ①中医治病八法之一。②指大小便。《内经四则》:“凡治病,必察其下。”③特指下焦。
下巴骨 下巴骨 又名地阁骨。即下颌骨。
下病上取 下病上取 指病证的表现部位偏于下,而从主证所在部位以上的脏腑或体表,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
下膊 下膊 今称前臂。
下部脉 下部脉 指尺脉。
下搭手 下搭手 患者用双手可由下部触摸到的背部痈疽。
下发背 下发背 有头疽生于腰部命门穴周围者。
下法 下法 八法之一。包括泻下、攻下、通下、润下、逐水诸法。使病人腹泻,藉以清除宿便燥结、胃肠实热、水饮停滞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热性病的大便燥结、胸、腹水、习惯性便秘,以及某些狂燥性疾病。其中对于热性病的大便燥结除通便外,尚有清热解毒作用;对狂躁性疾病应用下法重点在泄热。下法除润下外,都比较剧烈,容易伤害正气,应中病即止,不可过量。年老体弱的患者应慎用。乃伤寒、怀孕妇女和经期易引起出血,应禁用。
下工 下工 医术差的医生。
下管 下管 即下脘。
下横骨 下横骨 ①指耻骨。②穴位名,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正中点旁开五分处。
下极 下极 ①一般指肛门。②指会阴。③指两眼中间的鼻柱上方,有时为心病的望诊之处。
下极之腧 下极之腧 会阴穴。
下汲肾阴 下汲肾阴 肖有吸取的意思。肾属水,心属火,两者平衡协调为水火相济,如心火过盛,引动肾火,火盛侮水,消耗肾阴,这种病理现象为下汲肾阴。临床上可出现心烦、舌干、少寐、性欲妄动,遗精早泄等症。
下焦如渎 下焦如渎 “渎”,水道。下焦如渎是形容肾与膀胱排尿的现象。水液经过人体利用后,由肾脏的开合作用,一部分浊液下输膀胱,排出体外,这个现象如同疏通沟渚一样。故名之。
下焦湿热 下焦湿热 即湿热下注。
下焦主出 下焦主出 即下焦的主要功能是排泄。
下经 下经 古医书名。已佚。
下利 下利 古代医书对痢疾和泄泻折统称。
下利清谷 下利清谷 腹泻,大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
下溜旁急 下溜旁急 小便频急之意。溜通流。
下迫 下迫 发热,排便不畅而有窘迫感。
下气 下气 ①即降气。②六气定位中的在泉之气。③“放屁”之雅称。
下窍 下窍 指生殖器与肛门。
下泉 下泉 尿之别名。
下乳 下乳 即催乳疗法。
下损及上 下损及上 虚损由下部脏腑发展到上部脏腑的病变。
下陷 下陷 即中气下陷。多指脾气虚引起的组织松弛和内脏下垂。
下消 下消 三消证中的下消。也称肾消。表现为饮一溲二,尿似淋浊,如膏如油等。
下血 下血 单纯性直肠、肛门出血随粪便排出者。
下医 下医 医术差的医生。
下阴 下阴 男女生殖器的统称。
下淫 下淫 向下流之意。淫、浸淫,平地出水。
下者举之 下者举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下是下陷,举是升举。指气虚下陷的病应用补气升提的方法治疗。如子宫脱垂、脱肛、内脏下垂等。
下止之人 下止之人 即有畸形的人。
下重 下重 即里急后重,大便欲排而不出的症状。
下注疮 下注疮 ①小腿湿疹。②湿毒疮的别名。
下厥上冒 下厥上冒 指一组由于胃气上逆引起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的证候。
下晡 下晡 下午三点到六点的时间。即古时的申酉时。也有说是下午一点的。
下膈 下膈 指阻膈的部位在下部。以食后相当长的时间才吐出来为其特点。
下疳 下疳 指龟头、阴唇等阴部器官的圆形溃疡,边缘锐利,基底部坚硬,创面清洁,脓液及分泌物较少,是一期梅毒的表现。
先别阴阳 先别阴阳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纲领和根本。因此,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应首先辨其阴阳.
先煎 先煎 矿物、贝壳类药,质坚硬,不易煎出有效成分,宜捣碎先煎。如石膏、石决明、牡蛎、鳖甲、代赭石、磁石等,宜先煎沸15分钟,再放其它药物。又麻黄也宜先下煎两三沸,掠去水面的浮沫,然后再添水投入其它药物,否则容易引起心烦。
先暮 先暮 服药的前一晚.
先铺饭酒饮 先铺饭酒饮 即饭前用酒服药。
先师 先师 指岐伯的祖师僦贷季。
先食 先食 饭前服。后食,饭后服。
先天 先天 由父母遗传而来的人体生命本元。肾为先天之本。
先天之本 先天之本 指肾。《医宗必读》:“先天之本在肾”。
先天之火 先天之火 即肾阳。
先天之精 先天之精 即肾所藏之精。与后天脾胃之精相对而言。
先巫 先巫 指上古以巫术治病的人.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书名。简称《医学广笔记》。明·缪希雍撰。4卷。初名《先醒斋笔记》,系丁元荐搜集缪氏临证诸方于1613年刊行问世,后经缪氏本人修订始用今名。1~3卷介绍作者临床经验。4卷为常用药及其炮制。本书有许多独到之处,并对一些病证的治疗做了规律性的归纳。今有排印本问世。
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 病名。妊娠期出现腰腹部疼痛,下坠,阴道少量流血,为先兆流产.多由气血虚弱、房事不节、跌仆损伤引起.
先兆子痫 先兆子痫 证名。指妊娠24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并兼有头痛、眩晕、眼花、呕吐、上腹部不适、视力障碍等症者,多因肝阳上亢、脾肾阳虚、肝郁化热所致。
霄 霄 通“胃”。今写作“肯”字.骨间肉。肯直,肌肉强直。
小膀骨 小膀骨 骨名。为桡、尺骨的总称。
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 形容排尿困难,点滴而下,淋漓不尽。
小便续通 小便续通 小便时通时不通。
小产 小产 即流产
小肠 小肠 六腑之一。与今天所称的小肠类似。其主要功能是将胃消化过的食物分清别浊,将营养部分吸收,通过脾脏输布到全身,糟粕部分下传至大肠,多余的水分下入膀胱。小肠与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有热可转移到小肠,出现小便短赤,尿道灼热疼痛等症。用清心火的药物治疗多可收效。
小肠病 小肠病 六腑病候之一。出《灵枢·邪气脏府病形》。泛指小肠的病变。虚寒者,症见小腹隐痛,肠鸣,大便溏泻,小便频数不爽等。实热者症见心烦,口疮,小便赤涩,腹部发胀等。
小肠咳 小肠咳 出《素问·咳论》主要表现是咳嗽与放屁同时发作。
小肠气 小肠气 ①疝的一种。②狐疝的又名。
小肠实热 小肠实热 指同时影响口腔和尿道和一些热性炎症。主林表现为心烦、耳鸣、咽痛、口疮、小便短赤,排尿疼痛,尿血和苔黄、脉数等症。与“心移热于小肠”的证候相同。
小肠虚寒 小肠虚寒 指小肠因虚受寒后出现的腹痛腹泻证候群。多与脾虚并见。其特点是腹部隐痛,痛时喜按,肠鸣便溏,小便频数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小肠疝 小肠疝 病名。出《医宗必读》。主要临床表现是受冷后,小肠冷痛,索引睾丸腰背。
小大不利 小大不利 小便、大便均不通畅。
小大周天 小大周天 气功术语。也是一种气功功法。来源很古。见于《道藏》。前人认为人身是一小天地,脑海在上,位处“午”位在天,丹田在下,位处“子”处属地。这种功法在练到丹田有真气的冲动时,以意领气,由尾闾贯脊上升至脑,再由脑前下降,经前正中线复归于下丹田。这样,丹田冲动之的循行就象日月绕天转动那样,故称为“小周天”。中医书称其通督任二脉。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关于督任二脉的一段论述,就是谈的“小周天”的功法。大周天的循行范围较大,即以意领气,由丹田顺两腿前面下行至足底涌泉穴,然后再由涌泉穴经两腿后侧上行,贯尾脊到达头顶,再经前正中线复返于丹田,称为“大周天”。大小周天练功方法和具体程序很复杂。难以掌握,现在应用较少。
小儿剳 小儿剳 小儿眼睑频繁眨动的症状。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书名。宋=董汲(或董伋、及之)著。1卷。重点是关于小儿发疹疾病的辩证论治。,作者鉴于许多发疹性疾病的早期与“伤风”类似而难以鉴别和易于被忽视,故编写本书以辩明之。
小儿病源方论 小儿病源方论 书名。宋=陈文中(文秀)著。共4卷,分养子真诀、小儿变证候、形证门等。并附面部图形,先论后方,井然有序。颇盛行于当时。
小儿痘疹方论 小儿痘疹方论 书名。宋=陈文中(文秀)著。1卷。以太阴一经立论,认为痘疹盖以手太阴肺主皮毛,足太阴脾主肌肉;肺恶寒而易于感,脾恶湿而无物不受,用丁香以治肺寒,用附、术、半夏以治脾湿。本书颇为朱丹溪不满,但得到薛立斋的称赞。
小儿客忤 小儿客忤 小儿见到生人或其它刺激物,引起惊吓,啼哭,不安甚至消化不良等症。
小儿口见 小儿口见 即小儿吐奶。
小儿手拳 小儿手拳 证名。小儿手指挛缩,不能伸开。
小儿推拿秘诀 小儿推拿秘诀 书名。明=周岳甫(于蕃)著。1卷。本书系周氏篡集前人著作而成。《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称其:“凡一切症候、看诀,穴道,手法,字义。逐一为分支切解,而疑惑难明者,更为图画辨释,俾人人展卷,无不了然。”所以很值得重视。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书名。刊行于1158年。编著人不详。20卷。《四库提要》:“凡论100条,自妆生以至成童,无不悉备,是书详载各证,如梗舌、鳞疮之类,为当时医书所未备,其议论亦笃实明晰。元明以来诸医家党同伐异,自立门户之习。”书中指出婴儿脐风与成人破伤风为同类疾病,值得重视。
小儿药证直诀 小儿药证直诀 书名。宋=钱乙(仲阳)著。刊行于1114年。3卷,上卷论证,中卷论病例,下卷载方,以脏病理学说立论,以虚实寒热立法处方,比较系统的作出了辩证施治的规范,有不少创见。对我国儿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小烦 小烦 略觉烦闷。
小方 小方 指药味少,量轻,力弱、多次分服的方剂。一般适用于轻或没有兼让一让的疾病。如上焦外感之用葱豉汤。
小方脉 小方脉 幼科的别称。相当于小儿科。
小户 小户 女子生殖器小者。
小户嫁痛 小户嫁痛 ①妇女性交时阴道痛。②泛指女性的外生殖器痛。
小结胸 小结胸 结胸症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撑胀,有压痛,舌苔黄而微腻,脉象浮滑等。多由痰热互结所致。
小逆 小逆 ①治疗措施引起的轻度病变。②岁运和司天的五行属性为相生关系的称为“小逆”。如壬子、壬午年份,子母相生,上下之位相逆,故称“小逆”。参见《运气论奥》。
小三关 小三关 即指三关。
小伤寒 小伤寒 伤风。感冒一类外感病。
小舌 小舌 即悬雍垂。
小舌烂痛 小舌烂痛 即悬雍垂溃烂肿痛的病症。由于多食辛辣,饮酒厚味,热毒薰蒸造成。
小水 小水 即小便。
小水不通 小水不通 即小便不通。
小天心 小天心 推拿部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手掌根部大小鱼际相交处,距大陵穴五分。掐之治惊风抽搐、小便不通等症。
小童弱 小童弱 即小儿的小便。也称“童便”。弱通溺。
小心 小心 《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看法不一。①马莳主张为“心包络”。②吴鹤皋主张为“命门”。③张志聪主张为“膈俞穴”。
小羽 小羽 即“少羽”。为得五音之“羽”而居少数者。《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小羽之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下,纡纡然。”
小中风 小中风 即时发时止的头晕目眩。
小谿 小谿 小的肌肉接缝或凹陷处。
小溲 小溲 即小便。
小眦 小眦 外眼角。
协调阴阳 协调阴阳 利用药物寒热的偏胜,或针灸补泻的作用等,以调整病理上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相对平衡,导致疾病的好转或痊愈。
协热 协热 挟热之意。即误用攻下剂后;挟同表热传里之意。
协热利 协热利 有表热的腹泻。
协热下利 协热下利 指外有表热,内存虚寒的一种痢疾。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脘痞腹胀、下利清谷等。
邪 邪 泛指一切致病因素。与“正气”相对而言。
邪害空窍 邪害空窍 指病邪侵入耳、鼻、口、目等空腔器官发生的疾病。
邪恋心包 邪恋心包 指惊厥、昏迷持续存在的一种病理状态。
邪留三焦 邪留三焦 ①指湿热留恋三焦气分的热性病。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腹胀便溏,小便不利。②泛指三焦气化功能失调。出现津液运化失调的证候。如胸胁胀闷,下腹窘急,小便不利等。
邪气 邪气 即邪。
邪气盛则实 邪气盛则实 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指病邪初犯人体,机体壮实,抵抗力强,邪气和正气都忝,因而机体反应强烈。临床上多出现高热、面红、气促、口渴、便干等实证。
邪热 邪热 ①引起发热的病因。即热邪。②指一种证候。即外因引起的发热。
邪正消长 邪正消长 邪(致病因素)正(抗病因素)之间斗争发展的过程。正胜邪,疾病趋向痊愈;邪胜正,疾病加重恶化。
胁 胁 指胸壁两侧,腋窝至十二肋之间的部位.
胁疽 胁疽 即胸胁部的慢性脓肿。正气虚弱的虚劳病人多患此病。为痰火阻遏经络所致。初起胁部隆起一皮色不红的结节,疼痛不甚,渐次增大,长时不破,破后疮口长期不愈。
胁肋胀痛 胁肋胀痛 病证名。出自《明医杂著·痰饮》薛己注。病因多为气郁、痰凝和脉络阻滞。肝气郁结者,多与情志变化有关;痰入经络者,多伴眩晕和肢体麻木不仁;肝经虚寒者,多兼气急,视物模糊,脉象迟弱。
胁痛 胁痛 泛指发生于胸胁部的各种疼痛。胁部为肝、胆两经的循行部位,故痛多与其疾病有关。其次,心、肺,脾,肾的经脉也与胁部有连属关系,故其病变也可以反映到胁部而引起疼痛。
胁下痞硬 胁下痞硬 病证名。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胁部满闷坚硬的证候。
胁痈 胁痈 病名。出自《医学入门》。发于胁部之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病因多为郁怒和肝火。
写形 写形 观察病人的形态。
写之于内 写之于内 即用消法消除体内的坚满性疾病。写通泻。
泄 泄 ①大小便失禁。张景岳:泄,二阴不固也。”②发散的意思。如“泄热”。⑧同泻。多种腹泻的总称。④指泻法或泻剂.⑥指肌肉失去收缩功能之证。《金匮要略》:“筋伤则缓,名曰泄。”
泄风 泄风 出自《素问·风论》。风邪进入人体很久,如进入肠内,则会患“肠风泄泻”;如停留在腠理间,则会患“泄风”。其主要表现是:多汗、汗出濡洗衣服,口中干燥,周身痛而冷,多无力劳动。
泄横 泄横 散失的意思。
泄剂 泄剂 泄是泻下;“泄可启闭”。所以,泻下的方齐何以开启闭塞。它包括泻下宿便和泻下水饮两个方面。如泻下宿便用大承气汤;泻除肺部痰饮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等.
泄可去闭  泄可去闭  指用泄泻的药,去除闭阻之证。如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治疗痰多咳喘的实证等。
泄脓血 泄脓血 即腹泻脓血便。
泄卫透热 泄卫透热 温病邪在卫分、气分之间,表现为身热、微恶风寒、心烦、口渴、无汗、舌苔黄白等症。可以使病人微有汗出(泄卫),从而使气分的热邪得以向外透散(透热)以降低体温,即称泄卫透热。
泄泻 泄泻 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注如水的现象,
泄泽 泄泽 渗透滋润之意。
泄注赤白  泄注赤白  即痢疾。赤白,指血、脓和粘液。
泻 泻 ①水往下直注.②排泄.③清除,排除:泻热、泻火等。
泻白  泻白  即泻肺。
泻肺 泻肺 又称泻白。清泻肺内蕴热的治疗方法。
泻肝 泻肝 又称泻青。用苦寒药物清泻肝火的方法。
泻火 泻火 用苦寒药物清泻火热的治法。
泻火解毒 泻火解毒 ①清泻火热、热结,兼以解毒的治法。近于清热解毒。②有针对性地选用归经药,以清解各脏腑的热毒。如黄连泻心火,龙胆草泻肝火,大黄泻胃火,黄芩泻肺火,黄柏泻肾火等。
泻火熄风 泻火熄风 治疗实热证热极生风的方法。即治疗高热惊厥的方法。
泻青 泻青 即泻肝,用苦寒药物清泻肝火。
泻下 泻下 即下法。
泻心 泻心 是一种泻火通降的治法.适用于心胃火炽等证候的治疗。
辛 辛 辣。“辛苦”、“辛酸”都从辣味比喻心中的苦恼。不等于现在的“辛苦”。
辛甘发散为阳 辛甘发散为阳 即辛甘化阳。
辛甘化阳 辛甘化阳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意即味甜和味辣的中药合用,有化生入体阳热功能的作用。
辛寒清气 辛寒清气 指用辛凉(寒)方剂以清解气分热邪的治疗方法。
辛寒生津 辛寒生津 指性味辛寒的药物具有生津、止渴、增液的作用。
辛开苦泄 辛开苦泄 指辛味药有发散。行气和淘养的作用;苦味药有泻火、燥湿、通泄和下降的作用。
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  是一种用味辛性凉有透邪散热作用的药物来治疗邪热在表的治法。适用于外感风热,俱有恶寒轻,发热重,头痛,口渴,咳嗽,苔白微黄,脉浮数等表热证。代表方剂有桑菊饮、银翘散等。 
辛凉清气 辛凉清气 即辛寒清气。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 是一种用味辛性温发散力较强的药物来解除在表寒邪的治法。适用于外感风寒,具有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骨节酸痛,无汗或有汗,鼻塞,流涕,咳嗽,苔白,脉浮等表寒证。代表方剂如麻黄汤,用于无汗脉浮紧;桂枝汤,用于有汗脉浮缓。其它如风寒挟湿用九味羌活汤;风水证用越婢加术汤。风寒诱发痰喘,用小青龙汤等。
辛頞鼻渊 辛頞鼻渊 即鼻渊。
辛雉 辛雉 即辛夷。
心 心 五脏之一。概括其功能有:①推动血液循环,促使气血运行。如“心主血脉”。②主宰精神、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如“心藏神”、“主汗”。③心的经脉通于舌,某些心的病症可在舌上显示征兆,称“舌为心之苗”。如心火上炎时,舌质暗紫有瘀斑;邪入心包或痰阻心窍时,舌强、语言不利等。
心悗 心悗 即心闷。“悗”通闷。
心包 心包 即心包络的简称。
心包络 心包络 心外围的组织器官,有保护心脏作用,能代心受邪。《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邪不能容也。容之则心伤。故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心包络经 心包络经 手厥阴心包络之简称。
心痹  心痹  五用词不当痹的一种。表现为闷气、气短而喘、咽干等。因患脉痹 日久不愈,又感受邪气所致。
心病 心病 五脏病候之一。泛指心脏发生的多种病证。
心掣 心掣 古病名。属怔忡类。出《素问=阴阳别论》。以心动悸如掣为主证。故名。表现为心运不宁,有牵引、紧缩感,甚则作痛,伴气短、咳呛、便泄等。
心称热于小肠 心称热于小肠 心小肠互为表里,心火亢盛,可引起小肠实热证,故称。临床上除具备“心火亢盛”的见症外,尚伴有小便短赤、尿道灼热疼痛或血尿等证候。
心虫病 心虫病 即蛔虫病。心虫,即蛔虫。
心动悸 心动悸 证名。心脏突突地跳动,甚至震动衣服(其动应衣)。
心恶热 心恶热 心为脏而属火,遇火而火益炽;心主神明,遇热则易引起神昏谵语,故说心恶热。恶者、厌烦、畏惧之意。
心风 心风 出《素问=风论》。①指心受风邪侵扰。多有自汗、恶风、唇赤、嗜卧、健忘、惊悸等。②心气不足而发生的精神症状,也称“内风”。
心腹痛啼 心腹痛啼 小儿因突然心腹疼痛而啼哭。
心汗 心汗 指心前区皮肤出汗较多的现象。古人认为是思虑过度,心血不足引起的。
心合脉 心合脉 五脏与五体相应,心主要是联系系。《素问=五脏生成》:“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类经》:“心生血,血行脉中,故合于脉”。
心合小肠 心合小肠 指心和小肠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影响。心脏与小肠有经络相通,形同表里,不能分割。在治疗心病和小肠病时,可利用这种表里关系,使之相互影响,达到治疗目的。这也是脏腑辩证的方法之一。如心移热于小肠,出现尿频、尿急、尿血、尿道刺痛等,治疗时要用清心火的药物。
心火 心火 ①心的代称。心在五行中属火,故称。②心热火旺的证候。有虚、实之分。③推拿部位名。见心经条。
心火内炽 心火内炽 心热之甚者。主要表现为心烦不安,失眠多梦。重者可出现狂躁。
心火上炎 心火上炎 心的虚火上升,主要症状有舌红,舌体糜烂或溃疡。
心积 心积 古病名。见于《难经》、《脉经》。也名“伏梁”。表现为心下至脐下隆起而伴有心烦、胸中满闷、心悸、腹中热、面赤咽干、唾血、手心热、甚则抽搐等症。
心悸 心悸 自觉二○○三年十月二十四日跳动不安的症状。突然遭受意外、惊恐、情绪激动等,也可出现心悸。心血不足、风湿入侵、水饮内停、心血瘀阻等,可能为其原因。
心经 心经 ①手少阴心经之简称。②推拿部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心、心火。位于中指远端指骨的腹面。能发汗退热、通利小便、治火眼、口疮、惊搐等。
心开窍于舌 心开窍于舌 心的经脉通于舌本,心的正常功能和病理改变可在舌上显露出来之意。
心坎骨 心坎骨 即剑突。古代也称鸠尾骨。
心咳 心咳 兼有心痛的咳嗽。因为心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其支别上挟咽喉,故咳则心痛,喉中有梗塞感,严重时咽喉肿痛。
心劳 心劳 五劳之一。指脑力劳动过度引起的失眠多梦。
心疟 心疟 出《素问=刺疟》,心受邪而发病。表现为内心发热,烦躁不安,喜冷饮,寒后而热,寒多热少等。
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 即心、脾两脏俱虚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倦怠、面黄等。
心其华在面 心其华在面 华,光泽、颜色之意。其华在面,即其健康状态可从面部的色泽加以观察。
心气 心气 主要指心推动血液周流循环的功能。
心气不宁 心气不宁 指精神不安。可表现为心跳心慌、心烦不安等。多由心血不足引起。
心气不收 心气不收 同心气不固。多表现为精神散乱,言语妄多哭笑无常,健忘易惊,怔忡自汗等。
心气盛 心气盛 主要指精神方面的变化。①气质类型表现为强而不可遏制。表现为胆大、敏捷、积极性强、性情暴躁,感情强烈,好动等。②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失眠、心烦、噫语等。甚者,出现烦燥、发狂等精神症状。
心气虚 心气虚 即心不足。可出现面色晄白、心动悸、闷气、气促、自汗、脉搏细弱可节律不整,甚至脉涩不畅、或结代。
心气虚不得卧 心气虚不得卧 病证名。属内伤不得卧之一种、由于心气不足,心神失守所致。表现夜卧不安,睡中自醒,心悸,神疲乏力,喜热恶冷,脉无力,或脉迟。
心窍 心窍 ①心的苗窍,即舌。②心神之窍,指心为人的精神意志所在。
心热 心热 即心火亢盛。主要症状为心中烦热、夜寐不安、口渴思饮、尿黄、苔黄、脉数等。甚者,谵语如狂。
心热多惊 心热多惊 指小儿梦中呓语、烦闷惊叫的一种病证。多与郁热、脏腑壅滞、气血不和有关。
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 指心肾二脏内环境稳定性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怔忡心悸、自汗、遗精等症状。参见心肾相交条。
心肾相交 心肾相交 心脏属火、肾脏属水。在正常情况下,心肾两脏的功能必须互相交通、互相协调、互相制约,才能达到各不偏胜的“水火相济的生理状态,使人体的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若其中之一脏过亢或不及,就会使机体的内环境稳定性遭受破坏,出现心肾不交的证睺群。
心手少阴之脉 心手少阴之脉 即手少阴心经。
心水 心水 五水的一种。因心阳虚弱而出现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闷气不畅,不能平卧,心内烦燥,下肢和阴囊肿胀等。类似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
心痛 心痛 指胸前及上腹部位的疼痛。①指心绞痛。②指胃脘痛。
心痛彻背 心痛彻背 即胸痛并向背部放散。
心系 心系 系,联系,维系。心系指心脏的维系结构。实指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也有按五脏将心系分之五者。即心脏和五脏相联系的血脉,统称之为“心系”。参见《类经=卷七》张注。
心下崩 心下崩 证名。为心阳不通引起的尿频、尿血等症。
心下否痛  心下否痛  心下(上腹部)闷满阻塞而痛的意思。否与痞同意。
心下鼓 心下鼓 上腹部搏动感。多为肺气从横膈下降时,在心下产生的心脏搏动所致。
心下急 心下急 五脏痹的一种。表现为窘迫的感觉。指胃脘急迫胀痛不舒的自觉症状,常伴有心烦,便闭等症。邪热结于胃肠所致。
心下悸 心下悸 证名。指心悸或胃脘部的悸动。
心下满 心下满 指胃脘间痞闷胀满。如兼有上逆的称心下逆满,为中阳不健,运化失常,水饮停于中焦所致。
心下痞 心下痞 证名。指胃脘部满闷,按之柔软不痛的症状。多由伤寒表邪未解,误用下法,以致邪气与痰相结,寒热错杂所致。
心下痛 心下痛 因胃脘作痛多在心窝处。故名。
心下支结 心下支结 心下(上腹部)的梗阻感。多种疾病的一个表现。
心虚 心虚 泛指心脏的气血不足。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失眠、健忘、易惊、自汗等症状。
心虚胆怯 心虚胆怯 ①一种扬幡招魂类型。表现为胆小、多疑、不果断、孤僻、好静、易疲劳等。②某些虚弱证的临床表现。
心血 心血 心脏的血液供应状态,是推动心气的物质基础。
心血虚 心血虚 由于贫血、失血、心血失养等所致的证候群。主要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心烦、易惊健忘、失眠多梦、舌质淡嫩、脉细数等。
心血虚不得卧 心血虚不得卧 病证名。内伤不得卧之一种。由于用脑过度,心血过耗所致。表现为五心烦热,口燥舌干,夜卧则惊,脉细数等。
心阳 心阳 主要指心血管系统的一引起功能现象。除与心气相关的一些现象外,尚与体温有关。心阳不足则体温下降,形寒肢冷。
心阳虚 心阳虚 较心气虚为重的同类病证,除心气虚的症状外,尚有形寒肢冷、心前区紧闷感和疼痛等。心阳虚之重证者,兼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表浅,神志丧失,脉微欲绝。
心阴 心阴 心的营养物质。常表现为不足。如心悸、心烦、健忘、盗汗、失眠、多梦等。
心阴虚 心阴虚 病证名。主要表现为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多梦、低热、面色潮红、盗汗、口干、口舌糜烂、舌质红、脉细数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帮结核病等。
心营过耗 心营过耗 营,古与(荣”字相通,指心血过耗引起的心功能减退。其症状有潮热、易汗、心烦、心跳、心慌、脉细、舌绛等。
心胀 心胀 古病名。出《灵枢·胀论》。指心烦、气短、不宁、失眠,有时也伴有胀的征象。
心中憺憺大动 心中憺憺大动 语出《灵枢·经脉》形容心脏跳动剧烈,心神不安,且有空虚感。
心主 心主 指手厥阴心包络经。《灵枢·邪客》:“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心主汗 心主汗 汗为五液之一,属心,故称。《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汗与血是同源异流,故有“夺血者无汗”的理论。
心主舌 心主舌 舌能辨五味。又是发音的重要器官,它的功能与心密切相关,故称。《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心的虚实和病变,常可从舌质上反映出来,故有“舌为心之苗”的说法。
心主神明 心主神明 指心脏具有思维、记忆、感情等高级心理活动,某些精神意识障碍的疾病,可从心的范畴去治疗。
心主血 心主血 指心脏为全身血液循环的中心,是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动力器官。《素问=痿论》明确指出:“心主身之血脉。”
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 血脉指血液、脉管和血液在脉管中赖以运行的功能。这些都由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主持,故称。《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心主言 心主言 语言是表达人脑思维以进行思想交流的基本形式,是受心的控制的。当热邪或其它强烈病因刺激侵犯心脏时,就会出现谵语狂言、言语蹇涩等不受心控制的病象,故称心主言。
心忪 心忪 即怔忡。
心疝 心疝 病名。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大奇论》、《灵枢·热病=邪气脏腑病形》等篇。为腹痛而兼小便不利的证候。表现为上腹、脐周围痛,气逆上冲,肠鸣,腹胀、下腹部有肠形隆起,小便不利,有时大便困难,脉弦急等。
心疳 心疳 五疳的一种。因小儿恣食甘肥,积滞生热,传入心经所致。表现为小儿身热、面红、汗出、口渴、口舌生疮、心烦胸闷、咬牙弄舌、食欲不振、或吐或痢、身体干瘦。
形  形  表露在外的体征。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即身体瘦弱。指因脾胃不好引起身体消瘦的人,要注意用温中健脾的方法治疗,使脾胃运化机能改善,营养增加,身体就会丰满强壮起来。
形肥经少 形肥经少 月经过少证型的一种.见《竹林女科证治》。因身体肥胖,脾虚气衰,影响脾的运化,出观月经稀薄,量少或夹有白带的一种妇科病等。
形归气 形归气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指身体,气指各脏腑的功能。意思是说、体格壮实,才能使各器官发挥正常功能。
形气 形气 形,在外的形体。气,脏腑组织的机能。出《素问·五常政大论》。
形气绝  形气绝  ①经脉之气阻断不通,失去原有形态.②病人的身体虚弱,正气亏损。
形气相得 形气相得 病人的形体与正气或病气发展平衡,如形盛气亦盛,形虚气亦虚。这类病人—般预后较好。《素问·玉机真藏论》:“形气相得,谓之可治”。
形肉已夺 形肉已夺 身体极为瘦削,以致改变了外形。
形如水状 形如水状 身体的形态好象水肿一样。
形色外诊简摩 形色外诊简摩 书名。清·周学海撰于1894年,2卷。是一本诊断学著作。内容主要来源于《内经》,次为《难经》等。上卷专谈望色,下卷为望色及外诊杂法。今有排印本间世:
形体 形体 指人的身形和体质。临床上观察身形的肥瘦,形态的特征,以及体质的强弱,作为辨证论治的参考。
形体不仁 形体不仁 身体不知痛痒。不仁,麻木,感觉迟钝。
形赢 形赢 形体衰弱不堪。“羸”,瘦弱.
形脏 形脏 九脏之中除五个“神脏”外,还有胃;大肠、小肠、膀胱四个中空的腑。因其内藏有形之物,故称形脏。
行痹 行痹 病名。出《素问·痹论》。即风痹。指游走性关节、肌肉痛。
行迟 行迟 五迟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小儿周岁,甚至二、三岁后仍不能行走。
行房 行房 即性交,与“行阴”同意。
行令 行令 年岁运行的节令。
行其经尽 行其经尽 病邪不传它经之意。
行气 行气 ①理气法之一。即行气散滞,又称利气、通气。是治疗由气滞所引起的胸腹胀闷疼痛等病证的方法。②气功术语。练功时有意识的调整呼吸,以意领气,称为“行气”。
行气法 行气法 针刺时,使针感朝一定方向传导的方法。又称导气法。
行气活血 行气活血 治疗气滞血.瘀证侯的一种方法。
行尸  行尸  濒死的人。即接近死亡的人。
行阴 行阴 即性交。与“行房”同意。
行针 行针 针刺术语。亦称运针。指进针后通过运行针体,达到得气、补泻等目的的各种手法。
行胫相交 行胫相交 即交径。
杏核中人 杏核中人 也作杏核人,即杏仁。
性能 性能 即药物的性味柑功能.它概括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内容。
性味 性味 同气味.
休息痢 休息痢 病名。见《诸病源侯论·痢病诸侯》。下痢屡发屡止,日久不愈,即称休息痢。多伴有饮食减少,倦怠无力,舌淡苔腻,脉细等虚象。
朽骨疽 朽骨疽 即附骨疽。
许叔微(1079~11547) 许叔微(1079~11547) 宋代知名医学家。字知可。真州白沙(江苏仪征)人,一说毗陵(江苏武进)人。曾任集贤院学士,故人称许学士。其著作现存的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合称《许氏伤寒论著三种》)和《类证普济本事方》;已经失传2的有《治法》、《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翼伤寒论》等.
玄榖 玄榖 黑色的谷子。
玄府 玄府 即汗孔,也称“鬼门”、“气门”。因其细小幽深,故名。
玄化 玄化 运气术语。指黑色的物质适逢其时的意思。《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为玄化”。
玄门 玄门 即鼻。明=虞搏《医学正传》:“鼻通天气曰玄门”。
玄天 玄天 运气术语。指一种天象,属水,北方,玄(黑红)色。《素问·五运行大论》:“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胄(星宿名)。”
玄委 玄委 八卦“坤位”的宫,象“地”,太乙(岁神)立秋时所处的位置。
玄武 玄武 星宿名。即龟蛇,位于北方星空。
穴 穴 又儿腧穴、穴道、气穴、孔穴、砭灸等。穴有空隙的含义,是位于体表的人体精气营血等各种机能物质在经脉循行过程中的聚集、灌注的转输部位。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在相关穴位可产生一定的反应。刺激它可以对经络脏腑的功能起调整作用,取得疗效。穴大都处于体表的凹陷处。有在经络线上循行的“经穴”、“络穴”,也有不在经络线上的“经外奇穴”或“阿是穴”。经络的穴,原来仅有三百六十多个,现已发展到两千处。加上耳针、面针、头针、手针等穴位,数字更为庞大。
穴道 穴道 穴位的俗称。
血 血 即血液。它是食物中的精华部分,经脾胃生化而成。它运行于脉中,以奉养全身。如目能视,足能步,手能握,都和血液有着密切的关系。
血癥 血癥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指由瘀血积滞逐渐形成的腹腔肿块。多因脏腑气血失调,瘀血聚积成块而致。表现为胸腹部有肿块、疼痛。病人多消瘦呈慢性病容。
血崩 血崩 即血崩.崩,为崩之讹。
血崩 血崩 指阴道内突然大量出血。
血崩腹痛 血崩腹痛 病证名。指阴道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腹痛的症状。若兼有血瘀则腹痛拒按,血块下后则痛减。
血崩昏暗 血崩昏暗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指由阴道大失血引起的厥证。表现为出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甚至不省人事。
血痹 血痹 病名。出《灵枢·九针》。①痹证之一。多因体虚汗出,当风卧睡,风邪乘虚而入,气血阻闭不得畅行引起,表现为肢体麻木不仁,肢节疼痛等。②指风痹(见《外台秘要·卷十九》)。
血不归经 血不归经 又称血不循经。指血液不在血管中流动而溢于脉外。蛔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均属之。
血不养筋 血不养筋 肝藏血,主筋,其华在爪。指肝血不足出现的筋挛拘急、麻木不用、爪甲脆裂变形等现象。
血分热毒 血分热毒 指温病热入血分的证候,或外科某些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心肝二经的症状。如高热、神昏、斑疹、吐衄、便血、尿血,舌质紫绛,脉细数等。
血分证 血分证 是温热病最重的阶段。多从营分发展而来,以伤阴、动风、动血、耗血为特征。表现为高热、夜间加重、神昏谵妄、痉挛抽搐、吐血、衄血、便血、出斑疹,舌暗紫,脉细数等。多见于急性热病极期并发败血症、弥漫性向.管内凝血的阶段。
血风疮 血风疮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是发痒性皮疹的泛称;包括丘疹性湿疹、痒疹、皮肤瘙痒等。
血攻痔 血攻痔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指出血多的内痔。
血鼓 血鼓 病名。见《石室秘录·内伤门》。也叫蓄血成胀。表观为腹部膨隆,青筋曲张,便黑、尿短赤。
血蛊 血蛊 病名。即血臌.也叫蓄血臌。见《丹溪心法》.
血灌瞳神 血灌瞳神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多由肝胆热盛,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所致.对视力有严重影响,类似眼玻璃体前部积血。
血海 血海 ①四海之一。指冲脉。见《灵枢·海论》、《素问·上古天真论》。②指肝脏。见《素问·上古天真论》。③穴位名。出《针灸甲乙经》。位于大腿内侧,股骨内上髁的上缘。
血寒经行后期 血寒经行后期 因分娩时感受寒凉,胞宫寒凝血滞、运行失调所致的经期延迟。
血寒月经过少 血寒月经过少 因素体阳虚、化生气血的功能不足、冲任不充而致的经血过少.
血汗 血汗 即汗血。见《血证论》.指所出之汗色淡红如血。
血积 血积 病证名。见《儒门事亲》。多由气血郁结或外伤堕趺瘀血内蓄而成。表现为脘腹或胁下有块不移,疼痛,便黑等。
血极 血极 六极之一.是心血受损所致.表现为面色苍白,头发脱落,心慌气短,体弱无力等。多属重度贫血。
血箭 血箭 病证名。①指肌衄,(见《外科正宗》)。表现为皮肤红斑及毛孔出血,甚至射血。②便血有力如箭(见《医学入门》)。即肠癖。
血箭痔 血箭痔 病名。指伴有大量出血的内痔。
血结胸 血结胸 病证名。①结胸证类型之一。指伤寒阳证,血蓄上焦的病证。表现为胸脘胀满微硬,拒按,大便黑,小便利等。②指妇女患伤寒造成经血凝滞之证。表现为腰腹部上下攻胀,刺痛难忍,拒按,重者可有抽搐。
血渴 血渴 证名。见《证治要诀·吐血》。指各种原因产生失血引起的口渴。
血枯 血枯 ①病名.语出《素问·腹中论》.表现为消瘦、贫血、精少、经血停闭等。②指大出血后血液不足引起的病证.
血枯经闭 血枯经闭 见《丹溪心法》。因失血、伤阴或热灼血液等血液枯竭造成的月经停闭。可分虚证和实证两种。
血亏经闭 血亏经闭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由血虚、失血、阴虚等所致。表现为不思饮食、皮肤干燥,形体消瘦,经闭等。
血痢 血痢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痢病诸侯》.即赤痢。·表现为痢下挟血或下纯血。
血淋 血淋 淋证的一种。出《诸病源候论·淋病诸侯》。指小便涩痛带血。
血瘤 血瘤 病证名。出《素问·匪阳类论》,捐妇女盆腔肿块。多因月经期间,邪气与血互结,瘀血留滞经络所致。表现为盆腔有硬块,多伴腰背疼痛。常见于卵巢、子宫等处的肿瘤和囊肿。
血瘤 血瘤 病名。出《外台秘要》,表现为患处皮肤紫红,瘤体扁平或隆起,境界清楚,软硬间杂,压之退色,擦破出血不止。相当于今之血管瘤。
血轮 血轮 五轮之一。包括内外眦部皮肤与白睛间血络部分和睑眩泪窍(泪堂),相当于巩膜周围部分的眼组织.
血络 血络 即脉络。为肉眼可见的浅表血管。
血脉 血脉 即血管.
血母块 血母块 即儿枕、儿枕痛。为产后瘀血引起的下腹部痛。
血气常数 血气常数 指人体各经脉的气血多少各有定数之意。即太阳经常多血少气;少阳经常少血多气;阳明经常多血多气;少阴经常少血多气:厥阴经常多血少气;太阴经常多气少血(见《素问·血气形志》)。目前.这种理论仍为中医临床所遵循,有待进一步验证.
血气之男女 血气之男女 即血气的阴阳。这里的女表阴指血;男则表阳指气.
血热崩漏 血热崩漏 因发热、过食辛辣或暴怒等引起的阴道大量出血。表现为出血量多,色深红,兼有面红气急,烦躁易怒,全身发热等。也可由阴虚血热、迫血妄行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则表现为阴道出血淋漓不断,色红粘稠,心烦失眠,日晡潮热等。
血热滑胎  血热滑胎  阳盛体质的孕妇,因热邪迫血妄动而损伤胎元,造成流产。
血热经行先期 血热经行先期 指因体内有热,过食辛辣等燥热食物;或发烧等实热引起的经期提前。也可由忿怒过度,气郁化火所致。表现为经量多而粘稠,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月经先期也可由虚热引起,表现为月经量时多时少,色紫有块,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等.
血热月经过多 血热月经过多 指因血热内扰,伤及冲任,迫血妄行所致月经量过多。
血弱气尽 血弱气尽 即气血不足,正气衰竭。
血散脉中 血散脉中 火毒内攻,血液流溢,失其常态。即因热而出血之意。
血师 血师 代赭石的别名.
血室 血室 ①指冲脉。见《女科经纶》。②指肝。见《伤寒来苏集·阳明脉证上》。③指子宫。见《类经附翼》。
血栓痔 血栓痔 病名。又名葡萄痔,是外痔的一种。多因用力过度,内热血燥,捐伤血络,血瘀于肛门处皮下所致、表现为肛门处疼痛,很快有乳头状突起;外表呈紫色。
血随气陷 血随气陷 气虚下陷引起的出血观象。多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和便血病人。表现为精神不振;肢体怠倦,出血量多或连续不断,面色苍白,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等,
血脱 血脱 病名。出《灵‘枢·决气》。指因失血引起的面色苍白、憋气、心慌、无力,头晕目眩等征象。
血脱气脱 血脱气脱 亦称气随血脱。指失血过多引起的厥证。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表浅,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等。
血为气母  血为气母  即血是气的物质基础或依附的根据。如血虚则气少,血竭则气脱,血瘀则气滞等。血汗同源指血与汗的化生都和机体的津液密切相关,即汗是津液所化生,津液在环流过程中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同源于津液。
血泄 血泄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血由大便泄出。即便血。
血心痛 血心痛 病名。见《医学心悟》。又名死血心痛、蓄血心痛。指因瘀血、死血引起的胃脘痛。多与跌扑损伤或平日喜食热酒、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有关。
血虚 血虚 指体内血分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消瘦,闭经,心悸心慌,气短,无力等。多因久病脏腑虚损或失血过多引起。
血虚崩漏 血虚崩漏 指素体阴虚,或房事不节:冲仟损防所致的经血妄行。表观为阴道出血、淋漓不止、面色晄白、皮肤苍白、脉细弱等。
血虚痹 血虚痹 痹证的一种。见《医学入门·卷五》。多因血虚不能濡养肢体所致。表现为皮肤、肢体麻木不仁。
血虚不孕 血虚不孕 病证名;指妇女体虚,阴血不足,冲任空虚,不能养精怀孕,可伴一系列血虚之证。
血虚耳聋 血虚耳聋 病证名。指因精血亏损而引起的听力下降,耳聋。表现为面色晄白,心跳、心慌、身倦无力、腰酸腿痛、耳鸣盗汗、甚至耳聋。
血虚发热 血虚发热 病证名。见《内外伤辨惑论》,即血虚热。指由血虚引起的一种虚热。
血虚腹痛 血虚腹痛 证名。见《症因脉治》。指因失血或思虑耗血,血脉涩滞所致的腹痛。表现为腹部微痛,痛无定处,饥劳痛甚,面色萎黄;疲乏无力,脉细涩或细数等症。
血虚滑胎 血虚滑胎 指孕妇平素血虚,怀孕后阴血更虚,使胎失所养而造成的流产。
血虚经行后期 血虚经行后期 因身体虚弱、贫血、脾胃不佳、生化之源不足、冲任不充引起的经期延迟。
血虚热 血虚热 即血虚发热。
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 由于肝血不足或失血、贫血引起的风证。
血虚头痛 血虚头痛 头痛的一种.见《兰室秘藏·卷中》。多由血虚不能上荣所致。表现为眉尖至头角抽痛,或头部隐隐作痛。
血虚心悸 血虚心悸 心悸的一种。见《医学入门》。指心血不足,心失所养造成的心跳、心慌,常伴面色不华、眩晕、失眠等症状。
血虚腰痛 血虚腰痛 腰痛之一。见《证治要诀》。指血虚,筋脉失养所致的腰痛。
血虚月经过少 血虚月经过少 因身体虚弱,贫血、脾胃不佳、伤阴等引起。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并伴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症。
血虚痿 血虚痿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卷七》。多由血虚不能濡养筋爪所致。表现为手足痿弱无力,不能行动等。并伴有一系列的血虚证侯,如面色萎黄、脉细弱等。
血眼  血眼  病证名,①指难产损伤婴儿眼部,引起眼球渗血和眼外部皮肤渗血。②指血脉贯瞳。多见于百日内婴儿咳嗽不愈引起的眶部紫黑和球结膜下出血。
血余 血余 即头发。
血郁 血郁 郁证之一.见《丹溪心法·六郁》。由暴怒、挫闪、饥饱不调等引起。表现为胸胁刺痛,四肢无力,小便淋漓,便血,脉或沉、或芤、或涩、或结促等。
血运 血运 即血晕。运与晕通。
血证 血证 指各种出血。如咳血、便血、皮下出血等。
血证论 血证论 书名。清·唐容川(宗海)撰。刊于1884年。内容综括了各种血证的证治.包括血证总论和170余种血证。本书论证、用药均有独到之处。其立论特点是“水火气血相互维系”,治气、治血,均以脾为主。这对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均有很大的影响,很为后学者重视。本内容已收入《中西汇通五种》一书,并有排印本问世。
血之府  血之府  即血管。《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
血痔 血痔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指便血明显的内痔.
血滞经闭 血滞经闭 见《妇人良方》。因情志不畅,气郁血滞,冲任阻闭,经血不能下达胞宫所致的闭经。表现为面色紫暗,下腹部疼痛拒按,或痛连两胁。
血肿 血肿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指由血瘀引起的肿胀,多由瘀血与水湿相化所致。表现为四肢痛而拒按,小便清长等。
血厥 血厥 病名。①指因失血过多或暴怒气逆,血郁于上而引起的昏厥重证。②指平时无疾苦;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晕,移时方醒的郁冒病症(见《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疰》)。
血疝 血疝 病名.有两种含义.①即瘀血疝,指阴囊因外伤引起的血肿。②指小腹内瘀血结痛(见《诸病源侯论》)。表现为轻则小腹硬满,重则大便色黑,小便清利,月经不调。治宜温经逐瘀。
血疬 血疬 ①见《外科大成》。指瘰疬核块红肿疼痛者.②见清·梁希曾《疬科全书》。指瘰疬初起仅一、二粒,形同覆杯,推之不动,失治后可逐渐增大。
血疳疮 血疳疮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即玫瑰糠疹。表现为皮肤出疹如粟,或红斑成片,色暗如紫疥,瘙痒多屑,可延及全身。
血痣 血痣 病名。见《外科正宗》。即较小的海锦状血管瘤。
血瘀崩漏 血瘀崩漏 因瘀血内阻,冲任不调而致的阴道大量出血。常伴有小腹痛、拒按、舌质紫暗、脉弦数等症。
血瘀不孕 血瘀不孕 病证名。因情志内伤或感受外邪,以致瘀血停滞,内阻冲任胞脉引起的不孕。多伴有月经不调和行经腹痛等症状。
血瘀痛经 血瘀痛经 瘀血停滞、冲任不调所致的经期腹痛。表现为小腹刺痛拒按,经血紫黑有块.
血瘀月经后期 血瘀月经后期 因受寒或气滞造成瘀血内阻冲任,不能下达胞宫,而出现的经期错后。
血瘀痿 血瘀痿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卷七》。多由产后恶露不尽,瘀血流入腰膝或外伤跌扑所致。表现为四肢痿软,活动无力,疼痛,脉涩等。
血瘿 血瘿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相当于长在颈部的,血管瘤。
血翳包睛 血翳包睛 病证名。出《古今医统》。又名红霞映日证、彩云捧日证。多因肝肺风热,心火炽盛,瘀血凝目所致。表现为血丝翳膜满布黑睛。严重影响视力,类似沙眼角膜全血管翳。
寻其邪由 寻其邪由 寻找病因.
压垫 压垫 骨折整复辅助固定物。即固定垫.
压法 压法 推拿手法。指用手指、手掌或尺骨鹰嘴有节奏地用力向下进行按压,与按法相似,但用力较重而有力量.多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有行气活血,舒筋止痛的作用。
押手 押手 押作压。指针刺时用来压迫穴位的手。
牙叉发 牙叉发 即骨槽风。
牙车 牙车 出《灵枢·本藏》。又名牙床。为口腔内载齿之骨。即上下颌骨的齿槽部。
牙宣 牙宣 指齿龈先有肿胀、出血、流脓,继而溃烂、萎缩、牙根暴露于外的病证。多由胃经积热和肾气不足所致。
牙牙 牙牙 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牙痈 牙痈 齿龈或其深处肿胀、疼痛、发红的化脓性炎症。多因胃经火炽,毒邪郁结于牙龈所致。严重者可引起下颌、面颊部的肿痛。破溃或切开引流后痊愈。
牙衄 牙衄 即齿衄。
牙龈 牙龈 又名齿龈,又作牙(齿斤)。指牙齿的周围组织,分上龈、下龈。《证治准绳》。“上(齿斤)属阳明胃经,下(齿斤)属手太阳明大肠经”。
严用和 严用和 宋代医学家。生平事迹不详。以所著《济生方》闻名于世。另有《续方》1卷。据作者自述:十二岁时向刘开学习医学,十七岁开始行医,经过三十余年而著成本书(1253年)。十五年后(1267年)又著成《续方》。严氏著作对后世的所谓“稳妥派”,是有影响的。此外,严氏“补脾不如补肾”的主张,也与明代兴起的命门学说有关。“心肾不交”这一名词,也始见于严氏的著作。因之,严氏是一个有独创性的医家,在医学史中有一定的地位。
岩 岩 与“癌”通。形容形状如岩石也。即恶性肿瘤。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有乳岩、肾岩、舌岩、失荣、茧唇等名称。
言迟 言迟 言语不灵活。
言而微 言而微 说话声音低微。
言语蹇涩 言语蹇涩 蹇,困难,不顺利.言语蹇涩,指说话困难,不顺利。
沿肛痔 沿肛痔 病名。出自《外科大成》。肛门四周皮肤有扁平状隆起,并不是痔核。属于二期梅毒的肛门,或女性阴部的扁平湿疣。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扁平隆起的疙瘩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有渗水、瘙痒、刺痛等表现.
沿皮刺 沿皮刺 针刺术语,又名横刺.指针身与穴位表皮成15度角左右刺入的方法。
沿爪疔 沿爪疔 又称“甲疽”.指甲沟和甲根部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可蔓延到整个甲下,显有黄白色积脓。又称“蛇眼疔”或“蛇背疔”。
央央然 央央然 形容困苦的感觉。
杨继洲(1522~1620) 杨继洲(1522~1620) 明代著名的针灸学家。又名济时。浙江三衢(今衢县)人。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他承家学,也曾任职太医院,长于针灸,以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为蓝本,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学识,编著成《针灸大成》一书。是明以前针灸学成熟的总结,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杨梅疮 杨梅疮 病名。见《薛氏医案》。即今之梅毒。为性交接触传染而得的疾病。包括各期梅毒的症状和表现。如一期梅毒的下疳、横痃、鱼口。二期梅毒的皮疹,其形如斑块的称二杨梅斑”;散在者称“杨梅疹”;硬结者,称“杨梅痘”。三期梅毒的树胶肿,侵犯骨、关节、眼、喉、口、鼻的称“杨梅结毒”。
杨梅喉癣 杨梅喉癣 即咽喉部梅毒。见烂喉癣条。
杨木接骨 杨木接骨 也称柳枝接骨。古代的正骨手术之一。即用杨木或柳枝接于粉碎性骨折的两断端之间,作为骨痂生长的桥梁。弊多利少,现已废弃不用。
杨上善 杨上善 隋唐时医学家。其事迹见于《旧唐书》、《古今医统》。在大业年间(606~616)曾任太医侍御,医术高明。是整理注释《内经》的最早医学家之一。
扬刺 扬刺 古代“十二刺”之五。扬是轻扬的意思,是指浅刺法。扬刺法即在当中刺进一针,周围刺进四针,皆用浅刺。用于治疗寒邪侵犯范围较大而又较为表浅的病证.《灵枢·官针》:“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搏大者也。”
疡 疡 病名.出自《内经》。①同疮疡。指疮疡之发生于体表者,也称之为外疡.②疮疡之一种。《河间六书》:“疡,有头小疮也”.
疡科心得 疡科心得 书名,清·高秉钧(绵庭)撰,刊于1805年,4卷.包括(疡科临证心得集》3卷及《伤科心得集方汇》1卷。论列诸证,每以两证互相发明,使治法昭然若揭。有两证同治法者。也有同证而治法各异者。总以阴阳、虚实、寒热相区别而研究其所以然,故为真正之心得。
疡科选粹 疡科选粹 书名。明·陈文治撰,8卷,刊于1628年。辑录外科各家学说加上自己的学说与经验而友。有外科、皮肤科.五官科;伤抖方面的内容。
疡医 疡医 见《周礼·天官》。周代的外科医生.
疡医大全 疡医大全 书名。清·顾世澄撰,40卷,刊手1760年。将《内经》U来外科著作分类编辑而成。资料丰富,今有多种刊本。
羊胡疮 羊胡疮 病名。出《外科启玄》。又名羊须疮。指生于下颏部,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的红色丘疹,热痒微痛,破流黄水,浸淫威片。多由脾胃湿热郁于肌肤,复感外邪而致。
羊痫风 羊痫风 病名。见《景岳全书·癫狂痴呆》。也称羊癫风。发病时多发出手叫般的声音。故名。
羊癫风 羊癫风 病名。即羊痫风。
阳 阳 为阴的对立物或性质。代表轻清的、功能的、向上的、活动的、温热的、亢进的一面。
阳斑 阳斑 斑的一种。见《明医指掌》。即阳证发斑。凡由外感热病属于实热引起的发斑,均称阳斑。
阳闭 阳闭 闭证中兼有热象者。表现为面赤,身热,气粗,口臭,口噤,便闭,苔黄,‘脉数等。治宜辛凉开窍。
阳病 阳病 ①六经中的三阳经病(太阳、阳明、少阳)。②八纲辨证中的表、实、热证。总之,凡表现为发热、口渴、脉浮大有力、舌红苔黄等实证、热证的病均属阳病。
阳病治阴 阳病治阴 ①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有补益的意思。阳热盛的病多易伤阴,治疗应补其阴液。如热性病的后期,燥热伤津,出现身热、面红、口干、舌燥、口渴、手足心热、脉虚大等症,宜用甘润生津之法治之。②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可针刺阴经穴位.
阳不足 阳不足 出《伤寒论》;即阳虚。
阳常有余 阳常有余 金元间滋阴学派的理论。他们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疾病应多用滋阴的药物和方剂。
阳旦 阳旦 出《伤寒论》。实指阳旦汤所治的病证。其症状表现为产后中风十余天不愈,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干呕,汗出等。即桂枝汤证。
阳道 阳道 即男性之阴茎。
阳黄 阳黄 黄疸的一种。见《景岳全书·黄疸》。与阴黄相对而言。多由湿热侵及肝胆引起,发病较快,临床以皮肤巩膜黄染之颜色鲜明为特点,常伴有发热、口苦、烦渴、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胁脘胀满,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症。
阳结 阳结 ①证名。见《兰室秘藏》。即“热结”。指急性热病时出现的大便燥结。②脉象名。《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日阳结也。”阳络①指阳经分出的络脉。②指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和上行的络脉。《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⑥专指足阳明胃经的络脉。《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王冰注:“并胃之经络”。
阳筋 阳筋 推拿六筋穴之一,又称青筋。
阳精 阳精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天地间的燥热之气。
阳痉 阳痉 即阳痉、刚痉。
阳痉 阳痉 痉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十》。一作阳疰。痉病的一种。①指刚痉。②指痉病无四肢厥冷者。
阳漏 阳漏 即眼漏。相当于慢性泪囊炎。
阳络伤则血外溢 阳络伤则血外溢 阳络,指机,体外部、上部的血管。血外溢,外观可见的出血,如皮肤、口鼻出血,以至咯血、吐血等。多因肺胃阳气亢盛,损伤络脉所致。
阳脉 阳脉 ①指经脉中的阳经,包括手足三阳经,八脉中的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②切诊中脉象中的浮、数、实、长、洪、紧、动、促、大等脉属阳脉;滑、芤、弦为阳中之阴脉。
阳脉之海 阳脉之海 指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阳跷脉等都有络脉和督脉相通,所以称为“阳脉之海”.它有调节和营养全身阳经的作用。
阳明 阳明 ①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阳明是阳气升发的最后阶段,有少阳和太阳两阳相合而明(“两阳合明”)的含义。因而《素问·阴阳离合论》有“阳明为阉”之说。②阳明经通常是多气多血的经脉,针刺治疗,可以出血出气。⑧阳明又是六气之一,是燥气(属金)的代表名称。
阳明病 阳明病 《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表现为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阳明腑证表现为身热或潮热、汗出、便秘、腹满痛拒按、烦躁、谵妄:重者神志不清,脉实有力,舌苔黄燥,或有芒刺。可见于感染疾病的热盛期。
阳明腑病 阳明腑病 指伤寒病在手阳明大肠,或足阳明胃二腑的病证。其症状主要有:腹痛拒按,大便闭,潮热,甚则谵语,脉实有力。这是热盛伤津,热结胃肠所致,属实热里证。
阳明腑证 阳明腑证 即阳明腑病.
阳明经病 阳明经病 即阳明经证。主要症状为身热,不恶寒而恶热,汗出烦渴,脉洪大有力等.
阳明经证 阳明经证 即阳明经病。
阳明三急下 阳明三急下 指急性发热性疾病发展到阳明腑实阶段的三种用大承气汤治疗的适应症,《伤寒论·阳明》:“阳明病发热多汗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晴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头痛 阳明头痛 头痛证的一种。①指伤寒阳明病中出现的头痛,见《兰室秘藏·卷中》。②头痛发生在阳明经的循行部位者。见《冷庐医话·头痛》.
阳明蓄血 阳明蓄血 阳明病变证的一种。为阳明里热和瘀血相合而成。其主要症状是烦躁如狂,喜忘,大便硬、色黑而易下。
阳明脏 阳明脏 即阳明胃经。
阳气 阳气 与阴气相对立。阳气,就功能与形态来说,指功能;就脏腑功能来说,指六腑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就运动方向和性质来说;指轻清的、向上的、外表的、亢盛的、增强的等。
阳气盛 阳气盛 ①阳气偏盛出现的热证。②阳气旺盛。
阳强 阳强 ①阴茎勃起长时不缩。②男女劳复,舌吐而不收。
阳强舌 阳强舌 即舌出,
阳人 阳人 出《灵枢·通天》。指五态之人中偏于阳盛的人。
阳杀阴藏 阳杀阴藏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阳的消失(杀),引起了依存于它的阴的消失(藏)。这意味着事物或机体的灭亡。
阳生阴长 阳生阴长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阴阳互相依存、滋生之意。
阳生于阴 阳生于阴 即阳的存在以阴的存在为前提。
阳盛 阳盛 阳热亢盛、偏胜。一般指邪热盛而人体正气也盛。表现为壮热、无汗、气粗、烦躁、口干等证候。
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 又称格阴证;与格阳证相反。即热极似寒的一种反常现象。病本来属于热证,由于机体,内邪正交争,在病的发展阶段中出现了一些恶寒,四肢发冷,无汗身痛,脉沉等寒象。但由于病本属热;内部功能亢盛,虽恶寒而不近衣被,四肢厥冷但体温增高,烦渴而喜冷饮。这叫“热极生寒”。又称“真热假寒”。多见于热性病的初期和极期。与“热深厥深”相似。
阳盛阴伤 阳盛阴伤 即阳热过盛的疾病往往引起阴液的不足。
阳盛则外热 阳盛则外热 人体阳气偏亢,脏腑机能旺盛,遇到外感病邪时,邪正交争而引起的体温升高,肌肤.灼热,面红气促,汗出口渴,小便黄亦等症状。《素问·调经论》:“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阳胜则热 阳胜则热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气偏胜,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
阳胜者阴病 阳胜者阴病 即热性病造成津液耗损产生的阴虚脱水证候,如潮热,口干,手足心热,心烦焦虑,舌质红、苔黄,脉细数等。
阳事 阳事 指阴茎或男子的性机能.
阳暑 阳暑 伤暑的一种。临床表现为高热、心烦、口渴、大汗,舌干苔黄,脉洪数等阳明热盛的证候。
阳水 阳水 水肿病阴阳分类的一种。出《丹溪心法·水肿》。由于风邪袭肺,肺气闭塞,不能通调水道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肢节酸痛、咳嗽而喘、咽喉肿痛,面部先肿,然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等。阳水发病较急,
阳损及阴 阳损及阴 由阳气不足造成阴精不足的病理变化。
阳维脉 阳维脉 奇经八脉之一.见《素问·刺腰痛论》。维有维系之意。阳维脉主维系诸阳经。它的循行路线是:起于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上行,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面颊部到前额;再由前额到头顶折向项后,—与督脉会合。:在循行中,先后与手太阳经,手、足阳明经,阳跷脉交会。阳维脉有病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等阳经表证。
阳萎 阳萎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指男子阴茎不能勃起,或虽勃起而不久、不坚的病证。
阳邪 阳邪 ①六淫病邪中的风、暑、燥、火四种邪气。因其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证候,易伤津液,故名。②侵犯阳经的邪气。
阳虚 阳虚 指阳气虚弱或机能衰退。表现为面色皖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白,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虚弱。
阳虚恶寒 阳虚恶寒 恶寒的’一种。见《证治汇补·卷三》。由阳气不足产,生的怕冷现象。表现为恶寒踌卧、足汗、脉沉细等虚象。
阳虚发热 阳虚发热 病证名。见于《丹溪心法》。①肾阳虚衰。《景岳全书》:“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临床表现为发热烦躁,两颧浅红,口渴欲坎而又不能饮,并伴有两足逆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细沉或浮数无力,按之欲散等虚寒之象。②指劳倦内伤,脾胃气虚而致的虚热。
阳虚水泛 阳虚水泛 即脾肾阳虚不能制水造成的水肿、痰饮等证。
阳虚头痛 阳虚头痛 头痛证的一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六》。是阳气不足,清阳不能上升所致之头痛。表现为头隐痛,羞明,畏寒肢冷,体倦无力,食欲不振,舌淡,脉微细或沉迟,或虚大无力等症。
阳虚眩晕 阳虚眩晕 眩晕的一种。见《世医得效方》。因阳气不足造成的一种眩晕。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寒,耳鸣耳聋;或眩晕欲倒,气短自汗,手足冷,脉沉细;或晨起头晕,片时自定。
阳虚阴盛 阳虚阴盛 人体因阳虚而产生的阴寒内盛证候。表现为畏寒肢冷,精神不振,下利,水肿等。
阳虚则外寒 阳虚则外寒 出《素问·调经论》。①脾肾阳虚时,人体务器官的功能低下引起的畏寒肢冷、精神不振、冷漠懒言等症状。②腠理不密,卫阳不固,外感时邪,致使汗出淋漓而阳气耗损出现的全身发冷、欲加衣被的症状。
阳虚自汗 阳虚自汗 自汗的一种。见《赤水玄珠·汗门》.由阳虚表疏所致的汗液自泄.主要表现为畏寒、倦怠、汗出、觉冷、脉细等虚寒证候。
阳脏 阳脏 ①指阳盛之体质,用药以清滋为好。②同牡脏。
阳证 阳证 凡是临床上表现为活动的、上升的、明显的、急性的、进行性的、机能亢进的、代谢增强的、功能性的,八纲中的表、实、热证,外科疮疡现红肿热痛者,皆属之。如身热不寒,心烦,口渴喜冷饮;躁动不安,气粗而热,目赤多屎,小便红赤,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脉数有力等均属阳证。
阳证发斑 阳证发斑 见《丹溪心法·卷二》。即阳斑。
阳证似阴 阳证似阴 热病发展到极期时出现的一种阴寒假象。即真热假寒、阳盛格阴。
阳中风 阳中风 中风病之属阳证者。表现为面红、唇焦、牙关紧闭、目上视、颈项强直,其严重者即为阳闭。
阳中伏阴 阳中伏阴 出《难经·二十二难》。指沉涩而短的脉象。
阳中之少阴 阳中之少阴 ①指肺。②指经两手之三条阴经。
阳中之阳 阳中之阳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即阳性事物再分为阴阳时居阳的一面。《素问·金匮真言论》:“平—巳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
阳中之阴 阳中之阴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即阳性事物再分为阴阳时属阴一面。《素问·金匮真言论》:“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阳厥 阳厥 ①古病名,出《素问·病能论》。指受到过度刺激而出现的易怒、发狂等病证。②指足少阳胆经阳气厥逆所致的病候。表现为口苦、叹息、胸胁痛,不能转身侧卧;重者可出现面色晦暗似有尘土,身体消瘦无光泽,足底逆热等。⑧指热病惊厥。
阳痫 阳痫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指存热象的痫证。表现为抽搐、啼叫、身热、脉浮,并见两目上视,弄舌,摇头等。
阳跷脉 阳跷脉 奇经八脉之一。见《灵枢·寒热病》。跷即跷健。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它的循行路线是:起于足跟,经外踝下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下肢外铡直上,经腹部,沿胸部外侧,经肩部,颈外侧,夹口角达眼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与足少阳胆经合于项后。阳跷脉有病主要表现为足外翻、癫狂、失眠、目内眦赤痛等病证。
仰卧 仰卧 卧功姿势的一种。气功家称为“茅山李环阳式”。大概是由其创始而得名·;条件参见卧式条。姿势是全身平卧,面向上,头正直,枕高适度(前人经验:凡病在喉在胸者;枕高七寸:在心者,高四寸;在脐下者,去枕)。口眼轻闭,四肢自然伸直,两手分置于躯干两侧,俯掌平放,或轻轻握固。两脚松弛,脚跟着床,脚趾向上,稍保持距离为了保持脚的稳定,不向两侧倾斜,也可使左右脚交叠,也可屈起两膝,使脚底平置床面上。双手也可俯掌相叠,轻置于小腹上。这种卧式适用于年老体弱或久病不能取坐式的人。肢体不易疲乏而易于松弛,特别是腹肌松弛,易于加深腹式呼吸,对某些胃肠疾患病人有利。缺点是容易导致入睡。对于上实下虚的高压病人,不太适宜。
仰项生 仰项生 指分娩时胎儿额部先露。
冶 冶 含有碎的意思。同样意义见于《流沙坠简》、《武威汉代医简》、《五十二病方》、《医心方》、《集验方》等医学著作。
叶桂 叶桂 (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祖父紫帆、父阳生都精通医术,并以此为业。因而自幼就受家庭的影响。十四岁时丧父,从父亲的门人朱栽学医。虚心好学,每听到谁善治某证,就前往求教。十二岁到十九岁七年间,拜了十七个老师。加上天资聪明,年轻时就威信很高,名闻朝野,被视为神童。但毕生忙于诊务,没有新编著作问世。所传《温热论》1卷,为门人顾景文手录其口述而成。后章楠题前一部分为《外感温热篇》。后一部分为《三时伏气外感篇》。相传《幼科心法》1卷粸 手订,《临证指南》10卷,为其门人所辑。其它如《本事方释义》10卷、《景岳全书发挥》4卷、《叶氏医案存真》3卷、《幼科要略》2卷等,多属伪托。叶氏对温病的主张,主要反映在《外感温热篇》中。他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又说:”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 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叶天士学术思想的核心是:”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营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在定思想的指导下,叶氏又具体地根据不同情况,撰写了治疗原则的方案。。即温邪在卫,用辛凉轻剂以解表;在气又分四种情况;邪飭三焦,则分消上下,以期战汗而解;邪结在脘,当用苦寒泻热;邪地腹,则用承气汤下热;湿邪热化,则应清利湿热。邪 营血,则用犀角、地黄等凉血清热。此外,在辩证方面,分特别强调辨舌、验齿,及对斑疹、白咅等辨识。总之 ,叶氏对于温热病的极其深刻的研究和卓著的成就,创立了对热性病、传染病治疗的新途径,是《伤寒论宾的大发展,至今仍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他虽然没有亲笔的著作,但能够自成学派,自立体系,绝非偶然,而是其见解和方法独到之处的必然结果。
夜惊  夜惊  小儿夜睡不宁,突然喊叫、恐怖而起的一种病象。
夜嗽 夜嗽 见《万病回春》。指夜间咳嗽,白天不咳,表现为夜间咳欧连声,天明力缓,可兼有口苦胁痛饮食不节。
夜啼 夜啼 婴儿日间安静,夜间啼哭不安,每晚如是,似有规律,故称夜啼。原因有脾寒和心热两种。脾寒者面色青白,口中气冷,四肢不温,大便色青等。心热者面亦唇红,多泪烦躁,发热尿赤,大便秘结,口中气热等。
夜啼四证 夜啼四证 ①指寒、热,重舌疮、客忤是四种引起小儿夜啼的病因。见《三因方》。②指小儿夜啼均四种证型,即惊啼、热烦啼、腹痛啼和神不安啼。见明·万全《片玉新书》。
一代 一代 代,止也,一代,即一止,专指脉搏跳动中的一次停顿。《素问·脉要精微论》:“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一刀圭 一刀圭 古度量单位,为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一宫 一宫 八卦的坎位,主北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灾一宫。”即指在北部方位发生灾难、疾病。
一候 一候 ①九候之一。候,证候:随时变化的情况。《素问·三部九候论》:“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②伤寒传经,每日一经,六日传遍六经,为一候,或以七日还太阳经为一候。③节候,五日为一候。
一纪 一纪 记年单位。《素问·天元纪大论》:“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以一年有二十四节气算,故一纪相当于十三年。
一腊 一腊 初生七天内的小儿。宋代江浙民间风俗,生子七天为一腊,有一腊、二腊、三腊、满月等说法。腊,古写臘。腊、臘有别。
一逆 一逆 一次治疗差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一舍 一舍 舍,星宿居住的窨位置。一舍,太阳、月亮运行一个星宿区间的路程。《灵枢·卫气行》:“是行一舍,夜行一舍。”
一时 一时 指一整天的时间。《灵枢·玉版》:“不及一时而死矣。”
一数 一数 ①古代的记时单位,刻漏的一百刻度,相当于今之二十四小时。《灵枢·五十营》:“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②二十八脉在全身运行一周的总数。
一息 一息 ①一次呼吸。也指时间极短。②一口气息。指生命。
一阳 一阳 ①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联合之称。见一阴条。②指少阳,少阳经的别称。
一阳来复 一阳来复 《易经》以坤卦为纯阴之卦,六爻都是阴,配阴历十月。坤卦为初爻(最下一爻)变为阳卦,就成为复卦,配十一月冬至,叫做“一阳来复”,取阴气极盛之后,阳气开始回复之意。
一阳生 一阳生 旧说谓冬至阳气初动。《易·复》:“七日来复”。孔颖达疏:“五月一阳生,十一月一阳生。”一,开始,初之意。也含有第一的意思。
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一阳气下,一阴气上 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一阳气下,一阴气上 爻:八卦的单位符号。阳爻是“—”,阴爻是“——”。就是八卦和时令的配合看,十月六爻都是阴,成为坤卦。阴极生阳,所以到了冬至以后(十一月),阳气渐生,阴气渐降,在卦象上也是阳爻渐增、阴爻渐减。因此,十一月有卦象变为复象。四月六爻都属阳,成为乾卦,阳极而生阴,所以夏至以后(五月中),阳气渐降,阴气渐增。因此,五的卦是垢象。总之,“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一阳气下,一阴气上”是说明冬至和夏至为转节点,随着阳气和阴气的消长盛衰而每月以一“——”代替一“—”,或以一“—”代替一“——”。
一阴 一阴 ①太阴、厥阴、少阴三阴经联合之称。一,皆也,同也,齐也。②指厥阴,厥阴经的别称。
一元 一元 ①中国古代哲学家、医学家假想的宇宙开始形成时天地不分,浑然一体的状态。元气一调整即由此引伸而来。②古代术数家的说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
一字 一字 古时的量度单位。占圆形带孔铜钱一个字粉剂数量。即一钱的四分之一。
医案 医案 即中医病案。
医醇賸义 医醇賸义 书名。清·费伯雄(晋卿)撰于1863年,4卷。原为24卷,名《医醇》,遭战乱焚毁后追忆而成4卷。以察脉、辨证、施治为三大纲,论述脉法、虚劳,外感、内伤等杂证。每述一证,先列自制方,后附成方,有不少经验所得和临证创新。
医灯续焰 医灯续焰 脉学专著,明·王绍隆传,清,潘楫注,初刊于1652年。潘氏为王氏的弟子。传、注的原本为《四言举要》,注文来源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宋、元诸家学说和王绍隆的脉学见解。是一部比较详备的脉理书。
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 书名。清。汪昂(讱庵)撰成于1682年。是注释医方的专书。收正方300余首,加上附方,共约700首。将所辑之方剂分为2l门,逐方进行药性分析解释,并对方药的配伍、药性、主治均参合各家学说加以阐明。有多种近代刊本。本书影响很大,后世解释方剂的著作,多由此衍化而来。
医方考 医方考 书名。明·吴昆撰,6卷。以病为纲,分为20门,集方700多个。汪昂之《医方集解》多源于此。
医方类聚 医方类聚 书名。朝鲜·金礼蒙撰于1443年。初刊于1465年。原为365卷,今存266卷。是一部大型的医学类书。分类整理了中、朝古代医学著作150余种。内容包括医学总论、脏象、诊法、各科证治、急救、养生等内容。资料丰富,分类较细。因其多辑录原文,所以保存了不少明以前的失传医书,有较高的研究参考价值。
医竘 医竘 春秋时秦国的外科医生。据《尸子》记载,他曾为张子治过背病,为宣王割过痤,为惠王割过痔,皆愈。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5世纪。
医贯 医贯 书名。明·赵献可(养葵)撰。6卷。刊于1687年。分为玄元肤论、主客辨疑、绛雪丹书、后天要论等五门。每门之下,又分若干细目。主要是对中医理论方面的阐述。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强调“命门之火”的作用,认为它是人生之本。全书以保养“命门之火”的理论原则指导养生、治病等一切临床实践过程,喜用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通治多种疾病。因而多有其过偏之处。徐大椿曾专撰《医贯贬》一书评讥之。
医和 医和 春秋时秦国名医。约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左传·昭公元年》上说他在给晋侯治病时提出了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异常致病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病因学说的最早记录.
医话 医话 古代医生用笔记、短文等形式写的临证体会、研究心得、传闻经验,以及有关医药问题的见解、考证、讨论等,多无固定的体例和内容,如《冷庐医话》等。
医缓 医缓 春秋时秦国名医,为我国最早发现冠心病的医生。《左传成公十年》(纪元前581年):“晋景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盲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后世的“病人膏盲”即由此而来.类似今之冠心病也。
医经溯洄集 医经溯洄集 书名。元·王履著于1368年。内容包括《内经》、《伤寒论》的研究、温病与伤寒的辨析、李东垣学说的探讨等有关论文23篇。其中对温病的研究,有相当参考价值。今有影印本问世。
医经原旨 医经原旨 书名。清·薛雪撰于1754年,6卷。作者认为《素问》、《灵枢》二书“文多败阙”,“既非圣贤传,何妨割裂”。乃将《内经》原有顺序打乱,重为删述。其聚文注释虽广采各家,但以张景岳者居多。共分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蛛、论治和疾病各类。内容比较简明。
医垒元戎 医垒元戎 书名。元,王好古(进之)初撰于1291年,重订于·1297年。12卷。以十二经为纲,先论伤寒,次及杂证。在学说上尊崇张仲景,也旁及张元素、李东垣诸人的理论,也采用《和剂局方》的内容,不少地方结合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见解,可供临床参考。
医林 医林 即医界。
医林改错 医林改错 书名;清·王清任(勋臣)撰于1830年。作者在实地观察尸体中发现,古人关于人体解剖的记述:许多方面是错误的,重新作了叙述和绘图说明,在中医解剖学的发展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活血化瘀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创新,所设计的方剂至今仍被沿用。今有多种排印本存世。
医林集要 医林集要 书名。明·王玺著,10卷;论述诸证时先论病源,次及治法、:针法,·方药。并取《道藏》所载养生方、导引法等附于后。
医林绳墨 医林绳墨 书名。明·方隅编集,方谷校正,8卷。刊于1584年,以医论为主论述内科杂证,兼及妇、外、五官、口舌诸科,辨证求因,随证处方。医论多本仲景、《内经》,也涉及金元诸家,并能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流传较广。今有排印本。
医林指月 医林指月 书名。清·王琦辑。刊于1767年。集《医学真传》、《达生篇》、《伤寒金镜录》、《医家心法》;《扁鹊心书》、《本草崇原》、《侣仙堂类辨》等12篇医学著作于其中。
医门棒喝 医门棒喝 书名。清·章楠(虚谷)撰成于1825年,4卷。本书是宗法叶天士《临证指南》而写的,但体例多防徐大椿。为杂论性质的医书。共有论文30余篇,旨在“阐明医理,评论诸家之流弊,以警劝世”。故题名为《医门棒喝》。其中温、暑部分及批判张景岳之篇,比较有见解。在温病的辨证和治疗上有所发挥。至于章氏本人的临床经验,则多见于叶氏《温病论治》及薛氏《温热病篇》的注释中。
医门补要 医门补要 书名。清·赵濂撰于1883年。3卷。上、中二卷沦述内,外科各种疾病,下卷是经验记录。本书以重视外科杂证的手术疗法、外治法和民间效方为其特点.
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 书名。清·俞昌(嘉言)撰于1658年,6卷。本书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和杂证为纲,分类论述各类疾病的证治。每门先冠以论。次为法,次为律。所谓法,是指治疗方法和它的适应症或时机;所谓律,是指医生常犯的医疗错误。
医师 医师 周代的官名。管理医药卫生行政。
医述 医述 书名。清·程文囿辑,16卷。刊于1826年。系作者的医书札记分编而成。主要内容有医史、伤寒、杂证、女科、幼科、痘疹、方药几个方面。引录资料较多,条理清晰,并有出处。
医说 医说 书名。宋·张杲撰。刊于1224年。采集各种文史著作中有关医学典故、传说等史料,分编为医家、医书、本草、针灸、诊法、病证、养生、修养、凋摄等共49类,对医学研宄有一定参考价值。
医心方 医心方 书名。日本·丹波康赖撰于982年,30卷。内容主要包括医学理论和各科临床,是辑录多种中医古籍而成;书中引文多注出处,也有作者自己的评论。是研究唐以前医学的重要参考书。现有影印本存世。
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 书名。明·楼英撰,40卷,刊于1565年。采集《内经》以来的医学文献和个人经验、见解,分部编写而成。卷首为运气占侯。1—9卷为“阴阳脏腑部”,带有概论性质,分述诊法、治法、寒热、劳瘵、久疟等的证治和针灸、调摄等内容。10—29卷,以内科杂病证治为主,兼及外科;五官等病。30~33卷以伤寒为主,兼及温病、暑病和温疫。34~39卷为妇、儿科疾病。40卷专述运气。其特点是每论一证,先引证历代有关论述;治法上区分正门和支门,取各
医学六要 医学六要 书名。明·张三锡(叔承,嗣泉)撰。包括《四诊法》1卷,《经络考》1卷,《病机部》2卷,《本草选》6卷,《治法汇》8卷,《运气略》1卷。自谓博采群书,各汇其要。但多较杂乱而无主见。
医学启源 医学启源 书名。金·张元素(洁古)著。采辑《素问》五运六气、《内经》治要和《本草》药性而成。强调五运六气在于说明季节气候不同,治病用药也应不同。在药学理论上,有不少发挥。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一部分。
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 书名.明·李梃撰。刊于1575年,9卷。内容有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法、习医规格等。条分缕晰,由浅入深,是一本较有影响的初级医学读物。
医学三字经 医学三字经 书名。清陈念祖(修园)撰于1804年。全书仿《三字经》体例,概要地将医学内容,按三字一句编写成文。概述医学源流、基本理论和常、见病的证治。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为流传较广的医学启蒙读物。
医学新悟 医学新悟 书名。清·程国彭(钟龄)撰,5卷。前一部分是关于理论及治疗的阐述。后一部分是对常见疾病证治的介绍。简要明了,切合实用为其特点.
医学心悟 医学心悟 书名。清·程国彭撰于1732年,·5卷。首卷总述四诊八纲,治疗八法的理论.卷二论述《伤寒论》。其余三卷分述内、外、妇产、五官等科主病的辨证论治。各证的记述顺序为病源、病状、诊断和治法。分类清楚,论述简要,切合实用。是一本影响较大的初级医学读物。今有影印本存世。
医学原理 医学原理 书名。①明·汪机(省之,石山居士)撰.13卷。②明·江时途撰。30卷。
医学源流论 医学源流论 书名。清·徐大椿(灵胎,洄溪)撰于1764年。2卷。分经络、脏腑、脉、病、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又分子目93条。收集论文99篇,持论多精确有据。
医学正传 医学正传 书名。明·虞搏(天民)撰于1515年。8卷。书前首列“或问”五十一条,阐明前人理论上不到之处。然后分门论证各科疾病。次序是:论证、脉法、方治。以朱丹溪的学说为基调,伺杂以历代各家之言。但对于疾病的总论则以《内经》为纲.要,脉法采《脉经》。其中也有不少家传和个人的经验和见解。今有排印本存世.
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 书名。又名《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寿甫)撰。1918—1934年间,先后印成,共7。期;·前三期自撰;后四期为其子女及门人编成、合含30卷,分35卷。每类以方为目,随方附论。其讨论包括生理、病理、方药、问辨、医案等,并附以当时西医的理论和治法。所载方剂,多数为作者自拟,简要适用,为一般医生所喜用。’作者是中西医学汇通派主将之一,因而书中也力图沟通中西医学。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也有不少不妥之处。今流行本为河北新医大学1974年修订本,共2册。
医要集览 医要集览 丛书名。共6种。《脉赋、脉诀、真刘三点脉诀》(原题晋·王叔和等撰)、《用药歌诀》(不著撰人)、《药性赋珍珠囊》、《伤寒活人指掌提纲》(元·吴恕撰)、《诸病论》(不著撰人)、《难经》。
医旨绪余 医旨绪余 书名。明·孙一奎(文垣,东宿)撰,2卷,收议论70篇,多属对中医基本理论的阐述,有,定的创见,对张仲景以下历代名医家也多有所评论;又证丹溪“相火属右肾”之非,驳《三因方》三焦有形为脂肪之谬,有其特色,
医宗必读 医宗必读 书名。明·李中梓(士材,念莪)撰于1637年。10卷。有医理、脉法、本草、各种病证及医案等部分。内容简要,切合实用,有排印本存世。
医宗己任编 医宗己任编 书名。清·杨乘六辑,王汝谦补注。成书于1725年。为一种关于清代医学著作辑评的丛书。计4种:高鼓峰《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吕用晦《东庄医案》,董废翁《西塘感症》。三人均属薛己、赵献可学派。今有排印本问世。
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 书名。清·吴谦(六吉)等撰,刊于1742年,90卷。其中包括《订正伤寒论注017卷,《订正金匮要略注》8卷,《删补名医方论》8卷,《四诊要诀》1卷,(<运气要决》I卷,《伤寒心法要诀》3卷,《杂病心法要诀》3卷,《妇科心法要诀》6卷,《幼科心法要诀》6卷,《痘疹心法要诀》4卷,《种痘心法要旨》1卷,《外科心法要诀016卷,《眼科心法要诀》2卷,《刺灸心法要诀》8卷,《正骨心法要旨》4卷。每类以下又分子目。都有图、有说、有方、有论和歌诀。是我国综合性医书中最为完备和简要的一种。
医碥 医碥 书名。清·何梦瑶撰。刊于1751年。主要论述杂证。共7卷。在立论上多遵循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之说杂而合之,但有许多个人见解,说理也晓畅易懂,是一本理论和临床相结合的桥梁书。
伊尹 伊尹 初为商汤的厨师,后任宰相.为传说中创制汤液的人。
衣常濡 衣常濡 衣服被汗所湿。常,通“裳”。
乙 乙 天干的第二位,因以为第二的代称。
乙癸同源 乙癸同源 即肝肾同源。根据五行学说,中医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认为乙属木、属肝;癸属水、属肾。
以毒攻毒 以毒攻毒 使用有毒的药物治疗恶毒病证的方法。这种方法应用较广。如大枫子辛热有毒,用以治麻风、疥癣;斑蝥辛寒有毒,用以治岩疮、瘰疬、狂犬咬伤;木鳖子苦微甘有毒,用治恶疮瘰疬;轻粉用于治疗梅毒等,都是取以毒攻毒。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即身体的基础来自母亲,抗病能力来自父亲。马莳:“方其始生,赖母以为之基;赖父以为之楯,阳气以为捍卫也。”楯,音义均同“盾”。
以气命其藏 以气命其藏 即气候的运行与脏器的功能相适应。是一种取类比象的说法。
以痛为输 以痛为输 针灸术语。出《灵枢=经筋》。以病痛部位或压痛点作穴位治病。即阿是穴。
易而勿及 易而勿及 说着容易,做着难。张景岳“言之虽易,而实无能及者。”
易筋经 易筋经 外功功种之一。共分十六个动作。有强壮筋骨,调和气血的作用。
役冒非理 役冒非理 养生不善,感受六淫过度。
异病同治 异病同治 即不同的病用相同的疗法。由于“辨证”和“辨病”的不同,在不同的病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如心脏功能不全性水肿、肾病性水肿、肝病性水肿,虽然病不相同,但证可都属阳虚水肿,均可用温阳、化气、利水的方法进行治疗。
异气 异气 即疫疠之气。
因变以正名 因变以正名 指万物只所以有不同的名称,是因为它们有差异。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 按照地区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如我国北方,地高气寒,病多风寒。治疗以温热药为主,慎用寒凉药:南方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温暖,病多温热、湿热,治疗以清凉、化湿药为主,慎用温热助湿药。
因其轻而扬之 因其轻而扬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轻病轻而在表;扬,向外散发。即病在表浅的轻证,可以用向外散发的解表法从汗解除。
因其衰而彰之 因其衰而彰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衰,气血衰;彰;扶助正气。指气血衰弱的疾病,可以用补益的方法,扶助气血恢复。如脾气虚出现少食,倦怠,大便溏,面黄,脉细,苔白等、当用益气健脾的参苓白术散治疗等。
因其重而减之 因其重而减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病结聚在里;减,泻下、攻削。指结聚在里的疾病,如宿食、停饮、瘀血等,当用泻下、逐水、破瘀等方法治疗。
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 即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老年人生机衰减,气血亏乏;男女生理不同,体质也有强弱之分,治疗用药均须区别对待。即便是同一年龄组和同一性别的人,治疗用药也应根据职业情况、精神状态、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 按照四时气候的变化,采用适宜的治法。四时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一定的影响,反常的气候更是致病的重要因素。治病时,要考虑到这些条件。如果夏季人易出汗,冬季不易出汗,同是风寒感冒,夏季就不宜多用辛温药,以免出汗过多损伤津气;冬季就可以多用辛温药,使邪从汗解。
因息游布 因息游布 借体内气息的流通,把精华之物输布于全身。
阴 阴 阳的对立面,与阳共同组成阴阳,以抽象的概念表现万物和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参见阴阳条。
阴痓 阴痓 见《类证活人书》.即阴痉。
阴痜瘸 阴痜瘸 子宫脱垂,病阓癀之别名。
阴斑 阴斑 斑的一种。见《丹溪心法·斑疹》。多由体虚内有伏寒,或误进寒凉,阴寒内盛,逼其无根之火浮散于外引起。表现为斑色淡红,隐而不显,或仅胸部微见数点,伴见手足逆冷,口不甚渴,下利清谷,舌苔白滑或舌胖苔黑而滑,脉虚大沉微等症。
阴包毒 阴包毒 即大腿痈。
阴闭 阴闭 闭证中兼有寒象者。症状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而缓等。治宜辛温开窍。
阴病 阴病 ①六经病中的三阴经病,即太阴、厥阴、少阴经病。②八纲辨证中的里、虚、’寒证。总之,凡临床表现为喜热恶寒,静而少言,声低气微,尿清便溏,蜷卧肢冷,腹痛喜按,以及脉沉、细、迟、弱,舌淡少华,苔滑白等一派虚寒证候者,都属于阴病。
阴病治阳 阴病治阳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运用的方法之一。①指阴寒盛损伤了阳气,治疗宜采用扶阳的办法。②疾病的症状在阴经,治疗可采用针刺阳经穴位的办法。
阴不抱阳 阴不抱阳 即阳失去了阴,不能固守而出现的病理上的“阴虚阳亢”或“阴盛格阳”的现象。
阴疮 阴疮 即阴蚀。
阴吹 阴吹 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洽》。妇女阴道中有气排出,并带有声响的一种病证.
阴刺 阴刺 古刺法。十二刺之一.阴刺指刺阴经穴位。刺法是左右并刺。用以治疗“寒厥”。《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
阴毒 阴毒 多指无热象的炎症,脓疡。
阴股 阴股 即腹股沟部。
阴寒 阴寒 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①指妇女小腹部、阴部的寒冷感,往往影响生育.②指男性生殖器的寒冷感.
阴寒凝结 阴寒凝结 阳气衰弱,寒邪留滞,出现的寒证的病机。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喜暖恶寒,腹痛便结,月经不调或局部拘挛疼痛等。又如寒痹久治不愈或外科阴疽等,也属于阴寒凝结的范畴。
阴汗 阴汗 ①证名。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指外生殖器、阴囊、大腿内侧出汗较多的症状,以及阴部因汗液过多而引起的湿疹。如大腿、阴囊湿疹、癣等。渗水多、奇痒,气味腥臭。多为湿热引起,夏季多见。②病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亦称冷汗。是阳衰阴盛所致。
阴户 阴户 阴道外口。
阴黄 阴黄 病证名。①与阳黄相对而言的一种黄疸。以皮肤、巩膜黄染色泽晦暗为特点。发病较慢,多无热或低热伯冷,不思饮食,尤厌油腻,疲倦无力,大便溏,小便淡黄、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缓或沉迟。②黄疸二十八侯之一。⑧三十六黄之一。
阴火 阴火 指饮食劳倦、喜怒忧思所生之火,属心火。
阴竭阳脱 阴竭阳脱 出《灵枢·终始》。指属阳的生命活力随属阴的生命物质基础的枯竭而消失。
阴结 阴结 ①证名。见《兰室秘藏》。《医学心悟》:“冷闭者,唇淡口和,舌苔白,小便清,喜热恶寒,此名阴结。”②体虚液亏病人出现的便秘。⑧脉象名。《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脉累累,如循长竿者,此名阴结也。”
阴筋 阴筋 ①睾丸系带。②推拿六筋穴位之一。又称白筋。
阴痉 阴痉 见《丹溪心法》。即柔痉。指痉病而伴有虚寒之象者。
阴疽 阴疽 ①疽之属于阴寒证者。②生于会阴部的炎症和溃疡。
阴冷  阴冷  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即阴寒。
阴卵 阴卵 即睾丸。
阴络 阴络 ①指从手、足三阴经分出的络脉。②循行于人体深部和下行的络脉。《灵枢·百病始生》:“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便血)”。
阴络伤则血内溢 阴络伤则血内溢 指下部的、属里的络脉受损,则可引起便血。《灵枢·百病始生》:“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阴脉 阴脉 ①即阴经之脉。包括手、足三阴经;八脉中的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等。②切诊中的沉、涩、虚,短、微、缓、革、濡、弱、散、细、伏、结、代、小等脉象属阴脉;牢脉属阴脉中之阳脉。
阴平阳秘 阴平阳秘 即阴阳协调,人体生理功能正常。
阴器 阴器 指外生殖器。
阴气 阴气 ①与阳气相对,泛指事物的对立统一面的阴面。②同阴器,即外生殖器。
阴窍 阴窍 通常指尿道口和肛门。
阴热 阴热 指阴虚发热。多见于气阴耗伤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和急性湿热病后期或恢复期。为低热。常伴有舌红、无苔、脉细数等症。
阴生于阳 阴生于阳 即阴的存在以阳的存在为前提。
阴盛 阴盛 即阴寒过盛。指体弱的人受寒后出现的腹泻,肢冷现象。
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 简称格阳。指体内阴寒过盛,阳气被拒于外,出现内有真寒而外显假热的证侯。
阴盛阳虚 阴盛阳虚 指阴寒内盛,导致阳气虚衰的病理过程。
阴胜则寒 阴胜则寒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阳气偏衰,则出现寒证。
阴虱疮 阴虱疮 病名。出《外科正宗》。指阴虱寄生于阴毛所引起的皮肤病。初起为红色或淡红色的丘疹,奇痒,搔破感染成疮,中含紫点。
阴蚀 阴蚀 病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阴疮、阴蜃、矗、匿疮等。即外阴部脓肿、溃疡。
阴暑 阴暑 伤暑的一种。为暑天受寒或食生冷引起。表现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肢体酸痛等证.
阴水 阴水 水肿按阴阳分类的一种。出《丹溪心法·水肿》。多为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才湿而成。表现为水肿伴有全身功能衰退或衰竭的症状:如下肢先肿,面色苍白,畏寒吱冷,口淡、.便溏,小便短少等。
阴损及阳 阴损及阳 ①指阴的亏损造成了阳的不足。⑧指阴寒过盛而造成阳的伤害。即阴盛阳虚。
阴缩 阴缩 证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等篇。指前阴内缩。多因寒入厥阴或阳明热邪陷入厥阴所致。包括男子阴茎、阴囊和妇女阴道的内缩.
阴头痈 阴头痈 病名。见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又名龟头痈。即男性生殖器龟头部的炎症,表现为龟头紫肿疼痛。
阴脱 阴脱 病名。出《千金要方》.①即阴挺,类似子宫脱垂。②指阴道开而不闭。多因妇人分娩损伤胞络或举重、房劳所致。
阴维脉 阴维脉 奇经八脉之一。见《素问·刺腰痛论》。它的循行路线是:起于小腿内侧足少阴肾经的筑宾穴,沿下肢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相合,然后上咽喉,与任脉合于天突、廉泉,至顶前而终。阴维脉的病侯,主要表现为胸痛、心痛、胃痛等症状。
阴犀 阴犀 即阴蚀.
阴下脱 阴下脱 即阴脱.
阴邪 阴邪 ①六淫中的寒、湿二邪。②侵犯阴经的邪气。
阴虚 阴虚 指阴液不足。多表现为阳亢热盛,或潮热、手足心热、唇红口干、烦躁易激动、小便黄赤而少、大便干燥、舌质红嫩无苔、脉细数等津血亏损的证候。多见于结核病人,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阴虚喘 阴虚喘 见《医学入门·痰类》。指阴虚阳浮而致的气喘。表现为气喘发作时有气从脐下上冲,可伴有潮热盗汗等。
阴虚盗汗 阴虚盗汗 证名.见《赤水玄珠·汗门》。由于阴虚火旺,心汗外溢所致。主要表现为盗汗,烦热,口干,脉细数等。
阴虚肺燥 阴虚肺燥 指阴虚液耗,虚火伤肺引起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痛嘶哑,舌嫩红、苔少,脉细数等.
阴虚喉痹 阴虚喉痹 病名。见《景岳全书》。多由肝肾阴虚,或燥伤肺胃之阴,使咽部失于濡养所致。主要表现为咽干不适,唇燥,干咳无痰。
阴虚喉癣 阴虚喉癣 病名。喉癣之由于调虚者。见喉癣条。
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 指阴精亏损而招致的虚火亢盛。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咽痛、性欲亢进等。
阴虚头痛 阴虚头痛 头痛病证的一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六》。指由阴虚火动所致的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而兼心烦内热、面红升火、失眠舌红、脉弦细数等阴虚证候。阴虚发热见《丹溪心法》。指精血津液等损耗所致的虚热。多见于结核等各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午后潮热,骨蒸,或五心烦热,伴见消瘦,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
阴虚阳浮 阴虚阳浮 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机。主要表现为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
阴虚阳亢 阴虚阳亢 由于精血津液等属于阴性的物质亏虚,使阳失去制约上亢引起的阴阳失调。临床上表现为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怒,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脉细数等。
阴虚则内热 阴虚则内热 出《素问·调经沦》。指因精血津液亏耗过度而引起的内热证。主要表现为潮热、夜热或五心烦热,多兼有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
阴虚痿 阴虚痿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卷七》,多由于久病或房室不节,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伤及筋骨所致。主要表现为腿膝痿软,行步艰难,不能久站,自觉有热气从两足上升,伴有头昏目眩,脉细数等。
阴癣 阴癣 病名,见清·邹存淦《外治寿世方》;多由湿热之邪侵于肌表引起。初起为丘疹或小水泡,渐向周围扩大而成红斑、边缘清楚,上有薄屑,极痒。类似阴部霉菌感染引起的皮癣。
阴眼 阴眼 男子生殖器外口.
阴阳 阴阳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辨证观点。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它们互相对立又相互连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正是由于阴阳两方面的运动,才推动着事物的变化,促进着事物的发展。所以说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学的指导思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它贯串于解剖、生理、病理、诊断、防治等整个医学领域。①解剖方面:用阴阳归纳人体部位和脏器属性。如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等。②生理方面:用阴阳平衡的关系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统一,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⑧病理方面:阴阳失去平衡,使一方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尽管疾病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都不外乎是“阴阳失调”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④诊断方面:以阴阳为总纲通过分析综合来概括四诊中所得来的感性认识,作出诊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⑤治疗方面:用药味阴阳属性的不同,纠正机体偏胜偏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整阴阳,使之平衡。《素问·至真要大论》:“寒则热之,热则寒之”。阴阳学说对我国医学有着重大影响,既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指导临床辨证和治疗的手段。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辨证法的内涵仍然是朴素的。因此,对于阴阳学说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实践中整理提高。
阴阳毒 阴阳毒 出《金匮要略》。是一种疫毒内蕴咽喉,侵入血分的重证。又有阴毒和阳毒之分。阳毒者,因热壅上焦,以面赤咽痛,吐脓血为主症;阴毒者,因毒邪痹阻经脉,以面青、身痛、咽痛为主症。
阴阳乖戾 阴阳乖戾 ①指阴阳失调或不和,它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可导致脏腑功能等失常。②指其它事物的异常或反常。
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 即对立的阴阳双方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阴阳交 阴阳交 病证名。出《素问·评热论》。其症状是:“有温病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意思是高热病大汗后仍发热,心率过快,神志不清,狂言乱语,不能进食、饮水,预后往往严重。
阴阳俱溢 阴阳俱溢 ①人体阴阳皆盛。②古代诊脉寸口属阴,人迎属阳,若人迎和寸口脉都洪盛如溢,表示邪盛正衰,疾病恶化。《灵枢·终始》:“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
阴阳离决 阴阳离决 即阴与阳互相脱离,造成事物的终结,或生命的死亡。
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 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俱虚,或肾的阴阳俱虚。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
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 即阴阳失调.
阴阳人 阴阳人 又名人疴。即两性畸形的人。
阴阳胜复 阴阳胜复 即阴阳之间的交替、盛衰和转化。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 也称阴阳偏胜。指阴阳失去平衡而表观为一方的偏胜或偏衰,从而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表现为病理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 阴阳是自然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总在此消彼长,此盛彼衰地变化着.若表现在病理上,有“热盛伤津(阴)”、“阴虚阳亢”、“阴盛阳衰”等变化。
阴阳易 阴阳易 古病证名。出《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①阴位见阳脉,阳位见阴脉。如阳脉宜见于寸之阳位反而见于尺,阴脉宜见于尺之阴位反而见于寸。这些都属于危证;②指伤寒病人初愈,而房事后又复发者。
阴阳之人 阴阳之人 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①指偏于阴或偏于阳的人。②指阴阳和平的人。
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 指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可转化为阳,阳也可转化为阴。
阴阳自和 阴阳自和 指阴阳有自我调整以达平和的功能。
阴阳疝 阴阳疝 即狐疝。
阴阳翳 阴阳翳 指黑睛上生两块白翳,一虚一实,互相连环。
阴痒 阴痒 病证名。出《肘后方》。指妇女阴部或阴道内瘙痒。因瘙痒引起阴部破溃、糜烂者称阴蚀。多因湿热下注或肝经郁热所致.
阴液 阴液 ①泛指体内含有营养物质的液体,如精、血、津、液等。②指某一脏腑所分泌的液体。因其供脏腑以营养,而不表现为功能。所以与阳相对应而称阴液。
阴脏 阴脏 ①指阴盛体质的人。其用药以刚燥为好。②同牝脏.
阴躁 阴躁 是阴盛格阳引起四肢厥冷,冷汗自出。脉微欲绝,躁扰不安的一种危重之证。
阴证 阴证 八纲辨证中的里、寒、虚证。凡在临床上表现的为沉静的,下降的,隐袭的,慢性的,退行性的,抑制的,器质性的,八纲辨证属于里、虚、寒的症状,多属于阴证的范畴。一般阴证常表现为无热恶寒,精神萎靡不振,四肢厥冷,身体沉重,但欲卧床,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爪甲青白,面白,舌淡,脉沉细等。外科疮疡之见疮根散漫,不红不肿,不硬不痛者也;为阴证。
阴证略例 阴证略例 书名。元,王好古撰于1292年。1卷。是一本关于阴证伤寒的专著。本书既采集了前人的有关论述,又有自己的见解。可作为研究内科杂病防证的参考。
阴证伤寒 阴证伤寒 即病邪直中阴经的虚寒证。
阴证似阳 阴证似阳 指虚寒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可出现热的假象。如出观面红、口渴、手足躁扰、脉浮大等。应注意分析,以免误治.
阴痔 阴痔 病名。见《证治准绳》。类似于子宫脱垂。《坤宁集》:“凡九窍有肉突出,皆名为痔,妇人阴中突肉名阴痔”。
阴中之阳 阴中之阳 指属于阳性的事物,居于阴位之意。《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
阴中之阴 阴中之阴 ①指属于阴性的事物,又居于阴位之意。《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②足太阴经脉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隐白穴。《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阴肿 阴肿 指妇女外阴部肿胀疼痛的病证。多因阴部不洁,感染所致。外伤、粗暴性交等也可以造成阴肿.表现为外阴肿胀疼痛。
阴纵 阴纵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旰胆部》。又名阴挺。即男子阴茎挺长(勃起)而不收。多与湿热有关。
阴厥 阴厥 阴寒之邪过盛引起的晕厥:实即寒厥.
阴俳 阴俳 即瘩痱。
阴疝 阴疝 ①因受寒而引起的少腹部阵发性疼痛,并向阴部放散。②睾丸精索疼痛而连及小腹部者。
阴痫 阴痫 病证名。见《诸病源侯论·卷四十五》.指癫痫发作属阴性者,多表现为身体偏冷,不啼叫,手足不抽搐,脉沉细.
阴痿 阴痿 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等篇。即阳萎。指男子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无力。
阴跷脉 阴跷脉 奇经八脉之一。见《灵枢·寒热病》.口的循行路线是:起于足跟,经内踝足少阳胆经的然谷穴之后,沿下肢内侧后方上行,经外阴部上循胸里,上出锁骨上窝,沿喉部结节旁到眼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阴跷脉有病,主要表现为足内翻,喉痛,嗜眠等病证。
饮 饮 ①病证名。即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②汤剂名称。如仙方活命饮、桑菊饮等。
饮家 饮家 饮即痰饮。饮家指素患有水饮的病人。《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指出痰饮的症状是先口渴,饮水后立即呕吐出。是心下停有水饮的缘故。心下停水实即胃内潴留永液比较多。
饮片 饮片 又称咀片。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制成片、丝、块、段的形状,便于煎服。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 书名。营养学专著,元忽思慧撰,刊于1330年,3卷。主要内容论述元代皇室贵族的食谱。卷三中有食物本草内容。介绍了约200种食用植物的性味和主治,并有附图。今有影印本和排印本问世。
饮心痛   饮心痛   病名。出《千金要方》。水饮停积所致。除上腹痛外,兼有恶心烦闷,呕水,或胁下有水声.
饮证 饮证 即水饮证的简称。指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水分滞留体内而引起的各种疾病。根据水饮停聚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四类:①水聚于肠胃的叫“痰饮”;②水聚于胁下的叫“悬饮”;水聚于胸肺的叫“支饮”;④水溢于四肢的叫“溢饮”。
饮子 饮子 不规定时间冷服的汤剂。
饮痫   饮痫   病名。指伴有饮食异常的癫痫。多见刊小儿《奇效良方》.“其症吃食不知饱,忽然连三、五日不甚思食,手足抽动,多自梦寐中,太饱便发作”。
饮癖  饮癖  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癖病诸侯》。多因中阳不振,水饮停聚所致。表现为肋下如弦绷急,时有水声,遇寒作痛,或时吐涎沫清水,或心下坚硬如盘,或痰多和呕酸嘈杂。
引 引 惊风大候之三。《古今医鉴》:“引者,臂若开弓”。
引葛 引葛 索引葛藤的形态。
引火归元 引火归元 治疗命门虚火上炎的方法。由于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命门而显虚阳上浮,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腰酸腿软,下肢发凉,舌红脉虚等真寒假热恋 虚寒证,引火归元法药用附子、肉桂、熟地、五味子、玄参等。桂附引浮火归于命门,驱逐下元阴寒;熟地、五味益肾而敛浮阳;玄参滋阴降火,共收引火归元之效。
引经报使 引经报使 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力达到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和、的作用,故称。参见引经药条。
引经药 引经药 前人在药物归经的基础上,归纳出某些药物不但本身能归某经,并有引导其它方药归某经的作用称“引经药”。六经经络,各有自己的引经药。即太阳经病,引以羌活、防风;阳明经病,引以升麻、葛根、白芷;少阳经病,引以柴胡;太阴经病,引以苍术;少阴经病,引以独活;厥阴经病,引以细辛、川芎、青皮。此外,还有引向病所的的所谓“引导药”。如治咽喉病用桔梗引诸药至咽喉;治上肢病用桑枝,治下肢病用牛膝等。后世医家多不拘泥于此法,而是从实际出发,灵活应用。
引口 引口 出《灵枢=癲狂》。即口角偏向一侧。
引气 引气 气功术语。引,是引导。“引气”即以意领气,意气结合之意。
引伸法 引伸法 推拿手法。牵拉身体,使关节伸展。有舒展筋脉、缓解挛缩和帮助关节复位的作用。
引手 引手 疮疡辨脓方法之一。用手按脓肿处,手起而即复者有脓,手起而不复者无脓。
引血归经 引血归经 气摄血,脾统血。脾气不足,统摄无权,经血妄行,非补气会脾恢复统摄之功,妄行之血不能归经。在这里,补气健脾就是引血归经的方法。
引阴中拘挛 引阴中拘挛 索引生殖器的一种拘挛状态。
引针 引针 即出针。
应指 应指 ①疮疡辨脓方法之一。即引手。②泛指切脉时指下的搏动感。
迎风冷泪 迎风冷泪 病证名。出《古今医统》。遇风刺激,眼睛流泪不止。多由肝肾两虚或精血亏耗引起。
迎风流泪 迎风流泪 病证名。见《眼科捷径》.多由肝肾不足或肝经郁热所致.表现为遇风流泪,甚至泪如雨下.有冷泪。热泪之分。
迎风热泪 迎风热泪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由风热外袭、肝肺火炽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主要表现为双眼热泪频流,可伴有目赤涩痛,怕热羞明等症。
迎随补泻 迎随补泻 又称针向补泻,为古代的针刺手法之一。即随着经脉的去向进针和它的去势相顺的为“补法”;迎着经脉的走向进针和它的来势相逆的为“泻法”,《灵枢·九针十二原》:“往者为逆,来者为顺”……近而夺之,恶得无虚?随而济之,恶得无实?”
用药食忌 用药食忌 前人的经验,有待实验研究,仅供参考。《本草纲目》载:“甘草忌猪肉人、菘菜、海菜;黄连忌猪肉、冷水;龙骨忌鲤鱼。
忧伤肺 忧伤肺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忧愁日久可引起咳嗽、气闭塞等肺部疾病.
忧膈 忧膈 嗤膈之一,出《肘后方》。因忧郁气结而引起的一种饮食噎塞不通,消瘦无力,烦闷气短。
尤氏喉科秘书 尤氏喉科秘书 医书。1卷。清·乘撰。刊于1765年。本书中介绍了咽、喉、牙、口、舌、颈、面、腮等部位常见病的治法,简明实用。解放后有排印本。与《咽喉脉证通论》合刊。
尤怡 尤怡 (?-1749)清代医学家。字在泾。号拙吾,江苏长州(今吴县)人。幼时这中极为贫穷。学医于马俶。俶是当时的名医,向他学习和与他交朋友的很多,但多不中他的意。到了晚年收了在泾做徒弟,高兴的对他妻子说:”我得这个人,胜过千万人。“在泾开始业医,并不出名,到晚年才逐渐有名声,治疗效率很高,多奇中。文章,诗词都不错。性好静而不慕名利。对《伤寒论》很有研究。编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是他对张仲景菱钻研的心得和体会,多有发挥。另编有《金匮翼》、《医学读书记》。其医案由后人整理刊行,有《尤氏医案》《评选静香楼医案》二种。较为切合实际,尤的学术思想多宗奉喻嘉言。
由表入里 由表入里 指表证的进一步发展。一般以发热恶寒、恶风为表证;以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或恶寒而不发热为入里。脉浮为表证,脉沉为入里。口不渴,苔薄白为表证;口烦渴,苔黄为入里。
由里出表 由里出表 指先出现里证,后出现表证的现象。表示病邪由里向外透发,逐步好转。
油风 油风 又称“斑秃”。头发呈大小不等圆形片状脱落。多与情志和血虚有关。起病突然,头发呈圆片状脱落。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有时可有轻度瘙痒。
油汗 油汗 见《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指出汗粘腻,似油一样,不易流动。是一种危象。见绝汗条.
油灰指甲 油灰指甲 病名。见清·许克昌等仑外科证洽全书》,又名鹅爪风、灰指甲,即甲癣。指甲变厚、变形、残缺而失去原有光泽。为指(趾)甲的一种真菌性感染。
有头疽 有头疽 即痈。由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或多数疖肿融合而成。’多由平素体虚,劳伤精气,肾水亏损,或嗜食膏粱厚味,脾胃运化失调,湿热火毒内蕴,又感受外邪凝滞肌表,以致寒阻经络,气血瘀滞而成。初起皮肤上有粟粒样脓头,红肿热痛,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后如蜂窝,由于一时脓液不能畅泄,范围常在3-4寸以上,甚至更大。一般好发生于项背部。有头疽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很多的名称。如发生在脑后的叫“脑疽”;发生于背部的叫“发背疽”;发生于少腹的叫“少腹疽”等等.病因、治法都大同小异。临床分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实证有局部红肿高大,灼热痛甚,溃后如蜂窝,脓液黄稠,腐肉易脱,肉芽生长快,易于愈合。常伴有高热、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洪等症。虚证者,疮形平坦,根盘散漫,紫暗无光,化脓迟,腐肉难脱,脓水清稀,;溃后难以愈合。伴有微热、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舌质淡、无苔;、脉细数无力等症.多见于年老体弱之人。
有阴无阳 有阴无阳 腹泻而伴有汗出不止.下利是阴证,汗出不止是亡阳,故称有阴无阳。
右徵 右徵 “徵”音之右。
右徵之人 右徵之人 气质分类属“右徵”的人。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幼科发挥 幼科发挥 书名。又名《幼科发挥大全》。明·万全撰于16世纪中期。2卷。主要五脏辩证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发挥和阐述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所选方剂大多实用有效。产收入《万密斋医书十种》。今有排印本问世。
幼科铁镜 幼科铁镜 儿科专著。清·夏鼎撰于1695年。8卷。书中先谈到了儿科医生的注意事项,然后较系列的介绍了小儿常见病的证治和方药。其特点是介绍了推拿疗法的临床应用,并能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予以发挥。对指纹望诊和惊病的各目也有自己的学术见解。今有排印本问世。
幼幼集成 幼幼集成 书名。清·陈复正(飞霞)撰于1750年。6卷。汇集整理了古代儿科学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初生儿疾病的防治、诊法、儿科各证的辩证治疗、歌赋、附方等。特点是对小儿惊风抽搐的认识与前人不同,他按不同的病因将其分为“误搐”、“类搐”?”非搐“三种。然后分别论其证治,其次反对”小儿纯阳之体的说法,指出不少医生误信此说百肆意用寒凉药,以致败伤脾胃。本书有一定的创见。值得重视。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书名。宋=刘昉(方明)撰于1132年。40卷。系整理汇集多种宋以前的儿科著作编成,共分547门,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儿科总论,小儿调理、用药及诊法,初生儿保育、诊治,以及先天性疾病、儿科杂病、斑疹麻豆、五官、痈疽、疮疥、外伤等。卷末论药叙方及引用儿科专书。明·陈覆端重刊时曾作部分删节。
余毒流注 余毒流注 疔毒走黄引起的转移性脓肿,多为脓毒血症。可查见原发性疔毒.多伴有走黄;全身中毒症状一般多严重。如高热、口渴、苔黄、脉洪,甚至神昏谵语等。”
余师愚 余师愚 名霖,清代医学家,生活在乾隆中(1736-1795),安徽桐城人。以重用石膏闻名于世居住河南的时候,其父染病为群医所误。因而苦读本草,认识到石膏可以治热性病。以后,桐城和北京都发生了热性病;医生们用张景岳、吴有性的方法进行治疗.多无效。霖因而重用石膏;救活了不少人。并总结自己的治疗经验,著了《疫疹一得》一书。《清史稿》专为此事进行记述,可见当时的影响之大;以后,王孟英《温热经纬》,收余氏疫病论一篇,治疗主要用清温败毒散,有大剂、中剂、小剂之分,均以石膏为主药。可能就是《疫疹一得》的内容。近年来中医重视用石膏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也与余氏的影响有关。
鱼 鱼 手、足第一掌(跖)骨的掌侧而,有隆起的肌肉,状若鱼腹,故名。即大鱼际。
鱼肚发 鱼肚发 生于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处的脓肿。
鱼肚疔 鱼肚疔 即蛇腹疔.
鱼股 鱼股 股四头肌的膝端。
鱼睛不夜  鱼睛不夜  出自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即鹘凝睛。
鱼口 鱼口 横痃破溃后,破口形圆,周围坚硬,哆开不收,久不全愈,形似鱼口,故名。
鱼鳞风 鱼鳞风 ①生于舌尖上的疔。②即蛇身,即鱼鳞癣,一种先天性疾病。
鱼络 鱼络 内侧鱼际部的络脉.临床上常察看其有无充血现象,作为诊断手阳明大肠经病变的参考。《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鱼络皿者,手阳明病。”
鱼脐疔 鱼脐疔 即疫疔。
鱼翔脉 鱼翔脉 发七怪脉的一种。脉象头定尾摇,似有似无,象鱼在水中游动一样。是垂危时心搏欲停的一种脉象。主心脏真气衰竭。
鱼衣 鱼衣 即苔。
宇 宇 古方中的计量单位。约等于四分之一钱。
宇妥·元丹贡布 宇妥·元丹贡布 唐代藏族著名医学家。生活于公元七世纪。曾任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他根据藏医的特点,总结了藏族的医疗经验,并吸收了内地传人的医学著作内容,主持编写了藏族古代重要医学著作《四部医典》(《居悉》).此外还著有《脉学师承记》等书,对藏汉医学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玉海 玉海 即膀胱。
玉函经 玉函经 脉书。又名《广成先生玉函经》。3卷。重点阐述和分析脉证关系和脉理。后有宋=崔嘉言的注释本问世。
玉衡 玉衡 小儿口中的胎粪。
玉浆 玉浆 又名玉札。即口水。
玉茎 玉茎 即阴茎。
玉门 玉门 又名龙门、产门。即阴道或阴道口。
玉门不闭 玉门不闭 即产门不闭。
玉枕 玉枕 古气功书中的解剖名词。相当于枕骨大孔处。
玉柱骨 玉柱骨 骨名。又名旋台骨。4、5、6颈椎的合称。
玉翳浮睛 玉翳浮睛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又称玉翳浮满、玉翳遮睛。为黑睛被大而厚的白斑所覆盖,严重影响视力,但无其它不适。
郁火 郁火 ①泛指阳气受郁出现的里热盛证候,症见头痛、目赤、口疮、腹痛、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②指苦闷、心情不舒畅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内热病证,症见头痛、胁痛、—失眠、易怒、舌尖边红、脉弦数等。
郁火恶寒 郁火恶寒 恶寒的一种。即火郁不得发泄出现的恶寒。表现为恶寒、战栗、四肢厥新华通讯社、口苦、尿赤、脉数等。
郁冒 郁冒 ①古病证名。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表现为头晕,意识模糊,甚则昏厥等。多因大量失血、精神刺激、剧烈疼痛等因素引起,经治疗或休息后多可恢复.②病名。即血厥。
郁冒不仁 郁冒不仁 昏昏沉沉,失去知觉的样子。
郁热遗精 郁热遗精 肝肾郁热引起的一种梦遗。主要表现为夜间脊心发热,梦交泄精。
郁痰 郁痰 痰证的一种。即老痰.
郁证 郁证 ①泛指郁滞不得发越引起的各种病证。②指心情不舒畅引起的一系列精神和内脏失调的证候。
育阴 育阴 即补阴。
育阴潜阳 育阴潜阳 即滋阴与潜阳相结合以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方法.
元 元 通“原”。“元气”也作“原气”。
元寸 元寸 麝香的处方名。
元儿 元儿 膻中穴的别名。
元机启微 元机启微 眼科书。又名《原机启微》。2卷。元=倪维德撰。明=薛己校注。初刊于1370年。书中论述了眼部疾患的原因、辩证、治法、方剂等内容。薛己在校注时,又加上了自己的医案、论述和方药,较切合实用。今有排印本。
元神之府 元神之府 指脑。人的感觉、运动、精神、意识、记忆、思维皆为脑所主宰,故称之为“元神之府。”
元武版 元武版 龟版之处方名。元武即玄武,龟也。
元阳 元阳 即肾阳。与元阳相对应,构成生命本元的两个矛盾的侧面。
元阴 元阴 即肾阴。也称天癸。与元阳相对应,构成生命本元的两个矛盾的侧面。
员利针 员利针 九针之一。出《灵枢·九针十二原》。长1寸6分,针身细小,针尖微大而圆利,治疗痈肿、痹证.
员员澹澹 员员澹澹 ①王冰注为“似急”。②张景岳为“糜定貌”、⑧张志聪为:“周转”.当为形容疼痛的状态。澹,同“淡”.故本条可释为:“痛绵绵而无神”。
员针 员针 九针之一。出《灵枢.九针十二原》.长1寸6分,针体圆柱形,针尖卵圆。用以按摩穴位,治疗筋肉痹痛,
远道刺 远道刺 古刺法。九刺之一。即身体上部有病,取身体下部的穴位加以治疗。针刺阳经的腑腧诸穴。《灵枢·官针》:“二曰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剌腑腧也”。
远气 远气 未至之气。
远血 远血 出《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指远离肛门部位的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偏于上部。血色暗紫,先便后血。多见于结肠部位的出血。
约束 约束 即眼睑。
月晦日 月晦日 月令季节和疾病相克。
月节克之 月节克之 月令季节和疾病相克。
月经 月经 (月事)、月水、经水)即妇女的月经。由于一般是按月规律性地子宫流血,故称“月经”。第一次月经约在十四岁左右,但也有早在十二岁,晚至十七岁者,都属于正常范围。月经周期一般为二十八天,两个月经期相隔可以短至二十三天,长至三十八天,如不伴有其它异常,傜属正常范围。每次经期失血总量40-70毫升不等。正常月经血呈暗红色,不凝结成血块,中医临床常根据月经的周期、颜色和质量等方面的表现,来推断是否妊娠和有妇科病。
月经病 月经病 指妇科月经方面的病变。包括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倒经、经前便血、经行泄泻等。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 即月经失去正常规律性。月经周期、经量、经质、经色等异常的表现,都属于月经失调。
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 指一过多,或月经延绵鐌,淋漓不断,超过一周以上。常见的病机为血热、气虚、血热妄行、月经量多质稠,或兼有腥臭气,气虚不能摄血,月经量多持淡,常绵绵不断,伴有腰痛、少腹空痛的为肾气虚;伴有体疲、肢肿、腹痛、身困的为脾气虚。
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 指月经量过少,或行经期过短,一、二天即净。病机分为血虚、血寒、痰湿瘀滞和血瘀等类型。月经少而色淡持稀,兼有贫血症状的为血虚。月经少而色暗,兼有少腹冷痛、身寒肢冷等症状的为血寒。月经量少,忽见忽无,质粘腻,脉象涩滞或滑利,为痰湿瘀滞,月经少而有血块,兼有少腹胀痛、拒按,胁胀、腰痛、舌质暗红的为血瘀。
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 月经不守规律,提前到达。
月经愆斯 月经愆斯 ①指行经先后无定期。②即月经不守规律,推后到达。
月令 月令 《礼记》篇名。又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和它的相关事物,并把各类事物归类到五行相生的系统中,比最早的行事月历《夏小正》为丰富而系统。对依附于农业的古代医学文献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月事 月事 即月经。
月水 月水 即月经。
月信 月信 即月经。
云翳 云翳 病证名。为眼黑睛角膜上障碍视力的各种斑块或积物。
运法 运法 推拿手法。①手指指腹或掌根在穴位上轻轻地作环形移动,仅使皮肤活动而不影响深层肌肉组织,以促使血脉流动,筋络宣通。多施用于头额、腹部和手掌等处。②用手活动患者的可动关节。
运气 运气 ①气功术语。就是凝神于气穴。有意识地引导真气向体内某处运行;这时的气指经过练功在丹田凝集的真气,而不是一般的呼吸之气。②运气术语。即气之当运者。为五运六气的简称。“运”,指金、木,水、火、土五气按照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夷、辛、壬、癸)纪年的顺序而运厅;“气”,指厥阴风、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阳明燥、太阳寒六气。合而即所谓“五运六气”.六气又有主客的区别,以顺应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
运气胁痛 运气胁痛 病证名。出《症因脉治·卷一》感受疫疠之气所致的胁痛。表现为起病急,突然恶寒发热,胁肋刺痛,遍身作胀,脉多弦数。若出现四肢厥冷、指甲紫黑、脉沉伏等衰竭征象者,则为重证。
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 运是五运,气是六气,简称运气。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认识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它对生物界影响的一种学说。它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生物等各个领域。运用在医学上,主要是阐明运气失常在致病过程中的影响。在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理论核心是阴阳五行学说.前人从“天人相应”的观念出发,认为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的气交之中,一切生命观象都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人的生理活动,体内的脏腑经络,都必须和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相适应,才能保持阴:阳平衡,维持机体健康,否则就要产生疾病。现代医学已证明“自然环境与人的生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巴甫洛夫),尽管运气学说有其玄秘和形而上学的一面,但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遗产,仍应认真加以研究,以汲取其合理的部分,应用午或充实于今天的医学。其它情况参见运气条。
运气与脉 运气与脉 指脏腑经络皆受运气影响,运气的变化也反映在脉象上。主运的常脉是春脉微弦,弦甚肝病;夏脉微钩(意同洪),钩甚心病;长夏脉微缓弱,弱甚脾病;秋脉微毛(意同浮),毛甚肺病;冬脉微石(意同沉),石甚肾病(参见《素问,平人气象论》)。六气中的司天在泉胜复之变,不形于脉象,即所谓“天地之变,无以脉诊(参见《素问·五运行大论》),但六气的六步却对脉象产生直接的影响。《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其脉大而浮;阳明之至,其脉短而涩;太阳之至,其脉大而长”.这些都属于平人常脉。即气至而脉象与之相符合,是平人无病的脉象。如气至而脉应过甚的,是病脉;气至而脉象相反的是病脉:气至而脉相不应的是病脉;气来至而脉象已显的是病脉。阴阳交错更易应有的正常脉象是病脉,说明病情危重.此外,有所谓“南北政”脉象,颇多神秘色彩。详见该条。
运水入土 运水入土 小儿推拿术语。①用运法由小儿小指指腹部的肾经穴起,沿手掌的尺侧或掌根部,至大指指腹的脾经穴,治疗脾胃虚弱。因肾属水,脾属土,故名。②由肾经穴运至手掌大鱼际肌处,治大小便不通、痢疾等。
运土入水 运土入水 小儿推拿术语。①用运法由小儿拇指指腹部的脾经穴起,沿手的掌根和尺侧部,至小指指腹部的肾经穴。因脾属土,肾属水,故名。②由脾经穴运至手掌根部正中的坎宫穴。常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尿频、尿涩等症。
运息 运息 气功术语,即运转气息,使达某处之意。
运星 运星 运气术语。指“岁”的星。如壬岁岁星,戊岁荧惑星,甲岁镇星等。
运针 运针 即行针。
杂病 杂病 指外感病以外的内科病。因包罗病种繁多而又各自为证,不象外感病那样有明显的传变规律,所以称杂病.
杂病广要 杂病广要 书名。日本·丹波元坚撰,刊于1853年。30卷。此书广泛选辑历代医籍中关于内科杂病的论述,分类辑订而成。分内因类、外因类、诸气病、诸血病、脏腑及身体等六类。每类又分若干病证。对于各种疾病的介绍,比较简明扼要,有相当参考价值。今有排印本。
杂病源流犀烛 杂病源流犀烛 书名。清·沈金鳌撰,刊于1773年。30卷。为《沈氏尊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介绍杂病为主,包含脏腑、奇经八脉、六淫、内伤、外感、面部、身形等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各著源流一篇,详述病证的原委、形证、主治、用方等,理法方药比较合乎逻辑,因论述较为完备,在杂病专著中有相当影响。今有排印本。
杂气 杂气 即疫疠之气.
哉盐 哉盐 ①戎盐。②青盐。
灾恠 灾恠 指医生以脉证相应而用药;但服后病情反而加重。性同“怪”。
再传 再传 ①伤寒病顺传到第七天,已传遍六经,若未愈,又传到太阳经.这种情况很少见到,②指从一经传入下一经。
再经 再经 ①指太阳经病再传至另一经。②指伤寒日传一经,六日传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这种说法见于金·成无已《注解伤寒论》.后世医家多持否定态度.
再逆 再逆 指治疗上又犯了一次差错。
在泉 在泉 在泉值管当年地下的气候变化,定居于客气第六步气位,值管下半年气候变化的总趋向.泉,指黄泉,即地下.在泉和司天的阴阳属性是直相对应的.即一阴对一阳;二阴对二阳;三阴对三阳。如厥阴木风司天,则在泉即为少阳相火;相反如少阳相火司天,在泉即为厥阴风木;余可类推.在泉对司天来说,属于复气.
在蓐中风 在蓐中风 即蓐风。即产后发生的破伤风.
枣花障 枣花障 即枣花翳内障。
枣花翳 枣花翳 出自《证治准绳》。①指枣花翳内障。即晶状体混浊,形如枣花的白内障。②指角膜上的炎性浸润或瘢痕形似枣花者。
枣花翳内障 枣花翳内障 见《秘传眼科龙木论》。指晶状体中央混浊,并向周围辐射形如枣花者。为白内障的一种。
枣种 枣种 即红枣。
早泄 早泄 指阴茎未插入阴道之前或虽插入阴道,但未达到性兴奋高潮而出现射精者均称早泄。多因肾虚火旺所致。
早晡 早晡 古代的计时单位。指申时之前五刻。约相当于今天的下午一点四十五分。
灶末土 灶末土 即伏龙肝。《名医别录》:“止血,消痈肿毒气”。
泽廓  泽廓  八廓之一。
乍结 乍结 忽然见到结脉之意。
乍疏乍数 乍疏乍数 出《素问·平人气象论》。形容脉搏跳动忽慢忽快的一种现象。
张朝魁 张朝魁 清代民间外科医生。人称毛矮子,湖南辰溪县人。二十几岁时,从远处来的乞丐学得治疗痈疽、瘰疡及跌打损伤等证之术,相传能行开腹等手术.
张从政(正) 张从政(正) 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子和,号戴人,河南考城(今河南兰考)人。约生于1156~1228年间。兴定中(1217~1222)曾为太医,不久辞去。其学术思想受刘完素的影响较重,但主张有所不同。他认为,六气致病主要是邪气侵入人体的结果,排出邪气才能治病,应以汗、吐、下三法为主,特别是吐、下两法,收效最速。因而被后世称为攻下派。张氏常与麻知机、常仲明等一起研究医学理论,著有《儒门事亲》15卷。《儒门事亲》一书实际上是后人把张氏有关著作杂凑在一起编成的,共有十种之多。也可能并非他一人之作。他的学术主张可从本书第十二卷《三法六门》中看出。六门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三法即汗、吐、下三种治疗方法。因其主张过于偏颇,后世具体效法者很少。但变通使用者则有之。他对以后医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张机字仲景(约公元150、219年)。 张机字仲景(约公元150、219年)。 东汉时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医学家。他一生从事并研究医学,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名著《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三百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内经》的基本理论联系起来,大大充实和发展了《内经》的热病学说。在这部书里,对病理、诊断、治疗,以至用药,都有比较细致的论述,是一部系统完整的中医学著作。今天的许多方剂都是从张仲最《伤寒论》的处方中化裁衍变而来的。因而《伤寒论》被称为有方之始。张氏不仅在长期实践中加深了对医理的研究,并且在多年的临床诊断中,摸索出了一套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确立了脉证并重的原则。即从查体、观色、听声、问病史和诊脉的过程中,综合分析调查所得的全部资料,按六经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论治”纲领进行归纳。他在治病时,总结出四种治疗方法,即汗、吐、下、和,这对祖国医学的治疗学是一个开创性的贡献。
张介宾(1563~1640) 张介宾(1563~1640) 明代著名医学家。字会(惠)卿,号最岳,原籍四川绵竹,明初迁居浙江山阴(今绍兴)。十三岁开始向名医金英(,梦石)学医,尽得其传。张氏钻研《内经》数十年,编成《类经》一书,对《内经》进行系统分类。又编成《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质疑录》等书,晚年辑成《景岳全书》。其中很多内容是其多年的研究成果和丰富临床经验的结晶。张氏在早年,很崇信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的.以后对此说逐渐产生了怀疑,四十岁以后,就大加反对。并根据《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阴不能无阳,无气便不能生形;阳不能无阴,无形便不能载气。所以,物生于阳而成于阴。又认为,阴阳二气又不能有所偏。不偏就气和而生;偏则气乖而死。为了纠正刘、朱等人学说产生的寒、凉之弊,在其注本草时,特别详加说明人参、附子等类壮阳温寒药的应用。治病时喜欢用单方重剂,而且效果很好。其思想也间受东垣、立斋等人的影响,喜欢用熟地黄。张氏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思想活跃开朗,敢于破前人之说,所以有不少值得重视的创见。加之文章写的流畅,逻辑性强,因而对后世医家有较大的影响。唯一不足之处是矫枉过正,引起了滥用温补药的流弊。
张口抬肩 张口抬肩 见《伤寒明理论》.形容重证气喘呼吸困难的状态。
张三雷(1872~1934) 张三雷(1872~1934) 近代,医学家。名寿颐。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长于内外科,编著较多,有《中风斠诠》、《疡科纲要》、《藏府药式笺正》、《难经正义笺正》、《经脉腧穴考》等数十种。在培育中医人材和保存中医学术上有一定贡献。
张三锡(锡三) 张三锡(锡三) 明代医学家。宇叔承,别号嗣泉,应天府(河南商丘)人。他在所著《医学六要》中说:“锡家世业医,致志三十余年,仅得古人治病大法有八: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曰寒曰热、曰虚曰实,而气血痰火,尽该(具备之意)于中。”他主张医学有六个重要方面,即:经络、四诊、病机、合法、本草及运气。因而,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书名。清·张璐撰于1695年。为以内科证治为主而兼及其它科的综合性医书。编辑体例多取法于《证治准绳》,但选择内容更为精要。②丛书。又名《张氏医书七种》。系张璐父子所撰的《张氏医通》、《本经逢原(源)》、《诊宗三昧》、《千金方衍义》等七种医学著作的合刊本。刊于1699年。
张遂辰(约1589—1668) 张遂辰(约1589—1668) 明末清初名医。字卿子,号相期,祖籍江西。晚年在杭州行医。对《伤寒论》有相当研究。根据成无己原本,采集许叔微、张洁古、庞安常、李杲、朱震亨等名医关于伤寒学的心得和论述,编写成《张卿子伤寒论》。
张锡纯(1860~1933) 张锡纯(1860~1933) 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家世业儒,但其父精于医。他曾两次应试,不第。因而弃儒学医。是天津和东北等地的名医。曾在天津主办国医函授学校。张氏钻研古典医学著作的精神很有特点,没有门户之见,也不泥古,并且主张参取西医之长,中西汇通。是当时中西汇通派的主将之一。临证几十年,自制不少有效方剂。所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三期,后合编为8卷。张氏去世后,又由其子及门人编写成第4-7期。4期为药物学讲义,5期为医论,6期为医案,了期为伤寒讲义。以前三期为最重要,属传统的“方书”性质。共分35类。每类均以方为目,随方附论。其所论及的范围涉及到生理、病理、方药、问辨及医案等,并杂以西医的理论和治法。体例杂乱而无系统。但所列之方为其经验之结晶,多数切合实用,为一般中医所乐用。因而影响较大。
张元素 张元素 金代著名医学家。字洁宙,易州(今河北易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大致与刘完素同时而稍晚。著名的医家李东垣、王好古等人都是他的学生。著有《医学启元》、《珍珠囊》、《药注难经》等书,后者疑为后人伪托之作。张氏的医药成就主要表现在药物和处方两个方面。他根据脏腑标本、寒热虚实归纳用药,在药物效用的掌握上,能够执简驭繁。善于化裁古方,变为新方,为其所用。在方药方面,开创了新的途径,对后世医家很有影响。
张志聪 张志聪 清代医学家。字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曾从张卿子学医,业医数十年。大约活动于明末清初。曾专门构筑“侣山堂”招徕志同道合的人讲求医学,以参考经论,辨明是非。因而对《内经》、《伤寒论》,都很有研究.著有《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伤寒论宗印》、《伤寒论集注》等书,为当时的医学界所重视。但有人评其所注之书望文生义之处较多,而根据不足,即“不尚训诂详切”.所以引用他所注之书的时候,应加以注意。张氏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的是他主张用五运六气的理论去研究《伤寒论》等经典著作,想用《伤寒论》解释一切疾病的症结。
张璐(1617~1700) 张璐(1617~1700) 清代医学家。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所著有《张氏医通》、《本经逢原(源)》、《伤寒缵(赞)论》、《防寒绪论》、《伤寒舌鉴》、《伤寒兼证析义》、《诊宗三昧》、《千金方衍义》等书。其中以《张氏医通》-最著名,是他参考百余种书籍,历时数十年,多次修改而成的。较为切合实际,为临床医家所乐用。因而流传很广。张氏治学,不宗一家之说,大致伤寒宗方有执、喻嘉言.杂病则受朱丹溪、薛立斋、张景岳、王肯堂等多人的影响,并重视温病的探讨。但在其中也贯穿着他自己的辨证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不过,明显创见性的东西并不多见。
胀 胀 出自《内经·胀论》等篇。①疾病名。即胀病、鼓胀、单腹胀.主要特点是腹部胀满膨大。②一种主观发胀的不适感,如头胀、目胀、胁胀等。
胀病 胀病 出自《医门法律.卷六》肉眼可见的腹部膨胀。见胀条.
胀后产 胀后产 出自清·阎纯玺《胎产心法》。偏产的一种,即枕后位产.
招尤 招尤 头摇摆的样子。《素问·五脏生成论》:“甚则入肾,绚蒙招尤。”
折脊 折脊 证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形容腰脊痛如折断一样。
折展 折展 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形容腰痛如折断一样严重。
折针 折针 针刺术语。即进针时发生折断现象。防止折针,应在施针前对针器进行检查,已经剥蚀缺损的应立即更换;施术时应轻柔细心,使患者处于稳定的舒适位置。如已发生折针,应嘱患者不要移动,可用镊子夹住外露的针体,拔出斯针.如外面触不到针体,可试用大块磁铁或电磁铁吸引出,或在针孔处用外科手术方法取出断钎.
折髀 折髀 形容大腿疼痛如折断一样。
针柄灸 针柄灸 即温针。
针刺补泻法 针刺补泻法 为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而使用的针刺手法。分补虚和泻实两大类。从《内经》时代逐渐沿用发展至今。现今常用的方法有徐疾补泻、开阔补泻、迎随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等。
针刺感应  针刺感应  简称针感。在针刺下产生的一种酸,麻、胀、重感觉。
针法 针法 又称针刺、刺法。通常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按针的种类,古代有“砭石”、“九针”,现在常用的有毫针、三棱针、皮内针、梅花针,另外还有不刺伤皮肤的指针、竹针、木针等.按针刺的特定区域,则有体针、耳针、头针、鼻针、面针、舌针、颈针、手针、足针、经络针、神经针等的区分。按针法形式则有磁珠、火针、蜡针、电针、穴位注射、穴位封闭、水针、空针、穴位充气、穴位埋线、穴位强刺激、穴位结扎等。关于针刺的手法名目很多,难以一一列举,可参阅有关各条。
针感 针感 针刺感应的简称。
针经 针经 指《灵枢》。
针灸 针灸 是“针”和“灸”两种疗法的合称。
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书名。又名《针灸大全》。明,杨继洲(济时)撰,靳贤校正,刊于1601年,10卷。本书是在家传《卫生针灸元机秘要》的基础上,以《内经》、《难经》为宗,广求群书,编纂而成。由于收集文献广博,实际上总结了明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和经验。此外,书中尚有作者的见解、针灸治法和医案。内容包括针灸理论、歌赋和腧穴图。此书影响很广,为其后二百多年间学习针灸者听必读的著作。其后尚附有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1卷。今有排印本问世。
针灸大全 针灸大全 书名。①明·徐凤撰于1439年左右。6卷。卷一、二针灸歌赋,卷三周身穴法歌,卷四窦氏八法流注,卷五金针赋及子午流注,卷六灸法。书中收集各家资料较多,并附有插图,是一部综合性的针灸著作。今存有排印本。②又名《针灸大成》。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书名.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士安)撰于约259年左右,12卷(原10卷改编)。全称为《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或《黄帝针灸甲乙经》。根据《素问》、《针经》(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的内容编纂而成.它“除其重复,论其精要”,整理得相当成功。对临床针灸的实用意义更大。是现存针灸学著作中的较早者,被认为是中医针灸学的开拓之作。
针灸节要 针灸节要 书名。明·高武著,3卷,内容以《难经》、《素问》为主,《难经》首取行针补泻,次取井、荣、腧,经、合,次及经脉。《素问》首九针,次补泻,次诸法,次病刺,次经脉空穴.
针灸聚英 针灸聚英 书名《针灸聚英发挥》明·高武(梅孤)撰,刊于1529年,4卷。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学说和有关的中医基本理论、针灸歌赋等内容,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见解和破除迷信的思想。基本内容有四:一为《经络空穴类聚》;二为《各病取穴治法》;三为《诸论针灸法》;四为《各种歌括》.凡诸书与《素问》、《难经》异同者,取其同而论其异,故名聚英.今有排印本存世。
针灸铜人 针灸铜人 用铜制造的针灸穴位人体模型。用以教学和考核学生.首见于宋代,为王惟一所创。
针灸问对 针灸问对 书名.又名《针灸问答》。明·汪机撰:刊于1530年.以问答形式阐述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如钊‘法、灸法、经络腧穴等.并用古医典《内经》等作为论据,加以发挥。今有排印本问世。
针灸则 针灸则 书名。日本管长沼之撰,1卷。取常用之七十穴先列其目,然后一一说明他的治疗范围与方法。
针灸资生经 针灸资生经 书名。宋·王执中(叔。权)撰。有宋宁宗13年(1220年)和绍定4年(1231年)两种版本,7卷。是广泛参考针灸学文献结合作者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编写而成。第一卷总载诸穴,卷二以后分论诸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容易读懂。头胸腹背诸穴,均按体位论述,只有四肢诸穴才按十二经记载。重视医疗实践,因而切合实用。
针芒行气法 针芒行气法 即针向行气法。
针向行气法 针向行气法 又称针芒行气法.是以针尖所刺方向控制针感走行方向的方法。若使针感向上,则针尖朝上斜刺;若使针感向下,则针尖朝下斜刺.
针眼 针眼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又称偷针,即生在眼睑边缘的小疖,初起似麦粒样。周围红肿,多有痒痛,破溃后自愈。又称麦粒肿。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引起。
枕工法 枕工法 正骨手法。出自清·胡廷光《伤科汇纂》。用于腰椎骨折错位。令患者伏俯于板凳上,将明显突起之骨节,用手或木杠轻轻滚按,使之平正复原.
枕骨 枕骨 ①骨名。又名玉枕骨、后山骨。位于头颅的后下方。②窍阴(头)穴之别名。
枕囟 枕囟 小儿未骨化之顶枕缝交界部。
诊尺肤  诊尺肤  切诊内容之一。即触按前臂内侧的皮肤,了解其凉、热、湿、燥和有无水肿等。尺肤凉、病属虚寒。尺肤热,为有热。久按热轻为热在表。久按热甚为热在里、尺肤湿润是阴液已未伤,枯燥或甲错是阳液已伤。重按可以辨别有无水肿。如按之凹陷的为水肿,按之随手而起的肿胀,为“气肿”.
诊法 诊法 诊断疾病的方法。诊是诊察,断是判断。因而诊法包括诊察和判断两个内容。即用望、闻、问、切等方法了解病情和体征,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推理判断。也就是中医的辨证过程.诊察和判断要互相配合,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前一步骤属于调查研究的感性阶段,后一步骤属于分析推理的阶段。诊断的过程就是人们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诊籍 诊籍 即医案或病历记录,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
诊家枢要 诊家枢要 书名。元·滑寿撰,约成书于1359年,为脉学专著.清·周学海曾加以评著,并于其后附程文囿:诸脉条辨”和李中梓“持脉总论”.—今有排印本问世。证候即证候群,是一组有内在联系和相同病机疾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浮紧是表寒证的证侯群等。
诊家正眼 诊家正眼 书各。2卷,明·李中梓撰于1642年,为脉学专著。原刻本已散失,今传本系经作者门人尤乘整理增补的本子。
诊手足 诊手足 切诊内容之一主要是诊手足的冷热以判断阳气的盛衰。手足俱热的是阳热盛,属代谢功能旺盛;手足俱冷的是阳气虚;属代谢功能减弱。手心热盛多为阴虚内热,手背热盛,多为外感风热。
诊虚里 诊虚里 切诊内容之—。虚里指心尖搏动的部位。诊虚里主要是了解宗气(相当于心脏搏动力)的盛衰情况。在正常情况下,心脏节律整齐、柔和、快慢适度。搏动微弱是宗气虚,心搏力量减弱。搏动鼓动衣服;是宗气外泄,心搏力量亢奋。搏动太快,多为胸内有积热,邪盛正衰。如果摸不到跳动,并有其它危急证候,则是宗气已绝,心跳停上的征象。如果没有垂死的证候,则可能是痰饮(如肺气肿、心包积液等)、胸腔肿瘤等病证。
诊指纹  诊指纹  小儿诊法之一。指纹,指手指掌面表浅可见的小静脉,而不是现在所说的手指尖端的皮肤纹理。小儿皮肤薄嫩;容易看到表浅小静脉的分布,适宜应用本法。方法是将患儿食指伸直,必要时从指端向指根部轻推该部皮肤,使血管更好地显现出来,观察它的颜色、充盈度和长度。正常指纹是红色而隐于皮下,向远端延伸也不超过连掌的第一指节。指纹浮现,多属表证;深沉多属里证;色淡多属虚证、寒证;紫红多属热证;青紫见于惊风、风痰;黑色多属血瘀。指纹的变化与缺氧、贫血和微循环的状态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诊察指纹,对诊断小儿疾病,有一定参考价值。
诊宗三昧 诊宗三昧 书名。又名《石顽老人诊宗三昧》,清·张璐撰,由其子张登记述、编纂,成书于1689年,1卷,为脉学专著。此书对脉象的分析比较全面。今有排印本问世。
怔忡 怔忡 自感心脏跳动剧烈的症状,类似于心悸而较重。二者难以严格区别。心悸多偏重于精神神经性者,怔忡则器质性的成分较多。
正产 正产 又名大产、真产。即正常分娩。
正风 正风 指天地之间的“正气”,如春天的东风,夏天的南风,秋天的西风,冬天的北风。《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
正宫 正宫 指“土岁”的“平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宫与正宫同,其病癃闭,邪伤肾也。”
正骨 正骨 ①指对骨、关节损伤的整治复位过程,称为“正骨”。②前臂骨之一。即尺骨。
正骨八法 正骨八法 即正骨的八种手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正骨器具 正骨器具 指整复、固定骨折和脱位所用各种工具。
正骨手法 正骨手法 即徒手或利用简单器械整复骨折、脱位、肌腱捩转损伤的操作技术。古人常用的有摸、按、端、提、接、摩、推、拿等法,即所谓正骨八法。
正骨推拿 正骨推拿 用推拿法治疗骨伤科疾患的方法。
正化 正化 运气术语。指热化、寒化、雨化、风化正常者。即正常气化。气按时而至为正气,不按时而至为邪气。按时而至的正气所营的气化为“正化”。参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正化度 正化度 正化所主的时间刻度。
正化日 正化日 即正气所化之日。
正徽 正徽 指火岁之年的“平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上羽与正徽同,其收齐,其病痓”。
正角 正角 木岁之年的正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上角与正角同,其病飧泄,邪伤脾也”。
正经 正经 是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经脉,共十二条,称为十二经。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阳经分布在肢体外侧面而内属六腑。阴经分布于肢体的内侧面而内属五脏。各经脉之间按表里配合的关系互相通连,起于手太阴肺经,终于足厥阴肝经,周而复始,循行不停。其循行方向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阳,从足走腹。。”
正气 正气 ①与邪气相对而言,同真气。指人体对疾病防御、抵抗和损伤器官的再生能力。②四季的正常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
正色 正色 又称“常色”指正常人面部的色泽。我国正常人的面部微黄红润而有光泽。人的基本肤色因个体而异,叫主色。如皮肤的细腻与粗糙,偏黑与偏白等。面色也会随气候、环境、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发生暂时性的变化,叫客色。这些都属于正常范畴。
正商 正商 指“金岁”的平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上商与正商同,邪伤肺也。”
正胜邪衰 正胜邪衰 机体抗病因素胜过致病因素,趋向健康的恢复。
正水 正水 水肿的一种。其特点为全身浮肿,腹满而喘脉沉迟。
正岁 正岁 指气候正常的年份。气按时而至,不迟不速。参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正体 正体 即正骨。明、清时代正骨科也称“正体科”。
正体类要 正体类要 书名。明=薛己(立斋)著。2卷。刊于1529年。书中有正骨手法9条,对伤科治疗、方药、手法、用具等,论述较详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以此为蓝本写成,可见其在明清两代的影响之广。今有排印本问世。
正头痛 正头痛 指满头皆痛,与偏头痛相对而言。清=陆晋生《孚溪医述》:“正头痛者,满头皆痛,偏头痛者,但在半边。”
正邪相争 正邪相争 ①指抗病因素和致病因素的互相斗争。②指伤寒少阳病所表现的往来寒热证候。
正虚邪实 正虚邪实 ①治疗不当或邪气过盛所致的正气已虚而邪气仍存。②体质虚弱的人感受实邪,出现了正虚邪实的证候。
正阳 正阳 火居南方阳位。《内经》称正常的火运为“正阳”。
正治 正治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治疗法则的一种。就是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药物和措施的治疗法则。如热证用寒药,寒证用热药;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等。这是临床上常规应用的治疗方法,所以称为“正治”。因其用药与疾病的性质相反,所以又叫“逆治”。
正偃 正偃 仰卧。
郑梅涧 郑梅涧 清代喉科名医,字枢扶,号若溪,安徽歙县人。家传喉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撰《重楼玉钥》一书而闻名于世。
郑声 郑声 神志恍惚,精神疲惫,声音低怯,语言重复,不相接续者,谓之郑声,为重危虚证的一种临床表现。
证候分类 证候分类 是把有内在联系的各种疾病所表现的证候,在四诊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成若干种类,以识别疾病的一种方法。
证治汇补 证治汇补 书名。清·李用粹(修之,惺庵)撰,约刊于1687年,8卷。辑录前人有关杂病的证治,加上个人的意见汇编成书。条理分明,选择材料精要。今有排印本问世。
证治要诀 证治要诀 书名。又名《秘传证治要诀》,明·戴元礼撰,12卷。本朱丹溪之说,参以个人的心得见解,论述多种内科杂病兼及疮疡、妇产,五官等科。今有排印本问世。
证治准绳 证治准绳 书名。明·王肯堂(宇泰,损庵)撰于1602年,120卷,8册,13门。即诸中、诸伤、寒热、诸气、呕逆、诸血、诸病、痿痹、诸风、神志、杂门、大小腑及七窍等。每门均有总论,后按证分述。分证之下,先引前人之说,后附己论。全书阐述以证治为主,故总称《证治准绳》。包括《杂病证治准绳》、《杂病证治类方》、《伤寒证治准绳》、《疡医证治准绳》、《幼科证治准绳》、《女科证治准绳》。故又称《六科准绳》。本书博而不杂,详而有要。对寒温、攻补无所偏立,很受后世好评。今有影印本问世。
支 支 ①分支。《灵枢·经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②通肢。《素问=玉机真脏论》:“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③去胠,即季肋部。④十二地支的简称。
支节 支节 四肢骨和关节。支,指四肢;节,指骨节。
支节烦痛 支节烦痛 ①四肢关节疼痛较重。②四肢关节酸沉,钝痛和不适。
支饮 支饮 指水饮留滞于胸膈,以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浮肿、吐白色泡沫痰。
支膈 支膈 胸肿下有气逆和阻塞不适之感。膈通隔。
知 知 ①服药后的感觉。②作“生效”解。
知您 知您 生效痊愈。
肢节痛 肢节痛 证名.出自《灵枢·百病始生》等篇。泛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四肢关节疼痛不适的症状.
直肠 直肠 ①大肠末段。②承筋穴之别名。
直肠泄 直肠泄 见《医宗必读》。又称刮肠。指饮食方入口即泻。
直刺 直刺 针刺术语。刺针身与穴位表皮垂直或近于垂直的刺入手法。适用于肌肉丰厚处的穴位。
直接灸 直接灸 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或患处,加以点燃的灸法。
直鲁古 直鲁古 辽代医学家。原为吐谷浑(鲜卑慕容氏的一支)人。《辽史》记载他先世业医。自幼由元太祖淳钦后收养,长亦能医,专门针灸,曾任太医,卒年九十。撰有关于脉学、针灸方面的著作,已佚。
直视 直视 指一般昏迷病人两眼居于中间位置,或神识痴呆的病人两眼向前凝视的现象。常与其它神志障碍症状同时存在。多由肝风内动所致。见于癫痫、惊风及其它昏迷病人。
直视失溲 直视失溲 两眼直瞪不转动,同时伴有大小便失禁。多与中风和痫证有关。
直推法 直推法 推拿手法中的推法之一。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在一定部位上轻快地作直线移动。
直针刺 直针刺 “十二刺”之一。是一种古代刺法。指针沿皮刺入,针刺的方向不再转动的意思。即在刺时将穴位上的皮肤提起,然后针沼皮肤刺进。用以治疗寒邪侵犯较浅的病证。《灵枢·官针》:“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直中三阴 直中三阴 指病邪直接侵犯三明经,属需要急救的重证。多见于病邪重,正气虚的情况。临床上以直中少阴者为多见。
直中阴经 直中阴经 指寒邪不经过三阳经,直接侵犯三阴经,出现无热、恶寒和其它阴经的证候。
至德 至德 在古代医籍中,多指医学的根本理论。
至巧 至巧 精湛的技术。
至阳 至阳 ①即巨阳。《素问·方盛衰论》:“至阳盛,地气不足。”②穴位名。位于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
至阴 至阴 ①阴历六月。②“土”的精气。③肾的精气。④足太阴脾经。⑤穴位名。位于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根角0.1寸处。
至则气同 至则气同 至,指的是夏至和冬至。有至极的意思。夏至为五月之中,是一夏的最中,此时阳热达到了至极之点,昼长夜短也达到了至极之点。冬至为十一月之中,是冬令最中的至极。此时寒冷达到了至极之点,昼短夜长也达到了至极之点。至则气同,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制化 制化 五行学说术语。用以表示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制约、生化的简称。
制绒 制绒 将药材除去硬梗,捣成绒状。如将艾叶制成艾绒,用以灸疗等。
制霜 制霜 ①去掉无治疗作用或有副作用的油脂,以药用其霜。如巴豆霜、杏仁霜、千金子霜等。②用某些药材析出的结晶,如柿霜、西瓜霜。⑧将骨质药材脱胶制霜,如鹿角霜等。
炙 炙 将药材和辅料共炒,使辅料渗于药材之中的加工方法.炙的目的大致肴解毒、矫味、防腐、增强疗效等作用。随辅料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炙一般有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油炙、米泔水炙、童便炙、鳖血炙、矾液炙、药汁炙等。
炙博  炙博  炙,炮肉.博,音“,火炸,火干.过食炙鸩,即吃煎炸的鱼、肉类食物太多的意思。
炙剂  炙剂  是将艾叶捣碎成绒状制成的大小不等的塔状或条状剂型,做为灸疗时使用。用时点燃置于体表某些腧穴或部位,使之发生温热或灼痛感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治崩三法 治崩三法 见明·方广《丹溪心法附余》。指治疗血崩证的三条治疗原则:“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若止塞其流,不澄其源,则滔天之势不能遏;若止澄其源,而不复其旧,则孤阳之浮无以止,不可不审也。”
治病必求其本 治病必求其本 简称治病求本。就是治疗疾病要抓住本质,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在疾病过程中,会有许多症状出现,都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即所谓现象,应透过这些现象,加以归纳、分析与推理,找出其本源或本质,进行病因性的治疗,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例如,痢疾可由湿热、疫毒、寒湿、虚寒等多种原因引起。可用清热化湿解毒、清热凉血解毒、温中燥湿解毒、温补脾肾固脱等不同的方法治疗,即为“治病求本”。
治风化痰 治风化痰 是一种化痰疗法。①风邪外来之痰多用止嗽散。②内生风痰引起头晕、手足发麻,甚至肢瘫者,多用半夏白木天麻汤之类治之。
治节 治节 治理、节制。‘在医籍中可引申为调节、控制。常用以比喻肺的功能。如肺主治节。
治气三法 治气三法 治与气有关的各种疾病的方法。即补气、破气和降气、调气。
治求其属 治求其属 治病要求其根本之意。
治未病 治未病 ①无病先防。就是做好防病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②得病早治.如果已经得病,要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⑧掌握疾病的变化规律,防止向它脏、它腑、它经传变。
治削 治削 对药材进行初步加工,包括挑拣、筛选、刷、刮、搧、捣、碾、镑(特制的镑刀,可切薄片)、切等方法。
治血三法 治血三法 出自《本草经疏》。为常用的治疗血证的三神方法。即用补法治血虚;用通法治血瘀;用清法治血热。
治穰 治穰 举行祈祷,以消除疾病和灾难的迷信行为。在古时颇盛行;并设有专科管理,历代多称祝由科.
中暍 中暍 ①即中暑。也称“中喝”。②伤暑。见《金匮要略》。
中(月吕) 中(月吕) 即脊柱。
中藏经 中藏经 书名。又称《华氏中藏经》。旧题为东汉=华佗著。《宋志》著录的仅一卷,而现流行的为八卷。作者不可确考,多灶为六朝和宋初的医家收集的可能系华佗、扁鹊等人的论述,加上作者自己的见解,逐步增补编纂而成的。前有论49篇,以论证论脉,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所论及的疾病以内科病为主,并附有治疗方剂123首。书中并附有“内照法”6篇。今有排印本。
中搭手 中搭手 病名。见《证治准绳》。指有头疽生于膏肓穴者。由患者手由中部可搭着而得名。
中毒 中毒 毒物进入人体,因毒性发作引起的病证。
中恶 中恶 病名。出《肘后方=救卒中死方》。中,击中之意。中恶指人体被邪恶之气所击中;或冒不正之气而患病;或见怪异之物而惊恐出现的精神过度紧张而产生的面色苍白、手足逆冷、言语错乱,甚至口噤、晕厥等症。
中发背 中发背 病名,发背的一种。见《外科活人定本》。为有头疽生于背部筋缩穴者,部位正对心区,所以也叫“对心发”,
中风 中风 ①人体为病邪所中,出现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浮缓等感冒症状。②又称”卒中“。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证的证候。其原因以脏腑气血失调。正气内虚、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的”内风“为主。肝风挟痰上扰,风痰流窜经络,故而发病。中风按病情轻重不同,有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的区别。
中腑 中腑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为其中的较重者,但比中脏为轻。表现为突然昏仆,后渐苏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不能言语、痰涎壅盛,大小便失禁,或大便秘结、小便潴留。
中府 中府 即胃。
中根 中根 运气术语。司天大上、在泉在下,五行居中,万物皆从五运而化,故称为“中根”(见《素问=五常政大论》)。
中工 中工 医术中等的医生。
中国药学大辞典 中国药学大辞典 书名。前世界书局编。初刊于1935年。本书收录了中国历代文献所载的各种药物。有一定参考价值。今有重印本问世。
中国医籍考 中国医籍考 医书。原名《医籍考》。80卷。日本=丹波元胤撰。刊于1831年。收集医书三千数百种,每种均记其名称、作者、卷数、存佚、序跋及有关的考证、评论、可供研究中医文献参考。今有排印本。
中国医学大成 中国医学大成 丛书名。曹炳章辑。刊于1936年。实出版128种医籍。包括唐宋到明清的历代重要菱和少数日本医书。分医经、药物、诊断、方剂、通治、临床各科、医案和杂著13类。为标点本、并列有提要,夹有评注,有助于领会原著,对保存医学遗产起有一定作用。
中国医学大辞典 中国医学大辞典 书名。近代谢观(利恒)等人编。本书参考医籍两千余种,以辞的形式编纂,以笔画多少为顺序,共收名词、术语、疾病、方药、医家、医籍等七万余条,成书三百数十万言,为近代规模较大的一部医学工具书。
中国医学史 中国医学史 医学史专著。近人陈邦贤编。1937年初版。1957年修订版,可供一般研究参考。
中寒 中寒 ①指突然中寒引起的眩晕、昏迷、发热、厥冷、身痛等症。②指中焦虚寒。,表现为腹痛喜按。畏寒肢冷口淡泛恶、食少、便溏等症。多为阳气不足、脾胃机能减退所致。
中喝 中喝 即中暍,喝通暍。
中焦 中焦 ①三焦之一。三焦的中部。指腹腔的上部。它的主要功能是协助脾胃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是备注营养生化的来源。②温病辩证。指持续高热阶段,邪在胃肠或脾经。《温病条辨=中焦篇》:“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转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中焦如沤 中焦如沤 沤、即水浸发酵。“中焦如沤”指脾胃腐熟水谷。即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生理过程。
中焦主化 中焦主化 饮食主要在中焦脾胃中消化,并由中焦化营生血,故名。
中节疔 中节疔 即蛇腹疔。
中精 中精 胆中贮藏清汁,绝无渣滓,所以叫中精。
中经 中经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为其中的轻证。一般神志尚清,但有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口多痰涎、言语不利。
中经络 中经络 中风证候中中经、中络的统称。
中酒 中酒 古病名。即水毒。《诸病源候论》:”水毒病,名中酒。”
中酒头痛 中酒头痛 即伤酒头痛。
中客 中客 即小儿客忤。
中客忤 中客忤 即小儿客忤。
中络 中络 ①中风证候类型之一。为中风中之最轻者。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或伴有轻度一侧肢体运动失灵、麻木等。
中满 中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腹部胀满。
中满者泻之于内 中满者泻之于内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指脘腹胀满。泻,指理气消导。意思是脘腹胀满的病,如宿食停滞,可用消导的办法治疗之。
中气 中气 ①从冬至起,太阳黄经每增加三十度,便开始另一个中气,计有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总称二十四节气。②即中焦之气。通常指脾胃的消化、吸收、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而言。有时单指脾的功能。脾主升,如果脾主升的功能发生病理性改变,临床上表现为中气不足,或中气下陷,常用补中益气法治疗之。
中气不足 中气不足 指中焦脾胃的功能不足。即胃肠消化吸收的功能减弱。表现为食谷减退,食后易胀、面白无华、倦怠无力,腹痛喜按,精神不振等。
中气下陷 中气下陷 为中气不足的进一步发展,又称“脾气下陷”,脾气主升,升举无力则下陷。除表现为中气不足的症状外,还有脏腑气陷的表现。
中清 中清 语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意即中气虚寒。又胆称“中清之府”与此意不同。
中石疽 中石疽 病名。见《医宗金鉴》。生于腰胯间的石疽。
中食 中食 类中风之一。即食中。
中暑 中暑 感受夏令暑邪而引起的急性热证。多表现为突然昏倒、身热、恶心、呕吐、烦躁、大汗出、气精(促)、面色苍白、脉细数,甚者发展成暑风、暑厥之极重证候。
中暑眩晕 中暑眩晕 由冒暑而致的眩晕。又称“冒暑眩晕”、“感暑眩晕”。主要表现为眩晕欲仆、身热、口渴、烦躁,甚则昏不知人,脉虚。
中水 中水 古病名。即水毒病《诸病源候论》:“水毒病,名中水”。
中外 中外 表里、内外之意。
中温 中温 ①指温痹。②泛指由外感或内伤湿邪引起的一组证候群,如皮肤顽麻、喘满肿胀,腰胯重痛、肢节不利等(见《古今医鉴=中湿》)。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书名。清·唐宗海(容川)著。刊于1892年。2卷。分人身阴阳、五脏所属、血气所生、脏腑为病、主、诸病属、望形察色、脉诊精要、审治处方等28节。均采《内经》语加以解释,间以当时西医之说附会之。书中附有近代解剖图谱。是我国最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一部著作。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丛书。清·唐宗海(容川)著。刊于18892年。包括《中西汇通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血证论》、《本草问答》五部著作。
中消 中消 消渴证的一种。表现为多食善饥。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苔黄燥、脉象滑实有力。
中裈 中裈 即内裤。
中血堂 中血堂 即鼻前庭。
中阳不振 中阳不振 即脾阳不振而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主要表现为为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的一些证候。如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四肢清冷、面色萎黄、疲弱贫血等。
中医 中医 ①中工。中等技术水平的医生 。②今之中医。
中运 中运 运气术语。司天、在泉中间的五运。《素问=本病论》:“但欲升而不得其升,中运抑之;但欲升而不得其降,中运抑之。”
中脏 中脏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为中的重证。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有闭证和脱证的区别。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属实证,治宜祛邪。脱证以阳气欲脱为主,属虚证,预测器宜扶正、闭证、脱证都是病人处于重度危急状态的重证。
中正之官 中正之官 即胆,胆有决断的功能。能防御和消除惊恐等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保障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所以比之为中正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中指 中指 即第三手指。又叫将指。
中指同身寸 中指同身寸 取本人中指第一二指节横纹桡侧端间的距离为一寸,常用作四肢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取穴。
中渎之腑 中渎之腑 指三焦。三焦是一身气化和水谷出入的道路,功能如水渠的流通,故称。《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依也,水道出焉。”
肿节风 肿节风 九节茶之别名,非病名。
肿满 肿满 四肢浮肿,腹部胀满的病理表现。唐容川说:“肿在皮肤四肢,满在腹内胀塞.”
肿疡 肿疡 指疮疡的早期。毒气盛,正邪相搏、气血瘀滞的阶段,表现为红、肿、痛、热的急性炎症现象,未成脓.或脓液很少而未破溃者。
肿胀如杯 肿胀如杯 眼睑肿胀明显,其形状如倒置之杯,又称胞肿如桃。
仲景伤寒补亡论 仲景伤寒补亡论 书名。即《伤寒补亡论》。
舟楫之剂(药) 舟楫之剂(药) 指引诸药上行的药物。如桔梗、芎穹、辛夷、升麻等药都有载诸药上行的作用,故称为“舟楫之剂(药)”。
周痹 周痹 痹证的一种。出自《灵枢·周痹》。因气虚、风寒湿邪侵入血脉、肌肉所致。主要表现为周身痛,沉重麻木,项背拘急,脉濡缓。’
周纪 周纪 ①六十年为一周。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六十年一循环,即为一周。②—周之半为一纪,故一纪为三十年。⑧周纪,环行的意思。
周十二时 周十二时 一昼夜,十二时辰.一时辰等于二小时。
周氏医学丛书 周氏医学丛书 书名.清—周学海编,约刊于1891~1911年。3集32种。初集为周氏校刊的医著,有《神农本草经》、《王叔和脉经》、《难经本义》、《诸病源候论》、《脉因证治》、《小儿药证直诀》等12种。2、3集多为周氏撰著和评著的医书,有《诊家直诀》、《内经评文》《形色外诊简摩》、《读书随笔》、《评点叶案存真类编》等24种。全书内容广泛,包括医经、药性、本草、脉理、证治等各类重要医著。大多切合实用。
周天 周天 星体绕地球(实际上是地球绕某些恒星)旋转一周的时间。
周扬俊 周扬俊 字禹载,清·吴(门)人。初为贡生,多次考试均不中,不到四十岁时就弃儒学医。著有《伤寒论三注》、《金匮玉函经二注》及《温热暑疫全书》·等书。后者把温、热、暑、疫与伤寒分开。认为伤寒仅在一时,温热暑疫,每发三季,为时既久,病者也多。主张四证均为热证,治疗应以寒凉为主。对疫病的发生,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大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战争和荒年之后。
州 州 《尔雅·释畜》注:“州,窍.”即肛门.
州出 州出 脱肛。
州都 州都 官名.隋置以代替中正官。在医籍中不取此义.取都会之地,水流聚会之地之义.
州都之官 州都之官 出《素问·灵兰秘典论》。指膀胱。州都为水液聚会之处,膀胱能贮尿、排尿,故名.
肘骨 肘骨 骨名.又名鹅鼻骨。指构成肘关节的骨。即肱骨的远端和尺、桡骨近端的关节面。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 书名。晋·葛洪(稚川)撰于341(?)年,8卷;作者摘录其自著《玉函方》中有急救价值的单、验方和简要灸法编成此书。现存本是经梁,陶宏景和金杨用道二人先后整理补充过的。是一本类似急救手册性质的著作。肘后救卒方书名。即《肘后备急方》之初名。
肘尖 肘尖 骨名,即尺骨鹰嘴。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肘痈 肘痈 病名。出《外科大成》。指生于肘部之痈。
朱橚 朱橚 明·朱元璋第五子,封为周定王,好学能辞赋,死于洪熙元年(1425).因著有《救荒本草》。《普济方》等书而闻名于世.《救荒本草》收集可渡灾荒的植物400余种,并绘图说明。《普济方》是我国方书中部头最大的一种,保留了不少文献资料,可供研究者参考.但临床应用价值不大.
朱沛文 朱沛文 清末医生。字少廉:又字绍溪。广东南海县人。世医出身。对西医解剖学持肯定的态度。力图汇通中西医学,认为中西医“各有是非,不能偏主”.是我国早期试图汇通中西医的代表人物之一。撰有《华洋脏腑图象合纂》(1892),有较明显的进步思想。
朱儒 朱儒 即侏儒.
朱载扬 朱载扬 字克垆,号丹山,浙江仙居人。清代末年的麻疹学家。因善治麻疹,被当时人称为麻仙.著有《麻证集成》4卷。刊行于光绪已卯年(1879)。为我国很少见的一部麻疹专著。
朱震亨(1281、1358) 朱震亨(1281、1358) 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彦修。元代婺之义乌(浙江金华义乌县)人。世居丹溪,学者们尊之为丹溪翁,后人称其为朱丹溪。享年78岁。丹溪三十岁始读《素问》,曾在罗知悌门下学医,并受到刘完素、张从正、王好古、李杲等医家著述的影响。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书。丹溪最重要的学术成就是在江南地土卑弱,湿热相火为病最多的情况下,提出了相火的根源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思想。从而成为医学史上养阴派的倡导者。他根据多年行医的经验,总结出许多独创的见解,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例如他以气、血、痰、郁为纲,以六气致病为目,从而分辨标本先后、地土方宜来审病求因等。总之,丹溪学术思想的特点是:探讨了相火对人体的重要性和相火妄动的危害性;在相火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阳有余,阴不足的学说,强调了养阴的重要性,启发了后世的温病学派;提出了辨证的新纲目。
朱肱 朱肱 宋代医学家.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因做过奉议郎的官,又被称为朱奉议。江苏吴光人,曾在宋代元佑三年(1088)中过进士.但他不愿做官,“壮年勇退,著书酿酒”,居住在西湖边上。大观元年(1107)因著成《南阳活人书》被征为医学博士.次年,因“书东坡诗”被贬官。下一年(1109)又还朝任朝奉郎提点洞霄宫。朱氏潜心研究《伤寒论》达数十年之久,是当时有名的伤寒学家。《活人书》中对《伤寒论的整理、阐释和通俗普及比当时的有关著作平妥,因而对后世的影响也较大,被誉为“仲景之大功臣”、“汉学之津梁”。并有独创性,不受《伤寒论》原本的约束,认为“仲景证多而药少”.因而,在治疗上采取汉以后方药,以补充仲景《伤寒论》之不足.
竹节骨 竹节骨 骨名。指形似竹节的骨。
竹帘 竹帘 是一种医疗器械。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古时用以固定肢体骨折的工具。形似现在常用的竹帘子。大小随需要而定。骨折整复以后,先用白布包裹伤处肢体,然后在外面用竹帘缠紧固定,起到类似小夹板的固定作用.
竹林寺女科 竹林寺女科 书名。竹林寺在浙江肖山县,寺僧善医女科疾病,其所撰女科著作自清代以后,有多种本问世。流传较广的有:《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20卷、《宁坤秘籍》3卷和《竹林寺女科秘书01卷等.内容均为妇科方论,所列方剂多实用有效。
竹筒拔法 竹筒拔法 与火罐的拔法相似。由竹简代替火罐,以水煮代替火烧。原理都是利用高温产生的负压,使其吸附于治疗处。适用于某些神经麻痹,局部疼痛,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扭伤;或用于毒虫咬伤后的吸毒外出;或用于脓肿处促使脓液排出等。
拄骨 拄骨 即锁骨。又名锁子骨、缺盆骨、聒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拄骨者,膺上缺盆之外,俗名锁子骨也。内接横骨,外接肩解也。”
主客 主客 ①先至脉为主脉,后至脉为客脉。②运气学名词,主气、客气的缩写。
主客配穴法 主客配穴法 即原络配穴法。
主气 主气 是主一年各季常规气候变化的六气,是接近地面的大气。因它年年相似,而居处有常,故称做主气。主气的次序是按五行相生的顺序排衍的。即:初之气巳亥厥阴风木,由大寒至惊蛰;二之气子午少阴君火,由春分至立夏;三之气寅申少阳相火,由小满至小暑;四之气丑未太阴湿土,由大暑至白露;五之气卯酉阳明燥金,由秋分至立冬;六之气辰戌太阳寒水,由小雪至小寒。一年二十四节气,每步各得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时的主气所以能保持春风,夏暑,长夏湿,秋燥、冬寒,年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古人认为是受大地五行之气的制约所致。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仳”,就是说明由于五行之气的互相制约保持气候的规律性和万物生化的正常进行。
主岁 主岁 谓五方之气各主一年的气会,五行各主一岁。参见《素问·五运行大论》。
主土 主土 土是五行之一。脾胃隶属于土。由于脾和胃的生理机能和病理表现不同,所以有脾属阴土,胃聥阳土的区别。又因土的方位在中央,所以说阳明居中主土。
主运 主运 运气术语。指主季节的五运。即五运分主一年。按五行顺序始于春季的风木,终于冬季的寒水,周而复始,年年如此。如春属木多风,夏属火多热,长夏属土多湿,秋属金多燥,冬属水多寒。其计算方法是:从农历大寒日算起,至春分后十三日为初运;至芒种后十日为二运;至处暑后七日为三运;至立冬后四日为四运;至大寒日止为终运。每运时间为七十三日七五。推算各季的太过和不及是以大运的太过和不及为准。如甲年土运太过(太宫),则主运中主季的土运(第三运)亦属太过,而相邻的火运(第二运)、金运(第四运)皆为不及;而与火运、金运相邻的木运和水运皆为太过。象宁产波浪式起伏推演的规律,是古人根据阴阳消长进行的法则确定的。《素问·天元正纪大论》:“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随之。”就是阐述这种规律。
主证 主证 ①作为辩证施治的主要依据的症状。②在主次相杂的病证中,反映疾病本质的证候。
助阳 助阳 即补阳。
助阳解表 助阳解表 对阳气虚弱体质的人感受外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由助阳和解表两类药物组成的方剂.对有头项强痛,恶寒重发热轻,肌表无汗等风寒外感表证的同时,又有手足欠温,喜加衣被,神衰欲寐,面色晄白,语言低微,脉沉无力,舌淡苔白等阳虚症状的病人适用。常用方剂为“再造散”。
注车注船 注车注船 病名。出自《诸病源候论》。即晕动病,俗称晕车、晕船者。
注解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 为金·成无己所注的汉·张机《伤寒论》。约成书于1144年。辨析六经及方论颇详,也有自己的见解和发挥。但也有解释不当之处。为现存伤寒论之最早注本。今有排印本。
注念 注念 气功术语。谓将意念集中于身体某处,同时配合呼吸,闭气攻注,可解除该处的病痛,陶宏景《养性延命录》:“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注攻之,从时至时,病自解除。”
注痛 注痛 见《医学心悟》.即注心痛。
注下 注下 形容大便泻下如水倾注一样急迫。
注下赤白 注下赤白 指痢疾.赤,指血;白,指粘液与脓。
注夏 注夏 即疰夏。
注泄 注泄 即水泻。
注心痛 注心痛 病名。出自《千金方》,又名注(疰)心痛。表现为突然心痛,面目青黯,或昏愤谵语,或脉乍大乍小,两手若出两人。
抓法 抓法 五指捏拿的推拿手法。见拿法条;
抓法 抓法 折收折,减少。折收即收成减少。金运不及的年份,火来克金,木来侮金,使收成减少,故称之.见《素问.五常政大论》。
爪 爪 指甲。
爪切押手法 爪切押手法 即指切压手法。
转胞 转胞 即转脬。也称胞转。妊娠后期,由于胎胞压迫膀胱,致小腹胀痛,小便不通的病证,古称“转胞”。常由中气下陷引起。也有由于肾气虚,膀胱气化不利引起的。后者,当兼有腰膝酸软疼痛等肾虚证候。
转豆脉 转豆脉 十怪脉的一种,又称“转丸脉”。脉象捉摸不定,象豆粒一样旋转,短硬而躁急.是心脏真气衰竭的脉象之一。
转反戾 转反戾 古代医家有两种不同的解释。①唐容川:“转,左右扭转也。反,角弓反张也.戾,如犬出户下,其身曲矣”指全身痉挛,角弓反张。②张隐庵:“反戾,了戾也.”指产科中的转胞证。
转筋 转筋 俗名抽筋。多由气血不足、疲劳、潮湿、寒冷引起。语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症见肢体肌肉牵掣拘挛,扭转急痛。最常见于小腿腓肠肌,重者可牵连到腹部诸肌。此证也常见于霍乱吐泻之后。
转乳 转乳 即岘乳。
转矢气 转矢气 即失气,俗称“放屁”。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转注 转注 出自《外台秘要·卷十三》。即劳瘵而向它处流注者。
壮火 壮火 指火势太盛,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耗伤正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指代谢机能亢进,过多消耗了人体内参加代谢的物质,而使正气衰弱。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指过度亢奋的命门之火;少火指正常生理之火,即命门真火。食,通“蚀”,有耗损之意。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过度亢奋的命门邪火会耗损阳气,正常温和的命门真火能助长阳气,总之,是说明阴阳平衡,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壮热 壮热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阳明经四大证之一,特点是高热而不见恶寒,并伴有大汗、大渴、脉洪大等症状。属高热范畴。多见于急性温热性疾病。
壮数 壮数 指每次施灸时点燃的艾炷数。点燃一个叫一壮,点燃五个叫五壮。
壮阳 壮阳 强壮机体阳气的一种方法。壮阳和补阳的概念相同,主要是指壮肾阳。
状若鱼胞 状若鱼胞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形容球结膜或巩膜肿胀,但不痛不红,而呈白色或粉红色,类似鱼膘者。
坠堕 坠堕 出《内经》。指人体从高处失足跌下所造成的骨骼、内脏和软组织伤。
坠胎 坠胎 指三月以内的流产。《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五月成形名小产,未成形象坠胎言”。
拙工 拙工 医术低劣的医生。
灼热 灼热 证名。出《伤寒论》。指皮肤温度较高,如火灼之状。形容热度很高,按之烫手。多见于热性病病人。
灼灼 灼灼 灼,火烧。灼灼,火烧一样的烫。
子瘖 子瘖 即妊娠失音。彿妊娠期间瘖哑或不能出声的病证。一般在分娩后自然痊愈。多由肾阴亏虚,妊娠期肾精被阻不能上潮所致。本证最先记载于《素问·奇病论》:“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脊系舌本,故不能言。”
子处 子处 即子宫。
子盗母气 子盗母气 五行学说术语。用以说明五脏间的病理关系。如脾土为母,肺为金子,肺气虚的发展为脾失健运,即为“子盗母气”。
子烦 子烦 即妊娠中期出现烦燥不安,心慌胆怯的一种病症,病机分为内热、痰事、气郁、胃火等型。内热的症现手足心热、日晡潮热,舌红、脉细数。痰滞的症现呕吐涎沫,恶闻食气,遼脘闷,舌淡苔腻,脉缓无力。气郁的症现胸满胁騚,心烦易怒,舌红脉弦,胃火的症现口臭唇焦,嘈杂呕恶,苔黄脉数。
子户 子户 ①女性的外生殖器。②气穴穴的别名。
子户肿胀 子户肿胀 即女性的外生殖器肿胀。
子淋 子淋 孕妇小便频数,淋漓作痛的一种病证。又换“妊娠小便淋痛”。多为孕妇肾与膀胱寒热不能制水所致。
子满 子满 妊娠后期出现腹部胀满,呼吸困难的称“子满”。为脾虚水滞所致。故又称“胎水”。
子冒 子冒 即子痫、
子门 子门 即子宫颈口。
子母补泻法 子母补泻法 针刺补泻法的一种。起源于《难经·六十九难》的:“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方法是将井、荥、输、经合五腧穴按五行的相生顺序,分属木、火、土、金、水。又按照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根据阑尾的虚实,采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进行治疗。
子母癣 子母癣 是一种浅在的急性红斑麟屑性皮肤病。由风湿血燥闭塞腠理,或肝胆郁热而成。初于胸腹部皮肤出现皮疹一片如钱币大,称为“母斑”,1-2周后,周围出现如南瓜子大小之皮疹,长轴与皮纹一致,或与肋骨平行,中央平坦,周边稍高,表面附着鳞屑,伴有瘙痒。
子气 子气 妊娠三月后两足底至膝部皆肿,小便清长的证候称为子气。多属脾肾阳虚,水湿停聚造成。
子舌 子舌 即重舌。
子嗽 子嗽 指妊娠中期出现干咳无痰,长久不愈,心烦身热的病症。多由素来阴虚,妊娠后气血聚集于下腹以养胎,阴精不能上布,肺阴虚损所致。
子午捣臼 子午捣臼 古刺法。见《金针赋》。其法在进针后,先紧按慢提,左转如释重负次;后紧提慢按,右转六次。如此反复操作,用以治疗水蛊等症。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 是针灸按孔穴开合时间选穴的一种古代学说。“子午”是十二个时辰的概括。“流注”是指气血对孔穴的流注。“子午流注”即气血按一定时间流注某穴的意思。这种学说源于《灵枢=本输》。五代时徐文伯衍发其义著《论子午流注法》和《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载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以后遂为历代针灸家所沿用。其内容完全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配合以记载日时的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属性,来推断十二经五腧穴各穴的开穴时间(即气血流注旺盛时间正当流注日或时的穴为开,反之为合)。推断逐日流注某经孔穴的方法,称为“十二经纳午法”。推断逐日按时流注某经孔穴的方法称为“十二经纳子法”。这种学说在针灸临床应用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时取穴法”,即在实施针灸时,先查明干支日时,查阅流注总表,开流注孔穴,然后再针灸某病证的有关孔穴。这样可以增加疗效。另一种是“定时取穴法”,即欲选某经某穴,必待该穴的开穴日时在该穴针灸。这样针感强烈,疗效更为显著。一般对开穴多用泻法,对合穴多用补法。至于配穴,则是按十二经五行的生克关系和“实五其子,虚则补其母”的原则组方。这种学说采用的六十六个五腧穴,都是在肘膝以下针感明显的重要孔穴。所以临床上疗效较好。说气血在某经英吉林些孔穴不同时间的流注盛衰不一样貤是有道理的。但机械的以干和日时配合,并赋以阴阳属性,从而硬性确定十二经五腧穴的开合时间,是否确有科学道理,应该进一步研究或批判的继承的。
子息 子息 指妇女妊娠4-5个月时,自感呼吸迫促心腹胀满疼痛的一种病证。多由于脾胃积热引动胎火,或因宿寒停饮,牵动胎气上逆所致。
子痈 子痈 生于睾丸部的痈,即睾丸小的化脓性炎症。睾丸肿大疼痛,但阴囊皮肤无炎症现象。
子脏 子脏 又称女子胞。即子宫。
子肿 子肿 因妊娠而出现的水肿。妊娠7-8个月后,由于胎胞压迫,下肢轻度浮肿者,尚属正常现象,如水肿遍及股部、外阴、甚或全身泛貚,同时伴有尿少,体重增加的属病理现象,称为“子肿”。多为脾虚湿困和气滞水停所致。
子痫 子痫 孕妇分娩前后出现全身痉挛,角弓反张,手足抽搐,二目直视,牙关紧闭,口吐省《沫,神志昏迷等症状的叫“子痫”。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宭小时不等。其病因多为孕妇血虚受风以致痰热上扰所致。故治法上多以养血祛风、清热化痰为主。
自汗 自汗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白天非劳作或气候炎热情况下的一种病理性出汗。多因体质虚弱,卫阳不固所致。
自利 自利 即腹泻
自然立式 自然立式 站式气功姿式的一种。条件和基本要求参见“立式”条。姿势是自然直立,头颈直立,上半身放松。两眼垂帘,或平视前方固定目标。两臂自然下垂于两侧,掌微背侧曲,呈下按式,或两手相叠,贴于脐下。两脚分开呈平行,与肩等宽,两膝微屈。本式适用于高血压、青光眼等上实下虚的病人练功时采用。
自然盘膝 自然盘膝 练坐式气功的一种坐法,条件同双盘膝,姿势和单盘膝相似,不同的地方是两膝交叉置于两臀之下,与双盘膝的脚心向上相反。肢体其它部位的姿势同双盘膝。
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 一种自我推拿的方法。指用手按摩自己的身体,达到珐病强身的目的。
自宜 自宜 自以为是的意思。即骄傲自满。《灵枢·通天论》;“有小小官,则高自宜。”
自衄 自衄 病证名。出《伤寒论》。指高热病未发汗而鼻衄不止,衄后则热退身凉,起到了汗出而解的作用,故称。
宗 宗 根本。引申为经脉聚会之处。
宗筋 宗筋 ①阴茎内之筋脉,泛指男性之外生殖器。《素问·厥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②指肌腱、韧带会聚之处。
宗筋弛纵 宗筋弛纵 ①下肢,尤其指足部痿缩不用。《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②生殖器不能勃起。即阳痿。
宗筋之会 宗筋之会 ①指多数肌腱韧带集合处,故大的关节多为宗筋之会。②指男子的外生殖器。
宗脉 宗脉 也称宗脉所聚。指较大或主要经脉聚集或结合的部位。如耳、眼等处,都称宗脉所聚。参见《灵枢·口问》。
宗气 宗气 见《灵枢·邪客》。即营卫之气及呼吸之气。
宗气泄 宗气泄 即宗气外泄。表现为虚里穴跳动太过,振动内衣,胸闷气喘等症。多为痰饮积聚,心阳不振的表现。
纵弛 纵弛 松懈之意。
邹澍(1790~1844)字润庵 邹澍(1790~1844)字润庵 清代江苏武进人。他勤读古典医籍,学识渊博,不慕求功名利禄,但嗜于医。著作有《明典》、《本经疏证》、《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伤寒金匮方解》、《医经书目》等。
走罐法 走罐法 即推罐法。
走马喉风 走马喉风 病名。见清·易方《喉科肿瘤》.属急喉风。走马,形容其发展迅速。多表现为头痛身疼,面赤口红,颈项肿痛,牙关紧闭,声音嘶哑,饮食汤药阻隔不下.
走马喉疳 走马喉疳 病名。指喉疳之发展迅速者。
走马牙疳 走马牙疳 病名。见《景岳全书》。又称走马疳。指齿龈、牙床、口唇溃烂发展迅速的病证。多因感受时行疫毒之后,余毒未尽,上攻口齿所致。或患者久病体弱复感疫毒所致。在数天之内,口腔粘膜、口唇、面颊迅速变黑坏死,流出黑水,气味臭恶。司使面颊穿透,口唇缺损,颔骨暴露,牙齿脱落。类似坏疽性口炎.
走注 走注 即风痹。见《太平圣惠方·风走注疼痛诸方》.
足背发 足背发 即足发背。
足发背 足发背 病名。出《证治准绳》,又名足背发、足跗发。指引起整个足面红肿痛热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因外伤瘀血化热或湿热下注所致。
足跟痛 足跟痛 证名。出《丹溪心法》。又称脚跟痛。表现为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行走不便.但无红肿等炎症现象.多由肾亏精血不足所致。
足愧 足愧 足部酸困、疼痛、活动不灵.悗(m6n瞒),烦闷。
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 是十二条正经中起于头面,止于足背侧趾端的三条阳经。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它们的循行方向是.起于头面部(与手三阳经相接),经过躯干部到下肢外侧,终于足趾背侧端。它们的分布是:足阳明在前侧,足太阳在后外侧,足少阳在外侧。
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 是十二条正经中,起于足,终于胸腹的三条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它们的循行方向是:起于足趾端(与足三阳经相接),经过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终于胸、腹部(与手三阴经相交)。它们的分布是.在内踝上八寸以下是足厥阴在前侧,足太阴在内侧,足少阴在后侧;在八寸以上,则足厥阴与足太阴相交:足太阴在前侧,足厥阴在内侧,足少阴仍在后侧。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 十二条正经之一。出《灵枢·经脉》.它的循行路线是:起于目外眦.(接手少阳经),上至头角,下至耳后,沿颈走少阳经之前至肩上,交手少阳经后入锁骨上窝。它的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又走出耳前,至目外眦之后。它的又一支脉,从目外眦向下至大迎,再折回至眶下,与手少阳经会合,向下经颊车,下至颈部,至锁骨上窝,与前脉相会合。然后向下走胸中,过横膈,络肝入属胆腑。再沿胸胁,出气街,绕阴毛际横入环跳穴中。它的直行脉,从锁骨上窝向下行,经过腋下,沿胸侧过季肋部下行至环跳穴,与前脉相会合。再向下,沿下肢外侧正中至外踝上的骨凹陷处,出外踝前,入足小趾侧,再入第四趾端。它的另一支脉从足背入大趾和次趾之间,出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和足厥阴肝经相接。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头痛、下颌痛、目外眦处痛,锁骨上窝部痛,腋下肿胀,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肿大,寒热往来,恶寒自汗,胸胁痛,转侧困难,以及沿本经走行部位的肢体、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等。
足少阳经别 足少阳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少阳之正.见《灵枢·经别》.从足少阳胆经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外阴部,相合于足厥阴肝经;其分支上行进入十一、十二肋软骨之间,连属胆,散布于肝,向上通过心脏,挟食道,由下颌浅出,散布于面部,连系眼球后部(目系),在外眦部重新注于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络脉 足少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少阳之别。见《灵枢·经脉》。脉从外踝上五寸光明穴处分出,走向足厥阴肝经,向下络足背。本络发生病变时,实则阳气郁伏而足部厥冷;虚则下肢瘫痪。
足少阳之别 足少阳之别 即足少阳络脉。
足少阳之正 足少阳之正 即足少阳经别。
足少阴经别 足少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少阴之正.见《灵枢·经别》。从足少阴肾经分出,上行至胭中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别汇合而并行,上至肾,在第二腰椎处出属带脉,直行者,上连系舌根,然后出颈项部,与足太阴经重新汇合。
足少阴络脉 足少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少阴之别。见《灵枢·经脉》。从大钟穴处分出,在内踝后绕足跟走向足太阳膀胱经;支脉和本经并行于心包,再向外贯腰脊。本络脉发生病变,可见气逆烦闷,实则小便不通,虚则腰脊疼痛。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 十二条正经之一。出《灵枢·经脉》。它的循行路线是.起于足小趾下(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斜走足心至内踝下,又沿内躁后走近足跟,向上沿下肢内侧的后缘,出腘内侧,上大腿内后侧入脊内,属肾脏,络膀胱。它的直行脉由肾上行至肝,过横膈入肺,沿喉:夹舌根.它的支脉,从肺出,络于心,注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口热,舌干,咽喉部肿痛气逆,心烦,心痛,黄疸,痢疾,咳痰带血,喘促,饥不欲食,面色晦暗,视物不清,精神萎靡,以及沿本经走行部位的疼痛、运动障碍等症。
足少阴之别 足少阴之别 即足少阴络脉。
足少阴之正 足少阴之正 即足少阴经别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条正经之一。出《灵枢·经脉》。它的循行路线是:起于目内眦(接手太阳小肠经),上额,交会于巅顶。分出一支脉下至耳上角。它的直行脉由巅顶入颅内,络于脑,又回出项后,沿脊柱两侧下行至腰部,并沿脊柱旁的肌肉内络肾脏,属膀胱。又一支脉,从腰中下行,沿脊柱两侧经过臀部,直入胭窝中。又一支脉,从项后,经肩胛骨内侧,在前一支脉外侧下行髋关节部,沿大腿外侧后缘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再下行经外踝后,沿足背外侧至小趾外侧尖端(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本经生病时,主要表现为痔疮,疟疾,癫狂,目黄,流泪,鼻衄和沿本经走行部位处的酸痛,运动障碍等疾病。
足太阳经别 足太阳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太阳之正,见《灵枢·经别》。从足太阳膀胱经分出,进入腘中。其中一条在骶骨下五寸处进入肛门。向内连属膀胱,散于肾并沿脊柱两侧上行,达心脏,散于心内。直行的一条,从脊柱两侧上行出颈项,再注入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络脉 足太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太阳之别。见《灵枢·经脉》。从外踝上七寸飞扬穴分出,走向足少阴肾经,发生病变时.实则鼻塞、头痛、背痛;虚则清涕、鼻衄。
足太阳之别 足太阳之别 即足太阳络脉。
足太阴经别 足太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太阴之正。见《灵枢·经别》。从足太阴脾经分出,至大腿前面,与足阳明胃经的经别汇合而并行,向上结于咽部,贯舌中。
足太阴络脉 足太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太阴之别。见《灵枢·经咏》。从第一趾跖关节后方公孙穴处走向足阳明胃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胃肠。发生病变时,实则腹痛,虚则膨胀,脉气逆乱则上吐下泻,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十二条正经之一。出《灵枢,经脉》。它的循行路线是;起于大趾尖端内侧,沿赤白肉际上行,经过内踝前缘,小腿内侧中线,在内踝上八寸处交足厥阴肝经之前,沿大腿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行通过横膈,沿食道两侧通连舌根,散布在舌下。它的支脉,从胃上行;通过横膈,注于心中,与足少阴肾经衔接。本经有病时,主要症状有舌根强硬疼痛,食后作呕,胃痛,腹胀,纳差,心烦,嗳气频频,得矢气则减,身体困重:大便稀薄或泄泻,黄疸,水肿,不能安眠,以及沿本经走行部位的肢体水肿、厥冷、行动困难等。
足太阴之别 足太阴之别 即足太阴络脉。
足五趾骨 足五趾骨 指足部的五个跖骨与第一节趾骨构成的五个跖趾关节。
足心痛 足心痛 见《类证洽裁·腰脊腿足痛》。即脚心痛。
足心痈 足心痈 病名。见《证治谁绳》,又有涌泉痈,涌泉疽、足心发等名称。指生于足底部涌泉穴附近的脓肿。多与肾经虚损,湿热下注有关。
足阳明 足阳明 即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经别 足阳明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阳明之正。见《灵枢·经别》。从足阳明胃经分出,经大腿前侧进入腹腔,属胃,分布于脾,上通心,再向上沿咽部出口腔,上至鼻根、眼下,回转联系眼球后部组织(目系),重新注入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络脉 足阳明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阳明之别。见《灵枢·经脉》.从外踝上八寸之丰隆穴处分出,走向足太阴脾经;支脉沿胫骨外缘上行,络于头项部,与诸经之气汇合,向下联络咽喉部.本络脉发生病变,实则发狂;虚则为足胫部肌肉萎缩,弛缓不收。如脉气逆乱,可出现喉肿和失音。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十二条正经之一出《灵枢·经脉》。它的循行路线是:起于鼻梁凹陷处,旁纳足太阳膀胱经,沿鼻外入上齿内,复出绕口唇,交叉于唇下沟承浆穴处,沿腮下,出大迎穴,沿颊车穴上行耳前,过客主人穴处,沿发际到额部。它的一个支脉,从大迎前下人迎部,沿喉经锁骨上窝下膈属胃,络脾,直行脉从锁骨上窝下行乳内,再下挟脐而行至外阴两侧气街部。又有一个支脉,从胃的下口(幽门)走腹内,下至气街部与前脉汇合,再由此下行至下肢外侧的前面至足面,入足次趾外间。又一支脉,从膝下三寸别走中趾外侧。又有一支脉,从足面走入足大趾尖端,与足太阴经相交。本经有病时,主要症状有胃痛,腹胀,肠鸣,腹水;或高烧,狂躁,自汗,流清涕;或鼻衄,口角喁斜,口唇疱疹,颈部肿痛,喉部发炎等。另外,也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发作时怕人,畏光,惊声,心慌,只想闭门独处。严重者可有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狂躁性表现。沿本经走行的部位,可出现疼痛、肢体运动障碍。实证,可有胸部发热,消谷善饥,小便色黄;虚证,可见胸腹部寒颤,胃中寒,腹胀满等症状。
足阳明之别 足阳明之别 即足阳明络脉。
足阳明之正 足阳明之正 即足阳明经别。
足针 足针 针刺足部穴位的一种针刺疗法.穴位分布于足底、足背和足趾等处,编为三十六个穴号。足部各号穴也能反映全身各部的生理病理变化。所以足针能治疗各种疾病。施针时采用短的毫针,根据病情,依左侧病痛针右,右侧病痛针左的原则,选择特定的穴位,以强刺激手法进针,横刺、透刺,点刺灵活配合,也可配合以电针。得针感后,短时留针即可出针。足针有刺激强、反应大、取穴少。透穴多、留针时间短等特点.一般每日或隔日一次,七至十天为一疗程.间歇一至二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 十二条正经之一。出《灵枢·经脉》。它的循行路线是:起于足大趾丛毛处(接足少阳胆经),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再由躁上八寸与足太阴脾经交叉上膝弯内缘,沿大腿内侧入阴毛中I环绕阴器至少腹上行,与胃经并行;属肝络胆,上行贯横膈,散布于季胁部。再上行,沿喉咙后面进入咽峡部,连于目系,上出额部,与督脉会合于巅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于面颊之内,环行于口唇。又一支脉,从肝脏上贯横膈,注于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交)。本经有病时,主要有面色晦暗,咽干口燥,胸胁满闷,呃逆,呕吐,水泻,完谷不化,胸痛不能俯仰,遗尿,小便不利,疝气,月经不调,子宫出血,以及沿本经走行部位肢体所发生的各类疾病。
足厥阴经别 足厥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厥阴之正。见《灵枢·经别》。于足背部从足厥阴肝经分出。上至外阴毛际,与足少阳胆经的经别汇合而并行。
足厥阴络脉 足厥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厥阴之别。见《灵枢·经脉》。脉从内蜾上五寸的蠡沟穴处—分出,走向足少阳胆经;其支脉,沿胫骨向上到睾丸,结聚在阴茎处.本络脉发生疾病时,实则阳强不倒;虚侧阴部瘙痒。如脉气逆乱,则患病睾丸肿胀、疝气、鞘膜积液等。
足厥阴之别 足厥阴之别 即足厥阴络脉。
足厥阴之正 足厥阴之正 即足厥阴经别。
足桁肿 足桁肿 出《素问·脉要精微论》.指膝以下的水肿。足桁,胫骨.
足牮法 足牮法 正骨手法。(牮小dn荐。)出清,胡廷光《伤科汇纂》。又称足蹬法、踏法,用于肩、髋关节脱位。即医者用足蹬、手拉相对牵引,以使患者关节复位的方法.
足疔 足疔 生在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因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生于足趾的叫“趾疔”;生于足心的叫“足心疔”或“涌泉疔”:生于趾甲两边的叫“甲疽;;生于足跟的叫“足跟疽”等.由于足部的解剖特点大致与手部相同,炎症易于扩散,且足部血液循环较差,因而比手部感染更难愈合。
足瘊 足瘊 病名.即足部的疣。
足趺 足趺 即足背.
足跗发 足跗发 即足发背
足踝疽 足踝疽 踝关节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先起于内踝者,称“内踝疽”:先起于外踝者,称“外踝疽”.往往蔓延到整个关节,最后在一处或多处溃破流脓,难以愈合,常遗留瘘管。
卒瘖 卒瘖 突然失音,即暴瘖。
卒病 卒病 卒,突然的意思。捐一些发病急剧、传变迅速、病情凶险的急性病。
卒持寸口 卒持寸口 贸然诊脉。形容医生的作风粗疏。
卒喘悸 卒喘悸 动即气喘、心慌。
卒喉痹 卒喉痹 即急喉痹.喉部急性炎症的泛称。
卒淋 卒淋 下焦湿热,突然侵入膀胱而来势急骤的淋证.症状同热淋,见该条。
卒其时 卒其时 即啐时,一昼夜之意。
卒中  卒中  ①中风。②泛指突然昏迷,失去知觉。
卒中风 卒中风 即卒中。
卒忤  卒忤  即中恶。
卒疝 卒疝 出自《灵枢·经脉》。指突然剧烈发作的疝病.表现为阴囊突然肿大,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甚至大汗淋漓、闷绝不省。
左宫 左宫 居“宫”音之左者。
左宫之人 左宫之人 气质分类属“左宫”的人。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左顾右盼 左顾右盼 保健功功法之一。方法是徐缓的转动颈项,左右反顾肩头各二十四次,这种功法能治脾胃的慢性病。
左间 左间 运气术语。即位于司天、在泉左侧的“间气”。
左角 左角 居“角”音之左者。
左角之人 左角之人 气质分类属“左角”的人。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左商 左商 居“商”音之左者。
左肾右命 左肾右命 命,即命门。“命门”有生命之门的意思,它在人体上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器官。因为它是“诸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气系。”又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所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如果命门衰竭,生命就息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究竟为何物,在何部位,至今尚无定论。但一点可以肯定,即命门的功能是“火”,而不是水,它一定属于肾阳的范畴,和肾阴成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侧面。左肾右命门之说只不过是为了说明肾阴与肾阳的平衡关系,一方的偏盛偏衰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而已,不应在命门的部位上过多的去追求。
左右开弓 左右开弓 保健功功法之一。两手握拳先交叉放于胸前,然后向两侧平伸,虎口向上如拉弓状,共十二次。本法有增强肺气,舒展胸廓,纠正脊柱弯曲等作用。
左右托天 左右托天 保健功功法之一。将手向上直伸,手掌向上托,呈仰掌,目向上视,两手交替进行,左右各十二次,称为“左右托天”。本功法有调理脾胃;增强消化的作用。
左徵 左徵 居“徵”音之左者。
作强 作强 使之有力、灵巧。
作强之官 作强之官 指肾。肾气旺盛则筋骨强劲,动作敏捷,故名。
坐 坐 古人铺席于地,两膝坐席,臀部压在脚上,叫“坐”。
坐板疮 坐板疮 即臀部湿疹。由于久坐,臀部皮肤受刺激而发生的皮疹。瘙痒、渗出等病理改变。
坐产 坐产 ①分娩时产妇用力过早,疲倦异常而胎儿仍不下者,称“坐产”。②一种接生方法。宋·杨子建《十产论》:“儿将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须用手巾一条,拴系高处,令母以手攀之,轻轻屈足作坐状,产户舒张,儿即生下,名坐产”。此法今已废弃。
坐马痈 坐马痈 生于尾骨上方的脓肿。
坐舌风 坐舌风 即舌疮。
坐药 坐药 将药剂制成丸状、片状、锭状或条状,用绸布包裹塞入阴道或肛门内,用以治疗该处疾病。
夭 夭 肤色枯槁,没有光泽。
夭昏札瘥 夭昏札瘥 早死称夭折。未来得及起名字而死,或患狂乱病都叫昏。大疫百死,或早死,均称札。小疫称瘥。“夭昏札瘥”泛指各种疾病及其引起的死亡。
夭疽锐毒 夭疽锐毒 见于《灵枢·痈疽》。生于耳后乳突部痈疽。左耳后的痈疽叫“夭疽”。右耳后的叫“锐毒”。大多为痰火凝结而成。表现为耳后乳突部皮肤红肿化脓。若能迅速破溃则预后较好,破溃愈迟,症状毹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夭膲 夭膲 面色憔悴而无光泽。“膲”通焦。
囟(xin信) 囟(xin信) 同信。婴儿颅盖诸骨接缝不紧密所形成的骨间隙。最易摸到的是前囟,也称额囟、囟门、囟骨;其次为后囟,也叫枕囟。囟应在半岁至两岁以内闭合。闭合过迟过早都属于病态表现。
囟骨 囟骨 又名囟门,即额囟。婴幼儿两顶骨前角尚未发育完全所致。
囟会 囟会 经穴名。出《灵枢·热病》。位于头正中线,入发际二寸处。
囟解 囟解 即解颅。又称囟开不合。指小儿一岁半后囟门仍不愈合的现象。
囟开不合 囟开不合 即囟解、解颅。
囟门 囟门 指小儿前囟处可触及的软组织。此外,囟骨也称囟门。
囟填 囟填 证名。指囟门肿起如包块。多因乳食不节,或寒热乘脾,以致脏腑不调,其气上冲所致。
囟陷 囟陷 证名。出《诸病源侯论》。即囟门下陷。多因婴儿先天不足,或久病气虚所致。
伛偻 伛偻 病名。见清·翁藻《医钞类编》。即驼背。脊柱后凸畸形。
佗佗 佗佗 连绵词.安重的样子;《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厥阴,佗佗然”。
侏儒 侏儒 又作朱儒。指身材异常矮小的人,一般智力发育正常。
凫骨 凫骨 骨名。指第七、八、九、十肋组成的肋弓。
兕 兕 雌犀牛。
郄穴 郄穴 郄,有孔窍和空隙的意思.郄穴就是经脉聚集在肢体肌肤空隙处的穴。在临床上,颇关重要。除十二正经外,奇经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也都有自己的郄穴.一般多用于治疗内脏急性疼痛的证候。它们的名称是:肺一孔最,大肠一温溜;心包一郄门,三焦一会宗;心一阴郄,小肠一养老;脾一地机,胃一梁丘;肝一中都,胆一外丘;肾一水泉,膀胱一金门;阳跷一跗阳,阴跷一交信;阳维一阳交,阴维一筑宾。
芤脉 芤脉 一种病理脉象。浮大而中空,如按葱管。主失血、伤阴的病症。由于失血过多,或休液丧失过多,有血液稀薄,周围血管扩张从而出现浮大中空的芤脉。多见于大失血之后。
茉苡 茉苡 车前草的古称。
抟 抟 作男女交合讲。
拗哭 拗哭 ①指幼儿在数日内啼哭不止;(见《儒门事亲》)。②指小儿夜间灯灭啼哭,灯亮复止的现象(见明·万全《育婴秘诀》。
叩 叩 叩诊之简称。
叩齿 叩齿 上下牙齿相叩,有同于嚼物,称为“叩齿”。是保健功的功法之一。方法是:先轻叩后面的臼齿二十四次,然后再轻叩前面的门齿、犬齿,亦二十四次。叩齿有集中思想,保护牙齿,预防牙疾的作用。
呃逆 呃逆 证名.宋以前多称哕,金、元、明初多称咳逆。明末以后,始称呃逆。又名吃逆。俗称打呃忒。是胃气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的一种症状。多与横膈痉挛有关。偶而发生者,大多轻微可以自愈。若持续不已,就应治疗.若发生在其它疾病的过程中,往往是病情严重的先兆。原因多与饮食、劳累、体虚、久病和精神刺激有关.临床上常有虚、实、寒、热的不同。胃寒者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则甚。胃热者,呃声宏亮,连续有力,口臭烦渴,面赤便秘。胃虚者,声音微弱而缓.间隔时间较长,精神不振,久病重病时出现,多属危候。胃实者,呃声较频而有力,并有脘腹胀满,腹痛呕吐等症。
呷嗽 呷嗽 古病名。出自《诸病源侯论》。痰聚胸膈,阻碍肺气,以致痰气相搏引起的病证.表现为咳嗽气急,呀呷有声.类似哮证.
岐伯  岐伯  传说为辅佐黄帝治理国家的大臣和古代名医,被尊称为“天师”,首见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内经》中的主要医理都假托以岐伯的名义进行阐述的。因之,后世有人称《内经》为“岐黄之书”,称医学为“岐黄之术”。
岐骨 岐骨 骨名。①指胸骨剑突与其周围的关节。②泛指骨骼连结成角之处。《伤科汇纂》:“岐骨者,凡骨之两叉者,皆曰岐骨”。③两侧肋弓相交构成的上腹角。
岐黄 岐黄 ①指岐伯与黄帝。②指《内经》。因其假托以黄帝、岐伯问答之方式加以叙述的缘故。⑧指中医学。因其以《内经》为基本理论之故。
岐黄之书 岐黄之书 指《内经》。岐,岐伯;黄,黄帝。
岐黄之术 岐黄之术 指中医学。岐,岐伯;黄,黄帝。
峋 峋 ①开口嘘气。②作温煦解。咂舌痈舌痈的一种。
怫 怫 ①膨胀的样子.《灵枢·海论》:“怫然不知其所病”.②发怒的样子,如怫然作色.
沐 沐 《史记·外戚世家》索隐:“米潘也。”即米汤。
泮衍 泮衍 连绵词,涣散而蔓延的样子。《灵枢·病传》:“淫邪泮衍”。
泾溲不利 泾溲不利 出自《素问·调经论》。①泾指大便;溲指小便。即大小便不通畅。②单指小便不利。
尻 尻 ①指臀部。②指骶骨和尾骨处。
尻骨 尻骨 骶骨和尾骨的合称。
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即关节、脊柱僵硬而不能走路和颈部活动不便,从而引起的用臀代足,脊柱与头同时转动的现象。
杞本 杞本 即地骨皮。
杼骨  杼骨  又称膂骨。出自《灵枢·背腧》,即第一胸椎棘突。
閟气 閟气 气功术语。属于气功中的攻法.其法是先行调息,存想痛苦之处,用意灌注、閟气(吸气后停闭并用力)攻之,气急则止。如此,可除去腠理间之外邪.即所谓潜气内行。
殁世不殆 殁世不殆 终生无危险之意。殁也作没,一直到完了;尽,终。殁世,终身,终生,一生。
攴(朴)法 攴(朴)法 推拿手法。用指尖、指掌或背轻打治疗部位,如“雨点下落”。
炅(ji6n9窘) 炅(ji6n9窘) 古“光”字。①热的意思。《素问举痛论》:“炅则气泄.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②暑热。
炅气 炅气 即热气。
炅中 炅中 热中的意思。
牝户 牝户 ①口。②女性外生殖器。
牝疟 牝疟 古病名。疟疾的一种。出《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素体元阳亏虚,邪伏少阴所致的疟疾称牝疟。临床以寒战较甚,无热或微热,面色淡白,每日定时发作,脉沉迟等为其特点。
牝脏 牝脏 牝,雌性或阴性。牝脏即属于阴性的脏。脾、肺、肾分别属土、金、水,在五行属阴,故称牝脏。
牝痔 牝痔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指肛门周围脓肿和部分混合痔。
肓(音荒) 肓(音荒) ①古解剖部位,在心下膈上。②盲膜。形成体腔之浆膜。《素问·腹中论》;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盲”。
肓之原 肓之原 十二经原穴之一。①肓指心下膈上的部位。肓之原在任泳气海处。《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腴(b5yang勃央)”。脖映指肚脐内,在穴位上是气海。②在关元穴处,即脐下三寸处。
肱 肱 上臂,即肩到肘的部分。
戾 戾 不顺。
戾气 戾气 戾指暴烈不顺之意。又称“疠气”、“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杂气”等。是一种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眇 眇 古解剖学名词。即腰部肋脊角处。
钛角 钛角 钛音“第”,即右角。《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钦角之人”.
钛角之人 钛角之人 气质分类属于“钦角”(右角)的人。角,五音之一。《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钛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
钛商 钛商 即太商,即五音之“商”而处于多数者。
钛商之人 钛商之人 气质分类属于“钦商”之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钛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上廉廉然。”
鸠尾骨 鸠尾骨 又名蔽心骨、心坎骨。即解剖学上的胸骨剑突。《医宗金鉴·刺炙心法要诀》。“鸠尾者,即蔽心骨也。其质系脆骨,在胸骨之下,歧骨之间”。
疔疮 疔疮 病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又名疵疮。类似皮肤急性化脓性炎症。其形小、根深,坚硬而象钉状,故名。可按其部位的不同而取名。因其易于引起疔毒走黄(毒血症、败血症)等凶险病情,古今医家都对其十分重视。一疗之外另有小脓肿者,叫应侯;四周呈弥蔓性红肿者,叫护场;四周散布数十个以上小疮者,叫满天星。此病多由膏粱厚味、四时。不正之气或食病死牲畜之肉等引起。起病轻缓者,病人可指出疼痛部位。其处初起如粟,坚硬根深。继而掀红发热,肿痛剧烈。待破溃排出脓根后,即逐渐消肿而愈。起病重急者,病人可迅速进入昏迷状态,造成诊断上的困难。这时,须仔细检查隐蔽或易刁:忽略的部位,如须发、眼、耳、口、鼻、肩胛下部,腋下,指(趾)甲缝、肛门、生殖器等处,以便确诊。对于疔疮,尤其是生于眼、鼻、口三角部位的,切忌挤压、过早切开或用针挑,以免扩散,造成疗疮走黄。治宜清热解毒。内服可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疗毒复生汤等加减。外用可敷玉露散、千捶膏、鱼石脂等。
疔毒走黄 疔毒走黄 证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又名癀走。是一种痈疽疮疡病毒不能外排,由血分内攻脏腑的急性危险证候。多由于毒邪不能及时控制,或因挤压局部、切开过早或过晚,从而使毒邪内陷入血攻脏而致。表现为病灶顶黑下陷,周围皮肤暗红,高热,头痛,烦躁不安,脉数,苔黄等。可伴有肢体拘急、疹块瘀斑或并发附骨疽、流注、黄疸,甚至出现神昏谵语等。类似化脓性感染引起的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等。
疖 疖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又名热疖。即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炎症。
疠 疠 ①疠气,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为传染性很强的致病邪气.②疫疠,指某些烈性传染病。②麻风病。《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腑,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
疠风 疠风 即麻风病。
疠气 疠气 即戾气。
疠疡风病名 疠疡风病名 出自《诸病源候论》,即花斑癣。
疠疡机要 疠疡机要 书名.明·薛己撰,3卷,刊于ls世纪中期前后。为关于麻风病的专著。此书后收入《薛氏医案》中.
疠痈 疠痈 发于疠兑穴附近之痈肿。泛指足背及其外侧的痈。
疝  疝  疝的含义有三:①下腹部的牵引性疼痛。②精索睾丸肿大疼痛或肿胀,并牵引小腹部痛者。③腹腔内容物由腹壁缺损处或薄弱处膨出或进入阴囊者。多为腹股沟斜疝。由于致病因素和表现的症状不同,前人将疝分为许多类型,如有五疝、七疝b之说。这些分类多混乱,没有统一的命名原则,有的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有的是同一疾病的轻重不同者,大多数属于腹股沟斜疝,也可能包括睾丸鞘膜积液、睾丸或副睾结核、睾丸肿瘤、前列腺炎、阑尾炎、子宫附件炎等疾病。
疝气 疝气 即疝;
疝瘕 疝瘕 病名。出自《素问·玉机真藏论》等。①小腹部热痛,尿中含有白色粘液,如前列腺炎。②指男女下腹部所生的肿块。男的称“疝”,女的称“瘕”。表现为阵发性的腹痛,时有气上冲,下腹郎隆起包块等。
耵聍 耵聍 出自《灵枢·厥病》。又名耵耳,俗称耳垢。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和脱落上皮细胞的混合物。量多时可形成耵聍块堵塞耳孔,压迫鼓膜,影响听力。
虬 虬 ①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②形容弯曲盘绕的样子。
虬脉纵横 虬脉纵横 指球结膜血管充血,血管纵横交错。见赤丝乱脉条.
虬蠕卷曲 虬蠕卷曲 球结膜充血,血管缠绕弯曲,杂乱不整。见赤丝乱脉条。
蚪肘 蚪肘 推拿穴位名,出自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肘部尺骨鹰嘴处。
魑(wan巴汪) 魑(wan巴汪) 胸部突出的疾病。即今之鸡胸。

相关信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