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谙营销策略的他,又利用自己在报社的人脉关系,在《石家庄日报》赊下整个版面,登出“卓达别墅每平方米1588元,没有福利分房了,到卓达花园享受福利物业。”的广告。
昔日媒体报道
杨卓舒所说的福利物业,指的是:包括楼盘绿化及乘车在内的60余项服务,全部为业主免费。而且,水电和供暖费用也远远低于其他楼盘。
据说,当时石家庄的普通商品房价格都在2000元以上,而杨卓舒的别墅却只卖1588。该消息在报纸上一经登出,立马在石家庄引起巨大轰动。人们潮水般涌入,销售现场可用人满为患来形容。
就这样,4600万购房款轻松落入杨卓舒口袋。
资料图
但是,项目建设的资金开销很大,预售款很快用完,怎么办?但这却难不倒杨卓舒。
他再次施展自己的“天才整合术”:又一次将在建的房子作抵押,去各路供应商那里赊钢筋、水泥,甚至汽车、家电,并将富余的商品进行销售。
这一次,他不仅顺利解决了资金问题,还为公司创造了3个亿的销售额。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正当业主们按约前来收楼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自己当初买的别墅,现在却变成了普通的商业住宅。
愤怒之下,业主们纷纷找杨卓舒讨要说法。而面对群情汹涌的业主,杨卓舒却表现得异常淡定。
他说:“我们广告上说的别墅,是指这个小区的名字里有‘别墅’两个字,不是说房子是别墅。”
明明是强词夺理的偷换概念,但杨卓舒却仿佛胸有成竹。
而面对已成定局的结果,和低于市面的价格,维权意识不足的业主们果然不久就偃旗息鼓,事情最终不了了之。
初尝胜利果实的杨卓舒,不仅对自己的这套策略深以为荣,还以“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大限度的事情”,来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
杨卓舒
此后,杨卓舒又故伎重施,“资源互换整合”的手段屡试不爽,公司发展神速。到了90年代末期,卓达已成为涵盖房地产建筑、教育、文化、物业管理、旅游等业务的大型集团公司。
并在2002-2003年中,两度获得“中国房地产品牌企业50强”称号,净资产逾百亿元,成为河北省最大的房地产企业。
但是,对于有着远大志向的杨卓舒来说,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造房之后,他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在河北开发一个3万亩的太阳城项目,修一条120米宽的路与藁城打通,把石家庄打造成一个拥有600万居民的大城市。
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当时石家庄总人数还不到200万。
之后,造城计划开始向其它城市延伸。
卓达集团
在天津武清打造卓达三溪塘、卓达太阳城养老社区;在山东威海建设海港、卓达香水海新城。南起三亚,北至呼伦贝尔,卓达的项目越做越大,战线也拉得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