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的结构 构成染色体(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是由4种组蛋白组成的核心颗粒,外绕DNA分子组成。完整的核小体为110埃×110埃×57埃的扁圆柱状小体,DNA 在核心颗粒外缠绕 2周 。核小体靠 DNA 互相连结成串珠状结构。染色体的高层次结构是每一染色单体由一条 DNA 蛋白纤维盘绕而成。由核小体串连成的细线称核丝,直径约 100 埃。由核丝如何聚缩成染色体有各种假说,尚无定论。按多级螺旋假说;核丝螺旋成直径约 300 埃的染色纤维,称螺线管,后者再 螺旋成直径为 2000 ~ 4000 埃的染色线 ,称超 螺线管。这种染色线再螺旋乃成直径约1~2微米的染色体。按有的模型 ,由 300 埃 的染色质 纤维形成染色体的过程不是靠 螺旋,而是靠随机折叠或形成侧环。不同的模型都有或多或少的事实根据。
在细胞周期中显示正常周期变化的染色质称为常染色质;变化不正常的染色体片段,统称异染色质。在 DNA 合成期异染色质区比常染色质区晚复制。异染色质分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两大类。①结构异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内经常呈现浓集的染色质团块,通常多位于核膜下,其中含有高度重复顺序的 DNA ;常分布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端粒和次缢痕附近。②兼性异染色质是某些生物在一定发育时期的间期核内,原来的常染色质凝缩,并丧失基因活性,变为的异染色质。例如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核内,两个 X 染色体之一异染色质化。
性染色体与性别 在雌雄异株植物和雌雄异体动物中 ,决定性别或影响性器官分化的染色体称性染色体,其余为常染色体。动物的性染色体有3种类型:①XX(雌),XY( 雄 )型, 例如,哺乳动物雄性个体有两个不同的性染色体(X、Y),故能产生两种不同的配子。一种带 X 染色体,一种带 Y 染色体。但雌性的两个性染色体是同源的( X、X )只能产生带X的配子。带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产生雌性个体,而带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产生雄性个体。②ZW(或XY)(雌)、ZZ( 或XX )(雄)型,例如鸟类和爬行类等,雌性产生含Z或W两种配子,雄性产生含Z配子。③ XX(雌),XO(雄)型,例如某些昆虫,雌性产生含X的一种配子,雄性产生含X或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染色体病
chromosome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