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云南白药上海国际中心项目建设全面展开,标志着云南白药面向市场的研发体系构建启动。
但从研发投入上看,云南白药让人看不懂。2018~2020年,云南白药研发费用分别为1.12亿元、1.74亿元、1.81亿元,但研发费用率均未超过0.6%。
而承担国际化愿景的云南白药集团(海南)有限公司则成立了一家私募基金,公司表示,该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有利于公司对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云南白药引发较多关注还是其宣布“触电”工业大麻。2019年,云南白药披露拟斥资7.3亿港元认购港股上市公司万隆控股可转债,以发展工业大麻业务。
今年11月,云南白药还公告拟全面收购万隆控股,交易对价约为12.78亿港元。
但万隆控股2020年年报显示,其主营业务之一竟然是“放贷”。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放债(占比7.21%)、货物和商品贸易(占比92.6%)以及大麻二酚(CBD)萃取物贸易(占比0.23%)。
图片来源:万隆控股集团2020/2021年报
此外,云南白药还欲斥资超112亿元定向认购上海医药18.02%股份。公司称将借助上海医药进一步放大规模、渠道和品牌优势。
上海医药为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但其自身财务状况并不乐观,上海医药此次定增募集到的资金,亦主要用于偿还公司债务。
史立臣认为,云南白药对上海医药的百亿投资,更像一笔理财性质的股权投资,而非产业协同。“云南白药和上海医药的医药流通业务本身就有竞争关系,且上药近年来的利润水平和盈利能力本身也在下滑。这笔投资从产业协同和财务投资上,都找不到逻辑。”史立臣说道。
对于收购万隆控股的交易,史立臣同样也不看好:“2019年以来,没有一家公司有真正的工业大麻产品投向市场。”
近两年,有曾陪跑云南白药多年的机构股东也开始离场。去年4季度,中国平安方面将所持股份全部清仓。
“现在的云南白药原有产品结构迅速老化,加上治理结构不完善,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史立臣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