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造车,不过华为创建的与车企的合作模式,已经成为智能电动车产业生态协作的有益探索。
继百度技术赋能与吉利合作的“极越”品牌后,滴滴与小鹏合作的“MONA”项目也浮出水面。
8月28日一早,小鹏汽车(09868.HK)和滴滴出行共同宣布了双方的战略合作。小鹏以对价股份收购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并推出一款全新品牌的A级智能电动汽车,项目代号为“MONA”,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
也就是说,接下来小鹏将负责 MONA 的后续研发、生产制造,而滴滴将为“MONA”提供包括智能座舱、智驾及共享出行市场等多维度的支撑,助力小鹏汽车在“15万级”价格区间打造爆款车型。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成为首家获得滴滴生态体系全面支持的整车企业,双方将在多个领域探索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机会,包括在滴滴平台上小鹏车型的运营、品牌营销、金融保险服务、充电设施建设、Robotaxi以及国际市场方面的合作。
这无疑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双赢合作。
对于滴滴而言,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的智能电动车项目有了更多确定性,接下来能够“轻装上阵”成为技术及服务生态供应商,并聚焦网约车主业;之于小鹏,“MONA”既能快速填补A级市场空白提振销量,又能加速自动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技术的规模应用和普及,摊薄成本。
8月28日港股开盘,小鹏股价直线上涨,最高涨幅一度达16.21%。截至当日收盘,小鹏股价报收72.2港元,总市值1250.15亿港元。
毕竟一辆15万级的智能驾驶汽车,无论是面向B端还是C端市场,带来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
01
“有吸引力的资产”
从华为的“智选”、HI模式,到吉利与百度合作的“极越”品牌,再到如今小鹏与滴滴合作的“MONA”项目,整车企业与科技公司跨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更清晰的落地路径。
与其他科技公司跨界造车不同,作为共享出行平台,滴滴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探索一直是以改善用户体验为初衷,从用户需求出发。
对于滴滴来说,“用户”既包括司机,也包括乘客。
2020年11月滴滴发布了与比亚迪(246.710, 11.18, 4.75%)联合设计开发的D1,这也是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不是为个人、为家庭设计,而是天生为共享而生,比如方便乘客上下车的右后侧滑门、车内人机交互等。滴滴在2018年就针对这款车进行了市场调研,并全程参与了原创设计。
外界不熟悉的是,比D1更早,滴滴2017年就与理想汽车(当时的“车和家”)合作开发了专门针对网约车市场的纯电动MPV——D1 Plus。这款车与理想ONE同平台,NEDC纯电行驶500公里,在空间设计上同样充分考虑了网约车的出行需求,比如右后侧电动滑门、二排和三排各两个独立座椅方便拼车或多人乘车、行李箱空间设计在副驾驶位置、取消后备箱、取消左后侧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