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火生土 补火生土 根据五行相生的理论,使用壮肾阳的方剂或药物以温补脾气的方法。是一种间接治法,临床上多用于脾虚寒之证,如体倦泛力、食欲不振,便溏腹痛、四肢恶寒、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迟等。
补剂 补剂 补是补益,“补可扶弱”,补益方剂可以扶助衰弱的病体,有各种补益的方剂,如中气虚,消化力弱用四君子汤;脾肺气虚用参茸膏;营血虚滞用四物汤;阳虚火衰用肾气丸;阴虚内热用地黄丸等.
补可去弱 补可去弱 指用补益的方药可以治疗虚弱的病证。
补脾摄血 补脾摄血 又称补脾统血、补气摄血,是治疗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所致的出血证侯的方法。其适应证为:①月经先期,血量较多,色淡质稀,脉虚弱无力;②下血紫暗或先便后血,脘腹隐痛,面色晄白,脉细弱;⑧反复皮下出血,神疲乏力,心悸头晕,脉细弱;④上消化道出血等。常用方剂多以归脾汤加减。
补脾统血 补脾统血 即补脾摄血。
补脾益气 补脾益气 即补中益气。常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
补气 补气 补法之一。也称益气。气,指机体内的各种功能。补气就是补益机体的功能,使之恢复正常的治疗方法。功能不足即是气虚,主要表现于心、脾、肺、肾四脏。①心气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晄白、心悸、气短、自汗、舌淡苔薄、脉细弱或结代,治疗宜补益心气,方用四君子汤加味。②脾气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倦怠无力、饮食减退、胃脘满闷、嗳气吐酸、腹胀便溏、脉濡弱等,治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⑧肺气虚主要表现为咳嗽无力、痰多清稀、喘促短气、声音低弱,疲乏自汗、面色咣白、舌淡苔薄、脉象虚弱等,治宜补益肺气,方用补肺汤。④肾气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晄白、腰脊酸痛、尿频而清、夜尿多;甚或余沥不禁、滑精早泄、苔白脉沉细等,治宜固摄肾气,方用茯菟丸加味。
补气安神 补气安神 用于病后心气虚弱、心悸气短的一种方剂。常用者为《证治准绳》的养心汤.
补气固表 补气固表 气虚卫外功能不固的人,多自汗,容易感冒,用补气的药物以加强其敛汗力和抗病力就叫补气固表。常用方剂为玉屏风散。
补气解表 补气解表 即益气解表。是对于平素气虚而患外感表证的一种治疗方法。方中由补气药和解表药两部分组成。
补气摄血 补气摄血 即补脾摄血。
补气止血 补气止血 是一种治疗气虚而长时间出血不止的疗法。常用药物为党参、黄芪、艾叶、白术、云苓,熟地、炙甘草等。
补肾 补肾 补法之一。是补先天之本——肾的治疗方法。可分为扑(滋)肾阴和补肾阳两类。详见各条。补法也称补益、补养。八法之一。·对虚证给以补养剂的治疗方法。针对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构不同,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方法。如阴阳具虚应阴阳双补。气血双虚应气血双补,由于阴阳气血是互根的,所以补阴的同时应加适量的补阳药;补血的同时,应加适量的补气药;补阳和补气时也应加适量的糕点阴药和补血药。另外,若虚损和病邪并,应攻补兼施,单纯用补法,反有留邪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