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疫情,全国实行十分严格的交通管控政策,高速封路、村子封村、普通城镇也封路,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或者开通许可证的人,才可以允许外出采购。
这也成了很多借款人无法还款的理由。
罗浩打通电话,一提醒还款,借款人就说:在家出不去,不会用手机银行,不会转账,没有微信、支付宝,家里现金一堆,你要有本事就自己上门来取。
这部分借款人大概五十来岁,广西、贵州、云南(没有任何地域歧视)的偏多,他们之前一般通过借款机构的业务员还钱。
部分借款人是真的不会用手机银行,叫他找家里的年轻人帮忙操作,会回复家里没有其他人。
其实罗浩清楚地知道,这其中,更多的是一眼就可以揭穿的谎言。
知道是谎言,也不能继续追讨,不能生气,不能说任何让对方生气的话。
五十来岁的他们,是真正的大爷。

“银行网点没开门”
跟上面案例差不多,这种情况集中在年纪偏大的借款人。
因为疫情管控,确实很多银行关闭了部分网点,或者营业时间进行了调整。
那他们真的就没办法还钱了吗?更多的其实还是想逃债。
最近陆续有些银行网点开始恢复营业了,小刘甚至已经查到了借款人所在地的银行营业时间,当小刘再次拨打电话过去,试图请对方在营业时间段去银行还款时,对方又开始找其他理由。
比如:“我去了,银行下班了。”
“银行说我银行卡有问题,现在办不了业务。”
……
总之,就在银行这个点上面,他们都能找到无数理由来拖欠。

“我精神不正常了”
这种就是比较无赖的人了,逾期可能超过12个月,非常懂催收员的软肋。
一打电话提醒他还款,他就会说自己被敲诈,被勒索 ,被套路贷,被暴力催收了,更有甚者,直接报警。
再打一个电话过去,就会称催收员频繁骚扰自己,害得自己精神不正常了,开始装疯卖傻,一哭二闹三上吊,甚至反过来让催收员赔偿精神损失。
催收员不予理睬,他们会层层投诉——上聚投诉、打电话给当地市长热线、给当地金融办写邮件、甚至投诉到银保监会等。
郑森经历过很多次了,当借款人去相关部门投诉时,甚至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明,本来国家就在打击套路贷的关键时刻,又恰逢疫情紧张时期,相关部门怎么可能容忍“被催收成精神病”的事情发生。
此时,金融办就会转述借款企业,迅速解决投诉。
这个时候的借款人,更离谱的要求来了——想要撤诉可以,1、免除我的债务;2、赔偿我的精神损失。
为了企业安危,罗浩真的赔过几千块钱的精神损失费。

“我的店都破产了!”
因为疫情影响,确实很多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连西贝这样的大型餐饮企业都说熬不过三个月,那些街边的小饭店,没有流水进来,是真的可能没有熬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