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amatsuri
日本的女儿节。又称雏祭。因每年3月3日在祭坛上摆供用土、纸等制成的外饰服装的偶人而得名。过偶人节最早源于古代日本人流放偶人的习俗。所谓流放偶人,即给烧制成的泥娃娃穿上红色纸服,连同祭品一起放在稻草筏上,让其顺水漂流而去。据说这是为让偶人把人身上的污垢脏物顺水带走,以消灾灭祸。偶人节到了江户时代被定为全年五大节日之一。过去在3月3日,孩子们可到邻近的各家去玩,不经大人许可就可拿走供坛上的偶人和食品。今日本人过偶人节,凡是有女孩的家庭,约从2月20日起就设置 5~7阶的梯形偶人供坛,上面供上以取形日本天皇和皇后为首的各种古装偶人,一直摆到3月7日以后。偶人的排列一定要男女成对,寓意夫妇和睦。3月3日这天,全家人要坐在摆满偶人的供坛前,向女孩赠送礼物,祝贺节日。偶蹄目
Artiodactyla;even-toed ungulates
哺乳纲的一目。因四肢末端的蹄均呈双数而得名。现存10科75属 184 种,包括野猪、西貒、河马、骆驼、鹿、叉角羚、长颈鹿、麝和鼷鹿等。除大洋洲外,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其中有许多已绝灭了的动物,如古猪、副驼、古鼷鹿、肿骨鹿、原始牛等。偶蹄的主要特征是每一脚上一般都有2或4个大小几乎相等的脚趾,身体主要着力于第三和第四趾上。第二趾和第五趾比较小或已消失。第一趾在一些早期猪形类的前脚上还保存着,距骨有两个滑车;股骨没有第三转子。
特征 以吃草、树叶为主,仅少数种类为杂食性。骆驼、鼷鹿、鹿、牛类反刍,胃的构造复杂,3~4室。河马、野猪和西貒科不反刍,胃1~3室。反刍的机制是进食时经过粗略的咀嚼,咽下的食物进入瘤胃和蜂巢胃,休息时,胃内食物陆续呕入口腔,再经过咀嚼,咽入重瓣胃和皱胃。这是一种缩短取食时间和加强消化粗糙食物的特殊适应。前臼齿和臼齿大而发达,犬齿多退化。仅下门齿发达,上门齿小或退化以至消失,仅以硬皮上腭咬合取食。前臼齿和臼齿在构造上均属高冠齿。具有适于研磨的咀嚼面,例如猪具有隆起的小瘤,称丘齿型;反刍类的牛、羊和鹿的颊齿具有前后扩展新月形的月型齿。反刍兽与非反刍类在体型上亦不相同。反刍兽腿长、颈长,善于奔走。非反刍兽四肢短,体型粗壮,其生活与水域的关系更密切些。偶蹄目与奇蹄目的区别在于两者蹄数不同,奇蹄类的蹄呈1或3的奇数。反刍偶蹄类动物的头上具角。角可大略区分为4种类型 :① 鹿类雄性个体的角具有分枝。夏初长出的茸角覆以皮肤,后经骨质化,表皮脱离、光裸,繁殖期过后,鹿角在翌年春天脱落。②长颈鹿的角极短小,外覆有皮肤,但角和皮从不脱落,终生存在。③牛、羊和羚羊的角不脱落,不分叉,外套有角质鞘;角的骨心和角鞘终生生长,不脱落。④北美叉角羚的角不分枝,但角鞘有小叉,每年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