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2023年上半年,恒大合同销售金额334.13亿元,合同销售面积511.5万平方米,累计销售回款271亿元,同比还有所增长。
“相对于庞大的债务规模,恒大的销售回款数额悬殊过大,可说是杯水车薪”,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备受质疑的复牌
可以说,恒大股价的高台跳水几乎是一张明牌。在这一背景下,恒大为何选择复牌?
事实上,恒大在2022年3月21日开始停牌,按照港交所相关规定,若上市公司持续停牌18个月,港交所便有权将股份摘牌。截至8月25日,恒大已停牌超过17个月。如果恒大再不复牌,该公司则面临退市的风险。
对此,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对于恒大而言,一旦摘牌,那么恒大通过股市进行融资的渠道和功能将进一步丧失,这显然是恒大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而且当年恒大上市一波三折,恒大难免心有余悸。
不过,恒大复牌还有一定的门槛。
针对恒大复牌,香港联交所提出了七条复牌指引,包括披露财务业绩信息、恒大物业质押担保问题、解决审计保留意见事项、内部监控等。
在恒大8月25日的公告中,恒大回应,已经逐一履行了这七条指引。
8月16日,恒大一连发布了2021年年报、2022年中报、2022年年报等多个公告。8月30日,恒大又发布了修订后的2021年年报、2022年年报。
根据其最新的2022年年报,截至2022年,恒大负债总额24374.1亿元,剔除其中的合约负债7210.2亿元后的负债规模为17163.9亿元,较2021年剔除合约负债后的负债规模16058亿元,同比增加1105.9亿元。
与此同时,2022年恒大收入为2300.7亿元,房地产开发收入为2239.1亿元,毛利为249.9亿元,毛利率为10.86%,经营性亏损433.9亿元。
通过最新公布的财报,恒大的巨额负债、持续亏损现状终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更具看点的还是其子公司恒大物业134亿元质押担保的情况。
本次复牌公告显示,经调查,基于恒大的资金需求,恒大提议开展专项融资,从而产生质押担保,恒大物业提供134亿元存单质押,约131.8亿元回流至恒大,被恒大用作偿债及运营,包括2021年2月10日使用97.5亿元赎回一境外债。该质押担保届满后,触发质权实现条件,被银行强制执行的恒大物业附属公司存单质押的总计价值为134亿元。
不过,此前在今年2月15日,恒大已公布调查结果称,恒大执行董事夏海钧及潘大荣,以及子公司恒大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柯鹏参与了134亿存款被划扣的安排,更早之前,董事会已经免去这三人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