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季后,ST股的“摘帽”行情再度来袭。
5月13日早盘,刚刚“脱帽”复牌的辉丰股份(3.110, 0.28, 9.89%)(维权)迅速涨停。
5月11日“摘帽”的索菱股份(5.580, 0.51, 10.06%)(维权),更是走出连续3个涨停板。
有机构认为,ST股“摘星脱帽”潮多集中在每年的3月至5月,在此期间,ST摘帽概念股的表现强于大盘,有显著的超额收益。
数据也证实了ST股在摘帽前后股价表现较好。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摘星脱帽”的221只个股,摘帽当日的最高涨幅中值达7.57%,在摘帽前5个交易日、10个交易日的涨幅均值分别为4.36%、7.16%。
这意味着,投资者相应时段参与ST摘帽概念股,获得正收益的概率较高。
多家公司已申请“摘星脱帽”
3月以来,约20家上市公司成功“摘星脱帽”,例如中葡股份(5.860,0.53, 9.94%)、辉丰股份、国际医学(8.490, -0.13, -1.51%)(维权)、大有能源(4.620, 0.06, 1.32%)、维维股份(3.350, 0.05, 1.52%)(维权)、大唐电信(6.590, -0.01, -0.15%)、东方网络(3.230, 0.07, 2.22%)(维权)等。
此外,ST中孚(4.400, 0.04, 0.92%)、ST安信(4.480, 0.01, 0.22%)、ST华钰(13.830, -0.12, -0.86%)(维权)、*ST南化(15.610, 0.41,2.70%)、*ST万方(5.340, 0.19, 3.69%)等23家ST股向交易所申请了“摘星脱帽”,即申请撤销公司股票的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等待审批中。
ST中孚4月29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87%;归母净利润达6.56亿元,实现扭亏。营收和净利润两项指标均创公司上市近20年来新高。公司已向上交所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的其他风险警示。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归母净利润4.24亿元,同比增145%。
ST中孚表示,2021年公司电解铝业务实现量价齐升,销量同比增长41%且价格上涨约三成。此外,2021年末重整工作完成对公司业绩提升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ST华钰4月28日晚发布公告称,2021年以来,公司经过彻底整改后,已符合上市公司内控治理要求。同时,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意见的《2021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务审计报告。因此,公司已向上交所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的其他风险警示。交易所将于收到公司申请之日后的10个交易日内给出结果。
ST华钰此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投资建设的“塔铝金业康桥奇锑金矿”项目已达到投产条件,将进一步扩大上市公司的经营规模、提升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公司坚持将小金属锑战略资源做成自身的高标识度精品资源,目前公司可控锑资源量达到43.46万金属吨。
*ST浪奇(3.380, 0.09, 2.74%)(维权)4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交易的“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申请者“鱼龙混杂”,
投资者需擦亮眼睛
实际上,很多上市公司的“摘星脱帽”之路并不平坦,其中不乏鱼龙混杂、浑水摸鱼的情况。
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监管层密集向*ST博信(9.370, 0.45, 5.04%)、*ST科林(4.780, 0.23, 5.05%)(维权)、*ST万方、*ST利源(1.990, 0.09,4.74%)(维权)等21只申请“摘星脱帽”公司进行了年报问询,ST中孚、ST华钰、ST龙韵(13.400, 0.41, 3.16%)等3家公司没有收到年报问询函。
交易所主要关注这些公司的多个财务指标变动较大,甚至存在前后披露不一致的情况。此外,监管直指部分公司是否存在虚增收入或者利润的情形,对公司是否符合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等进行了重点问询。
面对监管问询,*ST园城(5.710, 0.08, 1.42%)、*ST南化、*ST巴士(5.040, 0.19, 3.92%)(维权)等已多次公告拟延期回复问询函。
5月5日,深交所对*ST万方下发问询函,要求*ST万方结合其从事软件服务业务的子公司成都信通网易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10月至11月业绩大幅增长的情况,说明公司是否存在通过突击确认收入、跨期提前确认收入、虚增收入等方式规避股票终止上市的情形。
*ST科林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当期技术研发收入为0.63亿元,毛利率为30.47%,总研发费用为123万元。然而,公司此前曾披露,公司技术研发收入为0.76亿元。
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年报披露的技术研发收入与第一、二次回函,尤其是第二次回函日离年报披露日不超过15天,三者披露的金额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ST博信4月28日晚间在披露2021年度报告的同时,也收到了交易所的年报问询函。交易所需要公司进一步补充关于第四季度大幅增长的原因、智能硬件自有品牌业务是否具有真实性、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等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