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企业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迫切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企业的庞大规模、雇用的庞大劳动力,以及流经企业的巨额资金,使得企业有力量解决社会问题,为员工提供令他们满意的职业生涯,为公民创造回报。但人们同时特别担心的是,企业反而利用这种权力加剧社会问题,剥削员工,只为精英阶层创造回报。快速增长的人口群体感到自己被排除在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之外。普通民众的收入停滞不前,而利润和高管薪酬却在飙升。
不光企业影响社会问题的能力增强了,问题本身也在加剧。一些问题甚至主要是企业所导致的,如收入不平等、资源过度使用、气候变化,以及机器取代工人。企业对社会施加影响但并不反映在其利润上的结果,叫作外部性。当下,如果企业不大幅减少负外部性,将导致反商业监管,进而影响其长期生产力。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领导需要读懂蛋糕经济学,了解如何通过做大蛋糕,来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双赢。那么,如何理解蛋糕经济学中强调的“做大蛋糕”呢?
“不作恶”还不够,企业要积极做好事
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常见口号是“不作恶”,即不通过不公平的手段分蛋糕,如价格勒索,从其他利益相关者那里攫取利益。而蛋糕经济学强调:对一家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通过做大蛋糕来“主动行善”;企业不负责任的主要表现,并非胡作非为之过——向领导者或投资者分配了大块蛋糕,而在于疏忽不作为之过——未能主动做大蛋糕。
1981年,索尼发布了电子相机的原型产品“马维卡”。柯达完全有能力采取应对举动,毕竟它在1975年就发明了数码相机,并拥有相关专利。但固守现状,继续使用胶片实在太诱人了。柯达是市场的领先者,当年的销售额突破了100亿美元,几乎全部来自胶片。柯达市场情报负责人文斯·巴拉巴在一项研究中预测:“数码产品将取代胶片。但取代过程很漫长,会花10年时间,没必要特意采取任何举措。”于是,柯达什么也没有做,而它的竞争对手爱克发把自己的胶片业务卖掉了,富士则将数字业务放到了战略优先地位。
柯达的惰性就属于疏忽不作为之过,这导致它在2012年宣告破产。在鼎盛期,柯达的市值达310亿美元,员工多达15万人,这一下可谓从巅峰跌入谷底。然而,大多数人并不认为柯达是不负责任的企业,因为不管是高管还是股东,都并未从中受益。投资者固然同样蒙受了损失,但这并不会让被裁的工人感到些许安慰。柯达高管让蛋糕变小了,人人都受到了损害。他们的自满和不作为,让这家曾经伟大过的公司惨遭失败。
胡作非为之过和疏忽不作为之过的区别,暗示我们应该对商业信任这一概念重新定义。一家值得信赖的企业,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资源,主动解决社会所面临的挑战。