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报告的5大误读区,看看你有没误读?
解读个人征信的5大误区,千万别误读了!
谈到征信报告,它更像是一首歌——《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大众对信用报告的认知存在错误。或许你深知征信报告的重要性,或许也曾与其有过密切的接触,但是归根结底对它的理解并不够深入,甚至与其本质存在偏差。你是否对征信报告也有过误会的解读?不如一起来看下以下内容。
误区1 小心你已经上了人行的征信“黑名单”
你应该不只一次被说教:注意你的征信报告,小心上人行的征信”黑名单“,实际上俗称的“黑名单”,只是银行结合客户的信用报告和风控政策做出的综合判断,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法而已。小编告诉你,征信中心非但没有什么“黑名单”,更是区隔与民间征信的形式,不会对客户信用做“优良中差”的主观评价,只对其还款行为进行客观的记录。
一旦两年内连续逾期三次或累计逾期六次,便会沦为银行口中的信用“黑户”,为个人信用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借款后一定要按时足额还款,避免因信用堪忧在借贷时错失厚爱。
误区2 按时还款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总是在最后还款日才开始还款,你以为你没有产生预期,但是这种严卡时间的行为犹如高空走钢丝而下面没有安全网一样,是一种冒险的行为。究其原因,如果不能保证扣款时账户余额的充足,就会因扣款失败导致预期。所以,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建议你至少在扣款前一日将资金存入还款账户。
误区3 不良记录是贷款失利的“罪魁祸首”
常人看征信这件事,认为只有不良记录才是导致贷款失利的“罪魁祸首”,实则信用报告中很多的“毛细血管”,一旦破坏都会成为贷款失败的硬伤,让资金处于“缺血”状态。例如,信用报告两月内被金融机构查询超过四次;信用报告上显示收入负债比踩到50%的红线;借款人为他人担保的金额过大,月供超过收入的50%等等。当然,如果深知自己有上述“软肋”,不如退而求其次尝试向低门槛的民间机构借贷,稳操胜券的把握会多一些。
误区4 失信一次,相随终生
大多数人被告知信用报告的“污点”会伴随自己一生,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信用重塑权,都有修复信用瑕疵,塑造诚信形象的机会。只要还清银行欠款,信用记录便会开启自动滚动的模式,经过时间的推移,5年后崭新的信用记录会覆盖旧的,届时你的信用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误区5 “有钱能使鬼推磨”
如果有人对你说,不良信用记录可以找人托关系帮你消除,只要先行交一笔好处费,小编在此提示您谨防被忽悠上当受骗,先向你抛出一个空头支票骗取钱财,然后上演拿钱跑路的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