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值得注意的是,10 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增速达到20.3%,尽管增速较上月下滑9.2 个百分点,但仍保持明显高位。背后是今年初RCEP 生效,关税减让安排、贸易便利化进一步降低了中国东盟开展贸易合作的成本。另外,10 月出口商品价格对当月出口增速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数据显示,10 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中,鞋靴、陶瓷制品、成品油、集成电路等单价均较9 月有所上涨,家电、手机和钢材价格与上月基本持平。这也在一个方面表明,外需减弱是10 月出口出现同比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展望未来,伴随去年同期出口增速基数下滑,不排除11 月出口同比小幅转正的可能。不过,海外经济下行态势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还会持续体现,加之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的拉动效应总体上会有所弱化,我们判断11 月我国出口增速有可能徘徊在零增长附近,短期内也难现趋势性改善。这意味着四季度稳增长将更加倚重内需发力。
二、10 月进口额同比下降0.7%,增速较上月下滑1.0 个百分点,为近两年来同比首度转负。这一方面与价格因素拉动作用进一步减弱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内需不振,以及出口环节产生的进口需求减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从价格因素看,尽管近期受欧佩克+公布减产计划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反弹,并带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止跌回稳,但上年10 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基数大幅抬高,因此,今年10 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同比涨幅延续较快收窄势头——10 月RJ-CRB 商品价格指数月均值环比仅微跌0.4%,但同比涨幅较上月回落8.1 个百分点——这导致价格因素对进口同比增速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减弱。
2、从数量因素看,尽管稳增长政策发力提振基建投资加速,但因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加之10 月疫情反弹扰动工业生产和消费,整体看内需对进口需求的拉动仍偏弱。同时,8 月以来出口增速明显下滑,10 月出口额同比转负,出口环节产生的进口需求也相应减弱。进口需求不振也反映于10 月PMI 进口指数在收缩区间下探,较上月下滑0.2 个百分点至47.9%。
3、从主要商品进口情况来看,10 月国际油价有所反弹,但因进口额按照到岸价统计,导致进口价格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10 月我国原油进口价格仍走低,同比涨幅继续较快回落。不过,价格走 低对原油进口需求有所提振,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走低,当月原油进口量同比大幅回正,带动进口额同比增速较上月加快9.7 个百分点至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